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楊繼盛與「忠臣楊繼盛」之間:一個明代忠臣之再詮釋
Between Yang Jisheng and “the Martyr Yang Jisheng”: Reassessing a Martyr in Ming
作者 曹依婷
Tsao, I-Ting
貢獻者 楊瑞松<br>陳秀芬
Yang, Jui-Sung<br>Chen, Hsiu-Fen
曹依婷
Tsao, I-Ting
關鍵詞 楊繼盛
忠臣楊繼盛
忠文化
《自書年譜》
Yang Jisheng
The Martyr Yang Jisheng
The Cultural of loyal
Zhisu nianpu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7-Aug-2018 14:42:36 (UTC+8)
摘要   嘉靖31年(1552)年初,新上任的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楊繼盛(1516-1555)彈劾當朝首輔嚴嵩,因奏疏中言及皇子,觸犯時忌,被捕入獄三年後斬首。數年後,楊氏在獄中撰寫之《自書年譜》以及敷演其彈劾致死之戲曲、小說廣為流傳,他因此成為史上知名的「忠臣」典範。然而,甚少人留意到後世流傳之《自書年譜》是刪改本,也不曾反思《自書年譜》中楊繼盛的自我形象之形塑動機與其書寫之時空脈絡兩者的關係,而使「楊繼盛形象」始終流於中國傳統道德思維中「忠奸對立」的刻板敘事模式,未能反映出其特殊時代意義。
  本文的研究方法參酌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藉由其戲劇社會學之三要件:個體展演、情境定義和劇班,帶出本研究的第二章、第三章與第四章;透過分析與討論楊繼盛的個人生命經驗、其所屬的政治與社會文化背景脈絡及其彈劾嚴嵩的事件脈絡三層面,重新檢驗「忠臣楊繼盛」的形成,並深度探索楊繼盛其人、其事以及其時代。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微觀楊繼盛作為一個「忠臣」之形塑過程,使其意義逸脫出儒家道統之框架,進而看見那些在大論述下被簡化的種種複雜且多變的人性表現,從而展示其個人生命經驗中自我言詮所創造出的能動性與其時代意義。藉由如此,卸下「忠」之神聖光環的楊繼盛與其「忠臣楊繼盛」角色兩者之間,才能釋放出更大的舞台空間,提供更豐富多元的詮釋可能。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1552, Yang Jisheng who just assumed his office as a Vice Director of the Bureau of Military Appointments impeached the current Grand Secretary Yan Song. However, because he violated the Jiajing Emperor`s taboo regarding his two princes in the memorial, Yang was imprisoned for three years and then beheaded. A few years later, his autobiography written while in prison and other literature like dramas and novels based on his story were widely circulated. Yang then became a well-known model as a Confucian martyr in Chinese history. Still, only a few individuals noticed that those printed versions of Yang’s autobiography were actually edited and modified. H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afting of his image in the autobiography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his time has never been fully analyzed. The story of Yang Jisheng therefore has become some mere formality of Chinese “loyal versus evil” narrative pattern. All this fails to show the specific significance of his life and death.
 In this thesis, I refer to the sociologist Erving Goffman’s dramaturgical sociology which mostly developed in his book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Through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theory, namely the individual performer, 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team, I present my arguments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explore Yang’s autobiography based on narrative analysis and discuss his life experience as an intellectual.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which Yang Jisheng lived in and belonged to. In the fourth chapter, I examin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Yang’s impeachment, and retrace the making of historiography behind “The Martyr Yang Jisheng.”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Yang as a man, his actions and his era.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closely the life history of Yang Jisheng who was trying to be a “Martyr.” Through the micro-scale analytical approach on Yang, the meaning of “The Martyr Yang Jisheng” may cast off the overused framework of 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n reveal more dynamic views of the complicated human behavior which is often simplified by the grand narrativ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e and agency created by Yang’s self-interpretation was thus able to illustrate the larger picture of the Ming historiography. By removing the conventional notion of “loyalty” attributed to Yang Jisheng and scrutinizing the self-staged “The Martyr Yang Jisheng,” we will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luralistic interpretative possibilities of Ming history.
