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多元社會脈絡下的核廢論述:民間核廢論壇個案分析
The Nuclear Waste Policy Discourse in a diverse society : A Case Study of Citizen Forum for Nuclear Waste作者 謝蓓宜 貢獻者 杜文苓
謝蓓宜關鍵詞 核廢料
犧牲的體系
科技政治
社會強健性知識
審議民主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12:29 (UTC+8) 摘要 核廢料到底要放在哪裡?這個結構簡單卻十分複雜的問題,涉及的不僅是科學資訊的問題,還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次,恐怕沒有人可以說出合適的地點。我國自1982年低階核廢料在蘭嶼開始存放以來,爭議已經延宕三十餘年,即使《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自2006年通過迄今,候選地點一變再變,政府卻未能推動政策半步,現行存放有核廢料的地區,如蘭嶼、北海岸、屏東等地的民眾繼續承受為了全國穩定供電而貯存核廢料的犧牲。為了協助地方早日擺脫環境不正義的犧牲狀態,2016年由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舉辦民間核廢論壇活動,前往各個與核廢料議題密切相關的地區,召集地方反核團體、公民團體、政治人物、村里長、一般民眾、教育者等背景的與會者,共同針對我國核廢料政策進行討論,期望凝聚民間社會對核廢料的共識意見並產出對核廢料的政策意見書。研究者發現民間核廢論壇有助於使民間社會網絡的聯繫更加緊密,論壇討論互動的過程產出具有社會脈絡的核廢政策建議,體現各地民眾在核廢政策中所關心的價值面向。從各個地區的分區論壇到全國總場論壇的結論,各地區論壇因歷史脈絡不同的緣故,討論的側重面向與產出結論均各有不同,不過研究發現從不同的論壇建議之中仍然可以找出民間共同重視的價值與不信任的源頭,具體可以分成四個層次:(一)對科學知識的不信任(二)對政府制度的不信任(三)對環境正義的要求(四)對公民知情參與及否決權的要求。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依字母順序排列)Ascher, W., T. Steelman, and R. Healy (2010). “The Generation of Policy-relevant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imagining the boundaries of science and politic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Pp. 27-60.Bucchi, M., & Neresini, F. (2007). Science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Chilvers, J. (2008). Deliberating competence.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33(2), 155-185.Corburn J. (2005). “Risk Assessment, Community Knowledge, and Subsistence Anglers.” In Street Science: Community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Justic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Pp.79-109.Funtowicz, S. O. and Ravetz, J. R. (1992). Science for the post- normal age. Futures, 20(7), 739-755.Hecht, G., & Allen, M. T. (2001). Introduction: Authority, Political Machines, and Technology’s History’. Technologies of Power: Essays in Honor of Thomas Parke Hughes and Agatha Chipley Hughes,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23.Jasanoff, Sheila. (1990). The Fifth Branch: Science Advisers as Policymakers. Cam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Jasanoff, S. (2004). States of Knowledge: The Co-Production of Science and the Social Order. Routledge, London.Jasanoff, Sheila, and Sang-Hyun Kim (2009). Containing the Atom: 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 and Nuclear Pow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 Minerva, Vol.47, NO.2:119-146.Gross, M. (2006). Beyond expertise: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he making of socially robust restoration strategies. 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14(3), 172-179.Nowotny, H. (2003). Democratising expertise and socially robust knowledge. Science & Public Policy (SPP), 30(3).Ottinger, G. (2010). Constructing empowerment through interpretations of environmental surveillance data. Surveillance & Society, 8(2), 221-234.Perrow, Charles. 1984. Normal accidents: Living with high risk systems. New York: Basic Books.Renn, O. (1999). A Model for an Analytic−Deliberative Process in Risk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33(18), 3049-3055.Renn, Ortwin. (2003). Hormesis and risk communication. Human &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22, 3 -24Renn, Ortwin. (2005). Risk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Lessons for the Food andFood Packaging Industry.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2(10), 1061-1071.Barthe, Y. (2010). Nuclear waste: The meaning of decision-making. Making nuclear waste governable—Deep underground disposal and the challenge of reversibility. Andra. http://www. andra. fr/download/andra-international-en/document/editions/381-va. pdf. Accessed April, 15, 2013.