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專業圖像的發聲與轉化 : 一位看電視長大的幼師之自我敘說
The voca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image: The self-narrative research of an early education teacher who grew up by watching television
作者 洪慈吟
Hung, Tzu-Yin
貢獻者 倪鳴香
Ni, Ming-Shiang
洪慈吟
Hung, Tzu-Yin
關鍵詞 電視兒童
自我敘說
自我認同
場域
慣習
Television child
Self-narrative
Self-identity
Field
Habitu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8-Aug-2017 11:56:14 (UTC+8)
摘要 本研究為自我敘說取向探究。基於研究者自身在電視世代長大的「電視兒童」成長經驗與既存媒體教育研究結果間之差異,故藉由回觀書寫自我家庭、學校、電視影像經驗,以及整理父母觀點的四段敘事文本,探究個人成長歷程中自身與電視的關係。透過理解視域的發聲與轉化,並融入美國心理學家Erik H.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論以及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場域」與「慣習」概念。試圖在交互對話中勾勒自身建構自我認同發展之脈絡,深究生命場域與電視慣習形成相互關連與影響生成的交織歷程,以重構個人對媒體教育的價值觀。
This study adopts with self-narrative research.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y “television child” growth experiences and the results of media education research, so by looking back and writing my experiences about family, school, TV images, and arranging the perspectives of parents, I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V and me in my childhood. Through the conversation into my self-narration, including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 by Erik H. Erikson and the concept “field” and “habitus” by Pierre Bourdieu that can be vocaliz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sights of understanding. In conclusion, I attempt to outline the context of my self-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to intertwine the process between my life field and television habitus so as to reconstruct my media education values.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丁興祥、邱惟真 ( 1999 ),朱光潛多重自我的對話與轉化:一種敘說建構取向。
應用心理研究期刊。台北:五南,2,211-249。
丁興祥等譯 ( 2006 ),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 ( 原編者:Jonathan A. Smith),。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勇智、鄧明宇譯,丁興祥校閱 ( 2008 ),敘說分析 ( 原作者: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 )。台北:五南。
王淑卿( 2000 ),文本與實踐—呂格爾與高達美之對比研究 (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成虹飛 ( 2003 ),生產相遇的知識。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學系「生命探究與專業發展」研討會論文。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 ( 2006 ),見樹又見林 ( 原作者:Allan G. Johnson )。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沈清松著 ( 2000 ),呂格爾。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猛、李康譯,鄧正來、高嘉謙校訂 ( 2009 )。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 ( 原作者:Pierre Bourdieu & Loic Wacquant )。台北:麥田出版。
李昭明、陳欣希譯,幸曼玲校閱 ( 2008 ),人類發展的文化本質 ( 原作者:Barbara Rogoff )。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文玫、丁興祥 ( 2008 ),剪斷肚臍帶,要做大人樣:一位客家女性生命處境中的「困」與「尋」。應用心理研究期刊。台北:五南,39:121-164。
李嘉梅 ( 2004 ),學齡前兒童媒體識讀教育之初探─台北市幼稚園兒童電視觀看行為之研究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何粵東 ( 2005 ),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期刊。台北:五南。25,55-72
何嘉芬譯 ( 2007 ),客廳裡的大象 ( 原作者:Dimitri A. Chrisakis & Frederick J. Zimmerman )。台北:久周。
何衛平著 ( 2002 ),高達瑪。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芝儀譯 ( 2008 ),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 ( 原作者:Amia Lieblich & Rivka Tuval-Mashiach & Tamar Zilber )。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翠珍,陳世敏編著 ( 2007 ),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翠珍 ( 2008 ),破解電子童年的密碼─媒體與兒童成長。台北:信誼出版社。
