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林佳和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陳璟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Chen, Ching-Hsie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陳璟賢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Chen, Ching-Hsie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8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3-Sep-2018 15:53:33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Sep-2018 15:53:33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Sep-2018 15:53:33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1016510552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91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法律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16510552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臺灣勞工向來以工時長聞名,在近幾年的全球主要國家勞工工時調查中,更是經常名列前茅,雖我國政府的勞動政策也朝著將低工時的目標發展,但似乎成效有限,而究竟工作時間指涉範圍者為何,我國勞動基準法及相關勞動法規皆無明確定義,但唯有將工作時間定義、範圍明確化,才能進一步討論後續與之連動的工資以及勞動保護等各項議題。 我國於勞動現場常見幾種類型的工作樣態,一般工作時間、待命時間、備勤時間以及候傳時間等,而一般工作時間、待命時間以及備勤時間因為其受雇主指揮監督之性質強,即使非處於服勞務之狀態,但因喪失其對於自身時間以及所處空間之主權,故學說上多認為其屬於工作時間無疑;而候傳時間則因為並無停留於特定地點之義務,僅須告知雇主其所停留之處所及聯絡可能性,以便於必要時加以傳喚,並未喪失其時間及空間主權,故原則上不被認為係工作時間。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值(日)夜時間,行政主管機關判斷之標準係,其工作內容是「非勞動契約約定之工作」,然而回歸於工作時間一貫的判斷標準,本文認為此時勞工亦是處於喪失時間、空間主權,受雇主指揮監督之狀態,仍應視為工作時間為宜。而若係考慮工資與勞務強度失衡之問題,則應為後端問題,而不宜以之混淆工作時間本質之認定。 而針對我國工時制度方面,勞基法第32條第2項在民國一零七年的修法中,增加了雇主經工會或無工會者由勞資會議同意後,得將延長之工作時間上限擴張至每月五十四個小時,究此本文認為,雖適度給與雇主工時調整之空間,不僅可使企業經營更具彈性化,亦可使勞工對於自身工作時間的掌握更加靈活,實值肯認,惟此次上限擴張,立法者之考量為何,是否有其必要,有無侵害勞基法所賦予之勞動保護基準界限,值得深思慎為。 我國實務對於工作時間之判斷,與學說所提到的,雇主指揮監督及勞工的時間、空間主權等,大致相同,值得肯認者係,實務對於值(日)夜時間是否為工作時間之判斷,針對個案細膩探究,對加班與值班,其工作性質與勞務密集程度不同作出詳細之區別。而針對出勤紀錄以及延長工作時間,本文認為,由立法目的觀之出勤紀錄本即是為於勞資爭議時成為可判斷之依據,若仍須勞工證明其出勤服勞務係真實,則此時出勤紀錄將失去其功能。其次應肯認的係有判決認為雖雇主設有加班申請系統,然勞工有無延長工作時間,應採實質認定為佳。且雇主處於勞動關係中之優勢地位,對於勞工出缺勤之資訊具有掌握、管理之能力,若不願受領勞工之勞務自應明確表達拒絕,否則依本文前述,雇主即是默示同意,事實上受領,理應負有給付延長工時工資之義務,是故本文認為勞工是否於該段時間是否加班,應由實質認定。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本文架構 1 第二章 工作時間規範結構 3 第一節 工作時間之意義 3 第一項 工作時間之公法面向 3 第二項 工作時間之私法面向 6 第二節 工作時間之結構 6 第一項 一般工作時間 6 第二項 備勤時間 9 第三項 待命時間 9 第四項 其他 10 第一款 候傳時間 10 第二款 值日夜時間 10 第三款 主要工作活動前後之準備、善後時間 12 第四款 教育訓練時間 12 第五款 其他與本職無關之活動 13 第六款 出差時間與交通時間 13 第三節 小結 14 第三章 工作時間之法律規範 16 第一節 工作時間之法律規範(一)—一般規定 16 第一項 工作時間之計算 16 第二項 延長工時之計算 18 第三項 休息時間 21 第四項 工作日間隔時間 22 第五項 國定假日 24 第六項 輪班工作 27 第七項 女性與童工之工作時間保護 28 第一款 女性勞動者之工作時間保護 28 第二款 童工之工作時間保護 30 第二節 工作時間之法律規範(二)變形工時 31 第一項 變形工時之意義 32 第二項 我國變形工時制度及其要件 34 第一款 兩週兩日變形工時之要件 34 第二款 八週變形工時之要件 36 第三款 四週變形工時之要件 37 第三節 工作時間之法律規範(三)—責任制工時 38 第一項 立法目的 38 第二項 另行約定之要件 39 第一款 特殊行業 39 第一目 監督、管理人員 39 第二目 責任制專業人員 40 第三目 監視性工作 41 第四目 間歇性工作 42 第五目 其他性質特殊之人員 42 第二款 須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42 第三款 須勞雇雙方以書面約定 43 第四款 經當地主管機關核備 44 第四節 小結 50 第四章 工作時間認定之實務發展 52 第一節 我國實務—工作時間 52 第一項 工作時間 52 第二項 備勤時間 52 第三項 待命時間 55 第四項 值日(夜)時間 60 第五項 其他爭議—以行業特性觀之 64 第二節 我國實務—延長工作時間 73 第一項 加班認定爭議—出勤紀錄可否為判斷依據 74 第二項 延長工作時間及加班申請制 96 第三節 小結 110 第五章 結論 112 第一節 