參考文獻 史料

王士禎,《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
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續稿》,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明萬曆刻本。
王世貞,《嘉靖以來內閣首輔傳》,收入《明清史料彙編初集》第一冊,臺北:文海,1967。
王世貞,《嘉靖東南平倭通錄》,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4。
王昶,《嘉慶直隷太倉州志》,據清嘉慶七年刻本。
王崇炳,《金華徵獻略》,據清雍正十年刻本。
丘濬,林冠群、周濟夫點校,《大學衍義補》,北京:京華出版,1999。
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全祖望,朱鑄禹匯校集注,《鮚埼亭集外編》,上海:上海古籍,2000。
朱元璋等撰,《皇明祖訓》,收入《明朝開國文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
何喬遠,《名山藏》,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2000。
作者不詳,《鳴鳳記》,收入毛晉,《六十種曲》,北京:文學古籍,1955。
吳國倫,《甔甀洞稿》,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
李衛等修,《(雍正)畿輔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李賢,《天順日錄》,據明嘉靖十二年刻明良集本。
李默,黃養蒙等删定,《吏部職掌》,臺南:莊嚴文化,1996。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
沈鍊,《青霞集》,臺北:臺灣商務,1983。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華世書局,1976。
阮葵生,《茶餘客話》,北京:中華書局,1959。
姚廣孝等撰,《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皇甫汸,《皇甫司勛集》,臺北:臺灣商務,出版時間不詳。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南昌;江西人民,2009。
紀曉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1968。
胡廣等,《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校勘本,1962。
范守已,《皇明肅皇外史》,臺南:莊嚴文化,1996。
唐順之,《荊川稗編》,據明萬曆九年刻本。
唐順之,馬美信、黄毅點校,《唐順之集》,杭州:浙江古籍,2014。
徐元太,《喻林》,臺北:新興,1972。
徐階,《世經堂集》,臺南:莊嚴文化,1997。
徐學謨,《世廟識餘錄》,臺北:國風,1965。
高華平校釋,《論語》,瀋陽:遼海出版社,2007。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王德毅增訂,《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7。
張廷玉等奉敕撰,《明史》,收入《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張岱,《嫏嬛文集》,北京:故宮,2012。
張萱,《西園聞見錄》,台北:明文書局,1991。
陳子龍等編,《皇明經世文編》,臺北:國聯,1964。
陳建撰,高汝栻訂,吳楨增刪,《皇明法傳錄嘉隆紀》,上海:上海古籍,1997。
陳洪謨,《繼世紀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陳繼儒,《陳眉公集》,據明萬曆四十三年刻本。
陳鶴,《明紀》,台北:世界,1962。
黄宗羲,《明文海》,臺北:臺灣商務,出版年不詳,清涵芬樓鈔本。
黄景昉,《國史唯疑》,台北:正中,1982。
黄道周,《博物典彙》,海口:海南,2001。
焦竑,《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1。
焦竑,《國朝獻徵録》,臺北:學生書局,1965。
賀復徵,《文章辨體彙選》,臺北:臺灣商務,1983。
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61。
黃淳耀,《陶菴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出版年不詳。
楊爵,《楊爵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楊繼盛,〈自書年譜〉,手稿,1553-1555。今見:高朝英、張金棟,〈楊繼盛《自書年譜》卷考略(上)〉,《文物春秋》,第2期(石家莊,2011),頁61-72。
楊繼盛,《楊忠愍公集》,光緒二十三年刻本。
楊繼盛,《楊忠愍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8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楊繼盛,李洪程校注,《楊椒山集校注》,臺北:蘭臺網路,2015。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6。
談遷,張宗祥校點,《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鄭利華,《王世貞年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謝肇淛,《五雜俎》,臺北:新興,1971。

今人論著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臺北:政大歷史系出版,2006。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1997。
安作璋主編,張全景策劃,《中國吏部硏究》,北京:黨建讀物,2011。
何炳棣,徐泓譯,《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2013。
吳智和,《明代的儒學教官》,台北:學生書局,1991。
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1。
呂妙芬,《成聖與家庭人倫: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臺北:聯經,2017。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2011。
李焯然,《明史散論》,臺北;允晨,1991。
林麗月,《明代的國子監生》,臺北:東吳大學,1978。
南懷瑾,《易經繫傳別講》,臺北:南懷瑾文化,2014。
洪早清,《明代閣臣群體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2012。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陶方宣、桂嚴,《魯迅的朋友圈》,香港:香港中和,2015。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8。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1994。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9。
樊樹志,《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的權力較量》,中和,時報文化,200。
潘星輝,《明代文官銓選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5。
蔡明倫,《明代言官群體研究》,北京:中國社科,2009。
錢茂偉,《國家、科舉與社會—以明代為中心的考察》,北京:北京圖書館,2004。
Blumer, Herbert, Symbolic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69.
