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服務創新商業模式研究
Study on Service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of Taiw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ark
作者 李玉燕
Lee, Yuyen
貢獻者 尚孝純
Shari Shang
李玉燕
Lee, Yuyen
關鍵詞 文創園區
服務創新
商業模式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park
Service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4:27:48 (UTC+8)
摘要 文化是延續性的,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創意,絕對不是從未出現 過的「斷層式創新」,而是一種反思式的「服務創新」,所謂的服務創 新,強調以顧客為中心,透過完整的顧客服務系統,以顧客新的消費 經驗塑造為核心,創造滿足顧客的新價值。不論是文化園區或是創意 園區,在經營管理上皆是希望藉由產業群聚的效應,進而提升產業的 發展與增加經濟效益。事實也證明,諸多在經營管理上的關鍵影響因 素,皆會因為經營管理者的作為而產生不同的發展結果。仿效英國推 動創意產業政策,利用老舊工業遺址再利用,發展成創意產業園區的 模式,臺灣在 2002 年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中,將五個臺灣菸 酒公賣局舊廠址及倉庫規劃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並以政府自營及委 外的方式進行管理營運。在不同的設置目標定位及不同的經營管理組 織運作下,各園區的發展狀況也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本研究以多重 個案研究解析文創園區經營的服務創新及商業模式構成要素,檢視文 創園區是否符合設置規劃的期望,達成提升創意產業的價值創造,進 而增加綜效。
Culture is continuous. Creativities required by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not unprecedented "fault-type innovation," but a kind of reflective "service innovation." The service innovation emphasizes customer orientation. Through a complete customer service system, take shaping new consumer experience as the core and create a new value satisfying customers. Both management of cultural park and creative park aims at improv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economic efficiency through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Facts have also proved that many key impacts on management tended to generate different developments due to managers’ practices. Learn from the British creative industry policy, reuse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develop the model of a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Taiwan promot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 in 2002. Five industrial heritages of Taiwan Tobacco and Liquor Corporation were planned a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s, and they were state-owned or outsourced for management. Under various target positioning,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park led to different results. By studying multiple cases, the study analyzes key factor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management, such as services,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It reviews whether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meet the planned expectation, and value to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benefit.
參考文獻 書籍: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2013。《兩岸文創耀寰宇:2013兩岸42座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調查報告》;臺北:商顧。
約翰・郝金斯著(John Howkinsowkin);李明譯(2010)。《創意生態-思考產生好點子》;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徐中孟(2012)。 《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園研究》;臺北市:秀威資訊。
夏學理主編(2011)。《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臺北:五南。
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著(2013)。《文創大觀 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臺北:先覺。
楊敏芝(2009)。《創意空間: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與實踐》。
臺北:五南圖書。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原著;林炎旦主編;林義斌,林詠能校譯,2011。《創意經濟報告2010》;臺北市:師大書苑。
鍾憲瑞(2012)。《商業模式:創新與管理》;新北市:前程文化。
Alexander Osterwalder, Yves Pigneur執筆;尤傳莉譯(2012)。 《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臺北市:早安財經文化。
期刊論文:
文化部,2013。《2013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文化部。
文化部,2014。《2014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文化部。
文化部,2015。《2015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文化部。
王美雅、張倪綸,2010。〈論文化創意產業育成-以澳洲昆士蘭大學育成中心為例〉;創業管理研究,2010年9月第五卷第三期,P.29-52。
王俐容,2004。〈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大眾經濟?〉;「2003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研討會。臺北:文化研究學會。
王維俐,2016。〈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困境之研究:以上海及台北為例〉,《國際文化研究》第十二卷第一期,P.55-88。
王榮文,2016。《2015華山年報-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年度期刊》;臺北市: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王榮文,2017。《2016華山年報-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年度期刊》;臺北市: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施國隆,2017。〈工業遺產轉型計畫初論-以「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第五酒廠」為例〉,《文化資產保存學刊》40;P.35-54。
郭秋雯,2011。〈韓國文創產業的政策與發展〉;臺灣工藝季刊,2011年8月號 Vol.42。P.18-25。
