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生命教育的自覺與實踐-以Bunun與一貫道信仰在台東的邂逅為例
Self-Awareness and Practice of Life Education-Encounter between Taitung’s Bunun and the I-Kuan Tao faith as example
作者 温毓禎
貢獻者 馮朝霖
温毓禎
關鍵詞 生命教育
靈性
Bunun
一貫道
Life education
Spirituality
Bunun
I-Kuan Tao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29:35 (UTC+8)
摘要 台灣南島語族近百年來受到外來因素影響,而產生不小變化。其中之一,便 是從傳統文化信仰改宗為西洋之基督宗教,這種集體改宗的現象,發生在戰後的 1960年代由為顯著。雖然如此,但這並不能涵蓋所有原住民族的不同信仰與臺灣宗教的多元複雜,以及隱藏在人的歷史性和體驗背後更為基礎的東西,是所有人 類生命共同相屬,思考生命意義並且期望實現意義的作為。

研究者認為以 Bunun 與一貫道信仰在台東的邂逅為例,揭示當代 Bunun 生 命教育的自覺與實踐是值得探討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目的為: 闡述當代 Bunun 其扎根於社會脈絡下,自我生命價值與文化精神的再創造,這是關乎於「人」 心靈的渴求與生命終極關懷的教育議題﹔以田野調查及個案深度訪談作為研究方式,藉由田野調查了解台東布農族群其信仰一貫道之社會脈絡與現況,並透過個 案深度訪談了解當代 Bunun 跨越多重文化信仰對其所象徵的意義為何,又一貫道蘊含之生命/靈性道義藉文化轉譯是如何獲得族群信仰認同﹔另外曾經在一貫道中「求道」又回到原宗教信仰者,是如何看待宗教與生命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當代 Bunun 對生命的終極關懷主要可歸納於三大面向。一是 對於「靈性」當家作主,原初我為生命真主人的企求﹔二是認為尊重生命的根本, 即從身、心、靈做起﹔三是以「家」為踐道之起點,「地球生態」永續發展為宇 宙公民之責任。
Taiwan’s Austronesian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extrinsic factors for the past century and have produced some changes. One of them is conversion from traditional cultural beliefs to western Christianity, this phenomenon of collective conversion occurred more prominently in post-war 1960’s. However, this does not extend totally to all the diverse belief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and to the multiplicity of religions in complex Taiwan, as well as those underlying historical and experimenta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Humans commonly, think of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how to achieve this expectation.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believes the Taitung’s Bunu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ir belief in I-Kuan Tao’s encounter, for example, reveals the awareness and the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Bunun’s life education are worth exploring. Therefore, the main points of this study are expounds the contemporary Bunun who is rooted in the following social context and recreates the value of self-life and cultural spirit,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al assertion of the "human" mind and the ultimate concern of life. On the basis of field work and in-depth interviews, used as methods of research an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Taitung`s Bunun people`s belief in I-Kuan Tao, the social context and situation; and through in-depth case interviews, to fathom the contemporary Bunun, across the multiple cultural belief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symbols consistent with life and spiritual moral righteousness and how this can be translated into a faith recognized by the ethnic group. In addition, in the same way,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if the "Tao seekers" were to return to their original religious fa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ontemporary Bununs ultimate concern for life can be summed up into three aspects, one is to be the master of "spirituality" , and be my own original master; second, is the respect for fundamental life, that is beginning from the body, mind and spirit; third, is the "hom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actice of Tao,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itizens of the Universe for "Earth`s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仁傑(2009)。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台北:聯經出版社。
丁乙(2010)。一貫道在台灣:一個值得研究的宗教現象。中國評論,147,27-31。
丁乙(2010)。一貫道發展論:劫波之後從台灣走向世界。中國評論,151,35-47。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季慶(譯)(2001)。Neale Donald Walsch(著)。與神對話I(二十七刷)。台北:方智出版社。
王季慶(譯)(2011)。Jane Roberts(著)。心靈的本質。台北:賽斯文化。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1988)。一貫道簡介。台南:靝巨書局。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11)。一貫道百年大事紀。新北市: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方鈞瑋(2016)。如何理解布農族人多樣化的宗教信仰以一則小兒意外事件為例的討論。東台灣研究,23,3-32。
甘陽(1989)。我們在創造傳統。台北:聯經出版社。
田哲益(1997)。臺灣布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臺灣源流,5,48-62。
田哲益(2003)。台灣的原住民—布農族。台北:臺原出版社。
牟中三(1984)。時代與感受。新北市:鵝湖出版社。
