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暢銷書與公共圖書館館藏及讀者使用關係研究:以新北市立圖書館與金石堂書店為例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estsellers, libary collections, and reader use for public libraries : the case of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and Kingstone Bookstore
作者 陳力豪
Chen, Li Hao
貢獻者 王梅玲
陳力豪
Chen, Li Hao
關鍵詞 暢銷書
公共圖書館
選書
借閱排行榜
館藏使用評鑑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Mar-2017 17:09:54 (UTC+8)
摘要 大型連鎖書店常以暢銷書排行榜吸引讀者目光,藉此刺激消費者的閱讀與購書需求;而公共圖書館是提供社會大眾圖書資訊服務,以辦理終身教育與推廣閱讀為目標的機構,其選書作業經常面臨圖書「品質」與「需求」的兩難取捨。公共圖書館在面對書店的暢銷書籍時,其選書作業情形,以及將暢銷書列入館藏之比重是一項值得探討的問題。另一方面,暢銷書排行榜充滿正反面的議論,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對於暢銷書的觀點也值得關注與瞭解。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共有四點,分別為:(一)探討暢銷書與公共圖書館館藏的關係。(二)瞭解公共圖書館讀者對暢銷書看法。(三)探討公共圖書館讀者使用館藏暢銷書現況,以及其對館藏暢銷書的重要性與滿意度看法。(四)探討暢銷書排行榜的現況。

研究者首先以文獻回顧法探討暢銷書排行榜之現況,接著以書目核對與流通分析方法探討金石堂書店的暢銷書在新北市立圖書館的館藏現況與使用情形,最後採用問卷調查法瞭解新北市立圖書館讀者對暢銷書的看法,以及其對館藏暢銷書的重要性與滿意度看法。依據本研究結果,獲得主要結論如下:(一)新北市立圖書館將大部分的暢銷書列為館藏資源,以文學類所佔比重最高。(二)暢銷書「內容吸引人」與「掌握時代脈動」特質相對突出。(三)圖書館讀者對暢銷書服務頗具期待,但滿意度偏低。(四)不同職業與不同教育的圖書館讀者對暢銷書的看法與使用滿意度存在差異。

依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主要建議如下:(一)縮短熱門書籍的借閱期限。(二)加快暢銷書籍上架期程。(三)提高暢銷書館藏對工作需求的滿足程度。(四)慎選列入館藏的暢銷書籍。
參考文獻 王振鵠(1987)。圖書選擇法。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王梅玲(2000)。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館藏發展近況與展望。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5,29-43。
王梅玲(2012)。數位時代公共圖書館電子資源館藏發展與管理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9(4),18-32。
王梅玲(2014)。大學圖書館電子書績效評鑑支援採購決策之研究。國家圖書館館刊,103(2),49-76。
王梅玲、侯淳凡(2014)。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品質評鑑指標建構與應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40(1),101-121。
王梅玲、謝寶煖(2014)。圖書資訊學導論(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王軍(2014年4月)。從2013年《新京報》書香總榜看我國國民暢銷圖書購閱現狀。出版與印刷, 2,2-5。
王乾任(2014)。編輯到底在幹嘛:企劃、選題、行銷、通路、電子書全都得會。臺北市:釀出版。
王祿旺、國立編譯館(編)(2005)。圖書行銷學。臺北市:四章堂文化。
王錫璋(2004)。圖書館員常用的歐美書評、書訊雜誌。佛教圖書館館訊,37,13-20。
王鵬濤(2008年3月)。暢銷書現象的社會文化原因探析。編輯之友,3,39-41。
尹培麗(2011)。是暢銷書,又是禁書—從《哈利•波特》看美國的圖書館權利。圖書館雜誌,30(7),18-21。
左晶(2013)。大眾文化視野下的暢銷書研究。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朱秀清(2007年6月)。使用與滿足—從讀者接受角度解析“暢銷書”。出版發行研究,6,30-33。
吳明德、薛理桂(1995)。圖書選擇與採訪。臺北縣:空大。
吳明德(1991)。館藏發展。臺北市:漢美。
吳晞(1993)。文獻資源建設與圖書館藏書工作手冊。北京:書目文獻發行。
李淩芳(2010年5月)。掌握讀者的心靈密碼—暢銷書背後的讀者閱讀心理解讀。出版發行研究,5,29-31。
宋辰博(2006)。圖書市場的「寵兒」—新世紀以來暢銷長篇小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安徽:安徽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專業。
孟樊(2007),台灣出版文化讀本。臺北市:商周。
林秀雲譯(2013) / 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新加玻商聖智。
林惠玲、陳正倉(2014)。基礎統計學 : 觀念與應用。臺北市:雙葉書廊。
林鈺雯(2006)。LibQUAL+TM探討我國大學圖書館服務品質評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卓妙容譯(2003) / Michael Korda著,打造暢銷書。臺北市:商周。
周榆凱、李易諭(2006)。應用價值鏈建立台灣暢銷書之成功要素與預測模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邱炯友 (2001)。數據的迷失:從圖書借閱排行榜看出版銷售損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31, 8-14。
邱炯友、花湘琪、陳冠華(2001)。圖書館借閱排行榜之閱讀風貌。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7,27-49。
邱炯友(2003)。出版與閱讀議題下待解的三角習題。出版界,67,38-41。
邱炯友、花湘琪(2010)。台灣圖書出版市場之背景與國際比較。臺灣圖書雜誌出版市場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邱炯友、紀宜均 (2009),解讀圖書銷售與借閱排行榜:以金石堂、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出版界,88,18-55。
金石堂網路書店(2015)。暢銷排行榜。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2日,檢自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board.asp?RankType=new&selltype=sell01
東森新聞雲(2012)。傳說中的「幽靈書」 千人預約永難上架。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4日,檢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628/67229.htm
胡文玲(1999)。從產製者與消費者的立場分析暢銷書排行榜的流行文化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胡述兆編(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臺北市:漢美
胡述兆、吳祖善(1991)。圖書館學導論。臺北市:漢美
胡蘊玉(1998)。文化工業運作下的台灣文學現象研究--以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為例(1983-1997)(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洪妃(2015)。從體育研究生資訊需求探討館藏使用與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范承源(1990年9月)。美國公共圖書館館藏與服務的實況探討。美國研究,20(3),27-46。
