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從結構現實主義看美國一個中國政策變化:1992-2017
Analyzing the variation of U.S. one China policy by structure realism: 1992-2017
作者 徐偉鄴
Hsu, Wei Yeh
貢獻者 邱坤玄
徐偉鄴
Hsu, Wei Yeh
關鍵詞 一個中國政策
結構現實主義
中美關係
兩岸關係
The one China policy
Structure realism
U.S.-China relation
Cross strait relation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Feb-2018 11:53:24 (UTC+8)
摘要 美國一個中國政策長期以來對於美中台三邊關係有著重大的影響,一中政策雖然以三公報、《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以及三不政策為其主要內容,但是一中政策的模糊性帶給美國在外交上極大彈性空間,因此一中政策也能夠隨著時序變化。本文藉由國際關係上主流的結構現實主義來對美國一中政策變化進行分析,透過宏觀結構的變化,來觀察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轉變,根據結構的變化本文將1992至2017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1992至2000年美國單極獨霸,2001至2010單極獨霸走向一超多強,2011至2017東亞雙元格局,而這三個階段美國一中政策隨著國際結構變化出現相應的變化。在單極獨霸格局中,一中政策在美國的主導之下依照著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向發展;單極獨霸走向一超多強中,美國一中政策更多時候必須顧及中國大陸的考量;到了東亞雙元的局面美國一中政策成為離岸平衡、卸責,甚至當成談判籌碼。由此可見國際結構的力量深刻的影響著美國一中政策的變化,因此本文藉由結構現實主義的分析,試圖以最簡潔、明確的理論解釋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走向。
U.S. one-China policy has great influence on U.S-China-Taiwan trilateral relation for a long time. The three Communiqués, Taiwan Relation Act, Six Assurance to Taipei and Three Noes are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one-China policy, while the ambiguity of one China policy gives U.S. government huge elasticity dealing with U.S.-China relation, as a result, the one-China policy can vary according to the time.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this essay uses the structure realism to study the variety of one China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there are three phases from 1992 to 2017: first the U.S. unipolar 1992 to 2000, second from unipolar to multipolar 2001 to 2010, and third the bipolar in East Asia 2011 to 2017, the one-China policy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distinct phases of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In the first phase, the one-China policy can always go with U.S. interest.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one-China policy must take more consideration of what China concern. In the last phase, the one-China policy has become the tool of offshore balancing, buck-passing or even the bargaining chips of U.S. As a consequence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deeply affects the variety of one China-policy, and using the structure realism can clearly predict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ne-China policy in futur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一、專書與專書章節
David M. Lampton著,計秋楓譯,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香港:中文大學出版,2003年。
Kugler, Jacek 著,莫大華譯,「2050年中國第一?美中強權轉移下台灣問題」,向駿主編,2050中國第一?權力轉移理論下的美中台關係之迷思,台北:博揚文化,2006年。
Marshall, Catherine & Rossman, Gretchen B.著,李政賢譯,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
Nye, Joseph S& Welch, David A.著,張小明譯,理解全球衝突與合作歷史與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卜睿哲著,林添貴譯,台灣的未來,台北:遠流出版事業,2010年。
王元鋼,「中共在美國安全戰略中的角色」,宋燕輝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2001-2003,台北:國家圖書館出版,2006年。
王在邦,「金融危機對國際政治的影響」,崔立如主編,世界大變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年。
王榮林,全球治理與台灣的活絡模式,台北:致知學術,2013年。
包宗和,「結構現實主義的論點、辯述與反思」,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朱雲漢,高思在雲:一個知識分子對二十一世紀的思考,台北:天下文化,2015年。
李琳山,「研究方法,一:基本概念」,朱汯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出版社,1999年。
吳玉山,「權力移轉理論:悲劇預言?」,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2011年。
林正義,「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美國國會的反應」,林正義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5-1997,台北:國家圖書館出版,1998年。
肯尼斯.沃爾滋著,信強譯,國際政治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邵宗海,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華泰書局,1997年。
邵正興,激與盪:台北危機處理「兩國論」與「一邊一國論」,台北:威秀資訊,2008年。
邵宗海,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明居正,大美霸權的浮現:後冷戰時期大國政治的邏輯,台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
邵宗海,中共對台政策1979—2013,台北:唐山出版社,2013年。
約翰.米爾斯海默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1年。
徐學江主編,危險的一步:李登輝「兩國論」真面目,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郝培芝,「中國『一中政策』之發展與演變」,羅致政、宋允文主編,解構「一個中國」國際脈絡下的政策解析,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7年。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
張清敏,美國對台軍售政策研究決策的視角,北京:世界知識出版,2006年。
孫哲,後危機世界與中美戰略競逐,北京:時事出版社,2011年。
張淑雅,韓戰救台灣?解讀美國對台政策,台北:衛城出版,2011年。
陳毓鈞,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台北:環宇出版社,1997年。
葉志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葉志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2001年。
楊潔勉等著,世界格局中的台灣問題:變化與挑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裘兆琳,「1995~1996台海危機:華府、北京與台北之決策失誤檢討」,林正義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5-1997,台北:國家圖書館出版,1998年。
裘兆琳,「中美關係的演變:2009-2010」,裘兆琳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2009-2011,台北:國家圖書館出版,2014年。
賈慶國,「單極世界與中國的和平崛起」,朱雲漢、賈慶國主編,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台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
葛兆光,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世忠,歷史的糾結:台美關係的戰略合作與分歧2000-2008,台北:新台灣國策智庫,2010年。
閻學通、閻梁,國際關係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鄭必堅,中國發展大戰略:論中國的和平崛起與兩岸關係,台北:天下文化,2014年。
羅致政,「美國『一中政策』的內涵與實踐」,羅致政、宋允文主編,解構「一個中國」國際脈絡下的政策解析,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7年。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蘇起,兩岸波濤二十年紀實,台北:天下文化,2014年。
蘇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3年。
二、期刊論文
「凶險水域:中日關係觸礁」,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2013年4月8日,頁1-4。
牛軍,「論柯林頓政府第一任期對華政策的演變及其特點」,美國研究,第1期(1998年),頁7-27。
卞慶祖,「奧巴馬政府對華政策和中美關係」,和平與發展,第2期(2010年4月),頁32-36。
王曉飛,「檢析小布什執政時期的美中關係」,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第36卷第1期(2010年1月),頁11-14。
王禹,「主權問題不能談判與『一個中國』原則」,一國兩制研究,第1期(2012年),頁83-87。
王緝思,「筆談:世界發展趨勢、美國對外戰略與中美關係」,美國研究,第3期(2012年),頁122-125。
王高成、王信力,「東亞權力變遷與美中關係發展」,全球政治評論,第39期(2012年),頁41-62。
王祥昀,「東海主權爭議與『中』、日關係發展」,國防雜誌,第28卷第5期(2013年9月),頁16。
王森、楊海光,「東盟『大國平衡外交』在南海問題上的運用」,當代亞太,第1期(2014年),頁35-57。
王傳劍,「南海問題與中美關係」,當代亞太,第2期(2014年),頁4-26。
丘宏達,「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的法律地位」,法令月刊,第52卷第3期(2001年2月),頁3-10。
江敏華,「從南海爭議看中國的南海策略」,戰略安全研析,第50期(2009年6月),頁49-53。
邵宗海,「兩岸談判中『一個中國原則』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8期(1999年),頁505-531。
李山,「美國『一個中國』政策之內涵:柯林頓反對『兩國論』之真相」,海峽評論,105期(1999年9月)。
汪曙申,「解析奧巴馬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走向」,統一論壇,第3期(2009年),頁24-26。
余莓莓,「布希在東亞戰略框架與內涵」,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卷第3期(2005年),頁61-82。
汪曙申,「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下的台美關係新態勢」,台灣研究,第1期(2016年),頁71-79。
何思慎,「日本『國有化』釣魚台對日『中』關係的影響」,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0期〈2012年10月〉,頁14-18。
