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江淹生平及其賦之硏究
作者 段錚
貢獻者 中國文學研究所
簡宗梧
段錚
日期 1982
上傳時間 26-Oct-2017 16:50:46 (UTC+8)
摘要 我國自漢末迄於隋代,文學觀念有明顯之轉變。魏晉之前,文尚淑世,雖如辭賦之侈麗閎衍,亦多於篇末行其美刺輸以諷諫之旨。降至建安,二祖陳王以「以情緯文,以文被質」,其體式與內容均有所轉變。子虛上林等典型漢賦漸趨沒落,代之而起者,乃深受賈誼弔屈原賦、宋玉高唐神女賦、相如大人賦、王褒洞簫賦之影響,衍為抒情,宮體、遊仙、詠物等篇章。
京都之作,多長篇巨構,魏晉以降,天下喪亂,無復恢閎氣度,辭賦轉趨簡短,多以曲言替代直陳。除因襲漢賦夸飾之風外,聲律辭采之講求,章法事類之運用,皆遠邁前人,外在技巧之日益精進,文之由樸趨華,崇文抑質,亦由此顯也。
孫松友嘗論辭賦流衍曰:「左陸以下,漸趨整練,齊梁而降,益事妍華。古賦一變而為駢賦,江鮑虎步於前,金聲玉潤,徐庾鴻騫於後,繡錯綺交,固非古音之洋洋,亦未如律體之靡靡也。」江淹辭賦上溯楚騷,以別、恨傳揚百世,其作不乏抒懷之言,下開駢賦之端,技巧之嫻熟,於前賢未遑多讓,其文質彬彬,乃得以獨步六朝賦壇也。後人於文通辭賦之分析,或多支離,或僅取片段,乃不揣譾陋,撰成斯篇。
文凡五章。首章緒論,綜述南朝時代背景,特就政局多變,帝王淫奢而推論之,以見其對江淹行誼、作品之影響。
次章評傳。先述其鄉里先世,略探江氏淵源及南渡前後之居處,以明其於動亂中播遷之經過。次言行誼,其年譜一項,多參考吳丕績江淹年譜,於未詳之處,亦有所補正。另列家庭、交遊、人品、學殖、思想,期多方探討江淹之行止。末考其著作,依四庫備要本江文通集目錄,分項評介,或述其內容題旨,或論其真偽影響,其中多類文體始盛於六朝,文通所作,又堪為代表也。
第三章江淹辭賦分篇研究。除恨、別二賦外,餘依詠事、抒懷、哀悼、遊仙、山水、宮體、莊園、詠物之特性,分類敘述。首論共同特色,次述各篇內容,以見其源流、結構與影響等。六朝短賦,頗多事類,明胡人驥有江文通集彙注十卷,惜遍尋未獲。各篇事典,多稽諸辭典及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類書,雖竭盡所能,然力有所不逮,疏漏之處必多,尚祈博雅君子,惠予賜教。
第四章江淹辭賦韻譜分析。依陰聲、陽聲、入聲之別分列韻譜,予以校注,辨析。由魏晉至隋唐韻部之分合演變,考江淹用韻之習性。
末章為江淹辭賦之綜合分析。本黃春貴先生文心雕龍之創作論所列十六項目,綜論廿七篇之組織、修辭、內質、外象。文通辭賦深得楚騷之神韻,於此章之中,亦多所證驗也。
六朝辭賦,上承楚騷漢賦之餘緒而有所變革,賦至六朝,又極盡文學創作之技巧,益以時代動盪,多雜亂之音,欲融通諸端,誠非易事。本文撰作期間,幸得 宗梧師悉心指導,多所諟正,勉成斯篇,惟囿於才識,罅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博雅君子,不吝賜教。
提要7
第一章 緒論9
第二章 江淹評傳13
第一節 鄉里世系13
一、鄉里13
二、世系16
第二節 生平行誼22
一、家庭22
二、交遊23
三、年譜附作品繫年25
四、學殖40
五、思想45
六、人品46
第三節 著作評介51
一、賦58
二、頌讚61
三、詩62
四、樂府81
五、騷83
六、書85
七、墓銘86
八、詔87
九、教90
一○、表92
一一、章96
一二、牋97
一三、啟98
一四、其他100
一五、史志104
第三章 江淹辭賦分篇研究108
第一節 恨賦108
一、背景與風格108
二、結構與內容110
三、事類與字詞114
四、評價與影響117
第二節 別賦121
一、結構與內容121
二、事類與字詞127
三、與恨賦比較129
四、影響與評價132
第三節 泣賦四時賦134
一、謀篇之技巧134
二、泣賦135
三、四時賦137
第四節 待罪江南思北歸賦去故鄉賦倡婦自悲賦139
一、撰著之動機與背景139
二、待罪江南思北歸賦140
三、去故鄉賦143
四、倡婦自悲賦145
第五節 知己賦傷友人賦傷愛子賦148
一、性質與背景148
二、知己賦149
三、傷友人賦151
四、傷愛子賦153
第六節 丹砂可學賦156
一、遊仙文學道教化156
二、結構內容之分析157
