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身體的道德——戴震思想新論
Bodily Moral–– On Dai-Chen
作者 朱耘廷
Chu, Yun-Ting
貢獻者 劉又銘
Lyo, Yo-Ming
朱耘廷
Chu, Yun-Ting
關鍵詞 戴震
身體
欲望
知覺
禮義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0-Aug-2018 10:33:03 (UTC+8)
摘要 這是一份研究戴震思想的論文,而針對戴震這位儒者的研究勢必也會是一份道德生活的提案。戴震式的道德並不訴諸於形上的價值根源或是超絕之心體,而是以現象世界中的身體為基礎,因此常被質疑不能滿足道德哲學的普遍性要求,這一點卻是本研究認為戴震思想最有價值之處。為了適應戴震思想的荀學性格,本研究規劃了三種身體作為分析戴震思想的框架,分別是:欲望的身體、知覺的身體與禮義的身體。這三種身體乃是一體三面,合起來便呈現出一種不同於當代儒家身體觀主流的心氣化/孟學式身體——道德的身體。為了跟這種身體觀作出區別,本研究將戴震思想稱作「身體的道德」。

欲望的身體乃是道德生活的基礎。不同於許多學者的誤解,戴震並不主張放縱欲望。相反地,欲望在「自然」的狀態下「必然」會找到群己之間的分寸。由於「血氣」與「心知」是分不開的,因此欲望的身體同時也是知覺的身體,而「知覺」正是身體轉化自身的過程。知覺乃是以主體與對象之間不可化約的差異為前提,這顯示了複多與差異才是戴震本體論的核心,且主體不能跨越這種限制。如此,戴震所謂「同」對於主體來說是不可能達成的,而本研究認為這種「不可能」具有積極意義。當主體透過知覺在群己之間掌握恰到好處的分寸,那個分寸即是「禮」,身體也在這個瞬間成為禮義的身體。禮義的身體乃是戴震式身體觀的理想境界,是欲望、知覺與知識、制度等向度的複合體。對戴震來說,禮義並不限縮欲望,反而是有限性的積極實現,這意味著主體在特殊的情境中找到最適合的形式,且獲得了自由。
參考文獻 一、古籍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1999)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96)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
【明】王陽明著.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三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明】李贄:《焚書 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永瑢、紀昀等纂修,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p. 1986),第116冊
【清】抉經心室主人編:《清儒禮記彙解》(臺北:鼎文書局,1972)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1990)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郭慶藩著.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
【清】戴震撰.楊應芹、諸偉奇主編:《戴震全書》(合肥市:黃山書社,2010)
【清】劉鶚:《老殘遊記》(臺北:桂冠,1986)

二、中文專書(包含篇章)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2013)
中島隆博:《解構與重建:中國哲學的可能性》(東京:UTCP,2010)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臺北:聯經,200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宗書局,1969)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灣:學生書局,1979)
西蒙波娃著.張新木譯:《模糊性的道德》(上海:上海譯文,2013),頁20。
艾爾曼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艾爾曼著.趙剛譯:《經學、政治與宗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麟——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市:三民,2015)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三民書局,2016)
佐藤將之:《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村瀨裕也著.王守華、于時化、卞崇道、劉榮、史學善譯:《戴震的哲學:唯物主義和道德價值》(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
林啟屏:〈乾嘉義理學的一個思考側面——論「具體實踐」的重要性〉,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
林登昱:〈藉焦循以論戴震的情欲哲學〉,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
林麗月:《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新文豐,2014)
周昌龍:〈戴震義理學中情欲之社會基礎與驗證〉,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
柯雄文著.李彥儀譯:《君子與禮——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臺北:臺灣商務,1963)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唐君毅全集》第五卷(臺北:學生書局,198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唐君毅全集》第十二卷
馬淵昌也著.林永勝譯:〈明代後期「氣的哲學」之三種類型與陳確的新思想〉,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郭寶文《戴震及其後學與孟荀思想異同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2008)
張立文:《戴震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演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張壽安:〈戴震對宋明理學的批評〉,《漢學研究》第13卷第1期(1992年6月),頁15-41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1999)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0)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6)
鄒秀寶:《戴震的身體哲學及其倫理意涵》(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8)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1997)
溝口雄三著.鄭靜譯.孫歌校:《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熊十力:《讀經示要》卷二(臺北:明文書局,1984)
鄭吉雄:〈戴東原「群」「欲」觀念的思想史回溯〉,《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卷1期(2008年1月),頁41-52
鄭宗義:〈論儒學中「氣性」一路之建立〉,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2000)
劉又銘:〈宋明清氣本論研究的若干問題〉,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劉玉國:〈戴震理欲官及其反朱子「存天理去人欲」平議〉,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劉滄龍:《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與尼采哲學的對話》(臺北:五南,2016)
錢穆:《論語要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1998)
蕭萐父:《吹沙集》(成都:巴蜀書社,2007)

