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NSC Project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歷史與系統—19世紀德國民法學的發展
作者 周伯峰
貢獻者 法律學系
關鍵詞 立法爭議;歷史法學派;概念法學;學說編撰法學;法體系;貴族法律觀;平民法律觀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8-Dec-2017 14:34:22 (UTC+8)
摘要 1814年Savigny與Thibaut就德意志地區是否須要以法國民法典為本;進行法典化的工作來克服德意志法律碎裂化的工作;進行了一場有意義的爭論。其後;Savigny的主張獲得勝利;但其也要提出解決德意志地區法律碎裂問題的方法;故其建立了歷史法學派;也就是要將法的歷史素材予以邏輯的體系化;當建立了這樣的法體系之後;法律的碎裂化問題就可以得到克服;而真正在方法上完成這樣工作的是Savigny的學生Puchta所提出的概念法學;透過概念法學的方法;德意志地區建構了所謂的學說編撰法學;而正是有學說編撰法學做基礎;德國民法典始得於1896年通過;1900年1月1日施行。但在19世紀末期;概念法學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一個是Jhering的方法論上批評;另一個則是Gierke和Menke在意識型態上的批評;而這兩種批評在20世紀繼續延續下來;成為對德國民法典的批評。故而可以這麼說;瞭解概念法學的成立緣由、歷史背景、主要命題、法律觀以及相關的批評;也就是貴族法律觀與平民法律觀之間的鬥爭;就掌握了瞭解德國19世紀民法學發展的鑰匙。
關聯 執行起迄:2013/08/01~2014/07/31
102-2410-H-004-231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法律學系zh_Tw
dc.creator (作者) 周伯峰zh_TW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8-Dec-2017 14:34:22 (UTC+8)-
dc.date.available 8-Dec-2017 14:34: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Dec-2017 14:34:22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057-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1814年Savigny與Thibaut就德意志地區是否須要以法國民法典為本;進行法典化的工作來克服德意志法律碎裂化的工作;進行了一場有意義的爭論。其後;Savigny的主張獲得勝利;但其也要提出解決德意志地區法律碎裂問題的方法;故其建立了歷史法學派;也就是要將法的歷史素材予以邏輯的體系化;當建立了這樣的法體系之後;法律的碎裂化問題就可以得到克服;而真正在方法上完成這樣工作的是Savigny的學生Puchta所提出的概念法學;透過概念法學的方法;德意志地區建構了所謂的學說編撰法學;而正是有學說編撰法學做基礎;德國民法典始得於1896年通過;1900年1月1日施行。但在19世紀末期;概念法學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一個是Jhering的方法論上批評;另一個則是Gierke和Menke在意識型態上的批評;而這兩種批評在20世紀繼續延續下來;成為對德國民法典的批評。故而可以這麼說;瞭解概念法學的成立緣由、歷史背景、主要命題、法律觀以及相關的批評;也就是貴族法律觀與平民法律觀之間的鬥爭;就掌握了瞭解德國19世紀民法學發展的鑰匙。zh_TW
dc.format.extent 102499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relation (關聯) 執行起迄:2013/08/01~2014/07/31zh_TW
dc.relation (關聯) 102-2410-H-004-231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立法爭議;歷史法學派;概念法學;學說編撰法學;法體系;貴族法律觀;平民法律觀zh_TW
dc.title (題名) 歷史與系統—19世紀德國民法學的發展_TW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