阮宗澤,「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前景論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2014年),頁4-20。
周忠菲,「當前兩岸形勢的分析—評陳水扁『一邊一國』講話」,世界經濟研究,2002年曾刊,頁45-48。
林正義,「美中台新形勢下的台海安全」,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0期(2002年12月),頁27-43。
吳玉山,「仍是現實主義的傳統:九一一與布希主義」,政治科學論叢,第17期(2002年12月),頁1-32。
吳家安,「論小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遠景基金會季刊,第3卷第3期(2002年),頁137-159。
邱坤玄,「布溫高峰會後的中美台三角關係」,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4。
邱坤玄,「台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對話」,東亞研究,第40卷第二期(2009年7月),頁1-28。
林志達,「馬英九執政後的兩岸關係新動向」,現代台灣研究,第1期(2010年),頁15-17。
周方銀,「中國崛起、東亞格局變遷與東亞秩序的發展方向」,當代亞太,第5期(2012年),頁4-32。
吳心伯,「特朗普執政與中美關係走向」,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2017年),頁15-28。
邱奕宏,「歐巴馬主義與美國亞太政策」,APEC通訊,第200期(2016年5月),頁6-8。
胡公展,「論『一個中國』的原則,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3期(1997年),頁19。
約瑟夫·奈,許安結譯,「中美關係的未來」,美國研究,第1期(2009年),頁13-16。
宮力,「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歷史考察」,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第3期(1997年),頁14-20。
時殷弘,「美國對華政策和台灣問題的未來」,戰略與管理,第6期(2000年),頁50-53。
倪世雄,「從世界格局看中美關係」,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5期(2001年),頁10-12。
修春萍、劉宏,「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演變」,台灣研究.對外關係,第1期(2003年),頁60-69。
馬駿、肖斌,「淺析美國重返亞洲對兩岸關係的挑戰與對策」,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2年),頁100-103。
修春萍,「東亞變局與兩岸關係走向」,國際問題研究,第6期(2014年),頁51-60。
宮力,「日本對中國崛起的不適應症與中國的戰略應對」,現代國際關係,第1期(2014年),頁13-14。
馬建英,「美國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與反應」,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2015年),頁104-160。
袁偉華,「權力移轉、新型大國關係與戰略機遇期」,國際關係研究,第4期(2015年),頁36-48。
高志雄,「中共『新型大國關係』外交戰略的意涵」,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第3期(2016年1月),頁29-44。
郭建平,「試分析美國『一個中國』政策之內涵」,政治學研究,第五期(2000年),頁43-45。
陳一新,「布希政府亞太戰略構想與部署」,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2001年),頁1-27。
陳欣之,「單極體系挑戰下的國際政治經濟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8期(2004年10月),頁49-73。
張顯超,「從『兩國論』分析主權爭執及兩岸前景」,遠景季刊,第1卷第1期(2000年1月),頁51-86。
陶文钧,「1995-1996年台海風雲及其影響」,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第6卷第2期(2004年3月),頁2-10。
張德明,「論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原因」,武漢大學學報,第1期(2008年1月),頁94-101。
張麟徵,「在競合中磨合:談歐巴馬訪中與中美關係重新定位」,海峽評論,第228期(2009年12月)。
張穎,「奧巴馬政府對華政策與中美關係走向」,戰略縱恆,第1卷第2期(2010年5月),頁18-24。
陶文鈞,「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和平與發展,第六期(2010年),頁19-27。
陶文钧,「利益調適:中美關係中的恆久課題」,當代世界雜誌,2010年9月,頁4-8。
張沱生,「中國國際軍事安全危機行為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2011年),頁103-121。
張登及,「展望歐巴馬連任後的台美『中』三邊關係」,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2期(2012年12月),頁5-9。
郭拥軍,「顛簸的『一個中國』:特朗普政府對台政策初探」,台灣研究,第2期(2017年),頁12-19。
張麟徵,「陽奉陰違的川普一中政策」,海峽評論,第315期(2017年3月1日),頁42-46。
程林勝,「從政治學角度談『一個中國原則』,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5期(2000年),頁56-59。
陳雅莉,「美國的『再平衡』戰略:現實評估和中國應對」,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2012年),頁64-82。
陳文賢,「歐巴馬政府下的美中關係與台灣的因應」,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2期(2013年,夏季號),頁27-42。
童振源,「『一個中國』原則的戰略性思考」,遠景季刊,第2卷第1期(2001年),頁127-140。
黃澤華,「當前中美關係與台海兩岸關係的相關性分析」,世界經濟研究,第4期(2001年),頁26-31。
達巍,「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戰略前瞻: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美國研究,第6期(2016年),頁9-20。
楊永明,「美日安保與亞太安全」,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1997年月),頁275-304。
楊永明,「從戰略模糊到三不政策:美國對台政策的轉變」,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4期(1998年12月),頁87-105。
楊潔勉,「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國際問題研究,第94期(2003年3月),頁11-16。
楊仕樂、卓慧苑,「美國小布希政府對台軍售之分析:維持兩岸軍力平衡」,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6期(2003年11、12月),頁67-96。
楊開煌,「胡溫體制對台灣『公投事件』之處理,海峽評論,第157期(2004年1月)。
楊澤軍、周睿,「馬英九大陸政策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4期(2010年),頁35-46。
楊寬情,「中國傳統政治哲學視野下的『一個中國』原則」,一國兩制研究,第2期(2014年),頁171-176。
楊志恆,「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對亞太地區影響評估」,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1期(2014年1月),頁11-16。
蔡瑋,「台海危機的回顧與展望」,海峽評論,第68期(1996年8月),頁82-86。
劉佳雁、汪曙申,「美國『一個中國』政策三十年之省思」,台灣研究.對外關係,第1期(2009年),頁30-35。
鄭玉,「歐巴馬訪中開啟中美新時代」,貿易雜誌,2010年1月號,頁46-49。
劉小年,「台灣政治走向的結構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4期(2010年),頁14-24。
樂玉成,「世界大變局中的中國外交」,外交評論,第6期(2011年),頁1-6。
鄭端耀,「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理論爭辯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2期(民國92年3、4月),頁1-21。
潘銳,「小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對華政策和中美關係」,美國問題研究,第1期(2005年),頁170-187。
蔡榮祥,「一觸即發或虛張聲勢:論1995、1996台海危機」,台灣政治學刊,第11卷第1期(2007年6月),頁201-239。
閻學通,「對中美關係不穩定性的分析」,世界政治與經濟,第12期(2010年),頁18。
劉國奮,「『重返亞洲』戰略下的美國與台海兩岸關係之探討」,現代台灣研究,第6期(2011年),頁12-16。
賴怡忠,「歐巴馬時代的美國—亞太關係展望」,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5卷第1期(2009年春季號),頁43-79。
戴東清,「一個中國內外有別對台灣適用性的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6期(民國90年6月),頁41-51。
薩本望、尚鴻,「美國柯林頓政府外交政策評析」,外交學院學報,第2期(2001年),頁39-46。
顧力仁,「歷史法及其在圖書館學研究上的應用」,書府,第18-19卷(1998年),頁48-62。
蘇格,「中美關係綜論」,外交學院學報,第2期(1996年),頁16-26。
蘇寧,「試談『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法意涵」,理論觀察,第2期(2001年),頁33-34。
蘇格,「2001:國際形勢的回顧與思考」,國際展望半月刊,第433期(2001年12月),頁44-49。
三、學位論文
陳志雄,「1979年以來海峽兩岸對『一個中國』的爭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2003年)。
謝如欽,「國家危機管理之研究: 1954-1999台海危機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2005年)。
四、研討會論文
李慶四,「美國大選結果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發表於第十二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辦,2016年11月23日)。
林正義,「『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之後美國對台海兩岸的政策」,發表於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99年)。
邵宗海,「陳水扁『一邊一國』的主張與兩岸關係的影響」,發表於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廣西桂林,2003年8月25-26日)。
孫本初,「如何寫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發表於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期刊學術論壇,(台北:台北大學,2005年)。
陳一新,「川、習交鋒議題中台灣之籌碼分析」,發表於「川習首會」後美、「中」關係之常與變對台影響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中共研究雜誌社主辦,2017年4月27日)。
五、網路資料
「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問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2年2月,
「一個中國紅線絕不容許逾越」,新華網,2016年12月13日,
「川習熱線川普同意遵循一中政策」,中央社,2017年2月10號,
「中美聯合聲明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2009年11月24日,
「天安艦事件國際目光聚焦中國」,中國評論網,2010年5月24日,
「中國再超美國成最大原油進口國」,財經,2016年10月13日,
「中國政府:一個中國原則不可談判」,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17年1月15日,
「『老三句』與『新三句』」,人民網,2001年11月21日,
「李登輝要提升到什麼層次?」,人民日報海外版,1999年8月24日,
「法媒:中國成伊朗最大貿易夥伴」,環球時報,2010年3月19日,
「胡錦濤會見台商協會會長提出三個只要是」,行政院陸委會,2003年12月25日,
「朱鎔基談台灣問題全文」,行政院陸委會,2000年3月15日,
「陳總統於世界台灣同鄉聯合會第二十九屆年會中致詞:有關兩岸談話內容」,行政院陸委會,2002年8月3日,
「美日安保承諾 川普如何表態是關鍵」,中央通訊社,2017年11月3日,
「國台辦警告陳水扁:懸崖勒馬停止一切分裂活動」,人民網,2002年8月5日,
「陳水扁在8月3日談話之說帖」,行政院陸委會,2002年8月6號,
「解放軍撰文:決絕領土爭端 中共要用航母」,聯合報,2011年6月29日,版A13。
「對等、和平與雙贏—中華民國對『特殊國與國關係』的立場」,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9年8月1日,
大陸新聞中心,「江澤民:兩國論破壞和統基石」,中時電子報,1999年9月5日,
王綽中,「中共:中美反恐合作獲致『滿意承諾』」,中國時報,2002年8月28日,
