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智慧財產權擔保──以我國質權人與出質人為中心
Study on security right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 focusing on pledgee and pledgor in Taiwan
作者 蔡宇迪
Tsai, Yu Ti
貢獻者 宋皇志
蔡宇迪
Tsai, Yu Ti
關鍵詞 權利質權
企業資產擔保法
智慧財產權擔保
智慧財產權質權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Mar-2017 17:36:22 (UTC+8)
摘要 智慧財產權在現代經濟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趨重要,其所擁有的價值,也越來越來企業所看重,然而,智慧財產權雖具有重要價值,但相對於有形資產而言,在現代社會的擔保交易中,智慧財產權卻鮮少轉換成相當價值來擔保債務,亦即,具有價值的智慧財產權無法再轉化成資金動能,來幫助企業藉此再投入生產活動,發展更多更佳的智慧財產權。而如何完整建構智慧財產權擔保權的法規,即成為鼓勵社會使用智慧財產權擔保制度的重點之一。
本文先整理外國法擔保制度和登記制度的設計,再與我國法的權利質權制度比較,本文以為有以下可為我國借鏡之處。首先,在現行法制度下,登記須作為對抗第三人的前提,而不是在未登記的情況下,仍可產生物權效力對抗第三人。再者,為對抗第三人要件的例外,其主觀要件應於法規上一致,避免出現歧異;並且應使通常商業過程中的非專屬授權成為例外,使質權人、出質人、非專屬被授權人獲得三贏局面。
在登記所產生的效力上,應採登記對抗或登記生效,本文以為在參考外國施行情況,採二者中的何者均無不可,但必須注意到登記生效制度所需對應的成本,相較於登記對抗制度較為龐大。惟縱使維持現行登記對抗制度,亦須針對智慧財產權作為客體,始能設計一套符合其特性的制度,例如專利權的專利證書返還,不應認為得準用動產質權,而使權利質權消滅。
依據我國現行法所進行的質權交易,本文以為在設定質權前後均有需注意甚至應訂入契約條款的事項。在設定質權之前,質權人應注意智慧財產權所有權移轉應注意的事項,並進行盡職查核,因在變價中,買受人等同於受讓人,將會注意同樣的事項而定智慧財產權之價值,也會連帶影響質權人的債權是否實現。
而在設定質權後的關係上,質權人應注意在契約條款中訂定出質人的管理義務,尤其在商標權設定質權方面,因為商品或服務的品質,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商標權的價值,若在設定前後,其商品或服務的品質無法保持一致,將會造成商標權價值的減損,進而影響債權實現的可能。再者,是孳息的收取權屬於何人,目前見解尚未一致,然權利金為重要收入來源,雙方當事人應將孳息收取權訂入契約中,避免我國見解不一致所造成的風險。
最後,是民法上關於變更或消滅行為,本文以為,其違反的效果,應以登記與否作為判斷基準,不得一概而論地定其效果。例如專利更正或商標消滅,有登記即可對抗第三人;但未登記,則為可回復,但不得對抗期間內利用的第三人。重複設質,先設定質權人有登記,則可對抗第三人,且得優先清償;若先設定質權人未登記,則不得對抗第三人,故後設定質權人仍有質權,並在清償時需以登記與否作為優先的判斷;變更或消滅行為的同意權,先設定質權人有登記,則後設定質權未得先設定質權人同意應為無效,自無同意權共享的問題;若先設定質權人未登記,則需與後設定質權人共享同意權。在轉讓或授權的情形,質權人若有登記,則可對抗受讓人或被授權人,在未得其同意的情形下,實行質權時得除去其權利;若未登記,則不得對抗受讓人或被授權人,亦不得除去其權利。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書籍
王澤鑑,民法物權,自刊,2009年7月。
王澤鑑,民法總則,自刊,2014年增訂新版。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自刊,2010年3月。
王澤鑑,債法原理,自刊,2009年9月。
江平審定,劉智慧主編,中國物權法解釋與應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3月。
苗延波,中國民法體系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1月。
宰絲雨,美國動產擔保交易制度與判例—基於美國《統一商法典》第九編動產擔保法,法律出版社,2015年8月。
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6月4版。
章忠信,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五南,2010年9月3版。
陳自強,民法講義I契約之成立與生效,新學林,2009年10月1版。
陳自強,民法講義Ⅱ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新學林,2007年9月1版。
陳昭華,商標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2015年10月2版。
陳櫻琴、席志國、方立維,中國大陸新物權法簡析,五南,2008年3月。
楊大志,《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釋義,農村讀物,2007年3月。
劉孔中,解構智財法及其與競爭法的衝突與調和,新學林,2015年6月。
劉春堂,判解民法物權,三民,2010年10月7版。
鄭冠宇,民法物權,新學林,2014年9月4版。
鄭冠宇,民法債權總論,新學林,2015年9月。
蕭雄淋,著作權法論,五南,2015年2月8版。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新學林,2014年9月6版。
謝哲勝,民法物權,三民,2012年9月4版。
羅明通,著作權法論(Ⅱ),台英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2014年5月8版。
蘇永欽,尋找新民法,元照,2008年9月。

