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家長支持幼兒遊戲之研究
The study of parents supporting young children`s play
作者 陳欣妤
貢獻者 簡楚瑛
陳欣妤
關鍵詞 計畫行為理論
幼兒遊戲
家長支持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8-Feb-2017 16:48:31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想法與行為,並融入Ajzen於1985年發表的「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為研究架構,以問卷調查的方法,選擇臺北市與新北市的幼兒園學生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回收366份有效問卷後,將所得的問卷資料以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進而整理出本研究結論:

一、不同性別與社經地位的家長在支持幼兒遊戲的知覺行為控制中,具有交互作用。
二、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等因素之間具有相關性。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得以透過行為意圖,對實際行為產生間接影響,其中,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為顯著;而行為意圖則能直接影響實際行為。
三、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對實際行為具有良好的預測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向家長、政府、媒體、幼兒園與研究人員提出建議,期望對於幼兒遊戲的發展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于健、邱孟緘(2015)。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童網路成癮行為及相關因素。管理資訊計算,4(2),29-46。
王國川(1998)。計劃行為理論各成份量表之設計、發展與建立─以青少年無照騎車行為之研究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43(2),67-91。
王智惠(2011)。學齡前幼兒家長與教保員對幼兒遊戲觀念與支持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何妙桂(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生新興科技使用意圖。工業科技教育學刊,7,60-69。
吳幸玲(2011)。兒童遊戲與發展。新北市:揚智。
吳幸玲、郭靜晃(譯)(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第二版) (原作者: J. E. Johnson, J. F. Christie & T. D. Yawkey) 。臺北市: 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吳玲婉(2007)。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理論對兒童社會發展的啟示。教育研究,15,13-23。
李芳森(2006)。提早學習與兒童遊戲──當前親職的兩難抉擇。幼兒保育月刊, 4,63-78。
李夢涵、洪榮成、林明杰(2015)。影響參與健身俱樂部行為意圖之因素:探討人口統計變項之調節效果。企業管理學報,106,81-107。
李燕燕、桑標(2006)。親子互動中遊戲參與方式、情感交流和兒童心理理論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1,7-12。
杜光玉(2005)。家長與幼兒運動遊戲。大專體育,77,145-150。
阮慧貞、高月惠、林勇(2003)。親子館中親子遊戲互動之相關因素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6,105-124。
周育如(民103 年9 月)。孩子不玩,事情就大條了!親子天下Baby,7,40-41。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純雯(2011)。兒童教保人員審議式教育政策參與之準備與行動:高屏地區的鉅觀與微觀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5(2),1-33。
林國欽(2014)。運動用品網路購物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學青、吳衛傑、續潤笑、王春燕(2014)。從家長送幼兒入園動機分析家長的遊戲觀。學前教育研究,33(5),41-47。
洪榮昭、傅惠筠(2012)。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2),373-387。
胡惠純(2014)。計劃行為修正理論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領域學習動機與行動控制策略的預測力(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翁欲盛(2015)。關係品質與共創價值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張芳甄(2007)。父母參與幼兒扮演遊戲的信念和參與行為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許宏誠(2014)。運用科技接受模型與計畫行為理論分析部落格使用行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許淑婷(2012)。從計畫行為理論模式探討家長對於創造性舞蹈的行為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6(1),97-118。
陳加忠(2016年10月7日)。決定係數R2之判斷標準。取自:http://amebse.nchu.edu.tw/new_page_535.htm
陳必卿(2015)。學齡前家長對不同性別幼兒教養信念之探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刊,1(2),93-105。
陳采瑜(2008)。父母對兒童遊戲行為影響因素知覺之研究-以東勢聚落空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陳國泰、曾佳珍(2004)。遊戲:幼兒教師與家長的觀點之比較研究。幼兒保育學刊,2,165-194。
陳淑敏(2005)。幼兒遊戲(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陳榮爐(2015)。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營建業綠色政策之推廣(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傅淑娟(2014)。以親子遊戲治療經營親子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51,49-52。
