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在印刷媒體選擇策略與廣告訴求策略之應用 : 雜誌讀者群調查
作者 粘榮發
貢獻者 吳靜吉
粘榮發
日期 1985
上傳時間 10-Nov-2016 13:32:10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瞭解雜誌訂戶群的人口特徵、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以及閱讀雜誌動機等,並驗證不同的人口特徵是否會使其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閱讀雜誌動機與閱讀行為有所差異;不同的價值觀是否會造成生活型態、廣告態度、閱讀動機與行為的差異;不同的生活型態是否會造成廣告態度、閱讀行為與閱讀雜誌動機的不一致;閱讀雜誌動機的不一致,是否會造成廣告態度與閱讀行為的差異,以及不同的閱讀行為是否會使其廣告態度的不一致。本研究期望能透過對這些雜誌訂戶之價值觀、生活型態、閱讀動機、閱讀行為、廣告態度與基本人口特性的調查與相關研究,提供廣告規劃者一些有用的訊息,以便他們在規劃印刷媒體選擇策略與廣告訴求策略時參考。
本研究之資料來源,主要是根據問卷調查收集到之資料為主。問卷分成六個部份,第一部份調查讀者的閱讀雜誌動機與行為;第二部份以120題生活型態項目調查讀者對這些項目的同意程度。第三部份調查讀者閱讀報紙行為,第四部份以三十六項價值項目調查讀者對其重視程度。第五部份以三十五項廣告態度項目調查讀者對這些態度的同意程度。第六部份則調查讀者的基本人口資料。
問卷的發放則選擇時報周刊等十九種雜誌訂戶為抽樣母體,依據其訂戶人數的多寡,分別抽出270份至800份樣本,合計抽出6970份樣本,於民國72年4月10日至16日間分批郵寄,並以4月26日為回收截止日;共計收回有效問卷2024份,回收率為29 %。
在統計分析上,本研究先以因素分析簡化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閱讀雜誌動機等四組變項,再根據因素分析結果,依據研究要求,分別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合適度檢定,正準相關分析等相關性研究,並以此四組因素為區隔變項,進行集群分析。
研究結果可發現,價值觀可分解成7個因素,生活型態可分解成32個因素,廣告態度可分解成3個因素,閱讀雜誌動機可分解成4個因素,並在生活型態上顯現多元化的色彩。而且,在人口特徵、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間,都呈現顯著相關。因此,從人口特性或閱讀行為來分組群時,可發現每一人口特性組群或閱讀行為組群在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閱讀雜誌動機都具有其特殊的色彩。此外由集群分析顯示,各組群的特殊性更為顯著。
因此,對雜誌訂戶這個市場而言無論從人口特性、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的市場、閱讀動機、閱讀行為等各個角度來看,它都是一個同質化程度不高的市場。此點是廣告規劃者在決定廣告策略時所應注意的。
序言
圖表目次 Ⅲ-X
附錄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操作性定義6
第二章 理論及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價值觀理論8
第二節 生活型態理論28
第三節 廣告態度理論36
第四節 閱讀動機理論39
第五節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的整合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53
第一節 樣本選取與實測程序53
第二節 測量工具58
第三節 資料分析步驟和方法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因素分析65
第一節 價值觀的因素分析65
第二節 生活型態的因素分析68
第三節 廣告態度的因素分析87
第四節 閱讀動機的因素分析94
第五章 研究結果-假設檢定98
第一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價值觀因素98
第二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生活型態因素115
第三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閱讀動機因素153
第四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廣告態度因素161
第五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閱讀印刷媒體行為174
第六節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176
第七節 價值觀與廣告態度178
第八節 價值觀與閱讀動機179
第九節 價值觀與閱讀印刷媒體行為181
第十節 生活型態與廣告態度195
第十一節 生活型態與閱讀動機196
第十二節 生活型態與閱讀印刷媒體行為198
第十三節 廣告態度與閱讀動機227
第十四節 廣告態度與閱讀印刷媒體行為228
第十五節 閱讀動機與閱讀雜誌行為242
第六章 研究結果-集群分析247
第一節 價值觀之集群分析247
第二節 生活型態之集群分析250
第三節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的綜合集群分析254
第四節 廣告態度之集群分析259
第五節 閱讀動機之集群分析262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265
第一節 結論265
第二節 印刷媒體選擇策略與廣告訴求策略之應用288
第三節 研究限制290
第四節 爾後研究的建議291
參考書目293
附錄一:本研究問卷
附錄二:附表 附一
圖目錄
圖 1 - 1 本研究之觀念架構5
圖 2 - 1 Rokeach價值觀的分類22
圖 2 - 2 Lazer的生活型態階層圖30
圖 2 - 3 生活型態特徵的分類32
圖 2 - 4 一般研究生活型態的架構33
圖 2 - 5 生活型態對消費者決策的影響35
圖 2 - 6 Rosenherg和Hooland的態度概念圖解37
圖 2 - 7 EKB模型中的態度與選擇行為子系統38
圖 3 - 1 本研究之資料分析步驟62
圖 3 - 2 本研究之分析架構63
表目錄
表 1 - 1 民國五十年至七十二年雜誌登記家數統計2
表 1 - 2 71、72年度在各種媒體的廣告投資3
表 2 - 1 價值及相關名詞定義13
表 2 - 2 Kluckohn的價值導向及解決方法之變動17
表 2 - 3 England的價值結構19
表 2 - 4 生活型態構面32
表 3 - 1 問卷發放回收一覽表54
表 3 - 2 樣本性別統計表54
表 3 - 3 樣本年齡統計表55
表 3 - 4 樣本教育程度統計表55
表 3 - 5 樣本宗教信仰統計表55
表 3 - 6 樣本黨籍統計56
表 3 - 7 樣本婚姻狀況統計表56
表 3 - 8 樣本有無子女統計表56
表 3 - 9 樣本家庭人口狀況統計表56
表 3 - 10 樣本個人每月收入統計表57
表 3 - 11 樣本家庭每月收入統計表57
表 3 - 12 樣本居住地區統計表57
表 3 - 13 樣本職業統計表58
表 4 - 1 價值觀因素表66
表 4 - 2 生活型態因素表69
表 4 - 3 生活型態因素一因素內容表70
表 4 - 4 生活型態因素二因素內容表70
表 4 - 5 生活型態因素三因素內容表71
表 4 - 6 生活型態因素四因素內容表71
表 4 - 7 生活型態因素五因素內容表72
表 4 - 8 生活型態因素六因素內容表72
表 4 - 9 生活型態因素七因素內容表73
表 4 - 10 生活型態因素八因素內容表74
表 4 - 11 生活型態因素九因素內容表75
表 4 - 12 生活型態因素十因素內容表75
表 4 - 13 生活型態因素十一因素內容表75
表 4 - 14 生活型態因素十二因素內容表76
表 4 - 15 生活型態因素十三因素內容表77
表 4 - 16 生活型態因素十四因素內容表77
表 4 - 17 生活型態因素十五因素內容表78
表 4 - 18 生活型態因素十六因素內容表78
表 4 - 19 生活型態因素十七因素內容表79
表 4 - 20 生活型態因素十八因素內容表79
表 4 - 21 生活型態因素十九因素內容表80
表 4 - 22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因素內容表80
表 4 - 23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一因素內容表81
表 4 - 24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二因素內容表82
表 4 - 25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三因素內容表82
表 4 - 26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四因素內容表82
表 4 - 27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五因素內容表83
表 4 - 28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六因素內容表84
表 4 - 29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七因素內容表84
表 4 - 30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八因素內容表84
表 4 - 31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九因素內容表85
表 4 - 32 生活型態因素三十因素內容表85
表 4 - 33 生活型態因素三十一因素內容表86
表 4 - 34 生活型態因素三十二因素內容表86
表 4 - 35 廣告態度因素一因素內容表88
表 4 - 36 廣告態度因素二因素內容表89
表 4 - 37 廣告態度因素三因素內容表90
表 4 - 38 廣告態度因素四因素內容表90
表 4 - 39 廣告態度因素五因素內容表91
表 4 - 40 廣告態度因素五因素內容表91
表 4 - 41 廣告態度因素六因素內容表92
表 4 - 42 廣告態度因素七因素內容表92
表 4 - 43 廣告態度因素八因素內容表93
表 4 - 44 閱讀動機因素表94
表 4 - 45 閱讀動機因素一因素內容表95
表 4 - 46 閱讀動機因素二因素內容表95
表 4 - 47 閱讀動機因素三因素內容表96
表 4 - 48 閱讀動機因素四因素內容表97
表 5 - 1 性別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98
表 5 - 2 年齡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0
表 5 - 3 學歷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2
表 5 - 4 宗教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3
表 5 - 5 黨籍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4