三、中文期刊論文
林安梧:〈關於《大學》「身」、「心」問題之哲學省察〉(下),《鵝湖月刊》第429期(2011年3月)
何乏筆(Fabien Heubel):〈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卷第三期(2000年9月),頁293-308
張壽安:〈戴震思想基處及其推展〉,《漢學研究》第10卷第1期(1995年6月),頁57-83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與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月),頁50-52
劉又銘:〈明清自然氣本論者的論語詮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4卷第2期(2007年12月),頁107-146
劉又銘:〈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7月),頁1-36
劉滄龍:〈文化的自我轉型——戴震與尼采〉,《清華學報》第38卷第2期(2008年6月),頁209-230
劉滄龍:〈「血氣心知」與「身體理性」——論戴震與尼采的修身哲學與文化批判〉,《漢學研究》第26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197-218
劉滄龍:〈戴震氣學論述的儒學重構〉,《國文學報》第44期(2008年12月),頁93-124
劉滄龍:〈荻生徂來與戴震的語文學方法〉,《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59卷1期(2014年3月),頁25-42

四、外文文獻
Appiah, Kwame Anthony. The Ethics of Identit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Butler, Judith. Merleau-Ponty and the touch of Malebranche, in Taylor Carman and Mark B. N. Hansen( ed.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erleau-Ponty
Carman, Taylor and Hansen, Mark. B. N.. Introduction, in Taylor Carman and Mark B. N. Hansen( ed.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erleau-Pon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leuze, Gilles and Guattari, Felix. Capitalisme et schizophrénie: L’anti-Œdipe, Paris: 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72.
Deleuze, Gilles and Guattari, Felix. Mille plateaux, Paris: Les édition de minuit, 1980
Deleuze, Gilles. Cinéma1: L’image movement, Paris: 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83.
Dworkin, Ronald. Sovereign Virtu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Hegel, Georg Wilhem Friedrich. Grund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Frankfurt am Main : Suhrkamp, 1986.
Gramsci, Antonio. Letters from Prison, New York: Noonday, 1989.
Kant, Immanuel.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 c1984
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Paris: Gallimard, 1976.
Merleau-Ponty, Maurice. Le Visible et l’invisible, suivi de notes de travail, Claude Lefort(ed. ), Paris: Gallimard, 1964.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Waley, Arthur.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Young, Iris Marion Throwing Like a Girl: A Phenomenology of Feminine Body Comportment Motility and Spatiality, Human Studies 3, 1980, pp. 137-15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31510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101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又銘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yo, Yo-M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朱耘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u, Yun-T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朱耘廷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u, Yun-T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Aug-2018 10:33:03 (UTC+8)-
dc.date.available 10-Aug-2018 10:33:0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Aug-2018 10:33:0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15101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28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15101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這是一份研究戴震思想的論文,而針對戴震這位儒者的研究勢必也會是一份道德生活的提案。戴震式的道德並不訴諸於形上的價值根源或是超絕之心體,而是以現象世界中的身體為基礎,因此常被質疑不能滿足道德哲學的普遍性要求,這一點卻是本研究認為戴震思想最有價值之處。為了適應戴震思想的荀學性格,本研究規劃了三種身體作為分析戴震思想的框架,分別是:欲望的身體、知覺的身體與禮義的身體。這三種身體乃是一體三面,合起來便呈現出一種不同於當代儒家身體觀主流的心氣化/孟學式身體——道德的身體。為了跟這種身體觀作出區別,本研究將戴震思想稱作「身體的道德」。

