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我國職業災害保險單獨立法之研究
Research of Independent Legislation on Occupational Injury Insurance Act
作者 胡欣野
貢獻者 林良榮
胡欣野
關鍵詞 職業災害
職災保險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3-Jan-2018 16:21:40 (UTC+8)
摘要 我國職業災害保護法制體系包含由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條例及民法構成
的職災救濟法規範暨由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為主的職災保護法規範,職災勞工於現行職災保護體系中經常遭遇勞基法職災補償與勞保職災保險給付之差額請求不易問題,使我國勞工遭受職災時,縱有雙重職災救濟保障仍面臨請求權實現之困境。職災法規之職災認定在勞基法中欠缺定義,司法實務有時援引勞保職災保險法規定義、有時又否認本項定義,致使受災勞工時生無法以同一事故請求足額職災補償。職災勞工保護法之社會救助性質,使立法者傾向運用該法無償擴張補助對象,避免藉由職災保險擴充保險對象,在政治壓力下,易運用 職災勞工保護法無因性之補助特質,取代職災保險之社會互助功能,有侵害職 災保險之虞。再者,職災重建體系未與職災補償體系整合,未設常設性機構, 也無橫向聯繫,職災通報未整合,致使職災勞工無法獲得完善重建服務進而復工。
職災保險係多數國家用以辦理職業災害社會安全制度之措施,鑑於我國職 災保護法制體系問題係源起職災保護法制之交錯問題,宜將職災保險自現行綜 合性勞工保險中抽離,單獨立法辦理,方得解決前開職災補償請求權無法即時 實現及職災重建服務未為整合之問題。本研究就職災保險實施原則、我國勞保 職災保險爭議進行探討,並藉以檢視我國 2014 年首部職災單獨立法之「勞工職 業災害保險法草案」,暨 2016 年 10 月勞動部提出之「職災保險單獨立法規劃重 點」。本研究之研究成果簡敘如下:
一、職災保險實施原則:職災保險係將勞動生產過程之危險「外化」由社會保
險機制解決,故辦理時應參採社會保險原則及職災救濟法制特點,在職災 保險實施時應著重之原則包含:強制保險原則(含加保對象及保險效力)、 基本生活保障原則(給付水準及項目)、保險方式辦理原則(含雇主負擔保 險、保險費率、政府補助保費)、社會適當性原則(弱勢照顧及重分配效 果)、無過失責任原則(不論雇主有無過失均以補償,但需注意減少保險與 勞基法上職災補償差額問題)、預防、補償與重建結合等。
二、我國勞保職災保險爭議:包含具勞動關係者未全面納入加保對象;保險關 係生效繫諸雇主申報,其所生不利益又須循私法向雇主求償,等同由勞工 承受該等保險給付不得請求之不利益;保險費率偏低及費率差距過小,使 給付不足暨缺乏促使雇主改善職場安全衛生效果;保險給付及項目不足; 欠缺職災預防與重建制度。
三、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法草案評析及建議: (一)強制保險原則:草案將僱用 1 人以上員工納入加保對象有助保障範圍完整性,另應提升自然人雇主之投保率措施,暨將農民及未經許可在臺工作 外籍勞工納入加保對象;保險效力不再繫諸投保單位申報,改採法定事實發生保險關係。
(二)基本生活保障原則:改善被保險人由雇主處取得醫療給付所需醫療書單
實務困難,減少現行由全民健保吸收職災保險之扭曲現象;職災保險給付 水準不足,仍低於勞基法上職災補償,職災保險給付項目需再仿先進國家 增加,以符職災傷病歷程所需。
(三)保險原則:保險費率宜反應給付額度,避免現行低保險費率狀況;有關 政府補保險費部分原則肯認符合社會促進目的,惟部分對象補助額度過 高,易生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混淆。
(四)社會適當性原則:新增失能年金及遺屬年金得選擇以「按被保險人之平 均月投保薪資百分之五十」發給,符合國際公約規範。
(五)無過失責任原則:經檢視草案職災保險免再依過失責任給付,係符合本 項原則。
(六)預防、補償與重建給合:建議就預防、補償與重建結合部分,加強預防 法學思維將「預防義務」及「重建先於補償」的積極性意義擴大,於職災 保險法中強化專責財團法人積極性職災預防職掌及任務,建立通報義務使 通報制度單一化,並強化職災重建服務及明定雇主復工責任暨相關復工輔 助措施。
參考文獻 、政府資訊
(一)、國內部分
1. 立法院公報,90卷47期3106號,90年10月。
2. 立法院公報,第102卷第71期,102年12月。
3.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站,「行政院會通過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法草案」新聞
稿,最後瀏覽日期:105年12月31日,瀏覽網址:http://www.ey.gov.tw/ News_Content2.aspx? n=F8BAEBE9491FC830&s=FF4A232DFE0C80E0。
4.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站,101年4月5日第3293次院會決議,瀏覽日期:2017年7 月8日,瀏覽網址: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
n=4F2A6F26A44C68AC&sms=FF87AB3AC4507DE3&s=B5C09453039A 8AF7。
5.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瀏覽日 期:2017年7月8日,瀏覽網址: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
2016/589195/604ef63d-8446-4c25-a5f6-8b8953f93499.pdf。
6. 勞動部網站,105年外籍勞工管理及運用調查,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7月7
日,瀏覽網址:http://statdb.mol.gov.tw/html/svy05/0542analyze.pdf。
7.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106年就業安定基金預算案,頁37, 瀏覽日期:
2017年6月30日,瀏覽網址:https://www.wda.gov.tw/home.jsp?
pageno=201311110001&acttype=view&dataserno=201608310001。
8.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網站, 統計月報,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7月31日,網
址:http://www.bli.gov.tw/sub.aspx?a=QuDLwHOIvnA%3d 。
9. 職業安全衛生署網站,工作相關心理壓力事件引起精神疾病認定參考指引
(98年修訂一版),瀏覽日期:2017年6月4日,瀏覽網址:https://
www.osha.gov.tw/media/1219/。
10. 職業安全衛生署管理服務中心網站,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28日,網
址:http://www.tmsc.tw/aboutus_02.php。 頁 1 5 9 / 1 9 2

