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中共國際反覇統一戰線之研究 作者 禹鍾淏 貢獻者 尹慶耀
禹鍾淏日期 1985 上傳時間 11-Nov-2016 16:47:05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討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的形成及其運作內容,正確瞭解其邪惡的特性,以便我們在針對中共的國際統戰採取有效對策時,作為參考。本論文寫作所依據的資料來源,主要是以本校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所藏的有關中共國內外統戰的原始資料、報章與年鑑為主,國內外研究中共國際統戰的書籍、報章與期刊為輔。全篇論文主要運用歷史途徑( Historical Approach )和文件分析法( Document Analysis ),配合中共內部和外在的環境因素,實證分析中共的國際統戰策略。本論文的研究內容除導論外,共計五章二十節,八萬餘字,以第三、四章為全文的重點,各章要點如下:導論:介紹研究動機與目的和研究方法與範圍。第一章:對中共統一戰線之基本認識。首先探討中共統一戰線的意義、思想根源、基本原則、慣用伎倆及其運用的歷史經驗,以提高對中共統戰理論的認識。第二章:中共國際統一戰線之演變歷程。繼而探討,中共建立政權以來,隨著世局的演變,針對內外形勢的困境,中共如何形成適合的國際統一戰線,及其演變歷程為何。第三章: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形成。接著探討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的時代背景、提出與形成,及其策略依據的內容,即「三個世界論」。第四章: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運用。探討為了進行世界革命,中共依據「三個世界論」,以第三世界為主力軍,爭取第二世界,孤立打擊第一世界的反霸統戰策略的運作內容。第五章:中共國際反霸統戰的特性。最後分析中共國際統戰的邪惡特性與自由世界外交工作的懸殊差異,以便自由世界在針對中共國際反霸統戰採取有效的對策,作為本論文的結語。
序言壹導論1第一章 對中共統一戰線之基本認識5 第一節 統一戰線的意義7 第二節 統一戰線的根源9 第三節 統一戰線的原則18 第四節 統一戰線的伎倆25 第五節 統一戰線的運用31 第二章 中共國際統一戰線之演變歷程47 第一節 向蘇「一邊倒」路線49 第二節 偽裝「和平共處」52 第三節 高唱「中間地帶」60 第四節 推行「造反外交」68 第五節 鼓吹「革命外交」72第三章 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形成85第一節 反霸統一戰線的背景87第二節 反霸統一戰線的提出96第三節 反霸統一戰線的依據106第四節 反霸統一戰線的執行114第四章 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運用127第一節 聯合「第三世界」129第二節 爭取「第二世界」139第三節 打擊「第一世界」150第四節 反霸統一戰線的調整160第五章 結論─中共國際反霸統戰之特性179第一節 中共國際反霸統戰之特性181第二節 結語187參考書目193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書1.尹慶耀,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2.尹慶耀,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3.尹慶耀,從馬克思、列寧到毛澤東。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4.毛澤東選集,第一至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九年三月。 5.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複製,一九七四年七月。 6.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第一編。台北:中文圖書供應社,一九七四年九月。 7.中共歷次重要會議紀要,中華民國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8.中共憲法。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9.中共機密文件彙編。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七年四月。10.中蘇論戰文獻。香港:文化資料供應社,一九七七年五月。 11.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一至第三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五十八年七月。 12.列寧選集,第一至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五年九月。 13.朱建民,外交與外交關係。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六年四月。 14.李其泰,外交學。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15.李其泰,國際政治。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年十一月。 16.李邁先,俄國史(下卷)。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一年二月。17.金達凱,中共統戰策略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1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至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五年十一月。 19.郭華倫,中共史論,第一至第四卷。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一九七三年六月。20.高向杲,中共對外關係之發展。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21.張念鎮,中共統戰及對策研究。台北:覺園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22.張敬文,共匪政治問題論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六月。 23.崔昇,中共反霸統一戰線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24.葉伯棠,毛共外交政策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 25.葉翔之,中共對外關係論叢。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26.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27.錢剛鐔,中共外交政策與策略,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五月。28.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六年三月。 29.關中,美國外交與對華政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五月。二、外文參考書1. Armstrong, J. D.,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nited Front Doctrine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2. Barnett, A. Doak, China and the Major Powers in East Asia (Washington D. 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7).3. Boyd, R. C., Communist China’s Foreign Policy (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62).4. Ch’en, Jerome, Mao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5. Chen, King. C., China and the Three Worlds (New York: M. E. Sharpe, 1979).6. Domes, Jurgen, China After the Cutural Revolutio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7. Gittings, John, The World and China 1922-1972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4).8. Hinton, Harold C., Commnnist China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olorado, 1966).9. Holsti, K. 