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德勒茲論電影知覺——以《電影一:運動—影像》為例
Deleuze on cinematic perception——by example of “Cinema 1: The Movement-Image”
作者 余峻夙
Yu, Jyun Su
貢獻者 張國賢
余峻夙
Yu, Jyun Su
關鍵詞 電影知覺
自然知覺
有機體
非人
非個人
Cinematic perception
Natural perception
Organism
Non personal
Impersonal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31-Jul-2017 11:09:24 (UTC+8)
摘要 德勒茲(Gilles Deleuze, 1925–1995)的電影知覺(cinematic perception)有別於一般傳統的自然知覺(natural perception)。後者將知覺劃限在人的領域,或更廣泛來說,是有機體(organism)的知覺,其對外在世界知覺的結果呈現為一種組織化的型態。前者則不只以人為知覺中心,甚至人不再是知覺的中心。電影影像同時所呈現的是導演與攝影機的「看」,這樣的電影知覺即是所謂的非個人的知覺(impersonal perception)。於是,電影知覺擺脫自然知覺原有的侷限,解放被組織化的知覺對象,呈現出諸如液態知覺、氣態知覺或分子知覺等多面向且具流動性的知覺樣態。我們可以說,德勒茲一方面談電影,另方面以哲學的精神反省與批判人類的主體主義。本文目的在於通過德勒茲對於電影的探討,去拓展原有的知覺概念,特別是拓展被現象學(phenomenology)所限制的知覺概念,以豐富知覺的內涵。
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文獻
Deleuze, Gilles. 1989. Kino1. Das Bewegungs-Bild. übers. von Ulrich Christians und Ulrike Bokelmann.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 .
Deleuze, Gilles. 1997. Kino2. Das Zeit-Bild. übers. von Klaus Englert.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
Deleuze, Gilles. 1986. Cinema 1. The Movement-Image. translated by Hugh Tomlinson and Barbara Habberja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Gilles Deleuze, Negotiations. 1972-1990, translated by Martin Joughi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電影I:運動—影像》,黃建宏譯。台北市:遠流,2003。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電影Ⅱ:時間—影像》,黃建宏譯。台北市:遠流,2003。
柏格森(Henri Bergson)《時間與自由意識》,吳士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柏格森(Henri Bergson)《材料與記憶》,肖聿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柏格森(Henri Bergson)《物質與記憶》,姚晶晶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柏格森(Henri Bergson)《創造進化論》,肖聿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9。
 
其他參考文獻
德勒茲部分:
Deleuze, Gilles. 1983.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Hugh Tomlinson. London: Continuum.
Deleuze, Gilles. 2001.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translated by Paul Patton.  Great Britain: The Athlone Press.
Gilles Deleuze, 2006. The Fold: Leibniz and the Baroque. translated by Tom Conley, Great Britain: The Athlone Press.
Gilles Deleuze, 2014. Logik des Sinns.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f Verlage, 7. Auflage.
Ronald Bogue, 2003. Deleuze on Cinema. New York : Routledge.
James Williams, 2003. Gilles Deleuze’s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a Critical Introduction and Guide.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Spencer Shaw, 2008. Film consciousness:from phenomenology to Deleuze. McFarland & Company, Inc.
Claire Colebrook, 2013, Gilles Deleuz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尼采與哲學》,周穎、劉玉宇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康德與柏格森解讀》,張宇凌、關群德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2。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費力克斯․瓜塔里(Felix Guattari)《游牧思想》,陳永國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何謂哲學?》,林長杰譯,台北市:台灣商務,2004。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感覺的邏輯》,董強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費力克斯․瓜塔里(Felix Guattari)《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千高原. 第2卷》,姜宇輝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萬胥亭《德勒茲、巴洛克、全球化》,台北:唐山,2009。
周冬瑩《影像與時間―――德勒茲的影像理論與柏格森、尼采的時間哲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2.6。
篠原資明《德魯茲:游牧民》,徐金鳳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羅貴祥《德勒茲》,台北市:東大發行,民國86年。
姜宇輝《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現象學部分:
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Colin Smith.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2005.