孫守儉、葉蕊(2003),關注圖書市場分析閱讀傾向—淺議暢銷書的熱點轉化及採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山東圖書館季刊,1,82-83。
袁暉(1999年1月)。暢銷書探微(一)。編輯之友,1,10-11。
袁暉(1999年3月)。暢銷書探微(二)。編輯之友,3,15-17。
鹿遙(2012年5月)。“傻瓜”出版時代高校圖書館暢銷書采訪工作探討。高校圖書館工作,3,94-96。
郭俊桔、張育蓉(2013)。使用情緒分析於圖書館使用者滿意度評估之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7(2),153-197。
郭冠麟(2005)。淺談公共圖書館借閱排行榜與圖書銷售排行榜之關係:以2004年臺北市立圖書館及金石堂書店為例。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2(3) ,51-57。
郭慶華(2002年5月)。暢銷書起源論。江蘇圖書館學報,123,52-53。
國家圖書館(2013)。樂遊『閱』世界:臺灣 101 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記者會暨表揚典禮活動手冊。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2日,檢自http://www.ncl.edu.tw/public/Data/32261205571.pdf
國家圖書館(2014)。讀領風騷:臺灣102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暨公共圖書館好書書目發表記者會活動手冊。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3日,檢自http://www.ncl.edu.tw/public/Data/412271565471.pdf
國家圖書館(2015)。讀饗幸福:臺灣103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記者會暨借閱楷模表揚典禮活動手冊。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2日,檢自http://www.ncl.edu.tw/public/Data/412271565471.pdf
國家圖書館(2015)。103年臺灣圖書出版現況及其趨勢分析。上網日期:2015年12月30日,檢自http://www.ncl.edu.tw/public/Data/54109142371.pdf
莫偉鳴、何瓊(2014年1月)。“暢銷書”分析研究。圖書館,1,62。
陳希林譯(2006) / Brian Hill & Dee Power著,暢銷書的故事:看作家、經紀人、書評家、出版社及通路如何聯手撼動讀者。臺北市:臉譜。
陳昊(2014年8月)。公共事業平臺下的暢銷書大眾文化特性探究。現代交際,8,99-100。
陳信元(2015年7月)。從暢銷書排行榜觀察2014年臺灣出版趨勢。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6,4-8。
陳建文、陳美文(2006)。圖書館服務品質對使用者滿意度與再使用意願之研究:以某大學為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1),61-82。
陳穎青(2007)。老貓學出版。臺北市:遠流。
張文紅(2009年6月)。“暢銷書”概念內涵及衡量標準探析。北京印刷學院學報,17(3),29-32。
張文紅(2011)。暢銷書理論與實踐。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張欣然(2012年9月)。成人繪本類圖書暢銷原因探析—以幾米繪本為例。文學界,9,45-47。
張若凡、閆巖(2014年12月)。解碼暢銷書的隱形密碼—《中國超級暢銷書大解密•2013》。出版廣角,Z1,70-71。
張春(2014年11月)。暢銷書視閾下小說類型化出版研究。中國出版,22,15-18。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國良、黃兆奎(2011)。基於圖書借閱排行榜分析制定圖書採購方案的構思—以四川警察學院圖書館為例。四川圖書館學報,179,74-76。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臺中市:滄海。
黃靖真(2003)。文學類暢銷書購買者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消費者為例。嘉義縣: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
國家圖書館(編)(2015)。中華民國一0三年圖書館年鑑。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曾繁絹、李宗翰(2008)。圖書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評估之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6(1/2),111-142。
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排行榜。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檢自http://www.books.com.tw/web/sys_tdrntb/books/?loc=subject_003
新北市立圖書館(2013)。新北市立圖書館悅讀誌:2013‧春季號。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檢自:http://98.131.116.74/tphcc/2013spring/1680/1680_2013spr_news_03.html#news3a
新北市立圖書館(2013)。館藏發展政策。上網日期:2015年12月30日,檢自:http://h2o.tphcc.gov.tw/MainPortalAdmin/document/htmlCnt/2013080112051590-%E6%96%B0%E5%8C%97%E5%B8%82%E7%AB%8B%E5%9C%96%E6%9B%B8%E9%A4%A8%E9%A4%A8%E8%97%8F%E7%99%BC%E5%B1%95%E6%94%BF%E7%AD%96.pdf
新北市立圖書館(2014)。新北市立圖書館悅讀誌:2014‧春季號。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檢自:http://activity.library.ntpc.net.tw/tphcc/2014spring/1680/1680_2014spr_news_03.html
誠品網路書店(2015)。誠品書店暢銷榜。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0日,檢自http://www.eslite.com/saleboard_bookstore.aspx
詹麗萍 (2006) 。引文分析與電子期刊使用評鑑。在數位時代圖書館館藏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261-275):臺中市 :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檢自 http://ir.lib.nchu.edu.tw/bitstream/11455/59667/1/li3.pdf
葉瑞鴻(2003)。日本戰後閱讀文化變遷研究∼以暢銷書排行榜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所。
萬躍華,張根彬(編)(1994)。圖書館採訪理論與實踐。北京:書目文獻。
臺北市立圖書館(2015)。館藏發展政策。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檢自http://www.tpml.edu.tw/ct.asp?xItem=1108972&ctNode=62456&mp=104021
臺北市立圖書館(2007)。解讀2006臺北人閱讀行為及借閱排行榜。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7日,檢自http://www.tpml.edu.tw/public/Attachment/0498512318.pdf
鄭冬松(2009)。暢銷書市場運作機制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市:北京印刷學院傳播學學科專業。