徐聯恩、樊學良、林建江,2007。〈產業群聚之創新-韓國坡州出版城與Heyri藝術村的成功經驗〉;產業管理評論,P.29-38。
莊芳,2011。〈出版現場・坡州出版城 一個人文化堅持二十年的夢想〉,今周刊764期。
黃美賢,2012。〈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八卷第三期,p.1263-198。
張錦俊,2012。〈由英國經驗看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園區規劃與都市活化〉;科技發展政策報導專題研究,Sci-Tech Policy Review 2007-09, No.5,p.24-34。
曾信傑,2005。〈文化行銷:博物館在都市再生中扮演之角色〉;博物館學季刊19(4)。P.33-47。
楊宏祥,2010。〈台灣工業遺產保存、修復及再利用探討-以台中創意文化園區為例〉;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十四期,P.71-88。
楊宏祥,2013。〈台灣工業建築遺產再利用探討-以華山文創園區及台中文創園區為例〉;《文化資產保存青年論壇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P.1051-1078。
劉以德,2014。〈文化節慶與區域發展:以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英國利物浦為例〉,全球政治評論第四十八期No.48,頁151-178。
潘宜萍、王思琦、李長斌,20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閒置空間再利用」、「群聚效應」與「周邊觀光影響」-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個案研究〉,《觀光旅遊研究學刊》,第九卷第一期,P.29-52。
戴謙,2016。《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周年回顧與展望紀念特刊》Vol.1;臺南:南臺科技大學。
戴謙,2017。《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周年回顧與展望紀念特刊》Vol.2;臺南:南臺科技大學。
研究計劃:
辛晚教,古宜靈,楊敏芝,廖淑容編著,2005。《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臺北市:詹氏。
辛晚教,周龍計畫主持;古宜靈,楊敏芝協同主持,2003。《全球趨勢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辛晚教主持;林美容,李瑞金,王世燁協同主持,2006。《全國文化生活圈整體規劃先期研究案-全國文化生活圈文化硬體(展演)設施發展綱要計畫》;臺北市:詹氏。
林厚成,2013。〈從英國發展創意產業的經驗談本市建構文化創意城市之作為〉;102年臺中市政府自行研究報告,台中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吳豐祥2012。〈知識特質與服務特質對服務研發創新機制之影響-以知識密 集服務業為例 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國科會。
鄧育奇,2016。〈澳洲文創產業發展實務研析〉;國家發展委員會出國報告。
博碩士學位論文:
王宜琴,2014。〈文化創意園區場域創新與服務創新之研究-以松山文化創意園區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吳秋英,2014。〈文化創意園區創新商業模式之研究-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吳俊達,2009。〈創意文化園區委外經營財務評估模型之建議〉;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俊豪,2013。〈文創園區的產官學合作模式:澳洲昆士蘭奇雲角及加拿大葛蘭湖園區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杏春,2006。〈「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玟伶,2008。〈海峽兩岸城市創意文化園區之個案比較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仲訓,2013。〈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策略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漱璞,2008。〈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周邊都市空間規劃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君,1998。〈公私部門協力理論與運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捷,2011。〈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研究-以台南文化創意園區為例〉,崑山科技大學進修部視覺傳達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安婷,2013。〈英國文創園區經營管理之研究:以珠寶特區與藍外套文創園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外文:
Andy C Pratt,2005.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public policy: An oxymor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Vol. 11, Number 1, 31-44.
Christoph Zott, Raphael Amit & Lorenzo Massa,2010. “The business model:theoretical roots, recent development, and Future research”, Working Paper WP-862, IESE Business School – University of Navarra.
John Montgomery,2003. “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art 1: Conceptualising Cultural Quarters”,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Vol. 18, No. 4, pp.293-306.
Mommaas, H.,2004.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Urban studies, 41(3), 507-532.
Osterwlder, Alexander,2004. “The business model ontology:a proposition in a design science approach”, University of Lausanne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Commerciales.
Osterwlder, Alexander,2010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a handbook for visionaries, game changers, and challengers”,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com
P. den Hertog,2010. “Managing service innovation: firm-level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policy options”, Utrecht: Dialogic Innovatie & Interactie, UvA-DARE (Digital Academic Repository) ,University o Amsterdam.
Simon Roodhouse,2006.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Definitions, Quantification and Practice”, Christiane Eisenberg, Rita Gerlach and Christian Handke (eds.).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British Experien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erry Flew,2012.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Culture and Policy”.
SAGE Publications Ltd
UNESCO, CISAC Presidency, EY,2015. “The first global map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EY. Cultural times.
