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幼兒園場域中權力技術的行使與抵抗-以教師、家長及幼兒園負責人的權力網絡為焦點
The Power Operation and Resistance in Kindergarten-The Study of Power-Relation Networks Among Teachers, Parents and Management
作者 胡毓唐
Hu, Tommy
貢獻者 張盈堃
Chang, Yin-Kun
胡毓唐
Hu, Tommy
關鍵詞 權力
權力策略
能動性
抵抗
Power
Resistance
Power strategy
Agent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Feb-2018 11:43:47 (UTC+8)
摘要 幼兒園場域中權力技術的行使與抵抗-
以教師、家長及幼兒園負責人的權力網絡為焦點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場域中權力策略的行使與抵抗,以教師作為研究主體,家長、幼兒園負責人的權力網絡作為焦點。研究田野設定在相較公立幼兒園,更具有複雜權力網絡關係的桃園市中壢區一所私立幼兒園。本研究開展兩方向,權力策略的行使與抵抗策略運行。前者為園方與家長為提升孩子的學習成效,教師施作權力策略來達成目的。後者為教師在權力網絡中,產生抵抗策略與抵抗的能動性。
  本研究有三個發現:
1. 教師與成人間的權力關係更具複雜性。尤其以規範化裁決、活動監控等權力策略最為頻繁使用。相較於教師與幼兒的權力關係,則經常以層級監控作為權力策略的行使。
2. 面對幼兒園場域中權力技術行使下,教師發展出抵抗的可見與不可見性來進行權力的抵抗。前者代表視覺上的抵抗策略,後者包含觸覺上、聽覺上的抵抗策略,藉由操弄可見性與不可見性,來達成抵抗的能動性。
教師在面對權力技術不斷地行使,自身也同時不斷地產生抵抗的情境中,前者的權力策略形成一個半圓,後者的抵抗能動性形成另一個半圓,權力策略加上抵抗的能動性,形成一個週而復始的圓。教師就好像倉鼠在跑滾輪一般,無止盡地巡迴。只為了在這個權力策略與抵抗的場域中,尋求屬於自己教育的理想國。
The Power Operation and Resistance in Kindergarten-
The Study of Power-Relation Networks Among Teachers, Parents an
Management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ower operational strategy and resistant strategy in the kindergarten field. The theme of the research is going to focus on power network of teachers, parents and the principal. The observation takes place in a private kindergarten which is located in Zhangli district, Taoyuan city. The reason why the observation takes place in a private kindergarten is because private kindergarten has more complex power network relationship than public kindergarten. Moreover, power operational strategy and resistant strategy are the two main ideas of the research. The former describe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to improve children’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This means teachers implement power strategy to achieve goals. The latter describes that under the authority restriction, it evokes teachers’ resistance motivation and creates some resistanc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restrain.
  There are thre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1.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adults is more complex. Such as, power strategy, standardized adjudication and active monitoring are frequently used. In contrast, hierarchical monitoring is a strategy that is often used in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2. Despite the unchangeable authority, teachers may implement visible and invisible resistant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further restraints from the principal. The former describes the strategy as visual and obvious, while the latter describe the strategy as tactile and auditory strategy. By accessing these two types of resistance strategies, teachers are able to achieve an optimal solution against to the power strategy.
3. While facing with the authority of the principal, in the meantime, teachers continuously generate resistance method rather than obey principal’s command. Let’s assume that the power strategy forms a semicircle, whereas, the resistance motivation strategy forms another semicircle. By combining the former strategy and latter strategy together, it has formed a circle of the power network. As a result, it seems like teacher is just like a hamster running on a wheel with endless cycle. Perhaps, the only way for teachers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authority and resistance is to seek an ideal education country of their own.