劉武宏、周餘姣(2007年4月)。論暢銷書、盜版書、禁書與圖書館。河南圖書館學刊,4,56-57。
蔡坤哲、褚麗娟(2005)。國內暢銷書讀者購買決策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
練小川(2010)。何謂trade paperback?。出版參考,19,39。
盧荷生(2003)。我心目中的「圖書館學」。圖書與資訊學刊,46,1 – 10。
閻崇泰、李易諭(2008)。圖書出版業暢銷書價值鏈分析—以《藍海策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
賴雅柔(2013)。臺灣地區大學圖書館特色館藏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韓小亞(2009)。暢銷書中的時代軌跡。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1),137-138+141。
賴鼎銘(1996)。由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看圖書館員的好書意識型態。圖書館學刊,11,113-132。
蕭麗娟(2009)。公共圖書館建立館藏特色之研究─以花蓮縣公共圖書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
戴龍基(編)(2007)。文獻資源發展政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蘋果日報(2014)。10大必看書:北愛推理南瘋柯南漫畫。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4日,檢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128/335411/
鐘代福(1993年5月)。誘人的暢銷書。出版發行研究,3,47-48。
鐘麗君(2007年1月)。論暢銷圖書出版的執行力。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5-98。
Alabaster, Carol. (2010). Developing an Outstanding Core Collection : a Guide for Libraries. Chicago, Ill.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2015). Indie bestseller Lists.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5, from http://www.indiebound.org/indie-bestsellers
Amy S. Pattee.(2013). Developing Library Collections for Today`s Young Adults.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Inc.
Berlin, S. T. (1990). Bestsellers and public service: can public libraries provide both?. Reference Librarian, (27/28), 451-457.
Bowerman, P. (2008). What Does "Bestseller" Really Mean?. Seybold Report: Analyzing Publishing Technologies. 8-14.
Broadus, Robert (1981). Selecting Materials for Libraries. New York : H. W. Wilson.
Brooker, M. (2007). Public libraries need to stock both bestsellers and classics. Library & Information Update, 6(7/8), 20.
Brown, P. (2010). Best Sellers: Readers Advisory at the Core of Public Libraries and `First to the Fringe`. Aplis, 23(1), 5-15.
Cenzer, S. Pamela., Gozzi, I. Cynthia. (Eds.). (1991). Evaluating Acquisitions and Collections Management. New York : Haworth Press.
Crawford, G. A., & Harris, M. (2001). Best-Sellers in Academic Libraries.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62(3), 216.
Curley, Arthur., Broderick, Dorothy. (1985). Building Library Collections. Lanham, Md. : Scarecrow Press.
Cynthia Orr. (2009) .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Public Libraries.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Third Edition. Taylor and Francis: New York.
D`Elia, G., Jörgensen, C., Woelfel, J., & Rodger, E. (2002).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Public Library Use: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nsumer Market for Library and Internet Servi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53(10), 802-820
Diamond, Edwin. (1995). Behind the Times Iinside the new New York Tim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lan, J. (2007, April). Understanding today`s `market.`. Library & Information Update. p. 17.
Drobnicki, J. A. (2014). Holocaust Denial Literature Twenty Years Later: A Follow-up Investigation of Public Librarians` Attitudes Regarding Acquisition and Access. Judaica Librarianship, 1854-87. doi:10.14263/2330-2976.1035
Edwards, Gail. (2012). ‘Good Reading Among Young Canadians’ (c. 1900–50):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Librarians, Young Canada’s Book Week,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rofessional Discourse. Library & Information History, 28(2), 135-149
Feather, J., & Reid, M. (1995). Bestsellers and the British book industry. 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 11(1), 57.
Feather, J., & Woodbridge, H. (2007). Bestsellers in the British Book Industry 1998–2005. 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 23(3), 210-223.
Fenner, Audrey. (Eds.). (2004). Selecting Materials for Library Collections. Binghamton, N.Y.Haworth Information Press.