網路資料:
2016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官方網站http://www.huashan1914.com/。
2016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網址:http://tccip.boch.gov.tw
2016 KEA官網:http://www.keanet.eu/。
2016 光點華山電影館網址:http://www.spot-hs.org.tw/
2016 台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網址: http://www.b16tainan.com.tw/
2016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網址:http://chiayi.moc.gov.tw/
2016 a-zone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網址:http://www.a-zone.com.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39320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3209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尚孝純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Shari Sha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玉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ee, Yuy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李玉燕zh_TW
dc.creator (作者) Lee, Yuyen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3-Sep-2017 14:27:48 (UTC+8)-
dc.date.available 13-Sep-2017 14:27: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4:27:4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93209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64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9320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文化是延續性的,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創意,絕對不是從未出現 過的「斷層式創新」,而是一種反思式的「服務創新」,所謂的服務創 新,強調以顧客為中心,透過完整的顧客服務系統,以顧客新的消費 經驗塑造為核心,創造滿足顧客的新價值。不論是文化園區或是創意 園區,在經營管理上皆是希望藉由產業群聚的效應,進而提升產業的 發展與增加經濟效益。事實也證明,諸多在經營管理上的關鍵影響因 素,皆會因為經營管理者的作為而產生不同的發展結果。仿效英國推 動創意產業政策,利用老舊工業遺址再利用,發展成創意產業園區的 模式,臺灣在 2002 年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中,將五個臺灣菸 酒公賣局舊廠址及倉庫規劃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並以政府自營及委 外的方式進行管理營運。在不同的設置目標定位及不同的經營管理組 織運作下,各園區的發展狀況也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本研究以多重 個案研究解析文創園區經營的服務創新及商業模式構成要素,檢視文 創園區是否符合設置規劃的期望,達成提升創意產業的價值創造,進 而增加綜效。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Culture is continuous. Creativities required by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not unprecedented "fault-type innovation," but a kind of reflective "service innovation." The service innovation emphasizes customer orientation. Through a complete customer service system, take shaping new consumer experience as the core and create a new value satisfying customers. Both management of cultural park and creative park aims at improv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economic efficiency through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Facts have also proved that many key impacts on management tended to generate different developments due to managers’ practices. Learn from the British creative industry policy, reuse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develop the model of a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Taiwan promot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 in 2002. Five industrial heritages of Taiwan Tobacco and Liquor Corporation were planned a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s, and they were state-owned or outsourced for management. Under various target positioning,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park led to different results. By studying multiple cases, the study analyzes key factor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management, such as services,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It reviews whether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meet the planned expectation, and value to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benefit.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壹、 緒論 01
一、 研究背景 02
二、 研究動機與目的 04
貳、 文獻探討
一、 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與範疇 06
二、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相關研究 14
三、 國外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3
四、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文創園區的發展 35
五、 名詞定義與學理探討 48
參、 研究架構與方法
一、 研究架構 56
二、 研究方法 57
三、 研究流程 60
肆、 個案分析
一、 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62
二、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69
三、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73
伍、 比較研究
一、 民間單位 ROT 模式 78
二、 公部門自營模式 81
三、 學校 ROT 模式 85
四、 小結 89
陸、 結論與建議
一、 結論 91
二、 建議 93
參考文獻 94
zh_TW
dc.format.extent 1017402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3209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創園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服務創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商業模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park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ervice innov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usiness modelen_US
dc.title (題名)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服務創新商業模式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Study on Service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of Taiw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ark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書籍: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2013。《兩岸文創耀寰宇:2013兩岸42座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調查報告》;臺北:商顧。
約翰・郝金斯著(John Howkinsowkin);李明譯(2010)。《創意生態-思考產生好點子》;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徐中孟(2012)。 《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園研究》;臺北市:秀威資訊。
夏學理主編(2011)。《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臺北:五南。
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著(2013)。《文創大觀 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臺北:先覺。
楊敏芝(2009)。《創意空間: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與實踐》。
臺北:五南圖書。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原著;林炎旦主編;林義斌,林詠能校譯,2011。《創意經濟報告2010》;臺北市:師大書苑。
鍾憲瑞(2012)。《商業模式:創新與管理》;新北市:前程文化。
Alexander Osterwalder, Yves Pigneur執筆;尤傳莉譯(2012)。 《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臺北市:早安財經文化。
期刊論文:
