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止觀研究 ——以《圓測疏》為主要脈絡
作者 蕭鈺庭
貢獻者 耿晴
蕭鈺庭
關鍵詞 唯識


奢摩他
毘婆奢那
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
玄奘
圓測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4-Jul-2017 12:09:07 (UTC+8)
摘要 奢摩他,梵文「Śamatha」,譯為「止」;毘婆奢那,梵文「Vipaśyanā」,譯為「觀」。止能令心不亂,觀能思擇、判斷。藉由止、觀修行,最終能證得涅槃。此修行法淵遠流長,早自世尊時代即有之,後隨著佛教派系日益增多,對於止、觀修行法的理論漸有不同理解。本文將以唯識學經典《解深密經》為主要探討對象,藉由分析經中專門論述止、觀修行的〈分別瑜伽品〉,以幫助理解唯識一系是如何探討止、觀修行。
本文主要論述章節為:〈止、觀的關係〉、〈止、觀和合俱轉與所證得的果〉、〈真如、空與依他起性〉。〈止、觀的關係〉一章中,將對止、觀的定義與相關議題有所探討,藉由這些探討,以釐清止、觀為同或異?止、觀所緣與「心」的相分、見分關係為何?修行順序是什麼?〈止、觀和合俱轉與所證得的果〉一章中,探討了「心一境性」與「五位」等相關議題。〈真如、空與依他起性〉一章中,將從〈分別瑜伽品〉的立場,探討《解深密經》面對佛教與唯識學相關基礎理論時,其立場為何?
參考文獻 1.藏經類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冊05。T0220。
唐.圓測:《解深密經疏》。《卍續藏》冊21。T0369。
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大正藏》冊16。T0675。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T0676。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T1558。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T1579。
唐.玄奘:《成唯識論》。《大正藏》冊31。T1585。
唐.玄奘:《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T1598。
唐.玄奘:《唯識二十論》。《大正藏》冊31。T1590。
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藏》冊31。T1600。

2.專書
(日)岡部和雄、田中良昭編、辛如意譯:《中國佛教研究入門》。台北:法鼓。2013.6。
(日)橫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台北:東大圖書。2001。
(日)野澤靜證著、李鳳媚譯:《大乘佛教瑜伽行研究—解深密經聖者慈氏章及疏之譯注》。高雄:彌勒講堂。2014.4.10。
(日)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佛光。2010。
王文顏:《佛精重釋經研究與考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文化。1994。
弘學:《解深密經講析》。成都:巴蜀書院。2011.9。
何石彬:《《阿毘達磨俱舍論》研究:以緣起、有情與解脫為中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7。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4。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5。
呂澂:《印度佛教源流略論》。台北:大千出版社。2008.4二版。
呂澂:《中國佛教源流略論》。台北:大千出版社。2010.3二版。
林國良:《成唯識論直解》。台北:佛光。2002初版。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12。
惟善:《說一切有部之禪定論研究—以梵文《俱舍論》及其梵漢注釋為基礎》。2011.5。
程恭謙釋譯:《解深密經》。台北:佛光文化。1998.2。
楊維中:《中國唯識宗通史(上下)》。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7。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台灣商務。2006。
談錫永:《《解深密經》密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10。
韓清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略釋》。高雄:彌勒講堂。2011.11。
釋白雲:《解深密經概念》。彰化:佛印月刊社。1994.4再版。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4初版。
釋印順:《空之探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4。
釋印海:《止觀方法及其實踐之研究》。台北:嚴寬祜基金會。2005。
釋惠敏、關則富合著:《大乘止觀導論—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教授教誡品》初探》。台北:法鼓。1997.9。
釋演培:《解深密經語體釋》。台北:天華。1988。

