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eriodical 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Grouping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Chronic Illness by Their Personal Constructs: A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reat Index-Taiwan Version"
探討初診斷慢性病患者之個人建構組型-「威脅指標-台灣版」之臨床應用
作者 鄭逸如
吳治勳
Cheng, Yih-Ru
Wu, Chih-Hsun
貢獻者 心理系
關鍵詞 個人建構理論;威脅指標—台灣版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16-May-2018 15:04:54 (UTC+8)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運用以個人建構理論為基礎所編製的工具「威脅指標—台灣版 (TI-T)」,探討初診斷慢性病患者是否有不同的建構特性,並進行初步分類,以及探討 建構特性、心理威脅與因應之間的關係。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初檢查出異常或確定診 斷之慢性病患者,研究工具為TI-T與慢性病因應評量表。收案期間為2009年2至5月,總 計收到69位有效患者。研究結果:(1)初診斷患者依TI-T對偶核心建構做分組,可分出 「探索組」、「正向反應組」、「負向反應組」三組。「探索組」的「自我」與「慢性 病」都是處在探索狀態的建構較多;「正向反應組」的「自我」與「慢性病」建構都較 正向;「負向反應組」對「自我」的建構較正向,但「慢性病」建構較負向。(2)在心理 威脅上,「負向反應組」患者的「慢性病對自我的威脅」較另二組高,「正向反應組」 患者的「慢性病對理想自我的威脅」較另二組低。(3)在因應上,「探索組」的「病情認 知」顯著低於「正向反應組」與「負向反應組」。(4)三組中,「探索組」可能是臨床上 特別需要關注的一個組別,他們對「慢性病」與「自我」都較為困惑,因應上也較不易 有計畫性的因應行為或使用情緒導向的因應行為。研究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利用TI-T 能對慢性病患者進行有效的分組,並說明各組之建構特性及可能的臨床意涵,當搭配探 討患者的心理威脅與因應,則更顯現TI-T在疾病調適之評估與介入上的臨床價值,TI-T 將可能是極具實用性的臨床工具。
關聯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Vol.27, No.4, pp.561-582
資料類型 article
DOI http://dx.doi.org/10.30074/CJMH
dc.contributor 心理系zh_TW
dc.creator (作者) 鄭逸如zh_TW
dc.creator (作者) 吳治勳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g, Yih-Ruen_US
dc.creator (作者) Wu, Chih-Hsunen_US
dc.date (日期) 2014
dc.date.accessioned 16-May-2018 15:04:54 (UTC+8)-
dc.date.available 16-May-2018 15:04:5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6-May-2018 15:04:54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7175-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運用以個人建構理論為基礎所編製的工具「威脅指標—台灣版 (TI-T)」,探討初診斷慢性病患者是否有不同的建構特性,並進行初步分類,以及探討 建構特性、心理威脅與因應之間的關係。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初檢查出異常或確定診 斷之慢性病患者,研究工具為TI-T與慢性病因應評量表。收案期間為2009年2至5月,總 計收到69位有效患者。研究結果:(1)初診斷患者依TI-T對偶核心建構做分組,可分出 「探索組」、「正向反應組」、「負向反應組」三組。「探索組」的「自我」與「慢性 病」都是處在探索狀態的建構較多;「正向反應組」的「自我」與「慢性病」建構都較 正向;「負向反應組」對「自我」的建構較正向,但「慢性病」建構較負向。(2)在心理 威脅上,「負向反應組」患者的「慢性病對自我的威脅」較另二組高,「正向反應組」 患者的「慢性病對理想自我的威脅」較另二組低。(3)在因應上,「探索組」的「病情認 知」顯著低於「正向反應組」與「負向反應組」。(4)三組中,「探索組」可能是臨床上 特別需要關注的一個組別,他們對「慢性病」與「自我」都較為困惑,因應上也較不易 有計畫性的因應行為或使用情緒導向的因應行為。研究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利用TI-T 能對慢性病患者進行有效的分組,並說明各組之建構特性及可能的臨床意涵,當搭配探 討患者的心理威脅與因應,則更顯現TI-T在疾病調適之評估與介入上的臨床價值,TI-T 將可能是極具實用性的臨床工具。zh_TW
dc.format.extent 205423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relation (關聯)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Vol.27, No.4, pp.561-582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個人建構理論;威脅指標—台灣版zh_TW
dc.title (題名) Grouping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Chronic Illness by Their Personal Constructs: A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reat Index-Taiwan Version"en_US
dc.title (題名) 探討初診斷慢性病患者之個人建構組型-「威脅指標-台灣版」之臨床應用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
dc.identifier.doi (DOI) 10.30074/CJMH
dc.doi.uri (DOI) http://dx.doi.org/10.30074/CJ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