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基隆市某高中國中部學生閱讀動機與行為之研究
A Study of Reading Motivations and Reading Behavio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Keelung City
作者 楊博捷
貢獻者 蔡明月
楊博捷
關鍵詞 國中生
閱讀動機
閱讀行為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0-Aug-2018 10:34:49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國中部學生閱讀動機與行為之現況,並從年級、性別兩種背景變項,分析學生閱讀動機與行為之間的差異。
     為達以上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國中部全體學生進行普查。研究工具為本研究編製「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閱讀行為與動機之調查問卷」,共發出453份問卷,有效問卷389份。本研究採用的統計方法包括: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係數、皮爾森卡方檢定。
       經由統計分析,根據研究結果歸納以下結論:
     一、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閱讀動機中等,外在動機優於內在動機。
       主要的閱讀動機為:為學習表現而讀
     二、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整體閱讀行為偏低。
     三、娛樂類、文學類是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偏好的閱讀主題
     四、不同性別學生之閱讀動機並無差異,不同年級學生的差異則是九年級學生的 閱讀動機優於七年級。
     五、女生的圖書館服務使用頻率與電子書使用習慣均優於男生
     六、性別之間存在不同的閱讀主題偏好,女生在文學類優於男生;男生在科普、史地類優於女生。
     七、七年級整體的閱讀行為表現最佳,且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閱讀主題好。
     八、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實施閱讀推廣活動有正面成效。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論,對教育者與學校圖書館提出以下建議:一、重視電子書所帶來的可能性;二、鼓勵各個主題的閱讀;三、重視閱讀的內在價值。
參考文獻 Gambrell, L. B. (1996). 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0(1), 14.
     Wigfield, A., & Guthrie, J. T. (1997). Relat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to the amount and breadth or their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3), 420.
     Greenberg, D., Gilbert, A. D., & Fredrick, L. D. (2006). Reading Interest and
     Behavior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Innercity and Rural Settings. Reading
     Horizons, 47(2), 159-173.
     Lau, K. L. (2009). Reading motivation, perceptions of reading instruction and reading
     a mount: A comparison of junior and senior secondary student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32(4), 366-382.
     Mucherah, W., & Yoder, A. (2008). Motivation for reading and middle school
     s tudents` performance on standardized testing in reading. Reading Psychology, 29(3), 214-235.
     Guthrie, J. T., Wigfield, A. (2000).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 in reading. In M. L.
     P. B., Mosenthal, P. D. Pearson, & R. Barr (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Volume III (pp. 403-422).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Adler, M. J.(2003)。如何閱讀一本書。臺北市 ::臺灣商務。
     方子華(2004)。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王秀英(2009)。馬祖地區國中生閱讀動機及閱讀行為與國文科學習成效關聯性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王秀梅(2010)。國小學生家庭閱讀環境、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中市。
     王振書 (2003)。開啟班級閱讀的殿堂。師友月刊(431),頁 78-80。
     王淑凌(2008)。國小班級閱讀教學之潛在課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古秀梅(2005)。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閱讀行為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2003)。人文關懷與社會發展。高雄市:高雄復文。
     江有(2005)。桃園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相關暨差異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吳宜貞 (1998)。 影響閱讀動機的因素-看教室環境與文化。師友月刊(378),頁 23-26。
     吳明隆(20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 :五南。
     呂淑梅(2006)。以鷹架教學促進兒童閱讀發展之行動研究—以一個中年級班級閱讀活動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 (2003)。 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測驗學刊, 50(1),頁 47-71。
     李素足(1999)。台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李惠芬(2013)。國小四、五年級學童知覺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和閱讀理解之關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李雅純(2010)。晨讀對國中生閱讀態度、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李雅雪(2014)。雲林縣國中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宗玉印(2013)。新住民家庭之國中生其閱讀行為、閱讀動機對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以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台北市。
     林永青(2012)。相互教學法融入班級共讀對提升國中生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在職專班,新北市。
     林玉珮、何琦瑜、張瀞文 (2008)。 國中生學習大調查:年級愈高,學習動機愈低落。親子天下, 第3期。
     林建平 (1995)。 國小學童的閱讀動機、理解策略與閱讀成就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26,頁 267-294。
     邱慧鈴(2015)。國中生閱讀動機與閱讀理解相關之研究-以臺中市東勢國民中學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施麗君(2014)。國中生閱讀環境、動機與課外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國中生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彰化縣。
     孫佳穗(2016)。基隆市國中生智慧型手機成癮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市。
     孫愛華(2015)。國中生之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以嘉義縣水上國中為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休閒產業碩士班,嘉義縣。
