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海峽兩岸搜救合作機制研究
A Study on the search and rescu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ross-strait
作者 胡森榮
貢獻者 邱坤玄
胡森榮
關鍵詞 海難
海難搜救
區域搜救合作
海峽兩岸海運協議
兩岸海上搜救合作
Marine disaster
Search and rescue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Cross-Strait shipment agreement
The cross-strait SAR cooperation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46:13 (UTC+8)
摘要 為維護海上人命、船舶及財產安全,各國均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建立區域搜救合作機制,並參考相關國際公約及搜救作業手冊,規範海上航行安全及緊急事故處理程序,惟因各國地理、水文及氣候不同,執行航行安全維護能力有限,皆必須透過多邊或雙邊搜救合作,強化區域航行安全,藉由搜救交流、兵棋推演或聯合演習等方式,提升彼此搜救合作默契及技能,以保障海上航行安全。
臺灣海峽自古以來即為東亞重要航道,兩岸航運亦自1987年開放兩岸探親,2001年金馬小三通,直至2008年正式海、空運直航以來,臺灣與大陸人民往來逐漸到達頂峰,而海難事故發生頻率亦不斷提高,藉此搜救合作契機在此為氛圍下形成,並在簽署「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基礎上,透過輪流舉辦演練、搜救交流互訪及建立緊急聯繫管道等工作,逐步建立兩岸海上搜救合作機制,以「就近就便、及時救援」之原則,共同合作展現兩岸「人道救援」之普世價值。
在兩岸海上搜救合作機制下,兩岸搜救機關不斷共同執行海上搜救合作,增進彼此合作默契與搜救技能,但在兩岸分治的政治現實下,合作機制僅能透過民間團體的協助逐漸常態化,卻未能明文制度化,且隨著政治環境的轉變,搜救合作機制似有停頓,但海峽海域環境依然惡劣,往來人民持續熱絡,因此,為維護海峽航行安全,兩岸搜救機關仍應持續努力,共同完善合作機制,以確保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For the sake of maintaining people’s safety and property at sea, every coastal State establish the regional search and rescue (hereinafter SAR)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1982, and formulate the navigation safety rules and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of responding to the emergency cases at sea. Due to the discrepancy of geography, hydrology and climate as well as limited ability for maintaining the navigation safety among counties, every state shall enhance the regional navigational safety by lateral or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in SAR exchange, table-top exercise and joint SAR drill to strengthen the SAR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echniqu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afe environment for navigation.
Taiwan Strait is the pivotal shipping route of Eastern Asia through the ages. The shipping of the cross-strait starts from visit relatives between both sides in 1987, and gradually increases after the transport links between the Kinmen, Matsu areas and the Mainland area in 2001. The air and sea transport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area begin in 2008, and the number of Taiwanese and Chinese travel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reaches the highest record which leads to the increasing disasters at sea.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is situati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are needed and the SAR drills are held in turns and officials’ visiting as well as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ross-Strait shipment agreement which came into effect in 2008. Those measures concrete the SAR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ross-strait on the basis of saving life and property at sea promptly when one side is close or ready for it and demonstrate the common vision of humanitarian rescue.
