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北市居民觀賞錄影帶行為分析
作者 曾卓東
貢獻者 郭崑謨
曾卓東
日期 1985
上傳時間 10-Nov-2016 13:33:09 (UTC+8)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及其過程4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4
第二章 理論及文獻的探討8
第一節 市場區隔理論8
第二節 生活型態研究12
第三節 觀賞動機分析18
第四節 相關研究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28
第一節 抽樣方法與過程28
第二節 樣本結構29
第三節 測量工具33
第四節 分析方法與步驟36
第五節 研究限制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42
第一節 休閒生活型態因素構面42
第二節 觀賞錄影帶動機之分析68
第三節 錄影帶相關行為之分析75
第四節 人口統計等方面的變數88
第五節 各群體觀賞錄影帶類型及時段之剖折95
第六節 以區別分析驗證分群之效果117
第七節 較少觀賞錄影帶之分析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8
第一節 本研究結論128
第二節 行銷上的涵議135
第三節 爾後研究之建議139
參考書目140
附錄140
圖目次
圖 1 - 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3
圖 1 - 2 本研究過程流程圖5
圖 2 - 1 行銷策略:行銷組合對目標市場良好的協調10
圖 2 - 2 生活型態對消費者決策的影響15
圖 2 - 3 生活型態研究的一般架構16
圖 3 - 1 資料分析方法與步驟39
表目次
表 2 - 1 生活型態構面17
表 3 - 1 樣本性別分配統計表29
表 3 - 2 樣本年齡分配統計表30
表 3 - 3 樣本教育程度分配統計表30
表 3 - 4 樣本婚姻狀況分配統計表30
表 3 - 5 樣本居住地區分配統計表31
表 3 - 6 樣本家庭生命週期分配統計表31
表 3 - 7 樣本家庭每月平均所得分配統計表32
表 3 - 8 樣本宗教信仰分配統計表32
表 3 - 9 樣本職業地位分配統計表32
表 3 - 10 職業地位分級表41
表 4 - 1 生活型態因素分析之結果43
表 4 - 2 生活型態 Cronbach`s α係數表45
表 4 - 3 生活型態因素 1之內容46
表 4 - 4 生活型態因素 2 之內容46
表 4 - 5 生活型態因素 3 之內容47
表 4 - 6 生活型態因素 4 之內容48
表 4 - 7 生活型態因素 5 之內容49
表 4 - 8 生活型態因素 6 之內容49
表 4 - 9 生活型態因素 7 之內容50
表 4 - 10 生活型態因素 8 之內容51
表 4 - 11 生活型態因素 9 之內容52
表 4 - 12 生活型態因素 10之內容52
表 4 - 13 生活型態因素 11 之內容53
表 4 - 14 生活型態因素 12 之內容54
表 4 - 15 生活型態因素 13 之內容54
表 4 - 16 生活型態因素 14 之內容55
表 4 - 17 生活型態因素 15 之內容55
表 4 - 18 生活型態因素 16 之內容56
表 4 - 19 生活型態因素 17 之內容57
表 4 - 20 生活型態因素 18 之內容57
表 4 - 21 生活型態因素 19 之內容57
表 4 - 22 生活型態因素 20 之內容58
表 4 - 23 生活型態因素 21 之內容59
表 4 - 24 生活型態因素 22 之內容59
表 4 - 25 生活型態因素 23 之內容60
表 4 - 26 生活型態因素 24 之內容60
表 4 - 27 各群體在生活型態上因素分數之比較檢定表63
表 4 - 28 生活型態上按同意程度區分的各群體64
表 4 - 29 各群生活型態之區分65
表 4 - 30 錄影帶觀賞動機次序表69
表 4 - 31 各群體觀賞錄影帶動機平均數比較檢定表70
表 4 - 32 觀賞錄影帶動機構面上按重要性程度區分之各群體73
表 4 - 33 各群體在錄影帶動機構面上之區分74
表 4 - 34 錄影帶評估準則次序表76
表 4 - 35 各群錄影帶評估準則平均數之比較檢定表77
表 4 - 36 各錄影帶評估準則構面上按重要程度區分之各群體78
表 4 - 37 各群體在錄影帶評估準則構面上之區分表79
表 4 - 38 錄影帶來源的重要性81
表 4 - 38之一 錄影帶訊息來源的重要性82
表 4 - 39 錄影帶來源之平均數比較檢定表83
表 4 - 40 錄影帶訊息來源平均數之比較檢定表83
表 4 - 41 錄影帶來源構面上按重要程度區分之各群體85
表 4 - 42 錄影帶訊息來源構面上按重要程度區分之各群體85
表 4 - 43 各群在錄影帶來源構面上之區分86
表 4 - 44 各群在訊息來源構面上之區分86
表 4 - 45 各群每月觀賞錄影帶列聯表89
表 4 - 46 各群男女性別列聯表89
表 4 - 47 各群年齡分配列聯表90
表 4 - 48 各群教育程度分配列聯表90
表 4 - 49 各群婚姻狀況分配列聯表91
表 4 - 50 各群居住地區分配列聯表91
表 4 - 51 各群家庭生命週期分配列聯表92
表 4 - 52 各群家庭每月平均所得分配列聯表92
表 4 - 53 各群宗教信仰分配列物表93
表 4 - 54 各群職業地位分配列聯表93
表 4 - 55 各群觀賞錄影帶決策者分配列聯表94
表 4 - 56 人口統計變數差異分析表94
表 4 - 57 發音區分之喜好程度96
表 4 - 58 不同發音的錄影帶影片類別次數分配表97
表 4 - 59 不同發音的五種最受歡迎的錄影帶類型98
表 4 - 60 最常者的十類影片類型101
表 4 - 61 各群體觀賞各類型西洋影片次數分配表103
表 4 - 62 各群體觀賞各類型日本影片次數分配表104
表 4 - 63 各群體觀賞各類型國語影片次數分配表105
表 4 - 64 各群體觀賞各類型香港影片次數分配表106
表 4 - 65 第一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07
表 4 - 66 第二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07
表 4 - 67 第三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08
表 4 - 68 第四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08
表 4 - 69 第五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09
表 4 - 70 第六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10
表 4 - 71 各觀賞時段的次數分配表111
表 4 - 72 最常觀賞錄影帶時段112
表 4 - 73 各群觀賞錄影帶時段列聯表114
表 4 - 74 各群體最常觀賞時間之次數分配表115
表 4 - 75 五區別軸之內容118
表 4 - 76 標準化區別係數119
表 4 - 77 區別效果混淆表121
表 4 - 78 較少觀賞錄影帶的各重要因素122
表 4 - 79 較少觀賞錄影帶的第一重要因素124
表 4 - 80 較少觀賞錄影帶的第二重要因素125
