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 無doi欄位資料顯示引文資訊
題名 幼兒園中的好孩子圖像?—北京與台北兩所幼兒園的比較研究
What’s the Image of “good child” in Adults’ Eyes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Kindergartens Between Beijing and Taipei
作者 劉小樹
貢獻者 張盈堃
劉小樹
關鍵詞 兒童觀
好孩子
比較研究
Image of childhood
Good child
Comparative study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8-八月-2017 11:56:19 (UTC+8)
摘要 成人如何看待兒童以及成人對兒童的想像決定幼兒的生活,在幼兒園這個場域中更顯得明顯,教師對幼兒的想象、評價及塑造即為本研究想要關注的重點。本研究以台北和北京兩所幼兒園的各一個中班班級為研究對象,首先從教師角度、幼兒角度、課程角度和班級秩序角度四個面向對幼兒園中生活進行描寫,再藉助班級中發生的故事,來推論幼兒園生活中成人對兒童的顯性和隱形期待,並以此揭示兩地幼兒園生活中「好孩子」的形象,進而比較其文化層面上的異同。研究發現這兩個在課程上、結構上、師資上相似的幼兒班級,整體上擁有類似的理念—適應集體生活、講禮貌和遵守規則為教師對幼兒的首要要求。但在具體實行層面,兩岸教師對待幼兒的行為有細微的差異,如禮貌的具體涵義、對規則的執行等。除此之外,教師亦藉由身體的馴服和規訓的手段塑造教室中的理想幼兒,造成兩個班級中幼兒擁有不同的形態。
How adults see children and children`s imagination decided children`s life, and it is more obvious in kindergarten. Teachers’s imagination, evaluation and shaping of children are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The research data comes from two classes in Taipei and Beijing. First of all, this research descripted the lives of kindergart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children, course and class order, and then with the help of a class of story that happened in the class,we get to know how adults expect children`s behavior in kindergarten life explicit and stealth, and to reveal both the kindergarten life "good child" image, and then compare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wo preschool classes are similar to one another on the course, structure, and the teachers. And on the whole, they have similar ideas tha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llective life, polite, and abide by the rules are children`s first request by the teachers. However,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level, there are subtl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on both classes, such as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politeness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rules. In addition, teachers also shape the ideal children in the classroom by means of the taming and disciplining of the body,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orms of children in two classes.
參考文獻 王天一 (1989)。洛克主要教育思想的體現。載於傅任敢譯 (1989)。教育漫話,頁1-17。臺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柏偉(2009)。兒童與教育學知識的發端。載於張盈堃(編),研究兒童/童年研究——從理論到實務的田野工作,頁51-68。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王美珍(2011)。中國現代小說中兒童形象的嬗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華僑大學碩士論文,廈門市。
王家通等(譯)(1989)。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原作者:Joseph Jay Tobin, David Y. H. Wu, Dana H. Davidson)。臺北:麗文文化。
王瑞賢、王慧蘭(2009)。規訓的客體/神寵的詩人:投射成人矛盾的兒童論述。載於張盈堃(編),兒童/童年研究的理論與實務,頁3-19。臺北:學富文化。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臺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 39-76。
池賢婌、趙吉(2004)。《婦女雜誌》(1915-1931) 中出現的有關兒童的論說-與《新女性》(日帝治下的朝鮮) 比較。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257-277。
何芳譯(2014)。童年論(原作者:Allison Jame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吳 宇 (2012)。從《 教育漫話》 看洛克的兒童觀及現實啟示。現代教育科學: 普教研究,6,96-97.
吳 娟 (2013)。涂爾幹與皮亞傑兒童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較及其啟示。社科縱橫: 新理論版, 2, 56-58.
吳重涵等(譯)(2015)。家庭優勢:社會階層與家長參與(原作者:Annette Lareau)。 南京:江蘇教育。
吳曉玲(2008)。古典自然法:解讀洛克與盧梭兒童教育思想的語脈。比較教育研究,5,25-30。
李奉儒(譯)(1994)。兒童道德教育:我們能夠教導兒童成為好孩子嗎?(原作者:Straughan Roger)。臺北:揚智文化。
李舒中(2009)。西方人類學研究中兒童概念與意涵的轉變。載於張盈堃(編),《兒童/童年研究的理論與實務》,頁51-91。臺北:學富文化。
沈堅、朱曉罕(譯)(2013)。兒童的世紀: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原作者:Philippe Ariès)。北京:北京大學。
周珮儀 (2005)。我國教科書研究的分析: 1979-2004。課程與教學, 8(4), 91-116。
林佳琪(2015)。塑造好孩子:《豐年》雜誌[兒童版]之兒童形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真美(2010)。繪本之眼。臺北:天下雜誌。
武文婷 (2015)。洛克論兒童教育及評價。亞太教育, (1), 29-30。
侯天麗(2009)。博物館學習的再發現:家庭學習研究。博物館學季刊,23(2):41-60
胡 偉(1988)。社會學研究方法論。北京:華夏出版社。
高小雯 (2006)。中國近代兒童觀的開啟-以 1910 與 1920 年代周作人的兒童觀思想為例。史轍,2,93-115。
張 鴻 (1999)。洛克家庭教育思想初探。教育科學研究,5,91-95.
