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六朝時期宋玉辭賦的經典化及其意義
The Canonization of Song Yu’s Fu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作者 錢瑋東
Chin, Wai Tong
貢獻者 廖棟樑
錢瑋東
Chin, Wai Tong
關鍵詞 宋玉
辭賦
經典化
六朝文學批評
閱讀史
楚辭學
賦學
貴遊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8-Jul-2018 11:06:57 (UTC+8)
摘要   自兩漢以迄六朝,宋玉及其辭賦的評價與地位發生了巨大轉變,具體而言,即是從漢代頗受貶抑的負面形象,搖身而為齊梁論者筆下的文學經典。宋玉辭賦在六朝時期的經典化趨勢,前輩學者對此已多有著墨;然而,若謂「經典化」之現象總是涉及處於特定時代和特定社會中的讀者之閱讀和選擇的過程,則吾人猶可追問的是:「宋玉辭賦經典化」如何、為何形成於六朝?此一閱讀和選擇的過程又在何種程度上體現出六朝人有別於以往的思維、意識和文學觀念?緣此,本文一方面旨在析論宋玉辭賦經典化的過程(如何)和原因(為何),另一方面則企圖進而發掘此表象背後所潛藏著的深層意義。為達致以上目的,本文除第一章「緒論」和第五章「結論」外,其餘三章分別從文本閱讀史、文人心態史、文學觀念史三大主軸進行考索:
  第二章「『宋玉』『辭賦』的流傳、閱讀與經典化」採文本閱讀史之視野,主要討論宋玉辭賦「如何」經典化,亦即經典的形成問題。所謂「形成」,既是指「經典化」之形成過程,同時也是指向那些在六朝時期公認為宋玉所撰的辭賦作品如何形成並最終定型。這樣說並非意味著本文採取「後人偽作」說的立場,相反,本章的進路是:即使我們能判定(或至少大體上認定)那些文獻內容為真(亦即為先秦文獻),也不代表早在文獻產生之初,人們就將其視為「宋玉」所寫的「辭賦」作品文本。因此,「宋玉」「辭賦」如何成其為六朝人眼中的宋玉辭賦,它們又是以何種的模樣、型態為六朝的讀者所睹,而這又與其經典化有何關係,以至在此基礎上方才得以成立之經典化的具體情形為何,遂為本章探討之重要面向。
  第三章「文人心態史視域下的宋玉認同與經典化」採文人心態史之視野,主要處理的是宋玉辭賦「為何」經典化的問題。如第二章所論的宋玉辭賦之定型,雖有助於經典化之進行,唯仍僅屬此現象得以出現之必要條件,而尚非其充分條件。若欲指認宋玉辭賦在六朝時期經典化的核心原因,唯有從作為一「闡釋共同體」的六朝文人之心態研究入手,勘察其為何選擇認同於宋玉,始能臻於所謂「同情的瞭解」。本章旨在論證:六朝人視宋玉為貴遊文士之典型,宋玉辭賦的經典化現象遂當從六朝人投射向這種文士典型的強烈認同來理解;而此種典型之建構及認同之來源,則應求之於導其時文人心態轉變的政治和社會因素。
  在前兩章圍繞經典化的現象本身進行論析後,第四章「作為文學史『事件』的宋玉辭賦經典化」則採文學觀念史之視野,試圖抽繹出宋玉辭賦經典化之於中國文學史及文學批評史的意義。此所謂「意義」,並非等同於「影響」,它不專指宋玉辭賦經典化後帶來的文學觀念變動,而是主要強調如下的一面:我們能從這經典化的個案裡,看出哪些該時代同樣處於變動中的文學觀念?換言之,二者不一定是先因後果的關係,而總存在著互相交涉之可能。如此,則宋玉辭賦的經典化遂不是與其他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議題界限分明的獨立現象,它作為「事件」而置入文學觀念演變的歷時世界之中,其意義尚有待發掘。本章即擬從「楚辭學」、「賦學」與六朝的「經典化」潮流等三個角度切入,冀能開鑿出隱涵於此一事件之內「未被表述」的深層觀念。
  經由以上三章之考察,本文以為:六朝時期有別於此前的文本傳播環境、文人主流心態和文學歷史認知,使六朝人發現/發明了宋玉,並造就了宋玉辭賦的經典化;而追溯此一經典化之形成過程,又使我們從中發現了深藏於此現象背後的那些關乎文本閱讀史、文人心態史和文學觀念史的龐大而深刻的議題。「六朝時期宋玉辭賦的經典化及其意義」之研究,正是在連繫貫通這多層次和多面向之探考中獲致其價值。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吳廣平編注:《宋玉集》,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許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漢]韓嬰撰,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漢]司馬相如著,金國永校注:《司馬相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劉向撰,石光瑛校釋:《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劉歆撰,[晉]葛洪集,向新陽等校注:《西京雜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漢]揚雄撰,汪榮寶義疏:《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揚雄撰,華學誠匯證:《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漢]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魏]曹丕著,魏宏燦校注:《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晉]陸機著,楊明校箋:《陸機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晉]陸雲著,劉運好校注:《陸士龍文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晉]張輔著,舒焚校注:《楚國先賢傳校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頁534。
[晉]習鑿齒著,舒焚等校注:《襄陽耆舊記校注》,武漢:荊楚書社,1986年。
[晉]陶潛著,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南朝宋]謝靈運著,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梁]劉孝標注,朱鑄禹彙校集注:《世說新語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齊]江淹著,[明]胡之驥注:《江文通集彙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齊]謝朓著,曹融南校注:《謝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齊]謝朓著,陳冠球編注:《謝宣城全集》,大連:大連出版社,1998年。
[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沈約著,陳慶元校箋:《沈約集校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梁]劉勰著,劉永濟校釋:《文心雕龍校釋》,臺北:正中書局,1982年。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梁]劉勰著,[清]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梁]劉峻著,羅國威校注:《劉孝標集校注(修訂本)》,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
[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蕭統編,[唐]呂延濟等注,俞紹初等點校:《新校訂六家注文選》,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5年。
[梁]蕭綱著,肖占鵬等校注:《梁簡文帝集校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年。
[梁]蕭繹撰,許逸文校箋:《金樓子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吳冠文等彙校:《玉臺新詠彙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虞世南編纂:《北堂書鈔》,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清光緒十四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萬卷堂宋刊本。
[唐]歐陽詢等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姚思廉等撰:《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姚思廉等撰:《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唐]徐堅等撰:《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杜甫著,蕭滌非主編:《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李商隱著,劉學鍇、余恕誠編:《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歐陽修等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宋]王楙撰,王文錦點校:《野客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吳子良:《林下偶談》,收於《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24冊。
[宋]王應麟撰,武秀成等校證:《玉海藝文校證》,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明]陶宗儀編,[清]陶珽補:《說郛》,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78冊。
[明]吳訥等著:《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清]劉大櫆、吳德旋、林紓著:《論文偶記 初月樓古文緒論 春覺齋論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箚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貳)》,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連雲港市博物館等編:《尹灣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熊明輯校:《漢魏六朝雜傳集》,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徐樹錚輯:《諸家評點古文辭類纂》,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丁福林:《江淹年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丁福林:《半室齋文學論稿》,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
力之:《《楚辭》與中古文獻考說》,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于迎春:《秦漢士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于浴賢:《六朝賦述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中國屈原學會編:《楚辭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永平:《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永平:《六朝家族》,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
王立群:《《文選》成書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15年。
王承斌:《《文心雕龍》散論》,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
王家歆:《九辯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王國維著,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王琳:《六朝辭賦史》,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年。
王運熙:《文心雕龍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
王夢鷗:《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文化,1987年。
王德華:《唐前辭賦類型化特徵與辭賦分體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王麗麗:《歷史‧交流‧反應:接受美學的理論遞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甘懷真:《皇帝、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甘懷真編:《身分、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田曉菲:《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白芳:《人際稱謂與秦漢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任中敏編著,王福利校理:《優語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朱淵清:《書寫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朱碧蓮:《還芝齋讀楚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朱曉海:《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江從鎬:《宋玉考釋》,長沙:岳麓書社,2014年。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1990年。