專書論文
陳重見,智慧財產權擔保權的優先權,載:物權與民事法新思維 司法院謝前副院長在全七秩祝壽論文集,司法院謝前副院長在全七秩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元照出版,頁549-590,2014年1月。

期刊論文
王文宇,物權法定原則與物權債權區分—兼論公示登記制度,月旦法學雜誌,93期,頁138-165,2003年2月。
丘志喬,法價值視閾下對知識產權質押制度的反思與重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5期,頁80-89,2013年8期。
白杰立,專利授權登記制度之探討,智慧財產月刊,12期,頁1-32,2010年10月。
宋皇志,專利交易之交易風險及其控管策略,科技管理學刊,20卷4期,頁1-27,2015年12月。
張永健,物權的架構與風格—以不動產與動產抵押為例,元旦法學雜誌,241期,頁77-87,2015年6月。
郭玉坤、于穎,我國知識產權質押的立法價值、現狀及建議,科技進步與對策,25卷7期,頁109-112,2008年7月。
陳彥良,民法中強行禁止規定之效力於商法領域之討論—以公司法中公司貸與資金限制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論叢,81期,頁1-43,2012年3月。
黃銘傑,「登記對抗主義」輓歌—評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一六五八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54期,頁233-251,2008年3月。
輔仁大學,建構現代化動產擔保交易法制之研究,2012年2月。
劉璐、高聖評,專利權出質登記質制度研—兼及《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的修改,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卷1期,頁51-56,2009年2月。
蔣遜明,中國專利權質押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研究發展管理,19卷3期,頁78-107,2007年6月。
魏聰哲、杜英儀,中小企業智財融資問題與策略模式之分析,中小企業發展季刊,30期,頁1-26,2013年12月。

研究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專利統計簡報,108期,2011年9期,2011年7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專利統計簡報,88期,2010年12期,2010年5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09),2010年4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1),2012年5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2),2013年5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3),2014年5月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4),2015年4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5),2016年6月20日。

法院判決與決議
最高法院68年度第3次民事庭庭推總會議決議(一)。
最高法院42年度台上字第865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2807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371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707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301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921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再字第16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395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671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7年度民專訴字第47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95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100年度民專訴字第101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102年度民專訴字第42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102年度民專訴字第43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9年度民專上字第78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9年度民專上更(一)字第10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101年度民專上字第41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104年度民專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88年法律座談會民事執行類提案第12號。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重上字第480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重上更(一)字第150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上字第843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智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8年度重上字第83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0年度上訴字第2253號刑事判決。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93年度訴更字第11號民事判決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94年度智(一)字第43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9年度智易字第34號刑事判決。

行政機關函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99年度電子郵件990202b函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04年度智著字第10400059190號函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04年度智著字第10400079140號函釋。

