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司法監理矯正保險人不誠信履約之研究
The study on redressing Insurers` breach of contracts in bad faith through judicial system
作者 林昭儀
貢獻者 張冠群
林昭儀
關鍵詞 司法監理
誠信原則
保險人之履約義務
侵權責任
債務不履行
懲罰性賠償
保險人惡意侵權行為責任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Mar-2017 17:05:06 (UTC+8)
摘要 查理賠困難之困境在實務上屢見不鮮,又保險契約有別於一般商業契約以牟利為目的,乃為尋求心靈安定進而達成促進社會和諧者,在消費保險契約關係中,並有保險人與被保險人間地位懸殊之特色,是以在當前理賠困難的背景下,思考我國現行法下是否足以保障因保險人不誠信履約受有損害之被保險人,又立法論上應如何預防、督促保險人之履約效率,應有其必要性與公益性。本文第貳章將依據原理原則與現行保險法之規定,就保險人理賠義務之內涵為歸納,並定義保險人不誠信履約之內涵。第叁章將考察美國法院面對保險人不誠信履約之司法監理作為,包括責任性質的沿革,從傳統的契約責任發展至當代之新型態侵權責任有何影響,是否更完善地填補被保險人因保險人不誠信履約受有之損失。第肆章、第伍章將審視,在現行民法、保險法、消費者保護法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下,因不誠信履約之保險人而受有損害之被保險人,請求損害賠償之潛在請求權基礎包括哪些,又有無可能課予不誠信履約之保險人懲罰性賠償。本章將歸納法院實務上對這些潛在請求權基礎之操作與認定,進一步對其見解作出分析、批判,並提出建議。最後在第陸章,奠基在前幾章的研究結果上,將對現行法之缺失,提出修法建議。希冀本篇論文研究能夠促成多方研究,並有助於完善保險人義務之履行及被保險人權利之保障,以貫徹保險於當代不可或缺之社會、經濟意義。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按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一) 中文專書
1、 王澤鑑,(1994)。民法實例研習(下冊)。台北。
2、 王文宇,(2000)。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元照。
3、 江朝國,(2005)。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
4、 呂太郎,(2009)。民事訴訟之基本理論(二),元照,。
5、 林誠二,(2001)。民法債編總論(下),瑞興。
6、 黃立,(2005)。民法總則,元照。
7、 葉啟洲,(2011)。保險法實例研習,元照。
8、 劉宗榮,(2009)。新保險法,三民。
9、 寰瀛法律事務所,(2011)。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六)誠信原則與工程契約,元照。
(二) 期刊論文
1、 任自立,(2010)。保險法最大誠信原則之審思,法學家,第3期,頁106-120。
2、 李志峰,(2015)。司法監理對保險消費者之保護─以美國經驗為論述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7卷第3期,頁37-59。
3、 李志峰,(2013)。美國法上保險人處理賠案義務─兼評我國保險法之相關規定,輔仁法學,第46期,2013年12月,頁153-264。
4、 李志峰,(2012)。論責任保險人和解義務之內涵-以美國法的發展為論述中心,輔仁法學,第44期,頁235-286。
5、 李志峰,(2012),保險人於危險事故後之調查義務,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金融保險法制學術研討會。
6、 林建智、李志峰,論責任保險人之和解義務─以美國法制為參考,(2012)。中原財經法學,第29期,頁27-76。
7、 林建智,(1997)。論保險監理之目標,保險專刊,第50輯,頁180-192。
8、 林建智,(1994)。論合理期待原則,保險專刊,第33輯,頁157-166。
9、 林德瑞,(1998)。論懲罰性賠償,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期,頁25-66。
10、 陳聰富,(2008)。誠信原則之理論與實踐,政大法學評論,第104期,2008年8月,頁1-60。
11、 陳忠五,(2013)。不誠實廣告與懲罰性賠償金-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22號判決評釋,台灣法學雜誌,第229期,,頁110-116。
12、 張冠群,(2015)。對保險人違反誠信行為懲罰性賠償責任之課加--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3年度保險上字第9號判決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278期,頁15-28。
13、 黃明陽,(2013)。金融消費者保護法VS.消費者保護法,消費者保護研究,第17期,頁37-96。
14、 黃明陽,(2008)。保險消費權益之探討,消費者保護研究,第13期,頁1-69。
15、 詹森林,(2015)。台灣民法債務不履行體系之發展─外國法之繼受、本國理論與實務之演變,月旦法學雜誌,第241期,頁5-24。
16、 詹森林,(2010)。消保法懲罰性賠償金責任之過失應否限於重大過失?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七年上字第八一號民事判決之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4期,頁50-59。
17、 劉春堂,(2012)。保險人確定給付賠償金期限,台灣法學雜誌,第209期,頁101-113。
(三) 博碩士學位論文