張世彗(2007)。行為改變技術。台北:五南。
張盈堃(譯)(2008)。兒童的田野工作(原作者:Robyn M.Holmes)。臺北:心理
張盈堃、郭瑞坤(2007)。何謂「好」老師?文化互動論觀點的嘗試。載於陳伯璋、張盈堃(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頁27-64。臺北:師大書苑。
梁瓊惠(2011)。幼兒園的生活:田野工作、大人和小孩。 臺北:五南
章 卉 (2014)。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性別意識型態比較分析── 以人教版和康軒版語文教科書為例。教科書研究, 7(1), 81-104.
許嘉穎 (2012)。圖畫故事書中女童形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 紅(2006)。洛克的幼兒教育思想及其現代價值。黑龍江教育學院院報,25(6),59-61。
陳光金等(譯) (2001)。道德教育(原作者:Émile Durkheim)。 上海:人民。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
陳映芳 (2002)。在「人」 與「社會角色」的統合中成長——對「好孩子」定義的歷史考釋。當代青年研究,4,46-48.
陳意平(譯)(2011)。我是個有禮貌的孩子(原著:日本兒童生活科學研究會)。臺北:知遠
傅任敢(譯)(1989)。教育漫話(原作者:John Locke)。臺北:五南。
彭聃齡(2004)。 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曾瑞成 (1997)。盧梭的自然主義體育思想——以「愛彌兒」 為分析中心。體育學報,22,1-12。
湯震宇、邱鶴飛、楊茜等譯(2005)。變態心理學(第九版)(原作者:Lauren B. Alloy, John H. Riskind, Margaret J. Mano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 聯經。
黃煜文(譯)(2004)。《孩子的歷史:從中世紀到現代的兒童與少年》(原作者:Colin Heywood),臺北:麥田。
楊孔熾(1998)。論盧梭的兒童觀及其現代意義。教育研究,1,73-77。
楊怡婷(2006)。評析「民族誌」在校長職務研究之應用:以Wolcott的田野研究及李鴻章之博士論文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0(1),153∼172。
楊寧、石麗娟(2006)。發展理論的悖論——兼論兒童教育的兩個傳統。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41
虞永平 (1995)。論兒童觀。學前教育研究,3,5-6.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 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頁369-393。高雄:麗文。
劉北城譯(2003)。規訓與懲罰(原作者:Michel Foucault)。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劉育忠(2009)。孩童主體、社會能動性與異質的童年:當代人類學眼中的兒童。載於張盈堃(編),研究兒童/童年研究——從理論到實務的田野工作,頁69-82。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蔡春美,洪福財等 (2013)。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蔡淑苓(2015)。游戲理論與應用: 以幼兒游戲與幼兒教師教學? 台北:五南。
蔡凱伊(2016)。《臺灣日日新報》商業廣告所見的兒童意象(1898-1936)(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臺中市。
蔡菡(2010)。 生態變遷與幼兒教育。 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鄭玉卿(2002)。西方兒童在家自行教育之研究--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革,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309-325。
鄭素華(2013)。中國大陸教科書中的兒童圖像——以人教版低年級《語文》為例。華人文化圈中孩童圖像與教育/照顧模式的探究—與西方論述的對話,頁275-292。
賴媛、陳恆瑞(譯)(1993)。蒙特梭利幼兒教學法:讓孩子自我成長(原作者:Maria Montessori)。臺北:遠流。
錢 翰(譯)(1999)。必須保衛社會(原作者:Michel Foucault)。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Althusser,L.(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Pp. 86-127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Y: Monthly Review Press.
Ben-Ari, E. (2013). Body projects in Japanese childcare: Culture, organization and emotions in a preschool. NY: Routledge.
Chen,X.,Cen,G.,Li,D.,& He,Y. (2005). Social Functioning and Adjustment in Chinese Children: The Imprint of Historical Time. Child Development,76(1),182-195.