王高成,「中國大陸公布防空識別區對區域安全之影響」,台北論壇,2013年12月19日,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view/110.php>。
王爽,「習近平強調從6個重點方向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新華網,2014年11月12日,
林柏、寇立研,「美軍調整全球軍事部署」,人民網,2003年6月11日,
尚青,「美國轟炸機挑戰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BBC中文網,2013年11月26日,
周志懷,「研究統一時間表的時候到了」,中時電子報,2017年8月2日,
時殷弘,「奧巴馬訪華與中美關係基本性質中的重大變遷」,中國評論網,2010年1月10日,
張華,「台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三重角色」,中國評論網,2014年11月,
10張詠晴,「川普:一中政策不算數要看中國表現」,天下雜誌,2017年1月15日
張加、謝汶均,「美2016全年貿易逆差達4年最高」,聯合新聞網,2017年2月9日,
張國威,「2016亞太軍費曾陸佔近半」,中時電子報,2017年4月26日,
郭震遠,「美國對台政策又一次開始重大轉折」,中國評論網,2010年1月14日,
陳雪慧,「大陸媒體:否定『一中』者北京拒與對話」,中時電子報,1999年8月24日,
莫業林,「榮鼎諮詢:中國對美直投2015年首超美對華投資」,財新網,2016年11月16日,
童振源,「北京在等候台北回應」,聯合早報,1999年8月6日,
賀桂芬,「一齣沒有腳本的戲 南海到底在爭什麼?」,天下雜誌,2016年1月28日,
潘錫堂,「『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
餘永勝,「從對華戰略需求看美國台海政策的趨勢」,中國評論網,2010年1月15日,
鍾寧,「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首度超越60%」,中時電子報,2016年1月27日,
嚴安林,「台灣在美國亞太在平衡戰略中的角色—美國、台灣和中國大陸的不同認知」,中國評論網,2014年10月18日,
羅智強,「地動山搖可能的五個級度」,中時電子報,2015年3月18日,
蘇起,「一個中國:在一與二之間」,聯合新聞網,2015年5月31日,
英文文獻
一、專書
Bush, George W.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 White House, 2002.
Bush, Richard C. At Cross Purpose U.S.-Taiwan Relations Since 1942 .New York: Taylor&Francis, 2014.
Feigenbaum, Evan and Robert Manning.,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New Asia,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November 29, 2009.
Frelinger, Victoria A. Greenfield, John Halliday, Patrick Mills, Bruce R. Nardulli, Stacie L. Pettyjohn, Jerry M. Sollinger, Stephen M. Worman, U.S. Military Forces :An Assessment of Relative Costs and Strategic Benefits.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2013.
Gompert, David C. Astrid Stuth Cevallos and Cristina L. Garafola. War with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Unthinkable .CA: RAND Corporation, 2016.
Lostumbo, Michael J. Michael J. McNerney, Eric Peltz, Derek Eaton, David R.
Mann, James.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8.
Manyin Mark E. Stephen Daggett, Ben Dolven Susan V. Lawrence, Michael F. Martin, Ronald O. Rourke, and Bruce Vaughn., “Pivot to the Pacific?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Rebalancing” Toward Asia. ”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March 28, 2012, https://fas.org/sgp/crs/natsec/R42448.pdf.
Garrison, Jean A. Making China Policy: From Nixon to G. W. Bush .Denver: Lynner Rienner Publisher, 2005.
Gill, Bates. Evelyn Goh and Chin-Hao Huang. The Dynamics of US-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Studies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June 2016.
Harding, Harry A.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2.
Lampton, David M. and Gregory C. May,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The Nixon Center, 1999.
Organski, A. F. K. and Jacek Kugler, The War Ledg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Romberg, Alan D. Rein in the Brink of the Precipice: American Policy toward Taiwan and U.S-PRC Relations. California: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 2003.
SIPRI Yearbook 2009: Armaments, Disarma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Swaine, Michael D. America`s Challenge: Engaging a Rising Chin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Carnegie Endowment, 2011.
Shirk , Susan L. China: Fragile Superpow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Tellis, Ashely J. Janice Bially, Christopher Layne, Melissa McPherson, Measuring National Power in the Postindustrial Age. 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2000.
Tammen, Ronald L. Jacek Kugler, Douglas Lemke, Allan C. Stam III, Markn Abollahian, Carole Alsharabti, Brain Efird and A. F. K. Organski., Power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Chatham House Publisher of Seven Bridges Press, 2000.
Trump, Donald. Crippled America: How to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United States: Threshold Editions, 2015.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oston: Addison-Wesley Pub, 1979.
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The America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ker & Taylor Books, 1997.
二、期刊論文
Bemstein, Richard and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 ” Foreign Affairs, Vol.76, No.2(March/April, 1996), pp. 18-32.
Berger Samuel R. “A Foreign Policy for the Global Age, ” Foreign Affairs, Vol.79, Issue 6(Nov/Dec 2000), pp. 22-39.
Bergsten, Fred C. “Two’s Company, ”Foreign Affairs, Vol.88, No. 5(September/October, 2009),pp. 169-170.
Bush, Richard C. “Taiwan and East Asian Security,” Orbis, Vol.55, No.2 (Spring 2011), pp. 274-289.
Bader, Jeffrey A. “U.S. Policy: Balancing in Asia, and Rebalancing to Asia, ” Brookings, September 23, 2014, htt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u-s-policy-balancing-in-asia-and-rebalancing-to-asia/.
Condoleezza Rice.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 Foreign Affairs, Vol.79, No.1 (January/February, 2000), pp. 44-62.
Christensen, Thomas J. “Posing Problem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 4 (2001), pp. 5-40.
Christensen, Thomas J. “Obama and Asia. ” Foreign Affairs, Vol.28, No.2 (September/October 2015), pp. 28-36.
Dickson, Bruce J. “New President Adjust Old Policies: U.S.-Taiwan Relations under Chen and Bush, ”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11, No. 33(2002), pp. 645-656.
Evelyn Goh. “Great Powers and Hierarchical Order in Southeast Asia,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2, No.3(Winter, 2007/2008), pp. 113-157.
Fravel, Taylor M. “China’s Search for Military Power, ”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1, No.3(Summer 2008), pp. 125-141.
Friedberg, Aaron L. “Bucking Beijing: An Alternative U.S. China Policy. ” Foreign Affairs, Vol.31, No.5(September/October 2012), pp. 48-58.
Fravel, Taylor M. “Explaining China’s Escalation over the Senkaku(Diaoyu) Islands, ” Global Summitry, Vol.2, Issue 1(Summer, 2016), pp. 24-37.
Ferdinand, Peter. “Westward ho – the China dream and one belt one roa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under Xi Jinping,”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92, No.4(2016), pp. 941-957.
Gerald Segal. “Does China Matter? ,” Foreign Affairs, Vol.7, No.5 (September/October, 1999), pp. 24-35.
Gerald Segal. “The Coming Confron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orld Policy Journal, Vol.10, No.2(Summer 1993)
Grinter, Lawrence E. “Handling the Taiwan Issue: Bush Administration Policy toward Beijing and Taipei”, Asian Affairs, Vol.29, No.1 (Spring, 2002), pp. 3-15.
Glosserman, Brad. “Asia’s Rise, Western Anxiety: Leadership in a Tripolar World, ” Pacnet, No. 12(February 18, 2011).
