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工程驗收前爭議問題研究-以風險分配為中心
作者 薛全晉
Hsueh, Chuan Chin
貢獻者 黃立
薛全晉
Hsueh, Chuan Chin
關鍵詞 工程契約
風險分配
工期
工程遲延
工程展延
展延費用
完工之認定
實質完工
驗收
試運轉
試營運
工程保固
危險負擔
瑕疵擔保責任
棄權條款
工程保險
完工後驗收前
工作毀損滅失
優勢風險承擔人原則
先行使用
擬制受領
減價驗收
部分驗收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Mar-2017 17:14:46 (UTC+8)
摘要 工程契約係具特殊性質之承攬契約,而工程契約之開工、完工、驗收進程中,可能遭遇不同之風險事件,故本文先於第二章對工程契約之開工、完工、驗收及後續保固期間之意義及相關爭議為概略性之論述。
      其次,於第三章先以一般承攬契約之風險分配為出發,就承攬契約之危險負擔、瑕疵擔保責任及定作人協力義務為概述,而在工程契約之風險分配原則上,採用「優勢風險承擔人原則」作為立論基礎,認為工程契約之風險應由對風險較具「預見能力」、「控制能力」及「規避能力」者承擔;進而就工程進程中不同階段可能遭遇之風險事件,建構可能之風險分配原則,並探究工程契約中常見「棄權條款」,包含工期展延、物價調整及權利行使期間等棄權條款,是否與合理之工程風險分配原則相符;另本文就工程保險契約制度為簡要之說明,並論述工程保險在工程實務中之地位,而將工程保險契約認定為工程契約分散風險之重要機制。
      於第四章,特別針對國內論者甚少討論之「完工後驗收前」期間之實務爭議為判決整理及評析,而以本文建構之風險分配藍圖,對包含完工後驗收前之先行使用、減價驗收、部分驗收、試運轉及第三人侵權等爭議問題為分析。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按姓名筆劃排列)
      一、專書著作
     1.王澤鑑,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自版,2003年7月。
     2.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元照,2008年10月,2版。
     3.史尚寬,債法各論,自版,1967年。
     4.池泰毅,營造工程綜合保險之研究,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95-110,2008年1月。
     5.古嘉諄,工程契約之生、老、病、死,月旦法學教室,第63期,頁75-84,2008年1月。
     6.吳詩敏,論工程保固,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281-298,元照,2008年1月。
     7.呂彥彬,工程契約履約擔保制度之研究,元照,2010年3月。
     8.李惠貞,展延工期增加費用相關問題,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147-184,元照,2008年1月。
     9.李家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出版,2006年8月。
     10.林明鏘、郭斯傑著,工程與法律十講,三民,2013年9月。
     11.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2002年4月。
     12.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元照,2002年10月。
     13.洪國欽、蔡秋聰,情事變更原則與公共工程之理論與實務-兼論仲裁與判決之分析,元照,2009年12月。
     14.姚志明,工程法律基礎理論與判決研究—以營建工程為中心,元照,2012年11月。
     15.陳自強,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元照,2015年9月。
     16.陳自強,不完全給付與物之瑕疵,元照,2013年12月。
     17.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新學林,2009年10月。
     18.梅芳琪、蔡佳君,公共工程工期展延費用之索賠實務,工程與法律的對話,頁219-240,三民,2016年8月,3版。
     19.張志朋,工程定型化契約條款之適用問題,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39-60,元照,2008年1月。
     20.黃立,民法總則,元照,2005年9月,4版。
     21.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2006年11月,3版。
     22.黃茂榮,債法各論(一),植根,2003年10月。
     23.黃茂榮,債法總則(第二冊),植根,2002年9月。
     24.黃馨慧,聯合承攬,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21-36,元照,2008年1月。
     25.楊芳賢,承攬,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頁575-669,2004年10月。
     26.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例研究,元照,1998年11月。
     27.詹森林,民法法理與判決研究(三),元照,2003年8月。
     28.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四),元照,2006年12月。
     29.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六),元照,2012年12月。
     30.熊秉元,正義的效益:一場法學與經濟學的思辨之旅,商周,2015年12月。
     31.劉志鵬,定作人之協力行為,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1-20,元照,2008年1月。
     32.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自版,2004年。
     33.劉素吟,物價指數調約款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關係,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三),頁265-283,元照,2007年7月。
     34.蔣兆康譯,Richard A. Posner著,法律經濟學,五南,2010年8月。
     35.鄭富方,物價調整之爭議,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頁113-143,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出版,2010年12月。
     36.潘秀菊,政府採購法,新學林,2009年8月。
     37.蕭偉松,承商之保固責任與瑕疵擔保責任,工程與法律的對話,頁327-338,三民,2016年8月,3版。
     38.蕭偉松,現場情況差異爭議問題之探究,工程與法律的對話,頁261-278,三民,2016年8月,3版。
     39.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翰蘆,2014年9月,3版。
     40.謝哲勝,BOT契約法律與政策,元照,2015年11月。