According to the cross-strait’s SAR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e rescue authorities of both sides conduct the SAR mutually to enhance the coordination and SAR skills for their work. However, due to the politic relationship of the cross strait, the cooperation is under the non-official channel. Since the political change with the new government in Taiwa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s suspended. The Taiwan Strait is a high risk area for people of both sides.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afe navigational area, the cross-strait SAR authorities shall continuously establish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to maintain the people’s safety and their property.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王進旺,2011海巡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1年。
王崇儀,2015海巡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5年。
王崇儀,2016海巡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6年。
王雲五,「雲五科學大辭典」第一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王進旺,海巡搜救實務。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4年。
王海東、陳鵬,國際國內海事法規全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會員第四組,釣魚台列嶼問題資料彙編。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11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中華民國船長公會,我國海域及商漁船海難事故調查研究。臺北:中華民國船長公會,1993年。
交通部,海難災害防救業務計畫。臺北:交通部,2009年。
行政院,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作業手冊。臺北:行政院,2012年。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105年海巡統計年報。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7年。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法典。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08年。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機關執行海上救難作業程序。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3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漁船海難救護互助辦法。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3年。
林正義、宋燕輝,南海情勢與我國應有的外交國防戰略。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6年。
林彬、陳志立、翁順泰、劉中平、傅世鎰,海岸巡防機關在海事安全應扮演的角色。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09年。
林彬、陳彥宏、李台生、曾福成,台灣海域海難型態與救難能量提昇作為之研究。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03年。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吳東明,海難事故調查與鑑識工程對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邱逢琛,海象防減災。臺北: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2015年。
周和平,海難與事故調查。臺北:國立海洋大學海運研究中心,2006年。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8 年。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龍潭:國防大學,2003年。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104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2015年。
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課題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3)。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年。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年。
黃異,國際海洋法。臺北:渤海堂,2002年。
葉吉堂,災害防救法令彙編。臺北:內政部,2011年。
葉至誠等,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2000年。
邊子光,各國海域執法制度。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二、中文期刊
王立仁,「『創新求變、異中求同』-『2012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活動紀實」,海巡雙月刊,第59期(2012年),頁9-12。
朱景鵬,「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問題研究,第42期(1999年),頁71~94。
宋燕輝,「中國近期在南海活動及情勢發展」,戰略安全研析,第28期(2007年),頁14-18。
曲波,「南海區域搜救合作機制的構建」,中國海商法研究,第26卷第3期(2015年),頁60-67。
李凱真,「專訪『2012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總指揮官鄭樟雄—以兩岸搜救演練之大格局 前瞻海巡署未來搜救部署」,海巡雙月刊,第59期(2012年),頁61-68。
林尚立,「兩種社會建構:中國共產黨與非政府組織」,中國非營利評論,第1期(2007年),頁1-14。
林文程,「中國全球佈局中的海洋戰略」,全球政治評論,第36期(2011年),頁19-42。
周清和,「台灣地區漁業通訊電台營運及漁船救護體系」,農政與農情(2001年),頁28-31。
邱坤玄,「中國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2010年10月),頁14-16。
春林、李秀英,「中國參與南海搜救區域合作問題研究」,新東方,第1期(2013年),頁25-30。
胡森榮、張致遠,「海岸巡防機關執行救生救難案例分析」,海巡雙月刊,第55期(2012年2月),頁16-24。