Goldstein, Avery. “First Things First: The Pressing Danger of Crisis Instability in U.S.-China Relations,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7, No 4(2013), pp. 49-89.
Harding, Harry A. “The Uncertain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Asia Pacific Review, Vol.6, No.1(1999), pp. 6-24.
Hsieh, Pasha L. “The Taiwan Question and the One-China Policy- Legal Challenges with Renewed Momentum, ” Die Friedens-Wart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Organization, Berlin University Press, Vol.84 Issue 3 (2009),pp. 59-80.
Harding, Harry A. “Has U.S China Policy Failed?, ”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8, Issue 3(2015), pp. 92-122.
Ikenberry, John. Michael Mastanduno and William C. Wohlforth., “Introduction: Unipolarity, State Behavior and Systemic Consequences, ” World Politics, No. 1(January, 2009), pp. 1-27.
Irwin, Douglas A. “The Truth About Trade: What Critics Get Wrong About the Global Economy, ” Foreign Affairs, Vol.95, No.4(July/August, 2016), pp. 84-95.
Krauthammer, Charles. “The Unipolar Moment, ”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1 (Winter, 1990/1991), pp. 22-33.
Kristof, Nicholas D.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72, No. 5(November/December 1993), pp. 59-74.
Kissinger, Henry. “The Future of U.S-Chinese Rel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91, No. 2 (March/April, 2012), pp. 44-52.
Kan, Shirley A. “ China/Taiwan: Evolution of the “One China,” Policy-Key Statements from Washington, Beijing, and Taipei, ” ,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October 10, 2014.
Lampton, David M. “America’s China Policy in the Age of the Finance Minister : Clinton Ends Linkage, ”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9(Sep 1994), pp. 597-621.
Lieberthal, Kenneth. “Preventing a War Over Taiwan, ” Foreign Affairs, Vol.84, No.2 (March-April 2005), pp. 53-63.
Lampton, David M.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eyond Balance, ” Asia Policy, Vol. 14, No.2(2012), pp. 40-44.
Medeiros, Evan S. and M. Taylor Fravel, “China’s New Diplomacy, ” Foreign Affairs, Vol.82, No.6(November/December, 2003), pp. 22-35.
Nanto, Dick K. “East Asia Regional Architecture: New Economic and Security Arrangements and U.S. Policy. ”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January 4, 2008, https://fas.org/sgp/crs/row/RL33653.pdf.
Ross, Denny. “Hegemon on the Horiz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 1(Summer 1994), pp. 149-168.
Ross, Robert S. “The 1995-96 Taiwan Strait Confrontation: Coercion, Credibility, and the Use of For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Issue 2(Fall 2000), pp. 87-123.
Romberg, Alan D. “The Taiwan Tangle, ”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Issue 23, No. 18(Spring 2006), pp. 1-28.
Romberg, Alan D.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Search of Peace, ”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Issue 23, No.1(Winter 2015), pp. 1-19.
Shambaugh, David. “Facing Reality in China Policy, ” Foreign Affairs, Vol.80, No. 1(Jan-Feb, 2001), pp. 50-64.
Swaine, Michael D. “Trouble in Taiwan, ” Foreign Affairs, Vol.36, No.2(Mar-Apr, 2004), pp. 39-49.
Schirm, Stefan A. “Leaders in Need of Followers: Emerging Powers in Global Governance, ”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6, No.2(2010), pp. 197-221.
Schweller, Randall L. & Xiaoyu Pu, “ After Unipolarity China’s 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Order in an Era of U.S. Declin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6, No.1 (Summer 2011), pp. 41-72.
Swaine, Michael D. “Chinese View and Commentary on Periphery Diplomacy. ”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Issue 44(Summer 2014), pp1-43.
Takatoshi Ito. “The Future of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Concern for Transparency and Governance, ”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June 2015, No. 72, Center on Japanese Economy and Business,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Vaughn Bruse. “East Asia Summit: Issue for Congress. ”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December 9,2005, http://www.au.af.mil/au/awc/awcgate/crs/rs22346.pdf.
Waldron, Arthur. “Deterring China, ” Commentary, Vol.100, No.4(October 1995), pp. 17-21.
Xin Wei. “Another Wrong Card,” Beijing Review, Vol.38, No.28(Jul 10-16, 1995), p. 18.
Yang, Jiemian. “U.S. China Policy and the Two-State Theory, ” The 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 Vol.6, Issue 2(Summer/Fall 1999), pp. 23-24.
三、 網路資料
“Almost 40% of Global Liquefied Natural Gas Trade Moves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Sea,”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November 2, 2017, .
“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to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 ”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November 17, 2011, .
“Remarks by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Thomas Donilon—As Prepared for Delivery, ”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November 15, 2012, .
“Remarks by Chinese Vice President Xi Jinping at a Luncheon Co-hosted by 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and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 Federal News Service, February 15, 2012.
“Readout of the President’s Call with President Xi Jinping of China, ”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February 09, 2017, .
“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on the Situation in Korea, ”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oject, Jun 27, 1950,
“SIPRI Military Expenditure Database, ”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17, < https://www.sipri.org/databases/milex>.
“The Solemn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n the Taiwan Question As Reiterated by President Jiang Zemin,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ul, 1999, .
“The President News Conference July 21,1999, ” The American President Project, Jul 21, 1999, .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02, .
“The Great Obfuscation of One-China, ” The Economist, March 11, 2017, .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1929(2010)” S/RES/1929, June 9, 2010, .
“US Deployment Facts-How Many US Troops are Overseas? ” VetFriends.com, 2010, h.
“What is the One China Policy? ” BBC News, February 10, 2017, < h
Bohan, Caren and Patricia Zengerle. “Obama Says Washington not Trying to Contain China. ” Reuters, November 16, 2009, .
Bush, Richard C. “An Open letter to Donald Trump on One China Policy, ” Brookings, December 13, 2016,
Carpenter, Ted Galen. “A New President, A New China Policy, ” Cato Institute Commentary, Nov 1, 2000, .
Clinton, Hillary Rodham. “Remarks at Press Availability,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July 23, 2010, .
Donilon, T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sia-Pacific in 2013, ”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March 13, 2013, .
Feldman, Harvey. “A Primer on US Policy Toward the `One-China`Issue: Questions and Answers,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April 12, 2001,<
Glaser, Bonnie S. and Michael J. Green, “What is the U.S. One China Policy and Why Does it Matter? ,” Center for Strategic International Studies, January 13, 2017< https://www.csis.org/analysis/what-us-one-china-policy-and-why-does-it-matter>
Kelly, James A. “Overview of U.S. Policy Toward Taiwan,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Archive, April 21, 2004, < https://2001-2009.state.gov/p/eap/rls/rm/2004/31649.htm>.
Moy Kin. “Trend in the U.S.-Taiwan Relations Act,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October 3, 2013, Nicholas, Peter. Paul Beckett and Gerald F. Seib. “Trump Open to Shift on Russia Sanctions, ‘One China’ Polic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an 13, 2017,
Rigger, Shelley. “Donald Trump is no Friend of Taiwan,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March 16, 2017, < https://www.fpri.org/article/2017/03/donald-trump-is-no-friend-of-taiwan/>.
Tkacik, John J. “Taiwan Must Get Serious About Defense, ”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January 31, 2003, .
Wolf, Jim and Paul Eckert. “Obama Proposes His First Arms Sales to Taiwan. ” Reuters, January 30, 2010, .
四、報章資料
Beichman, Arnold. “Turbulence in the Taiwan Straits: a Taiwan Referendum on Independence is Ill-Times, ” Washington Times, August 12, 2002.
Gellman, Barton. “U.S., China Nearly Came to Blows in ‘96”, Washington Post, Jun 21, 1998, pp A01.
Shanker, Hom. ”Secret War Games Eases Concerns over Readiness, ”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7, 2001.