中文文獻(依姓氏筆畫排列)方俊育、林崇熙譯(2004)。技術物有政治性嗎?(Langdon Winner 原著),STS科技渴望社會,台北市:群學。王守玉、Windsor, C.、Yates, P(2012)。簡介紮根理論研究法:Introduction to Grounded Theory。護理雜誌, 59(1), P91-95。汪浩譯(2003)。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Ulrich Beck 原著),,台北市:巨流。杜文苓(2010)。環評決策中公民參與的省思:以中科三期開發爭議為例。公共行政學報(35),P29-60。杜文苓(2015)。環境風險與公共治理:探索台灣環境民主實踐之道,台北市:五南圖書。杜文苓、謝蓓宜(2017)。呼喚重返社會的核廢政策:檢視核廢政策的公共審議。人以萬「物」為尺度?高雄。周桂田(1998)。現代性與風險社會。台灣社會學科 (21),P89-129。周桂田(2005)。爭議性科技之風險溝通—以基因改造工程為思考點。《生物多樣性: 社經法規篇》。台北: 教育部顧問室.周桂田(2014)。風險社會典範移轉:打造為公眾負責的治理模式。台北市:遠流出版。林國明(2007)。公民共識會議。口中之光: 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台灣智庫。P65-72。林國明(2016)。審議造就積極公民? 公民審議,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8(2), P133-177。邱崇原、湯京平(2014)。公民投票與鄰避困境: 台灣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場的選址經驗及南韓之啟示。台灣民主季刊,11(4)。P1-36。紀駿傑(1997)。環境正義: 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紀駿傑、蕭新煌 (2003)。當前臺灣環境正義的社會基礎。國家政策季刊, 2(3), P169-179。高子梅譯(2007)。世界咖啡館(Juanita Brown, Ph.D.原著)。台灣:臉譜。高橋哲哉(2014)。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台灣:聯經。范玫芳(2012)。從環境正義觀點探討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計畫。臺灣政治學刊, 16(2), P117-173。范玫芳(2017)。誰的風險? 誰的管制與檢測標準? 蘭嶼核廢料爭議之研究。傳播研究與實踐, 7(1)。P107-139.張國暉(2013)。當核能系統轉化為科技政體: 冷戰下的國際政治與核能發展。《科技、醫療與社會》 (16),P103-160。陳向明(201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書局。陳瑞樺(2015)。犧牲體系、社群發展與公司義理─犧牲政治的倫理思考,《文化研究》(20),P207-215崔愫欣(2011)。台灣反核運動的歷史與策略(從1980至2011)。2011年9月20日。苦勞網。檢閱日期:2017年6月8日。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4150畢恆達、郭一勤(1999)。科技神話的夢魘: 民生別墅住宅輻射災害的社會心理衝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5,P111-162。湯京平、蔡瑄庭、范玫芳(2009)。《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候選場址地方公投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黃之棟、黃瑞祺(2009)。正義的繼受: 我們與美國人講的到底是不是同樣的 「環境正義」? 國家發展研究,9(1)。P85-143.黃之棟(2014)。談 [核] 容易?:從烏坵選址看我國當前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問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0(1)。P45-66。黃東益、杜文苓、范玫芳、林子倫(2010)。《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議題與公民參與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黃東益、陳穎峰、高淑芬(2014)。《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關鍵群體之核廢料認知與風險溝通》。台北市:行政院科技部。廖錦桂、王興中(2007)。口中之光: 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智庫。劉介修、陳逸玲譯。(2012)。審議民主指南:21世紀公民參與的有效策略(John Gastil & Peter Levine.原著)。台北市:群學。劉維公(2001)。第二現代理論,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市:巨流。賴偉傑(2015),〈建構「支持的體系」 取代「犧牲的體系」〉,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檢閱日期:2016年12月28日,縮網址:https://goo.gl/Ed98oO蔡卉荀(2015),〈人人都是發電廠:談首爾市減少一座核電廠〉,2015年3月13日。地球公民基金會,檢閱日期:2016年12月28日,網址:http://www.cet-taiwan.org/node/2085蕭代基、黃德秀(2007)。補償對鄰避現象的影響─以烏坵低放射性廢料場址為例,中央經濟研究院,研討論文系列97-2。顧忠華(2001)。風險、社會與倫理,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市:巨流。顧忠華(2012)。顧老師的筆記書Ⅱ:公民社會.茁壯。台北市:開學文化。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102256039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603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杜文苓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謝蓓宜 zh_TW dc.creator (作者) 謝蓓宜 zh_TW dc.date (日期) 2017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3-Sep-2017 15:12:29 (UTC+8) - dc.date.available 13-Sep-2017 15:12:29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12:29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256039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735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256039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核廢料到底要放在哪裡?這個結構簡單卻十分複雜的問題,涉及的不僅是科學資訊的問題,還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次,恐怕沒有人可以說出合適的地點。