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我國行政機關為民服務政策之研究
作者 顏勝賢
貢獻者 吳定
顏勝賢
日期 1985
上傳時間 9-Nov-2016 17:35:22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服務行政為時代的潮流,亦為民主政治發展的趨勢。現代民主國家莫不以加強為民服務,作為其達成福國利民目標的不二法門。
「為民服務」是我國政府既定的政策,多年來在各級行政機關及全體公務人員的積極推動下,已獲致良好的績效,然以政府職能日漸擴張,行政事務日益繁雜,為民服務領域亦隨之擴大。因此,為民服務工作務必不斷地拓展其深度與廣度,始能臻於理想盡善的境界。鑑於此一理念,本文嘗試從較鉅視的及整體性的角度,結合政策科學理論與為民服務實務,相互印證,剖析我國行政機關為民服務的政策作為,期能拋磚引玉,提昇政府為民服務的層次與品質。
本文共分五章十九節,約十五萬言,各章要旨分述如次:
第一章緒論。闡明行政機關為民服務政策的涵義,並敘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分析架構、範圍及限制。
第二章為民服務政策問題的形成。析述我國歷代為民服務思想及該問題產生的環境背景、問題進入政府議程的途徑與政府當局如何認定此一政策問題。
第三章為民服務政策的規劃與合法化。引介現代政策規劃理論,敘明為民服務政策的演進,並剖析行政院「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方案」的規劃過程,及政策合法化的審議經過。
第四章為民服務政策的執行。探討為民服務政策執行的相關法令規定、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執行成效及督導考核情形。
第五章結論:為民服務政策的檢討與建議。分別自政策過程各階段檢視評析為民服務政策的缺失,據以提出建設性意見,俾能有助於政府充實及革新施政時之參考。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題目界說1
壹、行政機關的概念1
貳、為民服務的涵義2
參、行政機關為民服務政策的意義5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7
壹、研究動機7
貳、研究目的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9
壹、研究方法9
貳、分析架構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壹、研究範圍13
貳、研究限制14
第二章 為民服務政策問題的形成17
第一節 我國為民服務思想的背景19
壹、古代的為民服務思想19
貳、現代政治人物的思想21
第二節 問題產生的環境因素25
壹、服務行政的潮流26
貳、政治文化的變遷28
參、經濟的快速發展30
肆、人口的迅速增加32
伍、科學技術的進步34
第三節 問題進入政府議程的途徑36
壹、政治領導38
貳、政黨40
參、大眾傳播媒介41
肆、民意代表43
伍、學術團體45
第四節 政府對問題的態度48
壹、政府接納問題49
貳、政策問題的認定51
第三章 為民服務政策的規劃與合法化65
第一節 政策規劃理論概述65
壹、政策規劃的涵義66
貳、政策規劃的運作基礎67
參、政策規劃過程的分析模式69
第二節 為民服務政策規劃的演進76
壹、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組織權責研討委員會時期78
貳、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時期79
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時期80
第三節 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方案的規劃過程86
壹、政策方案的設計87
貳、政策方案的分析91
參、政策方案的推介94
肆、政策方案的內容98
第四節 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方案的合法化過程100
壹、政策合法化的涵義100
貳、行政院會議的核定經過102
第四章 為民服務政策的執行111
第一節 為民服務政策的闡釋與分工112
壹、相關法令的擬訂112
貳、專責機構的確定116
第二節 影響為民服務執行的因素分析123
壹、政策標準與資源124
貳、溝通與強化132
參、執行機構的特性134
肆、經社及政治環境136
伍、執行人員的意向138
第三節 為民服務工作執行成效142
壹、中央機關為民服務工作145
貳、台灣省政府為民服務工作149
參、台北市政府為民服務工作154
肆、高雄市政府為民服務工作158
第四節 為民服務工作的考核161
壹、考核對象162
貳、考核項目與評分標準163
參、考核作業程序165
第五章 結論:為民服務政策的檢討與建議181
第一節 政策檢討182
壹、政策問題形成的檢討182
貳、政策規劃與合法化的檢討185
參、政策執行的檢討188
第二節 政策建議196
壹、提高行政人員政策規劃及分析的能力196
貳、整理法令規章推展法紀教育197
參、加強為民服務訓練改善服務態度197
肆、簡化行政程序與申請表件198
伍、強化政府與民眾間之雙向溝通199
陸、改進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作業200
柒、其他建議事項201
第三節 回顧與展望202
參考書目207
附錄
一、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方案220
二、「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方案」實施計畫230
三、各級行政機關推行便民工作實施要點258
四、行政機關櫃檯服務工作及服務態度改進要點261
五、行政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264
六、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推行為民服務工作考核與獎懲要點267
七、行政院加強為民服務督導小組設置要點271
八、行政院提高行政效率推動小組設置要點273
九、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公務人員為民服務訓練計畫275
十、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九職等以上人員加強為民服務研究(討)會實施要點280
十一、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推行工作簡化實施要點281
十二、行政院所屬各機關賡續推動工作簡化實施辦法287
十三、 △ △ 年度各機關推行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評定成績基準表290
圖表目次
圖一 - 一 政治體系與為民服務:系統分析示意圖4
圖一 - 二 本文研究分析架構圖12
圖二 - 一 政策問題形成分析模式圖18
圖三 - 一 政策規劃過程分析模式圖70
圖四 - 一 政策執行分析模式圖113
圖四 - 二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系統圖117
圖四 - 三 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系統圖120
圖四 - 四 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系統圖122
圖四 - 五 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系統圖122
圖四 - 六 影響政策執行的相關因素分析示意圖125
圖四 - 七 台灣省政府推行工作簡化成果統計圖155
圖四 - 八 七十一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作業流程圖167
表二 - 一 台灣地區實質國民生產毛額與平均每人所得變動表31
表二 - 二 台灣地區歷年人口數、出生死亡率及人口密度統計表33
表二 - 三 我國國民使用交通郵電設備狀況統計表35
表二 - 四 我國國民擁有大眾傳播媒介數量統計表37
表三 - 一 政策方案推介資訊內容說明表77
表三 - 二 民國六十九年全國行政會議日程表88
表三 - 三 民國六十九年全國行政會議參加人員統計表90
表四 - 一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推動為民服務工作預算表128
表四 - 二 影響公務人員為民服務績效之因素分析表141
表四 - 三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七十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統計表143
表四 - 四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七十一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統計表144
表四 - 五 行政院各主管機關推行工作簡化成果統計表150
表四 - 六 台北市政府人民申請案件分類統計表157
表四 - 七 高雄市政府人民申請案件辦理統計表160
表四 - 八 △ △ 年度各機關推行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績優人員評分表164
表四 - 九 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七十三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甲、乙兩表考核項目及配分對照表166
表四 - 十 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推行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層級分工表169
表四 - 十一 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推行為民服務工作歷次考核作業之比較對照表170
表五 - 一 民眾與公務人員對一般政府機關公務人員服務之滿意情形對照表189