Chen,X.,Rubin,K. H.,& Sun,Y. (1992). Social Reputation and 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and Canadian Children: A Cross‐cultur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63(6),1336-1343.
Chen,X.,Wang,L.,& Wang,Z. (2009). Shyness‐Sensitivity and Social,School,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Rural Migrant and Urban Children in China. Child development, 80(5), 1499-1513.
Coie, J. D., & Dodge, K. A. (1988).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on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the school: A cross-age comparison. Child development, 815-829.
Hays,S. (199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NH: Yale University Press
Holloway, S. D. (2013). Contested childhood: Diversity and change in Japanese preschools. NY: Routledge.
Hsiung, P. C. (2007). A tender voyage: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iu,W. (2014). Chinese Teachers` Conceptualization of"What is A Good Chil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deals.illinois.edu/bitstream/handle/2142/49666/Wei_Liu.pdf?sequence=1&isAllowed=y
Martin, C. L., Wood, C. H., & Little, J. K. (1990).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stereotype components. Child development, 61(6), 1891-1904.
Peak, L. (1991). Learning to go to school in Japan: The transition from home to preschool life.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1041570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57019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盈堃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小樹zh_TW
dc.creator (作者) 劉小樹zh_TW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8-八月-2017 11:56:19 (UTC+8)-
dc.date.available 28-八月-2017 11:56:1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8-八月-2017 11:56:1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4157019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24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幼兒教育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15701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成人如何看待兒童以及成人對兒童的想像決定幼兒的生活,在幼兒園這個場域中更顯得明顯,教師對幼兒的想象、評價及塑造即為本研究想要關注的重點。本研究以台北和北京兩所幼兒園的各一個中班班級為研究對象,首先從教師角度、幼兒角度、課程角度和班級秩序角度四個面向對幼兒園中生活進行描寫,再藉助班級中發生的故事,來推論幼兒園生活中成人對兒童的顯性和隱形期待,並以此揭示兩地幼兒園生活中「好孩子」的形象,進而比較其文化層面上的異同。研究發現這兩個在課程上、結構上、師資上相似的幼兒班級,整體上擁有類似的理念—適應集體生活、講禮貌和遵守規則為教師對幼兒的首要要求。但在具體實行層面,兩岸教師對待幼兒的行為有細微的差異,如禮貌的具體涵義、對規則的執行等。除此之外,教師亦藉由身體的馴服和規訓的手段塑造教室中的理想幼兒,造成兩個班級中幼兒擁有不同的形態。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How adults see children and children`s imagination decided children`s life, and it is more obvious in kindergarten. Teachers’s imagination, evaluation and shaping of children are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The research data comes from two classes in Taipei and Beijing. First of all, this research descripted the lives of kindergart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children, course and class order, and then with the help of a class of story that happened in the class,we get to know how adults expect children`s behavior in kindergarten life explicit and stealth, and to reveal both the kindergarten life "good child" image, and then compare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wo preschool classes are similar to one another on the course, structure, and the teachers. And on the whole, they have similar ideas tha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llective life, polite, and abide by the rules are children`s first request by the teachers. However,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level, there are subtl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on both classes, such as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politeness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rules. In addition, teachers also shape the ideal children in the classroom by means of the taming and disciplining of the body,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orms of children in two classes.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兒童觀的演變 3