(二)、國外部分
1. Deutsche Gesetzliche Unfallversicherung(DGUV)website,最後瀏覽日期:
2017年4月21日,瀏覽網址:http://www.dguv.de/en/about-us/brief-history/
index.jsp
2. SSA,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Asia and the Pacific,
2014,Office of Policy Office of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Statistics.最後瀏覽日 期:2017年3月31日,瀏覽網址:https://www.ssa.gov/policy/docs/progdesc/ ssptw/2014-2015/asia/index.html
3. SSA,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Europe.US: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Policy Office of Research.Evauation, and Statistics.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31日,瀏覽網址:https://www.ssa.gov/ policy/docs/progdesc/ssptw/2016-2017/europe/index.html
4. SSA,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Africa, 2015. 最後瀏覽 時間:2017年6月12日,瀏覽網址:https://www.ssa.gov/policy/docs/ progdesc/ssptw/2014-2015/africa/index.html
5. SSA,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Americas, 2015. 最 後瀏覽時間:2017年6月12日,瀏覽網址:https://www.ssa.gov/policy/docs/ progdesc/ssptw/2014-2015/americas/index.html
6. 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平成28年白書,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最後瀏 覽網址:http://www.mhlw.go.jp/wp/hakusyo/kousei/16-2/dl/05.pdf
7. 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勞動災害保險申請指南(第一篇),最後瀏覽日 期:2017年5月1日,瀏覽網址:http://www.mhlw.go.jp/new-info/kobetu/
roudou/gyousei/kantoku/dl/161108-07.pdf。
8. 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勞動災害保險申請指南(第二篇),最後瀏覽日期:
2017年5月1日,瀏覽網址:http://www.mhlw.go.jp/new-info/kobetu/roudou/
gyousei/kantoku/dl/161108-08.pdf
9. 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勞動者災害補償保險業務狀況表,最後瀏覽日期: 2017年5月1日,瀏覽網址:http://www.mhlw.go.jp/toukei/youran/
indexyr_j.html 。
10. 日本厚生勞動省、都道府縣勞動局、勞動基準監督署、公共職業安定所,
致各企業雇主們您已經辦好勞動保險的相關手續了嗎?,最後瀏覽日期:
頁 1 6 0 / 1 9 2

2017年4月30日,瀏覽網址:http://www.mhlw.go.jp/new-info/kobetu/roudou/ gyousei/hoken/dl/ch20170113.pdf。
、專書
(一)、中文部分
1. 于欣華,工傷保險法論,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3月。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法制司及德國技術合作公司中國法律改 革諮詢項目編著,中德勞動與社會法障法:比較法文集,中信出版社,
2003年10月。
3. 王榮德,各國職業傷病補償制度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
衛生研究所,2007年6月。
4. 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主編,社會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16年9月。
5. 向春華,社會保險法原理,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年3月。
6. 吳庚、陳淳文,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04
年9月。
7. 林明鏘,行政契約法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4月。
8. 法務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 2012年12月。
9. 柯木興,社會保險,台北:中國社會保險學會,2007年11月修訂版。
10. 國際勞工公約及建議書,勞動部。
11. 張彧、曾美惠,各國推動職災勞工重返職場之成效及檢討,行政院勞工委 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7年3月。
12. 張彧、徐雅媛,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報告:我國職業災害勞工重建政策之探 討,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8年3月。
13. 郭明政,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台北:翰蘆圖書出版社,2002年11月。
14. 郭明政主編,社會保險之改革與展望,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
法研究中心,2006年2月。
15. 陳新民,憲法導論,台北:新學林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10月。
16. 曾妙慧,社會安全與社會保險,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12月。
頁 1 6 1 / 1 9 2

17. 黃程貫主編,新學林分科六法:勞動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12月。
18. 黃越欽、王惠玲、張其恆,職災補償論—中美英德日五國比較。台北:五 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19.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黃越欽發行/翰蘆圖書總經銷,2006年9月修訂三 版。
20. 鍾秉正,社會保險法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9月。
(二)、外文部分
1. David Walters,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and Injury Compensation Schemes.A Research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Industrial Injuries Advisory Council (IIAC),Cardiff Work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re Cardiff University,March 2007.
2.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 Code of Practice :Managing disability in the workplace,Geneva: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2002.
3. SakiaKlosse、Ton Hartlief(eds.), Shifts in Compensating Work-Related Injuries and Diseases, Germany:Springer-Verlag/Wien, 2007.
三、期刊、研討會及博 論
1. Hans F. Zacher , 社會保險與人權,收錄於郭明政主編,社會保險之改革與 展望,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2006年2月,頁1- 18。
2. Masahiro Kuwahara, 日本職業災害勞工補償保險方案與實務,收錄於「職 業災害認定與補償國際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及台灣國際勞 雇組織基金會主辦,2008年9月。
3. Rolf Birk,吳姿慧譯,德國職災制度報告,職業災害認定與補償國際研討 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暨台灣國際勞雇組織基金會主辦,2008年9
月。
4. 王惠玲,臺灣職業災害保險之現況與展望,政大勞動學報,第10 期,2001
年1月,頁1-21。
頁 1 6 2 / 1 9 2