網路資訊
于國欽,無形未來資產 也能貸到錢,中時電子報,2015年5月21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1000068-260202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2011年全國實現專利權質押融資90億元,2012年2月1日,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2/201310/t20131023_838895.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2012年全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首破百億,2013年1月22日,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2/201310/t20131023_841144.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2014年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再上新台階,2015年1月28日,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5/201501/t20150129_1069140.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2015年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突破560億,2016年1月28日,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6/201601/t20160128_1234421.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2014年1月7日,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4/201401/t20140126_901173.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2014年全國著作權登記保持增長態勢 總量破120餘萬件,2015年3月9日,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18/246067.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去年我國著作權登記數量呈突破性增長,2014年1月23日,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18/188550.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我國著作權登記量再創歷史同期新高,2015年11月2日,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18/267624.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著作權質權登記數據首次發布,2013年1月18日,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18/140372.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濟學發展規劃綱要,2006年2月9日,
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企業資產擔保法草案,
https://vtaiwan.tw/securitization/ref1/9/ (最後瀏覽日:2017年2月5日)。
呂雪彗,助創意者取得多元融資 政院催生「無體擔保專法」,中時電子報,2015年11月16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6000035-260202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李光爵,魏德聖瞇眼乞錢—賽德克‧巴萊開拍 徐若瑄願賣屋力挺,自由時報,2009年10月28日,
http://ent.ltn.com.tw/news/paper/346318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我國科技競爭力分析,2015年10月13日,
http://www.narlabs.org.tw/tw/news/news.php?news_id=1347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章忠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二十三條,99年1月27日,
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11&aid=208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陳文義,2015美國專利榜出爐! IBM連23年奪冠,台積電升至第13名,iThome,2016年1月14日,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3224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智慧財產局,著作財產權質權登記公告,
https://www.tipo.gov.tw/lp.asp?CtNode=6974&CtUnit=3459&BaseDSD=7&mp=1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彭驥,九把刀因病缺席宣傳 柯震東喜歡沈佳宜型女生,新聞晨報,2012年1月5日,
http://ent.sina.com.cn/m/c/2012-01-05/11033525646.s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經濟部工業局,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2015年,
https://www.branding-taiwan.tw/brand_survey/brand20(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鄭凱榕,《KANO》日上映1週佳評如潮!叫好叫座,新頭殼,2015年1月30日,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1-30/56411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英文部分
專書
GLENN A. GUNDERS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PECTS OF ACQUISITION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6.1 (LANNING G. BRYER AND MELVIN SIMENSKY EDS., WILEY 2001).

期刊
Allen W. Wang, Rise of the Patent Intermediaries, 25 BERKELEY TECH. L. J. 159 (Jan. 2010).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Mode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curity Agreement, 71 BUS. LAW. 883 (2016).
Elizabeth Herbst Schierman, IP Transactions: Questions to Ask before Buying Trademark Rights, 55 THE ADVOCATE 24 (2012).
Elizabeth Herbst Schierman, IP Transactions: Questions to Ask Before Buying Copy Rights Rights, 54 THE ADVOCATE 26 (2011).
Elizabeth Herbst Schierman, IP Transactions: Questions to Ask Before Buying Patent-Related Rights, 55 THE ADVOCATE 20 (2012).
Eric J. Pullen, Revised Article 9 of 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and Agricultural Liens in Texas, 40 TEX. J. BUS. L. 1 (2004).
James M. Wilton & Andrew G. Devore, Trademark Licensing in the Shadow of Bankruptcy, 68 BUS. LAW. 739 (2012).
Kenneth B. Axe, Creation, Perfection and Enforcement of Security Interest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under Revised Article 9 of 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119 BANKING L. J. 62 (2002).
Neil B. Cohen & William H. Henning, Freedom of Contract vs. Free Alienability: An Old Struggle Emerges in a New Context, 46 GONZ. L. REV. 353 (2011).
Steven L. Schwarcz, Automatic Perfection of Sales of Payment Intangibles: A Trap for the Unwary, 68 OHIO ST. L. J. (2006).
Steven O. Weise, Personal Property Secured Transactions, 66 BUS. LAW. 1165 (2011).
Steven O. Weise, The Financ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under Revised UCC Article 9, 74 CHI.-KENT L. REV. 1077 (1999).
Thomas M. Ward, The Perfection and Priority Rules for Security. Interests in Copyrights, Patents, and Trademarks: The Current Structural. Dissonance and Proposed Legislative Cures, 53 ME. L. REV. 391 (2001).
Xuan-Thao Nguyen, Collateraliz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42 GA. L. REV. 1 (2007).
Xuan-Thao Nguyen, Financing Innovation: Legal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Security in Financing, 1845-2014, 48 IND. L. REV. 509 (2015).

工作底稿
Nahoko Ono, Avoid Japanization: Lessons from Japanese Gridlock on Patent Assignment Recordation System, available at: https://ssrn.com/abstract=2015119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015119.
William Mann, Creditor Rights and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Patent Collateral, Working Paper, available at: https://ssrn.com/abstract=2356015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356015.