Key words: power, power strategy, resistance, agent.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市:田園城市。
王佳煌(2001)。資訊科技與監視宇宙。東吳社會學報,10,4-7。
江明達(2012)。傅柯的「權力/知識觀」及其在課程之蘊義(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
江麗莉、鐘梅菁(1997)。幼稚園初任教師困擾問題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1-22。
佘碧平(譯)(2000)。《性經驗史》(原著:Foucault,Miche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余曉雯(1998)。權力交戰場--學校中的身體規範與學生的身體觀(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吳易軒(2010)。今天,妳/你被制服了?藝術行動與國中生性別認同的相遇(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2017 年 6月 9 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1353374970945264759
李建緯(2010)。權力與論述:傅科理論介紹。2017年6月19日,取自http://chianweilee.blogspot.tw/2010/09/blog-post.html
李猛(1999)。福柯與權力分析的新嘗試。社會理論學報,2(2),375-413。
尚衡(譯)(1990)。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原著:Foucault,Michel)。台北市:桂冠。
林昱珊(2015)。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與心理資本之探究:以一間幼兒園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2017年6月2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94x_MX/record?r1=2&h1=0
姚人多(2002)。Foucault的工具箱:權力篇。當代,175:70-83。
姚素蘭(2016)。國小親子同校下親師互動與教師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研究(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在職專班。2017年6月22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MPWM-W/rec-ord---?r1=1&-h1=0
柯禧慧(2005)。擺盪、跨越與承認:一位小學教師自我身分認定的對話與探尋(博士論文)。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2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MPWM-W/r-ec-ord?r1=1-&h1=1
高宣揚(200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台北市:五南。
張靜文(2009)。幼稚園親師互動研究—Foucault權力觀點之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張馨方(2005)。Michel Foucault《知識考古學》及其在教育論述上的應用─以國中小教科書開放政策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陳佩琪(2007)。Foucault規訓權力觀在潛在課程與教育議題上的闡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陳建銘(2014)。從傅柯(M. Foucault)規訓觀點探討國民中小學校園霸凌問題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陳述綸(2016)。身體的規訓與儀態化-一個幼兒園的民族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22日,取自於: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allcdr&s=id=-%22G01-0-3157004%22.&searchmode=basic
陳惠敏(2001)。知識、權力、課程─以Foucault權力/知識論述(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陳靜芳(2013)。海峽兩岸四力幼兒園親師互動管道、內容之比較(碩士論文)。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碩士學程。2017年6月4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kYuoMX/record?r1=3&h1=0
陶奉禹(譯)(2017)。再現的作用。收錄霍爾(編)再現:文化的再現與表意的實踐。未出版手稿。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2017)。非營利幼兒園簡介。2017年11月17日取自網站資料:http://www.pwr.org.tw/page/10
黃建松(2017)。國中體育教師教學自主權之探究-從傅柯治理性觀點論述(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rL3ozk/record?r1-=1&h1-=-0
黃靜惠(2007)。從Foucault的規訓權力觀探討國小班級教學實務中的規訓措施(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楊大春( 2003 )。傅柯。台北:生智。
鄔明盛(2011)。Foucault規訓權力運用在國中行政會議之實踐行動---觀察與分析(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原著:Foucault,Michel)。台北:桂冠。
劉永謀(2009)。福柯的主體解構之旅---從知識考古學到「人之死」。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歐陽慧敏(2003)。學校化的身體規訓--一間小學的觀察分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6月19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4060454808167680063
蔡曉玲(1999)。幼兒園中親師互動之探討研究--多元文化下的思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2017年6月19日,取自於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yLQYl0/record?r1=6&h1=10
錢俊(譯)(1995)(Dreyfus Hubert L. & Rabinow Paul,1983)。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
戴文青(2005)。從深層結構論台灣幼兒園教師專業認同轉化的可能性。臺南大學學報-教育類,39(2),19-42。
叢培麒(2009)。傅柯規訓觀及其在學校人權教育的蘊義(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蘇珍慧(2012)。國小班級座位安排權力關係之探討:Foucault權力理論運用(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二、 英文文獻
Chen,H. J.,& Wang,Y. H. (2011). Emotional geographies of teacher–parent relations: Three teachers’ perceptions in Taiwan.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12,185-195
O`Farrell,C.(1997).Michel-Foucault.com. 2017年7月6日,取自http://www.michel-foucault.com/concepts/index.html
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Dreyfus H. L., &, P. Rabinow (Eds.)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 pp.218-233 ).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London: Polity.
Katz, L. (1980). Mothering and teaching some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Current Topics in Childhood Education, 3, 49.
MacNaughton, G.(2005).Doing Foucault in Early Childhood Studies: Applying Poststructural Ideas. New York: Routledge.