5. 王惠玲,由過勞死到過勞自殺—相當因果關係之迷思—臺灣台北地方法院 九三年勞訴字第七六號民事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第77期,2005年12 月,頁301-305。
6. 王嘉琪、鄭雅文、王榮德、郭育良,職災補償制度的發展與臺灣制度現況, 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8卷第1期,2009年2月,頁1-15。
7. 王鳳生、袁國寧 ,我國現行勞工職災保險制度之剖析與檢討 -上,研考雙 月刊,第18期第4卷,1994年8月,頁52-65。
8. 王鳳生、袁國寧,我國現行勞工職災保險制度之剖析與檢討 -下,研考雙月 刊 ,第18期第5卷,1994年10月,頁55-63。
9. 石泱,職業工會勞工參加職業災害保險之研究--可信費率的試算與分析, 長榮大學學報 ,第9期第1卷,2004年6月,頁1-26。
10. 石泱,職業工會勞工參加職業災害保險制度之研究--逆選擇與道德風險的 觀點,保險實務與制度 ,第3期,第1卷,2004年3月,頁53-76。
1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張彧;曾美惠主持研究,各國推動 職災勞工重返職場之成效及檢討,台北:勞工安全衛生研究,2007年3月。
12. 吳奎新,外勞在臺灣--外勞職災合法非法有何不同?,法律與你,第107 期 ,1996年9月,頁150-155。
13. 李涓鳳,我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回顧與展望,臺灣勞工季刊,第30 期,2012年6月,頁62-71。
14. 李偉銘,考察日本日僱勞工職災認定原則及實務作業情形,勞工保險局公 務出國報告,104年8月。
15. 周兆昱,普通事故給付請求權與職業傷害給付請求權競合,收錄於臺北大 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勞工保險條例精選判決評釋,台北:元照山
版有限公司,2016年8月,頁162-170。
16. 林更盛,承攬關係中職災補償責任—最高法院九十年度臺上字第九四八號
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4期,2002年5月,頁64-74。
17. 林更盛,勞基法上職業災害因果關係的判斷—評台灣高等法院87年勞上字
第5號判決,台灣本本法學雜誌第40期,2002年11月,頁23-42。
18. 林更盛,過勞的醫師—評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一0二年度重勞上字第一號
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38期,2015年8月,頁48-55。
頁 1 6 3 / 1 9 2

19. 林良榮,以日本農業勞動者之職災保險制度—兼論與我國現行制度之比較 屏東縣政府勞動處主辦農業勞動者職業傷病研討會,2017年6月9日,頁67-
91。
20. 林良榮,論大學生兼任校內助理工作之「勞工」身分爭議與相關社會保障
權利:以日本大學生兼任助理之教育勞動政策及其轉換為中心, 政大勞動
學報,第29期,2016年2月,頁59-99。
21. 林良榮,我國「外勞(外國勞工)」的勞動人權與社會保障:兼論勞保條例
之適用與檢討,台灣國際法季刊第十一卷第二期,2015年10月,頁51-88。
22. 林良榮、王漢威,論我國與日本漁船船員之僱用政策與法制建構—兼論外
國籍漁船船員之勞動保護,台灣海洋法學報第 24期,2016年12月,頁1-
50。
23. 林佳和,有效預防與最適保障思維下的德國職業災害保險制度-兼論農業
領域之適用與特殊性,屏東縣政府勞動處主辦農業勞動者職業傷病研討會,
2017年6月9日,頁27-65。
24. 林依瑩、鄭雅文、王榮德,職災補償制度之國際比較及臺灣制度之改革方
向,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8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459-474。
25. 林煥柏,健全我國職業災害保險法制--以日、韓二國為借鏡,臺灣勞工季
刊 ,第46期,2016年度6月,頁43-50。
26. 林誠二,類推適用勞動基準法第五九條之法理基礎--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五
年度臺上字第八五四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第144期, 2007年5月,頁
245-259。
27. 林維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與職災補償及勞保補償之關係,臺灣勞工,第
28期,1995年2月,頁22-25。
28. 邱國正、吳文彥,論臺灣職業災害補償邏輯的矛盾,政策與人力管理,第4
卷第3期,2013年12月,頁103-133。
29. 邱駿彥,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輔仁法學,第17期,1998年,頁205-
220。
30. 孫迺翊,論社會保險制度之財務運作原則—兼評中央與地方政府關於健保
保費補助之爭議問題,政大法學評論第101期,2008年2月,頁61-136。
31. 孫迺翊,離婚年金權利分配制-以德國為借鏡,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
25期,2008年11月,頁1-48。
頁 1 6 4 / 1 9 2

32. 孫迺翊,「再探勞工保險之法律關係—以最高行政法院第91年度判字第156 號判決為出發點」,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勞工保險 條例精選判決評釋,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8月,頁32-41。
33. 孫迺翊,「社會法的憲法基礎」,收錄於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主編,社 會法修訂第二版,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6年9月,頁71-96。
34. 姚玲珍編著,德國社會保障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
35. 徐婉寧,過勞死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認定--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
訴字第○一四○五號判決評釋, 全國律師 ,第10期第3卷,2006年3月,頁 57-64。
36. 徐婉寧,損益相抵與職業災害勞工保險給付:以勞保給付年金化後之爭議 問題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第43卷第1期,2014年3月,頁1-
64。
37. 徐婉寧,民法第487條之1研究—以臺灣實務見解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
誌,第46期,2014年12月,頁52-65。
38. 徐婉寧,職災補償與損害賠償—以臺日職業災害之雇主責任為中心,中原
財經法學,第34期,2015年6月,頁169-223。
39. 徐婉寧,論過失相抵原則於受僱醫師過勞職災民訴之適用--評臺灣高等法
院臺南分院一○二年度重勞上字第一號民事判決,政大法學評論,第146
期,2016年9月,頁259-304。
40. 張其恆,論通勤災害應否為職業災害,政大勞動學報,第27期,2011年12
月,頁77-99。
41. 張彧;曾美惠;林洺秀;陳秋蓉,各國推動職災勞工重返職場之成效及檢討,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15卷第3期,2007年9月,頁262-279。
42. 張道義,全民健保與社會保險,月旦法學雜誌,第179期,2010年4月,頁 143-172。
43. 張彧、陳秋蓉、林洺秀,各國職業災害重建制度與具體作法之比較研究 , 台北: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6年2月。
44. 張銅銳,社會保險法律關係核心問題之檢討-從體系性觀點之個案研究, 中原財經法學,第34期,2015年6月,頁223-277。
45. 莊正中,日本勞工職災補償制度之初探,東亞論壇,第467期,2010年3 月,頁1-14。
46. 許繼峰,讓職災保險規劃更完善--德、日、韓三國制度比較,臺灣勞工季 刊,第19期,2009年9月 ,頁101-111。
頁 1 6 5 / 1 9 2