何寄澎:《典範的遞承──中國古典詩文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2014年。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 古書通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冷衛國:《漢魏六朝賦學批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吳廣平:《宋玉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李長庚:《《文心雕龍》與《易》卦關係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李銳:《同文與族本:新出簡帛與古書形成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
李學勤:《初識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
李驁主編:《宋玉及其辭賦研究:第二屆宋玉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6年。
沈凡玉:《六朝同題詩歌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周一良:《周一良集‧第1卷:魏晉南北朝史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周振甫:《周振甫講《文心雕龍》》,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周勛初:《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林曉光:《王融與永明時代:南朝貴族及貴族文學的個案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祁立峰:《相似與差異:論南朝文學集團的書寫策略》,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年。
祁立峰:《遊戲與遊戲以外:南朝文學題材新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5年。
金應熙:《金應熙史學論文集(古代史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侯文華:《先秦諸子散文文體及其文化淵源》,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侯旭東:《近觀中古史:侯旭東自選集》,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俞士玲:《西晉文學考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俞志慧:《古「語」有之:先秦思想的一種背景與資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俞紹初、許逸民主編:《中外學者文選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姜書閣:《漢賦通義》,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查屏球:《從遊士到儒士──漢唐士風與文風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洪增宏:《道沿聖以傳經:《文心雕龍》反饋《周易》關係研究》,臺北:元華文創,2017年。
胡大雷:《中古文學集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胡念貽:《中國古代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范子燁編:《中古作家年譜彙考輯要》,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夏德靠:《先秦語類文獻形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孫機:《從歷史中醒來:孫機談中國古文物》,北京:三聯書店,2016年。
徐志嘯:《楚辭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徐沖:《中古時代的歷史書寫與皇帝權力起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徐建委:《《說苑》研究:以戰國秦漢之間的文獻累積與學術史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徐寶余:《庾信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殷光熹:《殷光熹文集‧第2卷,楚辭注評》,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
袁梅:《宋玉辭賦今讀》,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馬海英:《陳代詩歌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高秋鳳:《宋玉作品真偽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高秋鳳《楚辭三九暨後世以九名篇擬作之研探》,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常森:《屈原及楚辭學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張可禮:《東晉文藝綜合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旭華:《中古時期清濁官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張伯偉:《鍾嶸《詩品》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金龍:《北魏政治史》,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年。
張隆溪:《道與邏各斯:東西方文學闡釋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張萬起編:《世說新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
張蓓蓓:《東漢士風及其轉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1985年。
曹文心:《宋玉辭賦》,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
曹明綱:《賦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曹道衡、沈玉成編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章太炎:《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許又方:《主體屬性的追尋與重構──屈原的身分認同及漢人對他的閱讀與書寫》,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許又方:《楚辭雜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14年。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許結:《中國辭賦理論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十九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
郭建勛:《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郭建勛:《先唐辭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郭英德:《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恩維:《模擬與漢魏六朝文學嬗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陳順智:《魏晉南北朝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橋驛:《水經注研究二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陳韻竹:《論賦之緣起》,臺北:文津出版社,2015年。
陸侃如:《陸侃如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傅剛:《《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傅剛:《漢魏六朝文學與文獻論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傅剛主編:《中國古典文獻的閱讀與理解:中美學者「黌門對話」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傅榮賢:《出土簡帛與中國早期藏書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
彭安湘:《中古賦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彭春艷:《漢賦繫年考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游國恩:《游國恩楚辭論著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湯炳正:《屈賦新探》,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程本興等主編:《宋玉及其辭賦研究:2010年襄樊宋玉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程毅中:《程毅中文存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童嶺:《南齊時代的文學與思想》,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童嶺:《六朝隋唐漢籍舊鈔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逯欽立:《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楊明:《文心雕龍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金鼎等選編:《楚辭研究論文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葛志毅:《譚史齋論稿六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
詹福瑞:《論經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
詹鍈:《劉勰與《文心雕龍》》,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過常寶:《先秦文體與話語方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1985年。
熊良智:《楚辭的藝術形態及其傳播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褚斌杰:《楚辭要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趙沛霖:《屈賦研究論衡》,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
趙毅衡、胡易容編:《符號學──傳媒學辭典》,臺北:秀威資訊,2014年。
劉永濟:《屈賦通箋:附箋屈餘義》,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劉光裕:《先秦兩漢出版史論》,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專論)》,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劉剛:《宋玉辭賦考》,瀋陽:遼海出版社,2011年。
劉剛:《宋玉批評史論稿》,瀋陽:遼海出版社,2016年。
劉剛等編:《宋玉研究資料類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劉師培:《劉師培辛亥前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樂黛雲、陳珏編選:《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潘嘯龍:《楚辭與漢代文學論集》,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潘德榮:《西方詮釋學史》,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
蔡先金:《簡帛文學研究》,北京:學習出版社,2017年。
