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對外華語文言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成語寓言故事為例
The action research of classical Chinese course for non-native learners - idiom stories as an example
作者 蔡宗倫
Tsai, Tsung-Lun
貢獻者 江碧珠
蔡宗倫
Tsai, Tsung-Lun
關鍵詞 對外文言文教學
成語寓言故事
講述教學法
學思達教學法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3-Jul-2018 17:30:38 (UTC+8)
摘要 中高級程度的華語學習者,其中文的聽、說、讀、寫能力均達一定水準,語言訓練的重點將從口語會話轉移至書面讀寫。欲提升書面語能力,除了透過大量的閱讀及寫作練習外,亦能透過文言文的讀解過程,擴充中文的書面語詞彙。此外,如果以教材常見的成語故事作為學習文言文的材料,不僅能深化學習者對成語涵義的印象,也能藉此理解華人寄寓於成語故事中的思想及文化,因此,以成語寓言故事作為學習文言文的入門教材,可謂一舉數得。

本研究題目為「對外華語文言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成語寓言故事為例」,旨在探討成語寓言故事作為對外文言文教材之課程設計及實施情形,並以近年來興起之「學思達教學法」與傳統「講述教學法」進行學習成效比較。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臺北某國立大學華語中心之中高級程度學習者,研究場域為該校華語中心之免費文化班,每週上課一次,共計五次上課。研究目的有二:一、提出對外華語文言文短期課程之教學實證研究;二、傳統與新式教學法應用於對外文言文教學之成效分析。在課程設計上,選用的教材為徐宗才、李文(2010)修訂版《古代漢語》(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的第四課「成語故事」,課文依序為〈鷸蚌相爭〉、〈畫蛇添足〉、〈狐假虎威〉,並由筆者將原書重新編輯為繁體字版。教學實驗設計上,於同期開設兩個免費文化班,一班施以傳統「講述教學法」,是為「控制組」;另一班施以新式「學思達教學法」,是為「實驗組」。並以前測、後測、問卷、錄音、訪談等方式蒐集研究資料,於所有課程結束後進行資料分析,並回答兩個研究問題:一,如何設計、規劃與操作對外華語文言文短期班課程;二,傳統講述教學法與新式學思達教學法之學習成效比較結果如何。

研究結果有三:一,對外文言文教學適合選用「成語故事」作為教材,對於首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者來說,教材的第一篇文章應淺顯易懂,教師講授時也要格外詳細,並放慢速度;二,教師若採取講述教學法,應增加師生互動的頻率,並用生動活潑的方式解釋詞義,避免教師單向口述知識。若採取學思達教學法,在分組上應考量程度、國籍,自學資料的詞彙須符合學習者程度,編排的討論題目數量應在課時限制之內,討論題目如需較多時間思考,可安排作為學生的回家作業,於下次上課討論,同時作為複習;三,就「前測、後測」之結果來看,接受「講述法」教學的學習者,其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程度比操作「學思達法」來得高,如果要達到和操作「講述法」班級相同的成效,「學思達法」可能還需要較多的時間。此外,不管操作何種教學法,絕大部分的學習者都認為學習文言文有助於提升華語能力,換言之,對外文言文教學採取「講述法」或「學思達法」對學生的「文言文學習」或「華語學習」都能產生正面影響。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
王力(主編)(2004)。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
朱我芯(2013)。對外華語文化教學實證研究-以跨文化溝通與第二文化習得為導向。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臺北:五南。
周小兵(2009)。對外漢語教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慶華(2011)。後全球化時代的語文教育。臺北:秀威。
洪榮昭、林展立(主編)(2006)。問題導向學習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
施玉惠、楊懿麗、梁彩玲(譯)(2003)。原則導向教學法:教學互動的終極指南(原作者:H. Douglas Brown)。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徐宗才、李文(2010)。古代漢語(修訂本)-上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郭錫良(主編)(2000)。古代漢語。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中行(2012)。文言和白話。北京:中華書局。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
張金蘭(2009)。實用華語文教材教法。臺北:文光圖書。
張輝誠(2015)。學˙思˙達——張輝誠的翻轉實踐。臺北:天下雜誌。
許錫昌(2013)。古代漢語淺說。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梁繼權(2008)。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師手冊。臺北:臺大醫學院。
陳昌來(2005)。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2008)。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2010)。新版實用視聽華語。新北市:正中書局。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國禎(主編)(2016)。翻轉教室:理論、策略與實務。臺北:高等教育。