吳麗媛、楊淑朱、楊承達、楊曉苓、林妙徽、林玉霞、梁珀華等譯 ( 2008 ),幼兒遊戲與發展理論 ( 二版 ) ( 原作者:Joe L. Frost, Sue C. Wortham & Stuart Reifel )。台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周芊、吳知賢、沈文英編著 ( 2004 ),媒介與兒童。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周新富 ( 2006 ),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
周怜利譯 ( 2008 ), 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 ( 原作者:Erik H. Erikson&Joan M. Erikson&Helen Q. Kivnick )。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婉窈 ( 2009 ),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佩蓉編 ( 2009 ),爸爸媽媽放輕鬆─給幼兒家長的八大Q & A。台北:教育部。
洪毓瑛、陳姣伶譯 ( 2001 ),蕭瑟的童顏~揠苗助長的危機 ( 原作者:Dr. David Elkind )。新竹:和英。
胡紹嘉 ( 2005 ),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期刊。台北:五南。25:29-54。
胡瑋真 ( 2007 ),大班兒童對電視卡通人物認同之研究,以多啦A夢為例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臺北市。
孫名之譯 ( 1998 ),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 ( 原作者:Eric H. Erikson )。中國:浙江出版社。
孫智綺譯,林志明、尉遲秀校訂 ( 2002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 ( 原作者:Patrice Bonnewitz ) 。台北:麥田出版。
高宣揚著 ( 1990 ),李克爾的解釋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康綠島譯 ( 1989 ),青年路德 ( 原作者:Eric H. Erikson )。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淑敏等譯 ( 1997 ),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 ( 原作者:Joe L. Frost ),。台北:五南。
陳志銘等譯,張重昭審定 ( 2005 ),消費者行為 ( 原作者:Solomon, M. R. ) 。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公司。.
游賀凱 ( 2006 ),孤獨行者朝向麥田捕手:自殺者遺族的敘說與實踐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臺北市。
鄧明宇 ( 2005 ),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期刊。台北:五南。25:115-142。
楊淑嬌譯 ( 2004 ),當代社會學理論 ( 原作者:George Ritzer )。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楊雅婷譯 ( 2004 ),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 ( 原作者:David Buckingham )。台北:巨流。
廖世德譯 ( 2001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 ( 原作者:Michael White & David Epston )。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熊同鑫 ( 2010 ),穿梭文字…穿越時空…遇見燈火欄柵下的曾經~我與自我敘說研究在虛與實之間的呼吸。「敘說式自我研究與專業發展」質性工作坊。台北:台灣另類教育學會。
蔡敏玲、余曉雯譯 ( 2003 ),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 ( 原作者:D. Jean Clandinin & F. Michael Connelly )。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蓉蓉 ( 2008 ),學齡前幼童對兒童電視廣告的認知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臺北市。
廣梅芬譯 ( 2001 ),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 ( 原作者:Lawrence J. Friedman )。臺北:張老師文化。
鄭明椿譯 ( 1993 ),解讀電視 ( 原作者:J. Fiske & J. Hartley )。台北:遠流。
劉愛真 ( 2007 ),幼兒對卡通的解讀及成人講解的影響─以迪士尼卡通「獅子王2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韓良憶 ( 2011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 原作者:Dan Millman )。台北:心靈工坊。
羅耀宗、黃貝玲、蔡宏明譯 ( 2009 ), N世代衝撞 ( 原作者:Don Tapscott )。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
蕭昭君譯 ( 1998 ),童年的消逝 ( 原作者:Neil Postman )。台北:遠流。
譚光鼎、王麗雲主編 ( 2006 ),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嚴平著 ( 1997 ),高達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貳、英文文獻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 2001 ) Children,Adolescents,and Television. Pediatrics Vol. 107 pp. 423-426
J. John Loughran ( 2004 ) A History and Context of Self-Stud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s. J. John Loughran & Mary Lynn Hamilton & Vicki Kubler LaBoskey & Tom Russell.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elf-Stud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s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andra Jovchelovitch & Martin W.Bauer,Narrative Interviewing,Martin W.Bauer & George D Gaskell ( 2002 ) .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A Practical Handbook for Social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Ltd.