宋光宇(2007)。一貫道合法化的過程。新北市: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宋光宇(2010)。天道鉤沈。台北:萬卷樓圖書。
宋文里(譯)(2016)。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
宋光宇、宋光定(2000)。一貫道在九二一大地震後救災工作實錄。臺灣文獻,3(51),81-122。
呂張才(1998)。西美中會簡史。載於酋卡爾(主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
李玉柱(2016)。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台北:圓晟出版社。
李玉柱(1994)。認理歸真的重現與重建(再版一刷)。台北:圓晟出版社。
李輔人(2005)。三寶道義(再版)。台北:圓晟出版社。
李亦園(1978)。不可忽視山地青少年問題。中國論壇,6(7),32-34。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下)。中國論壇,6(7),32-34。
李世瑜(2007)。現在華北秘密宗教。北市:蘭臺出版社。
李其龍(譯)(2001)。Otto Friedrich Bollnow(著)。教育人類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杜明城(譯)(1999)。Mihaly Csiksentmihalyi (著)。創造力。台北:時報出版社。
政大原住民研究中心(編著)(2009)。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原住民族語(郡群布農族語 教師手冊第1、2、3、4階)(修訂版)。台北: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何撒娜(2004b)。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布農族—布農族篇。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沈青松(1996)。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台北:台灣書店。
林生安(1993)。都市原住民教會在變遷社會中的原住民教會之處境和服事。載於原住民宣道委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成立40週年紀念特刊。台北:永望文。
林萬傳(2005)。一貫道。載於內政部宗教簡介(三版,329-368)。台北:內政部。
林本炫(1994)。台灣的政教衝突(再版)。新北市:稻香出版社。
林榮澤(2011)。一貫道發展史。台北:蘭臺出版社。
林榮澤(2011,5)。百年來一貫道的發展與變遷。論文發表於台灣宗教學會、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新竹市法源講寺、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單位主辦之「建國一百年宗教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
林榮澤(2009)。一貫道藏.聖典之部(第三冊)。台北:一貫義理編輯苑。
林靖權 等(2006)。對於台灣宗教素食消費行為的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1),42-67。
林春明(導讀一)(1993)。Edgar Morin(著)。複合思想導論。台北:時報文化。
林衡立(譯)。台灣中部土著的社會組織。載於黃應貴(主編),台灣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
施植明(導讀二)(1993)。Edgar Morin(著)。複合思想導論。台北:時報文化。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5-58。
許宏儒(2009)。吟遊、尋渡與參化—Michel Serres 教育哲學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宏儒(2011)。吟遊、尋渡與參化—Michel Serres 教育哲學思想之研究。載於漂流.陶養與另類教育(03-71)。台北:政大出版社。
許理清、林美容(2010)。一貫道的傳播模式與分裂初探—兼論興毅組及其基興單位的發展與分裂。成大歷史學報,39,144-176。
金樑(1992)。一貫道的精神與思想(一)。台北:圓晟出版社。
明德(2009)。三寶的真義—新版三寶範例(第五版)。台北:明德出版社。
孟祥森(譯)(2001)。Neale Donald Walsch(著)。與神對話問答錄(二刷)。台北:方智出版社。
孟 穎(譯)(2007)。性理題釋—教材教本。台南:靝巨書局。
周大鳴(2001)。論族群與族群關係。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2),13-25。
周大鳴(2002)。中國的族群與族群關係。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周文茵(2005)。民族文化觀光產業的實踐與反思—以布農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台麗、劉璧榛(2010)。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金勝(2016)。布農族語字典。台東縣:延平鄉桃源國民小學。
吳榮順(1995)。布農音樂。南投縣: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洪建榮、田天賜(主編)(2004)。台東縣延平鄉志。台東:台東縣延平鄉公所。
高泉錫(1987)。弘揚儒家倫理道德、達成天人合一—一貫道的起源與精神。中央月刊,20(2),45-47。
唐鉞(2011)。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之研究(第二版四刷)。北京:商務印書。
陳迺臣(1997)。宗教的教育價值。台北:大地出版社。
郭明義(1996)。一貫道的修持觀(再版)。中壢:慈鼎出版社。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7)。原住民參選立法委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孫雲平(2010)。偶然性與事實性—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此在」分析。東吳哲學學報,21,53-80。
孫效智(2014)。生命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教育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總計畫(I)。國家教育研究院計畫期末報告(102-8-1)。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
葉家寧(2002)。臺灣原住民史—布農族篇。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葉文可(譯)(2002)。J. Krishnamurti (著)。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台北:方智出版社。
葉高華(2013)。日本時期的集團移住對原住民社會網絡的影響:新高郡的案例。臺灣文獻,64(1),107-128。
晏可佳、姚蓓琴(譯)(2008)。Mircea Eliade著。神聖的存在(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蔡怡佳、劉宏信(譯)(2015)。William James(著)。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六刷)。新北市:立緒文化。
蔡岱蓉(2013)。宗教信仰對癌症病人健康影響初探。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天然(1939)。暫定佛規。未詳:崇華堂印。
張君玫(2010)。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台北:群學出版。
張淵石(2004)。辦事人員須知。台北:圓晟工作室。
張鍠焜(2000)。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七)(頁383-384)。
張雯(2001)。都市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教育人類學探討—看一位卑南族婦女的生命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淑美(總校閱)(2011)。John P. Miller(著)。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玉璽(2004年)。從宗教心理學探索生命的意義—神秘主義通往存在主義的心橋,載於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舉辦之「宗教與生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十四篇,頁1-13),宜蘭縣。
