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土地使用強度探討居住環境品質之研究
作者 紀建明
貢獻者 黃健二
紀建明
日期 1985
上傳時間 11-Nov-2016 17:10:09 (UTC+8)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1 - 1 研究動機1
1 - 2 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內容2
2 - 1 研究範圍2
2 - 2 研究內容2
第三節 研究方法5
第四節 研究流程7
第五節 土地使用強度與居住環境品質概念8
5 - 1 土地使用強度8
5 - 2 居住環境品質13
第二章 台北市現行有關都市土地使用強度管制法規17
第一節 概述17
第二節 相關法規種類17
第三節 相關法規內容18
3 - 1 人口密度18
3 - 2 建蔽率20
3 - 3 容積率23
3 - 4 基地最小面積24
3 - 5 高度25
3 - 6 日照、採光、通風及私密性27
3 - 7 綜合放寬規定30
3 - 8 公共設施用地30
第三章 土地使用強度調查分析37
第一節 概述37
第二節 土地使用強度現況37
2 - 1 調查項目與現況圖37
2 - 2 土地使用強度現況48
第三節 土地使用強度分析51
3 - 1 人口密度51
3 - 2 建蔽率54
3 - 3 容積率58
3 - 4 人口密度、建蔽率、容積率交叉分析62
第四節 公共設施分析75
4 - 1 調查項目75
4 - 2 公共設施分析76
第四章 居住環境品質問卷調查分析85
第一節 概述85
第二節 調查項目85
第三節 基礎資料概況87
3 - 1 建物狀況87
3 - 2 家庭及經濟狀況93
第四節 居住意識分析97
4 - 1 住宅內部環境97
4 - 2 住宅外部環境100
4 - 3 整體居住環境104
第五節 交叉分析108
5 - 1 外部環境滿意度與基礎資料108
5 - 2 居住意願與基礎資料135
第五章 土地使用強度與居民居住意識分析155
第一節 概述155
第二節 人口密度與居住意識156
2 - 1 內部環境評價156
2 - 2 外部環境評價158
2 - 3 居住意願160
2 - 4 整體居住感覺164
第三節 建蔽率與居住意識 164
3 - 1 內部環境評價164
3 - 2 外部環境評價166
3 - 3 居住意願168
3 - 4 整體居住感覺170
第四節 容積率與居住意識172
4 - 1 內部環境評價172
4 - 2 外部環境評價176
4 - 3 居住意願177
4 - 4 整體居住感覺17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82
參考資料187
附錄:
一、土地使用及建築物使用現況調查統計表191
二、台北市居住環境品質問卷表196
表目錄
表 1 - 1 : 問卷分配及回收概況6
表 1 - 2 : 土地使用強度與樓地板面積、密度之關係9
表 2 - 1 : 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規劃標準19
表 2 - 2 : 各類使用區建蔽率21
表 2 - 3 : 各類使用區容積率23
表 2 - 4 : 建築基地寬度、深度最低標準24
表 2 - 5 : 各類使用區建築物高度比27
表 2 - 6 : 各類使用區前院、側院、後院及鄰棟間隔標準29
表 2 - 7 : 部頒公共設施用地檢討標準31
表 2 - 8 : 台北市公共設施用地設置標準32
表 2 - 9 : 公共設施用地內建築規定33
表 3 - 1 : 土地使用現況調查成果統計49
表 3 - 2 : 土地使用強度現況50
表 3 - 3 : 居住淨密度對照表52
表 3 - 4 : 鄰里居住密度對照表53
表 3 - 5 : 居住密度對照表54
表 3 - 6 : 平均建蔽率55
表 3 - 7 : 住宅建蔽率56
表 3 - 8 : 商業建蔽率57
表 3 - 9 : 工業建蔽率58
表 3 - 10: 各種土地現況使用別58
表 3 - 11: 各種使用樓地板面積及百分比59
表 3 - 12: 街廓容積率60
表 3 - 13: 住宅容積率61
表 3 - 14 : 33區供住宅使用基地百分比與居住淨密度關係63
表 3 - 15 : 46區供住宅使用基地百分比與居住淨密度關係64
表 3 - 16 : 33區住宅容積率與居住淨密度關係66
表 3 - 17 : 46區住宅容積率與居住淨密度關係67
表 3 - 18 : 33區平均建蔽率與居住密度關係68
表 3 - 19 : 46區平均建蔽率與居住密度關係69
表 3 - 20 : 33區街廓容積率與居住密度關係71
表 3 - 21 : 46區街廓容積率與居住密度關係72
表 3 - 22 : 33區平均建蔽率與街廓容積率關係73
表 3 - 23 : 46區平均建蔽率與街廓容積率關係74
表 4 - 1 : 建物竣工年份概況88
表 4 - 2 : 建物結構概況88
表 4 - 3 : 房屋型式概況89
表 4 - 4 : 建物權屬概況90
表 4 - 5 : 建物使用別概況91
表 4 - 6 : 住戶搬進時期概況92
表 4 - 7 : 平均每人享有坪數與平均每臥室人數93
表 4 - 8 : 家計負責人職業種類概況94
表 4 - 9 : 家計負責人教育程度概況95
表 4 - 10: 住戶每月總收入概況96
表 4 - 11: 居民對現在住宅內部重視程度97
表 4 - 12: 居民對現在住宅內部滿意程度98
表 4 - 13: 居民對住宅內部環境評價99
表 4 - 14: 居民對外部環境重視程度101
表 4 - 15: 居民對外部環境滿意程度102
表 4 - 16: 居民對外部環境評價103
表 4 - 17: 居民對居住環境感覺百分比106
表 4 - 18: 居民居住意願概況108
表 4 - 19 : 33區房屋型式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0
表 4 - 20 : 46區房屋型式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1