表 5 - 6 婚姻狀況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5
表 5 - 7 有無子女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7
表 5 - 8 家庭人口狀況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8
表 5 - 9 個人收入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0
表 5 - 10 家庭收入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2
表 5 - 11 居住地區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3
表 5 - 12 職業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4
表 5 - 13 性別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5
表 5 - 14 年齡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8
表 5 - 15 學歷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22
表 5 - 16 宗教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26
表 5 - 17 黨籍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30
表 5 - 18 婚姻狀況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34
表 5 - 19 有無子女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38
表 5 - 20 家庭人口狀況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41
表 5 - 21 個人收入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45
表 5 - 22 家庭收入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47
表 5 - 23 居住地區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49
表 5 - 24 職業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1
表 5 - 25 性別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3
表 5 - 26 年齡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5
表 5 - 27 學歷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5
表 5 - 28 宗教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6
表 5 - 29 黨籍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6
表 5 - 30 婚姻狀況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7
表 5 - 31 有無子女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7
表 5 - 32 家庭人口狀況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8
表 5 - 33 個人收入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8
表 5 - 34 家庭收入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9
表 5 - 35 居住地區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9
表 5 - 36 職業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0
表 5 - 37 性別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1
表 5 - 38 年齡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3
表 5 - 39 學歷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4
表 5 - 40 宗教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5
表 5 - 41 黨籍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6
表 5 - 42 婚姻狀況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7
表 5 - 43 有無子女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8
表 5 - 44 家庭人口狀況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9
表 5 - 45 個人收入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70
表 5 - 46 家庭收入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71
表 5 - 47 居住地區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72
表 5 - 48 職業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73
表 5 - 49 人口統計變項與閱讀報紙雜誌行為變項之X²值表175
表 5 - 50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176
表 5 - 51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正準因素係數177
表 5 - 52 價值觀與廣告態度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 179
表 5 - 53 價值觀與廣告態度之正準因素係數179
表 5 - 54 價值觀與閱讀動機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180
表 5 - 55 價值觀與閱讀動機之正準因素係數180
表 5 - 56 每日閱讀雜誌份數在價值觀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183
表 5 - 57 每月購買雜誌金額在價值觀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184
表 5 - 58 家庭中每月購買或訂閱雜誌的份數在價值觀因素之變異數分析185
表 5 - 59 每份雜誌傳閱人數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5
表 5 - 60 每天閱報時間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6
表 5 - 61 最信任雜誌的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6
表 5 - 62 最喜歡雜誌的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7
表 5 - 63 最喜歡報紙的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8
表 5 - 64 最不喜歡報紙的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9
表 5 - 65 最信任報紙的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90
表 5 - 66 最不信任報紙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92
表 5 - 67 最喜歡看的報紙內容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93
表 5 - 68 最不喜歡看的報紙內容在價值觀因素之變異數分析194
表 5 - 69 生活型態與廣告態度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196
表 5 - 70 生活型態與廣告態度之正準因素係數197
表 5 - 71 生活型態與閱讀動機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198
表 5 - 72 生活型態與閱讀動機之正準因素係數199
表 5 - 73 每月閱讀雜誌份數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00
表 5 - 74 每月購買雜誌金額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02
表 5 - 75 家庭每月購訂雜誌數額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04
表 5 - 76 每份雜誌傳閱人數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06
表 5 - 77 每天閱讀報紙時間在生活型態上的變異數分析218
表 5 - 78 最信任雜誌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10
表 5 - 79 最喜歡雜誌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12
表 5 - 80 最喜歡報紙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14
表 5 - 81 最不喜歡報紙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16
表 5 - 82 最信任報紙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18
表 5 - 83 最不信任報紙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20
表 5 - 84 最喜歡報紙內容的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22
表 5 - 85 最不喜歡報紙內容的讀者在生活型態上的變異數分析224
表 5 - 86 閱讀動機廣告態度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228
表 5 - 87 閱讀動機與廣告態度之正準因素係數229