梁永安(譯)(2001)。Phil Cousineau(主編)。英雄的旅程。新北市:立緒文化。
黃郁倫、鍾起泉(譯)(2012:119)。佐藤學(著)。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變。台北:天下。
黃淑基(2003)。知識份子對宗教意識的關懷—從密契主義談起。通識研究集刊,4(12),81-100。
黃應貴(1975)。經濟適應與發展:一個臺灣中部聚落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35-55。
黃應貴(1978)。人的觀念與儀式: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177-213。
黃應貴(1992)。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主編)(1998)。人觀、意義與社會(二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2001)。失落的內本鹿:一個邊疆社會中跨越族群界線的區域中心。東台灣研究,6,139-172。
黃應貴(2006)。布農族。台北:三民出版。
靖寶路(譯)(2015)。路易吉.朱撒尼(Luigi Giussani)(著)。人的宗教性。新北市:城邦印書館。
劉秋雲(2002)。台灣地區原住民母語教育政策之探討:以布農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薛品、王旭輝(譯)(2010)。Lester Kurtz(著)。地球村裡的諸神(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衛惠林(1995)。台灣省通志,卷三,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馮朝霖(1993)。德國教育哲史科目教學與研究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6,145-174。
馮朝霖(1998)。宗教情懷與生態思維—德國新人文主義情義教育理論詮釋。通是教育季刊,5(1),85-102。
馮朝霖(2000)。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月刊,92,33-42。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再版)。台北:高等教育。
馮朝霖(2004)。駱駝、獅子與孩童¬---尼采的精神三變說與批判教育學及另類教育的起源。教育研究月刊,121, 5-13。
馮朝霖(2010)。課程總綱與複雜科學理論精神。未發表。
馮朝霖(2013)。和光同塵與天地遊:論當代美感素養。教育研究月刊,236,29-43。
馮朝霖(2013a)。十二年國教課綱系統圖像與全人教育理念。第九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台北:國立臺灣大學。
馮朝霖(2016)。乘風尋度-教育美學論輯。新竹:道禾書院。
馮朝霖(2016)。善變的藝術-另類教育。新竹:道禾書院。
傅仰止(2001)。都市原住民概說。載於都市原住民史篇(1-50)。南投:台灣省文縣委員會。
傅佩榮(2017,1月)。為什麼要有信仰?為什麼真正的人生是一種宗教人生。關鍵評論電子報。2017年5月20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
/article/59482
楊國柱(1996)。經濟文明邊陲的戰爭幾時休?原住民的「權力」VS平地住民的「權益」。人與地,157,13-16。
楊淑媛(1992)。兩性、親屬與人的觀念:以霧鹿布農人為例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淑媛(2006)。人觀、治療儀式與社會變遷:以布農人為例的研究。台灣人類學刊,4(2),75-111。
楊淑媛(主編)(2008)。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番族調查報告書(第六冊)布農族—前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楊惠南(1982)。我所知道的一貫道。聯合月刊,7,43-49。
楊宏任(2010,10)。一貫道儀軌:禮門義路、正心修身。論文發表於廈門大學國學院、一貫道總會聯合舉辦之「中國民間宗教的重新認識與傳承研討會」會議,福建:廈門大學國學院。
楊南郡(譯)(2011)。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合著)。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 第一冊 本文篇。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南天。
趙川明(2006)。客鄉—鹿野大原客為鄉。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鄭陽(譯)(2010)。落合美惠子(著)。21世紀的日本家庭,何去何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山東出版社。
鄭志明(1990)。台灣的鸞書。新北市:正一善書出版社。
鄭展志(2013)。一貫道的生死觀—以張天然時期(1930–1947)為主要的探討。私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在職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克蘋(2008)。台灣素食者的身份認同與角色實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漢文(主編)(2016)。布農族植物文化—解開布農族植物密碼。台東:桃園國民小學。
興毅純陽聖道院(未詳)。學禮班。台南:興毅純陽聖道院。
葛景濤(2007)。興毅年鑑—臺灣開荒史記之二(三版)。彰化:千冊企業社。
潘英海(1992)。教育人類學。載於文化人類學(下冊)(頁295-305)。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潘慧玲(2006)。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董景生(2008)。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謝文治(1995)。修持理念問答。台北:明德出版社。
謝明勳(2006)。一貫道前人生涯發展歷程及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慕 禹(2002)。一貫道概要。台南:靝巨書局。
詹棟樑(1993)。教育人類學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顏明福(1973)。為何山地人紛紛前來都市謀職。互談期刊,33,1-2。
戴康祐(2015)。敘事與陶養—敘事治療在對話式教學上的藴義。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2,159-187。
釋性廣(1998)。論宗教定義中的-本質論與功能論兼以探求《阿含經》中佛教之宗教本質。弘誓雙月刊,35,9-12。
鍾雲鶯(2005)。一貫道詮釋儒家經典之關鍵性觀念的考察。臺灣宗教研究,4(1):37-71。
鍾雲鶯(2006)。論一貫道「本」與「非本」之思想的解經模式—從《論語》的幾則解釋談起。世界宗教學刊,8,39-69。
瞿海源(1982)。政教關係的思考(下)一貫道。聯合月刊,7(1),38-41。
瞿海源(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瞿海源(2002)。宗教與社會。台北:圓神出版社。
龔卓軍(譯)(2000)。Ken Wilber(著)。靈性復興—科學與宗教的整合道路。台北:張老師文化。

二、英文部分
A. N. Whitehead, (1949). The aims of education :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Barth, Fredrik (ed.)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Berkes, F. 1993.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perspective. In: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Concepts and Cases. (J.T. Inglis, ed.). Canadian Museum of Nature/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ttawa, pp.1-9.
