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單親幼童家長復原力探究
Study of the resilience in single parents with small children
作者 柳曉諠
貢獻者 張盈堃
柳曉諠
關鍵詞 單親家庭
家庭資源
復原力
Single-parent family
Family resources
Resilience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Mar-2017 17:30:57 (UTC+8)
摘要 單親幼童家長面臨單親生活時可能會遇到下列情況,如:經濟困境、子女照顧問題、缺乏外界資源、心理情緒困擾等。單親家庭能否於困境中適應,相關研究已指出與家庭資源以及復原力有關連性。在此研究者將影響復原力的因子分為三類:個體因子、家庭因子與社會因子。本研究採用半結構訪談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並分析四位單親幼童家長的婚姻經歷、家庭資源需求面向及影響復原力的因素。
  研究發現如下:
1.單親幼童家長婚姻危險因素與困境:涉及價值觀、經濟困境、孩子問題的差異。單親幼童家長生活過程中,經濟為最大的困境,其次為孩子個別差異、陪伴子女時間短、健康狀況不佳、負債等。
2.單親幼童家長資源需求:經濟、原生家庭資源與社會福利。單親家庭個別資源需求主要為學歷、健康;家庭內部資源為經濟協助、陪伴子女時間、教養問題;家庭外部資源為外界關懷、社會福利補助、親子課程等。
3.影響單親幼童家長復原力的因子:個體因子主要為擁有具復原性的個人特質、對未來有規劃或希望、和平離婚;主要的家庭因子為孩子、原生家庭影響;主要的社會因子為朋友支持、社會資源、新對象陪伴等。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內政部(2010)。99年單親家庭狀況調查摘要分析。內政部統計處,上網日期
  2016年03月07日,檢自: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單親/99年單親
  綜合分析.pdf
內政部(2016)。內政國際指標:主要國家離婚率。內政部統計處,上網日期
2016年03月07日,檢自:http://sowf.moi.Gov.tw/stat/national/list.htm。
王鍾和(2000)。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載於何福田(主編),單親家庭之教育
與輔導(1-38頁)。台北市:心理。
何金針(2010)。父母離異兒童復原力之探究。諮商與輔導,242,40-45。
林如萍、周麗端、徐達光、柯澍馨、唐先梅(2005)。家庭資源與管理。台北:
國立空中大學。
林翠湄、黃俊豪、連廷嘉、王雪貞(譯)(2006)。發展心理學。(原作者:
D. R. Shaffer.)。台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林貞燕(2012)。單親子女復原力生命經驗內容與意義之自我敘說研究。國立嘉
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湙絜(2006)。生命的困與破-單親媽媽離婚後復原力之敘說研究。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胡韶玲、孫世維(2008)。低收入戶單親母親的復原歷程:論親子力量的影響。
應用心理研究,38,61-105。
施靜芳(2004)。走過生命的幽谷∼九二一喪親青少年的悲傷與復原。國立暨南
國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施智婕(2010)。離婚單親幼兒的學校適應與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
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原作者: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台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馬永年、梁婉華(譯)(2009)。家庭理論(原作者:J. M. White. & D. M. Klein.)。
台北市:五南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
陳雅鈴(2007)。貧窮學童復原力發展之研究:以總統教育獎得主為例。屏東教
育大學學報,26,1-36。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
導季刊,42(3),1-11。
陳昱志(2011)。走在生命的黃磚路:貧窮女單親復原力因素與家庭適應關係之
探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靜儀(2011)。離婚男性單親之求助與受助經驗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
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惠茹(2015)。教養嬰幼兒親職壓力之研究:以家庭壓力理論分析。幼兒教保
研究期刊,14,19-39。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學富。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
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彭淑華(2005)。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女性單親家長的家庭支持系統分析。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197-262。
黃宗堅(2006)。創傷與復原:單親父母如何協助子女走過離婚的陰霾。諮商與
輔導,242,23-31。
黃秀媛(2006)。單親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復原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
楊瑞珠、林秀娟、李玉卿(2000)。單親兒童的生活適應與輔導。載於何福田(主
編),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127-157頁)。台北市:心理。
趙善如(2006)。家庭資源對單親家庭生活品質影響之探究:以高雄市為例,臺
大社會工作學刊,13,111-171。