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Ear Analysis, 4 thed., (Engel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Inc., 1977).10. Hsueh, Chun-tu , ed., Dimension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Inc ., 1977).11. Kim, Samuel S., Chin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World Ord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12. Larkin, Bruce D., China and Africa 1949-7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13.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7).14. Mueller, Peter G. and Douglas A. Ross, China and Japan-Emerging Global Power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Inc., 1975).15. Ness, Peter Van. 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16. Whiting, Allen S., Rober F. Dernberger, China’s Futur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8).17. Yu, George T., China’s African Polic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5).三、中文期刊報紙1.共黨問題研究(中華民國法務部) 2.匪情月報(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3.匪情研究(中華民國國防部) 4.東亞季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5.問題與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6.蘇俄問題研究(台北:蘇俄問題研究社) 7.匪情年報(中華民國國防部) 8.紅旗雜誌(北平) 9.中央日報(台北) 10.中國時報(台北) 11.聯合報(台北) 12.人民日報(北平) 13.文匯報(香港) 14.大公報(香港) 15 明報(香港)四、外文期刊報紙1. Asian Survey (U.S.A.)2. The China Quarterly (U.K.)3. Current History (U.S.A.)4. Foreign Affairs (U.S.A.)5. Korea World Affairs (R.O.K.)6. Newsweek (U.S.A.) 7. The New York Times (U.S.A.)8. ORBIS (U.S.A.)9. Problems of Communism (U.S.A.)10. Time (U.S.A.)11. U.S. News & World Report (U.S.A.)12. World Affairs Review (U.K.) 13. China Post (R. O. C.)14. China News (R. O. C.)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碩士
73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尹慶耀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禹鍾淏 dc.creator (作者) 禹鍾淏 zh_TW dc.date (日期) 1985 dc.date.accessioned 11-Nov-2016 16:47:05 (UTC+8) - dc.date.available 11-Nov-2016 16:47:05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Nov-2016 16:47:05 (UTC+8) -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859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討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的形成及其運作內容,正確瞭解其邪惡的特性,以便我們在針對中共的國際統戰採取有效對策時,作為參考。本論文寫作所依據的資料來源,主要是以本校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所藏的有關中共國內外統戰的原始資料、報章與年鑑為主,國內外研究中共國際統戰的書籍、報章與期刊為輔。全篇論文主要運用歷史途徑( Historical Approach )和文件分析法( Document Analysis ),配合中共內部和外在的環境因素,實證分析中共的國際統戰策略。本論文的研究內容除導論外,共計五章二十節,八萬餘字,以第三、四章為全文的重點,各章要點如下:導論:介紹研究動機與目的和研究方法與範圍。第一章:對中共統一戰線之基本認識。首先探討中共統一戰線的意義、思想根源、基本原則、慣用伎倆及其運用的歷史經驗,以提高對中共統戰理論的認識。第二章:中共國際統一戰線之演變歷程。繼而探討,中共建立政權以來,隨著世局的演變,針對內外形勢的困境,中共如何形成適合的國際統一戰線,及其演變歷程為何。第三章: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形成。接著探討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的時代背景、提出與形成,及其策略依據的內容,即「三個世界論」。第四章: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運用。探討為了進行世界革命,中共依據「三個世界論」,以第三世界為主力軍,爭取第二世界,孤立打擊第一世界的反霸統戰策略的運作內容。第五章:中共國際反霸統戰的特性。最後分析中共國際統戰的邪惡特性與自由世界外交工作的懸殊差異,以便自由世界在針對中共國際反霸統戰採取有效的對策,作為本論文的結語。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序言壹導論1第一章 對中共統一戰線之基本認識5 第一節 統一戰線的意義7 第二節 統一戰線的根源9 第三節 統一戰線的原則18 第四節 統一戰線的伎倆25 第五節 統一戰線的運用31 第二章 中共國際統一戰線之演變歷程47 第一節 向蘇「一邊倒」路線49 第二節 偽裝「和平共處」52 第三節 高唱「中間地帶」60 第四節 推行「造反外交」68 第五節 鼓吹「革命外交」72第三章 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形成85第一節 反霸統一戰線的背景87第二節 反霸統一戰線的提出96第三節 反霸統一戰線的依據106第四節 反霸統一戰線的執行114第四章 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運用127第一節 聯合「第三世界」129第二節 爭取「第二世界」139第三節 打擊「第一世界」150第四節 反霸統一戰線的調整160第五章 結論─中共國際反霸統戰之特性179第一節 中共國際反霸統戰之特性181第二節 結語187參考書目193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 dc.relation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dc.relation (關聯) 東亞研究所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73 dc.title (題名) 中共國際反覇統一戰線之研究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書1.尹慶耀,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2.尹慶耀,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3.尹慶耀,從馬克思、列寧到毛澤東。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4.毛澤東選集,第一至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九年三月。 5.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複製,一九七四年七月。 