Maurice Merleau-Ponty, Sense and Non-Sense. translated by Hubert L. Dreyfus and Patricia Allen Dreyfu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4.
Maurice Merleau-Ponty, Le Monde Sensible et le Monde de L’expression. translated by Bryan Bannon. Chiasmi International. Volume 12, 2010.
Jennifer M. Barker, The Tactile Eye:touch and  the cinematic experience.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9.
Farber Marvin, “The Ideal of a Pre-suppositionless Philosophy”, in Phenomenology, edited by Joseph J. Kockelmans, 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7.
德穆.莫倫(Dermot Moran)《現象學導論》,蔡錚雲譯,桂冠,2005。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眼與心》,龔卓軍譯,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7.10。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羅國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沙特(Jean-Paul Sartre)《想像》,杜小真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倪梁康《現象學的始基》。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其他:
康德(Immanuel Kant)《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楊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05。
 
論文期刊:
德勒茲〈大腦即螢幕:《電影筆記》與德勒茲的訪問〉,《當代》147期,台北,1999年。
張國賢〈偶然的邏輯———德勒茲與胡塞爾的意義理論〉,《揭諦》15期,2008.07,65—84。
張國賢〈時間的強度─德勒茲德時間多重體〉,《時代的探索:批判理論與影像藝術論集》,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出版,2010,89—104。
張國賢〈主體性與主體化視點〉,政治大學2014年現象學學術研討會:主體性, 政治大學哲學系、政治大學文學院現象學研究中心,2014.05。
張國賢〈語言之道:從德勒茲的語言哲學到莊子的「天籟」〉,《揭諦》28期,2015.01,95—114。
張國賢〈從「物質性」概念追問技術〉,《東吳哲學學報》32期,2015.08, 87—104。
陳瑞文〈德勒茲的影像—運動及主體性視野〉,《藝術觀點》39期,2009,74—79。
陳瑞文〈德勒茲的電影系譜:電影與哲學之間的相關問題〉,《藝術觀點》43期,2010,114—122。
陳瑞文〈德勒茲創造理論的非人稱與非人稱性〉,《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5期,2011,1—45。
楊凱麟〈虛擬的邏輯與影像的意義〉,《當代》,1999.11,38—57。
楊凱麟〈德勒茲哲學中零度影像之建構〉,《揭諦》5期,2003.06,215—237。
黃建宏〈晶體—影像 : 活化隱喻還是去隱喻?〉,《中外文學》423期,2008,59—82。
黃建宏〈科幻極短篇—德勒茲的電影眼世界〉,《當代》29卷147 期,民88。
 
電影部分:
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焦雄屏譯,中國電影社出版,1987年4月第一版。
波德維爾、湯普森《世界電影史》(第二版),范倍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恒基、楊遠嬰主編《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下冊),北京:三聯書局,2006。
丁羅男《電影觀念史》,上海:百家出版社,2010.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102154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154007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國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余峻夙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u, Jyun Suen_US
dc.creator (作者) 余峻夙zh_TW
dc.creator (作者) Yu, Jyun Su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1-Jul-2017 11:09:24 (UTC+8)-
dc.date.available 31-Jul-2017 11:09: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1-Jul-2017 11:09: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2154007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48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15400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德勒茲(Gilles Deleuze, 1925–1995)的電影知覺(cinematic perception)有別於一般傳統的自然知覺(natural perception)。後者將知覺劃限在人的領域,或更廣泛來說,是有機體(organism)的知覺,其對外在世界知覺的結果呈現為一種組織化的型態。前者則不只以人為知覺中心,甚至人不再是知覺的中心。電影影像同時所呈現的是導演與攝影機的「看」,這樣的電影知覺即是所謂的非個人的知覺(impersonal perception)。於是,電影知覺擺脫自然知覺原有的侷限,解放被組織化的知覺對象,呈現出諸如液態知覺、氣態知覺或分子知覺等多面向且具流動性的知覺樣態。我們可以說,德勒茲一方面談電影,另方面以哲學的精神反省與批判人類的主體主義。本文目的在於通過德勒茲對於電影的探討,去拓展原有的知覺概念,特別是拓展被現象學(phenomenology)所限制的知覺概念,以豐富知覺的內涵。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第一章—導論 1
