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大學產學合作之模式探討: 以國立成功大學為例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cooperation model: a case study of NCKU
作者 黃筱芸
Huang, Hsiao-yun
貢獻者 黃東益
Huang, Tong-yi
黃筱芸
Huang, Hsiao-yun
關鍵詞 政策倡導聯盟
政策掮客
產學合作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09:24 (UTC+8)
摘要 在公共補助逐年限縮的情況下,產業界藉由學界知識創意補充自身技術缺口,而大學則利用知識產業化的契機,由基礎學術領域擴展至應用研究範疇,達成人才交流、設備資源共享、撙節成本等綜效,不啻為產學合作模式愈趨穩固發展之關鍵因素,咸認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為利高等教育發展並課以學校財務經營的責任,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四年首先選定國立成功大學在內的五所公立大學試辦校務基金制度;因基金制度精神係收入無需繳交國庫且年度結餘時可轉下年度繼續使用,故該制度尚未實施前先以國立大學名義組設,且由校務行政主管擔任多數董事之財團法人基金會存在之正當性與合理性旋即受到挑戰。

基此,本研究選取國內產學合作極具代表性之國立成功大學作為研究對象,冀由Sabatier和Jenkins-Smith (1993)提出政策倡導聯盟(Advocacy Coalition Framwork, ACF)理論,分析民國一○四年二月四日修正公布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增訂之第十五條規定,及同期間國立成功大學與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中斷長達二十餘年合作協議後,國立成功大學產學合作各行動者間的互動方式,及前述行動者究竟透過那些策略,企圖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校長與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再予調整雙方合作關係。

綜整深度訪談後發現,縱然沒有教師會/校務會議代表等政策掮客居中協調,雙方決策者亦會因彼此利益共同體之由重啟合作談判,此為以政策倡導聯盟理論解釋本個案與原理論最具差異之處。對此,本研究認為政策掮客存在對於政策產出而言非絕對必要性,頂多扮演促進者角色,加速政策學習或政策變遷;另,因本研究個案之決策者有二(即國立成功大學校長與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倘其一之決策者實質掌握整體執行機構資源,即取得主導政策取向的優勢,此時次級聯盟透過策略工具影響決策者修正政策產出將更顯困難,除非次級聯盟利益與決策者相同。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97-116。
丘昌泰、李允傑(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元照。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人才培育方案。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義平(2000)。以產學合作模式發展技術人力資源之研究—台灣省職業學校產學合作實施現況分析。技術學刊,15(1),139-148。
宋孔慨(2011)。我國國立大學校務基金實施之初探。經營管理學刊,5(6),31-50。
呂芳嘉(2009)。我國大學校院產學合作機制整合之研究:技轉與育成機制功能之重複與互補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吳佳迪(2004)。教育部技專校院技術研發中心產學合作運作機制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李仁芳(2001)。台灣產學研合作創新機制探討。2001兩岸科技政策論壇論文集。台北:國科會科資中心經濟部技術處。
李芷苓(2011)。產學合作技術移轉過程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成功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李秋緯(2003)。我國產學合作的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余曉雯、鍾宜興(2015)。德國聯邦政府高等教育產學合作政策之探究。教育研究集刊,61(3),47-79。
林生傳(2007)。教育心理學(第三版)。台北:五南。
林君頻(2007)。中國大陸的產學合作之研究—以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尚平、陳宥杉、雷漢聲、陳達仁、黃銘傑、蔡渭水、黃家齊、張克群(2009)。行政院國科會產學合作機制之發展現況與未來建議。商管科技季刊,10(1),1-28。
林炎旦(1997)。專科學校建教合作策略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清和(1994)。產學合作之特色。技職雙月刊,23,32-35。
林建煌(2012)。大學產學合作之模式探討:以臺北醫學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林騰蛟、張可立(2005)。政府在產學合作中的角色與作用。建國科大學報,24(3),139-156。
耿筠(2010)。從產學合作績效評量看技專校院如何做好智財管理制度的精進。評鑑雙月刊,28,37-41。
高明裕(2004)。國立大學預算制度變革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康自立(1995)。大學與產業界的合作。大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大學自主與社會責任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許瓊文、張保隆(2013)。以動態能力觀點探討產學研發合作行為。管理與系統,20(1),1-26。
張作為(2006)。大學院校知識轉化與管理模式建置—以研發處之產學合作為對象。94年度國科會應用科學學門提升研發能量及成果發表研習會論文集,315-320。
徐作聖(1999)。全球化科技政策與企業經營。台北市:華泰。
孫煒(2002)。政策次級系統與政策典範-政策變遷之模型建構,公共政策與教育規劃。台北:翰蘆圖書。
陳志緯(2013)。高中職餐旅群業界專家協同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建州(2011)。技職院校推展產學合作專案制度之探討。嶺東通識教育研究所學報,4(1),95-121。
陳春富、蔡秋田、胡昕昀(2007)。由產學合作談台德菁英計畫現況與展望。就業安全半年刊,96(1)。取自: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448&ap_id=397
黃琪婷(2015)。以公私夥伴關係理論探討產學合作的價值創造與攫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黃柏凱、劉怡媛、高雲卿(2012)。非營利組織營運基金之績效分析:以教育事業為例。亞東學報,32,141-156。
曾雪娥(2009)。私立技職院校教師參與產學合作意願之影響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曾鑫城(1990)。影響大學與民間企業技術合作績效之關鍵因素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湯堯(2004)。高等教育經營。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葉佳琪(2010)。產學合作互動與地理鄰近性之關聯—以國立成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魯炳炎、張永明(2006)。政策倡導聯盟架構之研究:以國道五號蘇花段高速公路為例。政治科學論叢,31,131-164。
蔡沛縈(2012)。臺灣公私立大學產學合作成效之包絡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市。
劉文斌(2006)。台美日產學合作育成模式之績效比較-以弁天公司進駐台大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劉錦龍(1983)。國內企業與學術研究機構合作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台北市。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聯盟(2010)。創意、價值與創業:產學合作高等教育論壇—產學合作績效激勵方案之落實機制(三)。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簡惠閔(2006)。技專校院推動產學合作有效策略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鍾任琴、張鐵軍(2007)。台灣技職院校產學合作發展現況與因應對策之探 討。首屆海峽兩岸職業院校校長論壇。(主辦單位: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台灣木鐸學社,200-210。

