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張盈堃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Chang, Yin-Kun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胡琇涵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Hu, Hsiu-Ha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胡琇涵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Hu, Hsiu-Ha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8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Jul-2018 18:30:5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0-Jul-2018 18:30:5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0-Jul-2018 18:30:52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105157006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792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幼兒教育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5157006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長期以來,無論國內外皆將幼兒教育視為陰柔的、女性化的領域,致使進入幼教現場之女性工作者皆被期許能展現陰柔的一面,事實上,這樣的期待實屬忽視女性個體間的異質性,如同主張男性進入幼教場域能為幼兒園增添陽剛氣質一說,同樣是忽略了男性個體間的差異。性別與個體自身的氣質並無直接連結,而職業同樣不應以特定性別氣質來作為標準。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陽剛女性幼教師自身特質所帶來的優勢及其面臨之困境,試圖剖析不同類型之研究對象分別以何種策略來應對困境。 研究者透過半結構式訪談與七位研究對象進行對話,從旁了解不同研究對象在幼教現場如何展現自身性別特質,主要發現如下: (一)家庭與學校為影響陽剛女性幼教師自身性別氣質認同的主要因素 家庭為人格養成的重要場所,家中長輩的教養方式(無論衣著打扮或待人處事)及期許將影響陽剛女性幼教師日後如何看待自己的陽剛特質。求學階段在學校裡與教師、同儕進行相處,亦使其在過程中逐漸摸索、建立自我認同。 (二)面對不同權力關係時,處事風格會隨之改變 藉由與七位受訪者的訪談,研究者整理出三種不同處事風格,分別是「力爭上游,扭轉標籤」、「洞察情境,溫和以待」以及「聲東擊西,輕描淡寫」,七位受訪者分別面對求學、教師甄試、進入幼教現場等階段,處事風格因應情境的不同而產生游移與改變。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s been regard as a feminine field for a long time. Thus, the female teachers who entered into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ield are expected to show a feminine gender temperament. In fact, such expectations neglected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s. People advocating that male teachers enter into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ield can add masculine temperament to the kindergarten, and this argument also igno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individuals. Gender is not directly linked to someone’s temperament, and occupations should not be based on specific gender temperament either.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masculine female teachers` own temperament,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dilemma. This study interviews seven female teachers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understand how the teachers do gender or gender performance in the preschool field.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Family and school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gender temperament identification of masculine female teachers The family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fo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 parenting style of the elders in the family (whether dressed or treated) and expectations will affect how masculine female teachers think about their masculine qualities in the future. In the school, they gradually explored and established self-identity in the process of getting along with teachers and schoolmates. (2) When faced with different power relations, their principles will change accordingly.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seven teachers, the researcher compiled three different styles of action: “Strive for the upper reaches and reverse the stigmatized label.”,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and treat it mildly.”, and “Divert someone`s attention and touch on lightly.” While these seven teachers faced the stages of study, teacher test, and work, their style of action will changed and wander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次 V 圖次 VI 第壹章 緒論 01 第一節、研究動機 01 第二節、研究問題 15 第三節、論文章節規劃 15 第貳章 文獻回顧 17 第一節、何謂性別? 17 第二節、陽剛氣質的探究 21 第三節、性別刻板印象與幼教老師 25 第四節、組織中的權力 27 第五節、教師的抵抗 29 第六節、小結 31 第參章 研究設計 33 第一節、研究方法 33 第二節、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訪談規劃與資料編碼 41 第四節、研究限制 43 第五節、研究倫理 43 第肆章 成長的軌跡:陽剛女性幼教師性別氣質型塑 45 第一節、家庭教養的成就 45 第二節、校園中的性別枷鎖 50 第三節、小結 56 第伍章 服膺或抵抗:陽剛女性幼教師職場生存策略 61 第一節、你是男生還是女生? 