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多元共生下的當代台灣穆斯林社群
The pluralism and symbiosis of contemporary muslim community in Taiwan
作者 于嘉明
Yu, Jia-Ming
貢獻者 張中復
Chang, Chung-Fu
于嘉明
Yu, Jia-Ming
關鍵詞 多元共生
伊斯蘭
台灣穆斯林
族群認同
族群邊界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3-Sep-2018 15:56:55 (UTC+8)
摘要 伊斯蘭教在台灣有規模地發展已達七十年,信仰者包括1949年前後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中國大陸各地回民穆斯林及其後代、自泰國或緬甸遷台的雲南籍穆斯林、因為不同原因歸信伊斯蘭的台灣本地人,以及近二十餘年來從中東、南亞、東南亞、非洲等地來台短期居留或長期定居的外籍穆斯林們。台灣穆斯林社群結構從以回民為主,逐漸轉變成上述背景各異的群體多元共生的態勢,相同的伊斯蘭信仰成為凝聚不同群體,使其建立共同的族群認同之力量。
儘管在台穆斯林的組成成員來源眾多,但從宗教信仰的特殊性與人群背景的域外性加以檢視,穆斯林無疑是台灣社會中的少數族群,因此無論在實踐宗教功修、服膺宗教規範、建立認同意識等,皆為各個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課題。於此同時,穆斯林因為族群邊界所產生的隔閡、宗教社團領導人之間的嫌隙、宗教信仰的流失與文化延續的斷層,以及台灣大環境普遍對於伊斯蘭的陌生,均是當前穆斯林社群在台灣發展所遭逢的挑戰與危機。綜觀之,多元共生現象不僅是對當代台灣穆斯林社群內部成員來源背景各異的靜態陳述;更體現出穆斯林之間的互動、信仰和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主體社會的交流,對於今後伊斯蘭在台灣發展的作用與影響。
參考文獻 史料
〈台(44)中秘室登字第199號張厲生呈〉,收入於《蔣中正總裁批簽檔案》,民國44年7月8日,館藏號:總裁批簽44/0133,台北: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
〈總統蔣中正七月約見立法委員武誓彭、駐巴拿馬大使馬星野、駐瓜地馬拉公使汪丰、台北市長黃啟瑞、警官學校校長趙龍文等〉,收入於《蔣中正總統文物》,民國48年7月28日,數位典藏號:002-110708-00029-007,台北:國史館。

中文專書
王立志,〈經堂教育〉,收入於氏著《中國伊斯蘭的傳統以及將來》,台北: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1998,頁111-124。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3。
王琛、周大鳴,〈城市少數民族的社會交往與族際交流:以深圳為例〉,收入於周大鳴、馬建釗主編,《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問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頁115-126。
王懷德、郭寶華,《伊斯蘭教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3次印刷。
包修平,〈導讀・補充觀點―伊斯蘭化的歐洲〉,收入於三井美奈著,李佳蓉譯,《伊斯蘭化的歐洲》,新北:光現出版,2017,頁15-29。
白友濤、尤佳、季芳桐、白莉,《熟悉的陌生人:大城市流動穆斯林社會社會適應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1。
石永貴,〈外交與宗教蔚為大成的定中明先生―賀定大教長八十大壽與新著出版〉,收入於定中明,《雪泥鴻爪》,台北:鼎新文具印刷,1992,頁1-4。
石永貴,《台灣回教之地位與環境》,台北:中國回教協會,出版時不詳。
伍慧萍,《移民與融入―伊斯蘭移民的融入與歐洲的文化邊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李興華等,《中國伊斯蘭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定中明,〈中華民國及中國大陸伊斯蘭傳教活動及其所面臨的困難與今後的對策〉,收入於氏著《雪泥鴻爪》,台北:鼎新文具印刷,1992,頁230-235。
定中明,〈擬具下列問題之可行辦法〉,收入於氏著《雪泥鴻爪》,台北:鼎新文具印刷,1992,頁172-173。
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忽然茂,〈歡迎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海外訪問團〉,收入於《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海外訪問團紀行―東南亞之旅》,台北: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1987,頁8-14。
林長寬,〈台灣伊斯蘭研究綜述1949-2005〉,收入於《台灣宗教研究年鑑2004》,北縣: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2006,頁269-301。
林耀華主編,《民族學通論(修訂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3次印刷。
祁學義譯,《布哈里聖訓實錄全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哈正利,《族群性的建構和維繫:一個宗教群體歷史與現實中的認同》,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
胡雲生,《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
宮崎正勝著,劉惠美譯,《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台北:商周出版,2008。
孫繩武,〈「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的釋名〉,原登載於民國49年3月14日《中國一周》,後收入於氏著《回教論叢》,台北:中國文化研究所,1963,頁141-144。
孫繩武,〈中國回教之過去與現在〉,原登載於民國49年4月10日《中央日報》星期專欄,後收入於氏著《回教論叢》,台北:中國文化研究所,1963,頁144-149。
孫繩武,〈斥讕言〉,原於1957年5月1日以筆名止戈發表在《中國回教協會會報》,後收入於氏著《回教論叢》,台北:中國文化研究所,1963,頁57-60。
馬名正,〈常子春先生與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收入於《常子春先生與中國回教》,台北: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1990,頁16-21。
馬戎,《民族社會學:社會學的族群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馬堅譯,《中文譯解古蘭經》,麥地納:法赫德國王古蘭經印製廠,伊斯蘭曆1422年。
馬強,《流動的精神社區:人類學視野下的廣州穆斯林哲瑪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馬莉,《美國穆斯林移民―文化傳統與社會適應》,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
馬通,《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第3版第4次印刷。
馬雪峰,《從教門到民族:西南邊地一個少數社群的民族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馬艷,《一個信仰群體的移民實踐:義烏穆斯林社會文化的民族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2。