五、政府資料
“Adjustments to U.S. Policy toward Taiwan Explained,” Background Briefing at the Department of States, Sep 7, 1994.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 from hostility to engagement 1960-1998”,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1999, Document 01905, Aug ,199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4260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600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邱坤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偉鄴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 Wei Yehen_US
dc.creator (作者) 徐偉鄴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 Wei Yeh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Feb-2018 11:53:24 (UTC+8)-
dc.date.available 2-Feb-2018 11:53: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Feb-2018 11:53: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2600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76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2600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美國一個中國政策長期以來對於美中台三邊關係有著重大的影響,一中政策雖然以三公報、《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以及三不政策為其主要內容,但是一中政策的模糊性帶給美國在外交上極大彈性空間,因此一中政策也能夠隨著時序變化。本文藉由國際關係上主流的結構現實主義來對美國一中政策變化進行分析,透過宏觀結構的變化,來觀察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轉變,根據結構的變化本文將1992至2017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1992至2000年美國單極獨霸,2001至2010單極獨霸走向一超多強,2011至2017東亞雙元格局,而這三個階段美國一中政策隨著國際結構變化出現相應的變化。在單極獨霸格局中,一中政策在美國的主導之下依照著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向發展;單極獨霸走向一超多強中,美國一中政策更多時候必須顧及中國大陸的考量;到了東亞雙元的局面美國一中政策成為離岸平衡、卸責,甚至當成談判籌碼。由此可見國際結構的力量深刻的影響著美國一中政策的變化,因此本文藉由結構現實主義的分析,試圖以最簡潔、明確的理論解釋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走向。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U.S. one-China policy has great influence on U.S-China-Taiwan trilateral relation for a long time. The three Communiqués, Taiwan Relation Act, Six Assurance to Taipei and Three Noes are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one-China policy, while the ambiguity of one China policy gives U.S. government huge elasticity dealing with U.S.-China relation, as a result, the one-China policy can vary according to the time.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this essay uses the structure realism to study the variety of one China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there are three phases from 1992 to 2017: first the U.S. unipolar 1992 to 2000, second from unipolar to multipolar 2001 to 2010, and third the bipolar in East Asia 2011 to 2017, the one-China policy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distinct phases of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In the first phase, the one-China policy can always go with U.S. interest.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one-China policy must take more consideration of what China concern. In the last phase, the one-China policy has become the tool of offshore balancing, buck-passing or even the bargaining chips of U.S. As a consequence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deeply affects the variety of one China-policy, and using the structure realism can clearly predict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ne-China policy in future.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5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26
第貳章 1992-2001美國一中政策 29
第一節 美國一中政策內容 29
第二節 蘇聯瓦解與美國單極格局 34
第三節 康乃爾演講與台海飛彈危機 40
第四節 特殊國與國關係與台海危機 47
第五節 小結 53
第參章 2001-2010美國一中政策 59
第一節 由單極獨霸走向一超多強 59
第二節 戰略競爭關和戰略係晰與反恐戰爭 65
第三節 金融海嘯後一中政策 77
第四節 小結 84
第肆章 2011-2017美國一中政策 89
第一節 中國大陸崛起與權力轉移 89
第二節 南海與東海紛爭 95
第三節 重返亞洲下的美國一個中國政策 104
第四節 川普的一中政策 113
第五節 小結 118
第伍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5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 131
參考文獻 133
zh_TW
dc.format.extent 170655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600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一個中國政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結構現實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美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兩岸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one China polic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ructure real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U.S.-China rel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ross strait rel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從結構現實主義看美國一個中國政策變化:1992-2017zh_TW
dc.title (題名) Analyzing the variation of U.S. one China policy by structure realism: 1992-2017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一、專書與專書章節
David M. Lampton著,計秋楓譯,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香港:中文大學出版,2003年。
Kugler, Jacek 著,莫大華譯,「2050年中國第一?美中強權轉移下台灣問題」,向駿主編,2050中國第一?權力轉移理論下的美中台關係之迷思,台北:博揚文化,2006年。
Marshall, Catherine & Rossman, Gretchen B.著,李政賢譯,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
Nye, Joseph S& Welch, David A.著,張小明譯,理解全球衝突與合作歷史與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卜睿哲著,林添貴譯,台灣的未來,台北:遠流出版事業,2010年。
王元鋼,「中共在美國安全戰略中的角色」,宋燕輝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2001-2003,台北:國家圖書館出版,2006年。
王在邦,「金融危機對國際政治的影響」,崔立如主編,世界大變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年。
王榮林,全球治理與台灣的活絡模式,台北:致知學術,2013年。
包宗和,「結構現實主義的論點、辯述與反思」,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朱雲漢,高思在雲:一個知識分子對二十一世紀的思考,台北:天下文化,2015年。
李琳山,「研究方法,一:基本概念」,朱汯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出版社,1999年。
吳玉山,「權力移轉理論:悲劇預言?」,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2011年。
林正義,「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美國國會的反應」,林正義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5-1997,台北:國家圖書館出版,1998年。
肯尼斯.沃爾滋著,信強譯,國際政治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邵宗海,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華泰書局,1997年。
邵正興,激與盪:台北危機處理「兩國論」與「一邊一國論」,台北:威秀資訊,2008年。
邵宗海,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明居正,大美霸權的浮現:後冷戰時期大國政治的邏輯,台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
邵宗海,中共對台政策1979—2013,台北:唐山出版社,2013年。
約翰.米爾斯海默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1年。
徐學江主編,危險的一步:李登輝「兩國論」真面目,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郝培芝,「中國『一中政策』之發展與演變」,羅致政、宋允文主編,解構「一個中國」國際脈絡下的政策解析,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7年。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
張清敏,美國對台軍售政策研究決策的視角,北京:世界知識出版,2006年。
孫哲,後危機世界與中美戰略競逐,北京:時事出版社,2011年。
張淑雅,韓戰救台灣?解讀美國對台政策,台北:衛城出版,2011年。
陳毓鈞,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台北:環宇出版社,1997年。
葉志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葉志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2001年。
楊潔勉等著,世界格局中的台灣問題:變化與挑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裘兆琳,「1995~1996台海危機:華府、北京與台北之決策失誤檢討」,林正義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5-1997,台北:國家圖書館出版,1998年。
裘兆琳,「中美關係的演變:2009-2010」,裘兆琳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2009-2011,台北:國家圖書館出版,2014年。
賈慶國,「單極世界與中國的和平崛起」,朱雲漢、賈慶國主編,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台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
葛兆光,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世忠,歷史的糾結:台美關係的戰略合作與分歧2000-2008,台北:新台灣國策智庫,2010年。
閻學通、閻梁,國際關係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鄭必堅,中國發展大戰略:論中國的和平崛起與兩岸關係,台北:天下文化,2014年。