61 第二節、女性幼教師的「標準」圖像 69 第三節、主流文化下的性別刻板印象 79 第四節、小結 83 第陸章 結論 87 第一節、研究發現 87 第二節、理論辯證 90 第三節、與相關研究對話 92 第四節、自我省思與未來研究建議 95 參考文獻 97 附錄1 與幼教工作者相關之碩博士論文(2001年~2017年) 105 附錄2 訪談大綱 114 附錄3 訪談同意書 115 表次 表1-1 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碩博士論文(2006年-2017年) 2 表1-2 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期刊論文(2009年-2017年) 8 表1-3 幼教老師相關研究論文分類篇數 10 表2-1 抗拒的四種形式 31 表3-1 訪談對象簡介表 36 表3-2 訪談紀錄 42 表4-1 受訪者特質分類表 57 表4-2 受訪者抗拒類型 58 表4-3 受訪者三種抗拒類型 58 表4-4 受訪者特質分類優缺點 59 表5-1 受訪者特質分類比較表 83 圖次 圖1-1 幼教老師相關研究論文分類比例 11 圖2-1 研究架構 32 圖6-1 研究發現 88 圖6-2 性別展演光譜 91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7006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性別刻板印象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陽剛女性幼教師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性別操演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Gender stereotype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Masculine female kindergarten teacher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Performativity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性別刻板印象的衝撞與扭轉:陽剛女性幼教師的性別操演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Collision and Reversal of Gender Stereotype:The Study of Gender Performativity for Female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th Masculine Temperament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中文部分 文崇一、楊國樞(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臺北:東華。 方永泉(譯)(2003)。P.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巨流。 王大維、郭麗安(2012)。在言談中做男人?-運用論述心理學方式分析男性氣概建構之初探研究。載於張盈堃、吳嘉麗(主編),陽剛氣質:國外論述與臺灣經驗(頁3-39)。高雄:巨流。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采薇(2012)。「他」山之「實」:西方男性幼教工作人員研究之文獻回顧與評析。載於張盈堃、吳嘉麗(主編),陽剛氣質:國外論述與臺灣經驗(頁181-208)。高雄:巨流。 王淑英、賴幸媛(1997)。台灣的托育困境與國家的角色。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服務(頁 127-159)。臺北:女書文化。 王雅玄(2014)。如魚得水?科技女性成功論述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4), 137-164。 王雅玄(2016)。如履薄冰?科技女性陷阱論述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4(2), 167-193。 卯靜儒(2004)。理論化女性教師的性別意識與認同建構過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47-170。 卯靜儒(2005)。我們如何研究女性教師的性別經驗與意識:一種女性主義觀點的後設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47,68-79。 古俶綺(2006)。男監中女性工作人員之職場處境。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古麗英(2011)。女性軍職人員職場壓力角色分析:以空軍某基地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市。 江映帆(2012)。台灣體育界的性別文化與陽剛女運動員的生存策略。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江麗美(譯)(1999)。W. Ayers著。幼教典範─六個傑出的幼教老師(初版)。臺北:桂冠。 余佳穎(2013)。樣板理論探討女性在陽剛職場內處境之研究-以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余書銘(2012)。中性設計風格探討-以機車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宜霏(2011)。籃球運動中女同志的T味身體操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怡慧(2011)。陽剛少女國中校園性別操演的敘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吳怡慧(2012)。不是「不男不女」,是「陽剛少女」-國中陽剛少女校園身體經歷的敘事探究。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0, 98-104。 吳姿芊(2011)。Female Masculinity 女性陽剛的理所當然。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54,62-64。 呂明蓁(2011)。面試與遴選主管的職場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3, 18-21。 呂翠夏、顏嘉辰(2005)。查甫教幼稚園?男性幼教教師的性別角色建構與定位。 兒童與教育研究,1,1-21。 宋踐等(譯)(1990)。M. Mead著。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臺北:遠流。 李孟珊(2014)。女性海巡人員於公務船舶適應性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論文),基隆市。 李新民、陳密桃(2006)。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務因素結構及其對工作倦怠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20,67-90。 李筱瑩(2015)。女性在陽剛職場之工作壓力與滿足感研究-以海巡署機動查緝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詩媛(2016)。男性幼教工作者生活世界的探究:性別刻板印象的抵抗與轉化。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尚衡(譯)(1992)。M. Foucault著。性意識史。臺北:桂冠。 林春蘭、劉淑蕙、段愛娟(2012)。顛覆身體的行為。載於劉開玲、游素玲(主編),Judith Butler的性別操演理論導論(頁127-151)。臺北:五南。 林昱瑄(2007)。來自邊緣的雜音:兩位青少女哪吒的性別認同形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2),81-120。 胡美智(2011)。從女性主義觀點探究幼教工作者之生命經驗。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7,287-316。 徐瑞珠(譯)(1992),A. R. Hochschild著。情緒管理的探索。臺北:桂冠。 張君玫(譯)(2003)。N. J. Chodorow著。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臺北:群學。 張育萍(2013)。高雄市女性營建工人之勞動處境與樣板效應。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5-58。 張盈堃(2013)。幼教工作者生活世界的探究-朝向文化研究取向的可能性。