(二)期刊論文
王錫三(1994)。對外古文教學初探。天津師範大學學報,4,71-76。
朱焱煒(2007)。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古漢語教學。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3),124-128。
朱瑞平(2001)。關於對外漢語教學中古代漢語教學及教材建設的幾點思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116-119。
吳勇宏(2015)。可以說話的國文課─學思達教學法的操作與應用。中等教育,66(2),16-29。
邱蔚華(2011)。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文學課程建設之我見。龍岩學院學報,29(1),74-77。
周質平(1997)。美國對外古代漢語教學評議。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32(3),57-64。
姚美玲(2009)。淺談對美國學生的「古代漢語」教學——以CIEE的教學為例。教育理論與實踐,29(11),53-55。
寇志明(著)、黃喬生(譯)(2006)。海外大學裡的古漢語。尋根,6,48-53。
崔立斌(2002)。談留學生古代漢語教學。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97-101。
許德寶(2006)。關於對外文言文的教學用語問題。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44(1),1-12。
曹麗娟(2011)。漢語成語教學之我見。中國教育技術裝備,4,105-106。
唐麗珍(2011)。論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漢語課的文化呈現-以左傳成公二年齊晉鞍之戰為例。出國與就業,10,107-108。
徐新逸、項志偉(2016)。翻轉教室融入國小六年級資訊課程對批判性思考能力之影響。課程與教學季刊,19(4),23-60。
張玲瑛(2007)。台灣華語中心與美國大學對外古代漢語教材與課程之比較分析。台灣華語文教學,1,24-36。
陳思齊(2011)。論文言文教學在華語教學的重要性-以秦晉殽之戰教學方式為例。中原華語文學報,7,161-183。
黃愛華(2006)。談留學生的古代漢語教學。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2,17-18。
潘杰(2011)。實現常用詞為古漢語教學重點內容的舉措。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0(4),164-166。
潘杰(2012)。古漢語常用詞教學的實效性舉措。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1(6),134-137。
韓梅(2006)。淺談留學生古代漢語教學。現代語文(語言研究),5,99-100。
鍾曉流、宋述強、焦麗珍(2013)。信息化環境中基於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開放教育研究,19(1),58-64。
蘇瑞卿(2003)。談留學生古漢語教材的革新。世界漢語教學,2,100-105。

(三)學位論文
江孟軒(2017)。翻轉教室運用於初級華語課堂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呂佩君(2007)。針對外籍生文言文閱讀策略教學課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肖瑩(2011)。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瀋陽師範大學,中國瀋陽。
李依庭(2016)。學思達教學法於國中國文科教學之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周毓琳(2013)。莊子寓言故事在華語文教學上的設計與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藻外語大學,高雄。
許怡貞(2014)。外籍生文言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
曾逸群(2008)。對外古代漢語教材之分析研究——以《古代漢語課本》、《進階文言文讀本》和《文言基礎讀本》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程子曦(2016)。學思達教學法對高職學生國文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廖敏華(2017)。華語繪本教學設計與實施 ─以《我想起…我可能不會愛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潘奕叡(2015)。翻轉教室於華語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蔡蓉芝(2015)。對外華語之文言文教材研究-以詞彙沿用為依據之選文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魏志雄(2018)。學思達與傳統講述式教學法在高職國文科的創新應用—以〈燭之武退秦師〉、〈赤壁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二、外文文獻

Anderson, W., Krathwohl, R., Airasian, W., Cruikshank, A., Mayer, E., Pintrich, R., … Wittrock, C.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Longman.
Baker, J. W. (2000) . The " classroom flip " :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e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Jacksonville, FL.
Bergmann, J. , & Sams, A. (2012) . 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Bloom, S., Englehart, B., Furst, J., Hill, H., & Krathwohl, R.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 McKay.
Bonwell, C. C., & Eison, J. A. (1991). Active learning: Creating excitement in the classroom. Washington, D.C.: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Edens, K. M. (2000). Preparing problem solv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llege Teaching, 48(2), 55-60.
Kim, M. K., Kim, S. M., Khera, O., & Getman, J. (2014). The experience of three flipped classrooms in an urban university: An exploration of design principles.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2, 37-50.
Lage, M. J. , & Platt, G. J. (2000a) . The Internet and the inverted classroom.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31(1):11.
Lage, M. J. , & Platt, G. J. (2000b) .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31(1):30-43.
Stone, B. B. (2012, August). Flip your classroom to increase active learning and student engag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8th Annual Conference on Distance Teaching & Learning, Madison, WI.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三、網路資源