表五 - 二 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公務人員為民服務訓練績效評估調查結果一覽表192
表五 - 三 民眾不滿公務人員的服務之原因分析表193表
表五 - 一二 近年各醫學院畢業生考取醫師資格之人數(檢覈面試部份)312
表五 - 一三 近年各醫藥院校畢業生考取藥師資格人數(檢覈面試部份)313
表五 - 一四 近六年來中醫師檢覈及格人數統計表315
表五 - 一五 近六年來河海航行人員檢覈及格人數統計316
表五 - 一六 近六年來漁船船員檢覈及格人數統計表318
表五 - 一七 近六年來船舶電信人員檢覈及格人數統計表320
表五 - 一八 近六年來獸醫人員檢覈及格人數統計表321
附錄目次
附錄一 七十三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普通考試考試類科及應試科目表503
附錄二 七十三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普通考試應考資格表512
附錄三 特種考試中醫師考試規則522
附錄四 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規則526
附錄五 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應考資格表530
附錄六 海軍退除役軍官、士官應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應考資格表533
附錄七 海軍退除役軍官、士官應轉業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應考資格表536
附錄八 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應試科目表540
附錄九 海軍退除役軍官、士官應轉業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應試科目表544
附錄十 律師檢覈辦法547
附錄十一 會計師檢覈辦法551
附錄十二 建築師檢覈辦法555
附錄十三 技師檢覈辦法559
附錄十四 醫事人員檢覈辦法563
附錄十五 中醫師檢覈辦法567
附錄十六 七十三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檢覈面試科目表57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按著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一、書籍論文
1.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國國民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實錄,台北:中央委員會秘書處,民國六十六年一月。
2.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國父全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九年八月三日版。
3.王雲五,「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工作報告」,刊於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編印,行政改革言論集,民國四十七年十月。
4.王雲五,岫盧問政,台北:法令月刊社,民國五十三年十二月。
5.王緇塵,資治通鑑讀法,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三月。
6.朱志宏,公共政策概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7.沈鵬,「國民政府時期行政改革之回顧」,刊於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編印,行政改革言論集,民國四十七年十月。
8.宋璽,中國國民黨政綱政策的演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八月。
9.辛玉舜,「我國勞工福利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10.杜聖觀,「我國消費者保護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11.林水波、張世賢,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12.林水波、「政策分析」,刊於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市政規劃理論與實務集粹,專輯第五十七號,民國七十二年四月。
13.林水波著譯,政策分析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14.林萬億、郭振昌譯,社會福利計劃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月。
15.吳定,「政策分析概念探述」,刊於張金鑑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16.吳定,「公務人員與執政黨之關係」,刊於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主編,從現代政治思潮看政黨政治的運作,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17.吳定,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18.吳定,公共政策概述,台北: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19.林桂圃,先總統 蔣公的政治思想,中冊,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再版。
20.林照雄,「推行為民服務工作之沿革與績效」,刊於行政院研考會編印,研考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21.林嘉誠,政治系統的工程師-伊士頓,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22.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之史底發展,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五十三年八月。
23.金耀基等,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十五日三版。
24.唐華,蔣經國先生哲學思想,台北:全台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五月二十日。
25.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暨企業管理教育中心,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公務人員為民服務訓練績效評估調查研究,台北:自刊本,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26.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暨企業管理教育中心,激勵公務人員士氣之研究,台北:自刊本,民國七十二年七月。
27.陳安仁,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一年五月。
28.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29.黃俊英,「目標管理的觀念及其實施」,刊於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政策規劃與評估,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30.張金鑑等,三民主義政策綱領,下冊,台北:國父遺教研究會,民國五十九年六月。
31.張金鑑等,先總統蔣公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32.張劍寒,行政立法之研究,台北:自刊本,民國六十一年元月初版。
33.張家洋,行政法,上冊,台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八月初版。
34.張建忠,「我國中央公務人員在職訓練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七十年六月。
35.曾虛白,民意原理,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五月,三版。
36.湯絢章,公共政策之研究,台北:自刊本,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37.詹中原,「政策規劃理論-運作過程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38.魏鏞,為民服務的基本觀念工作概況及努力方向,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39.魏鏞,「行政研究與政策的結合」,刊於張金鑑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40.魏鏞,「行政計畫與國家建設」,刊於行政院研考會編印,行政計畫之理論與實務,民國七十二年五月。
41.魏鏞,「政策規劃與國家建設」,刊於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政策規劃的理論與實務,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
42.褚劍鴻,刑法分則釋論,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初版。
43.管歐,現代行政學,台北:永新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七月。