黃婷暖、羅仕京(2013)。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童父母指導子女「安全穿越道路」之研究。交通學報,13(2),119-152。
黃嫈珺(譯)(2005)。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 : 為什麼該讓孩子多玩一點、少背一點?(原作者:K. Hirsh-Pasek, R. M. Golinkoff & D. Eyer)。臺北市:久周出版。(原著出版年:2004)
黃瑞琴(2001)。幼兒遊戲課程。臺北市:心理。
黃瑞琴(2011)。幼兒園遊戲課程(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黃議正(2010)。以認知負荷、科技接受模式與計畫行為理論取向建構線上學習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淑朱、蔡佳燕(2010)。戰後台灣社會生態對兒童遊戲的影響。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133-154。
葉韋岑(2010)。父母性別角色教養態度與幼兒玩具選擇偏好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信達(2005)。幼兒遊戲(再版)。臺北市:群英。
蔡其蓁(2006)。家長對遊戲及遊戲課程態度之研究:以慈輝園為例。南臺科技大學學報,31,179-196 。
鄧蔭萍(2013)。親子體能遊戲課程對親子關係的影響。民生論叢,8,39 - 75。
賴宜弘、黃芬芬、楊雪華(2012)。大專學生參與志工服務性社團之探討-以亞東技術學院學生為例。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4,79-98。
簡楚瑛(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新竹師院學報,6, 105-133。
魏美惠、楊騏嘉(2010)。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8,63-91。
羅希哲、劉一慧、孟祥仁(2007)。國小教師知識分享現況及行為模式比較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1),99-122。

英文文獻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n (Eds.), 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1-39).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jzen, I. (2002).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2, 1-20.
Ajzen, I. (2006).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echnical Report, 1-6. Available from Research Gate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Beckert, T. E., Strom, P. S., Strom, R. D., Yang, C. T., Huang, N. Y., & Lin, Y. W. (2004). Parent expectations of young children in Taiwa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and Practice, 6(2). Available from ECRP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Chang, P. Y. (2001). Taiwanese kindergartner`s play and artistic representations: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lassrooms and relationships to parents` and teachers` beliefs about educ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14608.)
Christie, J. F., & Wardle, F. (1992). How much time is needed for play? Young Children,47(3) , 28-32.
Doliopoulou, E., & Rizou, C. (2012). Greek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parents` views about changes in play since their own childhood.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20(1), 133-147.
Holmes, R. M. (2011). Adult attitudes and beliefs regarding play on Lana`i. American Journal of Play, 3(3), 356-384.
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Lin, Y. C. (2009). Parents` Perceptions of Child`s Play and the Relation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mpetence and Creativ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524617.)
Lin, Y. C., & Yawkey, T. (2013). Does play matter to parents? Taiwanese parents` perceptions of child`s play. Education, 134(2), 244-254.
Pan, H. L. (1994). Children’s play in Taiwan. In J. L. Roopnarine, J. E. Johnson & F. H. Hooper (Eds.), In Children’s play in diverse cultures (pp. 31–50). New York, NY: SUNY Press.
Rothlein, L., & Brett, A. (1987). Children`s, teachers; and parents` perceptions of play.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1), 45-53.
Shiakou, M., & Belsky, J. (2013). Exploring parent attitudes toward children`s play and learning in Cypru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27(1), 17-30.