東森ETNEWS星光雲 網路新聞〈《聶隱娘》講話用「文言文」看得懂嗎?侯孝賢這樣說…〉:http://star.ettoday.net/news/518632。引用時間:2017/08/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課查詢系統: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OpenCourse/SyllabusCtrl?year=106&term=1&courseCode=CLU0006&courseGroup=A&deptCode=IU84&formS=2&classes1=&deptGroup=A。引用時間:2017/08/0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課程等級與學習目標」:http://mtc.ntnu.edu.tw/upload_files/file/learning-objectives-cht.pdf。引用時間:2017/08/26。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綱要草案〉: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36/pta_10140_5747840_02639.pdf。引用時間:2017/08/03。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53/。引用時間:2017/08/03。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http://www.sc-top.org.tw。引用時間:2017/08/26。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7PbcmE&o=e0&sec=sec1&index=1。引用時間:2017/08/28。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引用時間:2017/08/08。
臺灣教育部成語典:http://dict.idioms.moe.edu.tw/cydic/index.htm。引用時間:2017/12/17。
《龍文墨影》線上學習網站(本網站由謝天蔚教授根據Chiang, Gregory(1999)《Language of the Dragon: A Classical Chinese Reader》所建製):http://web.csulb.edu/~txie/360/Etext/index.htm。引用時間:2017/09/15。
flipping-chinese學思達教學法講義平台:https://flipping-chinese.wikispaces.com/學思達教學。引用時間:2017/08/03。
TOCFL華語詞彙通:http://huayutools.mtc.ntnu.edu.tw/ts/index.aspx。引用時間:2017/12/17。


四、其他

朱我芯(2016)。「古代漢語教法」課程PPT。開課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該檔案由教師上傳至非開放式數位學習平台供修課學生下載。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1031610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61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江碧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宗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ai, Tsung-L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宗倫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ai, Tsung-Lun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Jul-2018 17:30:38 (UTC+8)-
dc.date.available 3-Jul-2018 17:30:3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Jul-2018 17:30:3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1610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26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16100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高級程度的華語學習者,其中文的聽、說、讀、寫能力均達一定水準,語言訓練的重點將從口語會話轉移至書面讀寫。欲提升書面語能力,除了透過大量的閱讀及寫作練習外,亦能透過文言文的讀解過程,擴充中文的書面語詞彙。此外,如果以教材常見的成語故事作為學習文言文的材料,不僅能深化學習者對成語涵義的印象,也能藉此理解華人寄寓於成語故事中的思想及文化,因此,以成語寓言故事作為學習文言文的入門教材,可謂一舉數得。

本研究題目為「對外華語文言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成語寓言故事為例」,旨在探討成語寓言故事作為對外文言文教材之課程設計及實施情形,並以近年來興起之「學思達教學法」與傳統「講述教學法」進行學習成效比較。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臺北某國立大學華語中心之中高級程度學習者,研究場域為該校華語中心之免費文化班,每週上課一次,共計五次上課。研究目的有二:一、提出對外華語文言文短期課程之教學實證研究;二、傳統與新式教學法應用於對外文言文教學之成效分析。在課程設計上,選用的教材為徐宗才、李文(2010)修訂版《古代漢語》(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的第四課「成語故事」,課文依序為〈鷸蚌相爭〉、〈畫蛇添足〉、〈狐假虎威〉,並由筆者將原書重新編輯為繁體字版。教學實驗設計上,於同期開設兩個免費文化班,一班施以傳統「講述教學法」,是為「控制組」;另一班施以新式「學思達教學法」,是為「實驗組」。並以前測、後測、問卷、錄音、訪談等方式蒐集研究資料,於所有課程結束後進行資料分析,並回答兩個研究問題:一,如何設計、規劃與操作對外華語文言文短期班課程;二,傳統講述教學法與新式學思達教學法之學習成效比較結果如何。