工作時間之認定 112 第二節 我國工作時間法制 113 第三節 我國實務對於工作時間之認定 114 第四節 我國實務對於延長工時及相關規範之認定 115 第五節 針對工作時間政策發展之思考 116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6510552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工作時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待命時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值日夜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延長工作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變形工時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勞基法第84之1條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工時認定之研究— 以待命及延長工作爭議為中心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Research on Working Time Definition - Focusing on standby and overtime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一)中文專書、論文集 1. 林振賢,新版勞基法的理論與實務,台中:捷太出版社,2003年9月15日初版。 2. 林佳和,企業需求與勞動保護的拉扯,勞動與法論文集Ⅲ,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4年10月,初版第1刷,頁115-160。 3. 林更盛,候傳制度之國際經驗探討-以歐洲國家為例,回顧與前瞻-勞動基準法施行30週年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4年12月,頁237-257。 4. 邱駿彥,李政儒,各國工時制度暨相關配套措施之比較研究,台北: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5年。 5. 侯岳宏,日本管理監督者與工作時間除外適用之規定-兼論我國勞基法第84條之1,社會公義—黃越欽教授紀念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年5月,頁195-214。 6. 張鑫隆,從日本經驗探討我國合理裁量勞動制度之建構,回顧與前瞻-勞動基準法施行30週年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4年12月,頁215-235。 7.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台北:翰盧圖書,2006年9月3版。 8. 黃程貫,勞動法,新北市:空中大學,2001年修訂再版。 9. 黃程貫等著,勞動基準法之公法性質與私法轉化,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編:勞動、社會與法,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年05月,頁3-30。 10. 焦興鎧等著,勞動基準法釋義,台北:新學林出版公司,2005年5月一版一刷。 11. 劉志鵬,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初版二刷。 12. 鄭津津,家事勞工工作時間之研究,社會公義—黃越欽教授紀念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年5月,頁461-496。 (二)期刊論文 1. 王惠玲,「工作時間」概念之探討,萬國法律,98期,1998年4月,頁2-10。 2. 王能君,勞動基準法上加班法律規範與問題之研究-日本與台灣之加班法制與實務,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 81 期,2012年3月,頁75-138。 3. 林佳和,待命時間應否為工作時間之認定/最高院九七台上二五九一,台灣法學雜誌,第122期,2009年2月,頁175-17。 4. 林佳和,社會保護、契約自由與經營權—司法對勞動契約的衡平控制,臺灣勞動法學會學報,第 6 期,2007年6月,頁33-112。 5. 林更盛,勞基法施行細則、工作規則對於工資認定的影響-評最高法院九一年台上字第八九七號判決,全國律師,第12卷第4期 ,,2008年4月,頁36-47。 6. 林更盛,「待命時間」爭議問題探討,全國律師,第14卷第4期,2014年4月,頁23-40。 7. 林更盛,救護車司機值班期間工資之計算-評最高法院101年度台再字第三二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教室,第138期,2014年4月,頁30-32。 8. 林更盛,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所規定的核備、對勞雇雙方合意的效力有何影響?,月旦法學教室,第153期,2015年7月,頁33-35。 9. 林大鈞,勞工工時保護之法理觀,勞工之友,403期,1984年7月,頁3-6。 10. 林炫秋,瑞士部分工時勞動契約法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政大法學評論,第122期,2010年10月,頁297-383。 11. 林良榮,論(商船)船員勞動之特殊性與權利保護-兼論二OO六年ILO海事勞動公約(MLC)之規範及其影響,法學新論,第31期,2011年8月,頁1-36。 12. 邱駿彥,勞基法工時制度修正草案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13期,1996年5月,頁30-38。 13. 侯岳宏,日本工作時間與待命時間之認定的發展與啟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 75 期,2010年9月,頁175-219。 14. 侯岳宏,依勞基法第八四條之一另行約定而未經核備之效力-釋字第七二六解釋評析,月旦裁判時報,36期,2015年6月,頁5-13。 15. 章炎,淺談勞工工作時間(上),勞工之友,376期,1982年4月,頁09-11。 