Unicef. (1989).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icef.org/
Yang, C. T. (2002). Parent expectations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 in taiwan.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4383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1021570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7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簡楚瑛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欣妤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欣妤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8-Feb-2017 16:48:31 (UTC+8)-
dc.date.available 8-Feb-2017 16:48:3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Feb-2017 16:48:3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1570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46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幼兒教育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15700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想法與行為,並融入Ajzen於1985年發表的「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為研究架構,以問卷調查的方法,選擇臺北市與新北市的幼兒園學生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回收366份有效問卷後,將所得的問卷資料以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進而整理出本研究結論:

一、不同性別與社經地位的家長在支持幼兒遊戲的知覺行為控制中,具有交互作用。
二、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等因素之間具有相關性。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得以透過行為意圖,對實際行為產生間接影響,其中,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為顯著;而行為意圖則能直接影響實際行為。
三、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對實際行為具有良好的預測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向家長、政府、媒體、幼兒園與研究人員提出建議,期望對於幼兒遊戲的發展有所助益。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計畫行為理論 8
第二節 家長支持幼兒遊戲之想法 16
第三節 家長支持幼兒遊戲之行為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程序 3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8
第一節 家長支持幼兒遊戲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的差異情況與交互作用 38
第二節 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之間的相關性 43
第三節 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對於實際行為的預測力 4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52
第一節 結論 52
第二節 建議 55
參考資料 57
附錄一 家長支持幼兒遊戲之問卷 62
附錄二 社經地位指數換算方式 66
附錄三 研究甘特圖 68
附錄四 家長支持幼兒遊戲之問卷題目改編表 69
附錄五 預試問卷刪減題目後的效度分析表 74
附錄六 幼兒園家長人口統計表 76
附錄七 正式問卷之效度分析表 77
附錄八 描述性統計資料表 79
附錄九 訓練資料中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之因素分數係數矩陣 80
附錄十 訓練資料中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行為意圖之因素分數係數矩陣 82
附錄十一 訓練資料中家長支持幼兒遊戲的實際行為因素分數係數矩陣 83
zh_TW
dc.format.extent 141503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70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計畫行為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幼兒遊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長支持zh_TW
dc.title (題名) 家長支持幼兒遊戲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f parents supporting young children`s pla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于健、邱孟緘(2015)。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童網路成癮行為及相關因素。管理資訊計算,4(2),29-46。
王國川(1998)。計劃行為理論各成份量表之設計、發展與建立─以青少年無照騎車行為之研究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43(2),67-91。
王智惠(2011)。學齡前幼兒家長與教保員對幼兒遊戲觀念與支持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何妙桂(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生新興科技使用意圖。工業科技教育學刊,7,60-69。
吳幸玲(2011)。兒童遊戲與發展。新北市:揚智。
吳幸玲、郭靜晃(譯)(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第二版) (原作者: J. E. Johnson, J. F. Christie & T. D. Yawkey) 。臺北市: 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吳玲婉(2007)。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理論對兒童社會發展的啟示。教育研究,15,13-23。
李芳森(2006)。提早學習與兒童遊戲──當前親職的兩難抉擇。幼兒保育月刊, 4,63-78。
李夢涵、洪榮成、林明杰(2015)。影響參與健身俱樂部行為意圖之因素:探討人口統計變項之調節效果。企業管理學報,106,81-107。
李燕燕、桑標(2006)。親子互動中遊戲參與方式、情感交流和兒童心理理論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1,7-12。
杜光玉(2005)。家長與幼兒運動遊戲。大專體育,77,145-150。
阮慧貞、高月惠、林勇(2003)。親子館中親子遊戲互動之相關因素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6,105-124。
周育如(民103 年9 月)。孩子不玩,事情就大條了!親子天下Baby,7,40-41。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純雯(2011)。兒童教保人員審議式教育政策參與之準備與行動:高屏地區的鉅觀與微觀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5(2),1-33。
林國欽(2014)。運動用品網路購物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學青、吳衛傑、續潤笑、王春燕(2014)。從家長送幼兒入園動機分析家長的遊戲觀。學前教育研究,33(5),41-47。
洪榮昭、傅惠筠(2012)。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2),373-387。
