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外商醫療器材公司在台的競爭策略 以J&J為例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of Medical Device Company in Taiwan Take Johnson & Johnson as an example
作者 洪裕清
Hung, Yu Ching
貢獻者 郭炳伸
Kuo, Biing-Shen
洪裕清
Hung, Yu Ching
關鍵詞 醫療器材
市場競爭
產業五力分析
SWOT分析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0-Jul-2018 15:34:45 (UTC+8)
摘要 國外醫療器材一直是我國醫療技術能夠不斷精進的關鍵,也協助了許多患者能夠在早期就進行疾病診斷、治療及監控,因此,無論在提升醫療品質或改善醫療成本效益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台灣的醫療產業自從政府全面推動全民健保之後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與挑戰。製藥業者或許從中取得了巨大的商機,然而醫療器材業者卻是面臨更嚴酷的挑戰。雖然在同一個產業,但是製藥公司和醫材公司的經營邏輯與思維是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靠進入健保給付取得可觀的市場銷量,而後者卻必須在健保重藥不重醫療技術的邏輯思維下努力從自費市場一點一點地累積能量、擴張版圖。
     Gary Hamel與C.K. Prahalad 兩人1990年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企業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指出,企業要在長期競爭中持續勝出,不能僅憑藉一時運氣的短期暢銷產品,而必須擁有一項「能為客戶帶來利益,為公司帶來利潤,長期而獨有的技能或技術」,做為一切經營、研發與策略制訂的依循核心,才能在持續變動的環境中,維持不變的致勝根基。然而在台灣有限的市場規模與高強度的競爭環境下,筆者看過太多公司想藉由短線操作快速取得績效,這些短線操作本身不管是在法律上或是道德上的角度都充滿爭議。身為醫療產業的從業人員,筆者始終相信用最高的道德操守並遵循最嚴格的法律規範方能贏得病患、醫療專業人員、政府主管機關的尊重並在長期的經營中獲得可持續的成功與競爭優勢。
     本研究試圖從產業外部環境、個案公司的內部資源與文化,分析探討個案公司為何能夠在這樣的競爭中繼續保持其龍頭的地位,研究結果發現產業外部環境因為健保給付的關係,導致產業間有著嚴重的成本導向思維,產業間策略、產品、市場推廣方式趨同也成了整體環境競爭激烈的原因之ㄧ,個案公司如何透過學習創新,打破戰略趨同的角度,發展出規避惡性競爭的區隔策略,作為產業間企業從事發展永續經營之策略思考,是此份研究可以探討跟學習的地方。
參考文獻 1.經濟部工業局(2017)。生技產業白皮書。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2.張慈映、林怡欣、蔡孟男、黃裕斌、謝秀欣、陳婉玲、游佩芬(2015)。 2015醫療器材產業年鑑。臺北市:工研院IEK。
     
     3.林暐璁(2014)。醫療器材公司業務銷售之策略行銷分析-以壯生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4.王樹雲(2013)。台灣心血管支架產業競爭分析。私立長庚大學,桃園縣。
     
     5.陳美雲(2012)。台灣醫療器材廠商風險管理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6.楊有策(2011)。跨國醫療器材廠商在台灣市場之新產品導入行銷策略-以外商S公司之人工關節墊片導入專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7.李惠雯(2009)。台灣透析醫療器材產業之競爭策略-以個案公司為例。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8.洪國清(2006)。台灣體外診斷醫療器材產業惡性競爭成因探討及可能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1.Nambisan, S. and M. Sawhney (2007). "A buyer`s guide to the innovation bazaa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5(6): pp 109.
     
     2.Porter, M. E. (1987). "From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corporat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3): pp 43-59.
     
     3.Porter, M. E. and C. van der Linde (1995). "Green and Competitive: Ending the Stalemat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5): pp 120-134.
     
     4.Aaker, D.A. (1984).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5.Ansoff, H.I. (1965). "Corporate Strategy. "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s
     
     6.Chandler, A. D. Jr. (1962). " Strategy and Structure. " Cambridge, Mass: M. I.T. Press.
     
     7.Miles, R. E. and Snow, C. C. (1978).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 an Process. " McGraw-Hills Press.
     