表 5 - 88 每月閱讀雜誌份數在廣告態度因素之變異數分析230
表 5 - 89 每月購買雜誌金額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1
表 5 - 90 家庭每月購買或訂閱雜誌份數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2
表 5 - 91 每份雜誌傳閱人數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33
表 5 - 92 每日閱報時間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4
表 5 - 93 最信任雜誌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4
表 5 - 94 最喜歡雜誌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5
表 5 - 95 最喜歡報紙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6
表 5 - 96 最不喜歡報紙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7
表 5 - 97 最信任報紙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8
表 5 - 98 最不信任報紙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9
表 5 - 99 最喜歡閱讀之報紙內容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0
表 5 - 100 最不喜歡閱讀之報紙內容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1
表 5 - 101 每月閱讀雜誌份數在閱讀動機因素上之變異數分析243
表 5 - 102 每月購買雜誌金額在閱讀動機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4
表 5 - 103 家庭每月購買或訂閱雜誌份數在閱讀動機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4
表 5 - 104 每份雜誌傳閱人數在閱讀動機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5
表 5 - 105 最信任雜誌的讀者在閱讀動機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6
表 5 - 106 最喜歡雜誌的讀者在閱讀動機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6
表 6 - 1 價值觀集群分析結果247
表 6 - 2 各群重視價值觀之程度248
表 6 - 3 價值觀因素組群之變異數分析249
表 6 - 4 生活型態集群分析結果251
表 6 - 5 各群對生活型態認同程度251
表 6 - 6 生活型態因素組群之變異數分析252
表 6 - 7 價值觀--生活型態集群分析結果255
表 6 - 8 各群對價值觀-生活型態認同的程度255
表 6 - 9 價值觀-生活型態因素組群之變異數分析256
表 6 - 10 廣告態度集群分析結果260
表 6 - 11 各群對廣告態度認同程度260
表 6 - 12 廣告態度組群之變異數分析261
表 6 - 13 閱讀動機集群分析結果263
表 6 - 14 各群對閱讀動機之認同程度263
表 6 - 15 閱讀動機組群之變異數分析263
表 7 - 1 人口統計變項在價值觀因素之組間變異情形266
表 7 - 2 人口統計變項在生活型態因素之組間變異情形268
表 7 - 3 人口統計變項在閱讀動機因素之組間變異情形271
表 7 - 4 人口統計變項在廣告態度因素之組間變異情形271
附表一 最近所閱讀之雜誌 附一
附表二 最信任的雜誌 附二
附表三 最喜歡的雜誌 附三
附表四 對報紙之態度 附四
附表五 對報紙內容之態度 附五
附表六 選購雜誌的主要考慮因素 附六
附表七 保留過期雜誌的習慣 附六
附表八 保留雜誌時限 附六
附表九 閱報習慣 附六
附表十 對報紙雜誌廣告注意程度 附六
附表十一 對媒體刊登廣告量之意見 附七
附表十二 對媒體廣告內容之意見 附七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 A )書籍:
1.李亦園,楊國書合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六十一年版。
2.李美枝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民國七十年版。
3.李茂政著,傳播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版。
4.許士軍著,「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民國七十年版。
5.張逸民著,「行銷決策與觀念」,台北:輔仁大學管理學院。
6.葉重新著,「心理測驗」,台北:大洋出版社,民國七十年版。
7.林清山著,「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九年版。
8.黃俊英著,「行銷研究」,台北:華華書局,民國七十年版。
9.黃俊英、陳定國編,企業應用技術大全,台北:大世紀企業顧問公司。
10.陳定國著,「企業管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版。
11.楊國樞編,「社會科學及行為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七年版。
12.閔建蜀、游漢明著,「市場研究:基本方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版。
13.劉毅志著,「廣告媒體新論」,民國七十三年版。
14. Phillp Kotler,「行銷管理-分析;規劃與控制」(台北:華泰書局,1980年)
15.馬驥伸著,「雜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三年版。
16. Philip Ward Burton & J. Rolert Miller,「廣告學-理論與實務」(Advertising Fundmentals ),黃慧貞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版。
17. Povid Ogilvy,「歐格威談廣告」,( Ogilvy on Advertising ),洪良浩,官如玉譯,台北:哈佛企管顧問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 B )期刊
1.聯廣公司編印,1984報紙雜誌媒體手冊,台北,聯廣公司。
2.李俊著「消費者研究的另一扇窗」,天下雜誌,( 1982年4月)。
3.李亦園著:「人類學與價值研究」,人與社會第一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二年。
4.林義男著,「我國國中學生價值取向之研究」,省立教育學院輔導學報第一期,彰化:教育學院,民國六十七年。
5.郭為藩著,「價值理論及其在教育學上的意義」,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十四輯,台北:師大教育研究所,民國六十一年。
( C )論文
1.寇龍華著,「當前國民價值觀念及行為模式的分析」,台北:教育部文化局調查報告,民國五十八年。
2.朱邦賢著,「雜誌讀者閱讀動機與滿足之研究-以婦女雜誌讀者為研究對像」,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3.白崇亮著,「我國企業經營者個人價值觀念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4.杜明翰著,「女性洗髮精市場區隔-- AID之應用」,台北: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5.高強華著,「我國研究生學術價值導向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6.吳青松著,「家庭決策角色結構與婦女生活型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7.張原淙著,「唱片購買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8.張愛華,吳美倫合著,「婦女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建教合作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9.康宗虎著,「高中生價值觀及其與升學選科意願的關係」,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10.宋炎本著,「台北市民文化藝術活動觀賞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1.汪履維著,「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價值觀及其對學校疏離傾向的關係」,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2.楊曉莉著,「台北市民照相饑之購買及使用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3.鄭銓泰著,「台北市已婚婦女生活型態與媒體接觸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4.林金田著,「社會大眾對於廣告態度之研究--對消費者雜誌」,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5.嚴盛堂著,「台北市百貨公司購買者生活方式之研究」,台北: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6.胡哲生著,「電視觀賞者區隔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7.馬濟華著,「電視觀眾區隔與電視節目偏好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
18.丁虹著,「民營企業經理人員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19.蔣永芳著,「國營企業經理人員領導型態與其價值觀生活型態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20.董瑪琍著,「管理研究所學生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研究~以法學院研究所學生為比較對象」,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21.宋同慶著,「電視觀眾的行為分析與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二、英文部份
(A)書籍
1. Allport, G. W., Vernon, P., and Lindzey, G. Study of Values. 3r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0.