蔣禮鴻:《義府續貂》,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鄧國光:《《文心雕龍》文理研究:以孔子、屈原為樞紐軸心的要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鄧國光:《文章體統:中國文體學的正變與流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鄭良樹:《辭賦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鄭良樹:《百年漢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五南圖書,2009年。
穆克宏:《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1981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駢宇騫、段書安編著:《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駱鴻凱:《文選學》,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
戴聯斌:《從書籍史到閱讀史:閱讀史研究理論與方法》,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年。
繆鉞:《繆鉞全集‧第1卷,冰繭庵讀史存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羅宗強:《因緣集:羅宗強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羅宗強:《晚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
蘇雪林:《屈賦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0年。
蘇雪林:《詩經雜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從漢到唐的觀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龔斌:《南蘭陵蕭氏家族文化史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日]子安宣邦:《「事件」としての徂徠学》,東京:青土社,1990年,
[日]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日]內藤湖南著,夏應元等編譯:《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日]內藤湖南著,林曉光譯:《東洋文化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日]吉川忠夫著,王啟發譯:《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日]守屋美都雄著,錢杭等譯:《中國古代的家族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日]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日]谷川道雄主編,李憑等譯:《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日]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日]和久希:《六朝言語思想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7年。
[日]岡村繁著,陸曉光譯:《岡村繁全集‧第貳卷‧文選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日]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年。
[日]林田慎之助:《中國中世文學評論史》,東京:創文社,1979年。
[日]清水茂著,蔡毅譯:《清水茂漢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日]森三樹三郎:《梁の武帝──仏教王朝の悲劇──》,京都:平楽寺書店,1985年。
[日]森三樹三郎:《六朝士大夫の精神》,京都:同朋舍,1986年。
[日]渡辺信一郎:《中国古代国家の思想構造──專制国家とイデオロギー──》,東京:校倉書房,1994年。
[日]稀代麻也子:《『宋書』のなかの沈約──生きるということ──》,東京:汲古書院,2004年。
[日]興膳宏著,蕭燕婉譯注:《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2014年。
[日]濱口重國:《唐王朝の賤人制度》,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研究會,1966年。
[加]斯蒂文‧托托西(Steven Tötösy de Zepetnek)講演,馬瑞琦譯:《文學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美]卡勒(Culler, J.)著,李平譯:《文學理論入門》,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年。
[美]田菱(Wendy Swartz)著,張月譯:《閱讀陶淵明》,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胡秋蕾等譯:《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
[美]艾朗諾(Ronald Egan)著,杜斐然等譯:《美的焦慮:北宋士大夫的審美思想與追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美]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著,江寧康譯:《西方正典: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
[美]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美]孫康宜、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主編,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上卷‧1375年之前》,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美]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著,蘇瑞隆譯:《漢代宮廷文學與文化之探微:康達維自選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
[美]費什(Stanley Fish)著,文楚安譯:《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荷]佛克馬(Douwe Fokkema)、[荷]蟻布思(Elrud Ibsch)著,俞國強譯:《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德]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德]姚斯(Hans Robert Jauss)、[美]霍拉勃(Robert C. H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二)學位論文

王偉琴:《宋玉作品考辨》,鄭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論文,徐正英先生指導,2006年。
吳超:《漢魏六朝的宋玉批評研究》,瀋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劉剛先生指導,2013年。
呂光華:《南朝貴遊文學集團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朱守亮先生、呂凱先生指導,1990年。
李春:《唐詩對宋玉的接受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莫道才先生指導,2013年。
周芳仰:《「神女論述」與「欲望文本」──宋玉賦到江淹賦》,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蔡英俊先生指導,2001年。
姚蓓:《先唐宋玉研究史論》,湖南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吳廣平先生指導,2012年。
拜昆芬:《劉勰《文心雕龍》有關宋玉賦的批評探微》,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段宗社先生指導,2017年。
范義財:《「屈宋」並稱問題批評史論》,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劉剛先生、周奇文先生指導,2013年。
殷志芳:《論庾信創作對《楚辭》的接受》,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魏耕原先生指導,2007年。
郭章裕:《古代「雜文」的演變──從《文心雕龍》、《昭明文選》到《文苑英華》》,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簡宗梧先生指導,2010年。
陳鵬翔:《中英古典詩裡的秋天:主題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朱立民先生、柯慶明先生指導,1979年。
翟盼:《魏晉南北朝「悲秋」文學研究》,湘潭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碩士論文,趙成林先生指導,2014年。
劉女娘:《歷代擬宋玉作品對宋玉文學創作及其形象的接受》,瀋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劉剛先生指導,2014年。
樊東:《《韓詩外傳》著述體例及相關問題研究》,上海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論文,寧鎮疆先生指導,2016年。
魏穎:《論漢以來對宋玉作品的文學接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劉剛先生、高長山先生指導,2013年。

(三)單篇論文

丁玲:〈歷代楚辭類與賦類目關係述略〉,《職大學報》2015年第1期,頁23-26。
力之:〈宋玉〈高唐〉〈神女〉二賦之序為史辭辨〉,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15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頁188-199。
力之:〈略論《文選》與《翰林論》《集林》等之關係〉,收於王立群主編:《第十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230-239。
仇鹿鳴:〈略談魏晉的雜傳〉,《史學史研究》2006年第1期,頁38-43。
王以憲:〈論賦學與楚辭學的分合〉,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1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頁139-157。
王德權:〈「臣某」與唐代君臣關係──學說史的檢討〉,《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52期,2014年12月,頁1-44。
王蘇鳳:〈劉向《新序》著作性質考辨〉,《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2000年7月,頁97-98。
田曉菲:〈諸子的黃昏:中國中古時代的子書〉,《中國文化》2008年第1期,頁64-75。
向天令:〈試論兩漢對宋玉的評價〉,《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頁3、128。
朱曉海:〈讀《文選》之〈與朝歌令吳質書〉等三篇書後〉,《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1期,2004年1月,頁70-75。
朱曉海:〈「貴遊文學」獻疑〉,收於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五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頁91-120。
艾初玲:〈懷秋獨悲此,平生何謂平──略論庾信對宋玉「悲秋」情結的繼承和發展〉,《船山學刊》2006年第3期,頁115-117。
艾初玲:〈論宋玉及其作品的接受在六朝的演變〉,《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4期,2010年8月,頁102-105。
何偉文:〈論西方詩辯傳統的形成〉,《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24輯,2016年6月,頁345-358。
何新文:〈從「辭賦不分」到「以賦論賦」──古代賦文體論述的發展趨勢及當代啟示〉,《文學遺產》2015年第2期,頁4-14。
吳承學、李曉紅:〈任昉《文章緣起》考論〉,《文學遺產》2007年第4期,頁14-25。
吳廣平:〈20世紀宋玉研究述評〉,《中州學刊》2002年第1期,頁54-59、95。
李少花:〈試論宋玉感傷主義文學傳統對庾信後期文學創作的影響〉,《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40-43。
李文鈺:〈從〈神女賦〉到〈洛神賦〉──女神書寫的創造、模擬與轉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1期,2014年11月,頁33-62。
李平、黃誠楨:〈《文心雕龍‧辨騷》「博徒」褒貶色彩問題略議〉,《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5期,2017年5月,頁65-69。
李隆獻:〈《文選》宋玉〈對楚王問〉箋證及相關的兩個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4年6月,頁171-208。
