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羅宗濤 |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金泰寬 | |
dc.creator (作者) | 金泰寬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84 | |
dc.date.accessioned | 8-Nov-2016 15:13:16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8-Nov-2016 15:13:16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8-Nov-2016 15:13:16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522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變文之定義1一、變字的名義1二、變文之體裁6三、變文之定義8第二節 變文之起源10第三節 標題探討26第四節 宣演變文之儀式45第二章 太子成道經探討53第一節 前言53一、版本考53二、題名考55三、體裁考57四、時代考57五、作者、講者、抄者、聽眾考58六、有關佛經59第二節 對照表62第三節 討論118第四節 結論147第三章 八相變探討153第一節 前言153一、版本考153二、題名考153三、體裁考 154四、時代考157五、作者、講者、抄者、聽眾考157六、有關佛經157第二節 對照表158第三節 討論178第四節 結論186第四章 破魔變探討189第一節 前言189一、版本考189二、題名考190三、體裁考191四、時代考191五、作者、講者、抄者、聽眾考194六、有關佛經195第二節 對照表197第三節 討論 216第四節 結論243第五章 降魔變探討249第一節 前言249一、版本考249二、題名考250三、體裁考251四、時代考252五、作者、講者、抄者、聽眾考254六、有關佛經254第二節 對照表255第三節 討論273第四節 結論288第六章 結論293參考書目297 | |
dc.format.extent | 115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text/html | - |
dc.relation (關聯) | 國立政治大學 | |
dc.relation (關聯)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
dc.relation (關聯) | 碩士 | |
dc.relation (關聯) | 72 | |
dc.title (題名) | 敦煌變文「太子成道經」.「八相變」.「破魔變」.「降魔變」與佛經比較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文部分一、大藏經類大正新脩大藏經正編五十五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長阿含經 後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第一冊中阿含經 東晉 法顯譯 第一冊 雜阿含經 東晉 瞿曇僧伽提婆譯 第一冊菩薩本緣經 吳 支謙譯 第二冊佛說菩薩本行經 失譯 第三冊大方便佛報恩經 失譯 第三冊菩薩本生髮論 宋 紹德慧詢等 第三冊太子須大拏經 西晉 聖堅譯 第三冊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北涼 法聖譯 第三冊修行本起經 後漢 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第三冊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 吳 支謙譯 第三冊佛說普曜經 西晉 竺法護譯 第三冊方廣大莊嚴經 唐 地婆訶羅譯 第三冊異出菩薩本起經 西晉 聶道真譯 第三冊過去現在因果經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第三冊佛本行集經 隋 闍那崛多譯 第三冊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宋 法賢譯 第三冊佛所行讚馬鳴菩薩造 北涼 曇無讖譯 第四冊佛本行經 宋 釋寶雲譯 第四冊佛說十二遊經 東晉 迦留陀伽譯 第四冊中本起經 後漢 康孟祥譯 第四冊賢愚經 元魏 慧覺等譯 第四冊雜寶藏經 元魏 吉迦夜共曇曜譯 第四冊出曜經 姚秦 竺佛念譯 第四冊佛說譬喻經 唐 義淨譯 第四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 鳩摩羅什 第八冊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西晉 義淨譯 第十二冊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 宋 施護譯 第十二冊大般湼槃經 北涼 曇無讖譯 第十二冊大般湼槃經 宋 慧嚴等譯 第十二冊大般湼槃經後半 唐 若那跋陀羅譯 第十二冊佛說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 劉宋 沮渠京聲譯 第十四冊佛說彌勒下生經 西晉 竺法護譯 第十四冊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東晉 佛陀跋陀羅譯 第十五冊十誦律 後秦 佛羅多羅共羅什譯 第二十冊大智度論 龍樹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第二十五冊歷代三寶記 隋 黃長房撰 第四十九冊佛祖統記 