羅致政,「美國『一中政策』的內涵與實踐」,羅致政、宋允文主編,解構「一個中國」國際脈絡下的政策解析,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7年。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蘇起,兩岸波濤二十年紀實,台北:天下文化,2014年。
蘇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3年。
二、期刊論文
「凶險水域:中日關係觸礁」,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2013年4月8日,頁1-4。
牛軍,「論柯林頓政府第一任期對華政策的演變及其特點」,美國研究,第1期(1998年),頁7-27。
卞慶祖,「奧巴馬政府對華政策和中美關係」,和平與發展,第2期(2010年4月),頁32-36。
王曉飛,「檢析小布什執政時期的美中關係」,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第36卷第1期(2010年1月),頁11-14。
王禹,「主權問題不能談判與『一個中國』原則」,一國兩制研究,第1期(2012年),頁83-87。
王緝思,「筆談:世界發展趨勢、美國對外戰略與中美關係」,美國研究,第3期(2012年),頁122-125。
王高成、王信力,「東亞權力變遷與美中關係發展」,全球政治評論,第39期(2012年),頁41-62。
王祥昀,「東海主權爭議與『中』、日關係發展」,國防雜誌,第28卷第5期(2013年9月),頁16。
王森、楊海光,「東盟『大國平衡外交』在南海問題上的運用」,當代亞太,第1期(2014年),頁35-57。
王傳劍,「南海問題與中美關係」,當代亞太,第2期(2014年),頁4-26。
丘宏達,「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的法律地位」,法令月刊,第52卷第3期(2001年2月),頁3-10。
江敏華,「從南海爭議看中國的南海策略」,戰略安全研析,第50期(2009年6月),頁49-53。
邵宗海,「兩岸談判中『一個中國原則』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8期(1999年),頁505-531。
李山,「美國『一個中國』政策之內涵:柯林頓反對『兩國論』之真相」,海峽評論,105期(1999年9月)。
汪曙申,「解析奧巴馬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走向」,統一論壇,第3期(2009年),頁24-26。
余莓莓,「布希在東亞戰略框架與內涵」,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卷第3期(2005年),頁61-82。
汪曙申,「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下的台美關係新態勢」,台灣研究,第1期(2016年),頁71-79。
何思慎,「日本『國有化』釣魚台對日『中』關係的影響」,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0期〈2012年10月〉,頁14-18。
阮宗澤,「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前景論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2014年),頁4-20。
周忠菲,「當前兩岸形勢的分析—評陳水扁『一邊一國』講話」,世界經濟研究,2002年曾刊,頁45-48。
林正義,「美中台新形勢下的台海安全」,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0期(2002年12月),頁27-43。
吳玉山,「仍是現實主義的傳統:九一一與布希主義」,政治科學論叢,第17期(2002年12月),頁1-32。
吳家安,「論小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遠景基金會季刊,第3卷第3期(2002年),頁137-159。
邱坤玄,「布溫高峰會後的中美台三角關係」,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4。
邱坤玄,「台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對話」,東亞研究,第40卷第二期(2009年7月),頁1-28。
林志達,「馬英九執政後的兩岸關係新動向」,現代台灣研究,第1期(2010年),頁15-17。
周方銀,「中國崛起、東亞格局變遷與東亞秩序的發展方向」,當代亞太,第5期(2012年),頁4-32。
吳心伯,「特朗普執政與中美關係走向」,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2017年),頁15-28。
邱奕宏,「歐巴馬主義與美國亞太政策」,APEC通訊,第200期(2016年5月),頁6-8。
胡公展,「論『一個中國』的原則,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3期(1997年),頁19。
約瑟夫·奈,許安結譯,「中美關係的未來」,美國研究,第1期(2009年),頁13-16。
宮力,「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歷史考察」,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第3期(1997年),頁14-20。
時殷弘,「美國對華政策和台灣問題的未來」,戰略與管理,第6期(2000年),頁50-53。
倪世雄,「從世界格局看中美關係」,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5期(2001年),頁10-12。
修春萍、劉宏,「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演變」,台灣研究.對外關係,第1期(2003年),頁60-69。
馬駿、肖斌,「淺析美國重返亞洲對兩岸關係的挑戰與對策」,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2年),頁100-103。
修春萍,「東亞變局與兩岸關係走向」,國際問題研究,第6期(2014年),頁51-60。
宮力,「日本對中國崛起的不適應症與中國的戰略應對」,現代國際關係,第1期(2014年),頁13-14。
馬建英,「美國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與反應」,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2015年),頁104-160。
袁偉華,「權力移轉、新型大國關係與戰略機遇期」,國際關係研究,第4期(2015年),頁36-48。
高志雄,「中共『新型大國關係』外交戰略的意涵」,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第3期(2016年1月),頁29-44。
郭建平,「試分析美國『一個中國』政策之內涵」,政治學研究,第五期(2000年),頁43-45。
陳一新,「布希政府亞太戰略構想與部署」,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2001年),頁1-27。
陳欣之,「單極體系挑戰下的國際政治經濟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8期(2004年10月),頁49-73。
張顯超,「從『兩國論』分析主權爭執及兩岸前景」,遠景季刊,第1卷第1期(2000年1月),頁51-86。
陶文钧,「1995-1996年台海風雲及其影響」,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第6卷第2期(2004年3月),頁2-10。
張德明,「論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原因」,武漢大學學報,第1期(2008年1月),頁94-101。
張麟徵,「在競合中磨合:談歐巴馬訪中與中美關係重新定位」,海峽評論,第228期(2009年12月)。
張穎,「奧巴馬政府對華政策與中美關係走向」,戰略縱恆,第1卷第2期(2010年5月),頁18-24。
陶文鈞,「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和平與發展,第六期(2010年),頁19-27。
陶文钧,「利益調適:中美關係中的恆久課題」,當代世界雜誌,2010年9月,頁4-8。
張沱生,「中國國際軍事安全危機行為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2011年),頁103-121。
張登及,「展望歐巴馬連任後的台美『中』三邊關係」,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2期(2012年12月),頁5-9。
郭拥軍,「顛簸的『一個中國』:特朗普政府對台政策初探」,台灣研究,第2期(2017年),頁12-19。
張麟徵,「陽奉陰違的川普一中政策」,海峽評論,第315期(2017年3月1日),頁42-46。
程林勝,「從政治學角度談『一個中國原則』,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5期(2000年),頁56-59。
陳雅莉,「美國的『再平衡』戰略:現實評估和中國應對」,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2012年),頁64-82。
陳文賢,「歐巴馬政府下的美中關係與台灣的因應」,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2期(2013年,夏季號),頁27-42。
童振源,「『一個中國』原則的戰略性思考」,遠景季刊,第2卷第1期(2001年),頁127-140。
黃澤華,「當前中美關係與台海兩岸關係的相關性分析」,世界經濟研究,第4期(2001年),頁26-31。
達巍,「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戰略前瞻: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美國研究,第6期(2016年),頁9-20。
楊永明,「美日安保與亞太安全」,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1997年月),頁275-304。
楊永明,「從戰略模糊到三不政策:美國對台政策的轉變」,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4期(1998年12月),頁87-105。
楊潔勉,「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國際問題研究,第94期(2003年3月),頁11-16。
楊仕樂、卓慧苑,「美國小布希政府對台軍售之分析:維持兩岸軍力平衡」,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6期(2003年11、12月),頁67-96。
楊開煌,「胡溫體制對台灣『公投事件』之處理,海峽評論,第157期(2004年1月)。
楊澤軍、周睿,「馬英九大陸政策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4期(2010年),頁35-46。
楊寬情,「中國傳統政治哲學視野下的『一個中國』原則」,一國兩制研究,第2期(2014年),頁171-176。
楊志恆,「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對亞太地區影響評估」,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1期(2014年1月),頁11-16。
蔡瑋,「台海危機的回顧與展望」,海峽評論,第68期(1996年8月),頁82-86。
劉佳雁、汪曙申,「美國『一個中國』政策三十年之省思」,台灣研究.對外關係,第1期(2009年),頁30-35。
鄭玉,「歐巴馬訪中開啟中美新時代」,貿易雜誌,2010年1月號,頁46-49。
劉小年,「台灣政治走向的結構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4期(2010年),頁14-24。
樂玉成,「世界大變局中的中國外交」,外交評論,第6期(2011年),頁1-6。
鄭端耀,「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理論爭辯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2期(民國92年3、4月),頁1-21。
潘銳,「小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對華政策和中美關係」,美國問題研究,第1期(2005年),頁170-187。
蔡榮祥,「一觸即發或虛張聲勢:論1995、1996台海危機」,台灣政治學刊,第11卷第1期(2007年6月),頁201-239。
閻學通,「對中美關係不穩定性的分析」,世界政治與經濟,第12期(2010年),頁18。
劉國奮,「『重返亞洲』戰略下的美國與台海兩岸關係之探討」,現代台灣研究,第6期(2011年),頁12-16。
賴怡忠,「歐巴馬時代的美國—亞太關係展望」,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5卷第1期(2009年春季號),頁43-79。
戴東清,「一個中國內外有別對台灣適用性的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6期(民國90年6月),頁41-51。
薩本望、尚鴻,「美國柯林頓政府外交政策評析」,外交學院學報,第2期(2001年),頁39-46。
顧力仁,「歷史法及其在圖書館學研究上的應用」,書府,第18-19卷(1998年),頁48-62。
蘇格,「中美關係綜論」,外交學院學報,第2期(1996年),頁16-26。
蘇寧,「試談『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法意涵」,理論觀察,第2期(2001年),頁33-34。
蘇格,「2001:國際形勢的回顧與思考」,國際展望半月刊,第433期(2001年12月),頁44-49。
三、學位論文
陳志雄,「1979年以來海峽兩岸對『一個中國』的爭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2003年)。
謝如欽,「國家危機管理之研究: 1954-1999台海危機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2005年)。
四、研討會論文
李慶四,「美國大選結果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發表於第十二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辦,2016年11月23日)。
林正義,「『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之後美國對台海兩岸的政策」,發表於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99年)。
邵宗海,「陳水扁『一邊一國』的主張與兩岸關係的影響」,發表於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廣西桂林,2003年8月25-26日)。
孫本初,「如何寫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發表於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期刊學術論壇,(台北:台北大學,2005年)。
陳一新,「川、習交鋒議題中台灣之籌碼分析」,發表於「川習首會」後美、「中」關係之常與變對台影響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中共研究雜誌社主辦,2017年4月27日)。