文化部,2013。《2013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文化部。
文化部,2014。《2014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文化部。
文化部,2015。《2015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文化部。
王美雅、張倪綸,2010。〈論文化創意產業育成-以澳洲昆士蘭大學育成中心為例〉;創業管理研究,2010年9月第五卷第三期,P.29-52。
王俐容,2004。〈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大眾經濟?〉;「2003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研討會。臺北:文化研究學會。
王維俐,2016。〈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困境之研究:以上海及台北為例〉,《國際文化研究》第十二卷第一期,P.55-88。
王榮文,2016。《2015華山年報-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年度期刊》;臺北市: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王榮文,2017。《2016華山年報-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年度期刊》;臺北市: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施國隆,2017。〈工業遺產轉型計畫初論-以「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第五酒廠」為例〉,《文化資產保存學刊》40;P.35-54。
郭秋雯,2011。〈韓國文創產業的政策與發展〉;臺灣工藝季刊,2011年8月號 Vol.42。P.18-25。
徐聯恩、樊學良、林建江,2007。〈產業群聚之創新-韓國坡州出版城與Heyri藝術村的成功經驗〉;產業管理評論,P.29-38。
莊芳,2011。〈出版現場・坡州出版城 一個人文化堅持二十年的夢想〉,今周刊764期。
黃美賢,2012。〈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八卷第三期,p.1263-198。
張錦俊,2012。〈由英國經驗看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園區規劃與都市活化〉;科技發展政策報導專題研究,Sci-Tech Policy Review 2007-09, No.5,p.24-34。
曾信傑,2005。〈文化行銷:博物館在都市再生中扮演之角色〉;博物館學季刊19(4)。P.33-47。
楊宏祥,2010。〈台灣工業遺產保存、修復及再利用探討-以台中創意文化園區為例〉;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十四期,P.71-88。
楊宏祥,2013。〈台灣工業建築遺產再利用探討-以華山文創園區及台中文創園區為例〉;《文化資產保存青年論壇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P.1051-1078。
劉以德,2014。〈文化節慶與區域發展:以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英國利物浦為例〉,全球政治評論第四十八期No.48,頁151-178。
潘宜萍、王思琦、李長斌,20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閒置空間再利用」、「群聚效應」與「周邊觀光影響」-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個案研究〉,《觀光旅遊研究學刊》,第九卷第一期,P.29-52。
戴謙,2016。《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周年回顧與展望紀念特刊》Vol.1;臺南:南臺科技大學。
戴謙,2017。《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周年回顧與展望紀念特刊》Vol.2;臺南:南臺科技大學。
研究計劃:
辛晚教,古宜靈,楊敏芝,廖淑容編著,2005。《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臺北市:詹氏。
辛晚教,周龍計畫主持;古宜靈,楊敏芝協同主持,2003。《全球趨勢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辛晚教主持;林美容,李瑞金,王世燁協同主持,2006。《全國文化生活圈整體規劃先期研究案-全國文化生活圈文化硬體(展演)設施發展綱要計畫》;臺北市:詹氏。
林厚成,2013。〈從英國發展創意產業的經驗談本市建構文化創意城市之作為〉;102年臺中市政府自行研究報告,台中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吳豐祥2012。〈知識特質與服務特質對服務研發創新機制之影響-以知識密 集服務業為例 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國科會。
鄧育奇,2016。〈澳洲文創產業發展實務研析〉;國家發展委員會出國報告。
博碩士學位論文:
王宜琴,2014。〈文化創意園區場域創新與服務創新之研究-以松山文化創意園區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吳秋英,2014。〈文化創意園區創新商業模式之研究-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吳俊達,2009。〈創意文化園區委外經營財務評估模型之建議〉;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俊豪,2013。〈文創園區的產官學合作模式:澳洲昆士蘭奇雲角及加拿大葛蘭湖園區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杏春,2006。〈「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玟伶,2008。〈海峽兩岸城市創意文化園區之個案比較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仲訓,2013。〈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策略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漱璞,2008。〈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周邊都市空間規劃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君,1998。〈公私部門協力理論與運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捷,2011。〈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研究-以台南文化創意園區為例〉,崑山科技大學進修部視覺傳達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安婷,2013。〈英國文創園區經營管理之研究:以珠寶特區與藍外套文創園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外文:
Andy C Pratt,2005.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public policy: An oxymor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Vol. 11, Number 1, 31-44.
Christoph Zott, Raphael Amit & Lorenzo Massa,2010. “The business model:theoretical roots, recent development, and Future research”, Working Paper WP-862, IESE Business School – University of Navarra.
John Montgomery,2003. “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art 1: Conceptualising Cultural Quarters”,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Vol. 18, No. 4, pp.293-306.
Mommaas, H.,2004.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Urban studies, 41(3), 507-532.
Osterwlder, Alexander,2004. “The business model ontology:a proposition in a design science approach”, University of Lausanne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Commerciales.
Osterwlder, Alexander,2010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a handbook for visionaries, game changers, and challengers”,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com
P. den Hertog,2010. “Managing service innovation: firm-level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policy options”, Utrecht: Dialogic Innovatie & Interactie, UvA-DARE (Digital Academic Repository) ,University o Amsterdam.
Simon Roodhouse,2006.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Definitions, Quantification and Practice”, Christiane Eisenberg, Rita Gerlach and Christian Handke (eds.).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British Experien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erry Flew,2012.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Culture and Policy”.
SAGE Publications Ltd
UNESCO, CISAC Presidency, EY,2015. “The first global map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EY. Cultural times.
網路資料:
2016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官方網站http://www.huashan1914.com/。
2016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網址:http://tccip.boch.gov.tw
2016 KEA官網:http://www.keanet.eu/。
2016 光點華山電影館網址:http://www.spot-hs.org.tw/
2016 台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網址: http://www.b16tainan.com.tw/
2016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網址:http://chiayi.moc.gov.tw/
2016 a-zone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網址:http://www.a-zone.com.tw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