宋 志磐撰 第四十九冊釋氏譜 梁 僧祐撰 第五十二冊釋迦氏譜 唐 道宣撰 第五十二冊高僧傳 梁 慧皎撰 第五十二冊續高僧傳 唐 道宣撰 第五十二冊宋高僧傳 宋 贊寧撰 第五十二冊弘明集 梁 僧祐撰 第五十二冊廣弘明集 唐 道宣撰 第五十二冊法苑珠林 唐 道世撰 第五十三冊經律異相 寶唱等 第五十三冊二、叢書類現代佛教學述叢刊一百冊 張漫濤主編 大乘文化出版社佛教入中國後之變遷及其特質 姚寶賢 第五冊佛教入華初期傳佈地理考 何啟民 第五冊唐代佛教之地理分佈 嚴耕望 第六冊漢譯佛典原本雜談 谷響 第十冊佛經翻譯論 羅根澤 第三十八冊印度各地的經典編纂 望月信亨 第九十二冊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季羨林 第九十四冊再論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季羨林 第九十四冊三、佛教(學)概論類世界佛教通史 聖嚴法師 中華書局中印佛教交通史 釋東初 中華大典編印會中國佛教總論 黃讖華等 木鐸出版社中國佛教史 蔣維喬 鼎文書局中國佛教史概說 野上俊靜著 關世謙譯 新文豐出版公司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湯用彤 鼎文書局印度佛教史概說 釋達和 佛光出版社佛學研究方法論 吳汝鈞 學生書局佛學概論 蔣維喬 鼎文書局比較宗教學 聖嚴法師 新文豐出版公司原始佛教思想論 木村泰賢著 歐陽瀚存譯 商務印書館佛教經典總論 小野玄妙著 楊白衣譯 新文豐出版公司中國大藏經翻譯刻印史 釋道安 中華大典編印會歷代求法翻經錄 馮承鈞 鼎文書局佛學研究十八篇 梁啟超 中華書局釋迦牟尼新傳 鈕先銘 商務印書館四、文學概論、文學史類文學概論 王夢鷗 帕米爾書店中國文學史(繪圖本)西締編著新編中國文學史 復文書局中國文學發達史 台灣中華書局中國俗文學史 鄭振鐸 明倫出版社中國俗文學概論 楊蔭深 世界書局白話文學史 胡適 文化出版社話本小說概論 胡士瑩 中華書局唐人傳奇小說集 汪國垣 世界書局唐代小說研究 劉開榮 商務印書館中國文學批評史 羅根澤 龍泉書屋五、敦煌文學類敦煌講經變文研究 羅師宗濤 文史哲出版社敦煌變文社會風俗事物考 羅師宗濤 文史哲出版社敦煌變文 羅師宗濤 時報出版公社敦煌變文集 王重民等編 世界書局影印本敦煌寶藏 黃永武 新文豐出版公司敦煌古籍敘錄 王重民 商務印書館敦煌石室寫經題記與敦煌雜錄 許國林撰 商務印書館敦煌資料考屑 陳祚龍 商務印書館敦煌學海探珠 陳祚龍 商務印書館敦煌文物隨筆 陳祚龍 商務印書館敦煌變文述論 邱鎮京 商務印書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 劉銘恕 商務印書館敦煌零拾 羅振玉 東方學會印行敦煌變文字義通釋 蔣禮鴻 中華書局敦煌俗字譜 潘重規 石門圖書公司敦煌詞話 潘重規 石門圖書公司敦煌學概要 蘇瑩輝 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敦煌論集 蘇瑩輝 臺灣學生書局六、參考論文敦煌孝道文學研究 鄭阿財 文化大學博士論文敦煌俗文學研究 林聰明 文化大學博士論文寶卷之研究 曾子良 政治大學碩士論文講史性變文研究 謝海平 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敦煌講經變文箋 謝春聘 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敦煌石室講經文研究 邵紅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敦煌曲研究 林玫儀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變文因緣類研究 宋新民 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敦煌賦研究 陳世福 文化大學碩士論文唐代俗講文學(變文)的原創性」及其與「大眾需要」關係之研究 楊西華 東海大學碩士論文七、期刊類變歌、變相與變文 羅師宗濤 中華學苑第七期敦煌講經變文的變━講經變文運用佛經的方法 羅師宗濤 幼獅月刊第十五卷四期敦煌講經變文與講史變文之比較研究 羅師宗濤 中華學苑第二十七期賢愚經與祇園因由記、降魔變文之比較研究 羅師宗濤 中國古典小說專集2.、抽引本敦煌變文中詩歌形式之探討 羅師宗濤 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抽印本敦煌變文論輯收錄諸論文 潘重規 石門圖書公司唐代俗講考 向達唐代俗講軌範與其本之體裁 孫楷第讀變文 孫楷第宋朝說話人的家數問題 孫楷第說話考 孫楷第詞話考 孫楷第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與藝術上的特點 孫楷第關於變文的幾點探索 程毅中敦煌變文彙錄序 周紹良敦煌變文新論 潘重規敦煌卷子俗寫文字與俗文學之研究 潘重規敦煌變文研究 王重民關於變文的題名結構和淵源 曾永義 現代文學第三十八期唐代的俗講與變文 尉天驄 幼獅學誌第五卷第一期俗講と變文 日本那波利貞 佛教史學第二、三、四號唐五代變文の意義 日本金岡照光 大倉山學院紀要第一期變與變文 日本梅津次郎 國華第七六0期變文の構造 日本小川陽 集刊東洋學第三期變文探源 日本那波利貞 立命館文學第一八○期八、其他參考書唐會要 宋 王傅 商務印書館因話錄 唐 趙璘 世界書局樂府雜錄 唐 段安節 守山閣叢本書酉陽雜俎 唐 段成式 源流出版社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 柏楊著 星光出版社歷代職官表 黃本驥 洪氏出版社華嚴佛七儀 擬釋南亭著 華嚴蓮社佛教朝暮課誦 華嚴蓮社佛教儀範 韓國 金波居士 寶蓮閣刊法要集 韓國 강 수창 大韓佛教圓心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