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刑事判決中教化可能性的生物醫學模式之探討
The potential biomedical model in determining the possibility of rehabilitation and education in criminals.
作者 林芳瑩
貢獻者 楊雲驊
林芳瑩
關鍵詞 最高法院
死刑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教化可能性
腦與心智科學
行為抑制
腦波
生物醫學模式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03:30 (UTC+8)
摘要 本文藉由探討刑罰的目的理論以及目前世界各國的死刑政策、量刑制度,以檢視我國目前的死刑政策。而近年來最高法院判決大量援引「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藉由整理我國最高法院近年來的有關死刑量刑方面的見解,包括精神障礙者是否得以科處死刑、教化可能性概念的提出,並有加入學者們對於這幾個概念的其他見解,檢視「教化可能性」這個詞的實際意涵。
從科學家的許多實驗中,發現腦與心智科學實際上真能影響人類的行為,本文透過介紹大腦結構、神經控制的機制,以及犯罪學家在衝動型暴力青少年犯罪者的實驗,提出腦波的變化可能可以作為刑事判決中「教化可能性」的客觀參考,藉不同時點對於犯罪行為人的腦波觀察,了解其衝動行為是否已獲得控制,期許建立可能預測再犯罪率、判斷教化可能的生物醫學模式。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一) 專書

1. 王玉葉,歐美死刑論述,2015年1月,2版。
2. 王皇玉,刑罰與社會規訓,2009年4月。
3. 朱迺欣,人的情緒面:大腦的角色,載:人是什麼:生命教育,2010年12月。
4. 李震山,論憲法未列舉之自由權利之保障: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之評析,載: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三輯上冊,2002年。
5. 林山田,刑罰學,1998年修訂版。   
6. 張麗卿,司法精神醫學,2001年8月。
7. 琳達·E.卡特、埃倫·S.克賴斯伯格、斯科特·W.豪爾著,王秀梅、邱陵、曾賽剛譯,美國死刑法精解,2009年,2版。
8. 廖福特,兩公約之歷史發展及台灣參與,載:聯合國人權兩公約,2014年8月。
9. 劉秉鈞,論犯罪的法律效果-以保安處分之目的與刑罰之差異為中心,載: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上冊,2012年4月。
10. Prof. Dr. Hans-Jurgen Kerner等人,死刑存廢的新思維,2009年6月。


(二) 期刊論文

11. 王正嘉,論死刑之裁量與界限:以兩公約與比較法為出發,臺大法學論叢,45卷2期,頁687-754,2016年6月。
12. 王皇玉,死刑在臺灣,臺灣法學雜誌,170期,頁45-74,2011年2月。
13. 王英傑,法治國家之死刑政策探討,刑事法雜誌,57卷2期,頁1-47,2013年4月。
14. 李艾倫,最高法院生死辯:死刑案件三審言詞辯論,全國律師,17卷7期,頁27-30,2013年7月。
15. 李佳玟,死刑案件的審判程序— 從《麻州州長死刑諮詢委員會報告》談起,全國律師,18卷5期,頁72-88,2014年5月。
16. 林東茂,論西德少年法院法之少年刑罰,刑事法雜誌,29卷2期,頁64-74,1985年。
17. 林慈偉,論「情節最重大之罪」與死刑裁判,檢察新論,17期,頁180-196,2015年1月。
18. 法思齊,割喉魔之審判──精神障礙與死刑,月旦法學教室,167期,頁56-64,2016年9月。
19. 洪蘭、阮啟宏、陳巧雲,暴力犯大腦秘密檔案,科學人雜誌,頁44-49,2011年7月。
20. 胡海國,人格病態由腦觀之,科學人雜誌,頁74-77,2013年1月。
21. 翁國彥,瘋癲與審判:死刑案件中的精神障礙被告,臺灣人權學刊,3卷2期,頁183-199,2015年12月。
22. 張升星,謝依涵強盜殺人案判決評析--併論兩公約施行法之國內法效力,月旦裁判時報,38期,頁65-82,2015年8月
23. 張麗卿,刑事責任相關之最新立法修正評估,東海大學法學研究,23期,頁33-82,2005年12月。
24. 郭豫珍,刑罰目的觀對法官量刑影響力的質化研究,法學叢刊,56卷4期,頁65-88,2011年10月。
25. 陳巧雲,以腦波檢視衝動型暴力青少年的抑制與錯誤監控機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6卷3期,頁80-86,2015年6月。
26. 陳巧雲、白新名,負面情緒對暴力青少年抑制能力之影響:腦波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6卷2期,頁21-52,2014年12月。
27. 陳巧雲、吳宣霈,從抑制控制與錯誤監控機制來探討青少年的暴力行為,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5卷1期,頁63-90,2013年6月。
28. 陳志龍,超越合理懷疑與證據證明,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9期,頁187-223,2009年3月。
29. 達頓(Kevin Dutton)著,謝伯讓譯,人格病態者的成功特質,科學人雜誌,頁70-73,2013年1月。
30. 廖福特,「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國內法化之影響:最高法院死刑相關判決之檢視,臺大法學論叢,頁911-956,2014年11月。
31. 廖福特,生命權與廢除死刑:歐洲理事會觀點之分析,政大法學評論,92期,頁49-120,2006年8月。
32. 劉傳璟,論刑罰的目的─ 應報之綜合理論的再建構,刑事法雜誌,59卷5期,頁37-80,2015年10月。
33. 錢建榮,最高法院死刑量刑辯論淪為「異鄉人」的審判!,全國律師,17卷7 期 ,頁22-26,2013年7月。
34. 謝煜偉,「永山基準」台灣版?-死刑量刑基準的具體化,臺灣法學雜誌,249期,頁212-217,2014年6月。
35. 謝煜偉,重新檢視死刑的應報意義,中研院法學期刊,15期,頁139-206,2014年9月。