44.管歐,中國行政法總論,台北:自刊本,民國六十八年四月修訂十六版。
45.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八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四月十一日。
46.鄭壽彭,中國古代的治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一年一月二版。
47.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十一年二版。
48.蕭自誠,「全面革新聲中新聞界之實踐-第三次新聞工作會談紀要」,刊於國家建設論文集,台北:國父實業計劃研究會,民國五十八年。
二、期刊雜誌
1.丘之英,「行政規劃的芻見」,研考通訊,第四卷第八期,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2.民意,第七十一期,民國七十二年一月一日。
3.朱志宏譯,「公共政策合法化過程」,憲政思潮,第三十五期,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4.吳定,「論抗議方式的政策參與」,聯合月刊,第十七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
5.吳定,「政策問題的形成」,中國行政,第三十七期,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6.邢祖援「從計畫、方案、政策、措施探討計畫的各種型態」,研考月刊,第四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九年二月。
7.杜保璋,「如何有效的處理人民陳情案」,研考月刊,第五卷第六期,民國七十年六月。
8.杜保璋,「台灣省政府聯合服務中心七十三年度工作檢討報告」,研考月刊,第八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9.林水波,「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型」,憲政思潮,第四十期,民國六十六年八月。
10.林水波,「政策問題之認定-台灣家庭計畫的個案分析」,思與言,第十六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
11.林水波,「政策執行之理論探討」,思與言,第十八卷第六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12.林水波譯,「政策情境對政策執行策略的影響」,憲政思潮,第六十三期,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13.林照雄,「為民服務工作的檢討與改進」,研考月刊,第七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14.周而親,「台北市政府聯合服務中心工作簡介」,研考月刊,第五卷第十期,民國七十年十月。
15.紀俊臣,「以民眾之心為心,以民眾之利為利-台北市政府加強為民服務措施績效報導」,研考月刊,第八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16.張世賢,「專業知識與公共問題的解決」,憲政思潮,第四十五期,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17.張世賢,「林布隆『漸進調適』科學之研究」,行政學報,第十四期,民國七十一年五月。
18.張麗堂,「從行政現代化談加強為民服務工作」(下),研考月刊,第五卷第五期,民國七十年五月。
19.曹俊漢,「政策分析與政府決策功能的強化:理論途徑與美國經驗的研究」,美國研究,第十卷第一期,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20.陳德禹,「台灣地區公民的政治態度」,社會科學論叢,第三十輯,民國七十一年九月一日。
21.華力進,「政治文化概念在政治研究上的功能及其問題」,憲政思潮,第二十一期,民國六十二年一月。
22.楊文高,「台北市政府工作簡化簡介」,研考月刊,第八卷第五期,民國七十三年五月。
23.廖美利,「台北市政府為民服務工作成效檢討」,研考月刊,第六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24.謝有為譯,「美國為民服務人員在政府中的地位」,研考月刊,第四卷第九期,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25.魏鏞,「從政治體系和文化傳統的角度看為民服務」,研考通訊,第三卷第一期,民國六十八年一月。
26.魏鏞,「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全國行政會議第四中心議題分組討論引言」,研考月刊,第四卷第八期,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27.魏鏞,「為民服務工作報告-各項措施執行情形及民眾反應分析」,研考通訊,第四卷第十期,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三、政府出版品
1.立法院,立法院公報,第五十九卷第十八期,民國五十九年。
2.立法院,立法院公報,第六十一卷第四十七期,民國六十一年。
3.立法院,立法院公報,第六十七卷第四十七期,民國六十七年。
4.立法院,立法院公報,第六十七卷第七十四期,民國六十七年。
5.行政院,六十二年度至七十三年度施政計畫。
6.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七十一年統計提要,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7.行政院,經建會,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民國六十七年十月。
8.行政院,經建會,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都市成長與都市規劃,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
9.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小組,中華民國七十二年社會福利指標,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10.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總統蔣公對人事行政工作遺訓輯要,民國六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11.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紀要,民國六十八年。
12.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為民服務訓練一般課程參考教材,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13.行政院,研考會,戶籍登記暨戶籍謄本、稅捐查核暨繳納手續、土地登記、建築執照四項便民措施專案調查研究工作綜合報告,民國六十年六月。
14.行政院,研考會,改進人民陳情案件處理程序之研究,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15.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六十八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彙編,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
16.行政院,研考會,「為民服務績效」專案研究-公務人員服務態度之調查分析,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17.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六十九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彙編,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18.行政院,研考會,中華民國六十八年第二次國家建設研究會建議事項處理情形彙編,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19.行政院,研考會,人民陳情案件之分析研究,民國七十年三月。
20.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七十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彙編,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21.行政院,研考會,強化櫃台化作業改善工作環境及工作條件以提高服務品質之研究,民國七十年八月。
22.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工作手冊,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23.行政院,研考會,中華民國行政概況(民國七十一年),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24.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暨所屬各級機關七十一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彙編,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25.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七十二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評獎紀實,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26.行政院,研考會,中華民國行政概況(民國七十二年),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27.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七十三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評獎紀實,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28. 行政院,加強為民服務督導小組,行政院加強為民服務工作會議實錄,民國六十八年元月十九日。
