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網紅興起對品牌行銷的成效分析:以台灣三星電子為研究對象
The impact of Rising of the Internet Celebrity on Brand Marketing: Take Samsung Taiwan as Example
作者 劉佳俐
Liu, Chia-Li
貢獻者 黃國峯<br>林谷合
Huang, Kuo-Feng<br>Lin, Ku-Ho
劉佳俐
Liu, Chia-Li
關鍵詞 行銷
網紅
代言人
台灣三星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0-Aug-2018 11:12:39 (UTC+8)
摘要 「網紅行銷」在近年來頗受矚目,因應著各式各樣社群平台的興起,網紅創作從早期的插畫形式部落客,逐漸變化成多了即時的互動內容的網紅直播主,也讓許多品牌嘗試在直播和業配中行銷產品,甚或取代傳統常見的藝人代言。網紅行銷之所以成為品牌行銷的主力,原因在於這些熱門的網紅不僅擔任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橋梁,他們鮮明的個人形象及粉絲,更可以讓品牌借助這些人的影響力,為品牌與消費者間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網紅也因此成為數位化時代下,市場推廣策略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
     
     此研究藉由訪談方式研究台灣三星電子利用「網紅行銷」的原因與成效,並根據平台、網紅經濟、藝人代言,等不同面向進行探討。透過網紅經濟相關的文獻概況以及手機產業分析,同時參考台灣及中國市場,在品牌代言上關於藝人代言與網紅代言差異後,做出觀察,並針對未來也同樣需要透過「網紅行銷」的品牌提出建議與想法。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 (1997) ,Grounded Theory in Practice.
     Escobedo, Joe.(2017,May 22) Nearly $150K Per Post?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ina`s Key Opinion Leaders. Forbes.
     Hicom (2017)KOL (Key Opinion Leader) Marketing in China.
     Lauren Hallanan (2018)The Life of a KOL: Running a Mini Influencer Marketing Agency.
     Low Lai Chow (2016 ,September )Building an influencer strategy in China: Behind the USD8 billion industry , Event Reports ,May24 ,2018 ,from:https://www.warc.com/content/paywall/article/event-reports/building_an_influencer_strategy_in_china_behind_the_usd8_billion_industry/108986.
     Madeline Berg(2017, December)The Worlds Highest-Paid YouTube Stars 2017, Forbes May28 ,2018 ,from:https://www.forbes.com/sites/maddieberg/2017/12/07/the-highest-paid-youtube-stars-2017-gamer-dantdm-takes-the-crown-with-16-5-million/#526fd2781397.
     Marshall W. Van Alstyne,Geoffrey G. Parker,Sangeet Paul Choudary(2016,April)
     Patrick Barwise, Andrew Ehrenberg(1988), Television and Its Audience,SAGE Publications.
     Pipelines, Platforms, and the New Rules of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28 ,2018 ,from: https://hbr.org/2016/04/pipelines-platforms-and-the-new-rules-of-strategy.
     Rochet, Jean–Charles and Jean Tirole (2003). “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1, pp. 990–1029.
     Rochet, J.-C., and J. Tirole (2004) "Two-Sided Markets: Where We Stand," forthcoming,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7.
     Stephen, D. L, Hill, R. D., and Bergan K.,(1996) , Enhancing the Consumer-Product Relationship: Lessons from the QVC Home
     Veera Kontiokari (2017)Key opinion leaders: who are they and why do they matter? Liana Technologies.
     Yin Robert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P.181.
