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報紙中經濟性社論與經濟建設計畫之關聯性研究
作者 郭明琪
貢獻者 潘家慶
郭明琪
日期 1984
上傳時間 8-Nov-2016 15:55:05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三十年來,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經濟發展已被世界各國喻為「奇蹟」,這分奇蹟使人們的生活水準日益接近經濟開發先進國家,使「福爾摩沙」的美名得到事實的驗證,在過程中,各項經濟建設計畫可說是居功匪淺。
傳播媒介的首要社會功能就是擔任守望監督環境的工作,使社會的每一分子對周遭的事物能夠迅速、明確的得到所需的訊息;報紙社論更是被稱為「輿論中的輿論」,理應代表報紙本身的立場,就各項事件發表評論,進行探討,並反映民情,發掘問題,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為工具,就聯合報、中國時報、中央日報及自立晚報四份報紙中,自民國42.年到71.年的經濟性社論為對象,來了解報紙中經濟性社論對於各項經濟課題在不同時期內的重視程度為何,更希望由此研究驗證報紙中經濟性社論有日益重要的趨勢,而各報的經濟性社論的重心與台灣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的重點有密切關係。
透過研究發現,報紙中經濟性社論的分量的確隨時代的發展而更形重要,在不同經濟課題表現的假設中,研究發現有相當分歧而且複雜的情形出現,最值得注意的是,各報中的經濟性社論的重心與台灣經濟發展階段的關聯性並不高,甚至中央日報和自立晚報的經濟性社論重心三十年來保持了相當高的一致性。
由這些研究發現,本研究試圖就現行社論的運作情形提出若干建議,希望經濟性社論能發揮它的功能,促進國家經濟正常發展。
序言
論文題要
第一章 緒論 l-22
第一節 研究動機1-2
第二節 研究背景2-19
一、三十年來的台灣經濟發展2-10
二、社論的發展與角色10-16
三、報業與經濟發展的關係16-19
第三節 研究假設20-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23-41
第一節 傳播能協助社會改變的探討23-28
第二節 相關研究28-31
第三節 研究方法31-41
一、內容分析法31-32
二、研究期限及對象32-33
三、抽樣33-34
四、分析類目的建構34-39
五、測量單位 39-40
六、信度及統計方法 40-41
第三章 資料分析與解釋 42-84
第一節 經濟性社論的比重 43-47
第二節 關於國際經濟環境的假設 47-52
第三節 關於經濟福利的假設 52-54
第四節 關於產業的假設54-58
第五節 關於政府經濟政策的假設58-64
第六節 關於各報經濟性社論重心的假設64-78
第七節 關於不同時期經濟性社論重心的假設79-85
第四章 個案與討論86-102
第一節 經濟性社論在不同經濟事件中的表現86-96
一、「改進外滙貿易方案」及「外滙貿易管理辦法」87-91
二、美援部分停止91-93
三、「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93-96
第二節 經濟性社論主筆與經濟性社論96-102
一、常見的社論組織96-97
二、三位經濟性社論主筆的學經歷97-98
三、經濟性社論主筆談經濟性社論與經濟建設計畫間的關聯性98-101
四、經濟性社論主筆的條件101-102
第五章 結論103-111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3-10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07-108
第三節 建議108-111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111
第五節 參考書目112
圖表目次
圖 3-1 中央日報30年間抽取10則經濟性社論所需社論數45
圖 3-2 中國時報30年間抽取10則經濟性社論所需社論數48
圖 3-3 聯合報30年間抽取10則經濟性社論所需社論數 49
圖 3-4 自立晚報30年間抽取10則經濟性社論所需社論數50
表 l-1 民國60.年至69.年各年每天印報份數19
表 l-2 民國60.年至69.年各年廣告總值19
表 2-1 抽樣組別分配表35
表 2-2 各組樣本報紙日期36-37
表 3-l 抽出十則經濟性社論所需的社論則數44
表 3-2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整體環境」社論篇數51
表 3-3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各個國家個別情況」社論篇數51
表 3-4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合作或相互比較」社論篇數52
表 3-5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經濟福利」社論篇數 53
表 3-6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初級產業」社論篇數55
表 3-7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工業」社論篇數55
表 3-8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服務業」社論篇數56
表 3-9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貿易與國際收支」社論篇數57
表 3-10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證券股票」社論篇數57
表 3-11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經濟計劃」社論篇數59
表 3-12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公共事業」社論篇數59
表 3-13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物價政策」社論篇數60
表 3-14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財政政策」社論篇數61
表 3-15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金融政策」社論篇數61
表 3-16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經濟法律」社論篇數62
表 3-17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技術教育」社論篇數63
表 3-18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區域性計畫」社論篇數63
表 3-19 各報在第一期四年經建計劃中各類目出現頻率(民國42~45年)65
表 3-20 各報在第二期四年經建計劃中各類目出現頻率(民國46~49年)67
表 3-21 各報在第三期四年經建計劃中各類目出現頻率(民國50~53年)69
表 3-22 各報在第四期四年經建計劃中各類目出現頻率(民國54~57年)71
表 3-23 各報在第五期四年經建計劃中各類目出現頻率(民國58~61年)73
表 3-24 各報在民國62.~65.年中各類目出現頻率75
表 3-25 各報在民國66.~71.年中各類目出現頻率77
表 3-26 中央日報三十年來各類目社論出現次數80
表 3-27 中國時報三十年來各類目社論出現次數81