29.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組織權責研討委員會,中央行政改革建議案,民國四十六年十月三十一日。
30.全國行政會議籌備委員會秘書處,全國行政會議實錄,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四日至六日。
31.台灣省政府,台灣省政府六十八年度至七十三年度施政計書。
32.台灣省政府,秘書處,台灣省議會第七屆第二次大會台灣省政府施政報,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33.台灣省政府,秘書處,台灣省議會第七屆第三次大會台灣省政府施政報告,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34.台灣省政府,研考會,台灣省研考業務統計提要,民國七十年。
35.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為民服務手冊,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36.台灣省政府,法規委員會,台灣省為民服務項目手冊,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37.台灣省,選舉委員會,台灣省第七屆省議員、第十屆縣市議員、第九屆縣市長、第九屆鄉鎮縣轄市長選舉選務實錄,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38.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台灣光復三十五週年,民國六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39.台北市政府,台北市政府七十一年度至七十三年度施政計畫。
40.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台北市民手冊,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41.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七十一年度至七十三年度施政計畫。
42.高雄市政府,研考會,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工作手冊,民國七十年元月。
43.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為民服務手冊,民國七十二年二月。
四、報紙
(一)中央日報
1.民國五十八年四月十日,第三版。
2.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第三版。
3.吳庚,「行政會議充分發揮決策功能-第一次全國行政會議成果的評估」,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十一日,第二版。
4.鍾永祚,「為民服務工作觸角遍及全國」,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第三版。
(二) 中國時報
1.楊雲萍,「開國的宏謀-勿忘初心」,民國六十八年一月一日,第十四版、十五版。
2.曹俊漢,「從『政策窘境』看公共政策運作的無力感」,民國七十二年二月二十日,第二版。
3.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八日,第二版。
4.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九、十日,第二版。
5.曹俊漢,「從公共政策看政見的政治效應性」,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第二版。
6.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第一版。
7 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十二日,第二版。
8.民國七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第二版。
(三)聯合報
1.民國六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第十二版。
2.曹俊漢,「政策規劃:迎接行政革新的挑戰」,民國七十一年二月一日,第二版。
(四)民生報
1.民國七十三年九月三日,第六版。
(五)大華晚報
1.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第六版。
(六)自立晚報
1.歐陽勉,「便民服務之我見」,民國六十三年四月二日,第四版。
(七)青年戰士報
1.黃水全,「便民服務工作仍待加強」,民國六十七年六月二日,第三版。
貳、英文部份
一、書籍
1. Almond, Gabriel A., and Bingham Powell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2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8.
2. Anderson, James E. public Policy-Making.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9.
3. Dunn, Willian N.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l981.
4. Dye, Thomas R.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 1978.
5. Easton, David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65.
6. Jones, Charles 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dlic Policy, 2nd ed, North Scituate, Mass. 1979.
7. Jones, Charles O., and Robert D. Thomas, eds. Public Policy Making in Federal System. Beverly Hlills: Sage Publication, Inc., 1976.
8. Lindblom, Charles E. The Intelligence of Democra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5.
9. Nagel, Stuart S., ed. Encyclopedia of Policy Studie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1983.
10. Neustadt, Richard. Presidential Power. New York: John Wiley, 1960.
11. Pressman, Jeffrey L., and Aaron Wildavsky. Implementation. 2nd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12. Ranny, Austin. Govern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2nd ed. Hinsdal, Illinois: The Dryden Press, 1975.
13. Rossi, Peter H., and Howard E. Freeman. Evalu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2nd ed.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82.
14. Weleh, Susan and John Comer, eds. Public Opinion. California: Mayfield Publishing Co., 1975.
二、期刊雜誌
1. Alexander, Ernest R. "The Design of Alternatives in Organization Context: A Pilot Stud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ly, Vol. 24 (Sep. 1979).
2. Brown Karin and Philip B. Coulter.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asures of police Service Delive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Jan. /Feb, 1983).
3. Etzioni, Amitai, "Mixed Scanning: A Third Approach to Decision-Ma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27, No.5 (Dec, 1967).
4. Sorg, James D. "A Typology of Implementation Behaviors of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Policy Studies Review, Vol. 2, No. 3(Feb. 1983).