李錫鎮:〈試論鍾嶸《詩品》與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的對立關係〉,收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國詩學會議」籌備委員會主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頁363-419。
沈凡玉:〈從感時興懷到吟詠四季──魏晉至齊梁詩歌中「季節」書寫的嬗變〉,《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8期,2007年3月,頁1-30。
肖玲君:〈劉勰的宋玉研究述評〉,《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376-379。
林文月:〈潘岳陸機詩中的「南方」意識〉,《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6月,頁1-38。
林伯謙:〈出家到棲隱──論劉孝標命定思想與宗教情懷的轉化〉,《文與哲》第20期,2012年6月,頁127-164。
林曉光:〈〈閑情賦〉譜系的文獻還原──基於中世文獻構造與文體性的綜合研究〉,《文學評論》2014年第3期,頁204-214。
林曉光:〈比較視域下的回顧與批判──日本六朝貴族制研究平議〉,《文史哲》2017年第5期,頁20-42。
祁國宏:〈宋玉辭賦流布綜考〉,《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7年3月,頁38-43。
金榮權:〈論宋玉形象的歷史演變及原因〉,《江漢論壇》2005年第9期,頁117-120。
胡大雷:〈論「語體」及文體的前「文體」狀態〉,《文學遺產》2012年第1期,頁17-24。
胡正之:〈從班固悲士論兩漢知識分子性格之轉變〉,收於王初慶等著:《兩漢文學學術研討論文集》,臺北:華嚴出版社,1995年,頁179-200。
胡寶華:〈從「君臣之義」到「君臣道合」──論唐宋時期君臣觀念的發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頁26-34。
孫晶:〈宋玉賦風傳統的回歸與新變──論賦史上的擬風賦〉,《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3期,2017年5月,頁1-6、10。
徐有富:〈先唐別集考述〉,《文學遺產》2003年第4期,頁26-32。
高貝:〈論林田慎之助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特點──以《中國中世文學評論史》為中心〉,《安徽文學》2013年第10期,頁75-77。
常昭:〈北京大學藏漢簡〈反淫〉篇與七體〉,《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頁46-51。
張法祥:〈宋玉含才 驚采絕艷──《文心雕龍》論宋玉〉,《江漢論壇》2010年第5期,頁114-119。
張德恆:〈《文心雕龍》徵引宋玉及其作品闡論〉,《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5期,2017年9月,頁24-31。
許云和:〈經典建構:《隋書‧經籍志》總集的範式意義〉,《文學遺產》2015年第4期,頁46-57。
許銘全:〈謝靈運〈擬鄴中集八首並序〉中的文學批評義涵──兼論擬作中的抒情自我問題〉,《清華中文學報》第12期,2014年12月,頁47-101。
郭章裕:〈「夢寐」與「不寐」──神女與閑邪類型辭賦之勸諭策略及意義〉,《淡江中文學報》第30期,2014年6月,頁1-35。
陳祥謙:〈六朝《文章志》與別集之敘錄〉,《圖書情報工作網刊》2011年10月號,頁56-61。
陳靜:〈抄本傳播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作者、讀者和作品〉,《出版科學》2010年第2期,頁95-102。
陳韻竹:〈「騷」與「騷人」義涵考辨──論魏晉南北朝辭、賦文體分類與文學發展概念〉,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2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年,頁391-401。
陳鷗帆:〈效果歷史與文學經典〉,《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頁147-149。
傅剛、邵永海:〈北大藏漢簡〈反淫〉簡說〉,《文物》2011年第6期,頁78-79。
曾毅:〈檀道鸞的文學批評觀研究〉,《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頁133-136。
湯漳平:〈宋玉作品真偽辯〉,《文學評論》1991年第5期,頁64-75。
湯漳平:〈楚賦與道家文化〉,《文學評論》1993年第4期,頁89-95。
童慶炳:〈文學經典建構諸因素及其關係〉,《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5期,2005年9月,頁71-78。
馮莉:〈賦與騷──以《文選》列賦為首與別騷於賦為中心〉,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17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頁234-240。
楊玉成:〈士庶、性別、地域──論南北朝的文學閱讀〉,收於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1-90。
楊玉成:〈戰國讀者──語言的爆炸與閱讀理論〉,收於東華大學中文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頁145-242。
葉汝駿:〈20世紀以來《文心雕龍‧辨騷》研究綜述〉,《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3期,2016年6月,頁53-59。
廖群:〈「說」、「傳」、「語」:先秦「說體」考索〉,《文學遺產》2006年第6期,頁28-36。
廖群:〈「行吟澤畔」:屈辭傳播方式考索〉,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17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頁89-97。
趙燦鵬:〈劉孝標〈辯命論〉寫作年代新證〉,收於中國中古史集刊編委會編:《中國中古史集刊‧第3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頁173-178。
劉剛:〈關於兩漢宋玉批評的批評〉,《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9卷第5期,2007年10月,頁25-29。
劉剛:〈劉勰對宋玉的批評與宋玉文學史地位的確立〉,《瀋陽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頁70-74。
劉剛:〈從宋玉事跡的散記與宋玉傳的撰寫看兩漢魏晉的宋玉評價〉,《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0卷第3期,2008年6月,頁29-33。
劉剛、高俊娜:〈《文選》對宋玉辭賦著錄所反映的宋玉批評問題〉,《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1卷第3期,2009年6月,頁20-25。
蔣方、張忠智:〈論楚辭文體在魏晉六朝的傳播與接受〉,《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1卷第4期,2002年7月,頁103-107。
蔣方:〈從分別屈、宋到屈、宋並舉──漢魏六朝時期關於楚辭的文體認識〉,《古典文學知識》2004年第6期,頁29-34。
鄭毓瑜:〈齊梁文學論爭中的「典律」反思〉,《臺大中文學報》第10期,1998年5月,頁209-240。
鞏本棟:〈漢賦起源新論〉,《學術研究》2010年第10期,頁125-133。
蕭振豪:〈《古文苑》所收「宋玉賦」韻讀及真偽問題重探〉,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17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頁140-156。
錢瑋東:〈魏晉間《詩經》典雅觀之形成及其與西晉雅化詩風之交涉〉,《中國文學研究》第44期,2017年7月,頁33-74。
簡宗梧:〈從漢到唐貴遊活動的轉型與賦體變化之考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年6月,頁59-78。
簡宗梧:〈六朝世變與貴遊賦的衍變〉,收於李豐楙主編:《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文化與世變(文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19-40。
簡宗梧:〈賦與設辭問對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2005年12月,頁17-30。
顏崑陽:〈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7月,頁1-36。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1-67。
顏崑陽:〈中國古代原生性「源流文學史觀」詮釋模型之重構初論〉,《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頁231-272。
羅新:〈跋北魏鄭平城妻李暉儀墓誌〉,《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6期,頁44-49。
羅福頤:〈臨沂漢簡所見古籍概略〉,收於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等編:《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頁10-51。
蘇慧霜:〈哀怨起騷人──騷體悲秋文學探析〉,《興大人文學報》第36期,2006年3月,頁23-54。
[日]川合安著,楊洪俊譯:〈日本的六朝貴族制研究〉,《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頁20-27。
[日]石川忠久:〈關於陶淵明的幾個問題〉,收於趙敏俐等主編:《中國中古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頁381-387。
[日]江村治樹:〈漢代官僚論の研究史的考察──とくに「主・客」論争によせて──〉,《名古屋大学東洋史研究報告》第3號,1975年3月,頁75-88。
[日]谷口洋:〈巫山の朝雲──宋玉賦の不定型さについて──〉,《敘說》(奈良女子大學日本亞洲語言文化學會)第40期,2013年3月,頁237-251。
[日]谷口洋:〈「作者」宋玉の誕生──漢魏六朝における「作者」意識──〉,《六朝學術學會報》第16集,2015年3月,頁1-17。
[日]谷口洋:〈淺論宋玉賦的敘述模式〉,收於許結、易聞曉主編:《中國賦學‧第3輯,第十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頁284-294
[日]谷口洋:〈試論西漢士人的宋玉情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2017年1月,頁1-5。
[日]和田英信:〈中国の文学史的思考──『漢書』芸文志詩賦略、そして『宋書』謝霊運伝論──〉,《お茶の水女子大学人文科学紀要》第52卷,1999年3月,頁33-47。
[日]林田慎之助著,曹旭譯:〈《宋書‧謝靈運傳論》和文學史的自覺〉,《銅仁學院學報》第16卷第2期,2014年3月,頁11-18。
[日]稻畑耕一郎:〈宋玉をめぐって──宋玉文学への一視点──〉,《古代研究》(早稻田古代研究會)第3期,1972年9月,頁17-31。
[日]稻畑耕一郎:〈「宋玉」論──その文学的評価の定立をめぐって──〉,收於目加田誠博士古稀記念中國文學論集編集委員會:《目加田誠博士古稀記念中國文學論集》,東京:龍溪書舍,1974年,頁67-97。
[日]稻畑耕一郎:〈「宋玉」の別集──その編纂・流布・散佚のあいだに──〉,《中國古典研究》(早稻田大學中國古典研究會)第20期,1975年1月,頁101-121。
[日]稻畑耕一郎:〈宋玉集補説──『宋玉子』から『宋玉集』へ──〉,《中國文學研究》(早稻田大學中國文學會)第7期,1981年12月,頁38-56。
[日]興膳宏:〈宋玉像の推移〉,《學林》(立命館大學中國藝文研究會)第53‧54期,2011年12月,頁233-261。
[美]David R. Knechtges, “Southern Metal and Feather Fan: The “Southern Consciousness” of Lu Ji,” in Ping Wang and Nicholas Morrow Williams eds., Southern Identity and Southern Estrangement in Medieval Chinese Poet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 19-42.
[美]柯馬丁(Martin Kern)著,楊治宜等譯:〈《史記》裡的「作者」概念〉,收於柯馬丁、李紀祥主編:《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續編》,臺北:唐山出版社,2016年,頁23-61。
[美]顧史考(Scott Cook):〈以戰國竹書重讀《古書通例》〉,收於梁濤、白立超編:《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桂林:灕江出版社,2012年,頁108-126。
[奧地利]Fuehrer Bernhard, “Glimpses into Zhong Hong’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ith Remarks on Manifestations of the Zhouyi in his Writing,”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67, No.1, 2004, pp. 64-78.