     41.謝定亞、恭誠法律研究室,你所不知的工程訴訟-工程司法判決研析I,元照,2013年3月。
     42.顏玉明,工期計算之爭議,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頁199-221,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出版,2010年12月。
     43.顏玉明,工程要徑與浮時之爭議,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頁223-246,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出版,2010年12月。
     44.顏玉明,竣工之爭議,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頁183-198,2010年12月。
     45.顏玉明,營建工程工期問題之探討,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111-146,元照,2008年1月。
      二、期刊雜誌
     1.王文宇,契約定性、漏洞填補與任意規定:以一則工程契約終止的判決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6卷2期,頁131-186,2009年6月。
     2.向明恩,定作人協力行為之屬性與債務不履行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138期,頁15-17,2014年4月。
     3.林誠二,政府採購契約消滅時效條款,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頁12-13,2004年7月。
     4.陳聰富,契約自由與定型化契約的管制,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頁51-62,2002年12月。
     5.陳自強,契約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之間-歸責事由之比較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學評論,第123期,頁1-50,2011年10月。
     6.張南薰,工程完工、驗收與報酬請求權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法學論叢,第10卷第1期,頁77-125,2014年9月。
     7.黃立,統包契約與EPC契約解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50期,頁171-189,2016年3月。
     8.黃立,從實務觀點看聯合承攬的相關爭議,法學新論,第43期,頁1-18,2013年8月。
     9.黃立,工程承攬契約中情事變更之適用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評論,第119期,頁189-233,2011年2月。
     10.黃立,工程承攬與綜合營造險的關聯,月旦法學雜誌,第222期,頁41-52,2013年11月。
     11.曾品傑,論消費者之概念-最高法院相關判決評析,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9期,頁153-172,2003年8月。
     12.詹森林,承攬瑕疵擔保責任重要實務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頁5-18,2006年1月。
     13.詹森林,定型化契約條款效力之規範—最高法院90年度台上字第2011號、91年度台上字第2220號、92年度台上字第39號判決之商榷,律師雜誌,第293期,頁21-40,2004年2月
     14.潘欣榮,公共工程契約中共同遲延法律責任問題之研究:從英美法與FIDIC條款之規定看我國法上之解釋適用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1:1期,頁133-143,2012年3月。
     15.鄧勝軒,公共工程工期展延浮時所有權爭議的探討,技師報,第952期,2015年3月7日。
     16.顏玉明,營建工程承攬契約之時間義務,營造天下,第114期,頁8-17,2005年6月。
      三、學位論文
     1.白惠淑,公共工程之統包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0月。
     2.呂純純,公共工程逾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1月。
     3.李昇蓉,承包商對營建工程工期遲延及阻擾(Disruption)之索賠,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4.吳若萍,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中遲延完工之問題研究-以不可歸責於承攬人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5.林幸頎,自國際規範FIDIC標準契約條款論我國工程保險-以保險責任期間為重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5月。
     6.洪宏達,採用快捷式工程及單價承攬契約之問題研討,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專班工程技術與管學程碩士論文,2008年7月。
     7.姚怡菁,承攬契約之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以工程契約相關問題之探討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6月。
     8.倪子嵐,論「情事變更原則」與「擬制變更理論」之連結關係-以我國公共工程契約爭議為核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7月。
     9.張藝懷,我國工程承攬契約中毀損滅失風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
     10.許增如,政府採購法減價收受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11.黃培誠,工程採購契約遲延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7月。
     12.黃振峰,公共工程契約遲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2011年1月。
     13.謝定亞,施工承攬契約不可抗力風險分配之法律經濟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7月。
     14.蘇珈漪,工程契約中定作人協力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
     15.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8月。
     貳、日文
     大本俊彦、小林潔司、若公崇敏,建設請負契約におけるリスク分担,土木学会論文集,第693期,頁205-217,2001年12月。
     參、英文(按字母順序排列)
     1.John D.Darlin, DELAY OF GAME, 26 CONSTR. LAW. 5,6(2006).