胡森榮,「2014海難搜救國際研討會,提升區域搜救交流合作」,海巡雙月刊,第72期(2014年12月),頁44-47。
唐興霖、周幼平,「中國非政府組織研究:一個文獻探討綜述」,學習論壇,第1期(2010年),頁49-53。
郭俊良、林彬、翁順泰,「兩岸海上搜救體系通力合作之研議」,台灣海事安全與保安研究學刊(2010年),頁23-34。
三、研討會論文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中國海上搜救發展」,亞太地區大規模海上人命救助培訓及桌面演習(上海: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盟亞太交流合作中心主辦,2015年12月1-3日)。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推動區域搜救合作機制之現況與展望」,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第23次會議資料(2014年10月13日)。
吳金河、張育嘉、黃聰正,「澎湖海域海南搜救策略之探討」,建國百年海洋政策規劃學術研討會(2011年),頁42。
吳兆麟,「海上交通安全與兩岸合作」,海上交通安全與執法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6月),頁57-58。
鄭樟雄、高龍浩,「深化兩岸搜救合作,開創平安海峽新局」,2013年兩岸海運論壇論文集(台中:臺灣海峽兩岸航運協會主辦,2013年12月10-12日),頁505-510。
四、未出版之學位論文
李子嘉,「我國現行海難救助體系之檢討-以美、日、中等國立法及實務運作為借鏡」,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林光榮,「我國海岸巡防機關執行海難救助機制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馬武雄,「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海空搜救運作機制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2010年)。
高龍浩,「強化我國海難搜救制度之探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許績陵,「兩岸於南海地區建構聯合搜救機制之可行性探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13年)。
廖敏毅,「建構兩岸聯合海難救機制-以金門、廈門地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銀柳生,「建立兩岸三地海難搜救合作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3年)。
謝立孟,「危機管理視角下的我國海上搜救管理體系研究」,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2015年)。
五、研究計畫
林欽隆、謝文忠、吳嘉弘,臺灣海域海難沉船處理與對策研究(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2008年)。
林彬、陳彥宏、李台生、曾福成,台灣海域海難型態與救難能量提昇作為之研究,(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2003年)。
林彬,建構兩岸漁船海難救護機制之研究(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年)。
六、網頁資料
「2010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執行情形」,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第14次委員會議專題報告,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public/Attachment/f1296097676183.pdf。
「2010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2010%E5%B9%B4%E6%B5%B7%E5%B3%A1%E4%B8%A4%E5%B2%B8%E6%B5%B7%E4%B8%8A%E8%81%94%E5%90%88%E6%90%9C%E6%95%91%E6%BC%94%E7%BB%83。
「2011年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介紹—訪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宋家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http://www.moc.gov.cn/ft2011/jiulaodahui/。
「『波羅的海、克列夫』號沉沒促進全面建設」,中國救撈陳列館,http://m.crs.gov.cn/NewsDetail.asp?Q=4860804b23125d5e。
「小三通客船首度發生火燒船 船員全部獲救」,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8/2/16/n2012999.htm。
「小三通交通船『同安號』失火救援案」,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中部地區巡防局,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ct?xItem=4116&ctNode=2716&mp=9993/。
「中俄『海上聯合-2016』軍演之意涵」,青年日報,http://www.ydn.com.tw/News/157834。
「中國、日本加緊談判海上搜救協議」,空軍世界,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57244911199836&infeed=1。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險情應急反應程序」,法律快車,http://law.lawtime.cn/d413693418787.html。
「中韓兩國正式簽署海上搜救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http://www.moc.gov.cn/ftls/haishangsoujiu_LSSGFW/xiangguanziliao/201512/t20151225_1964377.html。
「王進旺菲國行深化海事合作」,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8/18/n2999239.htm。
「日本海事評議書用語說明」,國土交通省海難審判所,http://www.mlit.go.jp/jmat/saiketsu/saiketsu_kako/teigi.htm#,海難の種類(事件種類)。
「日本尋求和中國簽署海難救助協議 提出海上搜救合作」,壹讀,https://read01.com/00RLkM.html。
「民進黨國防藍皮書出爐,籲太平島建人道救援基地」,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74423。
「本會簡介」,中華搜救協會,http://www.csara.org.tw/index.php/2009-10-09-10-21-47/9-2009-10-22-07-43-58。
「在上海大眾救援」,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盟亞太交流合作中心,http://imrf.asia/projects/seminar-exercise/168-seminar-exercise/1789-mass-rescue-in-shangha2。
「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設置要點」,內政部消防法令查詢系統,http://law.nfa.gov.tw/GNFA/FLAW/FLAWDAT01.aspx?lsid=FL028974。