Freire, P. (1998). Pedagogy of Freedom: 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 (Patrick Clarke, Trans.). Lanham, Md. :Oxford, Rowman & Littelfied publisher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2)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
Greene, M. (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Essays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Smith, Huston. (1958). The religions of man. New York: Harper.
Hollway, W., & Jeffson, T. (2000).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differently: Free association, narrative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London: Sage.
LeCompte, M. D. & Preissle, J. (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 London: Academic Press.
Malinowski, B. (1922).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May, R. (1969). Love and Will. New York: Norton.
Polkinghorne, D.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Hatch & R.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 5-23). London: Falmer Press.
Paper, Jordan. (1999). Conversion from without in christianity. In Religious conversion : Contemporary Practices and Controversies(Christopher Lamb and M. Darral Bryant, Trans) . London: Cassell.
Sprindler, G. D. (1997). Education and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3rd ed.).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991525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1525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馮朝霖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温毓禎zh_TW
dc.creator (作者) 温毓禎zh_TW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3-Sep-2017 15:29:35 (UTC+8)-
dc.date.available 13-Sep-2017 15:29: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29:3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91525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775-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1525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台灣南島語族近百年來受到外來因素影響,而產生不小變化。其中之一,便 是從傳統文化信仰改宗為西洋之基督宗教,這種集體改宗的現象,發生在戰後的 1960年代由為顯著。雖然如此,但這並不能涵蓋所有原住民族的不同信仰與臺灣宗教的多元複雜,以及隱藏在人的歷史性和體驗背後更為基礎的東西,是所有人 類生命共同相屬,思考生命意義並且期望實現意義的作為。

研究者認為以 Bunun 與一貫道信仰在台東的邂逅為例,揭示當代 Bunun 生 命教育的自覺與實踐是值得探討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目的為: 闡述當代 Bunun 其扎根於社會脈絡下,自我生命價值與文化精神的再創造,這是關乎於「人」 心靈的渴求與生命終極關懷的教育議題﹔以田野調查及個案深度訪談作為研究方式,藉由田野調查了解台東布農族群其信仰一貫道之社會脈絡與現況,並透過個 案深度訪談了解當代 Bunun 跨越多重文化信仰對其所象徵的意義為何,又一貫道蘊含之生命/靈性道義藉文化轉譯是如何獲得族群信仰認同﹔另外曾經在一貫道中「求道」又回到原宗教信仰者,是如何看待宗教與生命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當代 Bunun 對生命的終極關懷主要可歸納於三大面向。一是 對於「靈性」當家作主,原初我為生命真主人的企求﹔二是認為尊重生命的根本, 即從身、心、靈做起﹔三是以「家」為踐道之起點,「地球生態」永續發展為宇 宙公民之責任。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aiwan’s Austronesian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extrinsic factors for the past century and have produced some changes. One of them is conversion from traditional cultural beliefs to western Christianity, this phenomenon of collective conversion occurred more prominently in post-war 1960’s. However, this does not extend totally to all the diverse belief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and to the multiplicity of religions in complex Taiwan, as well as those underlying historical and experimenta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Humans commonly, think of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how to achieve this expectation.