貳、英文部分
Abramo, G., D’Angelo, C. A. and Costa, F. D. (2011).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 model to assess university capability, High Education, 62:163–181.
Aiamy, M. and Keshtiaray, N. (2012). A perspective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at Islamic Azad University, Sanandaj Branch,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Kingston University Londo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46, 2509-2513.
Eom, B. Y. and Lee, K. (2010). The Determinants of industry–academy linkages and, their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Korea as a latecomer in knowledge industrialization, Research Policy, 39, 625–639.
EUI-Net (2007). eaching and Research Synergy in the context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Chevalier de Seyn Publishers.
Fontana, R., Geuna, A., and Matt, M. (2006). Factors affecting university–industry R&D projects: The importance of searching, screening and signaling, Research Policy, 35, 309–323.
Geieler, E. and Rubenstein, A. H. (1989).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 A review of major issues, in link, A. and Tassey, G., Cooperative Research: New Strategies for Competitiveness, New York: St Martin Press.
Jenkins, J. C. (1987).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Policy Advocacy. In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ed. W. Powell.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96-318.
Mowery, D. C., & Sampat, B. N. (2006). Universitie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Retrieved from http://provost.uvdavis.edu/local_resources/docs/20160420/Mowery-SampatUnivNationalInnovationSystems.pdf
Peters, Lois S. and Fusfeld, Herbert I.(1982).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Relationship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SA.
Sabatier, P. A. and Jenkins-Smith, H. C., eds. (1993). Policy Change and Learning: An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Sabatier, P. A. and Jenkins-Smith, H. C. (1999). T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An Assessment. In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ed.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9925603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5603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東益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uang, Tong-y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筱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uang, Hsiao-y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黃筱芸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ang, Hsiao-yun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3-Sep-2017 15:09:24 (UTC+8)-
dc.date.available 13-Sep-2017 15:09: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09: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25603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73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25603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公共補助逐年限縮的情況下,產業界藉由學界知識創意補充自身技術缺口,而大學則利用知識產業化的契機,由基礎學術領域擴展至應用研究範疇,達成人才交流、設備資源共享、撙節成本等綜效,不啻為產學合作模式愈趨穩固發展之關鍵因素,咸認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為利高等教育發展並課以學校財務經營的責任,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四年首先選定國立成功大學在內的五所公立大學試辦校務基金制度;因基金制度精神係收入無需繳交國庫且年度結餘時可轉下年度繼續使用,故該制度尚未實施前先以國立大學名義組設,且由校務行政主管擔任多數董事之財團法人基金會存在之正當性與合理性旋即受到挑戰。