「行政院災害緊急通報作業規定」,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網站,http://www.cdprc.ey.gov.tw/News_Content.aspx?n=E37DC88642C4922D&sms=6528E8A41AC41737&s=1DCD2A0CFF5A2230。
「交通部航港局補助財團法人台灣海峽兩岸航運協會作業要點」,行政院公報資訊網,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21239/ch06/type2/gov50/num25/Eg.htm。
「災海防救法修正草案總說明」,桃園市政府警察局,www.tyhp.gov.tw/upload/cht/article/099072205.doc。
「災害防救法施行細則」,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20021。
「兩岸關係還要『冷合』多久?」,自由評論網,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809624。
「兩岸兩會高層會談專區」,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np.asp?ctNode=5689&mp=1。
「首次太平島南援一號人道救援操演」,今日新聞, http://www.nownews.com/n/2016/11/30/2258467。
「航港局沿革」,交通部航港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motcmpb.gov.tw/content_3.html。
「航港局為確保海難救護成效,積極規劃接辦臺北任務管制中心業務」,中華民國交通部,http://www.motc.gov.tw/ch/home.jsp?id=14&parentpath=0,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405090002。
「海上救難案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lp?ctNode=2716&mp=9993&nowPage=1&pagesize=15。
「海巡裝備」,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lp?ctNode=2317&mp=9997&nowPage=2&pagesize=15。
「海巡署調派巡護船前往馬航失聯海域協助搜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ct?xItem=69104&ctNode=650&mp=999。
「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 強化海上搜救合作機制」,行政院海岸巡防樹全球資訊網,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ct?xItem=72743&ctNode=650&mp=999。
「海峽兩岸海運協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04261001571.pdf。
「海基會的成立與沿革」,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http://www.sef.org.tw/ct.asp?xItem=1548&CtNode=3798&mp=19。
「海難審判法」,電子政府的總和窗口E-GOV,http://law.e-gov.go.jp/htmldata/S22/S22HO135.html。
「海事組織是什麼?」,國際海事組織(IMO),http://www.imo.org。
「馬祖籍漁船嘉慶號翻覆 兩漁民下落不明」,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7/3/5/n1637143.htm。
「單位簡介」,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http://www.crs.gov.cn/jigougk_jlj/danweijj_jjgk/。
「商船翻覆 海巡署參與海上搜救」,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611280367-1.aspx。
「接軌國際 海巡署盼加入IMRF」,中央社,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825004670-260407。
「第21屆中日韓俄四國海上搜救合作操作級別會議在上海成功召開」,中國海上搜救中心,http://zizhan.mot.gov.cn/sj/zhongguohshsjzhx/tupianxw_sjzhx/201610/t20161017_2099997.html。
「執行兩岸搜救合作交流」,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http://www.cga.gov.tw/siver_b01.htm。
「國台辦首證實:兩岸溝通機制已停擺」,蘋果日報,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625/894155/。
「國軍協助災害防救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盟及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簡介」,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GB/51844/51850/212617/13750362.html。
「國際衛星輔助搜救組織(Cospas-Sarsat)」,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igo/News_Content.aspx?n=163B8937FBE0F186&sms=53182B822F41930C&s=D24F18E03C063EFE。
「推動兩岸海運直航」,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ct.asp?mp=1&xItem=95054&CtNode=7159。
「慶鴻168號沈沒 救起一漁工 台籍4人下落不明」,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08818。
「慶鴻168號接駁漁船4名台籍船員尋獲」,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8/7/30/n2210524.htm。
「越南漁船遇難 請求我協助搜救」,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6/5/22/n1325808.htm。
「機型介紹」,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http://www.nasc.gov.tw/Aircraft/。
「擴大舉行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 強化海上複合災難搜救合作機制」,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11443.aspx#.V2_csLh96Uk。
「關於空勤」,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http://www.nasc.gov.tw/About/task。
「關於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國際民用航空組織,http://www.icao.int/about-icao/Pages/ZH/default_CH.aspx。
「歡迎來到亞太網站」,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盟亞太交流合作中心,http://imrf.asia/。
七、外文專書
IMO/ICAO, International Aeronautical and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Manual (London/Montreal, 2010.)