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believes the Taitung’s Bunu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ir belief in I-Kuan Tao’s encounter, for example, reveals the awareness and the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Bunun’s life education are worth exploring. Therefore, the main points of this study are expounds the contemporary Bunun who is rooted in the following social context and recreates the value of self-life and cultural spirit,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al assertion of the "human" mind and the ultimate concern of life. On the basis of field work and in-depth interviews, used as methods of research an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Taitung`s Bunun people`s belief in I-Kuan Tao, the social context and situation; and through in-depth case interviews, to fathom the contemporary Bunun, across the multiple cultural belief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symbols consistent with life and spiritual moral righteousness and how this can be translated into a faith recognized by the ethnic group. In addition, in the same way,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if the "Tao seekers" were to return to their original religious fa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ontemporary Bununs ultimate concern for life can be summed up into three aspects, one is to be the master of "spirituality" , and be my own original master; second, is the respect for fundamental life, that is beginning from the body, mind and spirit; third, is the "hom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actice of Tao,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itizens of the Universe for "Earth`s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出發點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6
第四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9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15
第二章 Bunun–相信夢的民族
第一節 Bunun概說 28
一、 目前布農族人口分布 28
二、 布農族的傳統信仰 29
三、關於田野Pasikau中的故事 30
四、當時的教育環境 38
第二節 心靈與生活是信仰緣分的溫床 42
第三節 Bunun人觀的相關探討 47
第三章 一貫道(I-Kuan Tao)傳入布農族
第一節 飄洋過海的一頁 51
第二節 邂逅(encounter)前的準備 62
第三節 Bunun與一貫道的邂逅(encounter)69
一、一份人情,開展了三十多年的道務 69
二、試煉之路(The Road of Trials) 77
三、部落裡「媽祖」的三個聖杯 81
第四章 Bunun與道共舞
第一節 在曖昧(ambiguity)中成為永恆的追尋者87
一、人,有死後的世界? 88
二、自己信仰的宗教世俗名是「一貫道」? 90
三、就是—好奇(curiosity) 91
四、最終是感恩藏在背後—無私的愛 92
第二節 尋道之路—人的宗教情懷 94
一、語言,即是橋樑 95
二、道在生活,生活是道 98
三、大愛小愛盡是謙卑之情 102
第三節 Bunun人台東道務運作現況 105
一、台東道務目前運作情形 105
二、道場中如何持續不斷地傳播與成全 107
第五章 宗教經驗之種種—靈性教育的力量
第一節 不可言說(Ineffability)地宗教經驗 112
一、仙佛 / 神鬼 / 神蹟的顯化 114
二、困境中的慈悲 117
三、前世因緣夢的示現 120
第二節 與神對話,靈性教育的力量 122
一、求道—點醒/喚醒—生命的真主人 123
二、清口茹素與推廣 128
第三節 我是Bunun,我信仰一貫道 134
一、多重內化智慧,好好培育下一代 134
二、語言、文化,要參與、要圓滿 134
三、 真「誠」是bunun 135
四、讓世界看到bunun的植物 135
五、尊重生命,是責任 13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8
第二節 研究省思與建議未來續研究方向 146

參考書目 150
圖 目 錄

圖1-1 民國七十年初,Pasikau部落街道樣貌 2
圖1-2 布農族婚禮,分禮肉其中一偶 3
圖1-3台東縣目前已傳道之鄉鎮 20
圖2-1延平鄉Pasikau部落 31
圖2-2 Husas家族早期居住環境 35
圖2-3桃源國小校園 40
圖2-4昔日桃源村大家齊聚國小校園看電影的情景 43
圖2-5 Iwa與Husas早期合影 46
圖3-1民國七十年初至Pasikau傳「道」,常常要面對斜坡與石子路 51
圖3-2興毅南興全國道務中心人事組織架構圖 61
圖3-3 (左)穆先生家中留影 (右)「接骨所」外觀 68
圖3-4 (左)部落—「臨時佛堂」(右)部落—家庭式佛堂 71
圖3-5 (左)興毅南興純陽聖道院 (右) 純陽聖道院一樓內的佛堂景觀 73
圖3-6 (左)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臨時佛堂(右)臨時佛堂內的觀音佛像圖 74
圖3-7 (左)台東縣東河鄉美蘭村臨時佛堂(右)臨時佛堂內的觀音佛像圖 74
圖3-8 (左)台東Pinaski部落溫氏佛堂 75
圖3-9 (右)台東市邱氏佛堂 75
圖3-10高雄旗興公共佛堂 76
圖3-11 (左) Iwa家的黑面媽祖神壇(右)Husas家的紅面媽祖神壇 82
圖3-12台東縣鄉鎮區域圖 83
圖3-13楊錦章點傳師與台東諸位前賢早期合照 86
圖3-14 (左) Pasikau一貫道佛堂–外觀 (右) 佛堂–內景 86
圖4-1理髮店內景象 99
圖4-2 Mankin在佛堂中的學習與了愿 101
圖4-3早期至偏遠區傳道,如廁位置在懸崖旁 103
圖4-4 (左)偏鄉傳道,設備多媒體化 (右)開班時請道親食用素食餐點104
圖4-5台東目前佛堂、臨時佛堂的數量與據點 106
圖4-6 (左)公益活動的參與 (右)集體做資源回收工作 108
圖5-1 Vilian與弟弟Sanna的合影 112
圖5-2 Pasikau部落佛堂 115
圖5-3 (左)Wuhun 的有機菜園 (右) Wuhun所開設的素食店 119
圖5-4早期在偏鄉部落傳道的留影 126
圖5-5 Iwa與Husas鄭州街佛堂舊址合影 131
圖5-6成全班後的素食饗宴 132

表 目 錄

表1-1 正式訪談紀錄表 18
表1-2 受訪對象基本資料與其所代表的重要性 22
表3-1 民國34年至39年一貫道來臺開「道」之前人與組線 59
表4-1 至部落傳道時,常用的一貫道道義母語釋義對照表 97

參考文獻 150

附件一 研究訪談大綱 159
zh_TW
