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民生主義現階段農地政策之研究 : 並探討農民之認知及其意願
作者 黃聖堯
貢獻者 殷章甫
黃聖堯
日期 1984
上傳時間 9-Nov-2016 15:58:10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台灣地區近年以來由於社會經濟結構急劇轉變,在農地利用上產生若干問題,影響農業成長,民生主義現階段農地政策即為針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整合對策。 又農地政策能否推行成功,與農民對政策的認知及意願有密切關連。瞭解農民對農地政策的認知程度和意願強弱,以及意願背後的原因,將可檢討現階段農地政策與有關農地措施的進行,以發現疏漏或缺失所在,進而尋求改進匡正之道。
本研究內容可歸納為以下數項:
第一,闡明並秉持民生主義農地政策的基本指導原則:「平均地權」與「耕者有其田」,以根本杜絕土地投機,並使有自耕能力及經營意願的農民有自己的田可耕,培養其成為自立經營農戶,享受辛勞成果。
第二,發掘並探討當前的農地問題。以農業文獻統計數據及樣本農民對各農地問題的認知,來印證說明都市化與社會經濟結構急劇轉變的結果,確實產生若干農地問題,亟待突破解決。
第三,提出並探討現階段農地政策及農地措施,計有「擴大農場經營規模」等五項,並同時探析農民對政策的認知及意願。就整體而言,農民與農業推廣媒體接觸較頻繁者,其對政策措施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而其配合實行的意願也較強;就農民背景而言,郊區農民或有參加過農業講習、教育程度較高的農民,其對農地政策的認知程度都較高,意願也多較強。因此,加強農業推廣媒體對政策的溝通宣導,特別是對農村區、沒有參加過農業講習及教育程度較低的農民,更應重視宣導認知,以提高其實行意願。而對於農民意願背後的理由,不論其為贊成或不贊成,均須重視瞭解,以作為農地政策制訂或修訂與執行的參考,如此民生主義現階段農地政策才能有效解決當前的農地問題,促進農地利用,達成促使農業持續成長,配合整體經濟發展的目標。
謝辭 壹
圖表目次 肆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3
第三節 研究架構及研究方法5
第四節 文獻探討及名詞釋義9
第二章 民生主義農地政策的目標及手段15
第一節 民生主義農地政策的基本指導原則15
第二節 農地政策的目標及其手段18
第三節 經濟發展與農地政策的調整21
第三章 當前農地問題的發掘及探討27
第一節 農場經營規模過小27
第二節 農場結構欠佳32
第三節 農地利用度降低38
第四節 農地轉用嚴重43
第五節 租佃制度僵化48
第四章 現階段農地政策及農地措施的探討53
第一節 擴大農場經營規模53
一、提供擴大農場經營規模購地貸款53
二、推行共同、委託及合作經營60
三、限制農地細碎分割獎勵一子繼承69
第二節 加速辦理農地重劃75
第三節 加強推行農業機械化79
第四節 限制農地轉用及課征荒地稅85
第五節 改進現行租佃關係93
第五章 民生主義現階段農地政策的歸趨100
第一節 秉持平均地權與耕者有其田的基本原則100
第二節 發掘實際農地問題推行整合農地對策102
第三節 重視農民對農地政策的認知及意願1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1
參考書目114
附錄118

圖表目次

圖 1-1 民生主義現階段農地政策之研究--並探討農民之認知及其意願架構圖 6
圖 2-1 耕者有其田理論圖17
圖 2-2 政策目標及手段關係分析圖20
圖 2-3 產業結構變化趨勢23

表 1-1 調查地區農業資源基本資料4
表 1-2 樣本戶數分配7
表 1-3 本調查的樣本結構(一)10
表 1-4 本調查的樣本結構(二)10
表 2-1 國民所得與經濟結構22
表 2-2 農業生產--每年成長率25
表 3-1 台灣之耕地、農業人口與每戶耕地面積28
表 3-2 樣本農戶自耕地面積、經營規模別分配統計表28
表 3-3 農家所得結構對照表29
表 3-4 經營規模收入是否足夠開銷,導致本人兼業,自家勞動力是否足夠30
表 3-4-1 足夠開銷之經營規模31
表 3-4-2 自有耕地面積、經營規模與足夠全家開銷經營規模之相關表32
表 3-5 第一期十年農地重劃前後農場結構與稻谷產量對照表34
表 3-6 台灣省近九年農地重劃成果35
表 3-7 農戶耕地實施農地重劃情形36
表 3-8 農戶耕地有無重劃之農場結構比較表 37
表 3-9 歷年作物複種指數39
表 3-10 台灣省農民收入與支出的物價指數41
表 3-11 農戶有無裹作及其增減量42
表 3-12 台灣地區最近十年水田面積變更使用情形45
表 3-13 台灣地區興辦工業人利用工業用地外農地設廠實況統計表46
表 3-14 農田變更為非農業使用之事實認知及可能性47
表 3-15 佃農戶數及三七五租約耕地面積50
表 4-1 提供擴大農場經營規模購地貸款成果55
表 4-2 農民購地意願及購地貸款認知、意願表56
表 4-3 {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經營面積大小}與購地意願、購地貸款認知及意願相關表57
表 4-4 農民購地意願及貸款意願之理由分析59
表 4-5 推行農場共同、委託及合作經營成果表61
表 4-6 農民對共同、委託、合作經營之認知及意願表64
表 4-7 {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經營面積大小}與共同、委託、合作經營之認知及意願相關表66
表 4-8 農民參與共同、委託經營意願之理由分析67
表 4-9 獎勵一子繼承購地貸款實績71
表 4-10 農民對一子繼承,農地分割、共有限制之認知及意願表72
表 4-11 農民一子繼承意願之理由分析73
去 4-12{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經營面積大小}與{一子繼承/分割、共有限制}之認知及意願相關表74
表 4-13台灣地區辦理完成農地重劃地區數及面積75
表 4-14 農民對農地重劃之認知及意願理由分析78
表 4-15 {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經營面積大小}與農地重劃認知及意願之相關表79
表 4-16 一般農戶主要農機具普及率80
表 4-17 農業機械化第一期四年計劃預定目標與實績比較表82
表 4-18 農民對農業機械化之意願及其理由分析83
表 4-19 民國六十八至七十一年度農機補助數量84
表 4-20 農民對農地轉用、荒地稅之認知及意願表87
表 4-21 台北市七十二年第一期廢耕農田及應征、免征荒地稅統計90