     2.W. Stephen Dale, Esq., and Robert M. D`Onofrio, PE., RECONCILING CONCURRENCY IN SCHEDULE DELAY AND CONSTRUCTIVE ACCELERATION, 39 PUB. CONT. L.J. 161,163(2009-201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9765101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651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薛全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eh, Chuan Ch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薛全晉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eh, Chuan Chin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7 17:14:46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7 17:14:4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7 17:14:4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651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88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65101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工程契約係具特殊性質之承攬契約,而工程契約之開工、完工、驗收進程中,可能遭遇不同之風險事件,故本文先於第二章對工程契約之開工、完工、驗收及後續保固期間之意義及相關爭議為概略性之論述。
      其次,於第三章先以一般承攬契約之風險分配為出發,就承攬契約之危險負擔、瑕疵擔保責任及定作人協力義務為概述,而在工程契約之風險分配原則上,採用「優勢風險承擔人原則」作為立論基礎,認為工程契約之風險應由對風險較具「預見能力」、「控制能力」及「規避能力」者承擔;進而就工程進程中不同階段可能遭遇之風險事件,建構可能之風險分配原則,並探究工程契約中常見「棄權條款」,包含工期展延、物價調整及權利行使期間等棄權條款,是否與合理之工程風險分配原則相符;另本文就工程保險契約制度為簡要之說明,並論述工程保險在工程實務中之地位,而將工程保險契約認定為工程契約分散風險之重要機制。
      於第四章,特別針對國內論者甚少討論之「完工後驗收前」期間之實務爭議為判決整理及評析,而以本文建構之風險分配藍圖,對包含完工後驗收前之先行使用、減價驗收、部分驗收、試運轉及第三人侵權等爭議問題為分析。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5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動機………………………………………………………5
      第二節 研究範圍………………………………………………………………5
      第三節 研究方法………………………………………………………………6
      第一項 文獻探究法………………………………………………………6
      第二項 制度分析法………………………………………………………6
      第三項 比較研究法………………………………………………………6
      第四項 實務分析法………………………………………………………6
      第四節 研究架構………………………………………………………………7
     第二章 工程契約進展概述…………………………………………………………7
      第一節 工程之意義……………………………………………………………7
      第一項 概述………………………………………………………………7
      第二項 工程契約之特性…………………………………………………8
      第三項 工程契約之定性…………………………………………………8
      第四項 工程契約之類型…………………………………………………9
      第二節 開工……………………………………………………………………14
      第一項 意義………………………………………………………………14
      第二項 工期計算…………………………………………………………14
      第三項 要徑與浮時………………………………………………………18
      第四項 開工遲延…………………………………………………………20
      第三節 完工……………………………………………………………………24
      第一項 意義………………………………………………………………24
      第二項 完工之認定………………………………………………………24
      第四節 遲延與展延……………………………………………………………32
      第一項 意義………………………………………………………………32
      第二項 遲延之類型………………………………………………………33
      第三項 遲延與展延對工程之影響………………………………………35
      第四項 展延工期費用之請求權基礎……………………………………37
      第五節 驗收……………………………………………………………………43
      第一項 意義………………………………………………………………43
      第二項 驗收之效力………………………………………………………45
      第三項 初驗、複驗及正式驗收…………………………………………46
      第四項 未驗收先行使用…………………………………………………46
      第五項 試運轉及試營運…………………………………………………47
      第六節 保固……………………………………………………………………50
      第一項 意義………………………………………………………………50
      第二項 保固責任之性質…………………………………………………51
     第三章 工程契約之風險分配………………………………………………………57
      第一節 概說……………………………………………………………………57
      第二節 一般承攬契約之風險分配……………………………………………58
      第一項 概述………………………………………………………………59
      第二項 承攬契約之危險負擔……………………………………………59
      第三項 承攬契約之瑕疵擔保責任………………………………………61
      第四項 承攬契約之定作人協力義務……………………………………63
      第三節 工程契約之風險分配…………………………………………………64
      第一項 原則………………………………………………………………64
      第二項 工程契約風險之分類……………………………………………68
      第三項 工程契約進展各階段之風險……………………………………69
      第四項 工程契約之棄權條款……………………………………………95
      第四節 工程契約之保險機制…………………………………………………108
      第一項 意義………………………………………………………………108
      第二項 類型………………………………………………………………109
      第三項 工程保險作為工程契約風險之分散機制………………………112
      第五節 本章結論………………………………………………………………113
     第四章 完工後驗收前之爭議問題-以實務判決為中心…………………………..114
      第一節 先行使用與危險負擔移轉及保險責任期間之爭議…………………114
      第二節 減價驗收性質之爭議…………………………………………………117
      第三節 減價驗收與瑕疵修補義務之爭議……………………………………121
      第四節 減價驗收與違約金之爭議……………………………………………123
      第五節 先行使用與保固期間之爭議…………………………………………125
      第六節 承包商有無請求業主部分驗收權利之爭議…………………………127
      第七節 部分驗收與報酬請求權之爭議………………………………………130
      第八節 部分驗收與違約金之爭議……………………………………………133
      第九節 試運轉與驗收之爭議…………………………………………………136
      第十節 試運轉與保固之爭議…………………………………………………140
