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物聯網少量多樣趨勢之因應策略 -以台灣IC設計公司為例
Strategy to cope with the low-volume, mass customization trend of Internet of things – a case study on one Taiwan IC design company
作者 謝鴻儒
Shieh, Horng-Ru
貢獻者 郭炳伸
Kuo, Biing-Shen
謝鴻儒
Shieh, Horng-Ru
關鍵詞 物聯網
少量多樣
IC設計
IoT
Low-volume, mass customization
IC design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31-Jul-2017 11:04:29 (UTC+8)
摘要 IC設計公司的間接成本高,須追求規模經濟,但對物聯網這種少量多樣的應用又有厚望。因此多會謹慎投入,怕投入如流水,又怕咬不到餅。
面對整體龐大的物聯網產業,歐美大廠運用優勢,嘗試建立特有的生態圈將各方納入。案例IC設計公司的規模很難和歐美大廠對作,但也有其優勢,不過原規模經濟的商業模式不再適用。
IC複雜使其位居重要位置,而案例IC設計公司擁有許多優秀工程人才,再加上成熟產品線廣,且和物聯網關聯,都是優勢資源。但做的是B2B生意,接觸不到終端市場,而新IC開發時間長,導致對終端需求掌握度低,且現有工程師數量是無法支援有多樣需求的微型物聯網業者,這些就是劣勢資源。
如案例IC設計公司將微型物聯網業者及獨立工作者拉到平台上,提供工作者自主工作機會,同時滿足物聯網業者不足的支援人力。案例IC設計公司須貢獻包含工作者的訓練與認證、協助物聯網業者找到符合的工作者、設計專案流程管理機制同時確保工作者收得到價金。如此解決了對微型物聯網業者支援不夠的問題,還可藉由平台獲取最真確的需求資訊,又解決另一困境。
三方都有得且無太多風險,可行性確認。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案例IC設計公司導入新商業模式有相當優勢,早投入更可建立先行者優勢。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年清 (2011),以模組化對應機械設備業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策略─以 S 公司為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王傳玫 (2010),山寨產業之經營策略探討-以聯發科為例,論文,成大碩士論文
吳上能 (2006),論台灣中小企業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策略—以A公司經營醫療器材為例,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林中彪 (2012),少量多樣的生產管理與營運策略-以工業電腦專業設計製造商為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林其諺 (2015),物聯網技術發展與市場應用之趨勢,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林晏愷 (2014),統包模式對產業結構影響之研究,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余明?、?明新 (2005),?“九力分析模型”,雜誌,企?研究 2005年 第1期
周經歐 (2013),少量多樣製造業對於代工廠商期望之差異性研究,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楊光中 (2012),物聯網基礎設施產業之策略研究,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廖子恩 (2015),『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如何來因應『工業4.0』的發展,專題發表,CNC雜誌

二、 英文文獻:
Chase, Robin (2015). "How People and Platforms Are Inventing the Collaborative Econmomy and Reinventing Capitalism", Public Affairs
Gilmore James H. and Pine B. Joseph (1997). “The Four Faces of Mass II Custom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Lo, Helen (2014). “An Analysis of IoT and How it is Shaping New Business Model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IMBA program at the College of Commerc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Porter, 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Prahalad, C. K. & Hamel, G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