基此,本研究選取國內產學合作極具代表性之國立成功大學作為研究對象,冀由Sabatier和Jenkins-Smith (1993)提出政策倡導聯盟(Advocacy Coalition Framwork, ACF)理論,分析民國一○四年二月四日修正公布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增訂之第十五條規定,及同期間國立成功大學與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中斷長達二十餘年合作協議後,國立成功大學產學合作各行動者間的互動方式,及前述行動者究竟透過那些策略,企圖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校長與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再予調整雙方合作關係。

綜整深度訪談後發現,縱然沒有教師會/校務會議代表等政策掮客居中協調,雙方決策者亦會因彼此利益共同體之由重啟合作談判,此為以政策倡導聯盟理論解釋本個案與原理論最具差異之處。對此,本研究認為政策掮客存在對於政策產出而言非絕對必要性,頂多扮演促進者角色,加速政策學習或政策變遷;另,因本研究個案之決策者有二(即國立成功大學校長與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倘其一之決策者實質掌握整體執行機構資源,即取得主導政策取向的優勢,此時次級聯盟透過策略工具影響決策者修正政策產出將更顯困難,除非次級聯盟利益與決策者相同。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產學合作的意涵 8
第二節 產學合作的目的與效益 10
第三節 產學合作相關文獻 11
第四節 政策倡導聯盟 1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對象 31
第四章 成功大學產學合作運作模式、運作機制 36
第一節 產學合作服務管道 36
第二節 校務基金制度實施及校務基金與研發基金會並存時代 40
第三節 研發基金會捐助章程與成大合作協議 47
第四節 校內行政措施 49
第五章 成大與研發基金會間合作協議未簽訂下,對於成大之影響 50
第一節 成功大學產學合作運作模式影響 50
第二節 成功大學產學合作運作機制影響 55
第三節 成功大學產學合作收入影響 62
第四節 成功大學產學合作新模式 65
第六章 結論 72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理論對話 72
第二節 實務對話與建議 76
第三節 研究限制、預期貢獻與未來研究方向 79