     
     中文文獻:
     Elvis(2017年11月23日),網紅行銷|宣傳失效?3個正確挑選合作對象要訣。2018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gemarketing.com.tw/article/blogger/influencer-coperate/。
     Joseph A. Maxwell(2018),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陳劍涵譯,台北:心理。
     Kyle(2018),從2018 CES看消費性電子長期趨勢,科技產業資訊室。2018年5月17日,取自: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4119
     Robert C. Bogdan,Sari Knopp Biklen(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主譯,台北:濤石,頁105-156。
     丁蓁蓁(2010),部落客名人化過程之研究─以圖文部落客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含碩專班)學位論文。
     工業技術研究院(2017),三星浴火重生展神變 創新高、闢新局、育新血、轉新機。2018年5月7日,取自:https://www.itri.org.tw/Chi/Content/NewsLetter/contents.aspx?&SiteID=1&MmmID=5000&SSize=10&SYear=2017&Keyword=&MSID=744702567074671061。
     王小惠、唐洪勇(2015),電視購物整合O2O電子商務新模式- NPU CSIE第十四屆離島資訊技術與應用研討會。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方雯玲(2015年2月4日),三星鼓勵靈活創意 連結新世代,欣新聞。2018年5月2日,取自:http://news.xinmedia.com/news_article.aspx?newsid=8142&type=3。
     王溱(2015),部落客可信度認知對網路口碑效果之影響—以適配性和產品涉入度做為調節變項,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王曉晴 (2005年10月)電視購物台的銷售推手東森、momo、VIVA超級比一比,Cheers 雜誌61期。2018年5月27日,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378&from=share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2016),2016年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年更新版。
     台灣物聯網產業技術協會(2018),2018年全螢幕手機滲透率快速攀升至45%,2018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twiota.org/eventDetails.aspx?id=3521ec2e-8b30-4e9e-8c1a-bfd2db8b3719。
     行政院勞工委會職業訓練局(2006),挑逗視覺-勾起你的購買欲,工作大贏家,95年5月號。2018年4月19日,取自:http://www3.ylsh.chc.edu.tw/%E8%BC%94%E5%B0%8E%E5%AE%A4/%E7%94%9F%E6%B6%AF%E8%BC%94%E5%B0%8E/%E8%AA%8D%E8%AD%98%E7%92%B0%E5%A2%83/%E9%9B%B6%E5%94%AE%E6%89%B9%E7%99%BC/carrer-91.pdf。
     何佩儒(2017年1月4日),台灣三星打品牌戰-在地化行銷,經濟部工業局產業新聞。2018年4月9日,取自:https://www.branding-taiwan.tw/news/industry_more?id=1278。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出版。
     吳碧娥(2017),由2017CES看未來3年消費性電子產業動向。北美智權報177期。2018年5月13日,取自: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dustry_Economy/IPNC_170125_0703.htm。
     林克寰 (2004)你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Blog是甚麼碗糕啊?。2018年5月13日,取自:http://jedi.z6i.org/blog/。
     林佳立(2015),包車平台的補貼與機制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科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學位論文。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Lin, J. D., Yen, C. F., & Chen, M. H. (2005).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Models and Steps of Interviewing. Journal of Disability Research, 3 (2), 122-136.﹞。
     周新富(2013),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季聲珊(2017),藝人經紀人關鍵職能權重之探討—藝人和經紀公司管理人之比較,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學位論文。
     怡如(2017年4月10日),繼小米之後的中國品牌手機傳奇,品牌志。2018年5月13日,取自:https://www.expbravo.com/4791/%E7%B9%BC%E5%B0%8F%E7%B1%B3%E4%B9%8B%E5%BE%8C%E7%9A%84%E4%B8%AD%E5%9C%8B%E5%93%81%E7%89%8C%E6%89%8B%E6%A9%9F%E5%82%B3%E5%A5%87.html。
     莊伯仲(2018年1月14日),華為找伍佰代言的啟示,今日新聞NOWnews。2018年5月3日,取自: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114/2682627。
     張里歐 ChangLeo(2017年8月3日)Note 8台灣不找明星代言!三星:消費者才是最佳代言人,手機王。2018年4月17日,取自:http://jedi.z6i.org/blog/。
     張哲維(2017),以平台策略探討農業電商的發展-以友善耕作產品共同購買平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學位論文。
     張語珊(2016),垂直性社群平台的價值獲取策略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學位論文。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2016),發布:2016中國電商紅人大數據報告。
     陳威如、余卓軒(2013),平台革命:席捲全球社交、購物、遊戲、媒體的商業模式創新,台北:商周出版。
     陳炳宏、許敬柔(2006),電視購物頻道市場之進入障礙與競爭策略分析。