表 4-22 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與荒地稅認知、意願之相關表91
表 4-23 荒地稅合理與不合理之原因92
表 4-24 農民對三七五減租之改進意願變異數分析表95
表 4-25 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與對三七五減租改進意願之相關表96
表 4-26 改進三七五減租的辦法9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三七五耕地業主佃農調查工作手冊,內政部編印,民國七十三年元月。
2.內政統計提要,內政部編印,民國七十二年。
3.內政部,實施農地重劃,地政十年叢書之七,民國七十三年四月。
4.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台閩地區農漁業普查報告第一卷,行政院主計處編印,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5.平均地權條例。
6.台北市地政統計,台北市政府地政處編印,民國七十二年。
7.台灣農業年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民國五十一年至民國七十二年版。
8.台灣省統計年報第四十二期,台灣省政府主計處編印,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9.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十二項建設計劃設置農業機械化基金促進全面機械化報告,民國七十二年元月。
10.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台灣地區農業區域發展初步規劃總報告,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11.吳聰賢,耕者有其田與第二階段農地改革,台北: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論文,民國七十年九月。
12.林中森,「應否課征農地變更使用捐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十九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13.林資木,台灣現階段農地政策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14.林英彥,農地政策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五年二月。
15.社評,「實行平均地權以繼續維持耕者有其田之理想」,土地改革第三十三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
16.殷章甫,經濟發展與土地利用,台北:文笙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17.殷章甫,擴大台灣農場規模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
18.殷章甫,三七五出租耕地業主佃農經濟狀況及其耕地使用情形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19.殷章甫,現行土地稅制對土地利用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民國七十年八月。
20.段章甫,「第二階段農地改革之緣起及其基本措施之探討」,土地改革第三十卷第十一期,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21.殷章甫,「農地一子繼承制之商榷」,土地改革第二十七卷第六期,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
22.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
23.國父全集第一冊、第二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年八月再版。
24.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主編,我國土地問題與土地政策,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25.國立政治大學編,三民主義學術研討專輯第三輯,台北:編者出版,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26.陳錦文、林梓聯,農場共同、委託及合作經營工作之檢討與改進,中華民國農學團體七十一年度聯合會特刊抽印本。
27.陸民仁,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一月增訂六版。
28.張德粹,農業經濟學,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十四年九月台六版。
29.第二階段農地改革方案,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30.農業發展條例。
31.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
32.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七,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五十五年十月。
33.蕭錚,平均地權之理論體系,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民國五十七年九月二版。
34.蕭錚,平均地權本義,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民國五十五年十一月再版。
35.蔡宏進,「擴大水田經營規模計劃立標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十一輯,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36.蔡明祺,限制農地轉用利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37.薛玲,「農地政策對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之影響」,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六十七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38.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輔導農民購買耕地貸款手冊,經濟部農業局編印,民國七十二年元月。