2. Beattie, J. Other Cultures, London: Routelidge & Kegan Paul, 1969.
3. Engel, James F., Blackwell. Rager D., and Kollat, David T. Consumer Behavior, 3rd edition. 台北:華泰書局翻印,民國六十七年。
4. England, George W. The Manager and His Value. Cambridge, Mass.: 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5. Engel, Wurshaw, and Kinnear, Promotional Strategy, 4th edition 台北:華泰書局翻印
6. Greyder, Stephen A. ed. Toward Scientific Marketing. Chicago: AMA, 1963.
7. Henry, J. Culture Against Man. N.Y.: Randon House, 1963.
8. Jacob, P.E., Flink, J. J., and Schuchman, H.L. Study of Social Values and Public Policy.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62.
9. Leon B. Schittman and Lestie Lazar Kanuk` Consumer Behavior,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78.
10. Newman, William H. and Logan, James P. Strategy, policy, and Central Management. 8th ed.
11. Needham, Harper, and Steers Advertising, New York: Wiley, 1971.
12. Parson, Talcott and Shiles, Edward A.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13. Robinson, John p. and Shaver, Philip R. ed. Measures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3.
14. Rokeach, Milton.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Y.: The Free Press, 1973.
15. Rokeach, Milton. ed. Understanding Human Values. N.Y.: Free Press, 1979.
16. Schmid, Warren H. and Posner, Barry Z. Managerial Values and Expectations: The Silent Power in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Life. New York: AMACOM. 1982.
17. Spranger E., Type of Man. Trans. from 5th German edition of Lebensformen by Paul J. W. Pigors, N.Y.: Halle.
18. Walter A. Woods, Consumer Behavior, Adapting and Experiencing, N.Y.: North Holland.
19. William D. Wells, ed.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A, 1974.
( B )期刊
1. Andereason, Alan R. "Leisure, Mobility and Life Style Pattern." AMA Conference Preceedings (Winter 1967): 56-62.
2. Becker, Boris W. and Conner, Patrick E. "Personal Values of the Heavy User of Mass Media."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 Vol. 21, No. 5, (Oct. 1981): 37-43.
3. Burger, Philip C. and Schott, Barbara. "Can Private Brand Buyers Be Identified?"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IX (May 1972): 219-222.
4. Cosmas, Stephen C.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8, (March 1982): 453-456.
5. Guth, William D. and Tagiuri, Renato. "Personal Values and Corporat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Oct. 1965):123-132.
6. Howard, Niles. "A New Way To View Consumers." Dun`s Review (August 1981): 42-46.
7. Howard, Niles. "How Good is Value Analysis?" Dun`s Review (March 1981): 118-123.
8. Joseph. T. Plummer,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8, (Jan, 1974), pp. 33-37.
9. Plummer, J. T.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8 (Jan, 1974), pp. 33-37.
10. Lastovicka, John L. "On the Validation of Lifestyle Traits: A Review and Illustr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XIX (February 1982): 126-138.
11. Reynolds, Fred D. "An Analysis of Catalog Buying Behavior."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8 (July 1972): 47-51.
12. Reynolds, Fred D. and Darden, William R. "Intermarket Patronage: A Psychographic Study of Consumer Outshopper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4 (October 1972): 50-54.
13. Reynolds, Fred D., Darden, William R., and Martin, W. S."Developing and Image of the Store-Loyal Consumer."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50 (Winter, 1974-1975): 75-84.
14. Stephen A. Greyser, Businessmen Re. Advertisting. "Yes, But.." HBR (May-June, 1962). pp. 21-46.
15. Vinson, Donald E., Scott, Jerome E., and Lamont, Lawrence M. "The Role of Persona Values in Marketing and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Marketing (April 1977): 44-50.
16. Wells, William D. "Psychographics: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May 1975): 196-213.
17. Wells, William D. and Tigert, Douglas J. "Activities, Interests and Opinion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11, No. 4 (August 1971): 27-35.
18. Wind Y. "Issues and Advance in Segmentation Research", JMR, Vol XV (August, 1978) pp. 317-333.
19. S. Rosenberg, C. Nelson & P.S. Uivekamanthan, "A Multidimen sion Approach to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Im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8) pp. 283- 294.
20. Raymand A. Baver and Stephen A. Greyser, "Advertising in American; The Consurer`s View".
21. Ronald D. Anderson, Jack L. Engledow, and Helmut Berner, "How Consumer Reports Subscribes--Se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18, No. 6 (Dec. 1978) pp. 29-34.
22. Douglas Waples, Bernard Berelson, and Franklyn R. Bradshaw, "Why They Read", In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1st ed. (ed.) by Wilbur Schrumm.
23. Martin, L. Youngleson, "The Need to Affiliate and Self Esteem Institionalized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26, No. 2, (1973) pp. 280-288.