     許舒涵(2016),你相信部落客嗎?以文章性質和互動性高低探討部落客和粉絲間關係和可信度與廣告效果,中華傳播學會年年會論文,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
     程世嘉(2016),【Livehouse.in 創辦人現身說法】網紅經濟本質是「極度要求內容品質的自媒體」,「網紅經濟」序言。
     集邦科技(2000),TrendForce旗下五大研究事業群,提供不同領域的產業報告與市場調研,包含DRAM、Flash記憶體、消費性電子產品、面板顯示器相關產業、LED照明市場、綠能相關產業、半導體、通訊、IA、及區域市場等大中華地區高科技產業的結構性趨勢研究。2018年5月10日,取自:https://www.trendforce.com.tw/research。
     程貴孫,陳宏民,孫武君(2009) 雙邊市場下電視傳媒平台兼併的福利效應分析。
     黃勇、周學春(2013),平台企業商業模式研究。
     黃意文(2018年5月10日),三星盈利再創新高 卻示警全球手機需求疲弱信號,鉅亨網。2018年5月4日,取自:https://news.cnyes.com/news/id/4105430。
     黃鳴棟(2003),虛擬通路產業的經營模式與競爭策略分析-以「電視購物」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溫珮妤(2002),體驗行銷的秘密,Cheers雜誌22期。
     葉以雯(2002),台灣演藝經紀產業人力資本投資模式之研究。
     楊欣樺(2001),我國運動經紀人角色功能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蔡泓(2017),網紅電商模式之創新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鍾起惠(1996),多頻道環境覲眾頻道收視與節目類型偏好之研究。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10636303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36303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國峯<br>林谷合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uang, Kuo-Feng<br>Lin, Ku-Ho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佳俐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Chia-L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佳俐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Chia-Li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Aug-2018 11:12:39 (UTC+8)-
dc.date.available 10-Aug-2018 11:12:3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Aug-2018 11:12:3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36303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32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36303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網紅行銷」在近年來頗受矚目,因應著各式各樣社群平台的興起,網紅創作從早期的插畫形式部落客,逐漸變化成多了即時的互動內容的網紅直播主,也讓許多品牌嘗試在直播和業配中行銷產品,甚或取代傳統常見的藝人代言。網紅行銷之所以成為品牌行銷的主力,原因在於這些熱門的網紅不僅擔任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橋梁,他們鮮明的個人形象及粉絲,更可以讓品牌借助這些人的影響力,為品牌與消費者間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網紅也因此成為數位化時代下,市場推廣策略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
     
     此研究藉由訪談方式研究台灣三星電子利用「網紅行銷」的原因與成效,並根據平台、網紅經濟、藝人代言,等不同面向進行探討。透過網紅經濟相關的文獻概況以及手機產業分析,同時參考台灣及中國市場,在品牌代言上關於藝人代言與網紅代言差異後,做出觀察,並針對未來也同樣需要透過「網紅行銷」的品牌提出建議與想法。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辭 2
     中文摘要 3
     目次 4
     表次 5
     圖次 6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步驟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平台定義 10
     第二節 網紅經濟概述 15
     第三節 電視購物模式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8
     第四章 個案分析 35
     第一節 個案產業分析 35
     第一節 競爭手機案例 35
     第二節 個案公司分析 38
     第三節 個案公司行銷方案 41
     第五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4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0
     參考文獻 55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36303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行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網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代言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三星zh_TW
dc.title (題名) 網紅興起對品牌行銷的成效分析:以台灣三星電子為研究對象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impact of Rising of the Internet Celebrity on Brand Marketing: Take Samsung Taiwan as Exam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 (1997) ,Grounded Theory in Practice.
     Escobedo, Joe.(2017,May 22) Nearly $150K Per Post?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ina`s Key Opinion Leaders. Forbes.
     Hicom (2017)KOL (Key Opinion Leader) Marketing in China.