39.蘇志超,土地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作者自印,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再增訂版。
40.蘇志超,「處理現有出租耕地所面臨之實際問題」,土地改革第三十一卷第三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41.蘇惠群,現行土地稅制對農地利用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42.Paul Vahder Meer 撰,蔡尚正譯,「關於擴大台灣農場規模之統計表說明及其摘要分析」,土地改革第二十八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二、英文部份:
1. Harris, Marshall. “Objectives of Land Tenure Policy” ed. by O.B. Jesness. Reading on Agricultural Policy. Philadephia: Blakistum Company, 1949.
2. Johnson and Barlowe. Land problems and Policie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54.
3. Mao, Yu-Kang. Land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Taipei: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a Sinca, 1980.
4. Schichele, Rainer. Agricultural Polic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54.
5.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ed. by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Executive Yuan Republic of China, 1983.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
碩士
7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殷章甫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聖堯
dc.creator (作者) 黃聖堯zh_TW
dc.date (日期) 1984
dc.date.accessioned 9-Nov-2016 15:58:10 (UTC+8)-
dc.date.available 9-Nov-2016 15:58:1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Nov-2016 15:58:10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595-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台灣地區近年以來由於社會經濟結構急劇轉變,在農地利用上產生若干問題,影響農業成長,民生主義現階段農地政策即為針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整合對策。 又農地政策能否推行成功,與農民對政策的認知及意願有密切關連。瞭解農民對農地政策的認知程度和意願強弱,以及意願背後的原因,將可檢討現階段農地政策與有關農地措施的進行,以發現疏漏或缺失所在,進而尋求改進匡正之道。
本研究內容可歸納為以下數項:
第一,闡明並秉持民生主義農地政策的基本指導原則:「平均地權」與「耕者有其田」,以根本杜絕土地投機,並使有自耕能力及經營意願的農民有自己的田可耕,培養其成為自立經營農戶,享受辛勞成果。
第二,發掘並探討當前的農地問題。以農業文獻統計數據及樣本農民對各農地問題的認知,來印證說明都市化與社會經濟結構急劇轉變的結果,確實產生若干農地問題,亟待突破解決。
第三,提出並探討現階段農地政策及農地措施,計有「擴大農場經營規模」等五項,並同時探析農民對政策的認知及意願。就整體而言,農民與農業推廣媒體接觸較頻繁者,其對政策措施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而其配合實行的意願也較強;就農民背景而言,郊區農民或有參加過農業講習、教育程度較高的農民,其對農地政策的認知程度都較高,意願也多較強。因此,加強農業推廣媒體對政策的溝通宣導,特別是對農村區、沒有參加過農業講習及教育程度較低的農民,更應重視宣導認知,以提高其實行意願。而對於農民意願背後的理由,不論其為贊成或不贊成,均須重視瞭解,以作為農地政策制訂或修訂與執行的參考,如此民生主義現階段農地政策才能有效解決當前的農地問題,促進農地利用,達成促使農業持續成長,配合整體經濟發展的目標。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謝辭 壹
圖表目次 肆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3
第三節 研究架構及研究方法5
第四節 文獻探討及名詞釋義9
第二章 民生主義農地政策的目標及手段15
第一節 民生主義農地政策的基本指導原則15
第二節 農地政策的目標及其手段18
第三節 經濟發展與農地政策的調整21
第三章 當前農地問題的發掘及探討27
第一節 農場經營規模過小27
第二節 農場結構欠佳32
第三節 農地利用度降低38
第四節 農地轉用嚴重43
第五節 租佃制度僵化48
第四章 現階段農地政策及農地措施的探討53
第一節 擴大農場經營規模53
一、提供擴大農場經營規模購地貸款53
二、推行共同、委託及合作經營60
三、限制農地細碎分割獎勵一子繼承69
第二節 加速辦理農地重劃75
第三節 加強推行農業機械化79
第四節 限制農地轉用及課征荒地稅85
第五節 改進現行租佃關係93
第五章 民生主義現階段農地政策的歸趨100
第一節 秉持平均地權與耕者有其田的基本原則100