47. 郭明政,社會保險法律關係爭議問題之探討,收錄於行政法實務與理論 (一),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頁478。
48. 郭玲惠,工作壓力與職災之認定—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1535號 判決,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勞工保險條例精選判決
評釋,台北:元照山版有限公司,2016年8月,頁182-193。
49. 陳俊元,未加入勞工保險與職業災害補償—兩岸法制之初步比較,全國律
師20:1, 2016年1月,頁20-28。
50. 陳琇惠、蔡宗軒,農民健康保險制度調整轉型之研究,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第10期第2卷,2016年7月,頁191-227。
51. 喬慶梅,德國工傷保險的成功經驗,中國醫療保險,2015年第1期,頁68-
71。
52. 曾淑慧、王雅瑄,考察日本勞災保險承保及雇用保險制度實務作業,勞工
保險局公務出國報告,2012年2月。
53. 編輯室,雇主應就通勤災害負擔職災補償責任嗎?,月旦法學雜誌,第41
期,1998年10月,頁67-75。
54. 黃小陵,《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實施8年,破網補不了?,臺灣勞工季刊
第23期,2010年9月,頁94-98。
55. 黃癸楠,我國實施勞工職災保險的經驗及改進之道-上,勞工之友,第607
期, 2004年8月,頁8-10。
56. 黃癸楠,我國實施勞工職災保險的經驗及改進之道-下,黃癸楠勞工之友
609 卷期 民94.03,頁10-12。
57. 黃癸楠,我國實施勞工職災保險的經驗及改進之道-中,黃癸楠勞工之友
608 卷期 民93.11,頁9-11。
58. 黃癸楠,勞保職災補償之理論與實務,勞工之友,第547期,1996年7月,
頁9-11。
59. 黃癸楠,勞保職業災害保險辦理現況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上, 黃癸楠 臺灣
勞工 34 卷期 民85.08,頁37-42。
60. 黃癸楠,勞保職業災害保險辦理現況及相關問題之研究-下,黃癸楠臺灣
勞工 36 卷期 民86.02 ,頁40-43。
61. 黃癸楠,勞保職業災害保險辦理現況及相關問題之研究-中,黃癸楠臺灣
勞工 35 卷期 民85.11,頁30-36。
頁 1 6 6 / 1 9 2

62. 黃琴雀,推動職業災害保險單獨立法—建立完整職災保障制度,臺灣勞工 季刊,第36期,2013年12月,頁52-57。
63. 劉士豪主持、成之約及張鑫隆協同主持,保護所有移工及其家庭成員權利 國際公約國內法化研究,台北:勞動部編印,2014年12月。
64. 蔡和平,中德工傷保險法律制度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65. 蔡維音,全民健保之法律關係剖析(上)—對中央健保局、特約醫事機構 以及被保險人之間的多角關係之分析,月旦法學雜誌,1999年5月,頁67-78
66. 蔡維音,勞工保險之「保險原則」—談勞保事故之認定談起,月旦法學教 室,第48期,2006年10月,頁95-101。
67. 蔡維音,年金請領之條件與機制之整合,月旦法學雜誌,第262期,2017年 3月,頁5-19。
68. 鄭傑夫,因心血管疾病請領勞保職業病補償之因果關係認定與舉證責任— 兼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8年訴字第907號判決,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
動法研究中心,勞工保險條例精選判決評釋,台北:元照山版有限公司, 2016年8月,頁215-225。
69. 鄭傑夫,勞基法上職業病因果關係的認定與舉證責任—以腦血管及心臟疾 病為中心並兼評臺灣高等行政法院96年勞上字第57號判決,收錄於臺北大
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勞工保險條例精選判決評釋,台北:元照山
版有限公司,2016年8月,頁227-236。
70. 鄭雅文、鍾佩樺,我國職業傷病通報之現況與問題,臺灣公共衛生雜誌,
第29卷第6期,2010年10月,頁561-574。
71. 鄭雅文;吳宣蓓;翁裕峰,過勞職災的認定爭議與政策因應:日本經驗對臺灣
的啟示,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30卷第4期,2011年8月,頁301-315。
72. 簡秀華,職業災害重建服務現況與未來展望,臺灣勞工季刊,第46期,
2016年6月, 頁32-42。
四、網 論
1. 肖京,日本《社會保險勞務士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日本問題研究, 2013年第3期,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7月16日,瀏覽網址:http://
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spx?id=3841。
2. 信永事務所官網之職業災害法令及訴訟實務,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9
日,瀏覽網址:http://www.linshih.com.tw/paperdetail.aspx?id=41。 頁 1 6 7 / 1 9 2