(三) 學位論文

36. 楊媖淑,死刑案件之被害影響陳述─以美國法為參照對象,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四) 報紙及網路文獻

37. 張升星法官,〈司法裁判的虛矯與荒謬〉一文,刊載於蘋果日報2013年7月4日。
38. 王陽翎,你不夠善良—科學衝擊哲學?惹火的道德心理學,載於: http://pansci.asia/archives/85742 , (最後瀏覽日期: 2017年7月12日)。
39. Leon Huang, 心理鑑定與「教化可能性」:法律與心理學文本交錯,載於: https://m.facebook.com/leonardhuang/posts/10204997011237897(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07月12日)。


二、 英文文獻

(一) 書籍

40. Daphne J. Holt, et al. (2016),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Comprehensive Clinical Psychiatry (2nd ed.), 771-776.
41. Mai, Jürgen K (2012), Human Nervous System(3rd ed.), 989-999.
42. Stephen M. Stahl (2013),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4th ed.)


(二) 期刊論文

43. Chen, C-Y, Muggleton N. G., Juan C-H, Tzeng, O. J-L & Hung, D. L. (2008, Mar). Time pressure leads to inhibitory control deficits. Behavioral Brain Research, 483-488.
44. Corey, J. D., & Costa, A. (2015). The foreign language effect on moral decisions. Ciencia Cognitiva, 57-60.
45. Dimoska, A., & Johnstone, S. J. (2007) .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rait impulsivity in nonclinical adults: Stop-signal performance and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31 (2), 443-454.
46. Farrington, D. P. (1991). Childhood aggression and adult violence: Early precursors and later-life outcomes.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ggression, 5-29.
47. Gehring, W. J., Gratton, G., Coles, M. G., & Donchin, E. (1992) . Probability effects on stimulus evaluation and response proces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8 (1), 198-216.
48. Sadeh N, Javdani S, Verona E., (2013), Analysis of Monoaminergic Genes, Childhood Abuse, and Dimensions of Psychopathy. J Abnorm Psychol. 122 (1), 167-79.
49. Sterzer, P., Stadler, C., Poustka, F., & Kleinschmidt, A. (2007). A structural neural deficit in adolescents with conduct disorde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ack of empathy. Neuroimage, 37 (1), 335-34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39610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610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雲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芳瑩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芳瑩zh_TW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3-Sep-2017 15:03:30 (UTC+8)-
dc.date.available 13-Sep-2017 15:03:3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03:3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9610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71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9610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藉由探討刑罰的目的理論以及目前世界各國的死刑政策、量刑制度,以檢視我國目前的死刑政策。而近年來最高法院判決大量援引「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藉由整理我國最高法院近年來的有關死刑量刑方面的見解,包括精神障礙者是否得以科處死刑、教化可能性概念的提出,並有加入學者們對於這幾個概念的其他見解,檢視「教化可能性」這個詞的實際意涵。
從科學家的許多實驗中,發現腦與心智科學實際上真能影響人類的行為,本文透過介紹大腦結構、神經控制的機制,以及犯罪學家在衝動型暴力青少年犯罪者的實驗,提出腦波的變化可能可以作為刑事判決中「教化可能性」的客觀參考,藉不同時點對於犯罪行為人的腦波觀察,了解其衝動行為是否已獲得控制,期許建立可能預測再犯罪率、判斷教化可能的生物醫學模式。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4
第四節 本文架構 4