研究報告
Alan C. Marco, Amanda F. Myers, Stuart J.H. Graham, Paul A D’Agostino & Kirsten Apple, The USPTO Patent Assignment Dataset: Descriptions and Analysis (July 27, 2015). USPTO Economic Working Paper No. 2015-2, available at:
https://ssrn.com/abstract=2636461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636461.
Stuart J.H. Graham, Alan C. Marco & Amanda F. Myers, Monetizing Marks: Insights from the USPTO Trademark Assignment Dataset (April 1, 2015), available at:
https://ssrn.com/abstract=2430962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430962.

法院判決
City Bank and Trust Co. v. Otto Fabric, Inc., 83 B.R. 780 (1988).
In Clorox v. Chemical Bank, 40 U.S.P.Q. 2D 1098 (1996).
In re 199Z, Inc., 137 B.R. 778 (1992).
In re Avalon Software Inc., 209 B.R. 517 (1997).
In re Cybernetic Services, Inc., 252 F.3d 1039 (2001).
In re Otto Fabric, Inc., 55 B.R. 654 (1985).
In re Peregrine Entertainment, Ltd., 116 B.R. 194 (1990).
In re Softalk Pub. Co., Inc., 856 F.2d 1328 (1988), F.2d 1328 (1987).
In re World Auxiliary Power Co., 303 F.3d 1120 (2002).
Matter of Roman Cleanser Co., 43 B.R. 940 (1984).
Waterman v. Mackenzie, 138 U.S. 252 (1891).

網路資訊
Baila H. Celedonia, United Stat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secured transactions (May 11, 2004),
http://www.mondaq.com/article.asp?articleid=25947&searchresults (last visited Dec. 26, 2016).
Economics &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and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U.S. Economy,
https://www.uspto.gov/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IPandtheUSEconomySept2016.pdf (last visited Dec. 26, 2016).
Ira L. Herman, Creating perfect security interests — A Primer, LAW360 (May 18, 2015),
http://www.law360.com/articles/651272/creating-perfect-security-interests-a-primer (last visited Dec. 26, 2016).
Scott J. Lebson1, Security interest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they really secure?, Ladas & Parry LLP (Apr. 30, 2014),
http://ladas.com/education-center/security-interests-intellectual-property-united-states/#9 (last visited Dec. 26, 2016).
WIPO, WIPO report shows growing demand for IP changes face of innovation (Nov. 14, 2011),
http://www.wipo.int/pressroom/en/articles/2011/article_0027.html (last visited Dec. 26, 2016).