三、 網站資料:
Amazon Web Services: http://www.amazon.com/
Apple Developer: http://developer.apple.com/
HowStuffWorks: http://computer.howstuffworks.com/
IC Insights : http://www.icinsights.com/
Technews : http://technews.tw/
台灣證券交易所 : http://www.tse.com.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493206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3206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郭炳伸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uo, Biing-Sh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謝鴻儒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Shieh, Horng-Ruen_US
dc.creator (作者) 謝鴻儒zh_TW
dc.creator (作者) Shieh, Horng-Ru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1-Jul-2017 11:04:29 (UTC+8)-
dc.date.available 31-Jul-2017 11:04:2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1-Jul-2017 11:04:2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93206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47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93206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IC設計公司的間接成本高,須追求規模經濟,但對物聯網這種少量多樣的應用又有厚望。因此多會謹慎投入,怕投入如流水,又怕咬不到餅。
面對整體龐大的物聯網產業,歐美大廠運用優勢,嘗試建立特有的生態圈將各方納入。案例IC設計公司的規模很難和歐美大廠對作,但也有其優勢,不過原規模經濟的商業模式不再適用。
IC複雜使其位居重要位置,而案例IC設計公司擁有許多優秀工程人才,再加上成熟產品線廣,且和物聯網關聯,都是優勢資源。但做的是B2B生意,接觸不到終端市場,而新IC開發時間長,導致對終端需求掌握度低,且現有工程師數量是無法支援有多樣需求的微型物聯網業者,這些就是劣勢資源。
如案例IC設計公司將微型物聯網業者及獨立工作者拉到平台上,提供工作者自主工作機會,同時滿足物聯網業者不足的支援人力。案例IC設計公司須貢獻包含工作者的訓練與認證、協助物聯網業者找到符合的工作者、設計專案流程管理機制同時確保工作者收得到價金。如此解決了對微型物聯網業者支援不夠的問題,還可藉由平台獲取最真確的需求資訊,又解決另一困境。
三方都有得且無太多風險,可行性確認。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案例IC設計公司導入新商業模式有相當優勢,早投入更可建立先行者優勢。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架構 3
第二章 背景探討 5
第一節 物聯網基本架構 5
第二節 為什麼會少量多樣 7
第三節 大廠在做怎樣的佈局 9
第四節 IC設計公司在產業鏈扮演的腳色 13
第五節 IC設計公司的傳統商業模式 15
第六節 IC設計公司在物聯網產業的困境及目前因應方向 20
第三章 案例IC設計公司的優劣勢探討 24
第一節 生產面 24
第二節 銷售面 27
第三節 品牌面 31
第四節 研發面 34
第五節 產品面 38
第四章 因應模式的研究分析 43
第一節 因應模式說明 43
第二節 可行性分析 45
第三節 競爭力分析 49
第四節 中國同業的競爭分析 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4
第二節 展望與風險管理 55
第三節 研究建議 57
參考文獻 59
zh_TW
dc.format.extent 146690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3206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物聯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少量多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C設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o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ow-volume, mass customiz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C designen_US
dc.title (題名) 物聯網少量多樣趨勢之因應策略 -以台灣IC設計公司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Strategy to cope with the low-volume, mass customization trend of Internet of things – a case study on one Taiwan IC design compan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年清 (2011),以模組化對應機械設備業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策略─以 S 公司為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王傳玫 (2010),山寨產業之經營策略探討-以聯發科為例,論文,成大碩士論文
吳上能 (2006),論台灣中小企業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策略—以A公司經營醫療器材為例,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林中彪 (2012),少量多樣的生產管理與營運策略-以工業電腦專業設計製造商為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林其諺 (2015),物聯網技術發展與市場應用之趨勢,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林晏愷 (2014),統包模式對產業結構影響之研究,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余明?、?明新 (2005),?“九力分析模型”,雜誌,企?研究 2005年 第1期
周經歐 (2013),少量多樣製造業對於代工廠商期望之差異性研究,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楊光中 (2012),物聯網基礎設施產業之策略研究,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廖子恩 (2015),『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如何來因應『工業4.0』的發展,專題發表,CNC雜誌

二、 英文文獻:
Chase, Robin (2015). "How People and Platforms Are Inventing the Collaborative Econmomy and Reinventing Capitalism", Public Affairs
Gilmore James H. and Pine B. Joseph (1997). “The Four Faces of Mass II Custom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Lo, Helen (2014). “An Analysis of IoT and How it is Shaping New Business Model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IMBA program at the College of Commerc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Porter, 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Prahalad, C. K. & Hamel, G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

三、 網站資料:
Amazon Web Services: http://www.amazon.com/
Apple Developer: http://developer.apple.com/
HowStuffWorks: http://computer.howstuffworks.com/
IC Insights : http://www.icinsights.com/
Technews : http://technews.tw/
台灣證券交易所 : http://www.tse.com.tw/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