欲望的身體乃是道德生活的基礎。不同於許多學者的誤解,戴震並不主張放縱欲望。相反地,欲望在「自然」的狀態下「必然」會找到群己之間的分寸。由於「血氣」與「心知」是分不開的,因此欲望的身體同時也是知覺的身體,而「知覺」正是身體轉化自身的過程。知覺乃是以主體與對象之間不可化約的差異為前提,這顯示了複多與差異才是戴震本體論的核心,且主體不能跨越這種限制。如此,戴震所謂「同」對於主體來說是不可能達成的,而本研究認為這種「不可能」具有積極意義。當主體透過知覺在群己之間掌握恰到好處的分寸,那個分寸即是「禮」,身體也在這個瞬間成為禮義的身體。禮義的身體乃是戴震式身體觀的理想境界,是欲望、知覺與知識、制度等向度的複合體。對戴震來說,禮義並不限縮欲望,反而是有限性的積極實現,這意味著主體在特殊的情境中找到最適合的形式,且獲得了自由。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7
1.1‭ ‬研究動機與旨趣 7
1.2‭ ‬研究方法 11
1.3‭ ‬文獻回顧 13
1.4‭ ‬章節安排 18
第二章‭ ‬什麼身體?如何論述? 20
2.1梅洛—龐蒂的任務:身體作為在世存有 21
2.2‭ ‬向差異敞開的身體:處境與認同 23
2.3‭ ‬當代儒家身體觀及其危機 25
2.4‭ ‬被錯失的身體:〈大學〉詮釋史 27
小結 33
第三章‭ ‬欲望的身體 35
3.1‭ ‬一個簡略的考察:先秦思想與程、朱理學中的「欲」 35
3.2‭ ‬欲望的身體:戴震身體觀的基礎 39
3.2.1「欲」作為道德之基礎 40
3.2.2欲望的身體與此世交織 42
3.2.3欲望的複多性及其差異 43
3.3欲望的兩種可能:無器官的身體,或知覺與禮義的身體 46
小結:璵姑及其不滿 50
第四章‭ ‬知覺的身體 52
4.1「復性」的幽靈——氣論的危機與轉機 52
4.1.1劉又銘的「本色派氣本論」(或「自然氣本論」) 53
4.1.2楊儒賓的「後天型氣學」(或「相偶性倫理學」) 55
4.1.3劉滄龍的「內在他者性」 56
4.1.4‭ ‬戴震的氣論:以差異為核心 57
4.2‭ ‬認知中的「一」「多」問題:一個考證學的觀點 60
4.3‭ ‬「心知」與不可能的普遍性 63
小結 68
第五章‭ ‬禮義的身體 70
5.1‭ ‬清代的禮學質變與「禮義的身體」 70
5.2‭ ‬以「禮」釋「理」 73
5.3‭ ‬以情絜情:邁向禮義的身體 77
5.4‭ ‬《論語》詮釋:「禮」作為有限性之實現 80
小結:一個自由的方案 84
結論 86
參考書目 89
zh_TW
dc.format.extent 208225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101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戴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身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欲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知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禮義zh_TW
dc.title (題名) 身體的道德——戴震思想新論zh_TW
dc.title (題名) Bodily Moral–– On Dai-Che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1999)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96)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
【明】王陽明著.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三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明】李贄:《焚書 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永瑢、紀昀等纂修,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p. 1986),第116冊
【清】抉經心室主人編:《清儒禮記彙解》(臺北:鼎文書局,1972)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1990)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郭慶藩著.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
【清】戴震撰.楊應芹、諸偉奇主編:《戴震全書》(合肥市:黃山書社,2010)
【清】劉鶚:《老殘遊記》(臺北:桂冠,1986)