其他
Best Global Brands 2011, at 43 (Interbrand 201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10336421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36421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宋皇志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宇迪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ai, Yu Ti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宇迪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ai, Yu Ti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7 17:36:22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7 17:36: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7 17:36: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36421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99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36421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智慧財產權在現代經濟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趨重要,其所擁有的價值,也越來越來企業所看重,然而,智慧財產權雖具有重要價值,但相對於有形資產而言,在現代社會的擔保交易中,智慧財產權卻鮮少轉換成相當價值來擔保債務,亦即,具有價值的智慧財產權無法再轉化成資金動能,來幫助企業藉此再投入生產活動,發展更多更佳的智慧財產權。而如何完整建構智慧財產權擔保權的法規,即成為鼓勵社會使用智慧財產權擔保制度的重點之一。
本文先整理外國法擔保制度和登記制度的設計,再與我國法的權利質權制度比較,本文以為有以下可為我國借鏡之處。首先,在現行法制度下,登記須作為對抗第三人的前提,而不是在未登記的情況下,仍可產生物權效力對抗第三人。再者,為對抗第三人要件的例外,其主觀要件應於法規上一致,避免出現歧異;並且應使通常商業過程中的非專屬授權成為例外,使質權人、出質人、非專屬被授權人獲得三贏局面。
在登記所產生的效力上,應採登記對抗或登記生效,本文以為在參考外國施行情況,採二者中的何者均無不可,但必須注意到登記生效制度所需對應的成本,相較於登記對抗制度較為龐大。惟縱使維持現行登記對抗制度,亦須針對智慧財產權作為客體,始能設計一套符合其特性的制度,例如專利權的專利證書返還,不應認為得準用動產質權,而使權利質權消滅。
依據我國現行法所進行的質權交易,本文以為在設定質權前後均有需注意甚至應訂入契約條款的事項。在設定質權之前,質權人應注意智慧財產權所有權移轉應注意的事項,並進行盡職查核,因在變價中,買受人等同於受讓人,將會注意同樣的事項而定智慧財產權之價值,也會連帶影響質權人的債權是否實現。
而在設定質權後的關係上,質權人應注意在契約條款中訂定出質人的管理義務,尤其在商標權設定質權方面,因為商品或服務的品質,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商標權的價值,若在設定前後,其商品或服務的品質無法保持一致,將會造成商標權價值的減損,進而影響債權實現的可能。再者,是孳息的收取權屬於何人,目前見解尚未一致,然權利金為重要收入來源,雙方當事人應將孳息收取權訂入契約中,避免我國見解不一致所造成的風險。
最後,是民法上關於變更或消滅行為,本文以為,其違反的效果,應以登記與否作為判斷基準,不得一概而論地定其效果。例如專利更正或商標消滅,有登記即可對抗第三人;但未登記,則為可回復,但不得對抗期間內利用的第三人。重複設質,先設定質權人有登記,則可對抗第三人,且得優先清償;若先設定質權人未登記,則不得對抗第三人,故後設定質權人仍有質權,並在清償時需以登記與否作為優先的判斷;變更或消滅行為的同意權,先設定質權人有登記,則後設定質權未得先設定質權人同意應為無效,自無同意權共享的問題;若先設定質權人未登記,則需與後設定質權人共享同意權。在轉讓或授權的情形,質權人若有登記,則可對抗受讓人或被授權人,在未得其同意的情形下,實行質權時得除去其權利;若未登記,則不得對抗受讓人或被授權人,亦不得除去其權利。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智慧財產權擔保法制之比較法研究 7
第一節 我國法 7
第一項 不得設質之智慧財產權 8
第二項 設定智慧財產權質權之要件 9
第三項 質權人與出質人之權利義務 9
第二節 美國法 12
第一項 美國統一商法典 12
第二項 擔保交易內容 13
第三項 擔保權的限制 14
第三節 聯合國擔保交易立法指南及其智慧財產權擔保權補編 15
第一項 前言 15
第二項 《指南》、《補編》與國內法之衝突處理 16
第三項 設定擔保之形式 16
第四項 擔保契約之內容 17
第四節 中國法 17
第一項 設質之標的與方式 18
第二項 質權人與出質人之權利義務 19
第三項 地方質權制度 19
第五節 比較法研究對我國智慧財產權擔保法制之借鏡與啟發 20

第三章 智慧財產權擔保登記制度之比較法研究 22
第一節 我國法 22
第一項 專利法 23
第二項 商標法 32
第三項 著作權法 33
第四項 登記對抗主義與登記生效主義 35
第五項 登記之協力義務 38
第二節 美國法 38
第一項 擔保利益的完善與UCC-9的登記制度 38
第二項 智慧財產權法與UCC-9之關係 39
第三項 美國專利商標局擔保權登記情況 42
第三節 聯合國動產擔保交易指南及其智慧財產權擔保補編 43
第一項 登記內容與登記機關 43
第二項 對抗第三人效力 44
第四節 中國法 46
第一項 中國智慧財產權登記制度 46
第二項 中國智慧財產權質權登記與融資狀況 49
第三項 對於現行擔保制度的批評聲浪 50
第四項 對於現行擔保制度的建議 52
第五節 比較法研究對我國智慧財產權擔保登記制度之借鏡與啟發 53

第四章 智慧財產權質權人與出質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 54
第一節 設定質權前 54
第一項 契約成立前之先契約義務 54
第二項 質權人盡職查核事項 55
第二節 設定質權後 60
第一項 出質人之維持義務 60
第二項 出質人之管理義務 63
第三項 出質人之變更或消滅行為 64
第四項 不得對抗質權人之例外 71
第三節 移轉予第三人 74
第一項 質權人讓與債權和轉質權 75
第二項 出質人移轉質權標的 75
第四節 智慧財產權質權之消滅 76
第五節 我國未來展望:企業資產擔保法草案 78
第一項 擔保內容與形式 79
第二項 登錄對抗主義 80
第三項 優先權 81
第四項 小結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對我國智慧財產權質權制度的建議 85
第一項 智慧財產權質權標的之限制 85
第二項 智慧財產權質權之消滅與變更 85
第三項 智慧財產權質權之孳息收取 87
第四項 智慧財產權質權消滅原因 88
第五項 智慧財產權質權登記效力 88
第六項 現行法智慧財產權質權登記制度的改善 91
第七項 對企業資產擔保法草案的建議 91
第二節 對我國智慧財產權質權人與出質人間約定權利義務的建議 92
第一項 維持義務 92
第二項 質權登記義務 92
第三項 質權人應注意事項 93
第四項 變更與消滅行為的內容約定 94
第五項 管理義務 94
第三節 結論 95