第二章 刑罰的目的與死刑制度 6
第一節 刑罰的目的 6
(一) 應報理論 6
(二) 預防理論 8
(三) 綜合理論 12
第二節 法治國家之死刑政策 14
(一) 歐盟各國 14
(二) 美國及日本死刑制度介紹 17
第三節 我國目前的死刑政策 22
第四節 小結 24

第三章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26
第一節 概說 26
第二節 委員會對台灣的人權報告之結論性意見與建議 28
第三節 國內法效力 29
第四節 情節最重大之罪 31
第五節 小結 35

第四章 我國最高法院近年來對死刑判決之相關見解 37
第一節 精神障礙與死刑裁判 37
第二節 死刑量刑辯論 44
第三節 教化可能性概念的提出 47
第四節 小結 52

第五章 大腦的解剖構造及其功能 54
第一節 大腦的組成 54
第二節 前額葉皮質與其附近構造 57
第三節 理性的大腦 59
第四節 情緒與腦 60
第五節 心智活動與行為模式 61

第六章 大腦心智活動與犯罪之關係 64
第一節 大腦活動的檢測方法 64
第二節 大腦與暴力行為的研究 67
第三節 暴力行為犯的實驗模式 69
第四節 精神病理上的人格病態 74
第五節 小結 7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80
第一節 檢測方式應用上可能的限制及建議 80
第二節 結論 81

參考文獻 83
zh_TW
dc.format.extent 262097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610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最高法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死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化可能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腦與心智科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行為抑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腦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物醫學模式zh_TW
dc.title (題名) 刑事判決中教化可能性的生物醫學模式之探討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potential biomedical model in determining the possibility of rehabilitation and education in criminal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一) 專書

1. 王玉葉,歐美死刑論述,2015年1月,2版。
2. 王皇玉,刑罰與社會規訓,2009年4月。
3. 朱迺欣,人的情緒面:大腦的角色,載:人是什麼:生命教育,2010年12月。
4. 李震山,論憲法未列舉之自由權利之保障: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之評析,載: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三輯上冊,2002年。
5. 林山田,刑罰學,1998年修訂版。   
6. 張麗卿,司法精神醫學,2001年8月。
7. 琳達·E.卡特、埃倫·S.克賴斯伯格、斯科特·W.豪爾著,王秀梅、邱陵、曾賽剛譯,美國死刑法精解,2009年,2版。
8. 廖福特,兩公約之歷史發展及台灣參與,載:聯合國人權兩公約,2014年8月。
9. 劉秉鈞,論犯罪的法律效果-以保安處分之目的與刑罰之差異為中心,載: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上冊,2012年4月。
10. Prof. Dr. Hans-Jurgen Kerner等人,死刑存廢的新思維,2009年6月。