表 4 - 21 : 33區居民對住宅的觀念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3
表 4 - 22 : 46區居民對住宅的觀念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4
表 4 - 23 : 33區居民搬進時期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6
表 4 - 24 : 46區居民搬進時期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7
表 4 - 25 : 33區居民職業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9
表 4 - 26 : 46區居民職業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0
表 4 - 27 : 33區居民教育程度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2
表 4 - 28 : 46區居民教育程度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3
表 4 - 29 : 33區居民所得水準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5
表 4 - 30 : 46區居民所得水準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6
表 4 - 31 : 33區居民對居住環境整體感覺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8
表 4 - 32 : 46區居民對居住環境整體感覺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30
表 4 - 33 : 33區居民居住的意願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33
表 4 - 34 : 46區居民居住的意願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34
表 4 - 35 : 33區房屋型式與居住意願關係136
表 4 - 36 : 46區房屋型式與居住意願關係 137
表 4 - 37 : 33區居民搬進時期與居住意願關係139
表 4 - 38 : 46區居民搬進時期與居住意願關係140
表 4 - 39 : 33區居民對住宅的觀念與居住意願關係142
表 4 - 40 : 46區居民對住宅的觀念與居住意願關係143
表 4 - 41 : 33區居民職業與居住意願關係145
表 4 - 42 : 46區居民職業與居住意願關係146
表 4 - 43 : 33區居民教育程度與居住意願關係148
表 4 - 44 : 46區居民教育程度與居住意願關係149
表 4 - 45 : 33區居民所得水準與居住意願關係151
表 4 - 46 : 46區居民所得水準與居住意願關係152
表 5 - 1 : 33區內部環境評價與人口密度關係157
表 5 - 2 : 46區內部環境評價與人口密度關係157
表 5 - 3 : 33區外部環境評價與人口密度關係159
表 5 - 4 : 46區外部環境評價與人口密度關係159
表 5 - 5 : 居民居住意願與人口密度關係161
表 5 - 6 : 居民整體感覺與人口密度關係163
表 5 - 7 : 33區內部環境評價與建蔽率關係165
表 5 - 8 : 46區內部環境評價與建蔽率關係165
表 5 - 9 : 33區外部環境評價與建蔽率關係167
表 5 - 10: 46區外部環境評價與建蔽率關係167
表 5 - 11: 居民居住意願與建蔽率關係169
表 5 - 12: 居民整體感覺與建蔽率關係171
表 5 - 13 : 33區內部環境評價與容積率關係173
表 5 - 14 : 46區內部環境評價與容積率關係174
表 5 - 15 : 33區外部環境評價與容積率關係174
表 5 - 16 : 46區外部環境評價與容積率關係175
表 5 - 17: 居民居住意願與容積率關係178
表 5 - 18: 居民整體感覺與容積率關係180
圖 1 - 1 : 33區位置概況3
圖 1 - 2 : 46區位置概況4
圖 1 - 3 : 研究流程7
圖 1 - 4 : 土地使用強度標準11
圖 3 - 1 : 33區通盤檢討案示意40
圖 3 - 2 : 33區道路系統圖41
圖 3 - 3 : 33區地面層土地使用現況42
圖 3 - 4 : 33區人口現況43
圖 3 - 5 : 46區通盤檢討案示意44
圖 3 - 6 : 46區道路系統圖45
圖 3 - 7 : 46區地面層土地使用現況46
圖 3 - 8 : 46區人口現況47
圖 3 - 9 : 33區教育設施配置情形77
圖 3 - 10: 46區教育設施配置情形78
圖 3 - 11: 33區公益及其他設施分布概況81
圖 3 - 12: 46區公益及其他設施分布概況82
圖 4 - 1 : 居民對居住環境整體感覺百分比統計圖10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法規:
(1) 都市計畫法
(2) 都市計畫法台北市施行細則
(3) 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
(4) 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
(5) 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方案
(6) 建築法
(7) 台北市建築管理規則
(8) 建築技術規則