Ditmanson, Peter. “Death in Fidelity: Mid- And Late-Ming Reconstructions of Fang Xiaoru ,"Ming Studies, 2001:1(2001), 114-143.
Hammond, Kenneth J.. Pepper Mountain: The Life, Death and Posthumous Career of Yang Jisheng. London, New York and Bahrain: The Kegan Paul China Library, 2007.
McAdams, Dan P.. Power, Intimacy, and the Life Story: Personological Inquiries Into identity,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c1988.
Mead, George.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4.
Schneewind, Sarah. Community Schools and the State in Ming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卜正民 (Brook, Timothy)、布功 (Jerome Bourgon)、布魯 (Gregory Blue)著,張光潤、樂淩、伍潔靜譯,《殺千刀:中西視野下的凌遲處死》(Death by a Thousand Cuts),北京: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13。
大木康,周保雄譯,《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林•亨特 (Lynn Hunt),鄭明萱、陳瑛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The Family Romanc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台北:麥田,2002。
彼得•柏克 (Burke, Peter),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臺北:麥田,2005二版。
高夫曼 (Goffman, Erving),徐江敏等譯,《日常生活的自我展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12。
傅柯 (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 Prison),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3。
喬治•H•米德 (Mead, H., Herbert),趙月瑟譯,《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 Self and Society),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論文


尤淑君,〈從楊廷和到嚴嵩:嘉靖朝內閣首輔的權力交替〉,《史粹》,第10期(台北,2016),頁29-88。
王健,〈十五世紀末江南毀淫祠運動與地方社會〉,《社會科學》,第5期(上海,2015),頁155-164。
王健,〈嘉靖初期毀淫祠與廢佛寺政策的地方實踐—以江南、福建為重點〉,《史林》,第3期(上海,2016),頁94-102。
王樹民,〈鐵肩擔道義 辣手著文章—明代名臣楊繼盛小記〉,《文史知識》,第3期(北京,1998),頁100-102。
王薇,〈從自撰年譜看中國年譜在明代的大發展〉,《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39卷(遼寧,2011),頁68-72。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收入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文化與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2013,頁267-316。
王鴻泰,〈明清的資訊傳播、社會想像與公眾社會〉,《明代研究》第12期(臺北,2009),頁41-92。
王鴻泰,〈武功、武學、武藝、武俠:明代士人的習武風尚與異類交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第2份(臺北:2014.6),頁209-267。
王麗燕,〈歷史忠諫之臣墨本遺存—明代楊繼盛與清代吳可讀〉,《圖書館工作與研究》,第3期總第139期(天津:2007),頁57-58。
向靜,〈明嘉靖年間「三途並用」的政治背景〉,《北大史學》,第12輯(北京,2007.1),頁96-104。
何幸真,〈英廟「盛德」:明天順朝君臣對「建文問題」之態度〉,《明代研究》,第十六期(台北,2011),頁1-28。
吳智和,〈明代祖制釋義與功能試論〉,《史學集刊》,第3期(長春,1991),頁20-29。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臺北,2003),頁87-143。
李谷悦,〈方孝孺殉難事蹟的敘事演化與「誅十族」說考〉,《史學月刊》,第五期(河南,2014),頁37-62。
李明,〈明代納妾制度探析〉,《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7期(四川,2008.7),頁80-89。
邱仲麟,〈金錢、慾望與世道—方弘靜論嘉萬之間的社會風氣變遷〉,《東吳歷史學報》,第28期(臺北,2012.12),頁45-116。
邵鳳芝、周曉麗,〈慷慨悲歌楊繼盛〉,《安徽文學》,第2期(安徽,2008),頁197-198。