6.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第一編。台北:中文圖書供應社,一九七四年九月。 7.中共歷次重要會議紀要,中華民國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8.中共憲法。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9.中共機密文件彙編。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七年四月。10.中蘇論戰文獻。香港:文化資料供應社,一九七七年五月。 11.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一至第三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五十八年七月。 12.列寧選集,第一至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五年九月。 13.朱建民,外交與外交關係。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六年四月。 14.李其泰,外交學。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15.李其泰,國際政治。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年十一月。 16.李邁先,俄國史(下卷)。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一年二月。17.金達凱,中共統戰策略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1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至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五年十一月。 19.郭華倫,中共史論,第一至第四卷。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一九七三年六月。20.高向杲,中共對外關係之發展。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21.張念鎮,中共統戰及對策研究。台北:覺園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22.張敬文,共匪政治問題論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六月。 23.崔昇,中共反霸統一戰線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24.葉伯棠,毛共外交政策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 25.葉翔之,中共對外關係論叢。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26.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27.錢剛鐔,中共外交政策與策略,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五月。28.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六年三月。 29.關中,美國外交與對華政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五月。二、外文參考書1. Armstrong, J. D.,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nited Front Doctrine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2. Barnett, A. Doak, China and the Major Powers in East Asia (Washington D. 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7).3. Boyd, R. C., Communist China’s Foreign Policy (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62).4. Ch’en, Jerome, Mao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5. Chen, King. C., China and the Three Worlds (New York: M. E. Sharpe, 1979).6. Domes, Jurgen, China After the Cutural Revolutio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7. Gittings, John, The World and China 1922-1972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4).8. Hinton, Harold C., Commnnist China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olorado, 1966).9. Holsti, K. 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Ear Analysis, 4 thed., (Engel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Inc., 1977).10. Hsueh, Chun-tu , ed., Dimension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Inc ., 1977).11. Kim, Samuel S., Chin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World Ord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12. Larkin, Bruce D., China and Africa 1949-7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13.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7).14. Mueller, Peter G. and Douglas A. Ross, China and Japan-Emerging Global Power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Inc., 1975).15. Ness, Peter Van. 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16. Whiting, Allen S., Rober F. Dernberger, China’s Futur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8).17. Yu, George T., China’s African Polic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5).三、中文期刊報紙1.共黨問題研究(中華民國法務部) 2.匪情月報(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3.匪情研究(中華民國國防部) 4.東亞季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5.問題與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6.蘇俄問題研究(台北:蘇俄問題研究社) 7.匪情年報(中華民國國防部) 8.紅旗雜誌(北平) 9.中央日報(台北) 10.中國時報(台北) 11.聯合報(台北) 12.人民日報(北平) 13.文匯報(香港) 14.大公報(香港) 15 明報(香港)四、外文期刊報紙1. Asian Survey (U.S.A.)2. The China Quarterly (U.K.)3. Current History (U.S.A.)4. Foreign Affairs (U.S.A.)5. Korea World Affairs (R.O.K.)6. Newsweek (U.S.A.) 7. The New York Times (U.S.A.)8. ORBIS (U.S.A.)9. Problems of Communism (U.S.A.)10. Time (U.S.A.)11. U.S. News & World Report (U.S.A.)12. World Affairs Review (U.K.) 13. China Post (R. O. C.)14. China News (R. O.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