5. Van Meter, D. S., and C. E. Van Hor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Vol. 6, No. 4 (Feb. 1975).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
7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定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顏勝賢
dc.creator (作者) 顏勝賢zh_TW
dc.date (日期) 1985
dc.date.accessioned 9-Nov-2016 17:35:22 (UTC+8)-
dc.date.available 9-Nov-2016 17:35: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Nov-2016 17:35:22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696-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服務行政為時代的潮流,亦為民主政治發展的趨勢。現代民主國家莫不以加強為民服務,作為其達成福國利民目標的不二法門。
「為民服務」是我國政府既定的政策,多年來在各級行政機關及全體公務人員的積極推動下,已獲致良好的績效,然以政府職能日漸擴張,行政事務日益繁雜,為民服務領域亦隨之擴大。因此,為民服務工作務必不斷地拓展其深度與廣度,始能臻於理想盡善的境界。鑑於此一理念,本文嘗試從較鉅視的及整體性的角度,結合政策科學理論與為民服務實務,相互印證,剖析我國行政機關為民服務的政策作為,期能拋磚引玉,提昇政府為民服務的層次與品質。
本文共分五章十九節,約十五萬言,各章要旨分述如次:
第一章緒論。闡明行政機關為民服務政策的涵義,並敘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分析架構、範圍及限制。
第二章為民服務政策問題的形成。析述我國歷代為民服務思想及該問題產生的環境背景、問題進入政府議程的途徑與政府當局如何認定此一政策問題。
第三章為民服務政策的規劃與合法化。引介現代政策規劃理論,敘明為民服務政策的演進,並剖析行政院「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方案」的規劃過程,及政策合法化的審議經過。
第四章為民服務政策的執行。探討為民服務政策執行的相關法令規定、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執行成效及督導考核情形。
第五章結論:為民服務政策的檢討與建議。分別自政策過程各階段檢視評析為民服務政策的缺失,據以提出建設性意見,俾能有助於政府充實及革新施政時之參考。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題目界說1
壹、行政機關的概念1
貳、為民服務的涵義2
參、行政機關為民服務政策的意義5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7
壹、研究動機7
貳、研究目的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9
壹、研究方法9
貳、分析架構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壹、研究範圍13
貳、研究限制14
第二章 為民服務政策問題的形成17
第一節 我國為民服務思想的背景19
壹、古代的為民服務思想19
貳、現代政治人物的思想21
第二節 問題產生的環境因素25
壹、服務行政的潮流26
貳、政治文化的變遷28
參、經濟的快速發展30
肆、人口的迅速增加32
伍、科學技術的進步34
第三節 問題進入政府議程的途徑36
壹、政治領導38
貳、政黨40
參、大眾傳播媒介41
肆、民意代表43
伍、學術團體45
第四節 政府對問題的態度48
壹、政府接納問題49
貳、政策問題的認定51
第三章 為民服務政策的規劃與合法化65
第一節 政策規劃理論概述65
壹、政策規劃的涵義66
貳、政策規劃的運作基礎67
參、政策規劃過程的分析模式69
第二節 為民服務政策規劃的演進76
壹、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組織權責研討委員會時期78
貳、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時期79
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時期80
第三節 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方案的規劃過程86
壹、政策方案的設計87
貳、政策方案的分析91
參、政策方案的推介94
肆、政策方案的內容98
第四節 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方案的合法化過程100
壹、政策合法化的涵義100
貳、行政院會議的核定經過102
第四章 為民服務政策的執行111
第一節 為民服務政策的闡釋與分工112
壹、相關法令的擬訂112
貳、專責機構的確定116
第二節 影響為民服務執行的因素分析123
壹、政策標準與資源124
貳、溝通與強化132
參、執行機構的特性134
肆、經社及政治環境136
伍、執行人員的意向138
第三節 為民服務工作執行成效142
壹、中央機關為民服務工作145
貳、台灣省政府為民服務工作149
參、台北市政府為民服務工作154
肆、高雄市政府為民服務工作158
第四節 為民服務工作的考核161
壹、考核對象162
貳、考核項目與評分標準163
參、考核作業程序165
第五章 結論:為民服務政策的檢討與建議181
第一節 政策檢討182
壹、政策問題形成的檢討182
貳、政策規劃與合法化的檢討185
參、政策執行的檢討188
第二節 政策建議196
壹、提高行政人員政策規劃及分析的能力196
貳、整理法令規章推展法紀教育197
參、加強為民服務訓練改善服務態度197
肆、簡化行政程序與申請表件198
伍、強化政府與民眾間之雙向溝通199
陸、改進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作業200
柒、其他建議事項201
第三節 回顧與展望202
參考書目207
附錄
一、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方案220
二、「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方案」實施計畫230
三、各級行政機關推行便民工作實施要點258
四、行政機關櫃檯服務工作及服務態度改進要點261
五、行政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264
六、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推行為民服務工作考核與獎懲要點267
七、行政院加強為民服務督導小組設置要點271
八、行政院提高行政效率推動小組設置要點273
九、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公務人員為民服務訓練計畫275
十、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九職等以上人員加強為民服務研究(討)會實施要點280
十一、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推行工作簡化實施要點281
十二、行政院所屬各機關賡續推動工作簡化實施辦法287
十三、 △ △ 年度各機關推行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評定成績基準表290
圖表目次
圖一 - 一 政治體系與為民服務:系統分析示意圖4
圖一 - 二 本文研究分析架構圖12
圖二 - 一 政策問題形成分析模式圖18
圖三 - 一 政策規劃過程分析模式圖70
圖四 - 一 政策執行分析模式圖113
圖四 - 二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系統圖117
圖四 - 三 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系統圖120
圖四 - 四 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系統圖122
圖四 - 五 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系統圖122
圖四 - 六 影響政策執行的相關因素分析示意圖125
圖四 - 七 台灣省政府推行工作簡化成果統計圖155
圖四 - 八 七十一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作業流程圖167
表二 - 一 台灣地區實質國民生產毛額與平均每人所得變動表31
表二 - 二 台灣地區歷年人口數、出生死亡率及人口密度統計表33
表二 - 三 我國國民使用交通郵電設備狀況統計表35
表二 - 四 我國國民擁有大眾傳播媒介數量統計表37
表三 - 一 政策方案推介資訊內容說明表77
表三 - 二 民國六十九年全國行政會議日程表88
表三 - 三 民國六十九年全國行政會議參加人員統計表90
表四 - 一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推動為民服務工作預算表128
表四 - 二 影響公務人員為民服務績效之因素分析表141
表四 - 三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七十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統計表143
表四 - 四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七十一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統計表144
表四 - 五 行政院各主管機關推行工作簡化成果統計表150
表四 - 六 台北市政府人民申請案件分類統計表157
表四 - 七 高雄市政府人民申請案件辦理統計表160
表四 - 八 △ △ 年度各機關推行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績優人員評分表164
表四 - 九 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七十三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甲、乙兩表考核項目及配分對照表166