1、 林毓棟,(2004)。契約損害賠償預見可能性原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陳雅萍,(1994)。論責任保險人於危險事故發生時之參與權與其為被保險人利益之防禦義務,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陳春玲,(2003)。論懲罰性賠償金之法律爭議與風險管理,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張容綺,(2005)。專利侵害損害賠償制度之檢討與重構--以美國法作為比較基準--,私立世新大學,法律學研所碩士論文。
5、 戴志傑,(2007)。美國懲罰性賠償金制度之基礎問題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 外文部分(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一) 英文專書
1、 Elizabeth Williams, J.D.(2012). Cause of Action in Tort for Bad Faith Refusal of Insurer to Pay Claim of Insured.
2、 John J. Kircher and Christine M. Wiseman, (2016). Punitive Damages: Law and Prac..
3、 Richard A. Posner, (1998).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4、 Stephen S. Ashley ,(1997) .Bad Faith Actions Liability & Damages.
(二) 英文期刊論文
1、 Alan O. Sykes, (1996). "Bad Faith" Breach of Contract by First-Party Insurers,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5, 413-17
2、 David G. Owen, (1976).Punitive Damages in Products Liability Litigation, Mich. L. Rev., 74, 1279-80.
3、 Kenneth S. Abraham, (1994)Natural History of the Insurer`s Liability for Bad Faith, Tex. L. Rev. , 72, 1295,1309.
4、 Robert E. Keeton, (1970).Insurance Law Rights at Variance with Policy Provisions, Harv. L. Rev.,83, 961-85.
5、 William S. Dodge, (1999).The Case for Punitive Damages in Contracts, Duke Law Journal, 48, 653.
三、 網站資源部分(按筆畫順序排列)
1、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http://www.cpc.ey.gov.tw/News_Content.aspx?n=EA50E0E8EAEB9A76&sms=D0E7C7246B38677C&s=B0CBEB2CA7DFE2D4
2、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https://www.foi.org.tw/Article.aspx?Arti=57&Lang=1&Role=1&Pno=1
3、 法源法律網http://db.lawbank.com.tw.autorpa.lib.nccu.edu.tw/FLAW/FLAWDOC01.aspx?lsid=FL006746&lno=34
4、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http://insprod.tii.org.tw/database/insurance/query.asp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1033580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3580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冠群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昭儀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昭儀zh_TW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7 17:05:06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7 17:05:0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7 17:05:0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3580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82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35800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查理賠困難之困境在實務上屢見不鮮,又保險契約有別於一般商業契約以牟利為目的,乃為尋求心靈安定進而達成促進社會和諧者,在消費保險契約關係中,並有保險人與被保險人間地位懸殊之特色,是以在當前理賠困難的背景下,思考我國現行法下是否足以保障因保險人不誠信履約受有損害之被保險人,又立法論上應如何預防、督促保險人之履約效率,應有其必要性與公益性。本文第貳章將依據原理原則與現行保險法之規定,就保險人理賠義務之內涵為歸納,並定義保險人不誠信履約之內涵。第叁章將考察美國法院面對保險人不誠信履約之司法監理作為,包括責任性質的沿革,從傳統的契約責任發展至當代之新型態侵權責任有何影響,是否更完善地填補被保險人因保險人不誠信履約受有之損失。第肆章、第伍章將審視,在現行民法、保險法、消費者保護法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下,因不誠信履約之保險人而受有損害之被保險人,請求損害賠償之潛在請求權基礎包括哪些,又有無可能課予不誠信履約之保險人懲罰性賠償。本章將歸納法院實務上對這些潛在請求權基礎之操作與認定,進一步對其見解作出分析、批判,並提出建議。最後在第陸章,奠基在前幾章的研究結果上,將對現行法之缺失,提出修法建議。希冀本篇論文研究能夠促成多方研究,並有助於完善保險人義務之履行及被保險人權利之保障,以貫徹保險於當代不可或缺之社會、經濟意義。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第三節 研究範圍