The U.S. coast Guard ,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Supplement to the International Aeronautical and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Manual(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September 200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4981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8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邱坤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胡森榮zh_TW
dc.creator (作者) 胡森榮zh_TW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3-Sep-2017 15:46:13 (UTC+8)-
dc.date.available 13-Sep-2017 15:46: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46:1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981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80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9810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為維護海上人命、船舶及財產安全,各國均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建立區域搜救合作機制,並參考相關國際公約及搜救作業手冊,規範海上航行安全及緊急事故處理程序,惟因各國地理、水文及氣候不同,執行航行安全維護能力有限,皆必須透過多邊或雙邊搜救合作,強化區域航行安全,藉由搜救交流、兵棋推演或聯合演習等方式,提升彼此搜救合作默契及技能,以保障海上航行安全。
臺灣海峽自古以來即為東亞重要航道,兩岸航運亦自1987年開放兩岸探親,2001年金馬小三通,直至2008年正式海、空運直航以來,臺灣與大陸人民往來逐漸到達頂峰,而海難事故發生頻率亦不斷提高,藉此搜救合作契機在此為氛圍下形成,並在簽署「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基礎上,透過輪流舉辦演練、搜救交流互訪及建立緊急聯繫管道等工作,逐步建立兩岸海上搜救合作機制,以「就近就便、及時救援」之原則,共同合作展現兩岸「人道救援」之普世價值。
在兩岸海上搜救合作機制下,兩岸搜救機關不斷共同執行海上搜救合作,增進彼此合作默契與搜救技能,但在兩岸分治的政治現實下,合作機制僅能透過民間團體的協助逐漸常態化,卻未能明文制度化,且隨著政治環境的轉變,搜救合作機制似有停頓,但海峽海域環境依然惡劣,往來人民持續熱絡,因此,為維護海峽航行安全,兩岸搜救機關仍應持續努力,共同完善合作機制,以確保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For the sake of maintaining people’s safety and property at sea, every coastal State establish the regional search and rescue (hereinafter SAR)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1982, and formulate the navigation safety rules and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of responding to the emergency cases at sea. Due to the discrepancy of geography, hydrology and climate as well as limited ability for maintaining the navigation safety among counties, every state shall enhance the regional navigational safety by lateral or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in SAR exchange, table-top exercise and joint SAR drill to strengthen the SAR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echniqu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afe environment for navigation.
Taiwan Strait is the pivotal shipping route of Eastern Asia through the ages. The shipping of the cross-strait starts from visit relatives between both sides in 1987, and gradually increases after the transport links between the Kinmen, Matsu areas and the Mainland area in 2001. The air and sea transport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area begin in 2008, and the number of Taiwanese and Chinese travel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reaches the highest record which leads to the increasing disasters at sea.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is situati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are needed and the SAR drills are held in turns and officials’ visiting as well as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ross-Strait shipment agreement which came into effect in 2008. Those measures concrete the SAR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ross-strait on the basis of saving life and property at sea promptly when one side is close or ready for it and demonstrate the common vision of humanitarian rescue.
According to the cross-strait’s SAR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e rescue authorities of both sides conduct the SAR mutually to enhance the coordination and SAR skills for their work. However, due to the politic relationship of the cross strait, the cooperation is under the non-official channel. Since the political change with the new government in Taiwa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s suspended. The Taiwan Strait is a high risk area for people of both sides.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afe navigational area, the cross-strait SAR authorities shall continuously establish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to maintain the people’s safety and their property.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5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貳章 全球海上搜救合作機制.............................12