表四 - 十 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推行為民服務工作年終考核層級分工表169
表四 - 十一 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推行為民服務工作歷次考核作業之比較對照表170
表五 - 一 民眾與公務人員對一般政府機關公務人員服務之滿意情形對照表189
表五 - 二 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公務人員為民服務訓練績效評估調查結果一覽表192
表五 - 三 民眾不滿公務人員的服務之原因分析表193表
表五 - 一二 近年各醫學院畢業生考取醫師資格之人數(檢覈面試部份)312
表五 - 一三 近年各醫藥院校畢業生考取藥師資格人數(檢覈面試部份)313
表五 - 一四 近六年來中醫師檢覈及格人數統計表315
表五 - 一五 近六年來河海航行人員檢覈及格人數統計316
表五 - 一六 近六年來漁船船員檢覈及格人數統計表318
表五 - 一七 近六年來船舶電信人員檢覈及格人數統計表320
表五 - 一八 近六年來獸醫人員檢覈及格人數統計表321
附錄目次
附錄一 七十三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普通考試考試類科及應試科目表503
附錄二 七十三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普通考試應考資格表512
附錄三 特種考試中醫師考試規則522
附錄四 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規則526
附錄五 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應考資格表530
附錄六 海軍退除役軍官、士官應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應考資格表533
附錄七 海軍退除役軍官、士官應轉業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應考資格表536
附錄八 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應試科目表540
附錄九 海軍退除役軍官、士官應轉業特種考試航海人員考試應試科目表544
附錄十 律師檢覈辦法547
附錄十一 會計師檢覈辦法551
附錄十二 建築師檢覈辦法555
附錄十三 技師檢覈辦法559
附錄十四 醫事人員檢覈辦法563
附錄十五 中醫師檢覈辦法567
附錄十六 七十三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檢覈面試科目表570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dc.relation (關聯) 公共行政研究所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73
dc.title (題名) 我國行政機關為民服務政策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按著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一、書籍論文
1.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國國民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實錄,台北:中央委員會秘書處,民國六十六年一月。
2.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國父全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九年八月三日版。
3.王雲五,「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工作報告」,刊於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編印,行政改革言論集,民國四十七年十月。
4.王雲五,岫盧問政,台北:法令月刊社,民國五十三年十二月。
5.王緇塵,資治通鑑讀法,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三月。
6.朱志宏,公共政策概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7.沈鵬,「國民政府時期行政改革之回顧」,刊於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編印,行政改革言論集,民國四十七年十月。
8.宋璽,中國國民黨政綱政策的演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八月。
9.辛玉舜,「我國勞工福利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10.杜聖觀,「我國消費者保護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11.林水波、張世賢,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12.林水波、「政策分析」,刊於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市政規劃理論與實務集粹,專輯第五十七號,民國七十二年四月。
13.林水波著譯,政策分析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14.林萬億、郭振昌譯,社會福利計劃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月。
15.吳定,「政策分析概念探述」,刊於張金鑑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16.吳定,「公務人員與執政黨之關係」,刊於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主編,從現代政治思潮看政黨政治的運作,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17.吳定,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18.吳定,公共政策概述,台北: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19.林桂圃,先總統 蔣公的政治思想,中冊,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再版。
20.林照雄,「推行為民服務工作之沿革與績效」,刊於行政院研考會編印,研考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21.林嘉誠,政治系統的工程師-伊士頓,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22.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之史底發展,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五十三年八月。
23.金耀基等,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十五日三版。
24.唐華,蔣經國先生哲學思想,台北:全台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五月二十日。
25.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暨企業管理教育中心,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公務人員為民服務訓練績效評估調查研究,台北:自刊本,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26.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暨企業管理教育中心,激勵公務人員士氣之研究,台北:自刊本,民國七十二年七月。
27.陳安仁,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一年五月。
28.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29.黃俊英,「目標管理的觀念及其實施」,刊於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政策規劃與評估,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30.張金鑑等,三民主義政策綱領,下冊,台北:國父遺教研究會,民國五十九年六月。
31.張金鑑等,先總統蔣公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32.張劍寒,行政立法之研究,台北:自刊本,民國六十一年元月初版。
33.張家洋,行政法,上冊,台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八月初版。
34.張建忠,「我國中央公務人員在職訓練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七十年六月。
35.曾虛白,民意原理,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五月,三版。
36.湯絢章,公共政策之研究,台北:自刊本,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37.詹中原,「政策規劃理論-運作過程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38.魏鏞,為民服務的基本觀念工作概況及努力方向,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39.魏鏞,「行政研究與政策的結合」,刊於張金鑑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40.魏鏞,「行政計畫與國家建設」,刊於行政院研考會編印,行政計畫之理論與實務,民國七十二年五月。
41.魏鏞,「政策規劃與國家建設」,刊於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政策規劃的理論與實務,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