3.學位論文
方台蘭:《世俗譬喻與解甚深義——《解深密經》譬喻之研究》。指導教授:陳一標。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
林淇源:《瑜伽相應與宗教修持——《瑜伽經》與《解深密經》瑜伽行之比較》。指導教授:陳一標。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陳洵渼:《想法植入徵狀的哲學解釋—以《解深密經》與《唯釋十論頌》唯主要依據》。指導教授:蔡耀明。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4.期刊論文
林崇安:〈世尊時期止觀法門的實踐〉。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7)頁125-146。
林國良:〈從《解深密經》看圓測的唯識學立場〉。《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1期頁74-78。
林國良:〈從三自性理論演變看唯識思想前後期在價值取向上的重要變化--《解深密經》與《成唯識論》之比較〉。《普門學報》第31期(2006.1)
耿晴:〈《解深密經》三性說的再檢討〉。第六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2013.12.6至2013.12.7。會議論文。
陳一標:〈有關阿賴耶釋語義的變遷〉。《圓光佛學學報》第4期(1999.12)頁75-106。
陳一標:〈解深密經中的阿陀那識〉。第一屆玄奘學術研討會,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主辦,2001年11月,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國際會議廳。後收於《人文關懷與社會發展論文集》,2003年2月。
陳一標:〈「識」的詮釋——VijJAna 與 VijJapti〉。《圓光佛學學報》
滿紀:〈大乘唯識止觀的研究—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為範圍〉。《普門學報》第26期,2005年3月。
楊白衣:〈圓測研究—傳記及其思想特色〉。《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3)頁105-156。
趙東明:〈《解深密經》之「真如」觀探析—兼論《成唯識論》的解釋--〉。台北市華嚴蓮社:《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09)頁125-152。
蔡伯郎:〈瑜伽行派的止觀〉。2012「佛教禪修傳統:起源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法鼓佛教學院。台北:法鼓佛教學院。
劉鹿鳴:〈論阿賴耶識建立中的兩種意趣—以《解深密經》與《攝大乘論》之阿賴耶識安立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3期。頁46-51。
釋惠敏:〈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獅子吼》第24卷第3期(1985.3)頁58-67。

5.工具書與網路資源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2011/06/06, http://cbeta.org/.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1988)。《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
Monier William線上辭典。http://www.sanskrit-lexicon.uni-koeln.de/mwquer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215102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15102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耿晴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蕭鈺庭zh_TW
dc.creator (作者) 蕭鈺庭zh_TW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4-Jul-2017 12:09:07 (UTC+8)-
dc.date.available 24-Jul-2017 12:09:0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4-Jul-2017 12:09:0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215102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35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15102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奢摩他,梵文「Śamatha」,譯為「止」;毘婆奢那,梵文「Vipaśyanā」,譯為「觀」。止能令心不亂,觀能思擇、判斷。藉由止、觀修行,最終能證得涅槃。此修行法淵遠流長,早自世尊時代即有之,後隨著佛教派系日益增多,對於止、觀修行法的理論漸有不同理解。本文將以唯識學經典《解深密經》為主要探討對象,藉由分析經中專門論述止、觀修行的〈分別瑜伽品〉,以幫助理解唯識一系是如何探討止、觀修行。
本文主要論述章節為:〈止、觀的關係〉、〈止、觀和合俱轉與所證得的果〉、〈真如、空與依他起性〉。〈止、觀的關係〉一章中,將對止、觀的定義與相關議題有所探討,藉由這些探討,以釐清止、觀為同或異?止、觀所緣與「心」的相分、見分關係為何?修行順序是什麼?〈止、觀和合俱轉與所證得的果〉一章中,探討了「心一境性」與「五位」等相關議題。〈真如、空與依他起性〉一章中,將從〈分別瑜伽品〉的立場,探討《解深密經》面對佛教與唯識學相關基礎理論時,其立場為何?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範圍 6
第三節 文獻回顧 7
一、文本回顧 7
二、前人研究回顧 13
第四節 研究主題 25
一、止、觀的定義與區別 26
二、止、觀的修行順序 27
三、和合俱轉與心一境性 31
四、止觀的目標:真如遣相與空遣相 32
五、依他起性是否須被除遣? 34
六、〈分別瑜伽品〉在三性與心識上可能需預設的立場 35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7
第二章 止、觀的關係 38
第一節 四種所緣 38
一、有分別影像所緣:毘婆奢那所緣境事 39
二、無分別影像所緣:為奢摩他所緣境事 40
三、事邊際所緣境事:止、觀共同所緣 40
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止、觀共同所緣 41
․小結 42
第二節 止、觀的同異問題 43
一、非有異、非無異 43
二、止、觀非有異理由 43
三、《圓測疏》裡心的相分、見分 45
․小結 57
第三節 止、觀的順序 61
一、圓測可能的想法 62
二、野澤靜證與釋惠敏的看法 66
․小結 78
第三章 止觀和合俱轉與所證得的果 83
第一節 心一境性 83
一、引文一 83
二、引文二 86
․小結 91
第二節 見道位 93
一、見道位與心一境性 93
二、真見道、相見道的見分與相分 97
三、見道位時所證「真如」的特色 100
․小結 104
第三節 見道位之前與之後的階位 105
一、見道位之前的階位 105
二、見道位之後的階位 113
․小結 123
第四章 真如、空與依他起性 125
第一節 真如遣相與空遣相 125
一、真如遣相 125
二、空遣相 129
․小結 139
第二節 依他起性是否該被滅除? 140
一、三種說法 140
二、護法的觀點(說法三) 143
三、《深密解脫經》可能的觀點 144
四、依他起的染、淨問題 148
․小結 155
第三節 〈分別瑜伽品〉中的心識 156
一、識的意義 156
二、知心生到得解脫 159
三、心識與三性 164
小結 168
第五章 結論 170
zh_TW
dc.format.extent 229930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15102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唯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奢摩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毘婆奢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解深密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分別瑜伽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玄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圓測zh_TW
dc.title (題名)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止觀研究 ——以《圓測疏》為主要脈絡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藏經類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冊05。T0220。
唐.圓測:《解深密經疏》。《卍續藏》冊21。T0369。
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大正藏》冊16。T0675。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T0676。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T1558。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T1579。
唐.玄奘:《成唯識論》。《大正藏》冊31。T1585。
唐.玄奘:《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T1598。
唐.玄奘:《唯識二十論》。《大正藏》冊31。T1590。
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藏》冊31。T1600。