24. Elu-hu Katz, Mrchael Gurevitch, and Hadassash Hess", On the Use of Mass Media for Impostan thing", American Socialogical Review, Vol. 38, pp. 104-182.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
7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靜吉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粘榮發
dc.creator (作者) 粘榮發zh_TW
dc.date (日期) 1985
dc.date.accessioned 10-Nov-2016 13:32:10 (UTC+8)-
dc.date.available 10-Nov-2016 13:32:1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Nov-2016 13:32:10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705-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瞭解雜誌訂戶群的人口特徵、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以及閱讀雜誌動機等,並驗證不同的人口特徵是否會使其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閱讀雜誌動機與閱讀行為有所差異;不同的價值觀是否會造成生活型態、廣告態度、閱讀動機與行為的差異;不同的生活型態是否會造成廣告態度、閱讀行為與閱讀雜誌動機的不一致;閱讀雜誌動機的不一致,是否會造成廣告態度與閱讀行為的差異,以及不同的閱讀行為是否會使其廣告態度的不一致。本研究期望能透過對這些雜誌訂戶之價值觀、生活型態、閱讀動機、閱讀行為、廣告態度與基本人口特性的調查與相關研究,提供廣告規劃者一些有用的訊息,以便他們在規劃印刷媒體選擇策略與廣告訴求策略時參考。
本研究之資料來源,主要是根據問卷調查收集到之資料為主。問卷分成六個部份,第一部份調查讀者的閱讀雜誌動機與行為;第二部份以120題生活型態項目調查讀者對這些項目的同意程度。第三部份調查讀者閱讀報紙行為,第四部份以三十六項價值項目調查讀者對其重視程度。第五部份以三十五項廣告態度項目調查讀者對這些態度的同意程度。第六部份則調查讀者的基本人口資料。
問卷的發放則選擇時報周刊等十九種雜誌訂戶為抽樣母體,依據其訂戶人數的多寡,分別抽出270份至800份樣本,合計抽出6970份樣本,於民國72年4月10日至16日間分批郵寄,並以4月26日為回收截止日;共計收回有效問卷2024份,回收率為29 %。
在統計分析上,本研究先以因素分析簡化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閱讀雜誌動機等四組變項,再根據因素分析結果,依據研究要求,分別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合適度檢定,正準相關分析等相關性研究,並以此四組因素為區隔變項,進行集群分析。
研究結果可發現,價值觀可分解成7個因素,生活型態可分解成32個因素,廣告態度可分解成3個因素,閱讀雜誌動機可分解成4個因素,並在生活型態上顯現多元化的色彩。而且,在人口特徵、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間,都呈現顯著相關。因此,從人口特性或閱讀行為來分組群時,可發現每一人口特性組群或閱讀行為組群在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閱讀雜誌動機都具有其特殊的色彩。此外由集群分析顯示,各組群的特殊性更為顯著。
因此,對雜誌訂戶這個市場而言無論從人口特性、價值觀、生活型態、廣告態度的市場、閱讀動機、閱讀行為等各個角度來看,它都是一個同質化程度不高的市場。此點是廣告規劃者在決定廣告策略時所應注意的。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序言
圖表目次 Ⅲ-X
附錄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操作性定義6
第二章 理論及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價值觀理論8
第二節 生活型態理論28
第三節 廣告態度理論36
第四節 閱讀動機理論39
第五節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的整合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53
第一節 樣本選取與實測程序53
第二節 測量工具58
第三節 資料分析步驟和方法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因素分析65
第一節 價值觀的因素分析65
第二節 生活型態的因素分析68
第三節 廣告態度的因素分析87
第四節 閱讀動機的因素分析94
第五章 研究結果-假設檢定98
第一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價值觀因素98
第二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生活型態因素115
第三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閱讀動機因素153
第四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廣告態度因素161
第五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閱讀印刷媒體行為174
第六節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176
第七節 價值觀與廣告態度178
第八節 價值觀與閱讀動機179
第九節 價值觀與閱讀印刷媒體行為181
第十節 生活型態與廣告態度195
第十一節 生活型態與閱讀動機196
第十二節 生活型態與閱讀印刷媒體行為198
第十三節 廣告態度與閱讀動機227
第十四節 廣告態度與閱讀印刷媒體行為228
第十五節 閱讀動機與閱讀雜誌行為242
第六章 研究結果-集群分析247
第一節 價值觀之集群分析247
第二節 生活型態之集群分析250
第三節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的綜合集群分析254
第四節 廣告態度之集群分析259
第五節 閱讀動機之集群分析262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265
第一節 結論265
第二節 印刷媒體選擇策略與廣告訴求策略之應用288
第三節 研究限制290
第四節 爾後研究的建議291
參考書目293
附錄一:本研究問卷
附錄二:附表 附一
圖目錄
圖 1 - 1 本研究之觀念架構5
圖 2 - 1 Rokeach價值觀的分類22
圖 2 - 2 Lazer的生活型態階層圖30
圖 2 - 3 生活型態特徵的分類32
圖 2 - 4 一般研究生活型態的架構33
圖 2 - 5 生活型態對消費者決策的影響35
圖 2 - 6 Rosenherg和Hooland的態度概念圖解37
圖 2 - 7 EKB模型中的態度與選擇行為子系統38
圖 3 - 1 本研究之資料分析步驟62
圖 3 - 2 本研究之分析架構63
表目錄
表 1 - 1 民國五十年至七十二年雜誌登記家數統計2
表 1 - 2 71、72年度在各種媒體的廣告投資3
表 2 - 1 價值及相關名詞定義13
表 2 - 2 Kluckohn的價值導向及解決方法之變動17
表 2 - 3 England的價值結構19
表 2 - 4 生活型態構面32
表 3 - 1 問卷發放回收一覽表54
表 3 - 2 樣本性別統計表54
表 3 - 3 樣本年齡統計表55
表 3 - 4 樣本教育程度統計表55
表 3 - 5 樣本宗教信仰統計表55
表 3 - 6 樣本黨籍統計56
表 3 - 7 樣本婚姻狀況統計表56
表 3 - 8 樣本有無子女統計表56
表 3 - 9 樣本家庭人口狀況統計表56
表 3 - 10 樣本個人每月收入統計表57
表 3 - 11 樣本家庭每月收入統計表57
表 3 - 12 樣本居住地區統計表57
表 3 - 13 樣本職業統計表58
表 4 - 1 價值觀因素表66
表 4 - 2 生活型態因素表69
表 4 - 3 生活型態因素一因素內容表70
表 4 - 4 生活型態因素二因素內容表70
表 4 - 5 生活型態因素三因素內容表71
表 4 - 6 生活型態因素四因素內容表71
表 4 - 7 生活型態因素五因素內容表72
表 4 - 8 生活型態因素六因素內容表72
表 4 - 9 生活型態因素七因素內容表73
表 4 - 10 生活型態因素八因素內容表74
表 4 - 11 生活型態因素九因素內容表75
表 4 - 12 生活型態因素十因素內容表75
表 4 - 13 生活型態因素十一因素內容表75
表 4 - 14 生活型態因素十二因素內容表76
表 4 - 15 生活型態因素十三因素內容表77
表 4 - 16 生活型態因素十四因素內容表77
表 4 - 17 生活型態因素十五因素內容表78
表 4 - 18 生活型態因素十六因素內容表78
表 4 - 19 生活型態因素十七因素內容表79
表 4 - 20 生活型態因素十八因素內容表79
表 4 - 21 生活型態因素十九因素內容表80
表 4 - 22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因素內容表80
表 4 - 23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一因素內容表81
表 4 - 24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二因素內容表82
表 4 - 25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三因素內容表82
表 4 - 26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四因素內容表82
表 4 - 27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五因素內容表83
表 4 - 28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六因素內容表84
表 4 - 29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七因素內容表84
表 4 - 30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八因素內容表84
表 4 - 31 生活型態因素二十九因素內容表85
表 4 - 32 生活型態因素三十因素內容表85
表 4 - 33 生活型態因素三十一因素內容表86
表 4 - 34 生活型態因素三十二因素內容表86
表 4 - 35 廣告態度因素一因素內容表88
表 4 - 36 廣告態度因素二因素內容表89
表 4 - 37 廣告態度因素三因素內容表90
表 4 - 38 廣告態度因素四因素內容表90
表 4 - 39 廣告態度因素五因素內容表91
表 4 - 40 廣告態度因素五因素內容表91
表 4 - 41 廣告態度因素六因素內容表92
表 4 - 42 廣告態度因素七因素內容表92
表 4 - 43 廣告態度因素八因素內容表93
表 4 - 44 閱讀動機因素表94
表 4 - 45 閱讀動機因素一因素內容表95
表 4 - 46 閱讀動機因素二因素內容表95
表 4 - 47 閱讀動機因素三因素內容表96
表 4 - 48 閱讀動機因素四因素內容表97
表 5 - 1 性別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98