[德]卜松山(Karl-Heinz Pohl)著,成川譯:〈屈原和八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8期,1993年8月,頁83-9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02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2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廖棟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錢瑋東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in, Wai To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錢瑋東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in, Wai To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Jul-2018 11:06:57 (UTC+8)-
dc.date.available 18-Jul-2018 11:06:5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Jul-2018 11:06:5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15102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73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15102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兩漢以迄六朝,宋玉及其辭賦的評價與地位發生了巨大轉變,具體而言,即是從漢代頗受貶抑的負面形象,搖身而為齊梁論者筆下的文學經典。宋玉辭賦在六朝時期的經典化趨勢,前輩學者對此已多有著墨;然而,若謂「經典化」之現象總是涉及處於特定時代和特定社會中的讀者之閱讀和選擇的過程,則吾人猶可追問的是:「宋玉辭賦經典化」如何、為何形成於六朝?此一閱讀和選擇的過程又在何種程度上體現出六朝人有別於以往的思維、意識和文學觀念?緣此,本文一方面旨在析論宋玉辭賦經典化的過程(如何)和原因(為何),另一方面則企圖進而發掘此表象背後所潛藏著的深層意義。為達致以上目的,本文除第一章「緒論」和第五章「結論」外,其餘三章分別從文本閱讀史、文人心態史、文學觀念史三大主軸進行考索:
  第二章「『宋玉』『辭賦』的流傳、閱讀與經典化」採文本閱讀史之視野,主要討論宋玉辭賦「如何」經典化,亦即經典的形成問題。所謂「形成」,既是指「經典化」之形成過程,同時也是指向那些在六朝時期公認為宋玉所撰的辭賦作品如何形成並最終定型。這樣說並非意味著本文採取「後人偽作」說的立場,相反,本章的進路是:即使我們能判定(或至少大體上認定)那些文獻內容為真(亦即為先秦文獻),也不代表早在文獻產生之初,人們就將其視為「宋玉」所寫的「辭賦」作品文本。因此,「宋玉」「辭賦」如何成其為六朝人眼中的宋玉辭賦,它們又是以何種的模樣、型態為六朝的讀者所睹,而這又與其經典化有何關係,以至在此基礎上方才得以成立之經典化的具體情形為何,遂為本章探討之重要面向。
  第三章「文人心態史視域下的宋玉認同與經典化」採文人心態史之視野,主要處理的是宋玉辭賦「為何」經典化的問題。如第二章所論的宋玉辭賦之定型,雖有助於經典化之進行,唯仍僅屬此現象得以出現之必要條件,而尚非其充分條件。若欲指認宋玉辭賦在六朝時期經典化的核心原因,唯有從作為一「闡釋共同體」的六朝文人之心態研究入手,勘察其為何選擇認同於宋玉,始能臻於所謂「同情的瞭解」。本章旨在論證:六朝人視宋玉為貴遊文士之典型,宋玉辭賦的經典化現象遂當從六朝人投射向這種文士典型的強烈認同來理解;而此種典型之建構及認同之來源,則應求之於導其時文人心態轉變的政治和社會因素。
  在前兩章圍繞經典化的現象本身進行論析後,第四章「作為文學史『事件』的宋玉辭賦經典化」則採文學觀念史之視野,試圖抽繹出宋玉辭賦經典化之於中國文學史及文學批評史的意義。此所謂「意義」,並非等同於「影響」,它不專指宋玉辭賦經典化後帶來的文學觀念變動,而是主要強調如下的一面:我們能從這經典化的個案裡,看出哪些該時代同樣處於變動中的文學觀念?換言之,二者不一定是先因後果的關係,而總存在著互相交涉之可能。如此,則宋玉辭賦的經典化遂不是與其他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議題界限分明的獨立現象,它作為「事件」而置入文學觀念演變的歷時世界之中,其意義尚有待發掘。本章即擬從「楚辭學」、「賦學」與六朝的「經典化」潮流等三個角度切入,冀能開鑿出隱涵於此一事件之內「未被表述」的深層觀念。
  經由以上三章之考察,本文以為:六朝時期有別於此前的文本傳播環境、文人主流心態和文學歷史認知,使六朝人發現/發明了宋玉,並造就了宋玉辭賦的經典化;而追溯此一經典化之形成過程,又使我們從中發現了深藏於此現象背後的那些關乎文本閱讀史、文人心態史和文學觀念史的龐大而深刻的議題。「六朝時期宋玉辭賦的經典化及其意義」之研究,正是在連繫貫通這多層次和多面向之探考中獲致其價值。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之導出 1
 第二節 研究論題之開展 9
 第三節 研究成果之檢討 1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25
  一、研究方法 25
  二、章節安排 28

第二章 「宋玉」「辭賦」的流傳、閱讀與經典化 31
 第一節 六朝以前「宋玉」「辭賦」的生成與流傳 33
  一、〈對楚王問〉的生成、流傳及相關問題 33
  二、宋玉諸賦的生成、流傳及相關問題 44
 第二節 六朝時期「宋玉」「辭賦」的流傳與閱讀 56
  一、漢晉間「宋玉」「辭賦」的流傳與《宋玉集》的出現 56
  二、《宋玉集》及總集的傳播與六朝人對「宋玉」「辭賦」的閱讀 65
 第三節 六朝時期宋玉辭賦經典化的形成 70
  一、宋玉辭賦的流傳、繼作與「作品史意識」的奠立 70
  二、「宋玉賦源」觀的建構與宋玉辭賦經典化的形成 74
 第四節 小結 80

第三章 文人心態史視域下的宋玉認同與經典化 83
 第一節 兩個典型:「屈宋」的並稱與對舉 83
  一、「屈宋」並稱及其相關問題 83
  二、六朝時期的屈原形象與「屈原認同」:以「屈賈」及「屈伍」並稱為例 89
  三、六朝時期的宋玉形象與「宋玉認同」 94
 第二節 從「不遇」到「貴遊」:漢魏六朝文人的生命安頓 102
  一、漢代官僚體系與「不遇」心態 103
  二、六朝貴族社會與「貴遊」意識 110
 第三節 六朝時期「宋玉認同」的形成與演變 120
  一、「南方」意識與「宋玉認同」的萌芽 120
  二、「貴遊」意識與「宋玉認同」的形成和演變 123
 第四節 小結 132

第四章 作為文學史「事件」的宋玉辭賦經典化 135
 第一節 作為「楚辭學」事件的宋玉辭賦經典化 136
  一、《宋書‧謝靈運傳論》與「辭人」的崛起 136
  二、《文心雕龍‧辨騷》與「為騷辯護」的展開 145
 第二節 作為「賦學」事件的宋玉辭賦經典化 153
  一、「賦別於騷」與「宋玉賦源」觀 153
  二、小賦「尊體」意識與「宋玉賦源」觀 161
 第三節 文學史自覺:六朝的「經典化」潮流與宋玉辭賦經典化 170
  一、「文學史自覺」的提出 170
  二、「文學史自覺」視域下的《宋書‧謝靈運傳論》 174
  三、「文學史自覺」與宋玉辭賦經典化 179
 第四節 小結 186

第五章 結論 189
 第一節 本文研究之總結 189
 第二節 未來研究之展望 191

參考文獻 193
zh_TW
dc.format.extent 386896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2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宋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辭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典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六朝文學批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閱讀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楚辭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賦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貴遊zh_TW
dc.title (題名) 六朝時期宋玉辭賦的經典化及其意義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Canonization of Song Yu’s Fu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吳廣平編注:《宋玉集》,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許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漢]韓嬰撰,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漢]司馬相如著,金國永校注:《司馬相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劉向撰,石光瑛校釋:《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劉歆撰,[晉]葛洪集,向新陽等校注:《西京雜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漢]揚雄撰,汪榮寶義疏:《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揚雄撰,華學誠匯證:《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漢]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魏]曹丕著,魏宏燦校注:《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晉]陸機著,楊明校箋:《陸機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晉]陸雲著,劉運好校注:《陸士龍文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晉]張輔著,舒焚校注:《楚國先賢傳校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頁534。
[晉]習鑿齒著,舒焚等校注:《襄陽耆舊記校注》,武漢:荊楚書社,1986年。
[晉]陶潛著,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南朝宋]謝靈運著,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梁]劉孝標注,朱鑄禹彙校集注:《世說新語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齊]江淹著,[明]胡之驥注:《江文通集彙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齊]謝朓著,曹融南校注:《謝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齊]謝朓著,陳冠球編注:《謝宣城全集》,大連:大連出版社,1998年。
[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沈約著,陳慶元校箋:《沈約集校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梁]劉勰著,劉永濟校釋:《文心雕龍校釋》,臺北:正中書局,1982年。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梁]劉勰著,[清]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梁]劉峻著,羅國威校注:《劉孝標集校注(修訂本)》,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
[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蕭統編,[唐]呂延濟等注,俞紹初等點校:《新校訂六家注文選》,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5年。
[梁]蕭綱著,肖占鵬等校注:《梁簡文帝集校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年。
[梁]蕭繹撰,許逸文校箋:《金樓子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吳冠文等彙校:《玉臺新詠彙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虞世南編纂:《北堂書鈔》,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清光緒十四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萬卷堂宋刊本。
[唐]歐陽詢等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姚思廉等撰:《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姚思廉等撰:《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唐]徐堅等撰:《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杜甫著,蕭滌非主編:《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李商隱著,劉學鍇、余恕誠編:《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歐陽修等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宋]王楙撰,王文錦點校:《野客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吳子良:《林下偶談》,收於《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24冊。
[宋]王應麟撰,武秀成等校證:《玉海藝文校證》,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明]陶宗儀編,[清]陶珽補:《說郛》,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78冊。