Francis, J. (2006). Did it all go wrong from the start?. Library & Information Update, 5(1/2), 56-57.
Gordon, M., Haack, A., Vernon, R., Saulter, T., & Shaw, D. (2014). Multiple Copies of Bestsellers in Public Libraries: How Much Is Enough?.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33(2), 145-154. doi:10.1080/01616846.2014.910725
Hoffmann, Frank. W. (2005). Library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 academic, public, and special libraries. Lanham, Md. : Scarecrow Press.
Hong Kong Public Libraries (2015). Selection of Library Materials.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5, from https://www.hkpl.gov.hk/en/about-us/collection-develop/selection.html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2014). Guidelines for a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 using the Conspectus Model. Retrieved March 13, 2015, from 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acquisition-collection-development/publications/gcdp-en.pdf
Johnson, Peggy. (2014). Fundamentals of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Kaur, P., & Walia, P. K. (2015).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within public libraries in Delhi. Library Management, 36(1/2), 99-114. doi:10.1108/LM-11-2013-0104
Kelly, M. (2015).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Public Libraries in Australia: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34(1), 44-62. doi:10.1080/01616846.2015.1000783
Khlebnikov, B., & Brown, D. (1998). The secret of the bestseller. Russian Social Science Review, 39(3), 78.
Kohn, Karen C. (2013). Usage-Based Collection Evaluation with a Curricular Focus.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74(1), 85-97.
Kruse, T., & Holtzman, A. (2003). Web booksellers—their usefulness to libraries. Library Collections, Acquisi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 27(1), 121. doi:10.1016/S1464-9055(02)00312-3
Kupfer, D. C. (2008). Should the American Canon Be Discussed in a Public Library? The Selection of Classic American Authors in One Book Reading Projects. Library Philosophy & Practice, 1-14.
Lee, H. Sul. (Eds.). (1988). Acquisitions, Budgets, and Material Costs :Issues and Approaches. New York: Haworth Press.
Manernova, O. (2015). Conservation of library collections: Research in library collections conservation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t the Scientific Library of Tomsk State University. IFLA Journal, 41(1), 63-69. doi:10.1177/0340035214561732
Martin, Claude (1996). Production, Content, and Uses of Bestselling Books in Quebec.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1)4,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5, from http://www.cjc-online.ca/index.php/journal/article/view/958/864
Miller, Laura J. (2000). The Best-Seller List as Marketing Tool and Historical Fiction in Ezra Greenspan (Ed.), Book History. (pp.284-304). Volume Three. University Park, PA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
Miller, R. (2005). LIBRARY BEST SELLERS 2005. Library Journal, 130(20), 80-81.
Naper, S., & Wiegand, S. (2008). "Books of the Hour" and "Books of All Time": Booklists in the Evolving Library. Library Philosophy & Practice, 1-11.
Naylor, R. (2014). Too Many Ebooks, Too Many Choices. Journal of The Library Administration & Management Section, 10(2), 4-6.
Nelson City Council (2016). Launch of our Bestseller Collection. Retrieved January 22, 2017, from http://nelsonpubliclibraries.co.nz/library/library-news/launch-of-our-bestseller-collection/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3).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5th edition. 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New York Times (2015). Best Sellers.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15, from http://www.nytimes.com/best-sellers-books/overview.html
Pattee, Amy S.(2013). Developing Library Collections for Today`s Young Adults.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Inc.
Prytherch, Ray.(2005). Harrod`s librarians` glossary and reference book : a directory of over 10,200 terms, organizations, projects and acronyms in the area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ibrary science, publishing and archive management.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Ashgate.
Publishers Weekly (2015). Bestsellers. Retrieved November 22, 2015, from http://www.publishersweekly.com/pw/nielsen/index.html
Reitz, Joan M.(2004). Dictionary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Westport, Conn. : Libraries Unlimited.
Rubin, E. Richard. (2010). Foundatio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Third edition. New York: Neal-Schuman Publishers, Inc.
Rutledge, John; Swindler, Luke. (1987). The Selection Decision: Defining Criteria and Establishing Priorities.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48(2), 123-131.
Sanders, M. (2009). Popular Reading Collections in Public University Libraries: A Survey of Three Southeastern States. Public Services Quarterly, 5(3), 174-183. doi:10.1080/15228950902976083
San Francisco Public Library (2015). Main Library Collections & Centers.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5, from http://sfpl.org/index.php?pg=2000007201
Senkevitch, J. J., & Sweetland, J. H. (1996). Evaluating public library adult fiction: Can we define a core collection?. Rq, 36(1), 103.
Sloane, D. E. (2013). Must read: rediscovering American bestsellers from Charlotte Temple to The Da Vinci code. Choice: Current Reviews For Academic Libraries, 50(9), 1626.