高占福、李志堅主編,《伊斯蘭教與中國穆斯林社會現代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張中復訪問,趙錫麟口述,《天方學涯―趙錫麟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14。
張銘,《現代伊斯蘭復興運動》,香港:三聯書店,2002。
梁紅玉,《蓋頭掀不掀?―台灣穆斯林女子的策略與認同》,台北:女書文化,2012。
陳錦榮、梁旭明,《認識香港南亞少數族裔》,香港:中華書局,2016。
麻國慶等,《文化生產與民族認同:以呼和浩特、銀川、烏魯木齊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彭書穎,《超越聖戰―探索伊斯蘭吉哈德》,新北:風雲論壇,2014。
菅志翔,《族群歸屬的自我認同與社會定義:關於保安族的一項專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葛壯,《宗教與中國社會述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葛壯主編,《長三角都市流動穆斯林與伊斯蘭教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
賈福康編著,《台灣回教史》,台北:伊斯蘭文化服務社,2005年再版。
僑務委員會,《中華民國105年僑務統計年報》,台北:僑務委員會,2017。
廖正宏,《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1985。
翟振孝,《經驗與認同:中和緬華移民的族群構成》,台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2001。
趙明遠,〈回民對憲法之願望〉,收入於張中復訪問,趙錫麟口述,《天方學涯―趙錫麟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14 [1946],頁304。
趙秋蒂,《臨夏宗派―中國穆斯林的民族宗教學》,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
劉寶軍編著,《世界華人穆斯林概觀》,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
關凱,《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英)斯蒂夫・芬頓著,勞煥強等譯,《族性》,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
(美)馬丁・N・麥格著,祖力亞提・司馬義譯,《族群社會學:美國及全球視角下的種族和族群關係》,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美)楊鳳崗著,默言譯,《皈信・同化・疊合身分認同―北美華人基督徒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Eric J. Simon, Jean L. Dickey, Jane B. Reece著,陳誌偉等譯,《生物學》,新北:培生教育,2013年6月二版一刷。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台北: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2008。

中文學位論文
于嘉明,《在台泰緬雲南籍穆斯林的族群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9。
王秀喜,《高雄市旗津區「越南與印尼」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吳蘭翔,《台灣穆斯林的社會生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碩士論文,2014。
卓玉琳,《印尼籍穆斯林配偶在台之宗教實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洪寧徽,《多元社群下的台灣伊斯蘭宗教儀式唱誦―以高雄清真寺為研究對象》,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徐峰堯,《印尼客工之宗教認同―以台北文化清真寺之印尼客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馬孝棋,《殯葬文化對宗教意識與族群認同的影響―以台灣北部地區穆斯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10。
馬欣,《龍岡清真寺社群的形成和其在全球化脈絡下的發展》,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高念慈,《中壢龍岡清真寺的建立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教學碩士論文,2008。
康月綾,《外籍家庭看護工在台灣生活適應情形之研究―以印尼看護工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0。
陳英偉,《行蹤不明外籍勞工在台適應問題研析—以印尼、越南國籍外籍勞工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陳虹穎,《台北車站∕小印尼:從族裔聚集地看都市治理術》,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書偉,《中壢龍岡穆斯林的離散認同與文化地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2。
陳意倫,《認同與記憶的眷村文化―以桃園陸光二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陳寶玲,《台灣外籍看護的語言、文化現象―以台語家庭印尼看護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
黃莉茹,《印尼外籍配偶弱勢困境之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12。
黑志燕,《蓋頭姑娘信仰生活與穆斯林認同—以北京市戴蓋頭女大學生為例》,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1。
劉淑菁,《被忽略的過客—在台印尼伊斯蘭教家庭看護工宗教踐行的困境與應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12。
簡奕任,《印尼籍女性外籍配偶在台灣職場的個人―環境適配與情感承諾之研究》,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2。

中文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中國回教》編輯部,〈台視「齊天大勝」主持人吳宗憲信口開河 台視為辱教事件公開道歉〉,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9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6,頁8。
《中國回教》編輯部,〈龍岡清真寺教育活動大樓的緣起與展望〉,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49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4,頁19-20。
《中國回教》編輯部,〈齋月過後的省思―宗教傳承與家庭教育〉,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0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7,頁2-3。
丁士仁,〈論伊斯蘭在地化的問題〉,收入於林長寬主編,《伊斯蘭在地化―中國伊斯蘭發展之探討》,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2015,頁15-26。
丁世仁,〈“經堂語”的基本特徵和關鍵語氣〉,收入於《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08,頁48-53。