42.褚劍鴻,刑法分則釋論,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初版。
43.管歐,現代行政學,台北:永新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七月。
44.管歐,中國行政法總論,台北:自刊本,民國六十八年四月修訂十六版。
45.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八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四月十一日。
46.鄭壽彭,中國古代的治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一年一月二版。
47.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十一年二版。
48.蕭自誠,「全面革新聲中新聞界之實踐-第三次新聞工作會談紀要」,刊於國家建設論文集,台北:國父實業計劃研究會,民國五十八年。
二、期刊雜誌
1.丘之英,「行政規劃的芻見」,研考通訊,第四卷第八期,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2.民意,第七十一期,民國七十二年一月一日。
3.朱志宏譯,「公共政策合法化過程」,憲政思潮,第三十五期,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4.吳定,「論抗議方式的政策參與」,聯合月刊,第十七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
5.吳定,「政策問題的形成」,中國行政,第三十七期,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6.邢祖援「從計畫、方案、政策、措施探討計畫的各種型態」,研考月刊,第四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九年二月。
7.杜保璋,「如何有效的處理人民陳情案」,研考月刊,第五卷第六期,民國七十年六月。
8.杜保璋,「台灣省政府聯合服務中心七十三年度工作檢討報告」,研考月刊,第八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9.林水波,「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型」,憲政思潮,第四十期,民國六十六年八月。
10.林水波,「政策問題之認定-台灣家庭計畫的個案分析」,思與言,第十六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
11.林水波,「政策執行之理論探討」,思與言,第十八卷第六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12.林水波譯,「政策情境對政策執行策略的影響」,憲政思潮,第六十三期,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13.林照雄,「為民服務工作的檢討與改進」,研考月刊,第七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14.周而親,「台北市政府聯合服務中心工作簡介」,研考月刊,第五卷第十期,民國七十年十月。
15.紀俊臣,「以民眾之心為心,以民眾之利為利-台北市政府加強為民服務措施績效報導」,研考月刊,第八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16.張世賢,「專業知識與公共問題的解決」,憲政思潮,第四十五期,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17.張世賢,「林布隆『漸進調適』科學之研究」,行政學報,第十四期,民國七十一年五月。
18.張麗堂,「從行政現代化談加強為民服務工作」(下),研考月刊,第五卷第五期,民國七十年五月。
19.曹俊漢,「政策分析與政府決策功能的強化:理論途徑與美國經驗的研究」,美國研究,第十卷第一期,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20.陳德禹,「台灣地區公民的政治態度」,社會科學論叢,第三十輯,民國七十一年九月一日。
21.華力進,「政治文化概念在政治研究上的功能及其問題」,憲政思潮,第二十一期,民國六十二年一月。
22.楊文高,「台北市政府工作簡化簡介」,研考月刊,第八卷第五期,民國七十三年五月。
23.廖美利,「台北市政府為民服務工作成效檢討」,研考月刊,第六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24.謝有為譯,「美國為民服務人員在政府中的地位」,研考月刊,第四卷第九期,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25.魏鏞,「從政治體系和文化傳統的角度看為民服務」,研考通訊,第三卷第一期,民國六十八年一月。
26.魏鏞,「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全國行政會議第四中心議題分組討論引言」,研考月刊,第四卷第八期,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27.魏鏞,「為民服務工作報告-各項措施執行情形及民眾反應分析」,研考通訊,第四卷第十期,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三、政府出版品
1.立法院,立法院公報,第五十九卷第十八期,民國五十九年。
2.立法院,立法院公報,第六十一卷第四十七期,民國六十一年。
3.立法院,立法院公報,第六十七卷第四十七期,民國六十七年。
4.立法院,立法院公報,第六十七卷第七十四期,民國六十七年。
5.行政院,六十二年度至七十三年度施政計畫。
6.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七十一年統計提要,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7.行政院,經建會,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民國六十七年十月。
8.行政院,經建會,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都市成長與都市規劃,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
9.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小組,中華民國七十二年社會福利指標,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10.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總統蔣公對人事行政工作遺訓輯要,民國六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11.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紀要,民國六十八年。
12.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為民服務訓練一般課程參考教材,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13.行政院,研考會,戶籍登記暨戶籍謄本、稅捐查核暨繳納手續、土地登記、建築執照四項便民措施專案調查研究工作綜合報告,民國六十年六月。
14.行政院,研考會,改進人民陳情案件處理程序之研究,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15.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六十八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彙編,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
16.行政院,研考會,「為民服務績效」專案研究-公務人員服務態度之調查分析,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17.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六十九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彙編,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18.行政院,研考會,中華民國六十八年第二次國家建設研究會建議事項處理情形彙編,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19.行政院,研考會,人民陳情案件之分析研究,民國七十年三月。
20.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七十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彙編,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21.行政院,研考會,強化櫃台化作業改善工作環境及工作條件以提高服務品質之研究,民國七十年八月。
22.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工作手冊,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23.行政院,研考會,中華民國行政概況(民國七十一年),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24.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暨所屬各級機關七十一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績效彙編,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25.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七十二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評獎紀實,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26.行政院,研考會,中華民國行政概況(民國七十二年),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27.行政院,研考會,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七十三年度推行為民服務工作評獎紀實,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28. 行政院,加強為民服務督導小組,行政院加強為民服務工作會議實錄,民國六十八年元月十九日。