Scott, J. C.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10415701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7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盈堃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ang, Yin-Ku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胡毓唐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u, Tommyen_US
dc.creator (作者) 胡毓唐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 Tommy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Feb-2018 11:43:47 (UTC+8)-
dc.date.available 2-Feb-2018 11:43: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Feb-2018 11:43:4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157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75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幼兒教育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15701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幼兒園場域中權力技術的行使與抵抗-
以教師、家長及幼兒園負責人的權力網絡為焦點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場域中權力策略的行使與抵抗,以教師作為研究主體,家長、幼兒園負責人的權力網絡作為焦點。研究田野設定在相較公立幼兒園,更具有複雜權力網絡關係的桃園市中壢區一所私立幼兒園。本研究開展兩方向,權力策略的行使與抵抗策略運行。前者為園方與家長為提升孩子的學習成效,教師施作權力策略來達成目的。後者為教師在權力網絡中,產生抵抗策略與抵抗的能動性。
  本研究有三個發現:
1. 教師與成人間的權力關係更具複雜性。尤其以規範化裁決、活動監控等權力策略最為頻繁使用。相較於教師與幼兒的權力關係,則經常以層級監控作為權力策略的行使。
2. 面對幼兒園場域中權力技術行使下,教師發展出抵抗的可見與不可見性來進行權力的抵抗。前者代表視覺上的抵抗策略,後者包含觸覺上、聽覺上的抵抗策略,藉由操弄可見性與不可見性,來達成抵抗的能動性。
教師在面對權力技術不斷地行使,自身也同時不斷地產生抵抗的情境中,前者的權力策略形成一個半圓,後者的抵抗能動性形成另一個半圓,權力策略加上抵抗的能動性,形成一個週而復始的圓。教師就好像倉鼠在跑滾輪一般,無止盡地巡迴。只為了在這個權力策略與抵抗的場域中,尋求屬於自己教育的理想國。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Power Operation and Resistance in Kindergarten-
The Study of Power-Relation Networks Among Teachers, Parents an
Management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ower operational strategy and resistant strategy in the kindergarten field. The theme of the research is going to focus on power network of teachers, parents and the principal. The observation takes place in a private kindergarten which is located in Zhangli district, Taoyuan city. The reason why the observation takes place in a private kindergarten is because private kindergarten has more complex power network relationship than public kindergarten. Moreover, power operational strategy and resistant strategy are the two main ideas of the research. The former describe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to improve children’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This means teachers implement power strategy to achieve goals. The latter describes that under the authority restriction, it evokes teachers’ resistance motivation and creates some resistanc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restrain.
  There are thre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1.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adults is more complex. Such as, power strategy, standardized adjudication and active monitoring are frequently used. In contrast, hierarchical monitoring is a strategy that is often used in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2. Despite the unchangeable authority, teachers may implement visible and invisible resistant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further restraints from the principal. The former describes the strategy as visual and obvious, while the latter describe the strategy as tactile and auditory strategy. By accessing these two types of resistance strategies, teachers are able to achieve an optimal solution against to the power strategy.
3. While facing with the authority of the principal, in the meantime, teachers continuously generate resistance method rather than obey principal’s command. Let’s assume that the power strategy forms a semicircle, whereas, the resistance motivation strategy forms another semicircle. By combining the former strategy and latter strategy together, it has formed a circle of the power network. As a result, it seems like teacher is just like a hamster running on a wheel with endless cycle. Perhaps, the only way for teachers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authority and resistance is to seek an ideal education country of their own.
Key words: power, power strategy, resistance, agent.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II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4
第二節 研究關切與提問 7
第三節 研究田野 9
(一) 田野的探尋 9
(二) 貝貝幼兒園背景介紹 10
(三) 鹿鹿班簡介 11
(四) 研究對象簡述與編碼 1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0
(一) 田野觀察 20
(二) 深度訪談 22
(三) 檔案分析與文件蒐集 24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限制 25
(一) 研究倫理 25
(二) 研究田野的限制 25
(三) 研究方法的限制 25
第貳章 Foucault的權力論述與相關文獻探討 27
第一節 Foucault的權力觀點 27
(一) Foucault重要論點 28
(二) Foucault對權力的定義 30
第二節 權力/知識/論述 32
(一) 論述/知識 32
(二) 權力/技術 33
第三節 抵抗的觀點-主體的能動性 45
第四節 在教育場域中Foucault論述的相關實證研究 47
(一) 教育與Foucault權力觀點 47
(二) 權力與學生身體相關實證研究 49
第五節 小結 51
第參章 Foucoult權力視框分析幼兒園權力關係 53
第一節 社會結構背景交代 53
第二節 家長的行使權力策略與效果 61
第三節 負責人行使權力的策略與效果 68
第四節 園長行使權力的策略與效果 73
第五節 教師行使權力的策略與效果 77
第六節 小結 82
第肆章 面對權力技術下的抵抗 85
第一節 視覺上的抵抗 85
第二節 觸覺上的抵抗 91
第三節 聽覺上的抵抗 92
第四節 小結 98
第伍章 結論 103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總結 103
(一) 幼兒園中的「主體」 104
(二) 「論述的形成」 104
(三) 「論述的實踐」 105
(四) 「論述間的關係」 106
(五) 抵抗的能動性 109
(六) 研究總結 112
第二節 與相關研究對話 114
第三節 研究後台與反思 119
(一) 關於求學/論文 119
(二) 研究的反思 120
參考文獻 123
一、 中文文獻 123
二、 英文文獻 126
附錄 127
附錄一 研究公約 127
附錄二 家長同意書 128
附錄三 口試過程紀實 129