D. Jean Clandinin & F. Michael Connelly ( 1994 ),Personal Experience Methods. Denzin, Norman K & Lincoln, Yvonna . ( eds ) ,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2nd ed ) .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Ltd.
Caitlin McMunn Dooley ( 2011 ),The emergence of comprehension:A decade of research 2000-2010. Journa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2011, 4 ( 1 ), 169-184.
Heejung An & Holly Seplocha ( 2010 ),Video-Sharing Websites: Tools for Developing Pattern Languages in Children. YC Young Children, 2010, 65 ( 5 ) , 20-25.
Erik H. Erikson&Joan M. Erikson ( 1998 ),The life circle completed ( extend version ). Rikan Enterprises Ltd.
Karen Wohlwend ( 2009 ) Damsels in Discourse: Girls Consuming and Producing Identity Texts Through Disney Princess Pla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09,44 ( 1 ) , 57-83.
Karen Wohlwend ( 2010 ) A Is for Avatar: Young Children in Literacy 2.0 Worlds and Literacy 1.0 Schools. Language Arts, 2010, 88 ( 2 ) ,144-152.
Kristen H Perry & Annie M Moses ( 2011 ) Television, Language, and Literacy Practices in Sudanese Refugee Families: "I learned how to spell English on Channel 18".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2011,45 ( 3 ) ,278-30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971570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1570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倪鳴香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Ni, Ming-Shia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洪慈吟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ung, Tzu-Y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洪慈吟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ng, Tzu-Yinen_US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8-Aug-2017 11:56:14 (UTC+8)-
dc.date.available 28-Aug-2017 11:56:1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8-Aug-2017 11:56:1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71570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24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幼兒教育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70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為自我敘說取向探究。基於研究者自身在電視世代長大的「電視兒童」成長經驗與既存媒體教育研究結果間之差異,故藉由回觀書寫自我家庭、學校、電視影像經驗,以及整理父母觀點的四段敘事文本,探究個人成長歷程中自身與電視的關係。透過理解視域的發聲與轉化,並融入美國心理學家Erik H.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論以及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場域」與「慣習」概念。試圖在交互對話中勾勒自身建構自我認同發展之脈絡,深究生命場域與電視慣習形成相互關連與影響生成的交織歷程,以重構個人對媒體教育的價值觀。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study adopts with self-narrative research.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y “television child” growth experiences and the results of media education research, so by looking back and writing my experiences about family, school, TV images, and arranging the perspectives of parents, I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V and me in my childhood. Through the conversation into my self-narration, including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 by Erik H. Erikson and the concept “field” and “habitus” by Pierre Bourdieu that can be vocaliz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sights of understanding. In conclusion, I attempt to outline the context of my self-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to intertwine the process between my life field and television habitus so as to reconstruct my media education values.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關於媒體論述的問題
第一節 一切的起源…………………………………………………………… 1
第二節 差異帶來的問題……………………………………………………… 5
第二章 漫遊式地敘說探究
第一節 自我敘說式研究……………………………………………………… 8
第二節 自我敘說的漫遊足跡………………………………………………… 13
第三章 我如何在家庭─學校─電視餵養中成長
第一節 由家庭孕育而成的電視小孩………………………………………… 27
第二節 從學校茁壯而生的電視學生………………………………………… 69
第三節 我來自哪顆星………………………………………………………… 83
第四節 成長中的影像經驗…………………………………………………… 97
第四章 回觀「我」與「電視」
第一節 看見大宇宙………………………………………………………… 121
第二節 藏在生活裡的秘密………………………………………………… 126
第三節 電視裡的不思議…………………………………………………… 133
第五章 打開新「視」界
第一節 自我認同發展之整合……………………………………………… 139
第二節 個人場域與生活慣習……………………………………………… 151
第三節 電視對兒童有害?………………………………………………… 159