第二節 發掘實際農地問題推行整合農地對策102
第三節 重視農民對農地政策的認知及意願1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1
參考書目114
附錄118

圖表目次

圖 1-1 民生主義現階段農地政策之研究--並探討農民之認知及其意願架構圖 6
圖 2-1 耕者有其田理論圖17
圖 2-2 政策目標及手段關係分析圖20
圖 2-3 產業結構變化趨勢23

表 1-1 調查地區農業資源基本資料4
表 1-2 樣本戶數分配7
表 1-3 本調查的樣本結構(一)10
表 1-4 本調查的樣本結構(二)10
表 2-1 國民所得與經濟結構22
表 2-2 農業生產--每年成長率25
表 3-1 台灣之耕地、農業人口與每戶耕地面積28
表 3-2 樣本農戶自耕地面積、經營規模別分配統計表28
表 3-3 農家所得結構對照表29
表 3-4 經營規模收入是否足夠開銷,導致本人兼業,自家勞動力是否足夠30
表 3-4-1 足夠開銷之經營規模31
表 3-4-2 自有耕地面積、經營規模與足夠全家開銷經營規模之相關表32
表 3-5 第一期十年農地重劃前後農場結構與稻谷產量對照表34
表 3-6 台灣省近九年農地重劃成果35
表 3-7 農戶耕地實施農地重劃情形36
表 3-8 農戶耕地有無重劃之農場結構比較表 37
表 3-9 歷年作物複種指數39
表 3-10 台灣省農民收入與支出的物價指數41
表 3-11 農戶有無裹作及其增減量42
表 3-12 台灣地區最近十年水田面積變更使用情形45
表 3-13 台灣地區興辦工業人利用工業用地外農地設廠實況統計表46
表 3-14 農田變更為非農業使用之事實認知及可能性47
表 3-15 佃農戶數及三七五租約耕地面積50
表 4-1 提供擴大農場經營規模購地貸款成果55
表 4-2 農民購地意願及購地貸款認知、意願表56
表 4-3 {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經營面積大小}與購地意願、購地貸款認知及意願相關表57
表 4-4 農民購地意願及貸款意願之理由分析59
表 4-5 推行農場共同、委託及合作經營成果表61
表 4-6 農民對共同、委託、合作經營之認知及意願表64
表 4-7 {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經營面積大小}與共同、委託、合作經營之認知及意願相關表66
表 4-8 農民參與共同、委託經營意願之理由分析67
表 4-9 獎勵一子繼承購地貸款實績71
表 4-10 農民對一子繼承,農地分割、共有限制之認知及意願表72
表 4-11 農民一子繼承意願之理由分析73
去 4-12{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經營面積大小}與{一子繼承/分割、共有限制}之認知及意願相關表74
表 4-13台灣地區辦理完成農地重劃地區數及面積75
表 4-14 農民對農地重劃之認知及意願理由分析78
表 4-15 {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經營面積大小}與農地重劃認知及意願之相關表79
表 4-16 一般農戶主要農機具普及率80
表 4-17 農業機械化第一期四年計劃預定目標與實績比較表82
表 4-18 農民對農業機械化之意願及其理由分析83
表 4-19 民國六十八至七十一年度農機補助數量84
表 4-20 農民對農地轉用、荒地稅之認知及意願表87
表 4-21 台北市七十二年第一期廢耕農田及應征、免征荒地稅統計90
表 4-22 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與荒地稅認知、意願之相關表91
表 4-23 荒地稅合理與不合理之原因92
表 4-24 農民對三七五減租之改進意願變異數分析表95
表 4-25 接觸農業推廣媒體頻率與對三七五減租改進意願之相關表96
表 4-26 改進三七五減租的辦法96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dc.relation (關聯) 三民主義研究所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72
dc.title (題名) 民生主義現階段農地政策之研究 : 並探討農民之認知及其意願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三七五耕地業主佃農調查工作手冊,內政部編印,民國七十三年元月。
2.內政統計提要,內政部編印,民國七十二年。
3.內政部,實施農地重劃,地政十年叢書之七,民國七十三年四月。
4.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台閩地區農漁業普查報告第一卷,行政院主計處編印,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5.平均地權條例。
6.台北市地政統計,台北市政府地政處編印,民國七十二年。
7.台灣農業年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民國五十一年至民國七十二年版。
8.台灣省統計年報第四十二期,台灣省政府主計處編印,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9.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十二項建設計劃設置農業機械化基金促進全面機械化報告,民國七十二年元月。
10.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台灣地區農業區域發展初步規劃總報告,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11.吳聰賢,耕者有其田與第二階段農地改革,台北: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論文,民國七十年九月。
12.林中森,「應否課征農地變更使用捐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十九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13.林資木,台灣現階段農地政策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14.林英彥,農地政策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五年二月。
15.社評,「實行平均地權以繼續維持耕者有其田之理想」,土地改革第三十三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