Stephens, Annabel K. (Eds.). (1998). Public Library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 Haworth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102155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5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梅玲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力豪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Li Hao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力豪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Li Hao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7 17:09:54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7 17:09:5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7 17:09:5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155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86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155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大型連鎖書店常以暢銷書排行榜吸引讀者目光,藉此刺激消費者的閱讀與購書需求;而公共圖書館是提供社會大眾圖書資訊服務,以辦理終身教育與推廣閱讀為目標的機構,其選書作業經常面臨圖書「品質」與「需求」的兩難取捨。公共圖書館在面對書店的暢銷書籍時,其選書作業情形,以及將暢銷書列入館藏之比重是一項值得探討的問題。另一方面,暢銷書排行榜充滿正反面的議論,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對於暢銷書的觀點也值得關注與瞭解。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共有四點,分別為:(一)探討暢銷書與公共圖書館館藏的關係。(二)瞭解公共圖書館讀者對暢銷書看法。(三)探討公共圖書館讀者使用館藏暢銷書現況,以及其對館藏暢銷書的重要性與滿意度看法。(四)探討暢銷書排行榜的現況。

研究者首先以文獻回顧法探討暢銷書排行榜之現況,接著以書目核對與流通分析方法探討金石堂書店的暢銷書在新北市立圖書館的館藏現況與使用情形,最後採用問卷調查法瞭解新北市立圖書館讀者對暢銷書的看法,以及其對館藏暢銷書的重要性與滿意度看法。依據本研究結果,獲得主要結論如下:(一)新北市立圖書館將大部分的暢銷書列為館藏資源,以文學類所佔比重最高。(二)暢銷書「內容吸引人」與「掌握時代脈動」特質相對突出。(三)圖書館讀者對暢銷書服務頗具期待,但滿意度偏低。(四)不同職業與不同教育的圖書館讀者對暢銷書的看法與使用滿意度存在差異。

依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主要建議如下:(一)縮短熱門書籍的借閱期限。(二)加快暢銷書籍上架期程。(三)提高暢銷書館藏對工作需求的滿足程度。(四)慎選列入館藏的暢銷書籍。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問題陳述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暢銷書與排行榜意涵、類型與發展 9
第二節 圖書館選書、館藏發展與暢銷書 16
第三節 館藏評鑑與使用調查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25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6
第四節 研究個案簡介 29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0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1
第七節 研究實施步驟 34
第四章 暢銷書與館藏書目及流通比對分析 37
第一節 書目核對結果分析 37
第二節 暢銷書館藏流通情形分析 49
第三節 綜合討論 67
第五章 新北市立圖書館讀者使用暢銷書與滿意度調查分析 69
第一節 基本資料 69
第二節 讀者對暢銷書看法及暢銷書館藏服務之意見 72
第三節 不同類別受訪者對暢銷書意見與滿意度差異分析 81
第四節 綜合討論 8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4
zh_TW
dc.format.extent 361915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5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暢銷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選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借閱排行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館藏使用評鑑zh_TW
dc.title (題名) 暢銷書與公共圖書館館藏及讀者使用關係研究:以新北市立圖書館與金石堂書店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estsellers, libary collections, and reader use for public libraries : the case of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and Kingstone Bookstor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振鵠(1987)。圖書選擇法。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王梅玲(2000)。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館藏發展近況與展望。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5,29-43。
王梅玲(2012)。數位時代公共圖書館電子資源館藏發展與管理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9(4),18-32。
王梅玲(2014)。大學圖書館電子書績效評鑑支援採購決策之研究。國家圖書館館刊,103(2),49-76。
王梅玲、侯淳凡(2014)。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品質評鑑指標建構與應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40(1),101-121。
王梅玲、謝寶煖(2014)。圖書資訊學導論(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王軍(2014年4月)。從2013年《新京報》書香總榜看我國國民暢銷圖書購閱現狀。出版與印刷, 2,2-5。
王乾任(2014)。編輯到底在幹嘛:企劃、選題、行銷、通路、電子書全都得會。臺北市:釀出版。
王祿旺、國立編譯館(編)(2005)。圖書行銷學。臺北市:四章堂文化。
王錫璋(2004)。圖書館員常用的歐美書評、書訊雜誌。佛教圖書館館訊,37,13-20。
王鵬濤(2008年3月)。暢銷書現象的社會文化原因探析。編輯之友,3,39-41。
尹培麗(2011)。是暢銷書,又是禁書—從《哈利•波特》看美國的圖書館權利。圖書館雜誌,30(7),18-21。
左晶(2013)。大眾文化視野下的暢銷書研究。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朱秀清(2007年6月)。使用與滿足—從讀者接受角度解析“暢銷書”。出版發行研究,6,30-33。
吳明德、薛理桂(1995)。圖書選擇與採訪。臺北縣:空大。
吳明德(1991)。館藏發展。臺北市:漢美。
吳晞(1993)。文獻資源建設與圖書館藏書工作手冊。北京:書目文獻發行。
李淩芳(2010年5月)。掌握讀者的心靈密碼—暢銷書背後的讀者閱讀心理解讀。出版發行研究,5,29-31。
宋辰博(2006)。圖書市場的「寵兒」—新世紀以來暢銷長篇小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安徽:安徽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專業。
孟樊(2007),台灣出版文化讀本。臺北市:商周。
林秀雲譯(2013) / 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新加玻商聖智。
林惠玲、陳正倉(2014)。基礎統計學 : 觀念與應用。臺北市:雙葉書廊。
林鈺雯(2006)。LibQUAL+TM探討我國大學圖書館服務品質評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卓妙容譯(2003) / Michael Korda著,打造暢銷書。臺北市:商周。