3.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職災保險保障誰?職災保險公聽會紀實,勞動者,176 期,2014年4月,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月3日,參考網址。https:// issuu.com/laborfront/docs/ebook176/40。
4. 鄭雅文,「職業災害保險法」單獨立法的必要性與改革方向 ,臺灣職業衛 生學會News Letter,2014年2月,頁2-6,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20日, 瀏覽網址:http://www.toha.org.tw/report/2111818Newsletter_201402.pdf。
5. 盧水田,從勞保年金制看我國外僱船員之社會保障,海員月刊第665期, 2009年8月,頁30-34。最後瀏覽時間:2017年9月2日,瀏覽網址:http:// www.ncsu.org.tw/file/sea665-1.pdf。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2961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961006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良榮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胡欣野zh_TW
dc.creator (作者) 胡欣野zh_TW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Jan-2018 16:21:40 (UTC+8)-
dc.date.available 3-Jan-2018 16:21:4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Jan-2018 16:21:4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2961006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46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9610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我國職業災害保護法制體系包含由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條例及民法構成
的職災救濟法規範暨由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為主的職災保護法規範,職災勞工於現行職災保護體系中經常遭遇勞基法職災補償與勞保職災保險給付之差額請求不易問題,使我國勞工遭受職災時,縱有雙重職災救濟保障仍面臨請求權實現之困境。職災法規之職災認定在勞基法中欠缺定義,司法實務有時援引勞保職災保險法規定義、有時又否認本項定義,致使受災勞工時生無法以同一事故請求足額職災補償。職災勞工保護法之社會救助性質,使立法者傾向運用該法無償擴張補助對象,避免藉由職災保險擴充保險對象,在政治壓力下,易運用 職災勞工保護法無因性之補助特質,取代職災保險之社會互助功能,有侵害職 災保險之虞。再者,職災重建體系未與職災補償體系整合,未設常設性機構, 也無橫向聯繫,職災通報未整合,致使職災勞工無法獲得完善重建服務進而復工。
職災保險係多數國家用以辦理職業災害社會安全制度之措施,鑑於我國職 災保護法制體系問題係源起職災保護法制之交錯問題,宜將職災保險自現行綜 合性勞工保險中抽離,單獨立法辦理,方得解決前開職災補償請求權無法即時 實現及職災重建服務未為整合之問題。本研究就職災保險實施原則、我國勞保 職災保險爭議進行探討,並藉以檢視我國 2014 年首部職災單獨立法之「勞工職 業災害保險法草案」,暨 2016 年 10 月勞動部提出之「職災保險單獨立法規劃重 點」。本研究之研究成果簡敘如下:
一、職災保險實施原則:職災保險係將勞動生產過程之危險「外化」由社會保
險機制解決,故辦理時應參採社會保險原則及職災救濟法制特點,在職災 保險實施時應著重之原則包含:強制保險原則(含加保對象及保險效力)、 基本生活保障原則(給付水準及項目)、保險方式辦理原則(含雇主負擔保 險、保險費率、政府補助保費)、社會適當性原則(弱勢照顧及重分配效 果)、無過失責任原則(不論雇主有無過失均以補償,但需注意減少保險與 勞基法上職災補償差額問題)、預防、補償與重建結合等。
二、我國勞保職災保險爭議:包含具勞動關係者未全面納入加保對象;保險關 係生效繫諸雇主申報,其所生不利益又須循私法向雇主求償,等同由勞工 承受該等保險給付不得請求之不利益;保險費率偏低及費率差距過小,使 給付不足暨缺乏促使雇主改善職場安全衛生效果;保險給付及項目不足; 欠缺職災預防與重建制度。
三、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法草案評析及建議: (一)強制保險原則:草案將僱用 1 人以上員工納入加保對象有助保障範圍完整性,另應提升自然人雇主之投保率措施,暨將農民及未經許可在臺工作 外籍勞工納入加保對象;保險效力不再繫諸投保單位申報,改採法定事實發生保險關係。
(二)基本生活保障原則:改善被保險人由雇主處取得醫療給付所需醫療書單
實務困難,減少現行由全民健保吸收職災保險之扭曲現象;職災保險給付 水準不足,仍低於勞基法上職災補償,職災保險給付項目需再仿先進國家 增加,以符職災傷病歷程所需。
(三)保險原則:保險費率宜反應給付額度,避免現行低保險費率狀況;有關 政府補保險費部分原則肯認符合社會促進目的,惟部分對象補助額度過 高,易生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混淆。
(四)社會適當性原則:新增失能年金及遺屬年金得選擇以「按被保險人之平 均月投保薪資百分之五十」發給,符合國際公約規範。
(五)無過失責任原則:經檢視草案職災保險免再依過失責任給付,係符合本 項原則。
(六)預防、補償與重建給合:建議就預防、補償與重建結合部分,加強預防 法學思維將「預防義務」及「重建先於補償」的積極性意義擴大,於職災 保險法中強化專責財團法人積極性職災預防職掌及任務,建立通報義務使 通報制度單一化,並強化職災重建服務及明定雇主復工責任暨相關復工輔 助措施。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預期成效 5
第二章 我國職業災害保護之體系與法制沿革 6
第一節 我國職災救濟制度之法規範體系及其發展 7
第一項 職災救濟制度法規範體系 7
第二項 職災救濟法規範體系發展 10
第三項 勞基法與勞保職災保險職災補償之關係 12
第二節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制度 16
第一項 職災勞工保護法與職災補償關係暨制度運作 16
第二項 職災勞工保護法為主之職災重建制度 19
第三項 職災勞工保護法相關問題 23
第三節 職災保護制度之爭議 28
第一項 雙重職災救濟保障之請求權實現困境 28
第二項 職災救濟法規之職災認定欠缺法制連結 30
第三項 職災勞工保護法之社會救助性質衝擊職災保險制度 36
第四項 職災重建體系未與職災補償體系整合 38
第三章 職業災害保險制度之法規範與實施原則 41
第一節 重要國家職災保險制度 41
第一項 重要國家職災保險法制之歷史沿革 41
第二項 日本勞災保險制度 48
第二節 職災保險法規範制度與實施原則 61
第一項 職災保險法規範制度 61
第二項 職災保險實施原則 76
第三項 職業災害保險與民事賠償法規範制度 86
第三節 我國職災保險制度及其適用之爭議問題 87
第一項 勞保職災保險制度 87
第二項 勞保職災保險爭議 94
第四章 我國職業災害保險制度之再建構與單獨立法 102
第一節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法草案 102
第一項 草案概說 102
第二項 草案新增規定 105
第三項 後續立法架構 110
第二節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法草案評析:以職災保險實施原則 114 為中心 114 第一項 強制保險原則 114
第二項 基本生活保障原則 130
第三項 保險方式辦理原則 143
第四項 社會適當性原則 143
第五項 無過失責任原則 144
第六項 預防、補償與重建結合 145
第七項 職災事故法規連結、投保單位違規賠償、納入勞動 148
權益保障、委辦制度暨職災勞工保護法之修正或廢
止等項
第三節 小結 152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 15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4
第一項 我國職災保護體系之交錯爭議 154
第二項 推動職災保險之建議原則 154
第三項 職災保險法草案之初步檢視 155
第二節 職災保險單獨立法之政策建議 155
第一項 職災保險法草案法規範與職災保險原則之扣合 155
第二項 職災保險法草案法規範之他項建議 157
參考書目 159
附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法草案總說明及草案(行政院 2014
年 10 月 30 日院務會議通過;2014 年 10 月 31 日函送 立法院審議版本)169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961006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職業災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職災保險zh_TW
dc.title (題名) 我國職業災害保險單獨立法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Research of Independent Legislation on Occupational Injury Insurance Ac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府資訊
(一)、國內部分
1. 立法院公報,90卷47期3106號,90年10月。
2. 立法院公報,第102卷第71期,102年12月。
3.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站,「行政院會通過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法草案」新聞
稿,最後瀏覽日期:105年12月31日,瀏覽網址:http://www.ey.gov.tw/ News_Content2.aspx? n=F8BAEBE9491FC830&s=FF4A232DFE0C80E0。
4.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站,101年4月5日第3293次院會決議,瀏覽日期:2017年7 月8日,瀏覽網址: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
n=4F2A6F26A44C68AC&sms=FF87AB3AC4507DE3&s=B5C09453039A 8AF7。
5.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瀏覽日 期:2017年7月8日,瀏覽網址: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
2016/589195/604ef63d-8446-4c25-a5f6-8b8953f93499.pdf。
6. 勞動部網站,105年外籍勞工管理及運用調查,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7月7
日,瀏覽網址:http://statdb.mol.gov.tw/html/svy05/0542analyze.pdf。
7.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106年就業安定基金預算案,頁37, 瀏覽日期:
2017年6月30日,瀏覽網址:https://www.wda.gov.tw/home.jsp?
pageno=201311110001&acttype=view&dataserno=201608310001。
8.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網站, 統計月報,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7月31日,網
址:http://www.bli.gov.tw/sub.aspx?a=QuDLwHOIvnA%3d 。
9. 職業安全衛生署網站,工作相關心理壓力事件引起精神疾病認定參考指引
(98年修訂一版),瀏覽日期:2017年6月4日,瀏覽網址:https://
www.osha.gov.tw/media/1219/。
10. 職業安全衛生署管理服務中心網站,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28日,網
址:http://www.tmsc.tw/aboutus_02.php。 頁 1 5 9 / 1 9 2