2.楊華同著 都市計畫法釋義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3.鄭信吉編著 建築法規概論 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二年增訂版。
4.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都市規劃處 台灣都市居住密度之研究 民國六十六年四月。
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台灣地區都市土地混合使用與建築容積管制之研究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
6.謝潮儀著 「容積管制之研擬-台北市住宅區個案分析」 都市與計畫第五卷第一期 都市計畫學會會刊 民國六十八年九月 P. 51〜71。
7.張祖璿著 「容積管制之實施」 來源同 6. P. 1〜P. 4。
8.林司彙編 台北市都市計畫問答集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印行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
9.錢學陶編著 都市計畫學導論 台北:茂榮圖書公司 六十九年二月增訂再版。
10.王清章等編 都市及區域規劃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編行 七十二年八月五版。
11.孫志文主編 當代德國思潮譯叢(1) 人與現代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印行 七十一年五月初版 。
12.楊國樞 文崇一 吳聰賢 李亦園等合編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上、下册 台北:東華書局 七十年九月四版。
13.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台北都會區住宅狀況抽樣調查分析報告 七十年十二月 。
14.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三卷 台北市戶口及住宅 六十九年。
1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編印 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 七十三年。
16.台北市政府主計處編印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台北市統計要覽。
17.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 都市建設及住宅計畫小組 台灣城市住宅社區組成之研究 民國六十年六月。
18.辛晚教著述 都市及區域計畫 中國地政研究所出版 民國七十一年三月初版。
19.李瑞麟著 「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檢討與建議 」來源同 6. : P. 9-P. 14。
20.張世典著 土地使用應協調配合台北都會區整體發展。
21.蔡福財著 台北市生活實質環境水準之研究 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十九年六月。
22.黃玲珠撰 台北縣居住環境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私立中國地政研究所合辦碩士論文 七十三年六月。
23.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生活素質的概念與內涵 七十一年十一月。
2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台灣地區國民福祉與實質環境之調查研究 七十二年十月。
25.周一夔著 都市土地使用與公共利益 住宅與家庭季刊社發行 五十八年十二月。
26.張國禎著 台北市國民住宅居住環境問題之研究 中國文化學院實業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十七年六月。
二、外文部分:
1. Joseph De Chiara and Lee E. Koppelman , Site planning Standard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8.
2.日笠端 都市計畫概論 共立出版株式會社 1975 .
3. F. Stuart Chapin, Jr. and Edward J. Kaiser,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Third Edition, 1979.
4. William I. Goodman and Eric C. Freund, Principes and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r Association, 1968.
5. Ray M. Northam, Urban Geography, John Wiley and Sons Press, 1979 Second Edition.
6. Brian J. L. Berry ed., Land Use, Urban Form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74.
7. Earl R. Babbi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Second Edition, 1979.
8. William J. Baumol and Wallace E. Oates,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Prentice-Hall, Inc ., 1979.
