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傳播行為與映像形成關聯性之研究-外國留華學生對中國人映像實例之探討
作者 陳麗香
關鍵詞 民族映像;刻板印象;語意差別法;傳播行為;親身傳播
日期 1977-05
上傳時間 6-Jul-2018 11:19:22 (UTC+8)
摘要 外國留華學生在我國社會中是身分特殊的一群人,文化差異會影響他們的傳播行為,而本文討論的第一重點,文化背景不同的留學生,在我國具有什麼樣的傳播行為?彼此之間的傳播行為是否不同?第二個重點,則是探討傳播媒介與親身傳播在「民族映像」(national image)形成過程中擔任什麼角色?

本文所指涉的映像,是採用國際傳播學者梅瑞爾(Merril)的解釋,將之視為與「塑型」(stereotype)、「一般化的圖畫」(generalized picutre)同義,所以「中國人映像」的意義,在本文中指的是外國學生對中國人的特徵所具有的一般性看法,而「傳播行為」則包括媒介的暴露以及人際的傳播。

在本文中測量外國學生映像時,採用奧斯古德(Osgood)的語意差別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technique),也稱作「塑型差異法」(stereotype differential technique),是讓受試者在一連串對立的形容詞量表中,評價每個種族團體的屬性。

研究發現,外國學生來華後使用我國媒介比例明顯增加,在華的主要消息來傳了親身傳播外則以報紙為主;而研究結果也發現傳播行為會影響外國學生對中國人的映像,越常接觸我國媒介或親身傳播越頻繁者,對中國人映像越壞,另外,外國學生的年齡、國籍及在華居留時間長短,也會影響他們對中國人的映像。此外,在華居留時間的長短,也影響著他們在華接觸媒介的行為。
關聯 新聞學研究, 19, 1-60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reator (作者) 陳麗香zh_TW
dc.date (日期) 1977-05
dc.date.accessioned 6-Jul-2018 11:19:22 (UTC+8)-
dc.date.available 6-Jul-2018 11:19: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6-Jul-2018 11:19:22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411-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外國留華學生在我國社會中是身分特殊的一群人,文化差異會影響他們的傳播行為,而本文討論的第一重點,文化背景不同的留學生,在我國具有什麼樣的傳播行為?彼此之間的傳播行為是否不同?第二個重點,則是探討傳播媒介與親身傳播在「民族映像」(national image)形成過程中擔任什麼角色?

本文所指涉的映像,是採用國際傳播學者梅瑞爾(Merril)的解釋,將之視為與「塑型」(stereotype)、「一般化的圖畫」(generalized picutre)同義,所以「中國人映像」的意義,在本文中指的是外國學生對中國人的特徵所具有的一般性看法,而「傳播行為」則包括媒介的暴露以及人際的傳播。

在本文中測量外國學生映像時,採用奧斯古德(Osgood)的語意差別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technique),也稱作「塑型差異法」(stereotype differential technique),是讓受試者在一連串對立的形容詞量表中,評價每個種族團體的屬性。

研究發現,外國學生來華後使用我國媒介比例明顯增加,在華的主要消息來傳了親身傳播外則以報紙為主;而研究結果也發現傳播行為會影響外國學生對中國人的映像,越常接觸我國媒介或親身傳播越頻繁者,對中國人映像越壞,另外,外國學生的年齡、國籍及在華居留時間長短,也會影響他們對中國人的映像。此外,在華居留時間的長短,也影響著他們在華接觸媒介的行為。
zh_TW
dc.format.extent 225421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relation (關聯) 新聞學研究, 19, 1-60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族映像;刻板印象;語意差別法;傳播行為;親身傳播zh_TW
dc.title (題名) 傳播行為與映像形成關聯性之研究-外國留華學生對中國人映像實例之探討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