趙善如(2006)。從復原力觀點解析單親家庭的福利服務-以高雄市為例。社區
發展季刊,114,147-158。
鄭維瑄、楊康臨、黃郁婷(譯)(2004)。家庭壓力(原作者:P. C. McKenry. &
S. J. Price.)。台北市:五南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衛生福利部(2014)。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緊急生活扶助計畫。衛生福利部,上
網日期2016年04月25日,檢自:http://www.dosw.gov.taipei/public/
attachment/412911341598.pdf。
劉瓊瑛(譯)(2011)。家族治療(原作者:M. P. Nichols.)。台北市:洪葉
文化。(原著出版年:2009)
蔡群瑞(2001)。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蔡依真(2008)。「別再叫我文化不利」--弱勢學童課外閱讀行為之個案分析。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美娥(2008)。離婚女性單親家長復原力的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1-
31。
英文文獻
Bronfenbrenner, U.(1977). Toward an experimental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Americam Psychoologist,32, 513-531.
Connor, K. M. & Davidson, J. R. T.(2003).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Depressionand anxiety, 18,76
-82.
Elder, G. H.(1994). Time, human agency, and social change: Perspectives on the
life cours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7(1), 4-15.
Greeff, A. P., &Human, B.(2004). Resilience in families inwhich a parent has
die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2, 27-42
Jew, C., Green, K. E., & Kroger, J.(199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resilienc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ddevelopment, 32(2),
75-89.
Rutter, M.(1987).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7(3), 316-331.
Shin, S. H., Choi,H., Kim, M. J., & Kim, Y. H.(2010). Comparing adolescents’
adjustment and familyresilience in divorcedfamilies depending on thetypes of primary caregiver.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9, 1695-170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103157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3157015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盈堃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柳曉諠zh_TW
dc.creator (作者) 柳曉諠zh_TW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7 17:30:57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7 17:30:5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7 17:30:5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3157015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96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幼兒教育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1570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單親幼童家長面臨單親生活時可能會遇到下列情況,如:經濟困境、子女照顧問題、缺乏外界資源、心理情緒困擾等。單親家庭能否於困境中適應,相關研究已指出與家庭資源以及復原力有關連性。在此研究者將影響復原力的因子分為三類:個體因子、家庭因子與社會因子。本研究採用半結構訪談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並分析四位單親幼童家長的婚姻經歷、家庭資源需求面向及影響復原力的因素。
  研究發現如下:
1.單親幼童家長婚姻危險因素與困境:涉及價值觀、經濟困境、孩子問題的差異。單親幼童家長生活過程中,經濟為最大的困境,其次為孩子個別差異、陪伴子女時間短、健康狀況不佳、負債等。
2.單親幼童家長資源需求:經濟、原生家庭資源與社會福利。單親家庭個別資源需求主要為學歷、健康;家庭內部資源為經濟協助、陪伴子女時間、教養問題;家庭外部資源為外界關懷、社會福利補助、親子課程等。
3.影響單親幼童家長復原力的因子:個體因子主要為擁有具復原性的個人特質、對未來有規劃或希望、和平離婚;主要的家庭因子為孩子、原生家庭影響;主要的社會因子為朋友支持、社會資源、新對象陪伴等。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表次 v
圖次 vi
附錄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焦點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限制 14