     財政部 (2017)。 103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
     張淑梅(2010)。家庭閱讀環境、班級閱讀活動與國民小學學童閱讀行為關係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張雅苓(2010)。彰化縣國小六年級學童班級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台中市。
     張靖如(2012)。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四年級新住民學生閱讀動機及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台中市。
     莊佩玲(2002)。不同閱讀教學方法對國小學生閱讀動機及班級閱讀氣氛影響之比較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莊慧美 (2000)。 120分又何妨-推動班級閱讀風氣。師友月刊(396),頁 74-77。
     許君穗(2009)。晨讀十分鐘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影響。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嘉義縣。
     陳怡如(2015)。國中生「班書閱讀」環境及行為之研究──以桃園縣永安國中為例。健行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班,桃園縣。
     陳明來(2001)。臺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台北市。
     陸怡琮、賴素玲 (2008)。提升閱讀動機的閱讀方案之設計與實施:以一個國小二年級班級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1),頁 39-72。
     陸建國 (2004)。實施班級閱讀的作法。國教輔導, 43(5),頁 43-47。
     彭儒靜、羅永清(2005)。 國中生父母的閱讀習慣對子女課外閱讀時間的相關性。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43期。取自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website: http://www.teps.sinica.edu.tw/main.htm
     曾品方 (2010)。 學校圖書館支援閱讀教學之探析-以快樂晨讀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73),頁 60-71。
     黃天志(2015)。臺中市大安區圖書館青少年館藏及服務與國中生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黃家瑩(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桂蘭(2009)。城鄉地區國民小學班級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之比較研究—以臺北縣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黃琳珊(2011)。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模式推動班級共讀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黃銀梅(2009)。上課閱讀圖畫故事書對台灣國中生的效益。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黃馨儀(2002)。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量表之編製與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楊惠如(2012)。以學生為中心的班級閱讀活動規劃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楊惠真(2008)。國小學童親子共讀.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楊雅淇(2012)。Rasch模式檢核「閱讀動機量表」之心理計量特性。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縣。
     楊錦云(2014)。晨讀十分鐘對國小學生閱讀動機與行為之影響。玄奘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葉一蕾(2015)。青少年輕小說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葉玉珠(2010)。教育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詹麗萍(2008)。苗栗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廖麗娟(2010)。閱讀策略融入班級共讀之行動研究—以台北縣凱凱國小六年三班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劉佩雲、簡馨瑩、宋曜廷 (2003)。 國小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 11:6,頁 158。
     歐美伶(2011)。國中生科普讀物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歐滄和(2002)。 敎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市:心理。
     蔡秀娥(2010)。國中生班級閱讀指導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彰化縣。
     蔡佳泓(2015)。基礎統計分析 : R程式在社會科學之應用。臺北市 :雙葉書。
     蔡依芳(2010)。閱讀動機量表的信效度研究-以Wigfield的閱讀動機量表(theMotivationforReadingQuestionnaire,MRQ)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蔡晉甄(2016)。臺中市國中學生家庭閱讀環境、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蔡慧美(2005)。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與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鄭圓鈴 (2015)。 國中教育會考--國文科試題之評量指標與試題分析。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 27。
     盧金鳳(2005)。應用學習風格於「班級共讀」提問之行動研究:以青鳳國小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團體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蕭巧枚(2013)。國中學生課外讀物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謝旻成(2015)。國中生閱讀動機、閱讀行為與國文科學習成就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休閒產業碩士班,嘉義縣。
     謝栢菁(2015)。國中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蘇渝雅(2011)。國中學生閱讀動機、情緒與創造力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103155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50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蔡明月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博捷zh_TW
dc.creator (作者) 楊博捷zh_TW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Aug-2018 10:34:49 (UTC+8)-
dc.date.available 10-Aug-2018 10:34:4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Aug-2018 10:34:4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1550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29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15500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國中部學生閱讀動機與行為之現況,並從年級、性別兩種背景變項,分析學生閱讀動機與行為之間的差異。
     為達以上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國中部全體學生進行普查。研究工具為本研究編製「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閱讀行為與動機之調查問卷」,共發出453份問卷,有效問卷389份。本研究採用的統計方法包括: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係數、皮爾森卡方檢定。