我國自1982年低階核廢料在蘭嶼開始存放以來,爭議已經延宕三十餘年,即使《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自2006年通過迄今,候選地點一變再變,政府卻未能推動政策半步,現行存放有核廢料的地區,如蘭嶼、北海岸、屏東等地的民眾繼續承受為了全國穩定供電而貯存核廢料的犧牲。為了協助地方早日擺脫環境不正義的犧牲狀態,2016年由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舉辦民間核廢論壇活動,前往各個與核廢料議題密切相關的地區,召集地方反核團體、公民團體、政治人物、村里長、一般民眾、教育者等背景的與會者,共同針對我國核廢料政策進行討論,期望凝聚民間社會對核廢料的共識意見並產出對核廢料的政策意見書。研究者發現民間核廢論壇有助於使民間社會網絡的聯繫更加緊密,論壇討論互動的過程產出具有社會脈絡的核廢政策建議,體現各地民眾在核廢政策中所關心的價值面向。從各個地區的分區論壇到全國總場論壇的結論,各地區論壇因歷史脈絡不同的緣故,討論的側重面向與產出結論均各有不同,不過研究發現從不同的論壇建議之中仍然可以找出民間共同重視的價值與不信任的源頭,具體可以分成四個層次:(一)對科學知識的不信任(二)對政府制度的不信任(三)對環境正義的要求(四)對公民知情參與及否決權的要求。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第二節 個案介紹 6第貳章 文獻檢閱 17第一節 核能科技的內在構造與社會影響 17第二節 風險社會論述中對傳統科學的反省 24第三節 科技政策與社會知識的交織互動 31第四節 小結 44第參章 細數造成社會不信任的事件們:核廢政策歷史脈絡時間軸 46第一節 核廢政策歷史脈絡時間軸簡介 46第二節 核災事件與管理失能造成的不信任 49第三節 政策輕率造成的不信任 53第四節 小結 56第肆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架構 58第一節 研究方法 58第二節 研究架構 63第伍章 不同社會脈絡中的核廢論述 68第一節 各場次論壇資訊及結論 68第二節 我們的不同之中有相同之處嗎? 86第陸章 從「分區」到「全國」 92第一節 全國總場資訊 92第二節 弱弱相殘困局中的對立與妥協 93第三節 我們一致認同的價值 96第四節 小結 122第柒章 研究發現與研究限制 125參考文獻 132附件 136 zh_TW dc.format.extent 4552793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6039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核廢料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犧牲的體系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科技政治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強健性知識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審議民主 zh_TW dc.title (題名) 多元社會脈絡下的核廢論述:民間核廢論壇個案分析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Nuclear Waste Policy Discourse in a diverse society : A Case Study of Citizen Forum for Nuclear Waste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依字母順序排列)Ascher, W., T. Steelman, and R. Healy (2010). “The Generation of Policy-relevant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imagining the boundaries of science and politic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Pp. 27-60.Bucchi, M., & Neresini, F. (2007). Science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Chilvers, J. (2008). Deliberating competence.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33(2), 155-185.Corburn J. (2005). “Risk Assessment, Community Knowledge, and Subsistence Anglers.” In Street Science: Community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Justic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Pp.79-109.Funtowicz, S. O. and Ravetz, J. R. (1992). Science for the post- normal age. Futures, 20(7), 739-755.Hecht, G., & Allen, M. T. (2001). Introduction: Authority, Political Machines, and Technology’s History’. Technologies of Power: Essays in Honor of Thomas Parke Hughes and Agatha Chipley Hughes,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23.Jasanoff, Sheila. (1990). The Fifth Branch: Science Advisers as Policymakers. Cam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Jasanoff, S. (2004). States of Knowledge: The Co-Production of Science and the Social Order. Routledge, London.Jasanoff, Sheila, and Sang-Hyun Kim (2009). Containing the Atom: 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 and Nuclear Pow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 Minerva, Vol.47, NO.2:119-146.Gross, M. (2006). Beyond expertise: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he making of socially robust restoration strategies. 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14(3), 172-179.Nowotny, H. (2003). Democratising expertise and socially robust knowledge. Science & Public Policy (SPP), 30(3).Ottinger, G. (2010). Constructing empowerment through interpretations of environmental surveillance data. Surveillance & Society, 8(2), 221-234.Perrow, Charles. 