(二)、國外部分
1. Deutsche Gesetzliche Unfallversicherung(DGUV)website,最後瀏覽日期:
2017年4月21日,瀏覽網址:http://www.dguv.de/en/about-us/brief-history/
index.jsp
2. SSA,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Asia and the Pacific,
2014,Office of Policy Office of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Statistics.最後瀏覽日 期:2017年3月31日,瀏覽網址:https://www.ssa.gov/policy/docs/progdesc/ ssptw/2014-2015/asia/index.html
3. SSA,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Europe.US: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Policy Office of Research.Evauation, and Statistics.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31日,瀏覽網址:https://www.ssa.gov/ policy/docs/progdesc/ssptw/2016-2017/europe/index.html
4. SSA,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Africa, 2015. 最後瀏覽 時間:2017年6月12日,瀏覽網址:https://www.ssa.gov/policy/docs/ progdesc/ssptw/2014-2015/africa/index.html
5. SSA,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Americas, 2015. 最 後瀏覽時間:2017年6月12日,瀏覽網址:https://www.ssa.gov/policy/docs/ progdesc/ssptw/2014-2015/americas/index.html
6. 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平成28年白書,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最後瀏 覽網址:http://www.mhlw.go.jp/wp/hakusyo/kousei/16-2/dl/05.pdf
7. 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勞動災害保險申請指南(第一篇),最後瀏覽日 期:2017年5月1日,瀏覽網址:http://www.mhlw.go.jp/new-info/kobetu/
roudou/gyousei/kantoku/dl/161108-07.pdf。
8. 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勞動災害保險申請指南(第二篇),最後瀏覽日期:
2017年5月1日,瀏覽網址:http://www.mhlw.go.jp/new-info/kobetu/roudou/
gyousei/kantoku/dl/161108-08.pdf
9. 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勞動者災害補償保險業務狀況表,最後瀏覽日期: 2017年5月1日,瀏覽網址:http://www.mhlw.go.jp/toukei/youran/
indexyr_j.html 。
10. 日本厚生勞動省、都道府縣勞動局、勞動基準監督署、公共職業安定所,
致各企業雇主們您已經辦好勞動保險的相關手續了嗎?,最後瀏覽日期:
頁 1 6 0 / 1 9 2

2017年4月30日,瀏覽網址:http://www.mhlw.go.jp/new-info/kobetu/roudou/ gyousei/hoken/dl/ch20170113.pdf。
、專書
(一)、中文部分
1. 于欣華,工傷保險法論,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3月。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法制司及德國技術合作公司中國法律改 革諮詢項目編著,中德勞動與社會法障法:比較法文集,中信出版社,
2003年10月。
3. 王榮德,各國職業傷病補償制度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
衛生研究所,2007年6月。
4. 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主編,社會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16年9月。
5. 向春華,社會保險法原理,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年3月。
6. 吳庚、陳淳文,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04
年9月。
7. 林明鏘,行政契約法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4月。
8. 法務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 2012年12月。
9. 柯木興,社會保險,台北:中國社會保險學會,2007年11月修訂版。
10. 國際勞工公約及建議書,勞動部。
11. 張彧、曾美惠,各國推動職災勞工重返職場之成效及檢討,行政院勞工委 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7年3月。
12. 張彧、徐雅媛,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報告:我國職業災害勞工重建政策之探 討,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8年3月。
13. 郭明政,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台北:翰蘆圖書出版社,2002年11月。
14. 郭明政主編,社會保險之改革與展望,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
法研究中心,2006年2月。
15. 陳新民,憲法導論,台北:新學林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10月。
16. 曾妙慧,社會安全與社會保險,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12月。
頁 1 6 1 / 1 9 2

17. 黃程貫主編,新學林分科六法:勞動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12月。
18. 黃越欽、王惠玲、張其恆,職災補償論—中美英德日五國比較。台北:五 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19.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黃越欽發行/翰蘆圖書總經銷,2006年9月修訂三 版。
20. 鍾秉正,社會保險法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9月。
(二)、外文部分
1. David Walters,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and Injury Compensation Schemes.A Research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Industrial Injuries Advisory Council (IIAC),Cardiff Work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re Cardiff University,March 2007.
2.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 Code of Practice :Managing disability in the workplace,Geneva: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2002.
3. SakiaKlosse、Ton Hartlief(eds.), Shifts in Compensating Work-Related Injuries and Diseases, Germany:Springer-Verlag/Wien, 2007.
三、期刊、研討會及博 論
1. Hans F. Zacher , 社會保險與人權,收錄於郭明政主編,社會保險之改革與 展望,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2006年2月,頁1- 18。
2. Masahiro Kuwahara, 日本職業災害勞工補償保險方案與實務,收錄於「職 業災害認定與補償國際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及台灣國際勞 雇組織基金會主辦,2008年9月。
3. Rolf Birk,吳姿慧譯,德國職災制度報告,職業災害認定與補償國際研討 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暨台灣國際勞雇組織基金會主辦,2008年9
月。
4. 王惠玲,臺灣職業災害保險之現況與展望,政大勞動學報,第10 期,2001
年1月,頁1-21。
頁 1 6 2 / 1 9 2