dc.format.extent 9857756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1525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生命教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靈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Bunun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一貫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Life educ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piritual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unu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Kuan Taoen_US
dc.title (題名) 生命教育的自覺與實踐-以Bunun與一貫道信仰在台東的邂逅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Self-Awareness and Practice of Life Education-Encounter between Taitung’s Bunun and the I-Kuan Tao faith as exam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仁傑(2009)。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台北:聯經出版社。
丁乙(2010)。一貫道在台灣:一個值得研究的宗教現象。中國評論,147,27-31。
丁乙(2010)。一貫道發展論:劫波之後從台灣走向世界。中國評論,151,35-47。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季慶(譯)(2001)。Neale Donald Walsch(著)。與神對話I(二十七刷)。台北:方智出版社。
王季慶(譯)(2011)。Jane Roberts(著)。心靈的本質。台北:賽斯文化。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1988)。一貫道簡介。台南:靝巨書局。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11)。一貫道百年大事紀。新北市: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方鈞瑋(2016)。如何理解布農族人多樣化的宗教信仰以一則小兒意外事件為例的討論。東台灣研究,23,3-32。
甘陽(1989)。我們在創造傳統。台北:聯經出版社。
田哲益(1997)。臺灣布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臺灣源流,5,48-62。
田哲益(2003)。台灣的原住民—布農族。台北:臺原出版社。
牟中三(1984)。時代與感受。新北市:鵝湖出版社。
宋光宇(2007)。一貫道合法化的過程。新北市: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宋光宇(2010)。天道鉤沈。台北:萬卷樓圖書。
宋文里(譯)(2016)。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
宋光宇、宋光定(2000)。一貫道在九二一大地震後救災工作實錄。臺灣文獻,3(51),81-122。
呂張才(1998)。西美中會簡史。載於酋卡爾(主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
李玉柱(2016)。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台北:圓晟出版社。
李玉柱(1994)。認理歸真的重現與重建(再版一刷)。台北:圓晟出版社。
李輔人(2005)。三寶道義(再版)。台北:圓晟出版社。
李亦園(1978)。不可忽視山地青少年問題。中國論壇,6(7),32-34。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下)。中國論壇,6(7),32-34。
李世瑜(2007)。現在華北秘密宗教。北市:蘭臺出版社。
李其龍(譯)(2001)。Otto Friedrich Bollnow(著)。教育人類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杜明城(譯)(1999)。Mihaly Csiksentmihalyi (著)。創造力。台北:時報出版社。
政大原住民研究中心(編著)(2009)。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原住民族語(郡群布農族語 教師手冊第1、2、3、4階)(修訂版)。台北: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何撒娜(2004b)。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布農族—布農族篇。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沈青松(1996)。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台北:台灣書店。
林生安(1993)。都市原住民教會在變遷社會中的原住民教會之處境和服事。載於原住民宣道委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成立40週年紀念特刊。台北:永望文。
林萬傳(2005)。一貫道。載於內政部宗教簡介(三版,329-368)。台北:內政部。
林本炫(1994)。台灣的政教衝突(再版)。新北市:稻香出版社。
林榮澤(2011)。一貫道發展史。台北:蘭臺出版社。
林榮澤(2011,5)。百年來一貫道的發展與變遷。論文發表於台灣宗教學會、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新竹市法源講寺、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單位主辦之「建國一百年宗教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
林榮澤(2009)。一貫道藏.聖典之部(第三冊)。台北:一貫義理編輯苑。
林靖權 等(2006)。對於台灣宗教素食消費行為的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1),42-67。
林春明(導讀一)(1993)。Edgar Morin(著)。複合思想導論。台北:時報文化。
林衡立(譯)。台灣中部土著的社會組織。載於黃應貴(主編),台灣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
施植明(導讀二)(1993)。Edgar Morin(著)。複合思想導論。台北:時報文化。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5-58。
許宏儒(2009)。吟遊、尋渡與參化—Michel Serres 教育哲學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宏儒(2011)。吟遊、尋渡與參化—Michel Serres 教育哲學思想之研究。載於漂流.陶養與另類教育(03-71)。台北:政大出版社。
許理清、林美容(2010)。一貫道的傳播模式與分裂初探—兼論興毅組及其基興單位的發展與分裂。成大歷史學報,39,144-176。
金樑(1992)。一貫道的精神與思想(一)。台北:圓晟出版社。
明德(2009)。三寶的真義—新版三寶範例(第五版)。台北:明德出版社。
孟祥森(譯)(2001)。Neale Donald Walsch(著)。與神對話問答錄(二刷)。台北:方智出版社。
孟 穎(譯)(2007)。性理題釋—教材教本。台南:靝巨書局。
周大鳴(2001)。論族群與族群關係。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2),13-25。