      第十一節 試運轉與工期之爭議………………………………………………144
      第十二項 第三人侵權行為之爭議……………………………………………149
     第五章 結論…………………………………………………………………………150
     參考文獻………………………………………………………………………………165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6510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工程契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風險分配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程遲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程展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展延費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完工之認定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實質完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驗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試運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試營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程保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危險負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瑕疵擔保責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棄權條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程保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完工後驗收前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毀損滅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優勢風險承擔人原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先行使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擬制受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減價驗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部分驗收zh_TW
dc.title (題名) 工程驗收前爭議問題研究-以風險分配為中心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按姓名筆劃排列)
      一、專書著作
     1.王澤鑑,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自版,2003年7月。
     2.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元照,2008年10月,2版。
     3.史尚寬,債法各論,自版,1967年。
     4.池泰毅,營造工程綜合保險之研究,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95-110,2008年1月。
     5.古嘉諄,工程契約之生、老、病、死,月旦法學教室,第63期,頁75-84,2008年1月。
     6.吳詩敏,論工程保固,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281-298,元照,2008年1月。
     7.呂彥彬,工程契約履約擔保制度之研究,元照,2010年3月。
     8.李惠貞,展延工期增加費用相關問題,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147-184,元照,2008年1月。
     9.李家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出版,2006年8月。
     10.林明鏘、郭斯傑著,工程與法律十講,三民,2013年9月。
     11.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2002年4月。
     12.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元照,2002年10月。
     13.洪國欽、蔡秋聰,情事變更原則與公共工程之理論與實務-兼論仲裁與判決之分析,元照,2009年12月。
     14.姚志明,工程法律基礎理論與判決研究—以營建工程為中心,元照,2012年11月。
     15.陳自強,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元照,2015年9月。
     16.陳自強,不完全給付與物之瑕疵,元照,2013年12月。
     17.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新學林,2009年10月。
     18.梅芳琪、蔡佳君,公共工程工期展延費用之索賠實務,工程與法律的對話,頁219-240,三民,2016年8月,3版。
     19.張志朋,工程定型化契約條款之適用問題,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39-60,元照,2008年1月。
     20.黃立,民法總則,元照,2005年9月,4版。
     21.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2006年11月,3版。
     22.黃茂榮,債法各論(一),植根,2003年10月。
     23.黃茂榮,債法總則(第二冊),植根,2002年9月。
     24.黃馨慧,聯合承攬,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21-36,元照,2008年1月。
     25.楊芳賢,承攬,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頁575-669,2004年10月。
     26.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例研究,元照,1998年11月。
     27.詹森林,民法法理與判決研究(三),元照,2003年8月。
     28.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四),元照,2006年12月。
     29.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六),元照,2012年12月。
     30.熊秉元,正義的效益:一場法學與經濟學的思辨之旅,商周,2015年12月。
     31.劉志鵬,定作人之協力行為,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1-20,元照,2008年1月。
     32.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自版,2004年。
     33.劉素吟,物價指數調約款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關係,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三),頁265-283,元照,2007年7月。
     34.蔣兆康譯,Richard A. Posner著,法律經濟學,五南,2010年8月。
     35.鄭富方,物價調整之爭議,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頁113-143,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出版,2010年12月。
     36.潘秀菊,政府採購法,新學林,2009年8月。