教育資料與研究,111,29-53。 張盈堃、郭瑞坤(2007)。何謂「好」老師?-文化互動論觀點的嘗試。載於陳伯璋、張盈堃(主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頁27-64)。臺北:師大書苑。 張純子、洪志成(2009)。私立幼兒園教師情緒規則:社會建構觀點。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91-115。 張靜汶(1997)。女性的母職:社會學觀點的批判分析。社教雙月刊,77,20-25。 莊玲如(2008)。管理性別:在陽剛職場中的女性檢察官。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莊玲如、成令方(2012)。管理性別:陽剛職場中的女檢察官。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0,137-186。 許夢芸(譯)(2007), C. Baker著。文化研究智典。臺北:韋伯。 陳伯璋、張盈堃(2006)。解放的場所與實踐:批判教育學的關懷。教育研究月刊,146,20-32。 陳姿婷(2013)。志願役女兵服役經驗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逸婷(2011)。淺談女性陽剛。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5,77-78。 陳儒晰(譯)(2006)。H. Giroux著。教師是知識分子。臺北:高等教育。 陳靜慧(2007)。穿梭在陽剛與陰柔之間-國中女性訓導人員的陽剛氣質。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韻如、廖鳳瑞(2015)。幼教保工作之女性化與低酬庸現象。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4),136 – 139。 陶鐵柱(譯)(1999)。S. de Beauvoir著。第二性。臺北:貓頭鷹。 彭渰雯、林依依、葉靜宜(2009)。女性在陽剛職場內的樣板處境:以海巡與消防單位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7(4),115-170。 游志平(2016)。女性在樣板效應下的生存策略--以海巡署機動查緝隊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游美惠(2011)。父權紅利。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3,84-86。 游美惠(2013)。操演。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2,101-105。 黃琬玲(2013)。男性操演幼兒教育及照顧角色~重構社會性別的新劇本。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黃鴻文(2011)。抗拒乎?拒絕乎?偏差乎。-學生文化研究中抗拒概念之誤用與澄清。教育研究集刊,54(3),123-154。 黃囇莉(2007)。性別歧視的多面性。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3-24)。臺北:巨流。 楊幸真(2004)。當西方到了東方:女性主義教育學的回顧與前瞻《首部曲》。載於教育部主辦、樹德科技大學承辦,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58-488)。高雄:樹德科技大學。 楊俊鴻、歐用生(2009)。「第三空間」及其課程美學蘊義,教育資料與研究,88,69-92。 楊棻荍(2014)。陽剛的球場,性別化的經驗 :多元性別特質女同志的籃球經驗探究。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濰萍(2006)。在陽剛職場中「打滾」的女人------以台灣基層女警的職涯路徑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葉靜宜(2011)。陽剛特質生理女性之日常生活處境與生存策略。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葉靜宜(2011)。誰在學男人?:陽剛女性的陽剛展演與生存策略。文化研究月報,123, 3-24。 廖炳惠(2006)。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 劉北成、楊遠嬰(譯)(2003)。M. Foucault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 劉泗翰(譯)(2004)。R. Connell著。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臺北:書林。 劉泗翰(譯)(2011)。R. Connell著。性別的世界觀。臺北:書林。 劉鈺茹(2011)。勾勒中性女性職場處境圖像。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劉燕(2015)。幼教工作者存在感、情緒勞務與身分畫界的探究-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駱俊宏、林燕卿(2003)。性別刻板印象對男性護理人員的影響。臺灣性學學刊,9(2),95-105。 謝秀黛(2015)。女性人員於陽剛職場工作滿足與留任意願影響之探討-以海巡署機動查緝隊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韓采燕(2009)。性別化的實驗室:陽剛氣質與科技實作。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簡皓瑜(譯)(2004)。J. Archer & B. Lloyd 著。性與性別(Sex and Gender)。臺北:巨流。 簡鈺芬(2016)。陽剛女學生與同儕互動之經驗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二、外文部分 Best, J. W., & Kahn, J. V. (2006). Research in Education (10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Casey, K. (1993). I Answer with My Life: Life Histories of Women Teachers Working for Social Change. New York, NY: Routledge. Connell, R. W. (1995). Masculinitie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nnell, R. W. (1996). Teaching the Boys: News Research on Masculinity, and Gender Strategies for School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8, 206-35. Gall, M., Gall, J. & Borg, W. (2007). Educational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Longman. Halberstam, J. (1998). Female Masculinity.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Lukes, S. (2005). Power: A Radical View.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Reynolds, W. M., & Webber, J. A. (2004).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Theory Dis/position. In W. M. Reynolds & J. A. Webber (Eds.), Expanding Curriculum Theory Dis/position and Lines of Flight (pp.1-1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est, C. & Zimmerman, D.H. (1987), ‘Doing gender’, Gender and Society, 1: 125-151. Youdell, D. (2006). Diversity, Inequality, and a Post-structural Politics for Education. Discourse: 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 27(1), 33-42.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