2.專書
(日)岡部和雄、田中良昭編、辛如意譯:《中國佛教研究入門》。台北:法鼓。2013.6。
(日)橫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台北:東大圖書。2001。
(日)野澤靜證著、李鳳媚譯:《大乘佛教瑜伽行研究—解深密經聖者慈氏章及疏之譯注》。高雄:彌勒講堂。2014.4.10。
(日)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佛光。2010。
王文顏:《佛精重釋經研究與考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文化。1994。
弘學:《解深密經講析》。成都:巴蜀書院。2011.9。
何石彬:《《阿毘達磨俱舍論》研究:以緣起、有情與解脫為中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7。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4。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5。
呂澂:《印度佛教源流略論》。台北:大千出版社。2008.4二版。
呂澂:《中國佛教源流略論》。台北:大千出版社。2010.3二版。
林國良:《成唯識論直解》。台北:佛光。2002初版。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12。
惟善:《說一切有部之禪定論研究—以梵文《俱舍論》及其梵漢注釋為基礎》。2011.5。
程恭謙釋譯:《解深密經》。台北:佛光文化。1998.2。
楊維中:《中國唯識宗通史(上下)》。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7。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台灣商務。2006。
談錫永:《《解深密經》密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10。
韓清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略釋》。高雄:彌勒講堂。2011.11。
釋白雲:《解深密經概念》。彰化:佛印月刊社。1994.4再版。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4初版。
釋印順:《空之探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4。
釋印海:《止觀方法及其實踐之研究》。台北:嚴寬祜基金會。2005。
釋惠敏、關則富合著:《大乘止觀導論—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教授教誡品》初探》。台北:法鼓。1997.9。
釋演培:《解深密經語體釋》。台北:天華。1988。

3.學位論文
方台蘭:《世俗譬喻與解甚深義——《解深密經》譬喻之研究》。指導教授:陳一標。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
林淇源:《瑜伽相應與宗教修持——《瑜伽經》與《解深密經》瑜伽行之比較》。指導教授:陳一標。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陳洵渼:《想法植入徵狀的哲學解釋—以《解深密經》與《唯釋十論頌》唯主要依據》。指導教授:蔡耀明。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4.期刊論文
林崇安:〈世尊時期止觀法門的實踐〉。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7)頁125-146。
林國良:〈從《解深密經》看圓測的唯識學立場〉。《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1期頁74-78。
林國良:〈從三自性理論演變看唯識思想前後期在價值取向上的重要變化--《解深密經》與《成唯識論》之比較〉。《普門學報》第31期(2006.1)
耿晴:〈《解深密經》三性說的再檢討〉。第六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2013.12.6至2013.12.7。會議論文。
陳一標:〈有關阿賴耶釋語義的變遷〉。《圓光佛學學報》第4期(1999.12)頁75-106。
陳一標:〈解深密經中的阿陀那識〉。第一屆玄奘學術研討會,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主辦,2001年11月,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國際會議廳。後收於《人文關懷與社會發展論文集》,2003年2月。
陳一標:〈「識」的詮釋——VijJAna 與 VijJapti〉。《圓光佛學學報》
滿紀:〈大乘唯識止觀的研究—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為範圍〉。《普門學報》第26期,2005年3月。
楊白衣:〈圓測研究—傳記及其思想特色〉。《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3)頁105-156。
趙東明:〈《解深密經》之「真如」觀探析—兼論《成唯識論》的解釋--〉。台北市華嚴蓮社:《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09)頁125-152。
蔡伯郎:〈瑜伽行派的止觀〉。2012「佛教禪修傳統:起源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法鼓佛教學院。台北:法鼓佛教學院。
劉鹿鳴:〈論阿賴耶識建立中的兩種意趣—以《解深密經》與《攝大乘論》之阿賴耶識安立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3期。頁46-51。
釋惠敏:〈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獅子吼》第24卷第3期(1985.3)頁58-67。

5.工具書與網路資源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2011/06/06, http://cbeta.org/.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1988)。《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
Monier William線上辭典。http://www.sanskrit-lexicon.uni-koeln.de/mwquery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