     8.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 New York: Free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493218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3218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郭炳伸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uo, Biing-Sh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洪裕清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ung, Yu Ch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洪裕清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ng, Yu Ch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Jul-2018 15:34:45 (UTC+8)-
dc.date.available 10-Jul-2018 15:34: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Jul-2018 15:34:4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93218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54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93218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國外醫療器材一直是我國醫療技術能夠不斷精進的關鍵,也協助了許多患者能夠在早期就進行疾病診斷、治療及監控,因此,無論在提升醫療品質或改善醫療成本效益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台灣的醫療產業自從政府全面推動全民健保之後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與挑戰。製藥業者或許從中取得了巨大的商機,然而醫療器材業者卻是面臨更嚴酷的挑戰。雖然在同一個產業,但是製藥公司和醫材公司的經營邏輯與思維是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靠進入健保給付取得可觀的市場銷量,而後者卻必須在健保重藥不重醫療技術的邏輯思維下努力從自費市場一點一點地累積能量、擴張版圖。
     Gary Hamel與C.K. Prahalad 兩人1990年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企業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指出,企業要在長期競爭中持續勝出,不能僅憑藉一時運氣的短期暢銷產品,而必須擁有一項「能為客戶帶來利益,為公司帶來利潤,長期而獨有的技能或技術」,做為一切經營、研發與策略制訂的依循核心,才能在持續變動的環境中,維持不變的致勝根基。然而在台灣有限的市場規模與高強度的競爭環境下,筆者看過太多公司想藉由短線操作快速取得績效,這些短線操作本身不管是在法律上或是道德上的角度都充滿爭議。身為醫療產業的從業人員,筆者始終相信用最高的道德操守並遵循最嚴格的法律規範方能贏得病患、醫療專業人員、政府主管機關的尊重並在長期的經營中獲得可持續的成功與競爭優勢。
     本研究試圖從產業外部環境、個案公司的內部資源與文化,分析探討個案公司為何能夠在這樣的競爭中繼續保持其龍頭的地位,研究結果發現產業外部環境因為健保給付的關係,導致產業間有著嚴重的成本導向思維,產業間策略、產品、市場推廣方式趨同也成了整體環境競爭激烈的原因之ㄧ,個案公司如何透過學習創新,打破戰略趨同的角度,發展出規避惡性競爭的區隔策略,作為產業間企業從事發展永續經營之策略思考,是此份研究可以探討跟學習的地方。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9
     第二章 醫療器材產業的分析 10
     第一節 全球醫療產業的概況 10
     第二節 我國醫材市場狀況 13
     第三節 我國醫材產業之五力分析 17
     第三章 公司個案分析 23
     第一節 個案背景 23
     第二節 壯生公司的文化與策略架構 26
     第三節 壯生公司的營銷策略與架構 32
     第四節 壯生公司的內部與外部訓練 38
     第五節 壯生公司的流程最佳化 48
     第四章 策略分析 50
     第一節 以SWOT分析個案公司 50
     第二節 以SWOT分析個案公司其應對策略 54
     第五章 結論 60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3218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醫療器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市場競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產業五力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WOT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外商醫療器材公司在台的競爭策略 以J&J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of Medical Device Company in Taiwan Take Johnson & Johnson as an exam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經濟部工業局(2017)。生技產業白皮書。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2.張慈映、林怡欣、蔡孟男、黃裕斌、謝秀欣、陳婉玲、游佩芬(2015)。 2015醫療器材產業年鑑。臺北市:工研院IEK。
     
     3.林暐璁(2014)。醫療器材公司業務銷售之策略行銷分析-以壯生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4.王樹雲(2013)。台灣心血管支架產業競爭分析。私立長庚大學,桃園縣。
     
     5.陳美雲(2012)。台灣醫療器材廠商風險管理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6.楊有策(2011)。跨國醫療器材廠商在台灣市場之新產品導入行銷策略-以外商S公司之人工關節墊片導入專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7.李惠雯(2009)。台灣透析醫療器材產業之競爭策略-以個案公司為例。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8.洪國清(2006)。台灣體外診斷醫療器材產業惡性競爭成因探討及可能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1.Nambisan, S. and M. Sawhney (2007). "A buyer`s guide to the innovation bazaa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5(6): pp 109.
     
     2.Porter, M. E. (1987). "From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corporat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3): pp 43-59.
     
     3.Porter, M. E. and C. van der Linde (1995). "Green and Competitive: Ending the Stalemat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5): pp 120-134.
     
     4.Aaker, D.A. (1984).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5.Ansoff, H.I. (1965). "Corporate Strategy. "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s
     
     6.Chandler, A. D. Jr. (1962). " Strategy and Structure. " Cambridge, Mass: M. I.T. Press.
     
     7.Miles, R. E. and Snow, C. C. (1978).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 an Process. " McGraw-Hills Press.
     
     8.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 New York: Free Press.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EMBA.023.2018.F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