周大鳴(2002)。中國的族群與族群關係。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周文茵(2005)。民族文化觀光產業的實踐與反思—以布農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台麗、劉璧榛(2010)。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金勝(2016)。布農族語字典。台東縣:延平鄉桃源國民小學。
吳榮順(1995)。布農音樂。南投縣: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洪建榮、田天賜(主編)(2004)。台東縣延平鄉志。台東:台東縣延平鄉公所。
高泉錫(1987)。弘揚儒家倫理道德、達成天人合一—一貫道的起源與精神。中央月刊,20(2),45-47。
唐鉞(2011)。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之研究(第二版四刷)。北京:商務印書。
陳迺臣(1997)。宗教的教育價值。台北:大地出版社。
郭明義(1996)。一貫道的修持觀(再版)。中壢:慈鼎出版社。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7)。原住民參選立法委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孫雲平(2010)。偶然性與事實性—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此在」分析。東吳哲學學報,21,53-80。
孫效智(2014)。生命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教育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總計畫(I)。國家教育研究院計畫期末報告(102-8-1)。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
葉家寧(2002)。臺灣原住民史—布農族篇。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葉文可(譯)(2002)。J. Krishnamurti (著)。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台北:方智出版社。
葉高華(2013)。日本時期的集團移住對原住民社會網絡的影響:新高郡的案例。臺灣文獻,64(1),107-128。
晏可佳、姚蓓琴(譯)(2008)。Mircea Eliade著。神聖的存在(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蔡怡佳、劉宏信(譯)(2015)。William James(著)。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六刷)。新北市:立緒文化。
蔡岱蓉(2013)。宗教信仰對癌症病人健康影響初探。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天然(1939)。暫定佛規。未詳:崇華堂印。
張君玫(2010)。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台北:群學出版。
張淵石(2004)。辦事人員須知。台北:圓晟工作室。
張鍠焜(2000)。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七)(頁383-384)。
張雯(2001)。都市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教育人類學探討—看一位卑南族婦女的生命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淑美(總校閱)(2011)。John P. Miller(著)。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玉璽(2004年)。從宗教心理學探索生命的意義—神秘主義通往存在主義的心橋,載於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舉辦之「宗教與生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十四篇,頁1-13),宜蘭縣。
梁永安(譯)(2001)。Phil Cousineau(主編)。英雄的旅程。新北市:立緒文化。
黃郁倫、鍾起泉(譯)(2012:119)。佐藤學(著)。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變。台北:天下。
黃淑基(2003)。知識份子對宗教意識的關懷—從密契主義談起。通識研究集刊,4(12),81-100。
黃應貴(1975)。經濟適應與發展:一個臺灣中部聚落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35-55。
黃應貴(1978)。人的觀念與儀式: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177-213。
黃應貴(1992)。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主編)(1998)。人觀、意義與社會(二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2001)。失落的內本鹿:一個邊疆社會中跨越族群界線的區域中心。東台灣研究,6,139-172。
黃應貴(2006)。布農族。台北:三民出版。
靖寶路(譯)(2015)。路易吉.朱撒尼(Luigi Giussani)(著)。人的宗教性。新北市:城邦印書館。
劉秋雲(2002)。台灣地區原住民母語教育政策之探討:以布農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薛品、王旭輝(譯)(2010)。Lester Kurtz(著)。地球村裡的諸神(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衛惠林(1995)。台灣省通志,卷三,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馮朝霖(1993)。德國教育哲史科目教學與研究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6,145-174。
馮朝霖(1998)。宗教情懷與生態思維—德國新人文主義情義教育理論詮釋。通是教育季刊,5(1),85-102。
馮朝霖(2000)。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月刊,92,33-42。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再版)。台北:高等教育。
馮朝霖(2004)。駱駝、獅子與孩童¬---尼采的精神三變說與批判教育學及另類教育的起源。教育研究月刊,121, 5-13。
馮朝霖(2010)。課程總綱與複雜科學理論精神。未發表。
馮朝霖(2013)。和光同塵與天地遊:論當代美感素養。教育研究月刊,236,29-43。
馮朝霖(2013a)。十二年國教課綱系統圖像與全人教育理念。第九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台北:國立臺灣大學。
馮朝霖(2016)。乘風尋度-教育美學論輯。新竹:道禾書院。
馮朝霖(2016)。善變的藝術-另類教育。新竹:道禾書院。
傅仰止(2001)。都市原住民概說。載於都市原住民史篇(1-50)。南投:台灣省文縣委員會。
傅佩榮(2017,1月)。為什麼要有信仰?為什麼真正的人生是一種宗教人生。關鍵評論電子報。2017年5月20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
/article/59482
楊國柱(1996)。經濟文明邊陲的戰爭幾時休?原住民的「權力」VS平地住民的「權益」。人與地,157,13-16。
楊淑媛(1992)。兩性、親屬與人的觀念:以霧鹿布農人為例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淑媛(2006)。人觀、治療儀式與社會變遷:以布農人為例的研究。台灣人類學刊,4(2),75-111。