[明]吳訥等著:《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清]劉大櫆、吳德旋、林紓著:《論文偶記 初月樓古文緒論 春覺齋論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箚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貳)》,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連雲港市博物館等編:《尹灣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熊明輯校:《漢魏六朝雜傳集》,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徐樹錚輯:《諸家評點古文辭類纂》,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丁福林:《江淹年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丁福林:《半室齋文學論稿》,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
力之:《《楚辭》與中古文獻考說》,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于迎春:《秦漢士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于浴賢:《六朝賦述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中國屈原學會編:《楚辭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永平:《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永平:《六朝家族》,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
王立群:《《文選》成書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15年。
王承斌:《《文心雕龍》散論》,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
王家歆:《九辯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王國維著,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王琳:《六朝辭賦史》,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年。
王運熙:《文心雕龍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
王夢鷗:《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文化,1987年。
王德華:《唐前辭賦類型化特徵與辭賦分體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王麗麗:《歷史‧交流‧反應:接受美學的理論遞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甘懷真:《皇帝、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甘懷真編:《身分、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田曉菲:《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白芳:《人際稱謂與秦漢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任中敏編著,王福利校理:《優語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朱淵清:《書寫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朱碧蓮:《還芝齋讀楚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朱曉海:《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江從鎬:《宋玉考釋》,長沙:岳麓書社,2014年。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1990年。
何寄澎:《典範的遞承──中國古典詩文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2014年。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 古書通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冷衛國:《漢魏六朝賦學批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吳廣平:《宋玉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李長庚:《《文心雕龍》與《易》卦關係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李銳:《同文與族本:新出簡帛與古書形成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
李學勤:《初識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
李驁主編:《宋玉及其辭賦研究:第二屆宋玉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6年。
沈凡玉:《六朝同題詩歌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周一良:《周一良集‧第1卷:魏晉南北朝史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周振甫:《周振甫講《文心雕龍》》,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周勛初:《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林曉光:《王融與永明時代:南朝貴族及貴族文學的個案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祁立峰:《相似與差異:論南朝文學集團的書寫策略》,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年。
祁立峰:《遊戲與遊戲以外:南朝文學題材新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5年。
金應熙:《金應熙史學論文集(古代史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侯文華:《先秦諸子散文文體及其文化淵源》,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侯旭東:《近觀中古史:侯旭東自選集》,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俞士玲:《西晉文學考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俞志慧:《古「語」有之:先秦思想的一種背景與資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俞紹初、許逸民主編:《中外學者文選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姜書閣:《漢賦通義》,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查屏球:《從遊士到儒士──漢唐士風與文風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洪增宏:《道沿聖以傳經:《文心雕龍》反饋《周易》關係研究》,臺北:元華文創,2017年。
胡大雷:《中古文學集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胡念貽:《中國古代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范子燁編:《中古作家年譜彙考輯要》,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夏德靠:《先秦語類文獻形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孫機:《從歷史中醒來:孫機談中國古文物》,北京:三聯書店,2016年。
徐志嘯:《楚辭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徐沖:《中古時代的歷史書寫與皇帝權力起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徐建委:《《說苑》研究:以戰國秦漢之間的文獻累積與學術史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徐寶余:《庾信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殷光熹:《殷光熹文集‧第2卷,楚辭注評》,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
袁梅:《宋玉辭賦今讀》,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馬海英:《陳代詩歌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高秋鳳:《宋玉作品真偽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高秋鳳《楚辭三九暨後世以九名篇擬作之研探》,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常森:《屈原及楚辭學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張可禮:《東晉文藝綜合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旭華:《中古時期清濁官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張伯偉:《鍾嶸《詩品》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金龍:《北魏政治史》,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年。
張隆溪:《道與邏各斯:東西方文學闡釋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張萬起編:《世說新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
張蓓蓓:《東漢士風及其轉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1985年。
曹文心:《宋玉辭賦》,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
曹明綱:《賦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曹道衡、沈玉成編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章太炎:《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許又方:《主體屬性的追尋與重構──屈原的身分認同及漢人對他的閱讀與書寫》,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許又方:《楚辭雜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14年。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許結:《中國辭賦理論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十九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
郭建勛:《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郭建勛:《先唐辭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郭英德:《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恩維:《模擬與漢魏六朝文學嬗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陳順智:《魏晉南北朝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橋驛:《水經注研究二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陳韻竹:《論賦之緣起》,臺北:文津出版社,2015年。
陸侃如:《陸侃如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傅剛:《《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傅剛:《漢魏六朝文學與文獻論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傅剛主編:《中國古典文獻的閱讀與理解:中美學者「黌門對話」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傅榮賢:《出土簡帛與中國早期藏書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
彭安湘:《中古賦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彭春艷:《漢賦繫年考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游國恩:《游國恩楚辭論著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湯炳正:《屈賦新探》,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程本興等主編:《宋玉及其辭賦研究:2010年襄樊宋玉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程毅中:《程毅中文存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童嶺:《南齊時代的文學與思想》,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童嶺:《六朝隋唐漢籍舊鈔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逯欽立:《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楊明:《文心雕龍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金鼎等選編:《楚辭研究論文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葛志毅:《譚史齋論稿六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
詹福瑞:《論經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