表 3-28 聯合報三十年來各類目社論出現次數82
表 3-29 自立晚報三十年來各類目社論出現次數83
表 4-l 民國47.年3月~5月各報經濟性社論則數 88
表 4-2 民國54.年5月15.日~8月15.日各報經濟性社論則數92
表 4-3 民國62.年12.月~63.年2月底各報經濟性社論則數9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國出版公司(編)
民72.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 台北:中國出版公司。
戈公振
民16. 中國報學史。 台北:學生書局重印。
王作榮
民66. 財經文存。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70. 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王洪鈞
民64. 大眾傳播與現代社會。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王惕吾
民70. 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朱維瑜
民58. 台灣經濟發展中報紙功能之研究。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李金銓
民71. 大眾傳播學:社會、媒介、人。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李瞻
民65. 我國中央日報、聯合報與中國時報三大日報內容之統計分析。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李國鼎
民69 . 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 台北:正中書局。
徐佳士
民55. 大眾傳播理論。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徐佳士、楊孝濚、潘家慶
民64 . 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林大椿
民67 . 新聞評論學。 台北:學生書局。
胡守衡
民57. 傳播研究的內容分析。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程之行
民59. 論報紙的評論功能。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陳聖士
民47 . 報紙與社論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葉宣模
民71 . 經濟專業報紙議題設定功能之研究。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楊孝濚
民 67 內容分析。 台北:東華書局。
閻沁恒
民61. 大眾傳播研究方法。 台北:新聞記者公會。
潘家慶
民72. 傳播與國家發展。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賴光臨
民67. 中國新聞傳播史。 台北:三民書局。
賴金波
民61. 台灣經濟發展對報業的影響。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編)
民60.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建國六十年紀念。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民70.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建國七十年紀念。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陸斌(譯)
民54. 社論撰寫與新聞分析。 台北:政工幹部學校。
魏萼
民69. 揭開台灣經濟之謎。 台北:遠景出版社。

西文部分
Adelnan, Irma
1961 Theorie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Y. : Free Press.
Berelson B. & P. F. Lazarsfeld
1948 The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Content. Chicago and N.Y. :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Block Eva
1981 “Freedom and Equality : Indicators of Political Change in Sweden, 1945-1975”, in K.E. Rosengren (ed.) Advances in Content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 Sage.
Brandner, Lowell and Joan Sistrunk
1966 “The Newspaper: molder or mirror of community values?” Journalism Quarterly 43:497-504.
Gruning, James E.
1968 “Communication and the Economic Decision Process of Colomkian Farmer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Land Tenure Center.
In-Keles, A. and D. H. Smith
1974 Becoming Modern: 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 Press.
James R. Beniger
1978 “Media Content as Social Indicators-The Greenfield Index of Agenda-Sett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5 No.4 PP437-453.
Karl Erik Resengren
1981 “Mass Communications as cultural indicators-Sweden,
1945-1975”. Mass Communcation Review Yearbook PP717-735.
Klaus Krippendorff
1980 Content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sage publication.
Lasswell, Harold
1939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N.Y. Harper.
M Greenfield
1961, “The Great American Morality Play”, Reporter ( June 8 ):PP13-18.
McCombs M.
1976 “Agenda-Setting research: a bibliographical essa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view 1 (Summer): 1-7.
McCombs M. & D.L. Shaw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edia”, Pub1ic Opinion Quarterly 36 176-187.