(一)Locke(1632-1704)與其《教育漫話》 7
(二)Rousseau(1712-1778)與其《愛彌兒》 9
(三)Durkheim(1858-1917) 12
(四)其他教育心理學家——Piaget、Vygotsky和Montessori 14
第三節 相關研究 19
(一)關於「好」的爭論和文化鴻溝 20
(二)父母和老師對兒童的願景 23
(三)國家的棟樑:兩岸官方檔案中的理想兒童 26
(四)兒童閱讀文本再現的好孩子典範 29
(五)小結 31
第四節 研究關切與方法 32
(一)研究關切 32
(二)研究方法:民族誌取向的比較研究 32
(三)研究限制與倫理 38
第貳章 鬆散而又目標導向的花花班:北京田野 39
第一節 背景簡介 39
第二節 園所相關資料簡介 40
第三節 田野軼事 48
第四節 小結 71
第參章 掌控而又過程導向的星星班:台北田野 75
第一節 背景簡介 75
第二節 園所相關資料介紹 75
第三節 田野軼事 83
第四節 小結 110
第肆章 華人世界的好孩子圖像 113
第一節 比較教師、幼兒、課程和班級秩序四個面向 113
第二節 好孩子與「壞」孩子 117
(一) 好與壞 117
(二) 教室幼兒的不同形態 120
(三) 怎樣塑造好孩子 122
第三節 其他幼兒園生活的再現 124
(一) 語言教育:英文 VS 多元語文(含英文) 124
(二) 幼兒主導或教師主導? 126
(三) 那些在教室中被忽略的孩子 129
(四) 影響教師評價的可能因素 131
(五) 文化集體意識 135
第四節 小結 137
第伍章 結論:誰眼中的好孩子 139
第一節 研究回顧結論 139
第二節 歷史及歷史的剖面 141
第三節 研究限制、展望 144
參考文獻 147
附錄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摘錄目標部分 153
附錄二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摘錄目標部分 154
附錄三 家長同意書 157
zh_TW
dc.format.extent 350683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57019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兒童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好孩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比較研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mage of childhoo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ood chil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parative studyen_US
dc.title (題名) 幼兒園中的好孩子圖像?—北京與台北兩所幼兒園的比較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What’s the Image of “good child” in Adults’ Eyes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Kindergartens Between Beijing and Taipei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天一 (1989)。洛克主要教育思想的體現。載於傅任敢譯 (1989)。教育漫話,頁1-17。臺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柏偉(2009)。兒童與教育學知識的發端。載於張盈堃(編),研究兒童/童年研究——從理論到實務的田野工作,頁51-68。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王美珍(2011)。中國現代小說中兒童形象的嬗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華僑大學碩士論文,廈門市。
王家通等(譯)(1989)。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原作者:Joseph Jay Tobin, David Y. H. Wu, Dana H. Davidson)。臺北:麗文文化。
王瑞賢、王慧蘭(2009)。規訓的客體/神寵的詩人:投射成人矛盾的兒童論述。載於張盈堃(編),兒童/童年研究的理論與實務,頁3-19。臺北:學富文化。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臺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 39-76。
池賢婌、趙吉(2004)。《婦女雜誌》(1915-1931) 中出現的有關兒童的論說-與《新女性》(日帝治下的朝鮮) 比較。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257-277。
何芳譯(2014)。童年論(原作者:Allison Jame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吳 宇 (2012)。從《 教育漫話》 看洛克的兒童觀及現實啟示。現代教育科學: 普教研究,6,96-97.
吳 娟 (2013)。涂爾幹與皮亞傑兒童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較及其啟示。社科縱橫: 新理論版, 2, 56-58.
吳重涵等(譯)(2015)。家庭優勢:社會階層與家長參與(原作者:Annette Lareau)。 南京:江蘇教育。
吳曉玲(2008)。古典自然法:解讀洛克與盧梭兒童教育思想的語脈。比較教育研究,5,25-30。
李奉儒(譯)(1994)。兒童道德教育:我們能夠教導兒童成為好孩子嗎?(原作者:Straughan Roger)。臺北:揚智文化。
李舒中(2009)。西方人類學研究中兒童概念與意涵的轉變。載於張盈堃(編),《兒童/童年研究的理論與實務》,頁51-91。臺北:學富文化。
沈堅、朱曉罕(譯)(2013)。兒童的世紀: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原作者:Philippe Ariès)。北京:北京大學。
周珮儀 (2005)。我國教科書研究的分析: 1979-2004。課程與教學, 8(4), 91-116。
林佳琪(2015)。塑造好孩子:《豐年》雜誌[兒童版]之兒童形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真美(2010)。繪本之眼。臺北:天下雜誌。
武文婷 (2015)。洛克論兒童教育及評價。亞太教育, (1), 29-30。
侯天麗(2009)。博物館學習的再發現:家庭學習研究。博物館學季刊,23(2):41-60
胡 偉(1988)。社會學研究方法論。北京:華夏出版社。
高小雯 (2006)。中國近代兒童觀的開啟-以 1910 與 1920 年代周作人的兒童觀思想為例。史轍,2,93-115。
張 鴻 (1999)。洛克家庭教育思想初探。教育科學研究,5,91-95.
張世彗(2007)。行為改變技術。台北:五南。
張盈堃(譯)(2008)。兒童的田野工作(原作者:Robyn M.Holmes)。臺北:心理
張盈堃、郭瑞坤(2007)。何謂「好」老師?文化互動論觀點的嘗試。載於陳伯璋、張盈堃(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頁27-64。臺北:師大書苑。
梁瓊惠(2011)。幼兒園的生活:田野工作、大人和小孩。 臺北:五南
章 卉 (2014)。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性別意識型態比較分析── 以人教版和康軒版語文教科書為例。教科書研究, 7(1), 81-104.