周榆凱、李易諭(2006)。應用價值鏈建立台灣暢銷書之成功要素與預測模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邱炯友 (2001)。數據的迷失:從圖書借閱排行榜看出版銷售損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31, 8-14。
邱炯友、花湘琪、陳冠華(2001)。圖書館借閱排行榜之閱讀風貌。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7,27-49。
邱炯友(2003)。出版與閱讀議題下待解的三角習題。出版界,67,38-41。
邱炯友、花湘琪(2010)。台灣圖書出版市場之背景與國際比較。臺灣圖書雜誌出版市場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邱炯友、紀宜均 (2009),解讀圖書銷售與借閱排行榜:以金石堂、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出版界,88,18-55。
金石堂網路書店(2015)。暢銷排行榜。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2日,檢自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board.asp?RankType=new&selltype=sell01
東森新聞雲(2012)。傳說中的「幽靈書」 千人預約永難上架。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4日,檢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628/67229.htm
胡文玲(1999)。從產製者與消費者的立場分析暢銷書排行榜的流行文化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胡述兆編(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臺北市:漢美
胡述兆、吳祖善(1991)。圖書館學導論。臺北市:漢美
胡蘊玉(1998)。文化工業運作下的台灣文學現象研究--以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為例(1983-1997)(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洪妃(2015)。從體育研究生資訊需求探討館藏使用與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范承源(1990年9月)。美國公共圖書館館藏與服務的實況探討。美國研究,20(3),27-46。
孫守儉、葉蕊(2003),關注圖書市場分析閱讀傾向—淺議暢銷書的熱點轉化及採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山東圖書館季刊,1,82-83。
袁暉(1999年1月)。暢銷書探微(一)。編輯之友,1,10-11。
袁暉(1999年3月)。暢銷書探微(二)。編輯之友,3,15-17。
鹿遙(2012年5月)。“傻瓜”出版時代高校圖書館暢銷書采訪工作探討。高校圖書館工作,3,94-96。
郭俊桔、張育蓉(2013)。使用情緒分析於圖書館使用者滿意度評估之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7(2),153-197。
郭冠麟(2005)。淺談公共圖書館借閱排行榜與圖書銷售排行榜之關係:以2004年臺北市立圖書館及金石堂書店為例。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2(3) ,51-57。
郭慶華(2002年5月)。暢銷書起源論。江蘇圖書館學報,123,52-53。
國家圖書館(2013)。樂遊『閱』世界:臺灣 101 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記者會暨表揚典禮活動手冊。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2日,檢自http://www.ncl.edu.tw/public/Data/32261205571.pdf
國家圖書館(2014)。讀領風騷:臺灣102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暨公共圖書館好書書目發表記者會活動手冊。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3日,檢自http://www.ncl.edu.tw/public/Data/412271565471.pdf
國家圖書館(2015)。讀饗幸福:臺灣103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記者會暨借閱楷模表揚典禮活動手冊。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2日,檢自http://www.ncl.edu.tw/public/Data/412271565471.pdf
國家圖書館(2015)。103年臺灣圖書出版現況及其趨勢分析。上網日期:2015年12月30日,檢自http://www.ncl.edu.tw/public/Data/54109142371.pdf
莫偉鳴、何瓊(2014年1月)。“暢銷書”分析研究。圖書館,1,62。
陳希林譯(2006) / Brian Hill & Dee Power著,暢銷書的故事:看作家、經紀人、書評家、出版社及通路如何聯手撼動讀者。臺北市:臉譜。
陳昊(2014年8月)。公共事業平臺下的暢銷書大眾文化特性探究。現代交際,8,99-100。
陳信元(2015年7月)。從暢銷書排行榜觀察2014年臺灣出版趨勢。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6,4-8。
陳建文、陳美文(2006)。圖書館服務品質對使用者滿意度與再使用意願之研究:以某大學為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1),61-82。
陳穎青(2007)。老貓學出版。臺北市:遠流。
張文紅(2009年6月)。“暢銷書”概念內涵及衡量標準探析。北京印刷學院學報,17(3),29-32。
張文紅(2011)。暢銷書理論與實踐。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張欣然(2012年9月)。成人繪本類圖書暢銷原因探析—以幾米繪本為例。文學界,9,45-47。
張若凡、閆巖(2014年12月)。解碼暢銷書的隱形密碼—《中國超級暢銷書大解密•2013》。出版廣角,Z1,70-71。
張春(2014年11月)。暢銷書視閾下小說類型化出版研究。中國出版,22,15-18。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國良、黃兆奎(2011)。基於圖書借閱排行榜分析制定圖書採購方案的構思—以四川警察學院圖書館為例。四川圖書館學報,179,74-76。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臺中市:滄海。
黃靖真(2003)。文學類暢銷書購買者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消費者為例。嘉義縣: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
國家圖書館(編)(2015)。中華民國一0三年圖書館年鑑。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曾繁絹、李宗翰(2008)。圖書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評估之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6(1/2),111-142。
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排行榜。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檢自http://www.books.com.tw/web/sys_tdrntb/books/?loc=subject_003
新北市立圖書館(2013)。新北市立圖書館悅讀誌:2013‧春季號。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檢自:http://98.131.116.74/tphcc/2013spring/1680/1680_2013spr_news_03.html#news3a
新北市立圖書館(2013)。館藏發展政策。上網日期:2015年12月30日,檢自:http://h2o.tphcc.gov.tw/MainPortalAdmin/document/htmlCnt/2013080112051590-%E6%96%B0%E5%8C%97%E5%B8%82%E7%AB%8B%E5%9C%96%E6%9B%B8%E9%A4%A8%E9%A4%A8%E8%97%8F%E7%99%BC%E5%B1%95%E6%94%BF%E7%AD%96.pdf
新北市立圖書館(2014)。新北市立圖書館悅讀誌:2014‧春季號。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檢自:http://activity.library.ntpc.net.tw/tphcc/2014spring/1680/1680_2014spr_news_03.html
誠品網路書店(2015)。誠品書店暢銷榜。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0日,檢自http://www.eslite.com/saleboard_bookstore.aspx
