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教育系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周祝瑛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7-06 | |
dc.date.accessioned | 24-Apr-2018 14:12:38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4-Apr-2018 14:12:38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4-Apr-2018 14:12:38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693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與政治實力的 崛起,以及各地具有華人背景的學生 在國際學習評量上(如 PISA、奧林匹 亞數學等競賽)成績優異,愈來愈多人 開始關注「教育成就」與大陸等東亞 地區經濟等方面興起的關聯。其中, 長期研究全球華人心理學的著名學 者,黃光國教授曾在《儒家思想與東 亞現代化》(1988)一書,提出近年來 東亞社會經濟成長的三大因素,包 含:(1)政治及法律;(2)經濟及地 理;和(3)社會及文化等,其中以社 會及文化因素最為基本:而東亞國家 的經濟成就乃是良好的政策與社會文 化因素互動後,克服不利的經濟及地 理因素所造成。另一位台大教授黃俊 傑(2003)則提出傳統儒家教育的結 構性基礎,諸如:首先以君臣父子等 關係為基礎的社會結構,具有連續性 (continuity)、包容性(inclusiveness)、 無性性( asexuality )與權威性 (authoritarianism)等特質;其次,結 合考試制度與官僚制度舉才所形成的 超穩定社會。 因此,上述儒家文化圈常被視為 具有以下社會特質,是促進當地經濟 成長與社會發展的原因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733283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relation (關聯) |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 99-109 | |
dc.title (題名) | 「全球時代中華人教育模式」的探索歷程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artic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