研究結果有三:一,對外文言文教學適合選用「成語故事」作為教材,對於首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者來說,教材的第一篇文章應淺顯易懂,教師講授時也要格外詳細,並放慢速度;二,教師若採取講述教學法,應增加師生互動的頻率,並用生動活潑的方式解釋詞義,避免教師單向口述知識。若採取學思達教學法,在分組上應考量程度、國籍,自學資料的詞彙須符合學習者程度,編排的討論題目數量應在課時限制之內,討論題目如需較多時間思考,可安排作為學生的回家作業,於下次上課討論,同時作為複習;三,就「前測、後測」之結果來看,接受「講述法」教學的學習者,其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程度比操作「學思達法」來得高,如果要達到和操作「講述法」班級相同的成效,「學思達法」可能還需要較多的時間。此外,不管操作何種教學法,絕大部分的學習者都認為學習文言文有助於提升華語能力,換言之,對外文言文教學採取「講述法」或「學思達法」對學生的「文言文學習」或「華語學習」都能產生正面影響。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辭 I
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對外文言文教學 9
第二節 學思達教學法 18
第三節 華語文課堂的翻轉 25
第四節 文獻探討的啟發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流程 30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0
第二節 研究工具 3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5
第四節 資料編碼與紀錄 36
第四章 課程設計與實施 37
第一節 講述教學法的課程設計 38
第二節 講述教學法的課程實施與成效 43
第三節 學思達教學法的課程設計 61
第四節 學思達教學法的課程實施與成效 65
第五節 教學整體回顧與反思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2
參考文獻 96
附錄 101
zh_TW
dc.format.extent 358065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610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對外文言文教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成語寓言故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講述教學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思達教學法zh_TW
dc.title (題名) 對外華語文言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成語寓言故事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action research of classical Chinese course for non-native learners - idiom stories as an exam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
王力(主編)(2004)。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
朱我芯(2013)。對外華語文化教學實證研究-以跨文化溝通與第二文化習得為導向。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臺北:五南。
周小兵(2009)。對外漢語教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慶華(2011)。後全球化時代的語文教育。臺北:秀威。
洪榮昭、林展立(主編)(2006)。問題導向學習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
施玉惠、楊懿麗、梁彩玲(譯)(2003)。原則導向教學法:教學互動的終極指南(原作者:H. Douglas Brown)。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徐宗才、李文(2010)。古代漢語(修訂本)-上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郭錫良(主編)(2000)。古代漢語。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中行(2012)。文言和白話。北京:中華書局。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
張金蘭(2009)。實用華語文教材教法。臺北:文光圖書。
張輝誠(2015)。學˙思˙達——張輝誠的翻轉實踐。臺北:天下雜誌。
許錫昌(2013)。古代漢語淺說。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梁繼權(2008)。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師手冊。臺北:臺大醫學院。
陳昌來(2005)。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2008)。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2010)。新版實用視聽華語。新北市:正中書局。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國禎(主編)(2016)。翻轉教室:理論、策略與實務。臺北:高等教育。

(二)期刊論文
王錫三(1994)。對外古文教學初探。天津師範大學學報,4,71-76。
朱焱煒(2007)。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古漢語教學。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3),124-128。
朱瑞平(2001)。關於對外漢語教學中古代漢語教學及教材建設的幾點思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116-119。
吳勇宏(2015)。可以說話的國文課─學思達教學法的操作與應用。中等教育,66(2),16-29。
邱蔚華(2011)。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文學課程建設之我見。龍岩學院學報,29(1),74-77。
周質平(1997)。美國對外古代漢語教學評議。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32(3),57-64。
姚美玲(2009)。淺談對美國學生的「古代漢語」教學——以CIEE的教學為例。教育理論與實踐,29(11),53-55。
寇志明(著)、黃喬生(譯)(2006)。海外大學裡的古漢語。尋根,6,48-53。
崔立斌(2002)。談留學生古代漢語教學。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97-101。
許德寶(2006)。關於對外文言文的教學用語問題。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44(1),1-12。
曹麗娟(2011)。漢語成語教學之我見。中國教育技術裝備,4,105-106。
唐麗珍(2011)。論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漢語課的文化呈現-以左傳成公二年齊晉鞍之戰為例。出國與就業,10,107-108。
徐新逸、項志偉(2016)。翻轉教室融入國小六年級資訊課程對批判性思考能力之影響。課程與教學季刊,19(4),23-60。
張玲瑛(2007)。台灣華語中心與美國大學對外古代漢語教材與課程之比較分析。台灣華語文教學,1,24-36。
陳思齊(2011)。論文言文教學在華語教學的重要性-以秦晉殽之戰教學方式為例。中原華語文學報,7,161-183。
黃愛華(2006)。談留學生的古代漢語教學。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2,17-18。
潘杰(2011)。實現常用詞為古漢語教學重點內容的舉措。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0(4),164-166。
潘杰(2012)。古漢語常用詞教學的實效性舉措。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1(6),134-137。
韓梅(2006)。淺談留學生古代漢語教學。現代語文(語言研究),5,99-100。
鍾曉流、宋述強、焦麗珍(2013)。信息化環境中基於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開放教育研究,19(1),58-64。
蘇瑞卿(2003)。談留學生古漢語教材的革新。世界漢語教學,2,100-105。