表 4 - 81 較少觀賞錄影帶的第三重要因素12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任玉著,〔家庭主婦收看連續劇動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2.宋同慶著,〔電視觀眾的行為分析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3.邱秀貴著,〔台北市民使用錄影機的行為與動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二月)。
4.林清山著,多變項分析統計法(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5.陳定國著,企業管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6.馬濟華著,〔電視觀眾區隔與電視節目偏好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7.陳定國,黃俊英(編),企業應用技術大全(台北:大世紀企管顧問公司)。
8.黃俊英著,行銷研究(台北:華泰書局,民國七十年)。
9.張春興著,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10.楊國樞等編,社會科學及行為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11.鄭銓泰著,〔台北市已婚婦女生活型態與媒體接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六月)。
二、英文部份
1. Agostino, O. E., Terry, H. A., and Johnson, R. C. " Home video recoders ; rights and ratings.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utumn 1980).
2. Demby, D. " Psychographics and from whence it came, " W. D. Well. ed. d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 Chicago: America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74).
3. Defleur, M .L. and S. Ball-Rokeach.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Longman, 1975).
4. Engel, James F., Blackwell, Roger D., and Kollat, David T., Consumer Behavior 3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the 1980.
5. Hustad, and Pessemier,. "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sychographic Life style and Associated Activity and Attitute Measures,"
6. Kotler, Philip "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4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80).
7. Levitt, Theodore., " Marketing Myopia "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960).
8. Levy, M .R. Home video recorders: a user surv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utumn 1980).
9. Mckitterick, John B., " What is the marketing Management Concept ?" The Frontiers of Marketing Thought and Action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57).
10. Segmentation: T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8(Jan, 1974)
11. Plummer, J. T.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 " Journal of Marketing , Vol. 38 (Jan, 1974).
12. Rubin, A.M. "A development examination of the uses of television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ph. D. dissertata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1976.
13. Rubin , A. M. " Television use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5 (Winter 1979).
14. Rubin, A. M. "An examination of television viewing motivations. "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 (April 1981).
15. Steiner, G. A. The people look at Television: A study of Attitude Audience ( N.Y.: Knopt, 1963).
16. Wind, Y. Issues and Advance in Segment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XV (August, 1978).
17. Wind , Y. and Green, P.E. "Some Conceptual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al Problem in Life Style Research, " W. D. Wells ed. Life Style and Psycholographics, (Chicago: America Marketing Association , 1974).
18. Well, W. D. " Psychographics : A Critical Review, "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8 (May, 1974).
19. Wind, and Green, " Some Concetual,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al Problems in Life Style Research,".