柏樺,〈明代的考語與訪單〉,《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3期(重慶,2017.5),頁144-151。
科大衛(David Faure),〈明嘉靖初年廣東提學魏校毀「淫祠」之前因後果及其對珠江三角洲的影響〉,收入氏著《明清社會和禮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6,頁74-80。
范喜茹,〈家產與兄弟相處—以楊繼盛為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7卷下冊,天津,2016,頁118-128
徐泓,〈明代的家庭:家庭型態、權力結構與成員間的關係〉,收入王毓銓主編,《明史研究》第四輯,合肥:黃山出版社,1994,頁179-196。
馬洪芳,〈五十年來楊繼盛研究綜述〉,《高校社科動態》,第1期(河北,2018),頁38-43。
高朝英、張金棟,〈楊繼盛《自書年譜》卷考略(下)〉,《文物春秋》,第4期(石家莊,2011),頁47-58。
張哲郎,〈于謙、海瑞、楊繼盛—明代大臣的氣節〉,《歷史月刊》,第22期(臺北,1989),頁41-45。
張顯清,〈明嘉靖「大禮議」的起因、性質與後果〉,《史學集刊》第4期(吉林,1988),頁7-15。
曹依婷,〈明代廷杖文化的身體暴力與榮譽:以楊繼盛為例〉,《史原》,復刊第七期總28期(台北,2016.9),頁1-39。
連啟元,〈明代盧柟獄案下的刑案審判與文人網絡〉,《明史研究論叢》第10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12.3,頁190-201。
郭厚安,〈也談明代的祖制問題〉,《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甘肅,1993),頁3-10。
郭培貴,〈論明代教官地位的卑下及其影響〉,《明史研究》,第4輯(北京,1994),頁68-77。
閆化川,〈碧霞元君封號問題的新考辨〉,《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北京,2007),頁50-59。
閆興棟,〈歷史書寫與忠臣崇拜:以嘉靖忠臣楊繼盛為個案〉,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
陳秀芬,〈「診斷」徐渭:晚明社會對於狂與病的多元理解〉,《明代研究》,第27期(台北,2016.12),頁71-121。
陳智超,〈楊繼盛《請誅嚴嵩疏》稿本考〉,《紫禁城》,第8期(北京,2007),頁50-63。
陳熙遠,〈在民間信仰與國家權力交疊的邊緣:以明代南京一座祠祀的禁毀為例證〉,收入在邱澎生、陳熙遠編著,《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臺北:聯經,2009,頁87-143。
彭勇,〈明代皇室冠禮述評〉,《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八卷第二期總28期(北京,2010.3),頁31-36。
馮爾康,〈楊繼盛的家庭生活〉,收入氏著,《去古人的庭院散步:古代社會生活圖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
黃榮郎,〈明代正德及嘉靖朝廷杖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楊殿珣,〈中國年譜概說〉,《文獻》,第2期(北京,1979),頁162-186。
廖可斌,〈嚴嵩與嘉靖中後期文壇〉,《文史知識》,第7期(北京,1993),頁11-16。
翟愛玲,〈「大禮議」事件的政治意義與嘉靖前期的政治局勢〉,《史學集刊》,第4期(吉林,2013.7),頁113-121。
劉子健,〈岳飛—從史學史和思想史來看〉,收入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1987,頁185-207。
劉瓊云,〈天道、治術、商品:《忠經》之出版與明代忠文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臺北,2014),頁73-120。
劉瓊云,〈清初《千忠錄》裡的身體、聲情與忠臣記憶〉,《戲劇研究》,第17期(台北,2016.1),頁1-40。
劉獻忠,〈嚴嵩研究芻議〉,《新餘高專學報》,第9卷第6期(江西,2004),頁4-8。
蔣竹山,〈宋至清代國家與祠神信仰關係研究的回顧與討論〉,《新史學》,第8卷第2期(臺北,1997),頁187-220。
錢國蓮、周黎瑩,〈《鳴鳳記》與嚴嵩「奸臣」形象的形成及傳播〉,《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2期(浙江,2007),頁132-137。
濱島敦俊,〈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的鄉居和城居〉,《明代研究》,第11期(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8),頁59-94。
魏雋如,〈明初移民保定的小興州人為何稱來自山西或洪洞縣〉,《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期(保定,2000),頁179-186。
Kenneth J. Hammond, “Wang Shizhen as Partisan: The Case of Yang Jisheng”, Ming Studies, 2006:1, p51-71.
Leung, Angela Ki Che. (梁其姿),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in Elman, BA, Woodside, A (Eds.),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00-19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p.381-416.