       經由統計分析,根據研究結果歸納以下結論:
     一、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閱讀動機中等,外在動機優於內在動機。
       主要的閱讀動機為:為學習表現而讀
     二、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整體閱讀行為偏低。
     三、娛樂類、文學類是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偏好的閱讀主題
     四、不同性別學生之閱讀動機並無差異,不同年級學生的差異則是九年級學生的 閱讀動機優於七年級。
     五、女生的圖書館服務使用頻率與電子書使用習慣均優於男生
     六、性別之間存在不同的閱讀主題偏好,女生在文學類優於男生;男生在科普、史地類優於女生。
     七、七年級整體的閱讀行為表現最佳,且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閱讀主題好。
     八、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實施閱讀推廣活動有正面成效。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論,對教育者與學校圖書館提出以下建議:一、重視電子書所帶來的可能性;二、鼓勵各個主題的閱讀;三、重視閱讀的內在價值。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班級閱讀的實施及相關研究 6
       第二節 閱讀動機的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閱讀行為相關研究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2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2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5
       第四節 研究實施步驟 4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45
       第一節 研究對象人口特徵 45
       第二節 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閱讀動機分析 46
       第三節 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閱讀行為分析 53
       第四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6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 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閱讀行為與閱讀動機之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93
     
     附錄二 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國中部學生閱讀行為與閱讀動機之調查問卷 (正式問卷)9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50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國中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閱讀動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閱讀行為zh_TW
dc.title (題名) 基隆市某高中國中部學生閱讀動機與行為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Reading Motivations and Reading Behavio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Keelung Ci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mbrell, L. B. (1996). 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0(1), 14.
     Wigfield, A., & Guthrie, J. T. (1997). Relat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to the amount and breadth or their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3), 420.
     Greenberg, D., Gilbert, A. D., & Fredrick, L. D. (2006). Reading Interest and
     Behavior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Innercity and Rural Settings. Reading
     Horizons, 47(2), 159-173.
     Lau, K. L. (2009). Reading motivation, perceptions of reading instruction and reading
     a mount: A comparison of junior and senior secondary student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32(4), 366-382.
     Mucherah, W., & Yoder, A. (2008). Motivation for reading and middle school
     s tudents` performance on standardized testing in reading. Reading Psychology, 29(3), 214-235.
     Guthrie, J. T., Wigfield, A. (2000).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 in reading. In M. L.
     P. B., Mosenthal, P. D. Pearson, & R. Barr (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Volume III (pp. 403-422).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Adler, M. J.(2003)。如何閱讀一本書。臺北市 ::臺灣商務。
     方子華(2004)。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王秀英(2009)。馬祖地區國中生閱讀動機及閱讀行為與國文科學習成效關聯性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王秀梅(2010)。國小學生家庭閱讀環境、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中市。
     王振書 (2003)。開啟班級閱讀的殿堂。師友月刊(431),頁 78-80。
     王淑凌(2008)。國小班級閱讀教學之潛在課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古秀梅(2005)。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閱讀行為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2003)。人文關懷與社會發展。高雄市:高雄復文。
     江有(2005)。桃園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相關暨差異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吳宜貞 (1998)。 影響閱讀動機的因素-看教室環境與文化。師友月刊(378),頁 23-26。
     吳明隆(20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 :五南。
     呂淑梅(2006)。以鷹架教學促進兒童閱讀發展之行動研究—以一個中年級班級閱讀活動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 (2003)。 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測驗學刊, 50(1),頁 47-71。
     李素足(1999)。台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李惠芬(2013)。國小四、五年級學童知覺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和閱讀理解之關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李雅純(2010)。晨讀對國中生閱讀態度、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李雅雪(2014)。雲林縣國中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宗玉印(2013)。新住民家庭之國中生其閱讀行為、閱讀動機對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以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台北市。