參考文獻 97
zh_TW
dc.format.extent 166035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36421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權利質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企業資產擔保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智慧財產權擔保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智慧財產權質權zh_TW
dc.title (題名) 智慧財產權擔保──以我國質權人與出質人為中心zh_TW
dc.title (題名) Study on security right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 focusing on pledgee and pledgor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書籍
王澤鑑,民法物權,自刊,2009年7月。
王澤鑑,民法總則,自刊,2014年增訂新版。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自刊,2010年3月。
王澤鑑,債法原理,自刊,2009年9月。
江平審定,劉智慧主編,中國物權法解釋與應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3月。
苗延波,中國民法體系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1月。
宰絲雨,美國動產擔保交易制度與判例—基於美國《統一商法典》第九編動產擔保法,法律出版社,2015年8月。
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6月4版。
章忠信,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五南,2010年9月3版。
陳自強,民法講義I契約之成立與生效,新學林,2009年10月1版。
陳自強,民法講義Ⅱ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新學林,2007年9月1版。
陳昭華,商標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2015年10月2版。
陳櫻琴、席志國、方立維,中國大陸新物權法簡析,五南,2008年3月。
楊大志,《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釋義,農村讀物,2007年3月。
劉孔中,解構智財法及其與競爭法的衝突與調和,新學林,2015年6月。
劉春堂,判解民法物權,三民,2010年10月7版。
鄭冠宇,民法物權,新學林,2014年9月4版。
鄭冠宇,民法債權總論,新學林,2015年9月。
蕭雄淋,著作權法論,五南,2015年2月8版。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新學林,2014年9月6版。
謝哲勝,民法物權,三民,2012年9月4版。
羅明通,著作權法論(Ⅱ),台英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2014年5月8版。
蘇永欽,尋找新民法,元照,2008年9月。

專書論文
陳重見,智慧財產權擔保權的優先權,載:物權與民事法新思維 司法院謝前副院長在全七秩祝壽論文集,司法院謝前副院長在全七秩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元照出版,頁549-590,2014年1月。

期刊論文
王文宇,物權法定原則與物權債權區分—兼論公示登記制度,月旦法學雜誌,93期,頁138-165,2003年2月。
丘志喬,法價值視閾下對知識產權質押制度的反思與重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5期,頁80-89,2013年8期。
白杰立,專利授權登記制度之探討,智慧財產月刊,12期,頁1-32,2010年10月。
宋皇志,專利交易之交易風險及其控管策略,科技管理學刊,20卷4期,頁1-27,2015年12月。
張永健,物權的架構與風格—以不動產與動產抵押為例,元旦法學雜誌,241期,頁77-87,2015年6月。
郭玉坤、于穎,我國知識產權質押的立法價值、現狀及建議,科技進步與對策,25卷7期,頁109-112,2008年7月。
陳彥良,民法中強行禁止規定之效力於商法領域之討論—以公司法中公司貸與資金限制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論叢,81期,頁1-43,2012年3月。
黃銘傑,「登記對抗主義」輓歌—評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一六五八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54期,頁233-251,2008年3月。
輔仁大學,建構現代化動產擔保交易法制之研究,2012年2月。
劉璐、高聖評,專利權出質登記質制度研—兼及《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的修改,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卷1期,頁51-56,2009年2月。
蔣遜明,中國專利權質押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研究發展管理,19卷3期,頁78-107,2007年6月。
魏聰哲、杜英儀,中小企業智財融資問題與策略模式之分析,中小企業發展季刊,30期,頁1-26,2013年12月。