(三)學位論文
江孟軒(2017)。翻轉教室運用於初級華語課堂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呂佩君(2007)。針對外籍生文言文閱讀策略教學課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肖瑩(2011)。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瀋陽師範大學,中國瀋陽。
李依庭(2016)。學思達教學法於國中國文科教學之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周毓琳(2013)。莊子寓言故事在華語文教學上的設計與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藻外語大學,高雄。
許怡貞(2014)。外籍生文言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
曾逸群(2008)。對外古代漢語教材之分析研究——以《古代漢語課本》、《進階文言文讀本》和《文言基礎讀本》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程子曦(2016)。學思達教學法對高職學生國文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廖敏華(2017)。華語繪本教學設計與實施 ─以《我想起…我可能不會愛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潘奕叡(2015)。翻轉教室於華語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蔡蓉芝(2015)。對外華語之文言文教材研究-以詞彙沿用為依據之選文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魏志雄(2018)。學思達與傳統講述式教學法在高職國文科的創新應用—以〈燭之武退秦師〉、〈赤壁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二、外文文獻

Anderson, W., Krathwohl, R., Airasian, W., Cruikshank, A., Mayer, E., Pintrich, R., … Wittrock, C.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Longman.
Baker, J. W. (2000) . The " classroom flip " :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e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Jacksonville, FL.
Bergmann, J. , & Sams, A. (2012) . 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Bloom, S., Englehart, B., Furst, J., Hill, H., & Krathwohl, R.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 McKay.
Bonwell, C. C., & Eison, J. A. (1991). Active learning: Creating excitement in the classroom. Washington, D.C.: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Edens, K. M. (2000). Preparing problem solv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llege Teaching, 48(2), 55-60.
Kim, M. K., Kim, S. M., Khera, O., & Getman, J. (2014). The experience of three flipped classrooms in an urban university: An exploration of design principles.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2, 37-50.
Lage, M. J. , & Platt, G. J. (2000a) . The Internet and the inverted classroom.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31(1):11.
Lage, M. J. , & Platt, G. J. (2000b) .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31(1):30-43.
Stone, B. B. (2012, August). Flip your classroom to increase active learning and student engag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8th Annual Conference on Distance Teaching & Learning, Madison, WI.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三、網路資源

東森ETNEWS星光雲 網路新聞〈《聶隱娘》講話用「文言文」看得懂嗎?侯孝賢這樣說…〉:http://star.ettoday.net/news/518632。引用時間:2017/08/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課查詢系統: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OpenCourse/SyllabusCtrl?year=106&term=1&courseCode=CLU0006&courseGroup=A&deptCode=IU84&formS=2&classes1=&deptGroup=A。引用時間:2017/08/0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課程等級與學習目標」:http://mtc.ntnu.edu.tw/upload_files/file/learning-objectives-cht.pdf。引用時間:2017/08/26。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綱要草案〉: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36/pta_10140_5747840_02639.pdf。引用時間:2017/08/03。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53/。引用時間:2017/08/03。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http://www.sc-top.org.tw。引用時間:2017/08/26。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7PbcmE&o=e0&sec=sec1&index=1。引用時間:2017/08/28。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引用時間:2017/08/08。
臺灣教育部成語典:http://dict.idioms.moe.edu.tw/cydic/index.htm。引用時間:2017/12/17。
《龍文墨影》線上學習網站(本網站由謝天蔚教授根據Chiang, Gregory(1999)《Language of the Dragon: A Classical Chinese Reader》所建製):http://web.csulb.edu/~txie/360/Etext/index.htm。引用時間:2017/09/15。
flipping-chinese學思達教學法講義平台:https://flipping-chinese.wikispaces.com/學思達教學。引用時間:2017/08/03。
TOCFL華語詞彙通:http://huayutools.mtc.ntnu.edu.tw/ts/index.aspx。引用時間:2017/12/17。


四、其他

朱我芯(2016)。「古代漢語教法」課程PPT。開課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該檔案由教師上傳至非開放式數位學習平台供修課學生下載。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TCSL.001.2018.A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