Yang, Jui-sung. (楊瑞松), Body, Ritual and Identity: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Early Qing Confucian Yan Yuan (1635-1704), Leiden: Brill, 201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3153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3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瑞松<br>陳秀芬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Yang, Jui-Sung<br>Chen, Hsiu-F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曹依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ao, I-T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曹依婷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ao, I-T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7-Aug-2018 14:42:36 (UTC+8)-
dc.date.available 27-Aug-2018 14:42: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7-Aug-2018 14:42:3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153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56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153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嘉靖31年(1552)年初,新上任的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楊繼盛(1516-1555)彈劾當朝首輔嚴嵩,因奏疏中言及皇子,觸犯時忌,被捕入獄三年後斬首。數年後,楊氏在獄中撰寫之《自書年譜》以及敷演其彈劾致死之戲曲、小說廣為流傳,他因此成為史上知名的「忠臣」典範。然而,甚少人留意到後世流傳之《自書年譜》是刪改本,也不曾反思《自書年譜》中楊繼盛的自我形象之形塑動機與其書寫之時空脈絡兩者的關係,而使「楊繼盛形象」始終流於中國傳統道德思維中「忠奸對立」的刻板敘事模式,未能反映出其特殊時代意義。
  本文的研究方法參酌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藉由其戲劇社會學之三要件:個體展演、情境定義和劇班,帶出本研究的第二章、第三章與第四章;透過分析與討論楊繼盛的個人生命經驗、其所屬的政治與社會文化背景脈絡及其彈劾嚴嵩的事件脈絡三層面,重新檢驗「忠臣楊繼盛」的形成,並深度探索楊繼盛其人、其事以及其時代。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微觀楊繼盛作為一個「忠臣」之形塑過程,使其意義逸脫出儒家道統之框架,進而看見那些在大論述下被簡化的種種複雜且多變的人性表現,從而展示其個人生命經驗中自我言詮所創造出的能動性與其時代意義。藉由如此,卸下「忠」之神聖光環的楊繼盛與其「忠臣楊繼盛」角色兩者之間,才能釋放出更大的舞台空間,提供更豐富多元的詮釋可能。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1552, Yang Jisheng who just assumed his office as a Vice Director of the Bureau of Military Appointments impeached the current Grand Secretary Yan Song. However, because he violated the Jiajing Emperor`s taboo regarding his two princes in the memorial, Yang was imprisoned for three years and then beheaded. A few years later, his autobiography written while in prison and other literature like dramas and novels based on his story were widely circulated. Yang then became a well-known model as a Confucian martyr in Chinese history. Still, only a few individuals noticed that those printed versions of Yang’s autobiography were actually edited and modified. H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afting of his image in the autobiography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his time has never been fully analyzed. The story of Yang Jisheng therefore has become some mere formality of Chinese “loyal versus evil” narrative pattern. All this fails to show the specific significance of his life and death.
 In this thesis, I refer to the sociologist Erving Goffman’s dramaturgical sociology which mostly developed in his book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Through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theory, namely the individual performer, 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team, I present my arguments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explore Yang’s autobiography based on narrative analysis and discuss his life experience as an intellectual.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which Yang Jisheng lived in and belonged to. In the fourth chapter, I examin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Yang’s impeachment, and retrace the making of historiography behind “The Martyr Yang Jisheng.”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Yang as a man, his actions and his era.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closely the life history of Yang Jisheng who was trying to be a “Martyr.” Through the micro-scale analytical approach on Yang, the meaning of “The Martyr Yang Jisheng” may cast off the overused framework of 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n reveal more dynamic views of the complicated human behavior which is often simplified by the grand narrativ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e and agency created by Yang’s self-interpretation was thus able to illustrate the larger picture of the Ming historiography. By removing the conventional notion of “loyalty” attributed to Yang Jisheng and scrutinizing the self-staged “The Martyr Yang Jisheng,” we will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luralistic interpretative possibilities of Ming history.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第一幕:楊繼盛與楊繼盛印象 19
(一) 從白衣到士人(1歲-25歲) 20
(二) 從士人到文人(25歲-35歲) 39
(三) 小結:楊繼盛《年譜》中的展演性與其社會 65
第三章、第二幕:楊繼盛印象與其時代背景 69
(一) 〈請誅賊臣疏〉與自我展演 70
(二) 大禮議後的政治文化 81