第一節 海難事故定義....................................12
第二節 國際搜救合作規範.................................18
第三節 國際搜救合作概況.................................24
第四節 小結...........................................34
第參章 兩岸搜救合作現況與發展...........................37
第一節 臺灣海難搜救機制.................................37
第二節 大陸海難搜救機制.................................50
第三節 搜救合作交流現況與發展...........................59
第四節 小結..........................................64
第肆章 兩岸海難搜救合作案例分析..........................66
第一節 2008年兩岸海運直航前之搜救合作案例................66
第二節 2008年兩岸海運直航後之搜救合作案例................72
第三節 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2010年迄今)..............84
第四節 小結..........................................89
第伍章 結論..........................................91
第一節 研究發現......................................91
第二節 研究建議......................................94
參考文獻.............................................97
zh_TW
dc.format.extent 466500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81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海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海難搜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區域搜救合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海峽兩岸海運協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兩岸海上搜救合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Marine disaste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earch and rescu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gional cooper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Cross-Strait shipment agree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cross-strait SAR cooper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海峽兩岸搜救合作機制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search and rescu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ross-strai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王進旺,2011海巡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1年。
王崇儀,2015海巡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5年。
王崇儀,2016海巡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6年。
王雲五,「雲五科學大辭典」第一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王進旺,海巡搜救實務。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4年。
王海東、陳鵬,國際國內海事法規全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會員第四組,釣魚台列嶼問題資料彙編。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11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中華民國船長公會,我國海域及商漁船海難事故調查研究。臺北:中華民國船長公會,1993年。
交通部,海難災害防救業務計畫。臺北:交通部,2009年。
行政院,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作業手冊。臺北:行政院,2012年。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105年海巡統計年報。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7年。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法典。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08年。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機關執行海上救難作業程序。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3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漁船海難救護互助辦法。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3年。
林正義、宋燕輝,南海情勢與我國應有的外交國防戰略。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6年。
林彬、陳志立、翁順泰、劉中平、傅世鎰,海岸巡防機關在海事安全應扮演的角色。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09年。
林彬、陳彥宏、李台生、曾福成,台灣海域海難型態與救難能量提昇作為之研究。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03年。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吳東明,海難事故調查與鑑識工程對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邱逢琛,海象防減災。臺北: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2015年。
周和平,海難與事故調查。臺北:國立海洋大學海運研究中心,2006年。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8 年。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龍潭:國防大學,2003年。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104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2015年。
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課題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3)。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年。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年。
黃異,國際海洋法。臺北:渤海堂,2002年。
葉吉堂,災害防救法令彙編。臺北:內政部,2011年。
葉至誠等,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2000年。
邊子光,各國海域執法制度。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二、中文期刊
王立仁,「『創新求變、異中求同』-『2012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活動紀實」,海巡雙月刊,第59期(2012年),頁9-12。