楊淑媛(主編)(2008)。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番族調查報告書(第六冊)布農族—前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楊惠南(1982)。我所知道的一貫道。聯合月刊,7,43-49。
楊宏任(2010,10)。一貫道儀軌:禮門義路、正心修身。論文發表於廈門大學國學院、一貫道總會聯合舉辦之「中國民間宗教的重新認識與傳承研討會」會議,福建:廈門大學國學院。
楊南郡(譯)(2011)。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合著)。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 第一冊 本文篇。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南天。
趙川明(2006)。客鄉—鹿野大原客為鄉。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鄭陽(譯)(2010)。落合美惠子(著)。21世紀的日本家庭,何去何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山東出版社。
鄭志明(1990)。台灣的鸞書。新北市:正一善書出版社。
鄭展志(2013)。一貫道的生死觀—以張天然時期(1930–1947)為主要的探討。私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在職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克蘋(2008)。台灣素食者的身份認同與角色實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漢文(主編)(2016)。布農族植物文化—解開布農族植物密碼。台東:桃園國民小學。
興毅純陽聖道院(未詳)。學禮班。台南:興毅純陽聖道院。
葛景濤(2007)。興毅年鑑—臺灣開荒史記之二(三版)。彰化:千冊企業社。
潘英海(1992)。教育人類學。載於文化人類學(下冊)(頁295-305)。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潘慧玲(2006)。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董景生(2008)。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謝文治(1995)。修持理念問答。台北:明德出版社。
謝明勳(2006)。一貫道前人生涯發展歷程及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慕 禹(2002)。一貫道概要。台南:靝巨書局。
詹棟樑(1993)。教育人類學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顏明福(1973)。為何山地人紛紛前來都市謀職。互談期刊,33,1-2。
戴康祐(2015)。敘事與陶養—敘事治療在對話式教學上的藴義。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2,159-187。
釋性廣(1998)。論宗教定義中的-本質論與功能論兼以探求《阿含經》中佛教之宗教本質。弘誓雙月刊,35,9-12。
鍾雲鶯(2005)。一貫道詮釋儒家經典之關鍵性觀念的考察。臺灣宗教研究,4(1):37-71。
鍾雲鶯(2006)。論一貫道「本」與「非本」之思想的解經模式—從《論語》的幾則解釋談起。世界宗教學刊,8,39-69。
瞿海源(1982)。政教關係的思考(下)一貫道。聯合月刊,7(1),38-41。
瞿海源(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瞿海源(2002)。宗教與社會。台北:圓神出版社。
龔卓軍(譯)(2000)。Ken Wilber(著)。靈性復興—科學與宗教的整合道路。台北:張老師文化。

二、英文部分
A. N. Whitehead, (1949). The aims of education :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Barth, Fredrik (ed.)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Berkes, F. 1993.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perspective. In: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Concepts and Cases. (J.T. Inglis, ed.). Canadian Museum of Nature/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ttawa, pp.1-9.
Freire, P. (1998). Pedagogy of Freedom: 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 (Patrick Clarke, Trans.). Lanham, Md. :Oxford, Rowman & Littelfied publisher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2)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
Greene, M. (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Essays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Smith, Huston. (1958). The religions of man. New York: Harper.
Hollway, W., & Jeffson, T. (2000).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differently: Free association, narrative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London: Sage.
LeCompte, M. D. & Preissle, J. (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 London: Academic Press.
Malinowski, B. (1922).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May, R. (1969). Love and Will. New York: Norton.
Polkinghorne, D.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Hatch & R.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 5-23). London: Falmer Press.
Paper, Jordan. (1999). Conversion from without in christianity. In Religious conversion : Contemporary Practices and Controversies(Christopher Lamb and M. Darral Bryant, Trans) . London: Cassell.
Sprindler, G. D. (1997). Education and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3rd ed.).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