16. 章炎,淺談勞工工作時間(上),勞工之友,377期,1982年5月,頁14-16。 17. 郭玲惠,勞動基準法工時制度之沿革與實務爭議問題之初探,律師雜誌,第298期,2004年7月,頁15-34。 18. 陳旻沂,勞工「責任制」工作合理性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013年4月,頁1-24。 19. 鄭津津,由促進就業與經濟發展看我國勞動法制應有之發展,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 14 期,2004年1月,頁205-242。 (三)研討會論文 1. 李玉春,工資定義之演進及趨勢-以我國司法實務為中心,100年度勞動基準法實務爭議學術研討會,2011年。 2. 林佳和,釋字726與勞動基準法84-1:彈性工時脈絡下的勞動保護、除外、自主形成與公法管制,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實務爭議研討會-以大法官釋字第726號為主軸,2015年,頁48-85。 3. 林佳和,例假日休息原則與工作例外,工作與休息制度變革:一例一休與特別休假研討會會議手冊,2017年,頁133-163。 4. 林良榮,論待命之「工作時間性」及其類型-以日本法為中心之初探,97年度勞動基準法工資與工時實務研討會,2008年。 5. 林良榮,論「加班費」在法院之命運-以「適用84條之一」與運輸業駕駛之勞工為例,100年度勞動基準法實務爭議學術研討會,2011年。 6. 林良榮,日本與我國勞基法上有關工時之保護規範與例外---兼論大法官釋字第726號解釋:勞基法84條之一之「核備」效力,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實務爭議研討會-以大法官釋字第726號為主軸,2015年。 7. 侯岳宏,待命時間之爭議問題研究,97年度勞動基準法工資與工時實務研討會,2008年。 8. 侯岳宏,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之探討,97年度勞動基準法實務爭議學術研討會,2008年。 9. 侯岳宏,加班之認定與計算-日本與台灣之比較,100年度勞動基準法實務爭議學術研討會,2011年。 10. 陳建文,工作時間認定問題的紛爭處理與規範創造-思考理路的盤整與開拓,100年度勞動基準法實務爭議學術研討會,2011年。 11. 陳清秀,釋字第726號解釋之評析-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規定之探討,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實務爭議研討會-以大法官釋字第726號為主軸,2015年,頁30-47。 12. 劉士豪,未依勞基法第84條之1經主管機關核備勞動契約的法律效果-以大法官釋字第726號為開展,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實務爭議研討會-以大法官釋字第726號為主軸,2015年,頁7-29。 (四)一般論文 1. 張鑫隆,論彈性工時-工作與生活之調和,http://myweb.fcu.edu.tw/~hlchang/published/work%20time0809.pdf。 (五)學位論文 1. 方文伶,我國工作時間除外規定之研究---以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03年6月。 2. 李玉春,我國工時法制之問題點與未來展望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 3. 盧永盛,勞動基準法上工作時間制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4年7月。 4. 劉孟蕾,工作時間基準除外之適用―論我國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國立政治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2006年。 5. 魏俊明,台灣與德國工作時間制度之比較-以工時彈性化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02年1月。 (六)研究計畫 1. 陳建文,「加班認定爭議相關案例分析」研究計畫,新北市政府勞動檢查處,2017年08年01日至2017年11月30日。 2. 張光偉,各國長途客運駕駛工時管理制度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5年04月至2005年12月。 (七)網路資料 1. 勞動部國際勞動統計,工時,表6-1就業者平均每年工時,http://statdb.mol.gov.tw/html/nat/105006%E8%A1%A81.pdf,最後瀏覽日2018年7月14日。 2. 天下雜誌,日本鼓勵「工作間隔制」 上下班間隔確保11小時,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162,最後瀏覽日2018年7月14日。 3. 行政院,落實勞工「週休二日」 國定假日全國一致,105.10.26 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b2cf7469-d464-47bc-8239-b84e002785bf,最後瀏覽日2018年7月14日。 二、外文文獻 (一)書籍 1. Richardi, R./Wlotzke, O./Wißmann, H./Oetker, H.(Hrsg.), Münchener Handbuch zum Arbeitsrecht, Band 1: Individualarbeitsrecht, 3 Aufl., München 2009. 2. Schaub, G., Arbeitsrechts-Handbuch, 16 Aufl., München 2015. (一)網路資料 1. OECD Employment Outlook 2016,https://www.oecd-ilibrary.org/employment/oecd-employment-outlook-2016_empl_outlook-2016-en,最後瀏覽日2018年7月15日。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THE.NCCU.LAW.028.2018.F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