胡惠純(2014)。計劃行為修正理論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領域學習動機與行動控制策略的預測力(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翁欲盛(2015)。關係品質與共創價值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張芳甄(2007)。父母參與幼兒扮演遊戲的信念和參與行為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許宏誠(2014)。運用科技接受模型與計畫行為理論分析部落格使用行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許淑婷(2012)。從計畫行為理論模式探討家長對於創造性舞蹈的行為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6(1),97-118。
陳加忠(2016年10月7日)。決定係數R2之判斷標準。取自:http://amebse.nchu.edu.tw/new_page_535.htm
陳必卿(2015)。學齡前家長對不同性別幼兒教養信念之探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刊,1(2),93-105。
陳采瑜(2008)。父母對兒童遊戲行為影響因素知覺之研究-以東勢聚落空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陳國泰、曾佳珍(2004)。遊戲:幼兒教師與家長的觀點之比較研究。幼兒保育學刊,2,165-194。
陳淑敏(2005)。幼兒遊戲(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陳榮爐(2015)。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營建業綠色政策之推廣(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傅淑娟(2014)。以親子遊戲治療經營親子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51,49-52。
黃婷暖、羅仕京(2013)。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童父母指導子女「安全穿越道路」之研究。交通學報,13(2),119-152。
黃嫈珺(譯)(2005)。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 : 為什麼該讓孩子多玩一點、少背一點?(原作者:K. Hirsh-Pasek, R. M. Golinkoff & D. Eyer)。臺北市:久周出版。(原著出版年:2004)
黃瑞琴(2001)。幼兒遊戲課程。臺北市:心理。
黃瑞琴(2011)。幼兒園遊戲課程(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黃議正(2010)。以認知負荷、科技接受模式與計畫行為理論取向建構線上學習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淑朱、蔡佳燕(2010)。戰後台灣社會生態對兒童遊戲的影響。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133-154。
葉韋岑(2010)。父母性別角色教養態度與幼兒玩具選擇偏好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信達(2005)。幼兒遊戲(再版)。臺北市:群英。
蔡其蓁(2006)。家長對遊戲及遊戲課程態度之研究:以慈輝園為例。南臺科技大學學報,31,179-196 。
鄧蔭萍(2013)。親子體能遊戲課程對親子關係的影響。民生論叢,8,39 - 75。
賴宜弘、黃芬芬、楊雪華(2012)。大專學生參與志工服務性社團之探討-以亞東技術學院學生為例。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4,79-98。
簡楚瑛(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新竹師院學報,6, 105-133。
魏美惠、楊騏嘉(2010)。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8,63-91。
羅希哲、劉一慧、孟祥仁(2007)。國小教師知識分享現況及行為模式比較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1),99-122。

英文文獻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n (Eds.), 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1-39).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jzen, I. (2002).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2, 1-20.
Ajzen, I. (2006).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echnical Report, 1-6. Available from Research Gate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Beckert, T. E., Strom, P. S., Strom, R. D., Yang, C. T., Huang, N. Y., & Lin, Y. W. (2004). Parent expectations of young children in Taiwa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and Practice, 6(2). Available from ECRP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Chang, P. Y. (2001). Taiwanese kindergartner`s play and artistic representations: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lassrooms and relationships to parents` and teachers` beliefs about educ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14608.)
Christie, J. F., & Wardle, F. (1992). How much time is needed for play? Young Children,47(3) , 28-32.
Doliopoulou, E., & Rizou, C. (2012). Greek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parents` views about changes in play since their own childhood.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20(1), 133-147.
Holmes, R. M. (2011). Adult attitudes and beliefs regarding play on Lana`i. American Journal of Play, 3(3), 356-384.
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Lin, Y. C. (2009). Parents` Perceptions of Child`s Play and the Relation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mpetence and Creativ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524617.)
Lin, Y. C., & Yawkey, T. (2013). Does play matter to parents? Taiwanese parents` perceptions of child`s play. Education, 134(2), 244-254.
Pan, H. L. (1994). Children’s play in Taiwan. In J. L. Roopnarine, J. E. Johnson & F. H. Hooper (Eds.), In Children’s play in diverse cultures (pp. 31–50). New York, NY: SUNY Press.
Rothlein, L., & Brett, A. (1987). Children`s, teachers; and parents` perceptions of play.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1), 45-53.
Shiakou, M., & Belsky, J. (2013). Exploring parent attitudes toward children`s play and learning in Cypru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27(1), 17-30.
Unicef. (1989).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icef.org/
Yang, C. T. (2002). Parent expectations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 in taiwan.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43839.)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