16.殷章甫,經濟發展與土地利用,台北:文笙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17.殷章甫,擴大台灣農場規模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
18.殷章甫,三七五出租耕地業主佃農經濟狀況及其耕地使用情形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19.殷章甫,現行土地稅制對土地利用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民國七十年八月。
20.段章甫,「第二階段農地改革之緣起及其基本措施之探討」,土地改革第三十卷第十一期,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21.殷章甫,「農地一子繼承制之商榷」,土地改革第二十七卷第六期,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
22.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
23.國父全集第一冊、第二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年八月再版。
24.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主編,我國土地問題與土地政策,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25.國立政治大學編,三民主義學術研討專輯第三輯,台北:編者出版,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26.陳錦文、林梓聯,農場共同、委託及合作經營工作之檢討與改進,中華民國農學團體七十一年度聯合會特刊抽印本。
27.陸民仁,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一月增訂六版。
28.張德粹,農業經濟學,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十四年九月台六版。
29.第二階段農地改革方案,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30.農業發展條例。
31.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
32.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七,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五十五年十月。
33.蕭錚,平均地權之理論體系,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民國五十七年九月二版。
34.蕭錚,平均地權本義,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民國五十五年十一月再版。
35.蔡宏進,「擴大水田經營規模計劃立標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十一輯,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36.蔡明祺,限制農地轉用利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37.薛玲,「農地政策對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之影響」,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六十七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38.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輔導農民購買耕地貸款手冊,經濟部農業局編印,民國七十二年元月。
39.蘇志超,土地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作者自印,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再增訂版。
40.蘇志超,「處理現有出租耕地所面臨之實際問題」,土地改革第三十一卷第三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41.蘇惠群,現行土地稅制對農地利用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42.Paul Vahder Meer 撰,蔡尚正譯,「關於擴大台灣農場規模之統計表說明及其摘要分析」,土地改革第二十八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二、英文部份:
1. Harris, Marshall. “Objectives of Land Tenure Policy” ed. by O.B. Jesness. Reading on Agricultural Policy. Philadephia: Blakistum Company, 1949.
2. Johnson and Barlowe. Land problems and Policie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54.
3. Mao, Yu-Kang. Land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Taipei: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a Sinca, 1980.
4. Schichele, Rainer. Agricultural Polic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54.
5.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ed. by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Executive Yuan Republic of China,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