zh_TW
dc.format.extent 1310297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70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權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權力策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能動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抵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owe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sist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wer strateg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genten_US
dc.title (題名) 幼兒園場域中權力技術的行使與抵抗-以教師、家長及幼兒園負責人的權力網絡為焦點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Power Operation and Resistance in Kindergarten-The Study of Power-Relation Networks Among Teachers, Parents and Managemen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市:田園城市。
王佳煌(2001)。資訊科技與監視宇宙。東吳社會學報,10,4-7。
江明達(2012)。傅柯的「權力/知識觀」及其在課程之蘊義(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
江麗莉、鐘梅菁(1997)。幼稚園初任教師困擾問題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1-22。
佘碧平(譯)(2000)。《性經驗史》(原著:Foucault,Miche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余曉雯(1998)。權力交戰場--學校中的身體規範與學生的身體觀(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吳易軒(2010)。今天,妳/你被制服了?藝術行動與國中生性別認同的相遇(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2017 年 6月 9 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1353374970945264759
李建緯(2010)。權力與論述:傅科理論介紹。2017年6月19日,取自http://chianweilee.blogspot.tw/2010/09/blog-post.html
李猛(1999)。福柯與權力分析的新嘗試。社會理論學報,2(2),375-413。
尚衡(譯)(1990)。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原著:Foucault,Michel)。台北市:桂冠。
林昱珊(2015)。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與心理資本之探究:以一間幼兒園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2017年6月2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94x_MX/record?r1=2&h1=0
姚人多(2002)。Foucault的工具箱:權力篇。當代,175:70-83。
姚素蘭(2016)。國小親子同校下親師互動與教師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研究(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在職專班。2017年6月22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MPWM-W/rec-ord---?r1=1&-h1=0
柯禧慧(2005)。擺盪、跨越與承認:一位小學教師自我身分認定的對話與探尋(博士論文)。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2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MPWM-W/r-ec-ord?r1=1-&h1=1
高宣揚(200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台北市:五南。
張靜文(2009)。幼稚園親師互動研究—Foucault權力觀點之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張馨方(2005)。Michel Foucault《知識考古學》及其在教育論述上的應用─以國中小教科書開放政策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陳佩琪(2007)。Foucault規訓權力觀在潛在課程與教育議題上的闡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陳建銘(2014)。從傅柯(M. Foucault)規訓觀點探討國民中小學校園霸凌問題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陳述綸(2016)。身體的規訓與儀態化-一個幼兒園的民族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22日,取自於: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allcdr&s=id=-%22G01-0-3157004%22.&searchmode=basic
陳惠敏(2001)。知識、權力、課程─以Foucault權力/知識論述(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陳靜芳(2013)。海峽兩岸四力幼兒園親師互動管道、內容之比較(碩士論文)。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碩士學程。2017年6月4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kYuoMX/record?r1=3&h1=0
陶奉禹(譯)(2017)。再現的作用。收錄霍爾(編)再現:文化的再現與表意的實踐。未出版手稿。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2017)。非營利幼兒園簡介。2017年11月17日取自網站資料:http://www.pwr.org.tw/page/10
黃建松(2017)。國中體育教師教學自主權之探究-從傅柯治理性觀點論述(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rL3ozk/record?r1-=1&h1-=-0
黃靜惠(2007)。從Foucault的規訓權力觀探討國小班級教學實務中的規訓措施(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楊大春( 2003 )。傅柯。台北:生智。
鄔明盛(2011)。Foucault規訓權力運用在國中行政會議之實踐行動---觀察與分析(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原著:Foucault,Michel)。台北:桂冠。
劉永謀(2009)。福柯的主體解構之旅---從知識考古學到「人之死」。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歐陽慧敏(2003)。學校化的身體規訓--一間小學的觀察分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6月19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4060454808167680063
蔡曉玲(1999)。幼兒園中親師互動之探討研究--多元文化下的思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2017年6月19日,取自於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yLQYl0/record?r1=6&h1=10
錢俊(譯)(1995)(Dreyfus Hubert L. & Rabinow Paul,1983)。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
戴文青(2005)。從深層結構論台灣幼兒園教師專業認同轉化的可能性。臺南大學學報-教育類,39(2),19-42。
叢培麒(2009)。傅柯規訓觀及其在學校人權教育的蘊義(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蘇珍慧(2012)。國小班級座位安排權力關係之探討:Foucault權力理論運用(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7939704407124098512

二、 英文文獻
Chen,H. J.,& Wang,Y. H. (2011). Emotional geographies of teacher–parent relations: Three teachers’ perceptions in Taiwan.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12,185-195
O`Farrell,C.(1997).Michel-Foucault.com. 2017年7月6日,取自http://www.michel-foucault.com/concepts/index.html
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Dreyfus H. L., &, P. Rabinow (Eds.)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 pp.218-233 ).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London: Polity.
Katz, L. (1980). Mothering and teaching some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Current Topics in Childhood Education, 3, 49.
MacNaughton, G.(2005).Doing Foucault in Early Childhood Studies: Applying Poststructural Ideas. New York: Routledge.
Scott, J. C.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