第貳章 文獻回顧 17
第一節 單親家庭的型態與成因 17
第二節 家庭資源觀點 20
第三節 復原力的探究 23
第四節 相關研究 31
第五節 小結 39

第參章 四位單親幼童家長故事 41
第一節 小佳-回憶過往,不曾後悔 41
第二節 小琪-傳統女性,堅忍不拔 44
第三節 小芳-絕望谷底,破繭而出 48
第四節 小明-當機立斷,向前邁進 52
第五節 討論 57

第肆章 單親幼童家長家庭資源需求面向 59
第一節 小佳-改善經濟,增加相處 59
第二節 小琪-健康為重,家庭穩定 61
第三節 小芳-正向思考,學習教養 64
第四節 小明-養精蓄銳,指日可待 66
第五節 討論 67

第伍章 影響單親幼童家長復原力的因子 71
第一節 個體因子 71
第二節 家庭因子 77
第三節 社會因子 86
第四節 討論 92

第陸章 結論 97

參考文獻 102
附錄 106
zh_TW
dc.format.extent 177832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3157015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單親家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庭資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復原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ingle-parent famil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amily resourc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silienceen_US
dc.title (題名) 單親幼童家長復原力探究zh_TW
dc.title (題名) Study of the resilience in single parents with small childre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內政部(2010)。99年單親家庭狀況調查摘要分析。內政部統計處,上網日期
  2016年03月07日,檢自: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單親/99年單親
  綜合分析.pdf
內政部(2016)。內政國際指標:主要國家離婚率。內政部統計處,上網日期
2016年03月07日,檢自:http://sowf.moi.Gov.tw/stat/national/list.htm。
王鍾和(2000)。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載於何福田(主編),單親家庭之教育
與輔導(1-38頁)。台北市:心理。
何金針(2010)。父母離異兒童復原力之探究。諮商與輔導,242,40-45。
林如萍、周麗端、徐達光、柯澍馨、唐先梅(2005)。家庭資源與管理。台北:
國立空中大學。
林翠湄、黃俊豪、連廷嘉、王雪貞(譯)(2006)。發展心理學。(原作者:
D. R. Shaffer.)。台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林貞燕(2012)。單親子女復原力生命經驗內容與意義之自我敘說研究。國立嘉
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湙絜(2006)。生命的困與破-單親媽媽離婚後復原力之敘說研究。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胡韶玲、孫世維(2008)。低收入戶單親母親的復原歷程:論親子力量的影響。
應用心理研究,38,61-105。
施靜芳(2004)。走過生命的幽谷∼九二一喪親青少年的悲傷與復原。國立暨南
國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施智婕(2010)。離婚單親幼兒的學校適應與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
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原作者: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台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馬永年、梁婉華(譯)(2009)。家庭理論(原作者:J. M. White. & D. M. Klein.)。
台北市:五南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
陳雅鈴(2007)。貧窮學童復原力發展之研究:以總統教育獎得主為例。屏東教
育大學學報,26,1-36。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
導季刊,42(3),1-11。
陳昱志(2011)。走在生命的黃磚路:貧窮女單親復原力因素與家庭適應關係之
探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靜儀(2011)。離婚男性單親之求助與受助經驗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
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惠茹(2015)。教養嬰幼兒親職壓力之研究:以家庭壓力理論分析。幼兒教保
研究期刊,14,19-39。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學富。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
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彭淑華(2005)。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女性單親家長的家庭支持系統分析。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197-262。
黃宗堅(2006)。創傷與復原:單親父母如何協助子女走過離婚的陰霾。諮商與
輔導,242,23-31。
黃秀媛(2006)。單親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復原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
楊瑞珠、林秀娟、李玉卿(2000)。單親兒童的生活適應與輔導。載於何福田(主
編),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127-157頁)。台北市:心理。
趙善如(2006)。家庭資源對單親家庭生活品質影響之探究:以高雄市為例,臺
大社會工作學刊,13,111-171。
趙善如(2006)。從復原力觀點解析單親家庭的福利服務-以高雄市為例。社區
發展季刊,114,147-158。
鄭維瑄、楊康臨、黃郁婷(譯)(2004)。家庭壓力(原作者:P. C. McKenry. &
S. J. Price.)。台北市:五南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衛生福利部(2014)。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緊急生活扶助計畫。衛生福利部,上
網日期2016年04月25日,檢自:http://www.dosw.gov.taipei/public/
attachment/412911341598.pdf。
劉瓊瑛(譯)(2011)。家族治療(原作者:M. P. Nichols.)。台北市:洪葉
文化。(原著出版年:2009)
蔡群瑞(2001)。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蔡依真(2008)。「別再叫我文化不利」--弱勢學童課外閱讀行為之個案分析。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美娥(2008)。離婚女性單親家長復原力的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1-
31。
英文文獻
Bronfenbrenner, U.(1977). Toward an experimental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Americam Psychoologist,32, 513-531.
Connor, K. M. & Davidson, J. R. T.(2003).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Depressionand anxiety, 18,76
-82.
Elder, G. H.(1994). Time, human agency, and social change: Perspectives on the
life cours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7(1), 4-15.
Greeff, A. P., &Human, B.(2004). Resilience in families inwhich a parent has
die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2, 27-42
Jew, C., Green, K. E., & Kroger, J.(199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resilienc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ddevelopment, 32(2),
75-89.
Rutter, M.(1987).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7(3), 316-331.
Shin, S. H., Choi,H., Kim, M. J., & Kim, Y. H.(2010). Comparing adolescents’
adjustment and familyresilience in divorcedfamilies depending on thetypes of primary caregiver.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9, 1695-1706.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