(三) 建言出名與爭則名高 91
(四) 小結 104
第四章、第三幕:成為忠臣與其劇班 108
(一) 從〈請罷馬市疏〉到「一歲四遷」 109
(二) 〈請誅賊臣疏〉的幕後 119
(三) 王世貞的文人網絡與楊繼盛印象 130
(四) 結局與閉幕:「忠臣楊繼盛之死」 147
第五章、結論 156
徵引書目 172
附錄、楊繼盛《自書年譜》比較 179
zh_TW
dc.format.extent 377682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3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楊繼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忠臣楊繼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忠文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書年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Yang Jishe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Martyr Yang Jishe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Cultural of loya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Zhisu nianpuen_US
dc.title (題名) 楊繼盛與「忠臣楊繼盛」之間:一個明代忠臣之再詮釋zh_TW
dc.title (題名) Between Yang Jisheng and “the Martyr Yang Jisheng”: Reassessing a Martyr in M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料

王士禎,《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
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續稿》,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明萬曆刻本。
王世貞,《嘉靖以來內閣首輔傳》,收入《明清史料彙編初集》第一冊,臺北:文海,1967。
王世貞,《嘉靖東南平倭通錄》,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4。
王昶,《嘉慶直隷太倉州志》,據清嘉慶七年刻本。
王崇炳,《金華徵獻略》,據清雍正十年刻本。
丘濬,林冠群、周濟夫點校,《大學衍義補》,北京:京華出版,1999。
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全祖望,朱鑄禹匯校集注,《鮚埼亭集外編》,上海:上海古籍,2000。
朱元璋等撰,《皇明祖訓》,收入《明朝開國文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
何喬遠,《名山藏》,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2000。
作者不詳,《鳴鳳記》,收入毛晉,《六十種曲》,北京:文學古籍,1955。
吳國倫,《甔甀洞稿》,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
李衛等修,《(雍正)畿輔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李賢,《天順日錄》,據明嘉靖十二年刻明良集本。
李默,黃養蒙等删定,《吏部職掌》,臺南:莊嚴文化,1996。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
沈鍊,《青霞集》,臺北:臺灣商務,1983。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華世書局,1976。
阮葵生,《茶餘客話》,北京:中華書局,1959。
姚廣孝等撰,《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皇甫汸,《皇甫司勛集》,臺北:臺灣商務,出版時間不詳。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南昌;江西人民,2009。
紀曉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1968。
胡廣等,《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校勘本,1962。
范守已,《皇明肅皇外史》,臺南:莊嚴文化,1996。
唐順之,《荊川稗編》,據明萬曆九年刻本。
唐順之,馬美信、黄毅點校,《唐順之集》,杭州:浙江古籍,2014。
徐元太,《喻林》,臺北:新興,1972。
徐階,《世經堂集》,臺南:莊嚴文化,1997。
徐學謨,《世廟識餘錄》,臺北:國風,1965。
高華平校釋,《論語》,瀋陽:遼海出版社,2007。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王德毅增訂,《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7。
張廷玉等奉敕撰,《明史》,收入《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張岱,《嫏嬛文集》,北京:故宮,2012。
張萱,《西園聞見錄》,台北:明文書局,1991。
陳子龍等編,《皇明經世文編》,臺北:國聯,1964。
陳建撰,高汝栻訂,吳楨增刪,《皇明法傳錄嘉隆紀》,上海:上海古籍,1997。
陳洪謨,《繼世紀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陳繼儒,《陳眉公集》,據明萬曆四十三年刻本。
陳鶴,《明紀》,台北:世界,1962。
黄宗羲,《明文海》,臺北:臺灣商務,出版年不詳,清涵芬樓鈔本。
黄景昉,《國史唯疑》,台北:正中,1982。
黄道周,《博物典彙》,海口:海南,2001。
焦竑,《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1。
焦竑,《國朝獻徵録》,臺北:學生書局,1965。
賀復徵,《文章辨體彙選》,臺北:臺灣商務,1983。
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61。
黃淳耀,《陶菴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出版年不詳。
楊爵,《楊爵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楊繼盛,〈自書年譜〉,手稿,1553-1555。今見:高朝英、張金棟,〈楊繼盛《自書年譜》卷考略(上)〉,《文物春秋》,第2期(石家莊,2011),頁61-72。
楊繼盛,《楊忠愍公集》,光緒二十三年刻本。
楊繼盛,《楊忠愍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8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楊繼盛,李洪程校注,《楊椒山集校注》,臺北:蘭臺網路,2015。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6。
談遷,張宗祥校點,《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鄭利華,《王世貞年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謝肇淛,《五雜俎》,臺北:新興,1971。

今人論著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臺北:政大歷史系出版,2006。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1997。
安作璋主編,張全景策劃,《中國吏部硏究》,北京:黨建讀物,2011。
何炳棣,徐泓譯,《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2013。
吳智和,《明代的儒學教官》,台北:學生書局,1991。
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1。
呂妙芬,《成聖與家庭人倫: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臺北:聯經,2017。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2011。
李焯然,《明史散論》,臺北;允晨,1991。
林麗月,《明代的國子監生》,臺北:東吳大學,1978。
南懷瑾,《易經繫傳別講》,臺北:南懷瑾文化,2014。
洪早清,《明代閣臣群體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2012。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陶方宣、桂嚴,《魯迅的朋友圈》,香港:香港中和,2015。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8。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1994。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9。
樊樹志,《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的權力較量》,中和,時報文化,200。
潘星輝,《明代文官銓選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5。
蔡明倫,《明代言官群體研究》,北京:中國社科,2009。
錢茂偉,《國家、科舉與社會—以明代為中心的考察》,北京:北京圖書館,2004。
Blumer, Herbert, Symbolic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69.