1984. Normal accidents: Living with high risk systems. New York: Basic Books.Renn, O. (1999). A Model for an Analytic−Deliberative Process in Risk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33(18), 3049-3055.Renn, Ortwin. (2003). Hormesis and risk communication. Human &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22, 3 -24Renn, Ortwin. (2005). Risk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Lessons for the Food andFood Packaging Industry.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2(10), 1061-1071.Barthe, Y. (2010). Nuclear waste: The meaning of decision-making. Making nuclear waste governable—Deep underground disposal and the challenge of reversibility. Andra. http://www. andra. fr/download/andra-international-en/document/editions/381-va. pdf. Accessed April, 15, 2013.中文文獻(依姓氏筆畫排列)方俊育、林崇熙譯(2004)。技術物有政治性嗎?(Langdon Winner 原著),STS科技渴望社會,台北市:群學。王守玉、Windsor, C.、Yates, P(2012)。簡介紮根理論研究法:Introduction to Grounded Theory。護理雜誌, 59(1), P91-95。汪浩譯(2003)。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Ulrich Beck 原著),,台北市:巨流。杜文苓(2010)。環評決策中公民參與的省思:以中科三期開發爭議為例。公共行政學報(35),P29-60。杜文苓(2015)。環境風險與公共治理:探索台灣環境民主實踐之道,台北市:五南圖書。杜文苓、謝蓓宜(2017)。呼喚重返社會的核廢政策:檢視核廢政策的公共審議。人以萬「物」為尺度?高雄。周桂田(1998)。現代性與風險社會。台灣社會學科 (21),P89-129。周桂田(2005)。爭議性科技之風險溝通—以基因改造工程為思考點。《生物多樣性: 社經法規篇》。台北: 教育部顧問室.周桂田(2014)。風險社會典範移轉:打造為公眾負責的治理模式。台北市:遠流出版。林國明(2007)。公民共識會議。口中之光: 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台灣智庫。P65-72。林國明(2016)。審議造就積極公民? 公民審議,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8(2), P133-177。邱崇原、湯京平(2014)。公民投票與鄰避困境: 台灣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場的選址經驗及南韓之啟示。台灣民主季刊,11(4)。P1-36。紀駿傑(1997)。環境正義: 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紀駿傑、蕭新煌 (2003)。當前臺灣環境正義的社會基礎。國家政策季刊, 2(3), P169-179。高子梅譯(2007)。世界咖啡館(Juanita Brown, Ph.D.原著)。台灣:臉譜。高橋哲哉(2014)。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台灣:聯經。范玫芳(2012)。從環境正義觀點探討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計畫。臺灣政治學刊, 16(2), P117-173。范玫芳(2017)。誰的風險? 誰的管制與檢測標準? 蘭嶼核廢料爭議之研究。傳播研究與實踐, 7(1)。P107-139.張國暉(2013)。當核能系統轉化為科技政體: 冷戰下的國際政治與核能發展。《科技、醫療與社會》 (16),P103-160。陳向明(201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書局。陳瑞樺(2015)。犧牲體系、社群發展與公司義理─犧牲政治的倫理思考,《文化研究》(20),P207-215崔愫欣(2011)。台灣反核運動的歷史與策略(從1980至2011)。2011年9月20日。苦勞網。檢閱日期:2017年6月8日。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4150畢恆達、郭一勤(1999)。科技神話的夢魘: 民生別墅住宅輻射災害的社會心理衝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5,P111-162。湯京平、蔡瑄庭、范玫芳(2009)。《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候選場址地方公投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黃之棟、黃瑞祺(2009)。正義的繼受: 我們與美國人講的到底是不是同樣的 「環境正義」? 國家發展研究,9(1)。P85-143.黃之棟(2014)。談 [核] 容易?:從烏坵選址看我國當前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問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0(1)。P45-66。黃東益、杜文苓、范玫芳、林子倫(2010)。《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議題與公民參與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黃東益、陳穎峰、高淑芬(2014)。《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關鍵群體之核廢料認知與風險溝通》。台北市:行政院科技部。廖錦桂、王興中(2007)。口中之光: 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智庫。劉介修、陳逸玲譯。(2012)。審議民主指南:21世紀公民參與的有效策略(John Gastil & Peter Levine.原著)。台北市:群學。劉維公(2001)。第二現代理論,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市:巨流。賴偉傑(2015),〈建構「支持的體系」 取代「犧牲的體系」〉,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檢閱日期:2016年12月28日,縮網址:https://goo.gl/Ed98oO蔡卉荀(2015),〈人人都是發電廠:談首爾市減少一座核電廠〉,2015年3月13日。地球公民基金會,檢閱日期:2016年12月28日,網址:http://www.cet-taiwan.org/node/2085蕭代基、黃德秀(2007)。補償對鄰避現象的影響─以烏坵低放射性廢料場址為例,中央經濟研究院,研討論文系列97-2。顧忠華(2001)。風險、社會與倫理,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市:巨流。顧忠華(2012)。顧老師的筆記書Ⅱ:公民社會.茁壯。台北市:開學文化。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