第一節:問題意識 1
第二節:現代電影的技術 1
一、幻影火車 2
二、活動影像的技術 2
三、電影的藝術性 3
第三節:影像的概念 4
一、傳統的影像概念:柏拉圖與知覺心理學 5
二、德勒茲的影像概念 6
第四節:電影作為運動—影像———論運動的三個命題 8
一、第一命題:運動與空間化運動不可混淆 9
二、第二命題:特定瞬間與任意瞬間 11
三、第三命題:全體變化 13
第五節:研究架構 16
第二章—電影知覺的構成要素 19
第一節:框化的電影知覺 20
一、影像的可見性與可讀性 20
二、幾何型景框與物理性景框 22
三、幾何型的組成部分與物理性的組成部分 23
四、取鏡角度 24
五、相對性畫外與絕對性畫外 25
第二節:運動的電影知覺 26
一、鏡頭運動 27
二、鏡頭運動的雙重面向 30
三、鏡頭運動的分化與整合 31
第三節:變異的電影知覺 33
一、美國有機—活性蒙太奇 34
二、蘇聯辯證蒙太奇 35
三、法國心靈—計量蒙太奇 38
四、德國精神—強度蒙太奇 39
第三章—電影知覺的發生學 41
第一節:現象學的世界 42
一、心理學危機 42
二、梅洛龐蒂的自然知覺 44
三、對自然知覺的幾點評價 50
四、梅洛龐蒂的電影知覺 52
第二節:柏格森的宇宙 55
一、對物質的全新定義 55
二、運動—影像的宇宙 56
三、物質知覺(無意識的知覺) 61
第三節:生命影像 63
一、生命影像的定義:間隔 64
二、主體性的三個物質面 66
第四章—趨向無中心的電影知覺———論知覺—影像之三態 73
第一節:確定中心的知覺:攝影機—意識 75
第二節:未確定中心的知覺:移動鏡頭 82
第三節:無中心的知覺:蒙太奇 86
第五章—非人/非個人知覺的可能性 94
第一節:不同的思維,非人的思維 95
第二節:維爾托夫與柏格森的交會 96
第三節:從古典知覺模式逃逸 99
第四節:從在世存有的知覺模式逃逸 104
第五節:水的眼睛與第三隻眼 110
第六節:電影眼事件 117
參考書目 120
zh_TW
dc.format.extent 222264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154007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電影知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然知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有機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非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非個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inematic percep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atural percep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rgan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on persona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mpersonalen_US
dc.title (題名) 德勒茲論電影知覺——以《電影一:運動—影像》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Deleuze on cinematic perception——by example of “Cinema 1: The Movement-Imag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文獻
Deleuze, Gilles. 1989. Kino1. Das Bewegungs-Bild. übers. von Ulrich Christians und Ulrike Bokelmann.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 .
Deleuze, Gilles. 1997. Kino2. Das Zeit-Bild. übers. von Klaus Englert.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
Deleuze, Gilles. 1986. Cinema 1. The Movement-Image. translated by Hugh Tomlinson and Barbara Habberja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Gilles Deleuze, Negotiations. 1972-1990, translated by Martin Joughi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電影I:運動—影像》,黃建宏譯。台北市:遠流,2003。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電影Ⅱ:時間—影像》,黃建宏譯。台北市:遠流,2003。
柏格森(Henri Bergson)《時間與自由意識》,吳士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柏格森(Henri Bergson)《材料與記憶》,肖聿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柏格森(Henri Bergson)《物質與記憶》,姚晶晶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柏格森(Henri Bergson)《創造進化論》,肖聿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9。
 
其他參考文獻
德勒茲部分:
Deleuze, Gilles. 1983.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Hugh Tomlinson. London: Continuum.
Deleuze, Gilles. 2001.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translated by Paul Patton.  Great Britain: The Athlone Press.
Gilles Deleuze, 2006. The Fold: Leibniz and the Baroque. translated by Tom Conley, Great Britain: The Athlone Press.