29.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組織權責研討委員會,中央行政改革建議案,民國四十六年十月三十一日。
30.全國行政會議籌備委員會秘書處,全國行政會議實錄,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四日至六日。
31.台灣省政府,台灣省政府六十八年度至七十三年度施政計書。
32.台灣省政府,秘書處,台灣省議會第七屆第二次大會台灣省政府施政報,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33.台灣省政府,秘書處,台灣省議會第七屆第三次大會台灣省政府施政報告,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34.台灣省政府,研考會,台灣省研考業務統計提要,民國七十年。
35.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為民服務手冊,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36.台灣省政府,法規委員會,台灣省為民服務項目手冊,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37.台灣省,選舉委員會,台灣省第七屆省議員、第十屆縣市議員、第九屆縣市長、第九屆鄉鎮縣轄市長選舉選務實錄,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38.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台灣光復三十五週年,民國六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39.台北市政府,台北市政府七十一年度至七十三年度施政計畫。
40.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台北市民手冊,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41.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七十一年度至七十三年度施政計畫。
42.高雄市政府,研考會,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工作手冊,民國七十年元月。
43.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為民服務手冊,民國七十二年二月。
四、報紙
(一)中央日報
1.民國五十八年四月十日,第三版。
2.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第三版。
3.吳庚,「行政會議充分發揮決策功能-第一次全國行政會議成果的評估」,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十一日,第二版。
4.鍾永祚,「為民服務工作觸角遍及全國」,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第三版。
(二) 中國時報
1.楊雲萍,「開國的宏謀-勿忘初心」,民國六十八年一月一日,第十四版、十五版。
2.曹俊漢,「從『政策窘境』看公共政策運作的無力感」,民國七十二年二月二十日,第二版。
3.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八日,第二版。
4.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九、十日,第二版。
5.曹俊漢,「從公共政策看政見的政治效應性」,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第二版。
6.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第一版。
7 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十二日,第二版。
8.民國七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第二版。
(三)聯合報
1.民國六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第十二版。
2.曹俊漢,「政策規劃:迎接行政革新的挑戰」,民國七十一年二月一日,第二版。
(四)民生報
1.民國七十三年九月三日,第六版。
(五)大華晚報
1.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第六版。
(六)自立晚報
1.歐陽勉,「便民服務之我見」,民國六十三年四月二日,第四版。
(七)青年戰士報
1.黃水全,「便民服務工作仍待加強」,民國六十七年六月二日,第三版。
貳、英文部份
一、書籍
1. Almond, Gabriel A., and Bingham Powell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2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8.
2. Anderson, James E. public Policy-Making.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9.
3. Dunn, Willian N.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l981.
4. Dye, Thomas R.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 1978.
5. Easton, David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65.
6. Jones, Charles 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dlic Policy, 2nd ed, North Scituate, Mass. 1979.
7. Jones, Charles O., and Robert D. Thomas, eds. Public Policy Making in Federal System. Beverly Hlills: Sage Publication, Inc., 1976.
8. Lindblom, Charles E. The Intelligence of Democra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5.
9. Nagel, Stuart S., ed. Encyclopedia of Policy Studie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1983.
10. Neustadt, Richard. Presidential Power. New York: John Wiley, 1960.
11. Pressman, Jeffrey L., and Aaron Wildavsky. Implementation. 2nd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12. Ranny, Austin. Govern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2nd ed. Hinsdal, Illinois: The Dryden Press, 1975.
13. Rossi, Peter H., and Howard E. Freeman. Evalu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2nd ed.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82.
14. Weleh, Susan and John Comer, eds. Public Opinion. California: Mayfield Publishing Co., 1975.
二、期刊雜誌
1. Alexander, Ernest R. "The Design of Alternatives in Organization Context: A Pilot Stud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ly, Vol. 24 (Sep. 1979).
2. Brown Karin and Philip B. Coulter.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asures of police Service Delive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Jan. /Feb, 1983).
3. Etzioni, Amitai, "Mixed Scanning: A Third Approach to Decision-Ma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27, No.5 (Dec, 1967).
4. Sorg, James D. "A Typology of Implementation Behaviors of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Policy Studies Review, Vol. 2, No. 3(Feb. 1983).
5. Van Meter, D. S., and C. E. Van Hor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Vol. 6, No. 4 (Feb.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