表 5 - 2 年齡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0
表 5 - 3 學歷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2
表 5 - 4 宗教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3
表 5 - 5 黨籍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4
表 5 - 6 婚姻狀況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5
表 5 - 7 有無子女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7
表 5 - 8 家庭人口狀況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08
表 5 - 9 個人收入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0
表 5 - 10 家庭收入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2
表 5 - 11 居住地區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3
表 5 - 12 職業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4
表 5 - 13 性別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5
表 5 - 14 年齡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18
表 5 - 15 學歷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22
表 5 - 16 宗教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26
表 5 - 17 黨籍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30
表 5 - 18 婚姻狀況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34
表 5 - 19 有無子女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38
表 5 - 20 家庭人口狀況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41
表 5 - 21 個人收入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45
表 5 - 22 家庭收入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47
表 5 - 23 居住地區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49
表 5 - 24 職業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1
表 5 - 25 性別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3
表 5 - 26 年齡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5
表 5 - 27 學歷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5
表 5 - 28 宗教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6
表 5 - 29 黨籍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6
表 5 - 30 婚姻狀況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7
表 5 - 31 有無子女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7
表 5 - 32 家庭人口狀況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8
表 5 - 33 個人收入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8
表 5 - 34 家庭收入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9
表 5 - 35 居住地區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59
表 5 - 36 職業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0
表 5 - 37 性別在閱讀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1
表 5 - 38 年齡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3
表 5 - 39 學歷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4
表 5 - 40 宗教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5
表 5 - 41 黨籍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6
表 5 - 42 婚姻狀況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7
表 5 - 43 有無子女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8
表 5 - 44 家庭人口狀況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69
表 5 - 45 個人收入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70
表 5 - 46 家庭收入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71
表 5 - 47 居住地區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72
表 5 - 48 職業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73
表 5 - 49 人口統計變項與閱讀報紙雜誌行為變項之X²值表175
表 5 - 50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176
表 5 - 51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正準因素係數177
表 5 - 52 價值觀與廣告態度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 179
表 5 - 53 價值觀與廣告態度之正準因素係數179
表 5 - 54 價值觀與閱讀動機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180
表 5 - 55 價值觀與閱讀動機之正準因素係數180
表 5 - 56 每日閱讀雜誌份數在價值觀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183
表 5 - 57 每月購買雜誌金額在價值觀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184
表 5 - 58 家庭中每月購買或訂閱雜誌的份數在價值觀因素之變異數分析185
表 5 - 59 每份雜誌傳閱人數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5
表 5 - 60 每天閱報時間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6
表 5 - 61 最信任雜誌的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6
表 5 - 62 最喜歡雜誌的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7
表 5 - 63 最喜歡報紙的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8
表 5 - 64 最不喜歡報紙的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89
表 5 - 65 最信任報紙的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90
表 5 - 66 最不信任報紙讀者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92
表 5 - 67 最喜歡看的報紙內容在價值觀因素的變異數分析193
表 5 - 68 最不喜歡看的報紙內容在價值觀因素之變異數分析194
表 5 - 69 生活型態與廣告態度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196
表 5 - 70 生活型態與廣告態度之正準因素係數197
表 5 - 71 生活型態與閱讀動機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198
表 5 - 72 生活型態與閱讀動機之正準因素係數199
表 5 - 73 每月閱讀雜誌份數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00
表 5 - 74 每月購買雜誌金額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02
表 5 - 75 家庭每月購訂雜誌數額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04
表 5 - 76 每份雜誌傳閱人數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06
表 5 - 77 每天閱讀報紙時間在生活型態上的變異數分析218
表 5 - 78 最信任雜誌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10
表 5 - 79 最喜歡雜誌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12
表 5 - 80 最喜歡報紙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14
表 5 - 81 最不喜歡報紙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16
表 5 - 82 最信任報紙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18
表 5 - 83 最不信任報紙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20
表 5 - 84 最喜歡報紙內容的讀者在生活型態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22
表 5 - 85 最不喜歡報紙內容的讀者在生活型態上的變異數分析224
表 5 - 86 閱讀動機廣告態度之正準相關顯著性考驗228