Gilles Deleuze, 2014. Logik des Sinns.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f Verlage, 7. Auflage.
Ronald Bogue, 2003. Deleuze on Cinema. New York : Routledge.
James Williams, 2003. Gilles Deleuze’s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a Critical Introduction and Guide.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Spencer Shaw, 2008. Film consciousness:from phenomenology to Deleuze. McFarland & Company, Inc.
Claire Colebrook, 2013, Gilles Deleuz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尼采與哲學》,周穎、劉玉宇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康德與柏格森解讀》,張宇凌、關群德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2。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費力克斯․瓜塔里(Felix Guattari)《游牧思想》,陳永國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何謂哲學?》,林長杰譯,台北市:台灣商務,2004。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感覺的邏輯》,董強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費力克斯․瓜塔里(Felix Guattari)《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千高原. 第2卷》,姜宇輝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萬胥亭《德勒茲、巴洛克、全球化》,台北:唐山,2009。
周冬瑩《影像與時間―――德勒茲的影像理論與柏格森、尼采的時間哲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2.6。
篠原資明《德魯茲:游牧民》,徐金鳳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羅貴祥《德勒茲》,台北市:東大發行,民國86年。
姜宇輝《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現象學部分:
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Colin Smith.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2005.
Maurice Merleau-Ponty, Sense and Non-Sense. translated by Hubert L. Dreyfus and Patricia Allen Dreyfu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4.
Maurice Merleau-Ponty, Le Monde Sensible et le Monde de L’expression. translated by Bryan Bannon. Chiasmi International. Volume 12, 2010.
Jennifer M. Barker, The Tactile Eye:touch and  the cinematic experience.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9.
Farber Marvin, “The Ideal of a Pre-suppositionless Philosophy”, in Phenomenology, edited by Joseph J. Kockelmans, 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7.
德穆.莫倫(Dermot Moran)《現象學導論》,蔡錚雲譯,桂冠,2005。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眼與心》,龔卓軍譯,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7.10。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羅國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沙特(Jean-Paul Sartre)《想像》,杜小真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倪梁康《現象學的始基》。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其他:
康德(Immanuel Kant)《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楊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05。
 
論文期刊:
德勒茲〈大腦即螢幕:《電影筆記》與德勒茲的訪問〉,《當代》147期,台北,1999年。
張國賢〈偶然的邏輯———德勒茲與胡塞爾的意義理論〉,《揭諦》15期,2008.07,65—84。
張國賢〈時間的強度─德勒茲德時間多重體〉,《時代的探索:批判理論與影像藝術論集》,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出版,2010,89—104。
張國賢〈主體性與主體化視點〉,政治大學2014年現象學學術研討會:主體性, 政治大學哲學系、政治大學文學院現象學研究中心,2014.05。
張國賢〈語言之道:從德勒茲的語言哲學到莊子的「天籟」〉,《揭諦》28期,2015.01,95—114。
張國賢〈從「物質性」概念追問技術〉,《東吳哲學學報》32期,2015.08, 87—104。
陳瑞文〈德勒茲的影像—運動及主體性視野〉,《藝術觀點》39期,2009,74—79。
陳瑞文〈德勒茲的電影系譜:電影與哲學之間的相關問題〉,《藝術觀點》43期,2010,114—122。
陳瑞文〈德勒茲創造理論的非人稱與非人稱性〉,《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5期,2011,1—45。
楊凱麟〈虛擬的邏輯與影像的意義〉,《當代》,1999.11,38—57。
楊凱麟〈德勒茲哲學中零度影像之建構〉,《揭諦》5期,2003.06,215—237。
黃建宏〈晶體—影像 : 活化隱喻還是去隱喻?〉,《中外文學》423期,2008,59—82。
黃建宏〈科幻極短篇—德勒茲的電影眼世界〉,《當代》29卷147 期,民88。
 
電影部分:
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焦雄屏譯,中國電影社出版,1987年4月第一版。
波德維爾、湯普森《世界電影史》(第二版),范倍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恒基、楊遠嬰主編《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下冊),北京:三聯書局,2006。
丁羅男《電影觀念史》,上海:百家出版社,2010.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