第六章 回觀與展望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164
貳、英文文獻…………………………………………………………………… 16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1570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電視兒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敘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認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場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慣習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elevision chil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elf-narrativ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elf-ident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iel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abituen_US
dc.title (題名) 專業圖像的發聲與轉化 : 一位看電視長大的幼師之自我敘說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voca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image: The self-narrative research of an early education teacher who grew up by watching televis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丁興祥、邱惟真 ( 1999 ),朱光潛多重自我的對話與轉化:一種敘說建構取向。
應用心理研究期刊。台北:五南,2,211-249。
丁興祥等譯 ( 2006 ),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 ( 原編者:Jonathan A. Smith),。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勇智、鄧明宇譯,丁興祥校閱 ( 2008 ),敘說分析 ( 原作者: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 )。台北:五南。
王淑卿( 2000 ),文本與實踐—呂格爾與高達美之對比研究 (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成虹飛 ( 2003 ),生產相遇的知識。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學系「生命探究與專業發展」研討會論文。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 ( 2006 ),見樹又見林 ( 原作者:Allan G. Johnson )。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沈清松著 ( 2000 ),呂格爾。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猛、李康譯,鄧正來、高嘉謙校訂 ( 2009 )。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 ( 原作者:Pierre Bourdieu & Loic Wacquant )。台北:麥田出版。
李昭明、陳欣希譯,幸曼玲校閱 ( 2008 ),人類發展的文化本質 ( 原作者:Barbara Rogoff )。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文玫、丁興祥 ( 2008 ),剪斷肚臍帶,要做大人樣:一位客家女性生命處境中的「困」與「尋」。應用心理研究期刊。台北:五南,39:121-164。
李嘉梅 ( 2004 ),學齡前兒童媒體識讀教育之初探─台北市幼稚園兒童電視觀看行為之研究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何粵東 ( 2005 ),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期刊。台北:五南。25,55-72
何嘉芬譯 ( 2007 ),客廳裡的大象 ( 原作者:Dimitri A. Chrisakis & Frederick J. Zimmerman )。台北:久周。
何衛平著 ( 2002 ),高達瑪。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芝儀譯 ( 2008 ),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 ( 原作者:Amia Lieblich & Rivka Tuval-Mashiach & Tamar Zilber )。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翠珍,陳世敏編著 ( 2007 ),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翠珍 ( 2008 ),破解電子童年的密碼─媒體與兒童成長。台北:信誼出版社。
吳麗媛、楊淑朱、楊承達、楊曉苓、林妙徽、林玉霞、梁珀華等譯 ( 2008 ),幼兒遊戲與發展理論 ( 二版 ) ( 原作者:Joe L. Frost, Sue C. Wortham & Stuart Reifel )。台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周芊、吳知賢、沈文英編著 ( 2004 ),媒介與兒童。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周新富 ( 2006 ),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
周怜利譯 ( 2008 ), 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 ( 原作者:Erik H. Erikson&Joan M. Erikson&Helen Q. Kivnick )。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婉窈 ( 2009 ),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佩蓉編 ( 2009 ),爸爸媽媽放輕鬆─給幼兒家長的八大Q & A。台北:教育部。
洪毓瑛、陳姣伶譯 ( 2001 ),蕭瑟的童顏~揠苗助長的危機 ( 原作者:Dr. David Elkind )。新竹:和英。
胡紹嘉 ( 2005 ),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期刊。台北:五南。25:29-54。
胡瑋真 ( 2007 ),大班兒童對電視卡通人物認同之研究,以多啦A夢為例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臺北市。
孫名之譯 ( 1998 ),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 ( 原作者:Eric H. Erikson )。中國:浙江出版社。
孫智綺譯,林志明、尉遲秀校訂 ( 2002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 ( 原作者:Patrice Bonnewitz ) 。台北:麥田出版。
高宣揚著 ( 1990 ),李克爾的解釋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康綠島譯 ( 1989 ),青年路德 ( 原作者:Eric H. Erikson )。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淑敏等譯 ( 1997 ),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 ( 原作者:Joe L. Frost ),。台北:五南。
陳志銘等譯,張重昭審定 ( 2005 ),消費者行為 ( 原作者:Solomon, M. R. ) 。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公司。.