20. Wells, William D. and Tigert, Douglas T. " Activities, Interesta" and Opinions, "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11. No. 4 (August 1971).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
7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郭崑謨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曾卓東
dc.creator (作者) 曾卓東zh_TW
dc.date (日期) 1985
dc.date.accessioned 10-Nov-2016 13:33:09 (UTC+8)-
dc.date.available 10-Nov-2016 13:33:0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Nov-2016 13:33:09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719-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及其過程4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4
第二章 理論及文獻的探討8
第一節 市場區隔理論8
第二節 生活型態研究12
第三節 觀賞動機分析18
第四節 相關研究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28
第一節 抽樣方法與過程28
第二節 樣本結構29
第三節 測量工具33
第四節 分析方法與步驟36
第五節 研究限制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42
第一節 休閒生活型態因素構面42
第二節 觀賞錄影帶動機之分析68
第三節 錄影帶相關行為之分析75
第四節 人口統計等方面的變數88
第五節 各群體觀賞錄影帶類型及時段之剖折95
第六節 以區別分析驗證分群之效果117
第七節 較少觀賞錄影帶之分析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8
第一節 本研究結論128
第二節 行銷上的涵議135
第三節 爾後研究之建議139
參考書目140
附錄140
圖目次
圖 1 - 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3
圖 1 - 2 本研究過程流程圖5
圖 2 - 1 行銷策略:行銷組合對目標市場良好的協調10
圖 2 - 2 生活型態對消費者決策的影響15
圖 2 - 3 生活型態研究的一般架構16
圖 3 - 1 資料分析方法與步驟39
表目次
表 2 - 1 生活型態構面17
表 3 - 1 樣本性別分配統計表29
表 3 - 2 樣本年齡分配統計表30
表 3 - 3 樣本教育程度分配統計表30
表 3 - 4 樣本婚姻狀況分配統計表30
表 3 - 5 樣本居住地區分配統計表31
表 3 - 6 樣本家庭生命週期分配統計表31
表 3 - 7 樣本家庭每月平均所得分配統計表32
表 3 - 8 樣本宗教信仰分配統計表32
表 3 - 9 樣本職業地位分配統計表32
表 3 - 10 職業地位分級表41
表 4 - 1 生活型態因素分析之結果43
表 4 - 2 生活型態 Cronbach`s α係數表45
表 4 - 3 生活型態因素 1之內容46
表 4 - 4 生活型態因素 2 之內容46
表 4 - 5 生活型態因素 3 之內容47
表 4 - 6 生活型態因素 4 之內容48
表 4 - 7 生活型態因素 5 之內容49
表 4 - 8 生活型態因素 6 之內容49
表 4 - 9 生活型態因素 7 之內容50
表 4 - 10 生活型態因素 8 之內容51
表 4 - 11 生活型態因素 9 之內容52
表 4 - 12 生活型態因素 10之內容52
表 4 - 13 生活型態因素 11 之內容53
表 4 - 14 生活型態因素 12 之內容54
表 4 - 15 生活型態因素 13 之內容54
表 4 - 16 生活型態因素 14 之內容55
表 4 - 17 生活型態因素 15 之內容55
表 4 - 18 生活型態因素 16 之內容56
表 4 - 19 生活型態因素 17 之內容57
表 4 - 20 生活型態因素 18 之內容57
表 4 - 21 生活型態因素 19 之內容57
表 4 - 22 生活型態因素 20 之內容58
表 4 - 23 生活型態因素 21 之內容59
表 4 - 24 生活型態因素 22 之內容59
表 4 - 25 生活型態因素 23 之內容60
表 4 - 26 生活型態因素 24 之內容60
表 4 - 27 各群體在生活型態上因素分數之比較檢定表63
表 4 - 28 生活型態上按同意程度區分的各群體64
表 4 - 29 各群生活型態之區分65
表 4 - 30 錄影帶觀賞動機次序表69
表 4 - 31 各群體觀賞錄影帶動機平均數比較檢定表70
表 4 - 32 觀賞錄影帶動機構面上按重要性程度區分之各群體73
表 4 - 33 各群體在錄影帶動機構面上之區分74
表 4 - 34 錄影帶評估準則次序表76
表 4 - 35 各群錄影帶評估準則平均數之比較檢定表77
表 4 - 36 各錄影帶評估準則構面上按重要程度區分之各群體78
表 4 - 37 各群體在錄影帶評估準則構面上之區分表79
表 4 - 38 錄影帶來源的重要性81
表 4 - 38之一 錄影帶訊息來源的重要性82
表 4 - 39 錄影帶來源之平均數比較檢定表83
表 4 - 40 錄影帶訊息來源平均數之比較檢定表83
表 4 - 41 錄影帶來源構面上按重要程度區分之各群體85
表 4 - 42 錄影帶訊息來源構面上按重要程度區分之各群體85
表 4 - 43 各群在錄影帶來源構面上之區分86
表 4 - 44 各群在訊息來源構面上之區分86
表 4 - 45 各群每月觀賞錄影帶列聯表89
表 4 - 46 各群男女性別列聯表89
表 4 - 47 各群年齡分配列聯表90
表 4 - 48 各群教育程度分配列聯表90
表 4 - 49 各群婚姻狀況分配列聯表91
表 4 - 50 各群居住地區分配列聯表91
表 4 - 51 各群家庭生命週期分配列聯表92
表 4 - 52 各群家庭每月平均所得分配列聯表92
表 4 - 53 各群宗教信仰分配列物表93
表 4 - 54 各群職業地位分配列聯表93
表 4 - 55 各群觀賞錄影帶決策者分配列聯表94
表 4 - 56 人口統計變數差異分析表94
表 4 - 57 發音區分之喜好程度96
表 4 - 58 不同發音的錄影帶影片類別次數分配表97
表 4 - 59 不同發音的五種最受歡迎的錄影帶類型98
表 4 - 60 最常者的十類影片類型101
表 4 - 61 各群體觀賞各類型西洋影片次數分配表103
表 4 - 62 各群體觀賞各類型日本影片次數分配表104
表 4 - 63 各群體觀賞各類型國語影片次數分配表105
表 4 - 64 各群體觀賞各類型香港影片次數分配表106
表 4 - 65 第一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07
表 4 - 66 第二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07
表 4 - 67 第三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08
表 4 - 68 第四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08
表 4 - 69 第五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09
表 4 - 70 第六群樣本較常觀賞的錄影帶節目類型110
表 4 - 71 各觀賞時段的次數分配表111
表 4 - 72 最常觀賞錄影帶時段112
表 4 - 73 各群觀賞錄影帶時段列聯表114
表 4 - 74 各群體最常觀賞時間之次數分配表115
表 4 - 75 五區別軸之內容118
表 4 - 76 標準化區別係數119
表 4 - 77 區別效果混淆表121
表 4 - 78 較少觀賞錄影帶的各重要因素122
表 4 - 79 較少觀賞錄影帶的第一重要因素124