5. 王惠玲,由過勞死到過勞自殺—相當因果關係之迷思—臺灣台北地方法院 九三年勞訴字第七六號民事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第77期,2005年12 月,頁301-305。
6. 王嘉琪、鄭雅文、王榮德、郭育良,職災補償制度的發展與臺灣制度現況, 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8卷第1期,2009年2月,頁1-15。
7. 王鳳生、袁國寧 ,我國現行勞工職災保險制度之剖析與檢討 -上,研考雙 月刊,第18期第4卷,1994年8月,頁52-65。
8. 王鳳生、袁國寧,我國現行勞工職災保險制度之剖析與檢討 -下,研考雙月 刊 ,第18期第5卷,1994年10月,頁55-63。
9. 石泱,職業工會勞工參加職業災害保險之研究--可信費率的試算與分析, 長榮大學學報 ,第9期第1卷,2004年6月,頁1-26。
10. 石泱,職業工會勞工參加職業災害保險制度之研究--逆選擇與道德風險的 觀點,保險實務與制度 ,第3期,第1卷,2004年3月,頁53-76。
1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張彧;曾美惠主持研究,各國推動 職災勞工重返職場之成效及檢討,台北:勞工安全衛生研究,2007年3月。
12. 吳奎新,外勞在臺灣--外勞職災合法非法有何不同?,法律與你,第107 期 ,1996年9月,頁150-155。
13. 李涓鳳,我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回顧與展望,臺灣勞工季刊,第30 期,2012年6月,頁62-71。
14. 李偉銘,考察日本日僱勞工職災認定原則及實務作業情形,勞工保險局公 務出國報告,104年8月。
15. 周兆昱,普通事故給付請求權與職業傷害給付請求權競合,收錄於臺北大 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勞工保險條例精選判決評釋,台北:元照山
版有限公司,2016年8月,頁162-170。
16. 林更盛,承攬關係中職災補償責任—最高法院九十年度臺上字第九四八號
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4期,2002年5月,頁64-74。
17. 林更盛,勞基法上職業災害因果關係的判斷—評台灣高等法院87年勞上字
第5號判決,台灣本本法學雜誌第40期,2002年11月,頁23-42。
18. 林更盛,過勞的醫師—評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一0二年度重勞上字第一號
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38期,2015年8月,頁48-55。
頁 1 6 3 / 1 9 2

19. 林良榮,以日本農業勞動者之職災保險制度—兼論與我國現行制度之比較 屏東縣政府勞動處主辦農業勞動者職業傷病研討會,2017年6月9日,頁67-
91。
20. 林良榮,論大學生兼任校內助理工作之「勞工」身分爭議與相關社會保障
權利:以日本大學生兼任助理之教育勞動政策及其轉換為中心, 政大勞動
學報,第29期,2016年2月,頁59-99。
21. 林良榮,我國「外勞(外國勞工)」的勞動人權與社會保障:兼論勞保條例
之適用與檢討,台灣國際法季刊第十一卷第二期,2015年10月,頁51-88。
22. 林良榮、王漢威,論我國與日本漁船船員之僱用政策與法制建構—兼論外
國籍漁船船員之勞動保護,台灣海洋法學報第 24期,2016年12月,頁1-
50。
23. 林佳和,有效預防與最適保障思維下的德國職業災害保險制度-兼論農業
領域之適用與特殊性,屏東縣政府勞動處主辦農業勞動者職業傷病研討會,
2017年6月9日,頁27-65。
24. 林依瑩、鄭雅文、王榮德,職災補償制度之國際比較及臺灣制度之改革方
向,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8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459-474。
25. 林煥柏,健全我國職業災害保險法制--以日、韓二國為借鏡,臺灣勞工季
刊 ,第46期,2016年度6月,頁43-50。
26. 林誠二,類推適用勞動基準法第五九條之法理基礎--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五
年度臺上字第八五四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第144期, 2007年5月,頁
245-259。
27. 林維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與職災補償及勞保補償之關係,臺灣勞工,第
28期,1995年2月,頁22-25。
28. 邱國正、吳文彥,論臺灣職業災害補償邏輯的矛盾,政策與人力管理,第4
卷第3期,2013年12月,頁103-133。
29. 邱駿彥,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輔仁法學,第17期,1998年,頁205-
220。
30. 孫迺翊,論社會保險制度之財務運作原則—兼評中央與地方政府關於健保
保費補助之爭議問題,政大法學評論第101期,2008年2月,頁61-136。
31. 孫迺翊,離婚年金權利分配制-以德國為借鏡,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
25期,2008年11月,頁1-48。
頁 1 6 4 / 1 9 2

32. 孫迺翊,「再探勞工保險之法律關係—以最高行政法院第91年度判字第156 號判決為出發點」,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勞工保險 條例精選判決評釋,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8月,頁32-41。
33. 孫迺翊,「社會法的憲法基礎」,收錄於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主編,社 會法修訂第二版,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6年9月,頁71-96。
34. 姚玲珍編著,德國社會保障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
35. 徐婉寧,過勞死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認定--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
訴字第○一四○五號判決評釋, 全國律師 ,第10期第3卷,2006年3月,頁 57-64。
36. 徐婉寧,損益相抵與職業災害勞工保險給付:以勞保給付年金化後之爭議 問題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第43卷第1期,2014年3月,頁1-
64。
37. 徐婉寧,民法第487條之1研究—以臺灣實務見解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
誌,第46期,2014年12月,頁52-65。
38. 徐婉寧,職災補償與損害賠償—以臺日職業災害之雇主責任為中心,中原
財經法學,第34期,2015年6月,頁169-223。
39. 徐婉寧,論過失相抵原則於受僱醫師過勞職災民訴之適用--評臺灣高等法
院臺南分院一○二年度重勞上字第一號民事判決,政大法學評論,第146
期,2016年9月,頁259-304。
40. 張其恆,論通勤災害應否為職業災害,政大勞動學報,第27期,2011年12
月,頁77-99。
41. 張彧;曾美惠;林洺秀;陳秋蓉,各國推動職災勞工重返職場之成效及檢討,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15卷第3期,2007年9月,頁262-279。
42. 張道義,全民健保與社會保險,月旦法學雜誌,第179期,2010年4月,頁 143-172。
43. 張彧、陳秋蓉、林洺秀,各國職業災害重建制度與具體作法之比較研究 , 台北: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6年2月。
44. 張銅銳,社會保險法律關係核心問題之檢討-從體系性觀點之個案研究, 中原財經法學,第34期,2015年6月,頁223-277。
45. 莊正中,日本勞工職災補償制度之初探,東亞論壇,第467期,2010年3 月,頁1-14。
46. 許繼峰,讓職災保險規劃更完善--德、日、韓三國制度比較,臺灣勞工季 刊,第19期,2009年9月 ,頁101-111。
頁 1 6 5 / 1 9 2