表 5 - 87 閱讀動機與廣告態度之正準因素係數229
表 5 - 88 每月閱讀雜誌份數在廣告態度因素之變異數分析230
表 5 - 89 每月購買雜誌金額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1
表 5 - 90 家庭每月購買或訂閱雜誌份數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2
表 5 - 91 每份雜誌傳閱人數在廣告態度因素的變異數分析233
表 5 - 92 每日閱報時間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4
表 5 - 93 最信任雜誌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4
表 5 - 94 最喜歡雜誌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5
表 5 - 95 最喜歡報紙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6
表 5 - 96 最不喜歡報紙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7
表 5 - 97 最信任報紙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8
表 5 - 98 最不信任報紙的讀者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39
表 5 - 99 最喜歡閱讀之報紙內容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0
表 5 - 100 最不喜歡閱讀之報紙內容在廣告態度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1
表 5 - 101 每月閱讀雜誌份數在閱讀動機因素上之變異數分析243
表 5 - 102 每月購買雜誌金額在閱讀動機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4
表 5 - 103 家庭每月購買或訂閱雜誌份數在閱讀動機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4
表 5 - 104 每份雜誌傳閱人數在閱讀動機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5
表 5 - 105 最信任雜誌的讀者在閱讀動機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6
表 5 - 106 最喜歡雜誌的讀者在閱讀動機因素上的變異數分析246
表 6 - 1 價值觀集群分析結果247
表 6 - 2 各群重視價值觀之程度248
表 6 - 3 價值觀因素組群之變異數分析249
表 6 - 4 生活型態集群分析結果251
表 6 - 5 各群對生活型態認同程度251
表 6 - 6 生活型態因素組群之變異數分析252
表 6 - 7 價值觀--生活型態集群分析結果255
表 6 - 8 各群對價值觀-生活型態認同的程度255
表 6 - 9 價值觀-生活型態因素組群之變異數分析256
表 6 - 10 廣告態度集群分析結果260
表 6 - 11 各群對廣告態度認同程度260
表 6 - 12 廣告態度組群之變異數分析261
表 6 - 13 閱讀動機集群分析結果263
表 6 - 14 各群對閱讀動機之認同程度263
表 6 - 15 閱讀動機組群之變異數分析263
表 7 - 1 人口統計變項在價值觀因素之組間變異情形266
表 7 - 2 人口統計變項在生活型態因素之組間變異情形268
表 7 - 3 人口統計變項在閱讀動機因素之組間變異情形271
表 7 - 4 人口統計變項在廣告態度因素之組間變異情形271
附表一 最近所閱讀之雜誌 附一
附表二 最信任的雜誌 附二
附表三 最喜歡的雜誌 附三
附表四 對報紙之態度 附四
附表五 對報紙內容之態度 附五
附表六 選購雜誌的主要考慮因素 附六
附表七 保留過期雜誌的習慣 附六
附表八 保留雜誌時限 附六
附表九 閱報習慣 附六
附表十 對報紙雜誌廣告注意程度 附六
附表十一 對媒體刊登廣告量之意見 附七
附表十二 對媒體廣告內容之意見 附七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dc.relation (關聯) 企業管理研究所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73
dc.title (題名) 價值觀與生活型態在印刷媒體選擇策略與廣告訴求策略之應用 : 雜誌讀者群調查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 A )書籍:
1.李亦園,楊國書合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六十一年版。
2.李美枝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民國七十年版。
3.李茂政著,傳播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版。
4.許士軍著,「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民國七十年版。
5.張逸民著,「行銷決策與觀念」,台北:輔仁大學管理學院。
6.葉重新著,「心理測驗」,台北:大洋出版社,民國七十年版。
7.林清山著,「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九年版。
8.黃俊英著,「行銷研究」,台北:華華書局,民國七十年版。
9.黃俊英、陳定國編,企業應用技術大全,台北:大世紀企業顧問公司。
10.陳定國著,「企業管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版。
11.楊國樞編,「社會科學及行為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七年版。
12.閔建蜀、游漢明著,「市場研究:基本方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版。
13.劉毅志著,「廣告媒體新論」,民國七十三年版。
14. Phillp Kotler,「行銷管理-分析;規劃與控制」(台北:華泰書局,1980年)
15.馬驥伸著,「雜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三年版。
16. Philip Ward Burton & J. Rolert Miller,「廣告學-理論與實務」(Advertising Fundmentals ),黃慧貞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版。
17. Povid Ogilvy,「歐格威談廣告」,( Ogilvy on Advertising ),洪良浩,官如玉譯,台北:哈佛企管顧問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 B )期刊
1.聯廣公司編印,1984報紙雜誌媒體手冊,台北,聯廣公司。
2.李俊著「消費者研究的另一扇窗」,天下雜誌,( 1982年4月)。
3.李亦園著:「人類學與價值研究」,人與社會第一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二年。
4.林義男著,「我國國中學生價值取向之研究」,省立教育學院輔導學報第一期,彰化:教育學院,民國六十七年。
5.郭為藩著,「價值理論及其在教育學上的意義」,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十四輯,台北:師大教育研究所,民國六十一年。
( C )論文
1.寇龍華著,「當前國民價值觀念及行為模式的分析」,台北:教育部文化局調查報告,民國五十八年。
2.朱邦賢著,「雜誌讀者閱讀動機與滿足之研究-以婦女雜誌讀者為研究對像」,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3.白崇亮著,「我國企業經營者個人價值觀念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4.杜明翰著,「女性洗髮精市場區隔-- AID之應用」,台北: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5.高強華著,「我國研究生學術價值導向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6.吳青松著,「家庭決策角色結構與婦女生活型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7.張原淙著,「唱片購買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8.張愛華,吳美倫合著,「婦女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建教合作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9.康宗虎著,「高中生價值觀及其與升學選科意願的關係」,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10.宋炎本著,「台北市民文化藝術活動觀賞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1.汪履維著,「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價值觀及其對學校疏離傾向的關係」,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2.楊曉莉著,「台北市民照相饑之購買及使用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3.鄭銓泰著,「台北市已婚婦女生活型態與媒體接觸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4.林金田著,「社會大眾對於廣告態度之研究--對消費者雜誌」,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5.嚴盛堂著,「台北市百貨公司購買者生活方式之研究」,台北: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6.胡哲生著,「電視觀賞者區隔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7.馬濟華著,「電視觀眾區隔與電視節目偏好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
18.丁虹著,「民營企業經理人員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19.蔣永芳著,「國營企業經理人員領導型態與其價值觀生活型態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20.董瑪琍著,「管理研究所學生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研究~以法學院研究所學生為比較對象」,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21.宋同慶著,「電視觀眾的行為分析與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二、英文部份
(A)書籍
1. Allport, G. W., Vernon, P., and Lindzey, G. Study of Values. 3r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0.