丁明俊,〈民國時期“回族” “回教”之爭與回族群體的自我認知〉,收入於《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銀川:北方民族大學,2014,頁24-30。
于嘉明,〈理性與極端的擺盪―論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近現代中國的發展脈絡〉,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60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7,頁13-19。
于嘉明,〈遷徙、延續與我群意識建構:美國舊金山灣區華人穆斯林研究〉,收入於《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銀川:北方民族大學,2016,頁36-41。
于嘉明,〈穆斯林一生中必去 伊斯蘭教朝覲聖事〉,收入於《心鏡宗教季刊》第 35 期,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2012,頁 33-39。
中國回教協會,〈針對近日以色列攻擊迦薩之聲明〉,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3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2,頁44。
中國回教協會,〈啟事〉,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33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2,頁31。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社,〈社論(三)略述拜功的重要―「沙目時間」所給予吾人之啟示〉,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75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0,頁2。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社,〈社論:當前回教教育的商榷〉,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55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3,頁3-4。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社,〈社論:論當前教門的急務〉,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5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3,頁3-4。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社,〈首次舉行穆聖誕辰暨聖眷紀念〉,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70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9,頁57。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社,〈培植阿文人才的重要性〉,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3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0,頁1。
王文中,〈回協調整後的回顧與展望〉,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67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7,頁20-21、23。
王立志,〈台北清真大寺保寺護產歷程―向海內外教親的報告〉,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60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9,頁5-8。
王立志,〈生存發展的根本―教育〉,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40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6,頁13-16。
王國棟,〈文明交往視野下的美國穆斯林移民〉,收入於《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3期,成都:四川師範大學,2013,頁155-160。
王瑞萍、馬進,〈論宗教信仰與人口較少民族青年擇偶心態的關係―以撒拉族、保安族為例〉,收入於《中國青年研究》2012年第12期,北京: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研究會,2012,頁17-21。
王鋒、陳冬梅,〈台灣的伊斯蘭教與穆斯林述略〉,收入於《回族研究》1995年第2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1995,頁41-45。
王豐、劉嬋,〈試析美國穆斯林組織的作用〉,收入於《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延安:延安大學,2016,頁85-89。
包修平,〈“隱身的穆斯林”:伊斯蘭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簡史(1949-2015)〉,收入於《回族研究》2016年第3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2016,頁61-65。
包修平,〈從回民到台灣穆斯林:回民集體意識的消逝?〉,發表於2015年「華人穆斯林之離散:文化認同、性別與宗教傳統」國際研討會,2015,頁1-19。
包理事長嘉源,〈團結的呼喚〉,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2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1,頁2-3。
平山光將,〈延續與斷裂―現代中國回民知識份子的國民外交〉,收入於《民族學界》第3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2014,頁105-132。
田聯剛、趙鵬,〈多元共生 和而不同―關於少數民族文化在中華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思考〉,收入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5,頁1-6。
白崇禧,〈回協今後的任務―代發刊詞〉,收入於《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第1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52,第1版。
任維楨,〈人類學視野中的邊緣化穆斯林族群〉,收入於《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銀川:西北第二民族學院,2006,頁5-12。
伊斯哈克 馬,〈開設台北清真寺北縣穆斯林文教活動中心計畫記事〉,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7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2,頁29。
伊斯哈格・馬孝棋,〈清真食品熱〉,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2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0,頁7-9。