第貳章 保險人理賠義務之基礎
第一節 對價平衡原則
第二節 誠實信用原則
第一項 誠信原則與我國保險法之關係
第二項 美國法上誠實善意與公平交易原則於保險法領域內涵
第三節 我國保險法對保險人理賠義務之建構
第一項 事故發生後之調查義務
第二項 給付保險金義務
第三項 和解義務
第四節 小結
第參章 比較法考察─保險人不誠信履約在美國法院之司法監理作為
第一節 傳統契約法損害賠償範圍─以Hadley v. Baxendale案為例
第二節 傳統契約法損害賠償範圍不足
第三節 惡意行為請求權之發展
第一項 第三人保險
第二項 第一人保險
第四節 惡意行為請求權之要素
第一項 第三人保險人惡意之客觀類型
第二項 第一保險人惡意之客觀類型
第三項 輔助判斷不誠信之標準
第五節 惡意行為請求權之損害賠償範圍
第一項 未到期之保險給付
第二項 超越保險金額之不利益判決損害及其他經濟上損害
第三項 精神損害
第四項 律師費用
第五項 懲罰性賠償金
第六節 小結
第肆章 我國法對不誠信保險人之司法監理
第一節 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義務
第一項 遲延給付之損害賠償
第二項 不完全給付之損害賠償
第三項 精神損害賠償
第二節 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
第一項 民法第184條第1項
第二項 司法實務之觀察與評析
第三項 小結
第伍章 我國以懲罰性賠償金之課予矯正保險人不誠信履行契約義務之可能性
第一節 消費者保護法
第一項 保險爭議案件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可能性
第二項 依消費者保護法課予不誠信保險人懲罰性賠償金之可能性
第二節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
第一項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11條之3之構成要件
第二項 依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課予不誠信保險人懲罰性賠償金之可能性
第三項 小結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我國保險法應參考惡意行為請求權制度精神為修正以激勵履約效率
第二節 修法建議
第一項 明文保險人有事故發生後之調查義務
第二項 明文保險人有和解義務
第三項 課予不誠信履約保險人懲罰性賠償金
第三節 結語
zh_TW
dc.format.extent 770117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3580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司法監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誠信原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保險人之履約義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侵權責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債務不履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懲罰性賠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保險人惡意侵權行為責任zh_TW
dc.title (題名) 司法監理矯正保險人不誠信履約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n redressing Insurers` breach of contracts in bad faith through judicial system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按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一) 中文專書
1、 王澤鑑,(1994)。民法實例研習(下冊)。台北。
2、 王文宇,(2000)。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元照。
3、 江朝國,(2005)。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
4、 呂太郎,(2009)。民事訴訟之基本理論(二),元照,。
5、 林誠二,(2001)。民法債編總論(下),瑞興。
6、 黃立,(2005)。民法總則,元照。
7、 葉啟洲,(2011)。保險法實例研習,元照。
8、 劉宗榮,(2009)。新保險法,三民。
9、 寰瀛法律事務所,(2011)。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六)誠信原則與工程契約,元照。
(二) 期刊論文
1、 任自立,(2010)。保險法最大誠信原則之審思,法學家,第3期,頁106-120。
2、 李志峰,(2015)。司法監理對保險消費者之保護─以美國經驗為論述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7卷第3期,頁37-59。
3、 李志峰,(2013)。美國法上保險人處理賠案義務─兼評我國保險法之相關規定,輔仁法學,第46期,2013年12月,頁153-264。
4、 李志峰,(2012)。論責任保險人和解義務之內涵-以美國法的發展為論述中心,輔仁法學,第44期,頁235-286。
5、 李志峰,(2012),保險人於危險事故後之調查義務,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金融保險法制學術研討會。