表 4 - 80 較少觀賞錄影帶的第二重要因素125
表 4 - 81 較少觀賞錄影帶的第三重要因素125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dc.relation (關聯) 企業管理研究所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73
dc.title (題名) 北市居民觀賞錄影帶行為分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任玉著,〔家庭主婦收看連續劇動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2.宋同慶著,〔電視觀眾的行為分析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3.邱秀貴著,〔台北市民使用錄影機的行為與動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二月)。
4.林清山著,多變項分析統計法(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5.陳定國著,企業管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6.馬濟華著,〔電視觀眾區隔與電視節目偏好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7.陳定國,黃俊英(編),企業應用技術大全(台北:大世紀企管顧問公司)。
8.黃俊英著,行銷研究(台北:華泰書局,民國七十年)。
9.張春興著,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10.楊國樞等編,社會科學及行為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11.鄭銓泰著,〔台北市已婚婦女生活型態與媒體接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六月)。
二、英文部份
1. Agostino, O. E., Terry, H. A., and Johnson, R. C. " Home video recoders ; rights and ratings.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utumn 1980).
2. Demby, D. " Psychographics and from whence it came, " W. D. Well. ed. d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 Chicago: America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74).
3. Defleur, M .L. and S. Ball-Rokeach.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Longman, 1975).
4. Engel, James F., Blackwell, Roger D., and Kollat, David T., Consumer Behavior 3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the 1980.
5. Hustad, and Pessemier,. "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sychographic Life style and Associated Activity and Attitute Measures,"
6. Kotler, Philip "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4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80).
7. Levitt, Theodore., " Marketing Myopia "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960).
8. Levy, M .R. Home video recorders: a user surv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utumn 1980).
9. Mckitterick, John B., " What is the marketing Management Concept ?" The Frontiers of Marketing Thought and Action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57).
10. Segmentation: T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8(Jan, 1974)
11. Plummer, J. T.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 " Journal of Marketing , Vol. 38 (Jan, 1974).
12. Rubin, A.M. "A development examination of the uses of television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ph. D. dissertata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1976.
13. Rubin , A. M. " Television use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5 (Winter 1979).
14. Rubin, A. M. "An examination of television viewing motivations. "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 (April 1981).
15. Steiner, G. A. The people look at Television: A study of Attitude Audience ( N.Y.: Knopt, 1963).
16. Wind, Y. Issues and Advance in Segment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XV (August, 1978).
17. Wind , Y. and Green, P.E. "Some Conceptual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al Problem in Life Style Research, " W. D. Wells ed. Life Style and Psycholographics, (Chicago: America Marketing Association , 1974).
18. Well, W. D. " Psychographics : A Critical Review, "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8 (May, 1974).
19. Wind, and Green, " Some Concetual,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al Problems in Life Style Research,".
20. Wells, William D. and Tigert, Douglas T. " Activities, Interesta" and Opinions, "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11. No. 4 (August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