9. Willam A. Thomas,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72.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碩士
7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健二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紀建明
dc.creator (作者) 紀建明zh_TW
dc.date (日期) 1985
dc.date.accessioned 11-Nov-2016 17:10:09 (UTC+8)-
dc.date.available 11-Nov-2016 17:10:0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Nov-2016 17:10:09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884-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1 - 1 研究動機1
1 - 2 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內容2
2 - 1 研究範圍2
2 - 2 研究內容2
第三節 研究方法5
第四節 研究流程7
第五節 土地使用強度與居住環境品質概念8
5 - 1 土地使用強度8
5 - 2 居住環境品質13
第二章 台北市現行有關都市土地使用強度管制法規17
第一節 概述17
第二節 相關法規種類17
第三節 相關法規內容18
3 - 1 人口密度18
3 - 2 建蔽率20
3 - 3 容積率23
3 - 4 基地最小面積24
3 - 5 高度25
3 - 6 日照、採光、通風及私密性27
3 - 7 綜合放寬規定30
3 - 8 公共設施用地30
第三章 土地使用強度調查分析37
第一節 概述37
第二節 土地使用強度現況37
2 - 1 調查項目與現況圖37
2 - 2 土地使用強度現況48
第三節 土地使用強度分析51
3 - 1 人口密度51
3 - 2 建蔽率54
3 - 3 容積率58
3 - 4 人口密度、建蔽率、容積率交叉分析62
第四節 公共設施分析75
4 - 1 調查項目75
4 - 2 公共設施分析76
第四章 居住環境品質問卷調查分析85
第一節 概述85
第二節 調查項目85
第三節 基礎資料概況87
3 - 1 建物狀況87
3 - 2 家庭及經濟狀況93
第四節 居住意識分析97
4 - 1 住宅內部環境97
4 - 2 住宅外部環境100
4 - 3 整體居住環境104
第五節 交叉分析108
5 - 1 外部環境滿意度與基礎資料108
5 - 2 居住意願與基礎資料135
第五章 土地使用強度與居民居住意識分析155
第一節 概述155
第二節 人口密度與居住意識156
2 - 1 內部環境評價156
2 - 2 外部環境評價158
2 - 3 居住意願160
2 - 4 整體居住感覺164
第三節 建蔽率與居住意識 164
3 - 1 內部環境評價164
3 - 2 外部環境評價166
3 - 3 居住意願168
3 - 4 整體居住感覺170
第四節 容積率與居住意識172
4 - 1 內部環境評價172
4 - 2 外部環境評價176
4 - 3 居住意願177
4 - 4 整體居住感覺17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82
參考資料187
附錄:
一、土地使用及建築物使用現況調查統計表191
二、台北市居住環境品質問卷表196
表目錄
表 1 - 1 : 問卷分配及回收概況6
表 1 - 2 : 土地使用強度與樓地板面積、密度之關係9
表 2 - 1 : 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規劃標準19
表 2 - 2 : 各類使用區建蔽率21
表 2 - 3 : 各類使用區容積率23
表 2 - 4 : 建築基地寬度、深度最低標準24
表 2 - 5 : 各類使用區建築物高度比27
表 2 - 6 : 各類使用區前院、側院、後院及鄰棟間隔標準29
表 2 - 7 : 部頒公共設施用地檢討標準31
表 2 - 8 : 台北市公共設施用地設置標準32
表 2 - 9 : 公共設施用地內建築規定33
表 3 - 1 : 土地使用現況調查成果統計49
表 3 - 2 : 土地使用強度現況50
表 3 - 3 : 居住淨密度對照表52
表 3 - 4 : 鄰里居住密度對照表53
表 3 - 5 : 居住密度對照表54
表 3 - 6 : 平均建蔽率55
表 3 - 7 : 住宅建蔽率56
表 3 - 8 : 商業建蔽率57
表 3 - 9 : 工業建蔽率58
表 3 - 10: 各種土地現況使用別58
表 3 - 11: 各種使用樓地板面積及百分比59
表 3 - 12: 街廓容積率60
表 3 - 13: 住宅容積率61
表 3 - 14 : 33區供住宅使用基地百分比與居住淨密度關係63
表 3 - 15 : 46區供住宅使用基地百分比與居住淨密度關係64
表 3 - 16 : 33區住宅容積率與居住淨密度關係66
表 3 - 17 : 46區住宅容積率與居住淨密度關係67
表 3 - 18 : 33區平均建蔽率與居住密度關係68
表 3 - 19 : 46區平均建蔽率與居住密度關係69
表 3 - 20 : 33區街廓容積率與居住密度關係71
表 3 - 21 : 46區街廓容積率與居住密度關係72
表 3 - 22 : 33區平均建蔽率與街廓容積率關係73
表 3 - 23 : 46區平均建蔽率與街廓容積率關係74
表 4 - 1 : 建物竣工年份概況88
表 4 - 2 : 建物結構概況88
表 4 - 3 : 房屋型式概況89
表 4 - 4 : 建物權屬概況90
表 4 - 5 : 建物使用別概況91
表 4 - 6 : 住戶搬進時期概況92
表 4 - 7 : 平均每人享有坪數與平均每臥室人數93
表 4 - 8 : 家計負責人職業種類概況94
表 4 - 9 : 家計負責人教育程度概況95
表 4 - 10: 住戶每月總收入概況96
表 4 - 11: 居民對現在住宅內部重視程度97
表 4 - 12: 居民對現在住宅內部滿意程度98
表 4 - 13: 居民對住宅內部環境評價99
表 4 - 14: 居民對外部環境重視程度101
表 4 - 15: 居民對外部環境滿意程度102