游賀凱 ( 2006 ),孤獨行者朝向麥田捕手:自殺者遺族的敘說與實踐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臺北市。
鄧明宇 ( 2005 ),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期刊。台北:五南。25:115-142。
楊淑嬌譯 ( 2004 ),當代社會學理論 ( 原作者:George Ritzer )。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楊雅婷譯 ( 2004 ),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 ( 原作者:David Buckingham )。台北:巨流。
廖世德譯 ( 2001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 ( 原作者:Michael White & David Epston )。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熊同鑫 ( 2010 ),穿梭文字…穿越時空…遇見燈火欄柵下的曾經~我與自我敘說研究在虛與實之間的呼吸。「敘說式自我研究與專業發展」質性工作坊。台北:台灣另類教育學會。
蔡敏玲、余曉雯譯 ( 2003 ),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 ( 原作者:D. Jean Clandinin & F. Michael Connelly )。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蓉蓉 ( 2008 ),學齡前幼童對兒童電視廣告的認知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臺北市。
廣梅芬譯 ( 2001 ),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 ( 原作者:Lawrence J. Friedman )。臺北:張老師文化。
鄭明椿譯 ( 1993 ),解讀電視 ( 原作者:J. Fiske & J. Hartley )。台北:遠流。
劉愛真 ( 2007 ),幼兒對卡通的解讀及成人講解的影響─以迪士尼卡通「獅子王2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韓良憶 ( 2011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 原作者:Dan Millman )。台北:心靈工坊。
羅耀宗、黃貝玲、蔡宏明譯 ( 2009 ), N世代衝撞 ( 原作者:Don Tapscott )。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
蕭昭君譯 ( 1998 ),童年的消逝 ( 原作者:Neil Postman )。台北:遠流。
譚光鼎、王麗雲主編 ( 2006 ),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嚴平著 ( 1997 ),高達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貳、英文文獻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 2001 ) Children,Adolescents,and Television. Pediatrics Vol. 107 pp. 423-426
J. John Loughran ( 2004 ) A History and Context of Self-Stud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s. J. John Loughran & Mary Lynn Hamilton & Vicki Kubler LaBoskey & Tom Russell.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elf-Stud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s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andra Jovchelovitch & Martin W.Bauer,Narrative Interviewing,Martin W.Bauer & George D Gaskell ( 2002 ) .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A Practical Handbook for Social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Ltd.
D. Jean Clandinin & F. Michael Connelly ( 1994 ),Personal Experience Methods. Denzin, Norman K & Lincoln, Yvonna . ( eds ) ,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2nd ed ) .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Ltd.
Caitlin McMunn Dooley ( 2011 ),The emergence of comprehension:A decade of research 2000-2010. Journa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2011, 4 ( 1 ), 169-184.
Heejung An & Holly Seplocha ( 2010 ),Video-Sharing Websites: Tools for Developing Pattern Languages in Children. YC Young Children, 2010, 65 ( 5 ) , 20-25.
Erik H. Erikson&Joan M. Erikson ( 1998 ),The life circle completed ( extend version ). Rikan Enterprises Ltd.
Karen Wohlwend ( 2009 ) Damsels in Discourse: Girls Consuming and Producing Identity Texts Through Disney Princess Pla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09,44 ( 1 ) , 57-83.
Karen Wohlwend ( 2010 ) A Is for Avatar: Young Children in Literacy 2.0 Worlds and Literacy 1.0 Schools. Language Arts, 2010, 88 ( 2 ) ,144-152.
Kristen H Perry & Annie M Moses ( 2011 ) Television, Language, and Literacy Practices in Sudanese Refugee Families: "I learned how to spell English on Channel 18".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2011,45 ( 3 ) ,278-307.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