dc.contributor | 哲學系 | |
dc.creator (作者) | 胡訓正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Hu, Hsun-Cheng | |
dc.date (日期) | 1997-04 | |
dc.date.accessioned | 18-Oct-2016 15:03:38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8-Oct-2016 15:03:38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8-Oct-2016 15:03:38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2968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文共分三部份及結語。第一部份說明什麼是事實判斷和什麼是道德判斷以及其關係如何。事實判斷可用觀察來驗證,或至少間接地可由觀察來驗證;而道德判斷似乎不管是直接地或間接地都不能用觀察來驗證。更且,道德判斷似乎亦不能根據事實判斷推理而得。換句話說,似乎道德判斷與事實判斷之間有不可跨越的鴻溝存在。第二部份根據第一部份,指出道德判斷似乎根本就不是在描述外在世界,所以我們亦無法用「觀察」直接地或間接地由外在世界取得驗證。極端的道德虛無主義者認為,道德本就是一種幻覺而非客觀的存在,沒有「道德事實」,當然也就沒有道德真理和道德知識的存在,而道德判斷更是毫無意義了。向外在世界尋找不到道德判斷的根據,何妨回頭向內找。有一種比較溫和的道德虛無主義主張:雖無「道德事實」存在,但道德判斷仍是有意義的,只是它不是在描述外在世界,而是在表達下判斷者的(道德)感情或態度。但什麼是道德的感情或態度呢?道德的感情或態度就有客觀性嗎?第三部份說明客觀的道德判斷終以一般人類之所欲為依歸。人性雖靈動複雜,但卻也展現某些人性的一致處,或某些一致的價值觀。--這些即是道德判斷客觀性的根據。結語強調人是理性生物,乃是行為的主體。應「役物、而不役於物」。 | |
dc.format.extent | 1209622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relation (關聯) |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4,39-51 | |
dc.title (題名) | 道德判斷的客觀性 | zh_TW |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 The Objectivity of Moral Judgements | |
dc.type (資料類型) | artic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