表 4 - 16: 居民對外部環境評價103
表 4 - 17: 居民對居住環境感覺百分比106
表 4 - 18: 居民居住意願概況108
表 4 - 19 : 33區房屋型式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0
表 4 - 20 : 46區房屋型式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1
表 4 - 21 : 33區居民對住宅的觀念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3
表 4 - 22 : 46區居民對住宅的觀念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4
表 4 - 23 : 33區居民搬進時期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6
表 4 - 24 : 46區居民搬進時期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7
表 4 - 25 : 33區居民職業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19
表 4 - 26 : 46區居民職業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0
表 4 - 27 : 33區居民教育程度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2
表 4 - 28 : 46區居民教育程度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3
表 4 - 29 : 33區居民所得水準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5
表 4 - 30 : 46區居民所得水準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6
表 4 - 31 : 33區居民對居住環境整體感覺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28
表 4 - 32 : 46區居民對居住環境整體感覺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30
表 4 - 33 : 33區居民居住的意願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33
表 4 - 34 : 46區居民居住的意願與外部環境滿意度關係134
表 4 - 35 : 33區房屋型式與居住意願關係136
表 4 - 36 : 46區房屋型式與居住意願關係 137
表 4 - 37 : 33區居民搬進時期與居住意願關係139
表 4 - 38 : 46區居民搬進時期與居住意願關係140
表 4 - 39 : 33區居民對住宅的觀念與居住意願關係142
表 4 - 40 : 46區居民對住宅的觀念與居住意願關係143
表 4 - 41 : 33區居民職業與居住意願關係145
表 4 - 42 : 46區居民職業與居住意願關係146
表 4 - 43 : 33區居民教育程度與居住意願關係148
表 4 - 44 : 46區居民教育程度與居住意願關係149
表 4 - 45 : 33區居民所得水準與居住意願關係151
表 4 - 46 : 46區居民所得水準與居住意願關係152
表 5 - 1 : 33區內部環境評價與人口密度關係157
表 5 - 2 : 46區內部環境評價與人口密度關係157
表 5 - 3 : 33區外部環境評價與人口密度關係159
表 5 - 4 : 46區外部環境評價與人口密度關係159
表 5 - 5 : 居民居住意願與人口密度關係161
表 5 - 6 : 居民整體感覺與人口密度關係163
表 5 - 7 : 33區內部環境評價與建蔽率關係165
表 5 - 8 : 46區內部環境評價與建蔽率關係165
表 5 - 9 : 33區外部環境評價與建蔽率關係167
表 5 - 10: 46區外部環境評價與建蔽率關係167
表 5 - 11: 居民居住意願與建蔽率關係169
表 5 - 12: 居民整體感覺與建蔽率關係171
表 5 - 13 : 33區內部環境評價與容積率關係173
表 5 - 14 : 46區內部環境評價與容積率關係174
表 5 - 15 : 33區外部環境評價與容積率關係174
表 5 - 16 : 46區外部環境評價與容積率關係175
表 5 - 17: 居民居住意願與容積率關係178
表 5 - 18: 居民整體感覺與容積率關係180
圖 1 - 1 : 33區位置概況3
圖 1 - 2 : 46區位置概況4
圖 1 - 3 : 研究流程7
圖 1 - 4 : 土地使用強度標準11
圖 3 - 1 : 33區通盤檢討案示意40
圖 3 - 2 : 33區道路系統圖41
圖 3 - 3 : 33區地面層土地使用現況42
圖 3 - 4 : 33區人口現況43
圖 3 - 5 : 46區通盤檢討案示意44
圖 3 - 6 : 46區道路系統圖45
圖 3 - 7 : 46區地面層土地使用現況46
圖 3 - 8 : 46區人口現況47
圖 3 - 9 : 33區教育設施配置情形77
圖 3 - 10: 46區教育設施配置情形78
圖 3 - 11: 33區公益及其他設施分布概況81
圖 3 - 12: 46區公益及其他設施分布概況82
圖 4 - 1 : 居民對居住環境整體感覺百分比統計圖107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dc.relation (關聯) 地政研究所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73
dc.title (題名) 從土地使用強度探討居住環境品質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法規:
(1) 都市計畫法
(2) 都市計畫法台北市施行細則
(3) 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
(4) 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