三、賦文用典之特色160
第七節 江上之山賦哀千里賦164
一、山水文學之演變164
二、江山之山賦165
三、哀千里賦167
第八節 水上神女賦麗色賦170
一、宮體文學之發展170
二、水上神女賦172
三、麗色賦176
第九節 學梁王蒐園賦182
一、撰著動機與背景182
二、結構內容之分析183
三、與梁王蒐園賦之比較185
第十節 詠物賦188
一、詠物賦之興盛188
二、石蜐賦190
三、翡翠賦191
四、空青賦193
五、青苔賦195
六、金燈草賦197
七、蓮花賦198
八、靈邱竹賦201
九、井賦202
一○、扇上綵畫賦203
一一、燈賦205
一二、橫吹賦206
一三、赤虹賦209
第四章 江淹辭賦韻譜分析213
第一節 陰聲韻214
第二節 陽聲韻224
第三節 入聲韻234
第四節 綜述241
第五章 江淹辭賦綜合研究245
第一節 江淹辭賦之組織245
一、謀篇245
二、章法247
三、句式250
四、字詞252
第二節 江淹辭賦之修辭258
一、用典258
二、比與260
三、夸飾263
四、隱秀264
第三節 江淹辭賦之內質267
一、思想267
二、情感269
三、想像271
四、氣力272
第四節 江淹辭賦之外象276
一、聲律276
二、辭采280
三、對偶282
四、風格285
附錄 參引書目288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
7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734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中國文學研究所
dc.contributor.advisor 簡宗梧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段錚zh_TW
dc.creator (作者) 段錚zh_TW
dc.date (日期) 1982
dc.date.accessioned 26-Oct-2017 16:50:46 (UTC+8)-
dc.date.available 26-Oct-2017 16:50:4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6-Oct-2017 16:50:46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4163-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70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我國自漢末迄於隋代,文學觀念有明顯之轉變。魏晉之前,文尚淑世,雖如辭賦之侈麗閎衍,亦多於篇末行其美刺輸以諷諫之旨。降至建安,二祖陳王以「以情緯文,以文被質」,其體式與內容均有所轉變。子虛上林等典型漢賦漸趨沒落,代之而起者,乃深受賈誼弔屈原賦、宋玉高唐神女賦、相如大人賦、王褒洞簫賦之影響,衍為抒情,宮體、遊仙、詠物等篇章。
京都之作,多長篇巨構,魏晉以降,天下喪亂,無復恢閎氣度,辭賦轉趨簡短,多以曲言替代直陳。除因襲漢賦夸飾之風外,聲律辭采之講求,章法事類之運用,皆遠邁前人,外在技巧之日益精進,文之由樸趨華,崇文抑質,亦由此顯也。
孫松友嘗論辭賦流衍曰:「左陸以下,漸趨整練,齊梁而降,益事妍華。古賦一變而為駢賦,江鮑虎步於前,金聲玉潤,徐庾鴻騫於後,繡錯綺交,固非古音之洋洋,亦未如律體之靡靡也。」江淹辭賦上溯楚騷,以別、恨傳揚百世,其作不乏抒懷之言,下開駢賦之端,技巧之嫻熟,於前賢未遑多讓,其文質彬彬,乃得以獨步六朝賦壇也。後人於文通辭賦之分析,或多支離,或僅取片段,乃不揣譾陋,撰成斯篇。
文凡五章。首章緒論,綜述南朝時代背景,特就政局多變,帝王淫奢而推論之,以見其對江淹行誼、作品之影響。
次章評傳。先述其鄉里先世,略探江氏淵源及南渡前後之居處,以明其於動亂中播遷之經過。次言行誼,其年譜一項,多參考吳丕績江淹年譜,於未詳之處,亦有所補正。另列家庭、交遊、人品、學殖、思想,期多方探討江淹之行止。末考其著作,依四庫備要本江文通集目錄,分項評介,或述其內容題旨,或論其真偽影響,其中多類文體始盛於六朝,文通所作,又堪為代表也。