Schrammm Wilbur
1957 Responsibil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碩士
7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潘家慶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郭明琪
dc.creator (作者) 郭明琪zh_TW
dc.date (日期) 1984
dc.date.accessioned 8-Nov-2016 15:55:05 (UTC+8)-
dc.date.available 8-Nov-2016 15:55:0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Nov-2016 15:55:05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550-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三十年來,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經濟發展已被世界各國喻為「奇蹟」,這分奇蹟使人們的生活水準日益接近經濟開發先進國家,使「福爾摩沙」的美名得到事實的驗證,在過程中,各項經濟建設計畫可說是居功匪淺。
傳播媒介的首要社會功能就是擔任守望監督環境的工作,使社會的每一分子對周遭的事物能夠迅速、明確的得到所需的訊息;報紙社論更是被稱為「輿論中的輿論」,理應代表報紙本身的立場,就各項事件發表評論,進行探討,並反映民情,發掘問題,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為工具,就聯合報、中國時報、中央日報及自立晚報四份報紙中,自民國42.年到71.年的經濟性社論為對象,來了解報紙中經濟性社論對於各項經濟課題在不同時期內的重視程度為何,更希望由此研究驗證報紙中經濟性社論有日益重要的趨勢,而各報的經濟性社論的重心與台灣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的重點有密切關係。
透過研究發現,報紙中經濟性社論的分量的確隨時代的發展而更形重要,在不同經濟課題表現的假設中,研究發現有相當分歧而且複雜的情形出現,最值得注意的是,各報中的經濟性社論的重心與台灣經濟發展階段的關聯性並不高,甚至中央日報和自立晚報的經濟性社論重心三十年來保持了相當高的一致性。
由這些研究發現,本研究試圖就現行社論的運作情形提出若干建議,希望經濟性社論能發揮它的功能,促進國家經濟正常發展。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序言
論文題要
第一章 緒論 l-22
第一節 研究動機1-2
第二節 研究背景2-19
一、三十年來的台灣經濟發展2-10
二、社論的發展與角色10-16
三、報業與經濟發展的關係16-19
第三節 研究假設20-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23-41
第一節 傳播能協助社會改變的探討23-28
第二節 相關研究28-31
第三節 研究方法31-41
一、內容分析法31-32
二、研究期限及對象32-33
三、抽樣33-34
四、分析類目的建構34-39
五、測量單位 39-40
六、信度及統計方法 40-41
第三章 資料分析與解釋 42-84
第一節 經濟性社論的比重 43-47
第二節 關於國際經濟環境的假設 47-52
第三節 關於經濟福利的假設 52-54
第四節 關於產業的假設54-58
第五節 關於政府經濟政策的假設58-64
第六節 關於各報經濟性社論重心的假設64-78
第七節 關於不同時期經濟性社論重心的假設79-85
第四章 個案與討論86-102
第一節 經濟性社論在不同經濟事件中的表現86-96
一、「改進外滙貿易方案」及「外滙貿易管理辦法」87-91
二、美援部分停止91-93
三、「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93-96
第二節 經濟性社論主筆與經濟性社論96-102
一、常見的社論組織96-97
二、三位經濟性社論主筆的學經歷97-98
三、經濟性社論主筆談經濟性社論與經濟建設計畫間的關聯性98-101
四、經濟性社論主筆的條件101-102
第五章 結論103-111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3-10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07-108
第三節 建議108-111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111
第五節 參考書目112
圖表目次
圖 3-1 中央日報30年間抽取10則經濟性社論所需社論數45
圖 3-2 中國時報30年間抽取10則經濟性社論所需社論數48
圖 3-3 聯合報30年間抽取10則經濟性社論所需社論數 49
圖 3-4 自立晚報30年間抽取10則經濟性社論所需社論數50
表 l-1 民國60.年至69.年各年每天印報份數19
表 l-2 民國60.年至69.年各年廣告總值19
表 2-1 抽樣組別分配表35
表 2-2 各組樣本報紙日期36-37
表 3-l 抽出十則經濟性社論所需的社論則數44
表 3-2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整體環境」社論篇數51
表 3-3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各個國家個別情況」社論篇數51
表 3-4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合作或相互比較」社論篇數52
表 3-5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經濟福利」社論篇數 53
表 3-6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初級產業」社論篇數55
表 3-7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工業」社論篇數55
表 3-8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服務業」社論篇數56
表 3-9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貿易與國際收支」社論篇數57
表 3-10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證券股票」社論篇數57
表 3-11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經濟計劃」社論篇數59
表 3-12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公共事業」社論篇數59
表 3-13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物價政策」社論篇數60
表 3-14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財政政策」社論篇數61
表 3-15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金融政策」社論篇數61
表 3-16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經濟法律」社論篇數62
表 3-17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技術教育」社論篇數63
表 3-18 各報各期經建計劃中「區域性計畫」社論篇數63
表 3-19 各報在第一期四年經建計劃中各類目出現頻率(民國42~45年)65
表 3-20 各報在第二期四年經建計劃中各類目出現頻率(民國46~49年)67
表 3-21 各報在第三期四年經建計劃中各類目出現頻率(民國50~53年)69
表 3-22 各報在第四期四年經建計劃中各類目出現頻率(民國54~57年)71
表 3-23 各報在第五期四年經建計劃中各類目出現頻率(民國58~61年)73
表 3-24 各報在民國62.~65.年中各類目出現頻率75
表 3-25 各報在民國66.~71.年中各類目出現頻率77