(二) 期刊論文

11. 王正嘉,論死刑之裁量與界限:以兩公約與比較法為出發,臺大法學論叢,45卷2期,頁687-754,2016年6月。
12. 王皇玉,死刑在臺灣,臺灣法學雜誌,170期,頁45-74,2011年2月。
13. 王英傑,法治國家之死刑政策探討,刑事法雜誌,57卷2期,頁1-47,2013年4月。
14. 李艾倫,最高法院生死辯:死刑案件三審言詞辯論,全國律師,17卷7期,頁27-30,2013年7月。
15. 李佳玟,死刑案件的審判程序— 從《麻州州長死刑諮詢委員會報告》談起,全國律師,18卷5期,頁72-88,2014年5月。
16. 林東茂,論西德少年法院法之少年刑罰,刑事法雜誌,29卷2期,頁64-74,1985年。
17. 林慈偉,論「情節最重大之罪」與死刑裁判,檢察新論,17期,頁180-196,2015年1月。
18. 法思齊,割喉魔之審判──精神障礙與死刑,月旦法學教室,167期,頁56-64,2016年9月。
19. 洪蘭、阮啟宏、陳巧雲,暴力犯大腦秘密檔案,科學人雜誌,頁44-49,2011年7月。
20. 胡海國,人格病態由腦觀之,科學人雜誌,頁74-77,2013年1月。
21. 翁國彥,瘋癲與審判:死刑案件中的精神障礙被告,臺灣人權學刊,3卷2期,頁183-199,2015年12月。
22. 張升星,謝依涵強盜殺人案判決評析--併論兩公約施行法之國內法效力,月旦裁判時報,38期,頁65-82,2015年8月
23. 張麗卿,刑事責任相關之最新立法修正評估,東海大學法學研究,23期,頁33-82,2005年12月。
24. 郭豫珍,刑罰目的觀對法官量刑影響力的質化研究,法學叢刊,56卷4期,頁65-88,2011年10月。
25. 陳巧雲,以腦波檢視衝動型暴力青少年的抑制與錯誤監控機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6卷3期,頁80-86,2015年6月。
26. 陳巧雲、白新名,負面情緒對暴力青少年抑制能力之影響:腦波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6卷2期,頁21-52,2014年12月。
27. 陳巧雲、吳宣霈,從抑制控制與錯誤監控機制來探討青少年的暴力行為,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5卷1期,頁63-90,2013年6月。
28. 陳志龍,超越合理懷疑與證據證明,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9期,頁187-223,2009年3月。
29. 達頓(Kevin Dutton)著,謝伯讓譯,人格病態者的成功特質,科學人雜誌,頁70-73,2013年1月。
30. 廖福特,「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國內法化之影響:最高法院死刑相關判決之檢視,臺大法學論叢,頁911-956,2014年11月。
31. 廖福特,生命權與廢除死刑:歐洲理事會觀點之分析,政大法學評論,92期,頁49-120,2006年8月。
32. 劉傳璟,論刑罰的目的─ 應報之綜合理論的再建構,刑事法雜誌,59卷5期,頁37-80,2015年10月。
33. 錢建榮,最高法院死刑量刑辯論淪為「異鄉人」的審判!,全國律師,17卷7 期 ,頁22-26,2013年7月。
34. 謝煜偉,「永山基準」台灣版?-死刑量刑基準的具體化,臺灣法學雜誌,249期,頁212-217,2014年6月。
35. 謝煜偉,重新檢視死刑的應報意義,中研院法學期刊,15期,頁139-206,2014年9月。


(三) 學位論文

36. 楊媖淑,死刑案件之被害影響陳述─以美國法為參照對象,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四) 報紙及網路文獻

37. 張升星法官,〈司法裁判的虛矯與荒謬〉一文,刊載於蘋果日報2013年7月4日。
38. 王陽翎,你不夠善良—科學衝擊哲學?惹火的道德心理學,載於: http://pansci.asia/archives/85742 , (最後瀏覽日期: 2017年7月12日)。
39. Leon Huang, 心理鑑定與「教化可能性」:法律與心理學文本交錯,載於: https://m.facebook.com/leonardhuang/posts/10204997011237897(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07月12日)。


二、 英文文獻

(一) 書籍

40. Daphne J. Holt, et al. (2016),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Comprehensive Clinical Psychiatry (2nd ed.), 771-776.
41. Mai, Jürgen K (2012), Human Nervous System(3rd ed.), 989-999.
42. Stephen M. Stahl (2013),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4th ed.)


(二) 期刊論文

43. Chen, C-Y, Muggleton N. G., Juan C-H, Tzeng, O. J-L & Hung, D. L. (2008, Mar). Time pressure leads to inhibitory control deficits. Behavioral Brain Research, 483-488.
44. Corey, J. D., & Costa, A. (2015). The foreign language effect on moral decisions. Ciencia Cognitiva, 57-60.
45. Dimoska, A., & Johnstone, S. J. (2007) .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rait impulsivity in nonclinical adults: Stop-signal performance and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31 (2), 443-454.
46. Farrington, D. P. (1991). Childhood aggression and adult violence: Early precursors and later-life outcomes.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ggression, 5-29.
47. Gehring, W. J., Gratton, G., Coles, M. G., & Donchin, E. (1992) . Probability effects on stimulus evaluation and response proces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8 (1), 198-216.
48. Sadeh N, Javdani S, Verona E., (2013), Analysis of Monoaminergic Genes, Childhood Abuse, and Dimensions of Psychopathy. J Abnorm Psychol. 122 (1), 167-79.
49. Sterzer, P., Stadler, C., Poustka, F., & Kleinschmidt, A. (2007). A structural neural deficit in adolescents with conduct disorde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ack of empathy. Neuroimage, 37 (1), 335-34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