2. Beattie, J. Other Cultures, London: Routelidge & Kegan Paul, 1969.
3. Engel, James F., Blackwell. Rager D., and Kollat, David T. Consumer Behavior, 3rd edition. 台北:華泰書局翻印,民國六十七年。
4. England, George W. The Manager and His Value. Cambridge, Mass.: 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5. Engel, Wurshaw, and Kinnear, Promotional Strategy, 4th edition 台北:華泰書局翻印
6. Greyder, Stephen A. ed. Toward Scientific Marketing. Chicago: AMA, 1963.
7. Henry, J. Culture Against Man. N.Y.: Randon House, 1963.
8. Jacob, P.E., Flink, J. J., and Schuchman, H.L. Study of Social Values and Public Policy.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62.
9. Leon B. Schittman and Lestie Lazar Kanuk` Consumer Behavior,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78.
10. Newman, William H. and Logan, James P. Strategy, policy, and Central Management. 8th ed.
11. Needham, Harper, and Steers Advertising, New York: Wiley, 1971.
12. Parson, Talcott and Shiles, Edward A.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13. Robinson, John p. and Shaver, Philip R. ed. Measures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3.
14. Rokeach, Milton.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Y.: The Free Press, 1973.
15. Rokeach, Milton. ed. Understanding Human Values. N.Y.: Free Press, 1979.
16. Schmid, Warren H. and Posner, Barry Z. Managerial Values and Expectations: The Silent Power in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Life. New York: AMACOM. 1982.
17. Spranger E., Type of Man. Trans. from 5th German edition of Lebensformen by Paul J. W. Pigors, N.Y.: Halle.
18. Walter A. Woods, Consumer Behavior, Adapting and Experiencing, N.Y.: North Holland.
19. William D. Wells, ed.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A, 1974.
( B )期刊
1. Andereason, Alan R. "Leisure, Mobility and Life Style Pattern." AMA Conference Preceedings (Winter 1967): 56-62.
2. Becker, Boris W. and Conner, Patrick E. "Personal Values of the Heavy User of Mass Media."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 Vol. 21, No. 5, (Oct. 1981): 37-43.
3. Burger, Philip C. and Schott, Barbara. "Can Private Brand Buyers Be Identified?"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IX (May 1972): 219-222.
4. Cosmas, Stephen C.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8, (March 1982): 453-456.
5. Guth, William D. and Tagiuri, Renato. "Personal Values and Corporat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Oct. 1965):123-132.
6. Howard, Niles. "A New Way To View Consumers." Dun`s Review (August 1981): 42-46.
7. Howard, Niles. "How Good is Value Analysis?" Dun`s Review (March 1981): 118-123.
8. Joseph. T. Plummer,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8, (Jan, 1974), pp. 33-37.
9. Plummer, J. T.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8 (Jan, 1974), pp. 33-37.
10. Lastovicka, John L. "On the Validation of Lifestyle Traits: A Review and Illustr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XIX (February 1982): 126-138.
11. Reynolds, Fred D. "An Analysis of Catalog Buying Behavior."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8 (July 1972): 47-51.
12. Reynolds, Fred D. and Darden, William R. "Intermarket Patronage: A Psychographic Study of Consumer Outshopper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4 (October 1972): 50-54.
13. Reynolds, Fred D., Darden, William R., and Martin, W. S."Developing and Image of the Store-Loyal Consumer."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50 (Winter, 1974-1975): 75-84.
14. Stephen A. Greyser, Businessmen Re. Advertisting. "Yes, But.." HBR (May-June, 1962). pp. 21-46.
15. Vinson, Donald E., Scott, Jerome E., and Lamont, Lawrence M. "The Role of Persona Values in Marketing and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Marketing (April 1977): 44-50.
16. Wells, William D. "Psychographics: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May 1975): 196-213.
17. Wells, William D. and Tigert, Douglas J. "Activities, Interests and Opinion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11, No. 4 (August 1971): 27-35.
18. Wind Y. "Issues and Advance in Segmentation Research", JMR, Vol XV (August, 1978) pp. 317-333.
19. S. Rosenberg, C. Nelson & P.S. Uivekamanthan, "A Multidimen sion Approach to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Im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8) pp. 283- 294.
20. Raymand A. Baver and Stephen A. Greyser, "Advertising in American; The Consurer`s View".
21. Ronald D. Anderson, Jack L. Engledow, and Helmut Berner, "How Consumer Reports Subscribes--Se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18, No. 6 (Dec. 1978) pp. 29-34.
22. Douglas Waples, Bernard Berelson, and Franklyn R. Bradshaw, "Why They Read", In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1st ed. (ed.) by Wilbur Schrumm.
23. Martin, L. Youngleson, "The Need to Affiliate and Self Esteem Institionalized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26, No. 2, (1973) pp. 280-288.
24. Elu-hu Katz, Mrchael Gurevitch, and Hadassash Hess", On the Use of Mass Media for Impostan thing", American Socialogical Review, Vol. 38, pp. 10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