研究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專利統計簡報,108期,2011年9期,2011年7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專利統計簡報,88期,2010年12期,2010年5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09),2010年4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1),2012年5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2),2013年5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3),2014年5月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4),2015年4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5),2016年6月20日。

法院判決與決議
最高法院68年度第3次民事庭庭推總會議決議(一)。
最高法院42年度台上字第865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2807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371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707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301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921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再字第16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395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671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7年度民專訴字第47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95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100年度民專訴字第101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102年度民專訴字第42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102年度民專訴字第43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9年度民專上字第78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9年度民專上更(一)字第10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101年度民專上字第41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104年度民專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88年法律座談會民事執行類提案第12號。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重上字第480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重上更(一)字第150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上字第843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智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8年度重上字第83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0年度上訴字第2253號刑事判決。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93年度訴更字第11號民事判決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94年度智(一)字第43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9年度智易字第34號刑事判決。

行政機關函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99年度電子郵件990202b函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04年度智著字第10400059190號函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04年度智著字第10400079140號函釋。

網路資訊
于國欽,無形未來資產 也能貸到錢,中時電子報,2015年5月21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1000068-260202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2011年全國實現專利權質押融資90億元,2012年2月1日,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2/201310/t20131023_838895.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2012年全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首破百億,2013年1月22日,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2/201310/t20131023_841144.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2014年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再上新台階,2015年1月28日,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5/201501/t20150129_1069140.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2015年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突破560億,2016年1月28日,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6/201601/t20160128_1234421.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2014年1月7日,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4/201401/t20140126_901173.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2014年全國著作權登記保持增長態勢 總量破120餘萬件,2015年3月9日,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18/246067.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去年我國著作權登記數量呈突破性增長,2014年1月23日,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18/188550.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我國著作權登記量再創歷史同期新高,2015年11月2日,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18/267624.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著作權質權登記數據首次發布,2013年1月18日,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18/140372.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濟學發展規劃綱要,2006年2月9日,
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企業資產擔保法草案,
https://vtaiwan.tw/securitization/ref1/9/ (最後瀏覽日:2017年2月5日)。
呂雪彗,助創意者取得多元融資 政院催生「無體擔保專法」,中時電子報,2015年11月16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6000035-260202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李光爵,魏德聖瞇眼乞錢—賽德克‧巴萊開拍 徐若瑄願賣屋力挺,自由時報,2009年10月28日,
http://ent.ltn.com.tw/news/paper/346318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我國科技競爭力分析,2015年10月13日,
http://www.narlabs.org.tw/tw/news/news.php?news_id=1347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章忠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二十三條,99年1月27日,
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11&aid=208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陳文義,2015美國專利榜出爐! IBM連23年奪冠,台積電升至第13名,iThome,2016年1月14日,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3224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智慧財產局,著作財產權質權登記公告,
https://www.tipo.gov.tw/lp.asp?CtNode=6974&CtUnit=3459&BaseDSD=7&mp=1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彭驥,九把刀因病缺席宣傳 柯震東喜歡沈佳宜型女生,新聞晨報,2012年1月5日,
http://ent.sina.com.cn/m/c/2012-01-05/11033525646.shtml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經濟部工業局,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2015年,
https://www.branding-taiwan.tw/brand_survey/brand20(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鄭凱榕,《KANO》日上映1週佳評如潮!叫好叫座,新頭殼,2015年1月30日,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1-30/56411 (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26日)。

英文部分
專書
GLENN A. GUNDERS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PECTS OF ACQUISITION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6.1 (LANNING G. BRYER AND MELVIN SIMENSKY EDS., WILEY 2001).