參考文獻 81

附錄 86
附錄一 訪談逐字稿R1 86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R2 88
附錄三 訪談逐字稿R3 93
附錄四 訪談逐字稿R4 96
附錄五 訪談逐字稿R5 98
附錄六 訪談逐字稿P1 102
附錄七 訪談逐字稿P2 104
附錄八 訪談逐字稿P3 108
附錄九 訪談逐字稿P4 117
zh_TW
dc.format.extent 196838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5603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政策倡導聯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策掮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產學合作zh_TW
dc.title (題名) 大學產學合作之模式探討: 以國立成功大學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cooperation model: a case study of NCKU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97-116。
丘昌泰、李允傑(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元照。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人才培育方案。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義平(2000)。以產學合作模式發展技術人力資源之研究—台灣省職業學校產學合作實施現況分析。技術學刊,15(1),139-148。
宋孔慨(2011)。我國國立大學校務基金實施之初探。經營管理學刊,5(6),31-50。
呂芳嘉(2009)。我國大學校院產學合作機制整合之研究:技轉與育成機制功能之重複與互補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吳佳迪(2004)。教育部技專校院技術研發中心產學合作運作機制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李仁芳(2001)。台灣產學研合作創新機制探討。2001兩岸科技政策論壇論文集。台北:國科會科資中心經濟部技術處。
李芷苓(2011)。產學合作技術移轉過程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成功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李秋緯(2003)。我國產學合作的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余曉雯、鍾宜興(2015)。德國聯邦政府高等教育產學合作政策之探究。教育研究集刊,61(3),47-79。
林生傳(2007)。教育心理學(第三版)。台北:五南。
林君頻(2007)。中國大陸的產學合作之研究—以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尚平、陳宥杉、雷漢聲、陳達仁、黃銘傑、蔡渭水、黃家齊、張克群(2009)。行政院國科會產學合作機制之發展現況與未來建議。商管科技季刊,10(1),1-28。
林炎旦(1997)。專科學校建教合作策略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清和(1994)。產學合作之特色。技職雙月刊,23,32-35。
林建煌(2012)。大學產學合作之模式探討:以臺北醫學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林騰蛟、張可立(2005)。政府在產學合作中的角色與作用。建國科大學報,24(3),139-156。
耿筠(2010)。從產學合作績效評量看技專校院如何做好智財管理制度的精進。評鑑雙月刊,28,37-41。
高明裕(2004)。國立大學預算制度變革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康自立(1995)。大學與產業界的合作。大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大學自主與社會責任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許瓊文、張保隆(2013)。以動態能力觀點探討產學研發合作行為。管理與系統,20(1),1-26。
張作為(2006)。大學院校知識轉化與管理模式建置—以研發處之產學合作為對象。94年度國科會應用科學學門提升研發能量及成果發表研習會論文集,315-320。
徐作聖(1999)。全球化科技政策與企業經營。台北市:華泰。
孫煒(2002)。政策次級系統與政策典範-政策變遷之模型建構,公共政策與教育規劃。台北:翰蘆圖書。
陳志緯(2013)。高中職餐旅群業界專家協同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建州(2011)。技職院校推展產學合作專案制度之探討。嶺東通識教育研究所學報,4(1),95-121。
陳春富、蔡秋田、胡昕昀(2007)。由產學合作談台德菁英計畫現況與展望。就業安全半年刊,96(1)。取自: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448&ap_id=397
黃琪婷(2015)。以公私夥伴關係理論探討產學合作的價值創造與攫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黃柏凱、劉怡媛、高雲卿(2012)。非營利組織營運基金之績效分析:以教育事業為例。亞東學報,32,141-156。
曾雪娥(2009)。私立技職院校教師參與產學合作意願之影響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曾鑫城(1990)。影響大學與民間企業技術合作績效之關鍵因素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湯堯(2004)。高等教育經營。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葉佳琪(2010)。產學合作互動與地理鄰近性之關聯—以國立成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魯炳炎、張永明(2006)。政策倡導聯盟架構之研究:以國道五號蘇花段高速公路為例。政治科學論叢,31,131-164。
蔡沛縈(2012)。臺灣公私立大學產學合作成效之包絡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市。
劉文斌(2006)。台美日產學合作育成模式之績效比較-以弁天公司進駐台大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劉錦龍(1983)。國內企業與學術研究機構合作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台北市。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聯盟(2010)。創意、價值與創業:產學合作高等教育論壇—產學合作績效激勵方案之落實機制(三)。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簡惠閔(2006)。技專校院推動產學合作有效策略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鍾任琴、張鐵軍(2007)。台灣技職院校產學合作發展現況與因應對策之探 討。首屆海峽兩岸職業院校校長論壇。(主辦單位: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台灣木鐸學社,200-210。

貳、英文部分
Abramo, G., D’Angelo, C. A. and Costa, F. D. (2011).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 model to assess university capability, High Education, 62:163–181.
Aiamy, M. and Keshtiaray, N. (2012). A perspective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at Islamic Azad University, Sanandaj Branch,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Kingston University Londo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46, 2509-2513.
Eom, B. Y. and Lee, K. (2010). The Determinants of industry–academy linkages and, their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Korea as a latecomer in knowledge industrialization, Research Policy, 39, 625–639.
EUI-Net (2007). eaching and Research Synergy in the context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Chevalier de Seyn Publishers.
Fontana, R., Geuna, A., and Matt, M. (2006). Factors affecting university–industry R&D projects: The importance of searching, screening and signaling, Research Policy, 35, 309–323.
Geieler, E. and Rubenstein, A. H. (1989).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 A review of major issues, in link, A. and Tassey, G., Cooperative Research: New Strategies for Competitiveness, New York: St Martin Press.
Jenkins, J. C. (1987).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Policy Advocacy. In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ed. W. Powell.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96-318.
Mowery, D. C., & Sampat, B. N. (2006). Universitie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Retrieved from http://provost.uvdavis.edu/local_resources/docs/20160420/Mowery-SampatUnivNationalInnovationSystems.pdf
Peters, Lois S. and Fusfeld, Herbert I.(1982).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Relationship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SA.
Sabatier, P. A. and Jenkins-Smith, H. C., eds. (1993). Policy Change and Learning: An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Sabatier, P. A. and Jenkins-Smith, H. C. (1999). T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An Assessment. In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ed.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