五、網路資料
「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問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2年2月,
「一個中國紅線絕不容許逾越」,新華網,2016年12月13日,
「川習熱線川普同意遵循一中政策」,中央社,2017年2月10號,
「中美聯合聲明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2009年11月24日,
「天安艦事件國際目光聚焦中國」,中國評論網,2010年5月24日,
「中國再超美國成最大原油進口國」,財經,2016年10月13日,
「中國政府:一個中國原則不可談判」,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17年1月15日,
「『老三句』與『新三句』」,人民網,2001年11月21日,
「李登輝要提升到什麼層次?」,人民日報海外版,1999年8月24日,
「法媒:中國成伊朗最大貿易夥伴」,環球時報,2010年3月19日,
「胡錦濤會見台商協會會長提出三個只要是」,行政院陸委會,2003年12月25日,
「朱鎔基談台灣問題全文」,行政院陸委會,2000年3月15日,
「陳總統於世界台灣同鄉聯合會第二十九屆年會中致詞:有關兩岸談話內容」,行政院陸委會,2002年8月3日,
「美日安保承諾 川普如何表態是關鍵」,中央通訊社,2017年11月3日,
「國台辦警告陳水扁:懸崖勒馬停止一切分裂活動」,人民網,2002年8月5日,
「陳水扁在8月3日談話之說帖」,行政院陸委會,2002年8月6號,
「解放軍撰文:決絕領土爭端 中共要用航母」,聯合報,2011年6月29日,版A13。
「對等、和平與雙贏—中華民國對『特殊國與國關係』的立場」,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9年8月1日,
大陸新聞中心,「江澤民:兩國論破壞和統基石」,中時電子報,1999年9月5日,
王綽中,「中共:中美反恐合作獲致『滿意承諾』」,中國時報,2002年8月28日,
王高成,「中國大陸公布防空識別區對區域安全之影響」,台北論壇,2013年12月19日,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view/110.php>。
王爽,「習近平強調從6個重點方向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新華網,2014年11月12日,
林柏、寇立研,「美軍調整全球軍事部署」,人民網,2003年6月11日,
尚青,「美國轟炸機挑戰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BBC中文網,2013年11月26日,
周志懷,「研究統一時間表的時候到了」,中時電子報,2017年8月2日,
時殷弘,「奧巴馬訪華與中美關係基本性質中的重大變遷」,中國評論網,2010年1月10日,
張華,「台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三重角色」,中國評論網,2014年11月,
10張詠晴,「川普:一中政策不算數要看中國表現」,天下雜誌,2017年1月15日
張加、謝汶均,「美2016全年貿易逆差達4年最高」,聯合新聞網,2017年2月9日,
張國威,「2016亞太軍費曾陸佔近半」,中時電子報,2017年4月26日,
郭震遠,「美國對台政策又一次開始重大轉折」,中國評論網,2010年1月14日,
陳雪慧,「大陸媒體:否定『一中』者北京拒與對話」,中時電子報,1999年8月24日,
莫業林,「榮鼎諮詢:中國對美直投2015年首超美對華投資」,財新網,2016年11月16日,
童振源,「北京在等候台北回應」,聯合早報,1999年8月6日,
賀桂芬,「一齣沒有腳本的戲 南海到底在爭什麼?」,天下雜誌,2016年1月28日,
潘錫堂,「『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
餘永勝,「從對華戰略需求看美國台海政策的趨勢」,中國評論網,2010年1月15日,
鍾寧,「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首度超越60%」,中時電子報,2016年1月27日,
嚴安林,「台灣在美國亞太在平衡戰略中的角色—美國、台灣和中國大陸的不同認知」,中國評論網,2014年10月18日,
羅智強,「地動山搖可能的五個級度」,中時電子報,2015年3月18日,
蘇起,「一個中國:在一與二之間」,聯合新聞網,2015年5月31日,
英文文獻
一、專書
Bush, George W.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 White House, 2002.
Bush, Richard C. At Cross Purpose U.S.-Taiwan Relations Since 1942 .New York: Taylor&Francis, 2014.
Feigenbaum, Evan and Robert Manning.,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New Asia,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November 29, 2009.
Frelinger, Victoria A. Greenfield, John Halliday, Patrick Mills, Bruce R. Nardulli, Stacie L. Pettyjohn, Jerry M. Sollinger, Stephen M. Worman, U.S. Military Forces :An Assessment of Relative Costs and Strategic Benefits.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2013.
Gompert, David C. Astrid Stuth Cevallos and Cristina L. Garafola. War with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Unthinkable .CA: RAND Corporation, 2016.
Lostumbo, Michael J. Michael J. McNerney, Eric Peltz, Derek Eaton, David R.
Mann, James.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8.
Manyin Mark E. Stephen Daggett, Ben Dolven Susan V. Lawrence, Michael F. Martin, Ronald O. Rourke, and Bruce Vaughn., “Pivot to the Pacific?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Rebalancing” Toward Asia. ”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March 28, 2012, https://fas.org/sgp/crs/natsec/R42448.pdf.
Garrison, Jean A. Making China Policy: From Nixon to G. W. Bush .Denver: Lynner Rienner Publisher, 2005.
Gill, Bates. Evelyn Goh and Chin-Hao Huang. The Dynamics of US-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Studies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June 2016.
Harding, Harry A.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2.
Lampton, David M. and Gregory C. May,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The Nixon Center, 1999.
Organski, A. F. K. and Jacek Kugler, The War Ledg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Romberg, Alan D. Rein in the Brink of the Precipice: American Policy toward Taiwan and U.S-PRC Relations. California: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 2003.
SIPRI Yearbook 2009: Armaments, Disarma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Swaine, Michael D. America`s Challenge: Engaging a Rising Chin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Carnegie Endowment, 2011.
Shirk , Susan L. China: Fragile Superpow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Tellis, Ashely J. Janice Bially, Christopher Layne, Melissa McPherson, Measuring National Power in the Postindustrial Age. 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2000.
Tammen, Ronald L. Jacek Kugler, Douglas Lemke, Allan C. Stam III, Markn Abollahian, Carole Alsharabti, Brain Efird and A. F. K. Organski., Power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Chatham House Publisher of Seven Bridges Press, 2000.
Trump, Donald. Crippled America: How to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United States: Threshold Editions, 2015.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oston: Addison-Wesley Pub, 1979.
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The America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ker & Taylor Books, 1997.
二、期刊論文
Bemstein, Richard and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 ” Foreign Affairs, Vol.76, No.2(March/April, 1996), pp. 18-32.
Berger Samuel R. “A Foreign Policy for the Global Age, ” Foreign Affairs, Vol.79, Issue 6(Nov/Dec 2000), pp. 22-39.
Bergsten, Fred C. “Two’s Company, ”Foreign Affairs, Vol.88, No. 5(September/October, 2009),pp. 169-170.
Bush, Richard C. “Taiwan and East Asian Security,” Orbis, Vol.55, No.2 (Spring 2011), pp. 274-289.
Bader, Jeffrey A. “U.S. Policy: Balancing in Asia, and Rebalancing to Asia, ” Brookings, September 23, 2014, htt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u-s-policy-balancing-in-asia-and-rebalancing-to-asia/.
Condoleezza Rice.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 Foreign Affairs, Vol.79, No.1 (January/February, 2000), pp. 44-62.
Christensen, Thomas J. “Posing Problem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 4 (2001), pp. 5-40.
Christensen, Thomas J. “Obama and Asia. ” Foreign Affairs, Vol.28, No.2 (September/October 2015), pp. 28-36.
Dickson, Bruce J. “New President Adjust Old Policies: U.S.-Taiwan Relations under Chen and Bush, ”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11, No. 33(2002), pp. 645-656.
Evelyn Goh. “Great Powers and Hierarchical Order in Southeast Asia,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2, No.3(Winter, 2007/2008), pp. 113-157.
Fravel, Taylor M. “China’s Search for Military Power, ”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1, No.3(Summer 2008), pp. 125-141.
Friedberg, Aaron L. “Bucking Beijing: An Alternative U.S. China Policy. ” Foreign Affairs, Vol.31, No.5(September/October 2012), pp. 48-58.
Fravel, Taylor M. “Explaining China’s Escalation over the Senkaku(Diaoyu) Islands, ” Global Summitry, Vol.2, Issue 1(Summer, 2016), pp. 24-37.
Ferdinand, Peter. “Westward ho – the China dream and one belt one roa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under Xi Jinping,”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92, No.4(2016), pp. 941-957.
Gerald Segal. “Does China Matter? ,” Foreign Affairs, Vol.7, No.5 (September/October, 1999), pp. 24-35.