Ditmanson, Peter. “Death in Fidelity: Mid- And Late-Ming Reconstructions of Fang Xiaoru ,"Ming Studies, 2001:1(2001), 114-143.
Hammond, Kenneth J.. Pepper Mountain: The Life, Death and Posthumous Career of Yang Jisheng. London, New York and Bahrain: The Kegan Paul China Library, 2007.
McAdams, Dan P.. Power, Intimacy, and the Life Story: Personological Inquiries Into identity,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c1988.
Mead, George.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4.
Schneewind, Sarah. Community Schools and the State in Ming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卜正民 (Brook, Timothy)、布功 (Jerome Bourgon)、布魯 (Gregory Blue)著,張光潤、樂淩、伍潔靜譯,《殺千刀:中西視野下的凌遲處死》(Death by a Thousand Cuts),北京: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13。
大木康,周保雄譯,《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林•亨特 (Lynn Hunt),鄭明萱、陳瑛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The Family Romanc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台北:麥田,2002。
彼得•柏克 (Burke, Peter),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臺北:麥田,2005二版。
高夫曼 (Goffman, Erving),徐江敏等譯,《日常生活的自我展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12。
傅柯 (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 Prison),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3。
喬治•H•米德 (Mead, H., Herbert),趙月瑟譯,《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 Self and Society),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論文


尤淑君,〈從楊廷和到嚴嵩:嘉靖朝內閣首輔的權力交替〉,《史粹》,第10期(台北,2016),頁29-88。
王健,〈十五世紀末江南毀淫祠運動與地方社會〉,《社會科學》,第5期(上海,2015),頁155-164。
王健,〈嘉靖初期毀淫祠與廢佛寺政策的地方實踐—以江南、福建為重點〉,《史林》,第3期(上海,2016),頁94-102。
王樹民,〈鐵肩擔道義 辣手著文章—明代名臣楊繼盛小記〉,《文史知識》,第3期(北京,1998),頁100-102。
王薇,〈從自撰年譜看中國年譜在明代的大發展〉,《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39卷(遼寧,2011),頁68-72。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收入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文化與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2013,頁267-316。
王鴻泰,〈明清的資訊傳播、社會想像與公眾社會〉,《明代研究》第12期(臺北,2009),頁41-92。
王鴻泰,〈武功、武學、武藝、武俠:明代士人的習武風尚與異類交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第2份(臺北:2014.6),頁209-267。
王麗燕,〈歷史忠諫之臣墨本遺存—明代楊繼盛與清代吳可讀〉,《圖書館工作與研究》,第3期總第139期(天津:2007),頁57-58。
向靜,〈明嘉靖年間「三途並用」的政治背景〉,《北大史學》,第12輯(北京,2007.1),頁96-104。
何幸真,〈英廟「盛德」:明天順朝君臣對「建文問題」之態度〉,《明代研究》,第十六期(台北,2011),頁1-28。
吳智和,〈明代祖制釋義與功能試論〉,《史學集刊》,第3期(長春,1991),頁20-29。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臺北,2003),頁87-143。
李谷悦,〈方孝孺殉難事蹟的敘事演化與「誅十族」說考〉,《史學月刊》,第五期(河南,2014),頁37-62。
李明,〈明代納妾制度探析〉,《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7期(四川,2008.7),頁80-89。
邱仲麟,〈金錢、慾望與世道—方弘靜論嘉萬之間的社會風氣變遷〉,《東吳歷史學報》,第28期(臺北,2012.12),頁45-116。
邵鳳芝、周曉麗,〈慷慨悲歌楊繼盛〉,《安徽文學》,第2期(安徽,2008),頁197-198。
柏樺,〈明代的考語與訪單〉,《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3期(重慶,2017.5),頁144-151。
科大衛(David Faure),〈明嘉靖初年廣東提學魏校毀「淫祠」之前因後果及其對珠江三角洲的影響〉,收入氏著《明清社會和禮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6,頁74-80。