     林永青(2012)。相互教學法融入班級共讀對提升國中生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在職專班,新北市。
     林玉珮、何琦瑜、張瀞文 (2008)。 國中生學習大調查:年級愈高,學習動機愈低落。親子天下, 第3期。
     林建平 (1995)。 國小學童的閱讀動機、理解策略與閱讀成就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26,頁 267-294。
     邱慧鈴(2015)。國中生閱讀動機與閱讀理解相關之研究-以臺中市東勢國民中學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施麗君(2014)。國中生閱讀環境、動機與課外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國中生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彰化縣。
     孫佳穗(2016)。基隆市國中生智慧型手機成癮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市。
     孫愛華(2015)。國中生之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以嘉義縣水上國中為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休閒產業碩士班,嘉義縣。
     財政部 (2017)。 103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
     張淑梅(2010)。家庭閱讀環境、班級閱讀活動與國民小學學童閱讀行為關係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張雅苓(2010)。彰化縣國小六年級學童班級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台中市。
     張靖如(2012)。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四年級新住民學生閱讀動機及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台中市。
     莊佩玲(2002)。不同閱讀教學方法對國小學生閱讀動機及班級閱讀氣氛影響之比較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莊慧美 (2000)。 120分又何妨-推動班級閱讀風氣。師友月刊(396),頁 74-77。
     許君穗(2009)。晨讀十分鐘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影響。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嘉義縣。
     陳怡如(2015)。國中生「班書閱讀」環境及行為之研究──以桃園縣永安國中為例。健行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班,桃園縣。
     陳明來(2001)。臺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台北市。
     陸怡琮、賴素玲 (2008)。提升閱讀動機的閱讀方案之設計與實施:以一個國小二年級班級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1),頁 39-72。
     陸建國 (2004)。實施班級閱讀的作法。國教輔導, 43(5),頁 43-47。
     彭儒靜、羅永清(2005)。 國中生父母的閱讀習慣對子女課外閱讀時間的相關性。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43期。取自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website: http://www.teps.sinica.edu.tw/main.htm
     曾品方 (2010)。 學校圖書館支援閱讀教學之探析-以快樂晨讀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73),頁 60-71。
     黃天志(2015)。臺中市大安區圖書館青少年館藏及服務與國中生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黃家瑩(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桂蘭(2009)。城鄉地區國民小學班級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之比較研究—以臺北縣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黃琳珊(2011)。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模式推動班級共讀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黃銀梅(2009)。上課閱讀圖畫故事書對台灣國中生的效益。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黃馨儀(2002)。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量表之編製與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楊惠如(2012)。以學生為中心的班級閱讀活動規劃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楊惠真(2008)。國小學童親子共讀.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楊雅淇(2012)。Rasch模式檢核「閱讀動機量表」之心理計量特性。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縣。
     楊錦云(2014)。晨讀十分鐘對國小學生閱讀動機與行為之影響。玄奘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葉一蕾(2015)。青少年輕小說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葉玉珠(2010)。教育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詹麗萍(2008)。苗栗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廖麗娟(2010)。閱讀策略融入班級共讀之行動研究—以台北縣凱凱國小六年三班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劉佩雲、簡馨瑩、宋曜廷 (2003)。 國小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 11:6,頁 158。
     歐美伶(2011)。國中生科普讀物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歐滄和(2002)。 敎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市:心理。
     蔡秀娥(2010)。國中生班級閱讀指導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彰化縣。
     蔡佳泓(2015)。基礎統計分析 : R程式在社會科學之應用。臺北市 :雙葉書。
     蔡依芳(2010)。閱讀動機量表的信效度研究-以Wigfield的閱讀動機量表(theMotivationforReadingQuestionnaire,MRQ)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蔡晉甄(2016)。臺中市國中學生家庭閱讀環境、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蔡慧美(2005)。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與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鄭圓鈴 (2015)。 國中教育會考--國文科試題之評量指標與試題分析。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 27。
     盧金鳳(2005)。應用學習風格於「班級共讀」提問之行動研究:以青鳳國小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團體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蕭巧枚(2013)。國中學生課外讀物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謝旻成(2015)。國中生閱讀動機、閱讀行為與國文科學習成就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休閒產業碩士班,嘉義縣。
     謝栢菁(2015)。國中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蘇渝雅(2011)。國中學生閱讀動機、情緒與創造力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LIAS.011.2018.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