(5) 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方案
(6) 建築法
(7) 台北市建築管理規則
(8) 建築技術規則
2.楊華同著 都市計畫法釋義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3.鄭信吉編著 建築法規概論 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二年增訂版。
4.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都市規劃處 台灣都市居住密度之研究 民國六十六年四月。
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台灣地區都市土地混合使用與建築容積管制之研究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
6.謝潮儀著 「容積管制之研擬-台北市住宅區個案分析」 都市與計畫第五卷第一期 都市計畫學會會刊 民國六十八年九月 P. 51〜71。
7.張祖璿著 「容積管制之實施」 來源同 6. P. 1〜P. 4。
8.林司彙編 台北市都市計畫問答集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印行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
9.錢學陶編著 都市計畫學導論 台北:茂榮圖書公司 六十九年二月增訂再版。
10.王清章等編 都市及區域規劃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編行 七十二年八月五版。
11.孫志文主編 當代德國思潮譯叢(1) 人與現代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印行 七十一年五月初版 。
12.楊國樞 文崇一 吳聰賢 李亦園等合編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上、下册 台北:東華書局 七十年九月四版。
13.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台北都會區住宅狀況抽樣調查分析報告 七十年十二月 。
14.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三卷 台北市戶口及住宅 六十九年。
1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編印 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 七十三年。
16.台北市政府主計處編印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台北市統計要覽。
17.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 都市建設及住宅計畫小組 台灣城市住宅社區組成之研究 民國六十年六月。
18.辛晚教著述 都市及區域計畫 中國地政研究所出版 民國七十一年三月初版。
19.李瑞麟著 「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檢討與建議 」來源同 6. : P. 9-P. 14。
20.張世典著 土地使用應協調配合台北都會區整體發展。
21.蔡福財著 台北市生活實質環境水準之研究 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十九年六月。
22.黃玲珠撰 台北縣居住環境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私立中國地政研究所合辦碩士論文 七十三年六月。
23.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生活素質的概念與內涵 七十一年十一月。
2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台灣地區國民福祉與實質環境之調查研究 七十二年十月。
25.周一夔著 都市土地使用與公共利益 住宅與家庭季刊社發行 五十八年十二月。
26.張國禎著 台北市國民住宅居住環境問題之研究 中國文化學院實業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十七年六月。
二、外文部分:
1. Joseph De Chiara and Lee E. Koppelman , Site planning Standard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8.
2.日笠端 都市計畫概論 共立出版株式會社 1975 .
3. F. Stuart Chapin, Jr. and Edward J. Kaiser,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Third Edition, 1979.
4. William I. Goodman and Eric C. Freund, Principes and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r Association, 1968.
5. Ray M. Northam, Urban Geography, John Wiley and Sons Press, 1979 Second Edition.
6. Brian J. L. Berry ed., Land Use, Urban Form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74.
7. Earl R. Babbi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Second Edition, 1979.
8. William J. Baumol and Wallace E. Oates,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Prentice-Hall, Inc ., 1979.
9. Willam A. Thomas,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