范喜茹,〈家產與兄弟相處—以楊繼盛為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7卷下冊,天津,2016,頁118-128
徐泓,〈明代的家庭:家庭型態、權力結構與成員間的關係〉,收入王毓銓主編,《明史研究》第四輯,合肥:黃山出版社,1994,頁179-196。
馬洪芳,〈五十年來楊繼盛研究綜述〉,《高校社科動態》,第1期(河北,2018),頁38-43。
高朝英、張金棟,〈楊繼盛《自書年譜》卷考略(下)〉,《文物春秋》,第4期(石家莊,2011),頁47-58。
張哲郎,〈于謙、海瑞、楊繼盛—明代大臣的氣節〉,《歷史月刊》,第22期(臺北,1989),頁41-45。
張顯清,〈明嘉靖「大禮議」的起因、性質與後果〉,《史學集刊》第4期(吉林,1988),頁7-15。
曹依婷,〈明代廷杖文化的身體暴力與榮譽:以楊繼盛為例〉,《史原》,復刊第七期總28期(台北,2016.9),頁1-39。
連啟元,〈明代盧柟獄案下的刑案審判與文人網絡〉,《明史研究論叢》第10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12.3,頁190-201。
郭厚安,〈也談明代的祖制問題〉,《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甘肅,1993),頁3-10。
郭培貴,〈論明代教官地位的卑下及其影響〉,《明史研究》,第4輯(北京,1994),頁68-77。
閆化川,〈碧霞元君封號問題的新考辨〉,《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北京,2007),頁50-59。
閆興棟,〈歷史書寫與忠臣崇拜:以嘉靖忠臣楊繼盛為個案〉,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
陳秀芬,〈「診斷」徐渭:晚明社會對於狂與病的多元理解〉,《明代研究》,第27期(台北,2016.12),頁71-121。
陳智超,〈楊繼盛《請誅嚴嵩疏》稿本考〉,《紫禁城》,第8期(北京,2007),頁50-63。
陳熙遠,〈在民間信仰與國家權力交疊的邊緣:以明代南京一座祠祀的禁毀為例證〉,收入在邱澎生、陳熙遠編著,《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臺北:聯經,2009,頁87-143。
彭勇,〈明代皇室冠禮述評〉,《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八卷第二期總28期(北京,2010.3),頁31-36。
馮爾康,〈楊繼盛的家庭生活〉,收入氏著,《去古人的庭院散步:古代社會生活圖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
黃榮郎,〈明代正德及嘉靖朝廷杖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楊殿珣,〈中國年譜概說〉,《文獻》,第2期(北京,1979),頁162-186。
廖可斌,〈嚴嵩與嘉靖中後期文壇〉,《文史知識》,第7期(北京,1993),頁11-16。
翟愛玲,〈「大禮議」事件的政治意義與嘉靖前期的政治局勢〉,《史學集刊》,第4期(吉林,2013.7),頁113-121。
劉子健,〈岳飛—從史學史和思想史來看〉,收入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1987,頁185-207。
劉瓊云,〈天道、治術、商品:《忠經》之出版與明代忠文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臺北,2014),頁73-120。
劉瓊云,〈清初《千忠錄》裡的身體、聲情與忠臣記憶〉,《戲劇研究》,第17期(台北,2016.1),頁1-40。
劉獻忠,〈嚴嵩研究芻議〉,《新餘高專學報》,第9卷第6期(江西,2004),頁4-8。
蔣竹山,〈宋至清代國家與祠神信仰關係研究的回顧與討論〉,《新史學》,第8卷第2期(臺北,1997),頁187-220。
錢國蓮、周黎瑩,〈《鳴鳳記》與嚴嵩「奸臣」形象的形成及傳播〉,《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2期(浙江,2007),頁132-137。
濱島敦俊,〈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的鄉居和城居〉,《明代研究》,第11期(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8),頁59-94。
魏雋如,〈明初移民保定的小興州人為何稱來自山西或洪洞縣〉,《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期(保定,2000),頁179-186。
Kenneth J. Hammond, “Wang Shizhen as Partisan: The Case of Yang Jisheng”, Ming Studies, 2006:1, p51-71.
Leung, Angela Ki Che. (梁其姿),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in Elman, BA, Woodside, A (Eds.),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00-19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p.381-416.
Yang, Jui-sung. (楊瑞松), Body, Ritual and Identity: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Early Qing Confucian Yan Yuan (1635-1704), Leiden: Brill, 2016.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Hist.005.2018.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