     Lauren Hallanan (2018)The Life of a KOL: Running a Mini Influencer Marketing Agency.
     Low Lai Chow (2016 ,September )Building an influencer strategy in China: Behind the USD8 billion industry , Event Reports ,May24 ,2018 ,from:https://www.warc.com/content/paywall/article/event-reports/building_an_influencer_strategy_in_china_behind_the_usd8_billion_industry/108986.
     Madeline Berg(2017, December)The Worlds Highest-Paid YouTube Stars 2017, Forbes May28 ,2018 ,from:https://www.forbes.com/sites/maddieberg/2017/12/07/the-highest-paid-youtube-stars-2017-gamer-dantdm-takes-the-crown-with-16-5-million/#526fd2781397.
     Marshall W. Van Alstyne,Geoffrey G. Parker,Sangeet Paul Choudary(2016,April)
     Patrick Barwise, Andrew Ehrenberg(1988), Television and Its Audience,SAGE Publications.
     Pipelines, Platforms, and the New Rules of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28 ,2018 ,from: https://hbr.org/2016/04/pipelines-platforms-and-the-new-rules-of-strategy.
     Rochet, Jean–Charles and Jean Tirole (2003). “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1, pp. 990–1029.
     Rochet, J.-C., and J. Tirole (2004) "Two-Sided Markets: Where We Stand," forthcoming,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7.
     Stephen, D. L, Hill, R. D., and Bergan K.,(1996) , Enhancing the Consumer-Product Relationship: Lessons from the QVC Home
     Veera Kontiokari (2017)Key opinion leaders: who are they and why do they matter? Liana Technologies.
     Yin Robert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P.181.
     
     中文文獻:
     Elvis(2017年11月23日),網紅行銷|宣傳失效?3個正確挑選合作對象要訣。2018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gemarketing.com.tw/article/blogger/influencer-coperate/。
     Joseph A. Maxwell(2018),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陳劍涵譯,台北:心理。
     Kyle(2018),從2018 CES看消費性電子長期趨勢,科技產業資訊室。2018年5月17日,取自: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4119
     Robert C. Bogdan,Sari Knopp Biklen(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主譯,台北:濤石,頁105-156。
     丁蓁蓁(2010),部落客名人化過程之研究─以圖文部落客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含碩專班)學位論文。
     工業技術研究院(2017),三星浴火重生展神變 創新高、闢新局、育新血、轉新機。2018年5月7日,取自:https://www.itri.org.tw/Chi/Content/NewsLetter/contents.aspx?&SiteID=1&MmmID=5000&SSize=10&SYear=2017&Keyword=&MSID=744702567074671061。
     王小惠、唐洪勇(2015),電視購物整合O2O電子商務新模式- NPU CSIE第十四屆離島資訊技術與應用研討會。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方雯玲(2015年2月4日),三星鼓勵靈活創意 連結新世代,欣新聞。2018年5月2日,取自:http://news.xinmedia.com/news_article.aspx?newsid=8142&type=3。
     王溱(2015),部落客可信度認知對網路口碑效果之影響—以適配性和產品涉入度做為調節變項,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王曉晴 (2005年10月)電視購物台的銷售推手東森、momo、VIVA超級比一比,Cheers 雜誌61期。2018年5月27日,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378&from=share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2016),2016年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年更新版。
     台灣物聯網產業技術協會(2018),2018年全螢幕手機滲透率快速攀升至45%,2018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twiota.org/eventDetails.aspx?id=3521ec2e-8b30-4e9e-8c1a-bfd2db8b3719。