     37.蕭偉松,承商之保固責任與瑕疵擔保責任,工程與法律的對話,頁327-338,三民,2016年8月,3版。
     38.蕭偉松,現場情況差異爭議問題之探究,工程與法律的對話,頁261-278,三民,2016年8月,3版。
     39.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翰蘆,2014年9月,3版。
     40.謝哲勝,BOT契約法律與政策,元照,2015年11月。
     41.謝定亞、恭誠法律研究室,你所不知的工程訴訟-工程司法判決研析I,元照,2013年3月。
     42.顏玉明,工期計算之爭議,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頁199-221,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出版,2010年12月。
     43.顏玉明,工程要徑與浮時之爭議,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頁223-246,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出版,2010年12月。
     44.顏玉明,竣工之爭議,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頁183-198,2010年12月。
     45.顏玉明,營建工程工期問題之探討,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頁111-146,元照,2008年1月。
      二、期刊雜誌
     1.王文宇,契約定性、漏洞填補與任意規定:以一則工程契約終止的判決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6卷2期,頁131-186,2009年6月。
     2.向明恩,定作人協力行為之屬性與債務不履行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138期,頁15-17,2014年4月。
     3.林誠二,政府採購契約消滅時效條款,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頁12-13,2004年7月。
     4.陳聰富,契約自由與定型化契約的管制,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頁51-62,2002年12月。
     5.陳自強,契約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之間-歸責事由之比較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學評論,第123期,頁1-50,2011年10月。
     6.張南薰,工程完工、驗收與報酬請求權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法學論叢,第10卷第1期,頁77-125,2014年9月。
     7.黃立,統包契約與EPC契約解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50期,頁171-189,2016年3月。
     8.黃立,從實務觀點看聯合承攬的相關爭議,法學新論,第43期,頁1-18,2013年8月。
     9.黃立,工程承攬契約中情事變更之適用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評論,第119期,頁189-233,2011年2月。
     10.黃立,工程承攬與綜合營造險的關聯,月旦法學雜誌,第222期,頁41-52,2013年11月。
     11.曾品傑,論消費者之概念-最高法院相關判決評析,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9期,頁153-172,2003年8月。
     12.詹森林,承攬瑕疵擔保責任重要實務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頁5-18,2006年1月。
     13.詹森林,定型化契約條款效力之規範—最高法院90年度台上字第2011號、91年度台上字第2220號、92年度台上字第39號判決之商榷,律師雜誌,第293期,頁21-40,2004年2月
     14.潘欣榮,公共工程契約中共同遲延法律責任問題之研究:從英美法與FIDIC條款之規定看我國法上之解釋適用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1:1期,頁133-143,2012年3月。
     15.鄧勝軒,公共工程工期展延浮時所有權爭議的探討,技師報,第952期,2015年3月7日。
     16.顏玉明,營建工程承攬契約之時間義務,營造天下,第114期,頁8-17,2005年6月。
      三、學位論文
     1.白惠淑,公共工程之統包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0月。
     2.呂純純,公共工程逾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1月。
     3.李昇蓉,承包商對營建工程工期遲延及阻擾(Disruption)之索賠,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4.吳若萍,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中遲延完工之問題研究-以不可歸責於承攬人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5.林幸頎,自國際規範FIDIC標準契約條款論我國工程保險-以保險責任期間為重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5月。
     6.洪宏達,採用快捷式工程及單價承攬契約之問題研討,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專班工程技術與管學程碩士論文,2008年7月。
     7.姚怡菁,承攬契約之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以工程契約相關問題之探討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6月。
     8.倪子嵐,論「情事變更原則」與「擬制變更理論」之連結關係-以我國公共工程契約爭議為核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7月。
     9.張藝懷,我國工程承攬契約中毀損滅失風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
     10.許增如,政府採購法減價收受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11.黃培誠,工程採購契約遲延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7月。
     12.黃振峰,公共工程契約遲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2011年1月。
     13.謝定亞,施工承攬契約不可抗力風險分配之法律經濟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7月。
     14.蘇珈漪,工程契約中定作人協力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
     15.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8月。
     貳、日文
     大本俊彦、小林潔司、若公崇敏,建設請負契約におけるリスク分担,土木学会論文集,第693期,頁205-217,2001年12月。
     參、英文(按字母順序排列)
     1.John D.Darlin, DELAY OF GAME, 26 CONSTR. LAW. 5,6(2006).
     2.W. Stephen Dale, Esq., and Robert M. D`Onofrio, PE., RECONCILING CONCURRENCY IN SCHEDULE DELAY AND CONSTRUCTIVE ACCELERATION, 39 PUB. CONT. L.J. 161,163(2009-201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