詹麗萍 (2006) 。引文分析與電子期刊使用評鑑。在數位時代圖書館館藏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261-275):臺中市 :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檢自 http://ir.lib.nchu.edu.tw/bitstream/11455/59667/1/li3.pdf
葉瑞鴻(2003)。日本戰後閱讀文化變遷研究∼以暢銷書排行榜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所。
萬躍華,張根彬(編)(1994)。圖書館採訪理論與實踐。北京:書目文獻。
臺北市立圖書館(2015)。館藏發展政策。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檢自http://www.tpml.edu.tw/ct.asp?xItem=1108972&ctNode=62456&mp=104021
臺北市立圖書館(2007)。解讀2006臺北人閱讀行為及借閱排行榜。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7日,檢自http://www.tpml.edu.tw/public/Attachment/0498512318.pdf
鄭冬松(2009)。暢銷書市場運作機制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市:北京印刷學院傳播學學科專業。
劉武宏、周餘姣(2007年4月)。論暢銷書、盜版書、禁書與圖書館。河南圖書館學刊,4,56-57。
蔡坤哲、褚麗娟(2005)。國內暢銷書讀者購買決策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
練小川(2010)。何謂trade paperback?。出版參考,19,39。
盧荷生(2003)。我心目中的「圖書館學」。圖書與資訊學刊,46,1 – 10。
閻崇泰、李易諭(2008)。圖書出版業暢銷書價值鏈分析—以《藍海策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
賴雅柔(2013)。臺灣地區大學圖書館特色館藏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韓小亞(2009)。暢銷書中的時代軌跡。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1),137-138+141。
賴鼎銘(1996)。由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看圖書館員的好書意識型態。圖書館學刊,11,113-132。
蕭麗娟(2009)。公共圖書館建立館藏特色之研究─以花蓮縣公共圖書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
戴龍基(編)(2007)。文獻資源發展政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蘋果日報(2014)。10大必看書:北愛推理南瘋柯南漫畫。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4日,檢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128/335411/
鐘代福(1993年5月)。誘人的暢銷書。出版發行研究,3,47-48。
鐘麗君(2007年1月)。論暢銷圖書出版的執行力。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5-98。
Alabaster, Carol. (2010). Developing an Outstanding Core Collection : a Guide for Libraries. Chicago, Ill.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2015). Indie bestseller Lists.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5, from http://www.indiebound.org/indie-bestsellers
Amy S. Pattee.(2013). Developing Library Collections for Today`s Young Adults.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Inc.
Berlin, S. T. (1990). Bestsellers and public service: can public libraries provide both?. Reference Librarian, (27/28), 451-457.
Bowerman, P. (2008). What Does "Bestseller" Really Mean?. Seybold Report: Analyzing Publishing Technologies. 8-14.
Broadus, Robert (1981). Selecting Materials for Libraries. New York : H. W. Wilson.
Brooker, M. (2007). Public libraries need to stock both bestsellers and classics. Library & Information Update, 6(7/8), 20.
Brown, P. (2010). Best Sellers: Readers Advisory at the Core of Public Libraries and `First to the Fringe`. Aplis, 23(1), 5-15.
Cenzer, S. Pamela., Gozzi, I. Cynthia. (Eds.). (1991). Evaluating Acquisitions and Collections Management. New York : Haworth Press.
Crawford, G. A., & Harris, M. (2001). Best-Sellers in Academic Libraries.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62(3), 216.
Curley, Arthur., Broderick, Dorothy. (1985). Building Library Collections. Lanham, Md. : Scarecrow Press.
Cynthia Orr. (2009) .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Public Libraries.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Third Edition. Taylor and Francis: New York.
D`Elia, G., Jörgensen, C., Woelfel, J., & Rodger, E. (2002).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Public Library Use: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nsumer Market for Library and Internet Servi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53(10), 802-820
Diamond, Edwin. (1995). Behind the Times Iinside the new New York Tim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lan, J. (2007, April). Understanding today`s `market.`. Library & Information Update. p. 17.
Drobnicki, J. A. (2014). Holocaust Denial Literature Twenty Years Later: A Follow-up Investigation of Public Librarians` Attitudes Regarding Acquisition and Access. Judaica Librarianship, 1854-87. doi:10.14263/2330-2976.1035
Edwards, Gail. (2012). ‘Good Reading Among Young Canadians’ (c. 1900–50):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Librarians, Young Canada’s Book Week,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rofessional Discourse. Library & Information History, 28(2), 135-149
Feather, J., & Reid, M. (1995). Bestsellers and the British book industry. 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 11(1), 57.