表 3-26 中央日報三十年來各類目社論出現次數80
表 3-27 中國時報三十年來各類目社論出現次數81
表 3-28 聯合報三十年來各類目社論出現次數82
表 3-29 自立晚報三十年來各類目社論出現次數83
表 4-l 民國47.年3月~5月各報經濟性社論則數 88
表 4-2 民國54.年5月15.日~8月15.日各報經濟性社論則數92
表 4-3 民國62.年12.月~63.年2月底各報經濟性社論則數94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dc.relation (關聯) 新聞研究所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72
dc.title (題名) 報紙中經濟性社論與經濟建設計畫之關聯性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國出版公司(編)
民72.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 台北:中國出版公司。
戈公振
民16. 中國報學史。 台北:學生書局重印。
王作榮
民66. 財經文存。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70. 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王洪鈞
民64. 大眾傳播與現代社會。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王惕吾
民70. 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朱維瑜
民58. 台灣經濟發展中報紙功能之研究。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李金銓
民71. 大眾傳播學:社會、媒介、人。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李瞻
民65. 我國中央日報、聯合報與中國時報三大日報內容之統計分析。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李國鼎
民69 . 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 台北:正中書局。
徐佳士
民55. 大眾傳播理論。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徐佳士、楊孝濚、潘家慶
民64 . 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林大椿
民67 . 新聞評論學。 台北:學生書局。
胡守衡
民57. 傳播研究的內容分析。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程之行
民59. 論報紙的評論功能。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陳聖士
民47 . 報紙與社論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葉宣模
民71 . 經濟專業報紙議題設定功能之研究。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楊孝濚
民 67 內容分析。 台北:東華書局。
閻沁恒
民61. 大眾傳播研究方法。 台北:新聞記者公會。
潘家慶
民72. 傳播與國家發展。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賴光臨
民67. 中國新聞傳播史。 台北:三民書局。
賴金波
民61. 台灣經濟發展對報業的影響。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編)
民60.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建國六十年紀念。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民70.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建國七十年紀念。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陸斌(譯)
民54. 社論撰寫與新聞分析。 台北:政工幹部學校。
魏萼
民69. 揭開台灣經濟之謎。 台北:遠景出版社。

西文部分
Adelnan, Irma
1961 Theorie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Y. : Free Press.
Berelson B. & P. F. Lazarsfeld
1948 The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Content. Chicago and N.Y. :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Block Eva
1981 “Freedom and Equality : Indicators of Political Change in Sweden, 1945-1975”, in K.E. Rosengren (ed.) Advances in Content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 Sage.
Brandner, Lowell and Joan Sistrunk
1966 “The Newspaper: molder or mirror of community values?” Journalism Quarterly 43:497-504.
Gruning, James E.
1968 “Communication and the Economic Decision Process of Colomkian Farmer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Land Tenure Center.
In-Keles, A. and D. H. Smith
1974 Becoming Modern: 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 Press.
James R. Beniger
1978 “Media Content as Social Indicators-The Greenfield Index of Agenda-Sett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5 No.4 PP437-453.
Karl Erik Resengren
1981 “Mass Communications as cultural indicators-Sweden,
1945-1975”. Mass Communcation Review Yearbook PP717-735.
Klaus Krippendorff
1980 Content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sage publication.
Lasswell, Harold
1939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N.Y. Harper.
M Greenfield
1961, “The Great American Morality Play”, Reporter ( June 8 ):PP13-18.
McCombs M.
1976 “Agenda-Setting research: a bibliographical essa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view 1 (Summer): 1-7.
McCombs M. & D.L. Shaw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edia”, Pub1ic Opinion Quarterly 36 176-187.
Schrammm Wilbur
1957 Responsibil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