Gerald Segal. “The Coming Confron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orld Policy Journal, Vol.10, No.2(Summer 1993)
Grinter, Lawrence E. “Handling the Taiwan Issue: Bush Administration Policy toward Beijing and Taipei”, Asian Affairs, Vol.29, No.1 (Spring, 2002), pp. 3-15.
Glosserman, Brad. “Asia’s Rise, Western Anxiety: Leadership in a Tripolar World, ” Pacnet, No. 12(February 18, 2011).
Goldstein, Avery. “First Things First: The Pressing Danger of Crisis Instability in U.S.-China Relations,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7, No 4(2013), pp. 49-89.
Harding, Harry A. “The Uncertain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Asia Pacific Review, Vol.6, No.1(1999), pp. 6-24.
Hsieh, Pasha L. “The Taiwan Question and the One-China Policy- Legal Challenges with Renewed Momentum, ” Die Friedens-Wart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Organization, Berlin University Press, Vol.84 Issue 3 (2009),pp. 59-80.
Harding, Harry A. “Has U.S China Policy Failed?, ”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8, Issue 3(2015), pp. 92-122.
Ikenberry, John. Michael Mastanduno and William C. Wohlforth., “Introduction: Unipolarity, State Behavior and Systemic Consequences, ” World Politics, No. 1(January, 2009), pp. 1-27.
Irwin, Douglas A. “The Truth About Trade: What Critics Get Wrong About the Global Economy, ” Foreign Affairs, Vol.95, No.4(July/August, 2016), pp. 84-95.
Krauthammer, Charles. “The Unipolar Moment, ”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1 (Winter, 1990/1991), pp. 22-33.
Kristof, Nicholas D.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72, No. 5(November/December 1993), pp. 59-74.
Kissinger, Henry. “The Future of U.S-Chinese Rel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91, No. 2 (March/April, 2012), pp. 44-52.
Kan, Shirley A. “ China/Taiwan: Evolution of the “One China,” Policy-Key Statements from Washington, Beijing, and Taipei, ” ,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October 10, 2014.
Lampton, David M. “America’s China Policy in the Age of the Finance Minister : Clinton Ends Linkage, ”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9(Sep 1994), pp. 597-621.
Lieberthal, Kenneth. “Preventing a War Over Taiwan, ” Foreign Affairs, Vol.84, No.2 (March-April 2005), pp. 53-63.
Lampton, David M.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eyond Balance, ” Asia Policy, Vol. 14, No.2(2012), pp. 40-44.
Medeiros, Evan S. and M. Taylor Fravel, “China’s New Diplomacy, ” Foreign Affairs, Vol.82, No.6(November/December, 2003), pp. 22-35.
Nanto, Dick K. “East Asia Regional Architecture: New Economic and Security Arrangements and U.S. Policy. ”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January 4, 2008, https://fas.org/sgp/crs/row/RL33653.pdf.
Ross, Denny. “Hegemon on the Horiz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 1(Summer 1994), pp. 149-168.
Ross, Robert S. “The 1995-96 Taiwan Strait Confrontation: Coercion, Credibility, and the Use of For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Issue 2(Fall 2000), pp. 87-123.
Romberg, Alan D. “The Taiwan Tangle, ”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Issue 23, No. 18(Spring 2006), pp. 1-28.
Romberg, Alan D.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Search of Peace, ”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Issue 23, No.1(Winter 2015), pp. 1-19.
Shambaugh, David. “Facing Reality in China Policy, ” Foreign Affairs, Vol.80, No. 1(Jan-Feb, 2001), pp. 50-64.
Swaine, Michael D. “Trouble in Taiwan, ” Foreign Affairs, Vol.36, No.2(Mar-Apr, 2004), pp. 39-49.
Schirm, Stefan A. “Leaders in Need of Followers: Emerging Powers in Global Governance, ”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6, No.2(2010), pp. 197-221.
Schweller, Randall L. & Xiaoyu Pu, “ After Unipolarity China’s 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Order in an Era of U.S. Declin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6, No.1 (Summer 2011), pp. 41-72.
Swaine, Michael D. “Chinese View and Commentary on Periphery Diplomacy. ”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Issue 44(Summer 2014), pp1-43.
Takatoshi Ito. “The Future of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Concern for Transparency and Governance, ”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June 2015, No. 72, Center on Japanese Economy and Business,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Vaughn Bruse. “East Asia Summit: Issue for Congress. ”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December 9,2005, http://www.au.af.mil/au/awc/awcgate/crs/rs22346.pdf.
Waldron, Arthur. “Deterring China, ” Commentary, Vol.100, No.4(October 1995), pp. 17-21.
Xin Wei. “Another Wrong Card,” Beijing Review, Vol.38, No.28(Jul 10-16, 1995), p. 18.
Yang, Jiemian. “U.S. China Policy and the Two-State Theory, ” The 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 Vol.6, Issue 2(Summer/Fall 1999), pp. 23-24.
三、 網路資料
“Almost 40% of Global Liquefied Natural Gas Trade Moves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Sea,”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November 2, 2017, .
“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to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 ”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November 17, 2011, .
“Remarks by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Thomas Donilon—As Prepared for Delivery, ”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November 15, 2012, .
“Remarks by Chinese Vice President Xi Jinping at a Luncheon Co-hosted by 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and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 Federal News Service, February 15, 2012.
“Readout of the President’s Call with President Xi Jinping of China, ”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February 09, 2017, .
“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on the Situation in Korea, ”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oject, Jun 27, 1950,
“SIPRI Military Expenditure Database, ”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17, < https://www.sipri.org/databases/milex>.
“The Solemn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n the Taiwan Question As Reiterated by President Jiang Zemin,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ul, 1999, .
“The President News Conference July 21,1999, ” The American President Project, Jul 21, 1999, .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02, .
“The Great Obfuscation of One-China, ” The Economist, March 11, 2017, .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1929(2010)” S/RES/1929, June 9, 2010, .
“US Deployment Facts-How Many US Troops are Overseas? ” VetFriends.com, 2010, h.
“What is the One China Policy? ” BBC News, February 10, 2017, < h
Bohan, Caren and Patricia Zengerle. “Obama Says Washington not Trying to Contain China. ” Reuters, November 16, 2009, .
Bush, Richard C. “An Open letter to Donald Trump on One China Policy, ” Brookings, December 13, 2016,
Carpenter, Ted Galen. “A New President, A New China Policy, ” Cato Institute Commentary, Nov 1, 2000, .
Clinton, Hillary Rodham. “Remarks at Press Availability,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July 23, 2010, .
Donilon, T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sia-Pacific in 2013, ”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March 13, 2013, .
Feldman, Harvey. “A Primer on US Policy Toward the `One-China`Issue: Questions and Answers,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April 12, 2001,<
Glaser, Bonnie S. and Michael J. Green, “What is the U.S. One China Policy and Why Does it Matter? ,” Center for Strategic International Studies, January 13, 2017< https://www.csis.org/analysis/what-us-one-china-policy-and-why-does-it-matter>
Kelly, James A. “Overview of U.S. Policy Toward Taiwan,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Archive, April 21, 2004, < https://2001-2009.state.gov/p/eap/rls/rm/2004/31649.htm>.
Moy Kin. “Trend in the U.S.-Taiwan Relations Act,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October 3, 2013, Nicholas, Peter. Paul Beckett and Gerald F. Seib. “Trump Open to Shift on Russia Sanctions, ‘One China’ Polic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an 13, 2017,
Rigger, Shelley. “Donald Trump is no Friend of Taiwan,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March 16, 2017, < https://www.fpri.org/article/2017/03/donald-trump-is-no-friend-of-taiwan/>.
Tkacik, John J. “Taiwan Must Get Serious About Defense, ”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January 31, 2003, .
Wolf, Jim and Paul Eckert. “Obama Proposes His First Arms Sales to Taiwan. ” Reuters, January 30, 2010, .
四、報章資料
Beichman, Arnold. “Turbulence in the Taiwan Straits: a Taiwan Referendum on Independence is Ill-Times, ” Washington Times, August 12, 2002.
Gellman, Barton. “U.S., China Nearly Came to Blows in ‘96”, Washington Post, Jun 21, 1998, pp A01.
Shanker, Hom. ”Secret War Games Eases Concerns over Readiness, ”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7, 2001.
五、政府資料
“Adjustments to U.S. Policy toward Taiwan Explained,” Background Briefing at the Department of States, Sep 7, 1994.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 from hostility to engagement 1960-1998”,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1999, Document 01905, Aug ,199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