許嘉穎 (2012)。圖畫故事書中女童形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 紅(2006)。洛克的幼兒教育思想及其現代價值。黑龍江教育學院院報,25(6),59-61。
陳光金等(譯) (2001)。道德教育(原作者:Émile Durkheim)。 上海:人民。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
陳映芳 (2002)。在「人」 與「社會角色」的統合中成長——對「好孩子」定義的歷史考釋。當代青年研究,4,46-48.
陳意平(譯)(2011)。我是個有禮貌的孩子(原著:日本兒童生活科學研究會)。臺北:知遠
傅任敢(譯)(1989)。教育漫話(原作者:John Locke)。臺北:五南。
彭聃齡(2004)。 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曾瑞成 (1997)。盧梭的自然主義體育思想——以「愛彌兒」 為分析中心。體育學報,22,1-12。
湯震宇、邱鶴飛、楊茜等譯(2005)。變態心理學(第九版)(原作者:Lauren B. Alloy, John H. Riskind, Margaret J. Mano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 聯經。
黃煜文(譯)(2004)。《孩子的歷史:從中世紀到現代的兒童與少年》(原作者:Colin Heywood),臺北:麥田。
楊孔熾(1998)。論盧梭的兒童觀及其現代意義。教育研究,1,73-77。
楊怡婷(2006)。評析「民族誌」在校長職務研究之應用:以Wolcott的田野研究及李鴻章之博士論文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0(1),153∼172。
楊寧、石麗娟(2006)。發展理論的悖論——兼論兒童教育的兩個傳統。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41
虞永平 (1995)。論兒童觀。學前教育研究,3,5-6.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 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頁369-393。高雄:麗文。
劉北城譯(2003)。規訓與懲罰(原作者:Michel Foucault)。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劉育忠(2009)。孩童主體、社會能動性與異質的童年:當代人類學眼中的兒童。載於張盈堃(編),研究兒童/童年研究——從理論到實務的田野工作,頁69-82。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蔡春美,洪福財等 (2013)。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蔡淑苓(2015)。游戲理論與應用: 以幼兒游戲與幼兒教師教學? 台北:五南。
蔡凱伊(2016)。《臺灣日日新報》商業廣告所見的兒童意象(1898-1936)(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臺中市。
蔡菡(2010)。 生態變遷與幼兒教育。 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鄭玉卿(2002)。西方兒童在家自行教育之研究--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革,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309-325。
鄭素華(2013)。中國大陸教科書中的兒童圖像——以人教版低年級《語文》為例。華人文化圈中孩童圖像與教育/照顧模式的探究—與西方論述的對話,頁275-292。
賴媛、陳恆瑞(譯)(1993)。蒙特梭利幼兒教學法:讓孩子自我成長(原作者:Maria Montessori)。臺北:遠流。
錢 翰(譯)(1999)。必須保衛社會(原作者:Michel Foucault)。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Althusser,L.(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Pp. 86-127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Y: Monthly Review Press.
Ben-Ari, E. (2013). Body projects in Japanese childcare: Culture, organization and emotions in a preschool. NY: Routledge.
Chen,X.,Cen,G.,Li,D.,& He,Y. (2005). Social Functioning and Adjustment in Chinese Children: The Imprint of Historical Time. Child Development,76(1),182-195.
Chen,X.,Rubin,K. H.,& Sun,Y. (1992). Social Reputation and 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and Canadian Children: A Cross‐cultur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63(6),1336-1343.
Chen,X.,Wang,L.,& Wang,Z. (2009). Shyness‐Sensitivity and Social,School,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Rural Migrant and Urban Children in China. Child development, 80(5), 1499-1513.
Coie, J. D., & Dodge, K. A. (1988).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on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the school: A cross-age comparison. Child development, 815-829.
Hays,S. (199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NH: Yale University Press
Holloway, S. D. (2013). Contested childhood: Diversity and change in Japanese preschools. NY: Routledge.
Hsiung, P. C. (2007). A tender voyage: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iu,W. (2014). Chinese Teachers` Conceptualization of"What is A Good Chil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deals.illinois.edu/bitstream/handle/2142/49666/Wei_Liu.pdf?sequence=1&isAllowed=y
Martin, C. L., Wood, C. H., & Little, J. K. (1990).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stereotype components. Child development, 61(6), 1891-1904.
Peak, L. (1991). Learning to go to school in Japan: The transition from home to preschool life.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