Feather, J., & Woodbridge, H. (2007). Bestsellers in the British Book Industry 1998–2005. 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 23(3), 210-223.
Fenner, Audrey. (Eds.). (2004). Selecting Materials for Library Collections. Binghamton, N.Y.Haworth Information Press.
Francis, J. (2006). Did it all go wrong from the start?. Library & Information Update, 5(1/2), 56-57.
Gordon, M., Haack, A., Vernon, R., Saulter, T., & Shaw, D. (2014). Multiple Copies of Bestsellers in Public Libraries: How Much Is Enough?.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33(2), 145-154. doi:10.1080/01616846.2014.910725
Hoffmann, Frank. W. (2005). Library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 academic, public, and special libraries. Lanham, Md. : Scarecrow Press.
Hong Kong Public Libraries (2015). Selection of Library Materials.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5, from https://www.hkpl.gov.hk/en/about-us/collection-develop/selection.html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2014). Guidelines for a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 using the Conspectus Model. Retrieved March 13, 2015, from 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acquisition-collection-development/publications/gcdp-en.pdf
Johnson, Peggy. (2014). Fundamentals of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Kaur, P., & Walia, P. K. (2015).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within public libraries in Delhi. Library Management, 36(1/2), 99-114. doi:10.1108/LM-11-2013-0104
Kelly, M. (2015).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Public Libraries in Australia: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34(1), 44-62. doi:10.1080/01616846.2015.1000783
Khlebnikov, B., & Brown, D. (1998). The secret of the bestseller. Russian Social Science Review, 39(3), 78.
Kohn, Karen C. (2013). Usage-Based Collection Evaluation with a Curricular Focus.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74(1), 85-97.
Kruse, T., & Holtzman, A. (2003). Web booksellers—their usefulness to libraries. Library Collections, Acquisi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 27(1), 121. doi:10.1016/S1464-9055(02)00312-3
Kupfer, D. C. (2008). Should the American Canon Be Discussed in a Public Library? The Selection of Classic American Authors in One Book Reading Projects. Library Philosophy & Practice, 1-14.
Lee, H. Sul. (Eds.). (1988). Acquisitions, Budgets, and Material Costs :Issues and Approaches. New York: Haworth Press.
Manernova, O. (2015). Conservation of library collections: Research in library collections conservation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t the Scientific Library of Tomsk State University. IFLA Journal, 41(1), 63-69. doi:10.1177/0340035214561732
Martin, Claude (1996). Production, Content, and Uses of Bestselling Books in Quebec.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1)4,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5, from http://www.cjc-online.ca/index.php/journal/article/view/958/864
Miller, Laura J. (2000). The Best-Seller List as Marketing Tool and Historical Fiction in Ezra Greenspan (Ed.), Book History. (pp.284-304). Volume Three. University Park, PA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
Miller, R. (2005). LIBRARY BEST SELLERS 2005. Library Journal, 130(20), 80-81.
Naper, S., & Wiegand, S. (2008). "Books of the Hour" and "Books of All Time": Booklists in the Evolving Library. Library Philosophy & Practice, 1-11.
Naylor, R. (2014). Too Many Ebooks, Too Many Choices. Journal of The Library Administration & Management Section, 10(2), 4-6.
Nelson City Council (2016). Launch of our Bestseller Collection. Retrieved January 22, 2017, from http://nelsonpubliclibraries.co.nz/library/library-news/launch-of-our-bestseller-collection/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3).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5th edition. 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New York Times (2015). Best Sellers.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15, from http://www.nytimes.com/best-sellers-books/overview.html
Pattee, Amy S.(2013). Developing Library Collections for Today`s Young Adults.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Inc.
Prytherch, Ray.(2005). Harrod`s librarians` glossary and reference book : a directory of over 10,200 terms, organizations, projects and acronyms in the area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ibrary science, publishing and archive management.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Ashgate.
Publishers Weekly (2015). Bestsellers. Retrieved November 22, 2015, from http://www.publishersweekly.com/pw/nielsen/index.html
Reitz, Joan M.(2004). Dictionary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Westport, Conn. : Libraries Unlimited.
Rubin, E. Richard. (2010). Foundatio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Third edition. New York: Neal-Schuman Publishers, Inc.
Rutledge, John; Swindler, Luke. (1987). The Selection Decision: Defining Criteria and Establishing Priorities.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48(2), 123-131.
Sanders, M. (2009). Popular Reading Collections in Public University Libraries: A Survey of Three Southeastern States. Public Services Quarterly, 5(3), 174-183. doi:10.1080/15228950902976083
San Francisco Public Library (2015). Main Library Collections & Centers.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5, from http://sfpl.org/index.php?pg=2000007201
Senkevitch, J. J., & Sweetland, J. H. (1996). Evaluating public library adult fiction: Can we define a core collection?. Rq, 36(1), 103.
Sloane, D. E. (2013). Must read: rediscovering American bestsellers from Charlotte Temple to The Da Vinci code. Choice: Current Reviews For Academic Libraries, 50(9), 1626.
Stephens, Annabel K. (Eds.). (1998). Public Library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 Haworth Pres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