期刊
Allen W. Wang, Rise of the Patent Intermediaries, 25 BERKELEY TECH. L. J. 159 (Jan. 2010).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Mode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curity Agreement, 71 BUS. LAW. 883 (2016).
Elizabeth Herbst Schierman, IP Transactions: Questions to Ask before Buying Trademark Rights, 55 THE ADVOCATE 24 (2012).
Elizabeth Herbst Schierman, IP Transactions: Questions to Ask Before Buying Copy Rights Rights, 54 THE ADVOCATE 26 (2011).
Elizabeth Herbst Schierman, IP Transactions: Questions to Ask Before Buying Patent-Related Rights, 55 THE ADVOCATE 20 (2012).
Eric J. Pullen, Revised Article 9 of 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and Agricultural Liens in Texas, 40 TEX. J. BUS. L. 1 (2004).
James M. Wilton & Andrew G. Devore, Trademark Licensing in the Shadow of Bankruptcy, 68 BUS. LAW. 739 (2012).
Kenneth B. Axe, Creation, Perfection and Enforcement of Security Interest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under Revised Article 9 of 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119 BANKING L. J. 62 (2002).
Neil B. Cohen & William H. Henning, Freedom of Contract vs. Free Alienability: An Old Struggle Emerges in a New Context, 46 GONZ. L. REV. 353 (2011).
Steven L. Schwarcz, Automatic Perfection of Sales of Payment Intangibles: A Trap for the Unwary, 68 OHIO ST. L. J. (2006).
Steven O. Weise, Personal Property Secured Transactions, 66 BUS. LAW. 1165 (2011).
Steven O. Weise, The Financ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under Revised UCC Article 9, 74 CHI.-KENT L. REV. 1077 (1999).
Thomas M. Ward, The Perfection and Priority Rules for Security. Interests in Copyrights, Patents, and Trademarks: The Current Structural. Dissonance and Proposed Legislative Cures, 53 ME. L. REV. 391 (2001).
Xuan-Thao Nguyen, Collateraliz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42 GA. L. REV. 1 (2007).
Xuan-Thao Nguyen, Financing Innovation: Legal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Security in Financing, 1845-2014, 48 IND. L. REV. 509 (2015).

工作底稿
Nahoko Ono, Avoid Japanization: Lessons from Japanese Gridlock on Patent Assignment Recordation System, available at: https://ssrn.com/abstract=2015119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015119.
William Mann, Creditor Rights and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Patent Collateral, Working Paper, available at: https://ssrn.com/abstract=2356015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356015.

研究報告
Alan C. Marco, Amanda F. Myers, Stuart J.H. Graham, Paul A D’Agostino & Kirsten Apple, The USPTO Patent Assignment Dataset: Descriptions and Analysis (July 27, 2015). USPTO Economic Working Paper No. 2015-2, available at:
https://ssrn.com/abstract=2636461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636461.
Stuart J.H. Graham, Alan C. Marco & Amanda F. Myers, Monetizing Marks: Insights from the USPTO Trademark Assignment Dataset (April 1, 2015), available at:
https://ssrn.com/abstract=2430962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430962.

法院判決
City Bank and Trust Co. v. Otto Fabric, Inc., 83 B.R. 780 (1988).
In Clorox v. Chemical Bank, 40 U.S.P.Q. 2D 1098 (1996).
In re 199Z, Inc., 137 B.R. 778 (1992).
In re Avalon Software Inc., 209 B.R. 517 (1997).
In re Cybernetic Services, Inc., 252 F.3d 1039 (2001).
In re Otto Fabric, Inc., 55 B.R. 654 (1985).
In re Peregrine Entertainment, Ltd., 116 B.R. 194 (1990).
In re Softalk Pub. Co., Inc., 856 F.2d 1328 (1988), F.2d 1328 (1987).
In re World Auxiliary Power Co., 303 F.3d 1120 (2002).
Matter of Roman Cleanser Co., 43 B.R. 940 (1984).
Waterman v. Mackenzie, 138 U.S. 252 (1891).

網路資訊
Baila H. Celedonia, United Stat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secured transactions (May 11, 2004),
http://www.mondaq.com/article.asp?articleid=25947&searchresults (last visited Dec. 26, 2016).
Economics &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and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U.S. Economy,
https://www.uspto.gov/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IPandtheUSEconomySept2016.pdf (last visited Dec. 26, 2016).
Ira L. Herman, Creating perfect security interests — A Primer, LAW360 (May 18, 2015),
http://www.law360.com/articles/651272/creating-perfect-security-interests-a-primer (last visited Dec. 26, 2016).
Scott J. Lebson1, Security interest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they really secure?, Ladas & Parry LLP (Apr. 30, 2014),
http://ladas.com/education-center/security-interests-intellectual-property-united-states/#9 (last visited Dec. 26, 2016).
WIPO, WIPO report shows growing demand for IP changes face of innovation (Nov. 14, 2011),
http://www.wipo.int/pressroom/en/articles/2011/article_0027.html (last visited Dec. 26, 2016).

其他
Best Global Brands 2011, at 43 (Interbrand 2011).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