朱景鵬,「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問題研究,第42期(1999年),頁71~94。
宋燕輝,「中國近期在南海活動及情勢發展」,戰略安全研析,第28期(2007年),頁14-18。
曲波,「南海區域搜救合作機制的構建」,中國海商法研究,第26卷第3期(2015年),頁60-67。
李凱真,「專訪『2012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總指揮官鄭樟雄—以兩岸搜救演練之大格局 前瞻海巡署未來搜救部署」,海巡雙月刊,第59期(2012年),頁61-68。
林尚立,「兩種社會建構:中國共產黨與非政府組織」,中國非營利評論,第1期(2007年),頁1-14。
林文程,「中國全球佈局中的海洋戰略」,全球政治評論,第36期(2011年),頁19-42。
周清和,「台灣地區漁業通訊電台營運及漁船救護體系」,農政與農情(2001年),頁28-31。
邱坤玄,「中國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2010年10月),頁14-16。
春林、李秀英,「中國參與南海搜救區域合作問題研究」,新東方,第1期(2013年),頁25-30。
胡森榮、張致遠,「海岸巡防機關執行救生救難案例分析」,海巡雙月刊,第55期(2012年2月),頁16-24。
胡森榮,「2014海難搜救國際研討會,提升區域搜救交流合作」,海巡雙月刊,第72期(2014年12月),頁44-47。
唐興霖、周幼平,「中國非政府組織研究:一個文獻探討綜述」,學習論壇,第1期(2010年),頁49-53。
郭俊良、林彬、翁順泰,「兩岸海上搜救體系通力合作之研議」,台灣海事安全與保安研究學刊(2010年),頁23-34。
三、研討會論文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中國海上搜救發展」,亞太地區大規模海上人命救助培訓及桌面演習(上海: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盟亞太交流合作中心主辦,2015年12月1-3日)。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推動區域搜救合作機制之現況與展望」,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第23次會議資料(2014年10月13日)。
吳金河、張育嘉、黃聰正,「澎湖海域海南搜救策略之探討」,建國百年海洋政策規劃學術研討會(2011年),頁42。
吳兆麟,「海上交通安全與兩岸合作」,海上交通安全與執法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6月),頁57-58。
鄭樟雄、高龍浩,「深化兩岸搜救合作,開創平安海峽新局」,2013年兩岸海運論壇論文集(台中:臺灣海峽兩岸航運協會主辦,2013年12月10-12日),頁505-510。
四、未出版之學位論文
李子嘉,「我國現行海難救助體系之檢討-以美、日、中等國立法及實務運作為借鏡」,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林光榮,「我國海岸巡防機關執行海難救助機制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馬武雄,「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海空搜救運作機制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2010年)。
高龍浩,「強化我國海難搜救制度之探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許績陵,「兩岸於南海地區建構聯合搜救機制之可行性探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13年)。
廖敏毅,「建構兩岸聯合海難救機制-以金門、廈門地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銀柳生,「建立兩岸三地海難搜救合作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3年)。
謝立孟,「危機管理視角下的我國海上搜救管理體系研究」,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2015年)。
五、研究計畫
林欽隆、謝文忠、吳嘉弘,臺灣海域海難沉船處理與對策研究(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2008年)。
林彬、陳彥宏、李台生、曾福成,台灣海域海難型態與救難能量提昇作為之研究,(臺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2003年)。
林彬,建構兩岸漁船海難救護機制之研究(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年)。
六、網頁資料
「2010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執行情形」,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第14次委員會議專題報告,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public/Attachment/f1296097676183.pdf。
「2010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2010%E5%B9%B4%E6%B5%B7%E5%B3%A1%E4%B8%A4%E5%B2%B8%E6%B5%B7%E4%B8%8A%E8%81%94%E5%90%88%E6%90%9C%E6%95%91%E6%BC%94%E7%BB%83。
「2011年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介紹—訪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宋家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http://www.moc.gov.cn/ft2011/jiulaodahui/。
「『波羅的海、克列夫』號沉沒促進全面建設」,中國救撈陳列館,http://m.crs.gov.cn/NewsDetail.asp?Q=4860804b23125d5e。
「小三通客船首度發生火燒船 船員全部獲救」,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8/2/16/n2012999.htm。
「小三通交通船『同安號』失火救援案」,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中部地區巡防局,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ct?xItem=4116&ctNode=2716&mp=9993/。
「中俄『海上聯合-2016』軍演之意涵」,青年日報,http://www.ydn.com.tw/News/157834。
「中國、日本加緊談判海上搜救協議」,空軍世界,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57244911199836&infeed=1。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險情應急反應程序」,法律快車,http://law.lawtime.cn/d413693418787.html。
「中韓兩國正式簽署海上搜救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http://www.moc.gov.cn/ftls/haishangsoujiu_LSSGFW/xiangguanziliao/201512/t20151225_1964377.html。
「王進旺菲國行深化海事合作」,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8/18/n2999239.htm。
「日本海事評議書用語說明」,國土交通省海難審判所,http://www.mlit.go.jp/jmat/saiketsu/saiketsu_kako/teigi.htm#,海難の種類(事件種類)。
「日本尋求和中國簽署海難救助協議 提出海上搜救合作」,壹讀,https://read01.com/00RLkM.html。
「民進黨國防藍皮書出爐,籲太平島建人道救援基地」,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74423。
「本會簡介」,中華搜救協會,http://www.csara.org.tw/index.php/2009-10-09-10-21-47/9-2009-10-22-07-43-58。
「在上海大眾救援」,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盟亞太交流合作中心,http://imrf.asia/projects/seminar-exercise/168-seminar-exercise/1789-mass-rescue-in-shangha2。