6、 林建智、李志峰,論責任保險人之和解義務─以美國法制為參考,(2012)。中原財經法學,第29期,頁27-76。
7、 林建智,(1997)。論保險監理之目標,保險專刊,第50輯,頁180-192。
8、 林建智,(1994)。論合理期待原則,保險專刊,第33輯,頁157-166。
9、 林德瑞,(1998)。論懲罰性賠償,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期,頁25-66。
10、 陳聰富,(2008)。誠信原則之理論與實踐,政大法學評論,第104期,2008年8月,頁1-60。
11、 陳忠五,(2013)。不誠實廣告與懲罰性賠償金-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22號判決評釋,台灣法學雜誌,第229期,,頁110-116。
12、 張冠群,(2015)。對保險人違反誠信行為懲罰性賠償責任之課加--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3年度保險上字第9號判決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278期,頁15-28。
13、 黃明陽,(2013)。金融消費者保護法VS.消費者保護法,消費者保護研究,第17期,頁37-96。
14、 黃明陽,(2008)。保險消費權益之探討,消費者保護研究,第13期,頁1-69。
15、 詹森林,(2015)。台灣民法債務不履行體系之發展─外國法之繼受、本國理論與實務之演變,月旦法學雜誌,第241期,頁5-24。
16、 詹森林,(2010)。消保法懲罰性賠償金責任之過失應否限於重大過失?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七年上字第八一號民事判決之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4期,頁50-59。
17、 劉春堂,(2012)。保險人確定給付賠償金期限,台灣法學雜誌,第209期,頁101-113。
(三) 博碩士學位論文
1、 林毓棟,(2004)。契約損害賠償預見可能性原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陳雅萍,(1994)。論責任保險人於危險事故發生時之參與權與其為被保險人利益之防禦義務,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陳春玲,(2003)。論懲罰性賠償金之法律爭議與風險管理,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張容綺,(2005)。專利侵害損害賠償制度之檢討與重構--以美國法作為比較基準--,私立世新大學,法律學研所碩士論文。
5、 戴志傑,(2007)。美國懲罰性賠償金制度之基礎問題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 外文部分(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一) 英文專書
1、 Elizabeth Williams, J.D.(2012). Cause of Action in Tort for Bad Faith Refusal of Insurer to Pay Claim of Insured.
2、 John J. Kircher and Christine M. Wiseman, (2016). Punitive Damages: Law and Prac..
3、 Richard A. Posner, (1998).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4、 Stephen S. Ashley ,(1997) .Bad Faith Actions Liability & Damages.
(二) 英文期刊論文
1、 Alan O. Sykes, (1996). "Bad Faith" Breach of Contract by First-Party Insurers,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5, 413-17
2、 David G. Owen, (1976).Punitive Damages in Products Liability Litigation, Mich. L. Rev., 74, 1279-80.
3、 Kenneth S. Abraham, (1994)Natural History of the Insurer`s Liability for Bad Faith, Tex. L. Rev. , 72, 1295,1309.
4、 Robert E. Keeton, (1970).Insurance Law Rights at Variance with Policy Provisions, Harv. L. Rev.,83, 961-85.
5、 William S. Dodge, (1999).The Case for Punitive Damages in Contracts, Duke Law Journal, 48, 653.
三、 網站資源部分(按筆畫順序排列)
1、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http://www.cpc.ey.gov.tw/News_Content.aspx?n=EA50E0E8EAEB9A76&sms=D0E7C7246B38677C&s=B0CBEB2CA7DFE2D4
2、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https://www.foi.org.tw/Article.aspx?Arti=57&Lang=1&Role=1&Pno=1
3、 法源法律網http://db.lawbank.com.tw.autorpa.lib.nccu.edu.tw/FLAW/FLAWDOC01.aspx?lsid=FL006746&lno=34
4、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http://insprod.tii.org.tw/database/insurance/query.asp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