詹鍈:《劉勰與《文心雕龍》》,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過常寶:《先秦文體與話語方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1985年。
熊良智:《楚辭的藝術形態及其傳播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褚斌杰:《楚辭要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趙沛霖:《屈賦研究論衡》,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
趙毅衡、胡易容編:《符號學──傳媒學辭典》,臺北:秀威資訊,2014年。
劉永濟:《屈賦通箋:附箋屈餘義》,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劉光裕:《先秦兩漢出版史論》,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專論)》,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劉剛:《宋玉辭賦考》,瀋陽:遼海出版社,2011年。
劉剛:《宋玉批評史論稿》,瀋陽:遼海出版社,2016年。
劉剛等編:《宋玉研究資料類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劉師培:《劉師培辛亥前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樂黛雲、陳珏編選:《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潘嘯龍:《楚辭與漢代文學論集》,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潘德榮:《西方詮釋學史》,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
蔡先金:《簡帛文學研究》,北京:學習出版社,2017年。
蔣禮鴻:《義府續貂》,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鄧國光:《《文心雕龍》文理研究:以孔子、屈原為樞紐軸心的要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鄧國光:《文章體統:中國文體學的正變與流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鄭良樹:《辭賦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鄭良樹:《百年漢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五南圖書,2009年。
穆克宏:《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1981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駢宇騫、段書安編著:《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駱鴻凱:《文選學》,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
戴聯斌:《從書籍史到閱讀史:閱讀史研究理論與方法》,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年。
繆鉞:《繆鉞全集‧第1卷,冰繭庵讀史存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羅宗強:《因緣集:羅宗強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羅宗強:《晚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
蘇雪林:《屈賦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0年。
蘇雪林:《詩經雜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從漢到唐的觀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龔斌:《南蘭陵蕭氏家族文化史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日]子安宣邦:《「事件」としての徂徠学》,東京:青土社,1990年,
[日]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日]內藤湖南著,夏應元等編譯:《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日]內藤湖南著,林曉光譯:《東洋文化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日]吉川忠夫著,王啟發譯:《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日]守屋美都雄著,錢杭等譯:《中國古代的家族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日]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日]谷川道雄主編,李憑等譯:《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日]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日]和久希:《六朝言語思想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7年。
[日]岡村繁著,陸曉光譯:《岡村繁全集‧第貳卷‧文選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日]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年。
[日]林田慎之助:《中國中世文學評論史》,東京:創文社,1979年。
[日]清水茂著,蔡毅譯:《清水茂漢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日]森三樹三郎:《梁の武帝──仏教王朝の悲劇──》,京都:平楽寺書店,1985年。
[日]森三樹三郎:《六朝士大夫の精神》,京都:同朋舍,1986年。
[日]渡辺信一郎:《中国古代国家の思想構造──專制国家とイデオロギー──》,東京:校倉書房,1994年。
[日]稀代麻也子:《『宋書』のなかの沈約──生きるということ──》,東京:汲古書院,2004年。
[日]興膳宏著,蕭燕婉譯注:《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2014年。
[日]濱口重國:《唐王朝の賤人制度》,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研究會,1966年。
[加]斯蒂文‧托托西(Steven Tötösy de Zepetnek)講演,馬瑞琦譯:《文學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美]卡勒(Culler, J.)著,李平譯:《文學理論入門》,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年。
[美]田菱(Wendy Swartz)著,張月譯:《閱讀陶淵明》,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胡秋蕾等譯:《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
[美]艾朗諾(Ronald Egan)著,杜斐然等譯:《美的焦慮:北宋士大夫的審美思想與追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美]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著,江寧康譯:《西方正典: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
[美]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美]孫康宜、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主編,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上卷‧1375年之前》,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美]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著,蘇瑞隆譯:《漢代宮廷文學與文化之探微:康達維自選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
[美]費什(Stanley Fish)著,文楚安譯:《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荷]佛克馬(Douwe Fokkema)、[荷]蟻布思(Elrud Ibsch)著,俞國強譯:《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德]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德]姚斯(Hans Robert Jauss)、[美]霍拉勃(Robert C. H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二)學位論文

王偉琴:《宋玉作品考辨》,鄭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論文,徐正英先生指導,2006年。
吳超:《漢魏六朝的宋玉批評研究》,瀋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劉剛先生指導,2013年。
呂光華:《南朝貴遊文學集團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朱守亮先生、呂凱先生指導,1990年。
李春:《唐詩對宋玉的接受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莫道才先生指導,2013年。
周芳仰:《「神女論述」與「欲望文本」──宋玉賦到江淹賦》,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蔡英俊先生指導,2001年。
姚蓓:《先唐宋玉研究史論》,湖南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吳廣平先生指導,2012年。
拜昆芬:《劉勰《文心雕龍》有關宋玉賦的批評探微》,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段宗社先生指導,2017年。
范義財:《「屈宋」並稱問題批評史論》,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劉剛先生、周奇文先生指導,2013年。
殷志芳:《論庾信創作對《楚辭》的接受》,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魏耕原先生指導,2007年。
郭章裕:《古代「雜文」的演變──從《文心雕龍》、《昭明文選》到《文苑英華》》,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簡宗梧先生指導,2010年。
陳鵬翔:《中英古典詩裡的秋天:主題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朱立民先生、柯慶明先生指導,1979年。
翟盼:《魏晉南北朝「悲秋」文學研究》,湘潭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碩士論文,趙成林先生指導,2014年。
劉女娘:《歷代擬宋玉作品對宋玉文學創作及其形象的接受》,瀋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劉剛先生指導,2014年。
樊東:《《韓詩外傳》著述體例及相關問題研究》,上海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論文,寧鎮疆先生指導,2016年。
魏穎:《論漢以來對宋玉作品的文學接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劉剛先生、高長山先生指導,2013年。

(三)單篇論文

丁玲:〈歷代楚辭類與賦類目關係述略〉,《職大學報》2015年第1期,頁23-26。
力之:〈宋玉〈高唐〉〈神女〉二賦之序為史辭辨〉,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15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頁188-199。
力之:〈略論《文選》與《翰林論》《集林》等之關係〉,收於王立群主編:《第十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230-239。
仇鹿鳴:〈略談魏晉的雜傳〉,《史學史研究》2006年第1期,頁38-43。
王以憲:〈論賦學與楚辭學的分合〉,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1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頁139-157。
王德權:〈「臣某」與唐代君臣關係──學說史的檢討〉,《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52期,2014年12月,頁1-44。
王蘇鳳:〈劉向《新序》著作性質考辨〉,《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2000年7月,頁97-98。
田曉菲:〈諸子的黃昏:中國中古時代的子書〉,《中國文化》2008年第1期,頁64-75。
向天令:〈試論兩漢對宋玉的評價〉,《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頁3、128。
朱曉海:〈讀《文選》之〈與朝歌令吳質書〉等三篇書後〉,《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1期,2004年1月,頁70-75。
朱曉海:〈「貴遊文學」獻疑〉,收於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五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頁91-120。
艾初玲:〈懷秋獨悲此,平生何謂平──略論庾信對宋玉「悲秋」情結的繼承和發展〉,《船山學刊》2006年第3期,頁115-117。
艾初玲:〈論宋玉及其作品的接受在六朝的演變〉,《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4期,2010年8月,頁102-105。
何偉文:〈論西方詩辯傳統的形成〉,《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24輯,2016年6月,頁345-358。
何新文:〈從「辭賦不分」到「以賦論賦」──古代賦文體論述的發展趨勢及當代啟示〉,《文學遺產》2015年第2期,頁4-14。
吳承學、李曉紅:〈任昉《文章緣起》考論〉,《文學遺產》2007年第4期,頁14-25。