「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設置要點」,內政部消防法令查詢系統,http://law.nfa.gov.tw/GNFA/FLAW/FLAWDAT01.aspx?lsid=FL028974。
「行政院災害緊急通報作業規定」,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網站,http://www.cdprc.ey.gov.tw/News_Content.aspx?n=E37DC88642C4922D&sms=6528E8A41AC41737&s=1DCD2A0CFF5A2230。
「交通部航港局補助財團法人台灣海峽兩岸航運協會作業要點」,行政院公報資訊網,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21239/ch06/type2/gov50/num25/Eg.htm。
「災海防救法修正草案總說明」,桃園市政府警察局,www.tyhp.gov.tw/upload/cht/article/099072205.doc。
「災害防救法施行細則」,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20021。
「兩岸關係還要『冷合』多久?」,自由評論網,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809624。
「兩岸兩會高層會談專區」,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np.asp?ctNode=5689&mp=1。
「首次太平島南援一號人道救援操演」,今日新聞, http://www.nownews.com/n/2016/11/30/2258467。
「航港局沿革」,交通部航港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motcmpb.gov.tw/content_3.html。
「航港局為確保海難救護成效,積極規劃接辦臺北任務管制中心業務」,中華民國交通部,http://www.motc.gov.tw/ch/home.jsp?id=14&parentpath=0,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405090002。
「海上救難案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lp?ctNode=2716&mp=9993&nowPage=1&pagesize=15。
「海巡裝備」,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lp?ctNode=2317&mp=9997&nowPage=2&pagesize=15。
「海巡署調派巡護船前往馬航失聯海域協助搜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ct?xItem=69104&ctNode=650&mp=999。
「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 強化海上搜救合作機制」,行政院海岸巡防樹全球資訊網,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ct?xItem=72743&ctNode=650&mp=999。
「海峽兩岸海運協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04261001571.pdf。
「海基會的成立與沿革」,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http://www.sef.org.tw/ct.asp?xItem=1548&CtNode=3798&mp=19。
「海難審判法」,電子政府的總和窗口E-GOV,http://law.e-gov.go.jp/htmldata/S22/S22HO135.html。
「海事組織是什麼?」,國際海事組織(IMO),http://www.imo.org。
「馬祖籍漁船嘉慶號翻覆 兩漁民下落不明」,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7/3/5/n1637143.htm。
「單位簡介」,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http://www.crs.gov.cn/jigougk_jlj/danweijj_jjgk/。
「商船翻覆 海巡署參與海上搜救」,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611280367-1.aspx。
「接軌國際 海巡署盼加入IMRF」,中央社,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825004670-260407。
「第21屆中日韓俄四國海上搜救合作操作級別會議在上海成功召開」,中國海上搜救中心,http://zizhan.mot.gov.cn/sj/zhongguohshsjzhx/tupianxw_sjzhx/201610/t20161017_2099997.html。
「執行兩岸搜救合作交流」,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http://www.cga.gov.tw/siver_b01.htm。
「國台辦首證實:兩岸溝通機制已停擺」,蘋果日報,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625/894155/。
「國軍協助災害防救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盟及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簡介」,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GB/51844/51850/212617/13750362.html。
「國際衛星輔助搜救組織(Cospas-Sarsat)」,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igo/News_Content.aspx?n=163B8937FBE0F186&sms=53182B822F41930C&s=D24F18E03C063EFE。
「推動兩岸海運直航」,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ct.asp?mp=1&xItem=95054&CtNode=7159。
「慶鴻168號沈沒 救起一漁工 台籍4人下落不明」,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08818。
「慶鴻168號接駁漁船4名台籍船員尋獲」,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8/7/30/n2210524.htm。
「越南漁船遇難 請求我協助搜救」,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6/5/22/n1325808.htm。
「機型介紹」,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http://www.nasc.gov.tw/Aircraft/。
「擴大舉行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 強化海上複合災難搜救合作機制」,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11443.aspx#.V2_csLh96Uk。
「關於空勤」,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http://www.nasc.gov.tw/About/task。
「關於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國際民用航空組織,http://www.icao.int/about-icao/Pages/ZH/default_CH.aspx。
「歡迎來到亞太網站」,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盟亞太交流合作中心,http://imrf.asia/。
七、外文專書
IMO/ICAO, International Aeronautical and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Manual (London/Montreal, 2010.)
The U.S. coast Guard ,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Supplement to the International Aeronautical and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Manual(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September 2009.)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