第三章江淹辭賦分篇研究。除恨、別二賦外,餘依詠事、抒懷、哀悼、遊仙、山水、宮體、莊園、詠物之特性,分類敘述。首論共同特色,次述各篇內容,以見其源流、結構與影響等。六朝短賦,頗多事類,明胡人驥有江文通集彙注十卷,惜遍尋未獲。各篇事典,多稽諸辭典及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類書,雖竭盡所能,然力有所不逮,疏漏之處必多,尚祈博雅君子,惠予賜教。
第四章江淹辭賦韻譜分析。依陰聲、陽聲、入聲之別分列韻譜,予以校注,辨析。由魏晉至隋唐韻部之分合演變,考江淹用韻之習性。
末章為江淹辭賦之綜合分析。本黃春貴先生文心雕龍之創作論所列十六項目,綜論廿七篇之組織、修辭、內質、外象。文通辭賦深得楚騷之神韻,於此章之中,亦多所證驗也。
六朝辭賦,上承楚騷漢賦之餘緒而有所變革,賦至六朝,又極盡文學創作之技巧,益以時代動盪,多雜亂之音,欲融通諸端,誠非易事。本文撰作期間,幸得 宗梧師悉心指導,多所諟正,勉成斯篇,惟囿於才識,罅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博雅君子,不吝賜教。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提要7
第一章 緒論9
第二章 江淹評傳13
第一節 鄉里世系13
一、鄉里13
二、世系16
第二節 生平行誼22
一、家庭22
二、交遊23
三、年譜附作品繫年25
四、學殖40
五、思想45
六、人品46
第三節 著作評介51
一、賦58
二、頌讚61
三、詩62
四、樂府81
五、騷83
六、書85
七、墓銘86
八、詔87
九、教90
一○、表92
一一、章96
一二、牋97
一三、啟98
一四、其他100
一五、史志104
第三章 江淹辭賦分篇研究108
第一節 恨賦108
一、背景與風格108
二、結構與內容110
三、事類與字詞114
四、評價與影響117
第二節 別賦121
一、結構與內容121
二、事類與字詞127
三、與恨賦比較129
四、影響與評價132
第三節 泣賦四時賦134
一、謀篇之技巧134
二、泣賦135
三、四時賦137
第四節 待罪江南思北歸賦去故鄉賦倡婦自悲賦139
一、撰著之動機與背景139
二、待罪江南思北歸賦140
三、去故鄉賦143
四、倡婦自悲賦145
第五節 知己賦傷友人賦傷愛子賦148
一、性質與背景148
二、知己賦149
三、傷友人賦151
四、傷愛子賦153
第六節 丹砂可學賦156
一、遊仙文學道教化156
二、結構內容之分析157
三、賦文用典之特色160
第七節 江上之山賦哀千里賦164
一、山水文學之演變164
二、江山之山賦165
三、哀千里賦167
第八節 水上神女賦麗色賦170
一、宮體文學之發展170
二、水上神女賦172
三、麗色賦176
第九節 學梁王蒐園賦182
一、撰著動機與背景182
二、結構內容之分析183
三、與梁王蒐園賦之比較185
第十節 詠物賦188
一、詠物賦之興盛188
二、石蜐賦190
三、翡翠賦191
四、空青賦193
五、青苔賦195
六、金燈草賦197
七、蓮花賦198
八、靈邱竹賦201
九、井賦202
一○、扇上綵畫賦203
一一、燈賦205
一二、橫吹賦206
一三、赤虹賦209
第四章 江淹辭賦韻譜分析213
第一節 陰聲韻214
第二節 陽聲韻224
第三節 入聲韻234
第四節 綜述241
第五章 江淹辭賦綜合研究245
第一節 江淹辭賦之組織245
一、謀篇245
二、章法247
三、句式250
四、字詞252
第二節 江淹辭賦之修辭258
一、用典258
二、比與260
三、夸飾263
四、隱秀264
第三節 江淹辭賦之內質267
一、思想267
二、情感269
三、想像271
四、氣力272
第四節 江淹辭賦之外象276
一、聲律276
二、辭采280
三、對偶282
四、風格285
附錄 參引書目288
zh_TW
dc.format.extent 13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7346
dc.title (題名) 江淹生平及其賦之硏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