吳廣平:〈20世紀宋玉研究述評〉,《中州學刊》2002年第1期,頁54-59、95。
李少花:〈試論宋玉感傷主義文學傳統對庾信後期文學創作的影響〉,《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40-43。
李文鈺:〈從〈神女賦〉到〈洛神賦〉──女神書寫的創造、模擬與轉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1期,2014年11月,頁33-62。
李平、黃誠楨:〈《文心雕龍‧辨騷》「博徒」褒貶色彩問題略議〉,《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5期,2017年5月,頁65-69。
李隆獻:〈《文選》宋玉〈對楚王問〉箋證及相關的兩個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4年6月,頁171-208。
李錫鎮:〈試論鍾嶸《詩品》與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的對立關係〉,收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國詩學會議」籌備委員會主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頁363-419。
沈凡玉:〈從感時興懷到吟詠四季──魏晉至齊梁詩歌中「季節」書寫的嬗變〉,《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8期,2007年3月,頁1-30。
肖玲君:〈劉勰的宋玉研究述評〉,《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376-379。
林文月:〈潘岳陸機詩中的「南方」意識〉,《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6月,頁1-38。
林伯謙:〈出家到棲隱──論劉孝標命定思想與宗教情懷的轉化〉,《文與哲》第20期,2012年6月,頁127-164。
林曉光:〈〈閑情賦〉譜系的文獻還原──基於中世文獻構造與文體性的綜合研究〉,《文學評論》2014年第3期,頁204-214。
林曉光:〈比較視域下的回顧與批判──日本六朝貴族制研究平議〉,《文史哲》2017年第5期,頁20-42。
祁國宏:〈宋玉辭賦流布綜考〉,《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7年3月,頁38-43。
金榮權:〈論宋玉形象的歷史演變及原因〉,《江漢論壇》2005年第9期,頁117-120。
胡大雷:〈論「語體」及文體的前「文體」狀態〉,《文學遺產》2012年第1期,頁17-24。
胡正之:〈從班固悲士論兩漢知識分子性格之轉變〉,收於王初慶等著:《兩漢文學學術研討論文集》,臺北:華嚴出版社,1995年,頁179-200。
胡寶華:〈從「君臣之義」到「君臣道合」──論唐宋時期君臣觀念的發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頁26-34。
孫晶:〈宋玉賦風傳統的回歸與新變──論賦史上的擬風賦〉,《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3期,2017年5月,頁1-6、10。
徐有富:〈先唐別集考述〉,《文學遺產》2003年第4期,頁26-32。
高貝:〈論林田慎之助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特點──以《中國中世文學評論史》為中心〉,《安徽文學》2013年第10期,頁75-77。
常昭:〈北京大學藏漢簡〈反淫〉篇與七體〉,《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頁46-51。
張法祥:〈宋玉含才 驚采絕艷──《文心雕龍》論宋玉〉,《江漢論壇》2010年第5期,頁114-119。
張德恆:〈《文心雕龍》徵引宋玉及其作品闡論〉,《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5期,2017年9月,頁24-31。
許云和:〈經典建構:《隋書‧經籍志》總集的範式意義〉,《文學遺產》2015年第4期,頁46-57。
許銘全:〈謝靈運〈擬鄴中集八首並序〉中的文學批評義涵──兼論擬作中的抒情自我問題〉,《清華中文學報》第12期,2014年12月,頁47-101。
郭章裕:〈「夢寐」與「不寐」──神女與閑邪類型辭賦之勸諭策略及意義〉,《淡江中文學報》第30期,2014年6月,頁1-35。
陳祥謙:〈六朝《文章志》與別集之敘錄〉,《圖書情報工作網刊》2011年10月號,頁56-61。
陳靜:〈抄本傳播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作者、讀者和作品〉,《出版科學》2010年第2期,頁95-102。
陳韻竹:〈「騷」與「騷人」義涵考辨──論魏晉南北朝辭、賦文體分類與文學發展概念〉,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2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年,頁391-401。
陳鷗帆:〈效果歷史與文學經典〉,《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頁147-149。
傅剛、邵永海:〈北大藏漢簡〈反淫〉簡說〉,《文物》2011年第6期,頁78-79。
曾毅:〈檀道鸞的文學批評觀研究〉,《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頁133-136。
湯漳平:〈宋玉作品真偽辯〉,《文學評論》1991年第5期,頁64-75。
湯漳平:〈楚賦與道家文化〉,《文學評論》1993年第4期,頁89-95。
童慶炳:〈文學經典建構諸因素及其關係〉,《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5期,2005年9月,頁71-78。
馮莉:〈賦與騷──以《文選》列賦為首與別騷於賦為中心〉,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17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頁234-240。
楊玉成:〈士庶、性別、地域──論南北朝的文學閱讀〉,收於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1-90。
楊玉成:〈戰國讀者──語言的爆炸與閱讀理論〉,收於東華大學中文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頁145-242。
葉汝駿:〈20世紀以來《文心雕龍‧辨騷》研究綜述〉,《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3期,2016年6月,頁53-59。
廖群:〈「說」、「傳」、「語」:先秦「說體」考索〉,《文學遺產》2006年第6期,頁28-36。
廖群:〈「行吟澤畔」:屈辭傳播方式考索〉,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17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頁89-97。
趙燦鵬:〈劉孝標〈辯命論〉寫作年代新證〉,收於中國中古史集刊編委會編:《中國中古史集刊‧第3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頁173-178。
劉剛:〈關於兩漢宋玉批評的批評〉,《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9卷第5期,2007年10月,頁25-29。
劉剛:〈劉勰對宋玉的批評與宋玉文學史地位的確立〉,《瀋陽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頁70-74。
劉剛:〈從宋玉事跡的散記與宋玉傳的撰寫看兩漢魏晉的宋玉評價〉,《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0卷第3期,2008年6月,頁29-33。
劉剛、高俊娜:〈《文選》對宋玉辭賦著錄所反映的宋玉批評問題〉,《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1卷第3期,2009年6月,頁20-25。
蔣方、張忠智:〈論楚辭文體在魏晉六朝的傳播與接受〉,《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1卷第4期,2002年7月,頁103-107。
蔣方:〈從分別屈、宋到屈、宋並舉──漢魏六朝時期關於楚辭的文體認識〉,《古典文學知識》2004年第6期,頁29-34。
鄭毓瑜:〈齊梁文學論爭中的「典律」反思〉,《臺大中文學報》第10期,1998年5月,頁209-240。
鞏本棟:〈漢賦起源新論〉,《學術研究》2010年第10期,頁125-133。
蕭振豪:〈《古文苑》所收「宋玉賦」韻讀及真偽問題重探〉,收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17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頁140-156。
錢瑋東:〈魏晉間《詩經》典雅觀之形成及其與西晉雅化詩風之交涉〉,《中國文學研究》第44期,2017年7月,頁33-74。
簡宗梧:〈從漢到唐貴遊活動的轉型與賦體變化之考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年6月,頁59-78。
簡宗梧:〈六朝世變與貴遊賦的衍變〉,收於李豐楙主編:《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文化與世變(文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19-40。
簡宗梧:〈賦與設辭問對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2005年12月,頁17-30。
顏崑陽:〈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7月,頁1-36。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1-67。
顏崑陽:〈中國古代原生性「源流文學史觀」詮釋模型之重構初論〉,《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頁231-272。
羅新:〈跋北魏鄭平城妻李暉儀墓誌〉,《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6期,頁44-49。
羅福頤:〈臨沂漢簡所見古籍概略〉,收於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等編:《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頁10-51。
蘇慧霜:〈哀怨起騷人──騷體悲秋文學探析〉,《興大人文學報》第36期,2006年3月,頁23-54。
[日]川合安著,楊洪俊譯:〈日本的六朝貴族制研究〉,《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頁20-27。
[日]石川忠久:〈關於陶淵明的幾個問題〉,收於趙敏俐等主編:《中國中古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頁381-387。
[日]江村治樹:〈漢代官僚論の研究史的考察──とくに「主・客」論争によせて──〉,《名古屋大学東洋史研究報告》第3號,1975年3月,頁75-88。
[日]谷口洋:〈巫山の朝雲──宋玉賦の不定型さについて──〉,《敘說》(奈良女子大學日本亞洲語言文化學會)第40期,2013年3月,頁237-251。
[日]谷口洋:〈「作者」宋玉の誕生──漢魏六朝における「作者」意識──〉,《六朝學術學會報》第16集,2015年3月,頁1-17。
[日]谷口洋:〈淺論宋玉賦的敘述模式〉,收於許結、易聞曉主編:《中國賦學‧第3輯,第十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頁284-294
[日]谷口洋:〈試論西漢士人的宋玉情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2017年1月,頁1-5。
[日]和田英信:〈中国の文学史的思考──『漢書』芸文志詩賦略、そして『宋書』謝霊運伝論──〉,《お茶の水女子大学人文科学紀要》第52卷,1999年3月,頁33-47。
[日]林田慎之助著,曹旭譯:〈《宋書‧謝靈運傳論》和文學史的自覺〉,《銅仁學院學報》第16卷第2期,2014年3月,頁11-18。
[日]稻畑耕一郎:〈宋玉をめぐって──宋玉文学への一視点──〉,《古代研究》(早稻田古代研究會)第3期,1972年9月,頁17-31。
[日]稻畑耕一郎:〈「宋玉」論──その文学的評価の定立をめぐって──〉,收於目加田誠博士古稀記念中國文學論集編集委員會:《目加田誠博士古稀記念中國文學論集》,東京:龍溪書舍,1974年,頁67-97。
[日]稻畑耕一郎:〈「宋玉」の別集──その編纂・流布・散佚のあいだに──〉,《中國古典研究》(早稻田大學中國古典研究會)第20期,1975年1月,頁101-121。
[日]稻畑耕一郎:〈宋玉集補説──『宋玉子』から『宋玉集』へ──〉,《中國文學研究》(早稻田大學中國文學會)第7期,1981年12月,頁38-56。
[日]興膳宏:〈宋玉像の推移〉,《學林》(立命館大學中國藝文研究會)第53‧54期,2011年12月,頁233-261。
[美]David R. Knechtges, “Southern Metal and Feather Fan: The “Southern Consciousness” of Lu Ji,” in Ping Wang and Nicholas Morrow Williams eds., Southern Identity and Southern Estrangement in Medieval Chinese Poet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 19-42.
[美]柯馬丁(Martin Kern)著,楊治宜等譯:〈《史記》裡的「作者」概念〉,收於柯馬丁、李紀祥主編:《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續編》,臺北:唐山出版社,2016年,頁23-61。
[美]顧史考(Scott Cook):〈以戰國竹書重讀《古書通例》〉,收於梁濤、白立超編:《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桂林:灕江出版社,2012年,頁108-126。
[奧地利]Fuehrer Bernhard, “Glimpses into Zhong Hong’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ith Remarks on Manifestations of the Zhouyi in his Writing,”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67, No.1, 2004, pp. 64-78.
[德]卜松山(Karl-Heinz Pohl)著,成川譯:〈屈原和八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8期,1993年8月,頁83-92。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CHI.006.2018.A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