二、中文專書(包含篇章)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2013)
中島隆博:《解構與重建:中國哲學的可能性》(東京:UTCP,2010)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臺北:聯經,200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宗書局,1969)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灣:學生書局,1979)
西蒙波娃著.張新木譯:《模糊性的道德》(上海:上海譯文,2013),頁20。
艾爾曼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艾爾曼著.趙剛譯:《經學、政治與宗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麟——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市:三民,2015)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三民書局,2016)
佐藤將之:《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村瀨裕也著.王守華、于時化、卞崇道、劉榮、史學善譯:《戴震的哲學:唯物主義和道德價值》(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
林啟屏:〈乾嘉義理學的一個思考側面——論「具體實踐」的重要性〉,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
林登昱:〈藉焦循以論戴震的情欲哲學〉,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
林麗月:《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新文豐,2014)
周昌龍:〈戴震義理學中情欲之社會基礎與驗證〉,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
柯雄文著.李彥儀譯:《君子與禮——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臺北:臺灣商務,1963)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唐君毅全集》第五卷(臺北:學生書局,198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唐君毅全集》第十二卷
馬淵昌也著.林永勝譯:〈明代後期「氣的哲學」之三種類型與陳確的新思想〉,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郭寶文《戴震及其後學與孟荀思想異同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2008)
張立文:《戴震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演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張壽安:〈戴震對宋明理學的批評〉,《漢學研究》第13卷第1期(1992年6月),頁15-41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1999)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0)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6)
鄒秀寶:《戴震的身體哲學及其倫理意涵》(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8)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1997)
溝口雄三著.鄭靜譯.孫歌校:《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熊十力:《讀經示要》卷二(臺北:明文書局,1984)
鄭吉雄:〈戴東原「群」「欲」觀念的思想史回溯〉,《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卷1期(2008年1月),頁41-52
鄭宗義:〈論儒學中「氣性」一路之建立〉,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2000)
劉又銘:〈宋明清氣本論研究的若干問題〉,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劉玉國:〈戴震理欲官及其反朱子「存天理去人欲」平議〉,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劉滄龍:《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與尼采哲學的對話》(臺北:五南,2016)
錢穆:《論語要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1998)
蕭萐父:《吹沙集》(成都:巴蜀書社,2007)

三、中文期刊論文
林安梧:〈關於《大學》「身」、「心」問題之哲學省察〉(下),《鵝湖月刊》第429期(2011年3月)
何乏筆(Fabien Heubel):〈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卷第三期(2000年9月),頁293-308
張壽安:〈戴震思想基處及其推展〉,《漢學研究》第10卷第1期(1995年6月),頁57-83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與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月),頁50-52
劉又銘:〈明清自然氣本論者的論語詮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4卷第2期(2007年12月),頁107-146
劉又銘:〈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7月),頁1-36
劉滄龍:〈文化的自我轉型——戴震與尼采〉,《清華學報》第38卷第2期(2008年6月),頁209-230
劉滄龍:〈「血氣心知」與「身體理性」——論戴震與尼采的修身哲學與文化批判〉,《漢學研究》第26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197-218
劉滄龍:〈戴震氣學論述的儒學重構〉,《國文學報》第44期(2008年12月),頁93-124
劉滄龍:〈荻生徂來與戴震的語文學方法〉,《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59卷1期(2014年3月),頁25-42

四、外文文獻
Appiah, Kwame Anthony. The Ethics of Identit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Butler, Judith. Merleau-Ponty and the touch of Malebranche, in Taylor Carman and Mark B. N. Hansen( ed.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erleau-Ponty
Carman, Taylor and Hansen, Mark. B. N.. Introduction, in Taylor Carman and Mark B. N. Hansen( ed.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erleau-Pon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leuze, Gilles and Guattari, Felix. Capitalisme et schizophrénie: L’anti-Œdipe, Paris: 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72.
Deleuze, Gilles and Guattari, Felix. Mille plateaux, Paris: Les édition de minuit, 1980
Deleuze, Gilles. Cinéma1: L’image movement, Paris: 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83.
Dworkin, Ronald. Sovereign Virtu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Hegel, Georg Wilhem Friedrich. Grund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Frankfurt am Main : Suhrkamp, 1986.
Gramsci, Antonio. Letters from Prison, New York: Noonday, 1989.
Kant, Immanuel.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 c1984
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Paris: Gallimard, 1976.
Merleau-Ponty, Maurice. Le Visible et l’invisible, suivi de notes de travail, Claude Lefort(ed. ), Paris: Gallimard, 1964.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Waley, Arthur.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Young, Iris Marion Throwing Like a Girl: A Phenomenology of Feminine Body Comportment Motility and Spatiality, Human Studies 3, 1980, pp. 137-156.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CHI.012.2018.A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