47. 郭明政,社會保險法律關係爭議問題之探討,收錄於行政法實務與理論 (一),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頁478。
48. 郭玲惠,工作壓力與職災之認定—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1535號 判決,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勞工保險條例精選判決
評釋,台北:元照山版有限公司,2016年8月,頁182-193。
49. 陳俊元,未加入勞工保險與職業災害補償—兩岸法制之初步比較,全國律
師20:1, 2016年1月,頁20-28。
50. 陳琇惠、蔡宗軒,農民健康保險制度調整轉型之研究,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第10期第2卷,2016年7月,頁191-227。
51. 喬慶梅,德國工傷保險的成功經驗,中國醫療保險,2015年第1期,頁68-
71。
52. 曾淑慧、王雅瑄,考察日本勞災保險承保及雇用保險制度實務作業,勞工
保險局公務出國報告,2012年2月。
53. 編輯室,雇主應就通勤災害負擔職災補償責任嗎?,月旦法學雜誌,第41
期,1998年10月,頁67-75。
54. 黃小陵,《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實施8年,破網補不了?,臺灣勞工季刊
第23期,2010年9月,頁94-98。
55. 黃癸楠,我國實施勞工職災保險的經驗及改進之道-上,勞工之友,第607
期, 2004年8月,頁8-10。
56. 黃癸楠,我國實施勞工職災保險的經驗及改進之道-下,黃癸楠勞工之友
609 卷期 民94.03,頁10-12。
57. 黃癸楠,我國實施勞工職災保險的經驗及改進之道-中,黃癸楠勞工之友
608 卷期 民93.11,頁9-11。
58. 黃癸楠,勞保職災補償之理論與實務,勞工之友,第547期,1996年7月,
頁9-11。
59. 黃癸楠,勞保職業災害保險辦理現況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上, 黃癸楠 臺灣
勞工 34 卷期 民85.08,頁37-42。
60. 黃癸楠,勞保職業災害保險辦理現況及相關問題之研究-下,黃癸楠臺灣
勞工 36 卷期 民86.02 ,頁40-43。
61. 黃癸楠,勞保職業災害保險辦理現況及相關問題之研究-中,黃癸楠臺灣
勞工 35 卷期 民85.11,頁30-36。
頁 1 6 6 / 1 9 2

62. 黃琴雀,推動職業災害保險單獨立法—建立完整職災保障制度,臺灣勞工 季刊,第36期,2013年12月,頁52-57。
63. 劉士豪主持、成之約及張鑫隆協同主持,保護所有移工及其家庭成員權利 國際公約國內法化研究,台北:勞動部編印,2014年12月。
64. 蔡和平,中德工傷保險法律制度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65. 蔡維音,全民健保之法律關係剖析(上)—對中央健保局、特約醫事機構 以及被保險人之間的多角關係之分析,月旦法學雜誌,1999年5月,頁67-78
66. 蔡維音,勞工保險之「保險原則」—談勞保事故之認定談起,月旦法學教 室,第48期,2006年10月,頁95-101。
67. 蔡維音,年金請領之條件與機制之整合,月旦法學雜誌,第262期,2017年 3月,頁5-19。
68. 鄭傑夫,因心血管疾病請領勞保職業病補償之因果關係認定與舉證責任— 兼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8年訴字第907號判決,收錄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
動法研究中心,勞工保險條例精選判決評釋,台北:元照山版有限公司, 2016年8月,頁215-225。
69. 鄭傑夫,勞基法上職業病因果關係的認定與舉證責任—以腦血管及心臟疾 病為中心並兼評臺灣高等行政法院96年勞上字第57號判決,收錄於臺北大
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勞工保險條例精選判決評釋,台北:元照山
版有限公司,2016年8月,頁227-236。
70. 鄭雅文、鍾佩樺,我國職業傷病通報之現況與問題,臺灣公共衛生雜誌,
第29卷第6期,2010年10月,頁561-574。
71. 鄭雅文;吳宣蓓;翁裕峰,過勞職災的認定爭議與政策因應:日本經驗對臺灣
的啟示,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30卷第4期,2011年8月,頁301-315。
72. 簡秀華,職業災害重建服務現況與未來展望,臺灣勞工季刊,第46期,
2016年6月, 頁32-42。
四、網 論
1. 肖京,日本《社會保險勞務士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日本問題研究, 2013年第3期,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7月16日,瀏覽網址:http://
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spx?id=3841。
2. 信永事務所官網之職業災害法令及訴訟實務,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9
日,瀏覽網址:http://www.linshih.com.tw/paperdetail.aspx?id=41。 頁 1 6 7 / 1 9 2

3.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職災保險保障誰?職災保險公聽會紀實,勞動者,176 期,2014年4月,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月3日,參考網址。https:// issuu.com/laborfront/docs/ebook176/40。
4. 鄭雅文,「職業災害保險法」單獨立法的必要性與改革方向 ,臺灣職業衛 生學會News Letter,2014年2月,頁2-6,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20日, 瀏覽網址:http://www.toha.org.tw/report/2111818Newsletter_201402.pdf。
5. 盧水田,從勞保年金制看我國外僱船員之社會保障,海員月刊第665期, 2009年8月,頁30-34。最後瀏覽時間:2017年9月2日,瀏覽網址:http:// www.ncsu.org.tw/file/sea665-1.pdf。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