     行政院勞工委會職業訓練局(2006),挑逗視覺-勾起你的購買欲,工作大贏家,95年5月號。2018年4月19日,取自:http://www3.ylsh.chc.edu.tw/%E8%BC%94%E5%B0%8E%E5%AE%A4/%E7%94%9F%E6%B6%AF%E8%BC%94%E5%B0%8E/%E8%AA%8D%E8%AD%98%E7%92%B0%E5%A2%83/%E9%9B%B6%E5%94%AE%E6%89%B9%E7%99%BC/carrer-91.pdf。
     何佩儒(2017年1月4日),台灣三星打品牌戰-在地化行銷,經濟部工業局產業新聞。2018年4月9日,取自:https://www.branding-taiwan.tw/news/industry_more?id=1278。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出版。
     吳碧娥(2017),由2017CES看未來3年消費性電子產業動向。北美智權報177期。2018年5月13日,取自: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dustry_Economy/IPNC_170125_0703.htm。
     林克寰 (2004)你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Blog是甚麼碗糕啊?。2018年5月13日,取自:http://jedi.z6i.org/blog/。
     林佳立(2015),包車平台的補貼與機制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科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學位論文。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Lin, J. D., Yen, C. F., & Chen, M. H. (2005).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Models and Steps of Interviewing. Journal of Disability Research, 3 (2), 122-136.﹞。
     周新富(2013),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季聲珊(2017),藝人經紀人關鍵職能權重之探討—藝人和經紀公司管理人之比較,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學位論文。
     怡如(2017年4月10日),繼小米之後的中國品牌手機傳奇,品牌志。2018年5月13日,取自:https://www.expbravo.com/4791/%E7%B9%BC%E5%B0%8F%E7%B1%B3%E4%B9%8B%E5%BE%8C%E7%9A%84%E4%B8%AD%E5%9C%8B%E5%93%81%E7%89%8C%E6%89%8B%E6%A9%9F%E5%82%B3%E5%A5%87.html。
     莊伯仲(2018年1月14日),華為找伍佰代言的啟示,今日新聞NOWnews。2018年5月3日,取自: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114/2682627。
     張里歐 ChangLeo(2017年8月3日)Note 8台灣不找明星代言!三星:消費者才是最佳代言人,手機王。2018年4月17日,取自:http://jedi.z6i.org/blog/。
     張哲維(2017),以平台策略探討農業電商的發展-以友善耕作產品共同購買平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學位論文。
     張語珊(2016),垂直性社群平台的價值獲取策略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學位論文。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2016),發布:2016中國電商紅人大數據報告。
     陳威如、余卓軒(2013),平台革命:席捲全球社交、購物、遊戲、媒體的商業模式創新,台北:商周出版。
     陳炳宏、許敬柔(2006),電視購物頻道市場之進入障礙與競爭策略分析。
     許舒涵(2016),你相信部落客嗎?以文章性質和互動性高低探討部落客和粉絲間關係和可信度與廣告效果,中華傳播學會年年會論文,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
     程世嘉(2016),【Livehouse.in 創辦人現身說法】網紅經濟本質是「極度要求內容品質的自媒體」,「網紅經濟」序言。
     集邦科技(2000),TrendForce旗下五大研究事業群,提供不同領域的產業報告與市場調研,包含DRAM、Flash記憶體、消費性電子產品、面板顯示器相關產業、LED照明市場、綠能相關產業、半導體、通訊、IA、及區域市場等大中華地區高科技產業的結構性趨勢研究。2018年5月10日,取自:https://www.trendforce.com.tw/research。
     程貴孫,陳宏民,孫武君(2009) 雙邊市場下電視傳媒平台兼併的福利效應分析。
     黃勇、周學春(2013),平台企業商業模式研究。
     黃意文(2018年5月10日),三星盈利再創新高 卻示警全球手機需求疲弱信號,鉅亨網。2018年5月4日,取自:https://news.cnyes.com/news/id/4105430。
     黃鳴棟(2003),虛擬通路產業的經營模式與競爭策略分析-以「電視購物」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溫珮妤(2002),體驗行銷的秘密,Cheers雜誌22期。
     葉以雯(2002),台灣演藝經紀產業人力資本投資模式之研究。
     楊欣樺(2001),我國運動經紀人角色功能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蔡泓(2017),網紅電商模式之創新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鍾起惠(1996),多頻道環境覲眾頻道收視與節目類型偏好之研究。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MBA.062.2018.F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