伍柳氏,〈和而不同 多元共生―略論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發展策略抉擇〉,收入於《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長沙:湖南社會科學雜誌社,2011,頁181-183。
江明霏,〈清真認證機制下的台灣清真餐飲〉,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3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2,頁12-20。
米龍祥,〈龍岡清真寺穆聖誕辰紀念盛況與感想〉,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80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3,頁40-42。
何其敏,〈宗教認同的邊界建構與互動〉,收入於《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3,頁13-17。
作者不詳,〈中國回教青年會加入回教協會為團體會員〉,收入於《回教文化》第56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7,頁30。
作者不詳,〈中國回教青年會召開第三屆會員大會〉,收入於《回教文化》第57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7,頁19。
作者不詳,〈台北清真寺慶祝至聖穆罕默德誕辰〉,收入於《中國回教協會會報》第7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60,第1版。
作者不詳,〈至聖誕辰紀念會 馬吉祥阿衡講經〉,收入於《回教文化》第45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1,頁12。
作者不詳,〈至聖穆罕默德誕辰 回教青年會舉行慶典〉,收入於《回教文化》第51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4,頁12。
作者不詳,〈社論:回教復興之契機所在〉,收入於《回教文化》第10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同盟,1957,頁1-4。
作者不詳,〈社論:談回教葬禮〉,收入於《回教文化》第36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67,頁1-3。
作者不詳,〈社論:齋月感言〉,收入於《回教文化》第8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同盟,1957,頁1-3。
作者不詳,〈政大已恢復回教伙食團 常以瑪目慷慨解義囊〉,收入於《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第99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64,第1版。
作者不詳,〈短評:誰在招搖撞騙?〉,收入於《回教文化》第2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同盟,1956,頁3。
作者不詳,〈集體入教〉,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7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9,頁50。
作者不詳,〈穆聖忌辰 誦經紀念〉,收入於《中國回教協會會報》第61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58,第1版。
作者不詳,〈蕭永泰阿衡以國民大會代表身份在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第四次大會上為回教子弟權益問題發言〉,收入於《回教文化》第46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2,頁12-13。
李忠堂,〈台灣鹿港鎮回教教胞現況〉,收入於《中國回教協會會報》第7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60,第3版。
李靜、王彬斐,〈民族認同的維度與路徑研究〉,收入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18,頁214-219。
沙宗平,〈從經堂教育到漢文著書〉,收入於林長寬主編,《伊斯蘭在地化―中國伊斯蘭發展之探討》,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2015,頁85-96。
沙勇,〈回族國家認同的建構機制及其特點〉,收入於《回族研究》2015年第4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2015,頁68-73。
沙啟玉,〈台灣伊斯蘭教一瞥〉,收入於《中國穆斯林》2004年第2期,北京:中國伊斯蘭教協會,2004,頁42-45。
沙雷玉,〈傳承正道的腳步刻不容緩〉,收入於《中國回教》雙月刊第335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2,頁16-18。
谷禾、譚慶莉,〈雲南跨境民族多元歷史文化與身份認同〉,收入於《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昆明:雲南民族大學,2009,頁60-64。
定中明,〈台灣回教現況及傳教工作〉,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7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0,頁39-41。
定中明,〈台灣的回教〉,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01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8,頁29-34。
定中明,〈矯正對回教的某些錯誤觀念〉,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9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6,頁6-9。
彼得・基・高英著,努爾譯,〈伊斯蘭教在台灣〉,收入於《阿拉伯世界》1986年第4期,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1986,頁66-75。
林長寬,〈台灣伊斯蘭何去何從:中國穆斯林遷徙(Hijrah)之困境〉,收入於《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2卷第1期,新北: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2013,頁1-54。
法瑞婭・康恩著,張麗譯,〈查經班:美國南亞裔女性穆斯林的身份認同〉,收入於《文化遺產》2016年第4期,廣州:中山大學,2016,頁28-38。
邱炫元,〈印尼伊斯蘭文化的整體與多元:以印尼華人穆斯林社群的研究為例〉,收入於《亞太研究論壇》第5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11,頁141-160。
邱炫元,〈印尼穆斯林婦女的時尚與表演藝術〉,收入於《台灣博物季刊》第121期,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2014,頁36-43。
金吉堂,〈回教民族說〉,收入於《禹貢半月刊》第5卷第11期「回教與回族專號」,北京: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1959 [1936],頁29-39。
阿布都拉・劉,〈開展教育事業―未雨綢繆,及早努力〉,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41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6,頁1。
保健臣,〈龍岡清真寺簡介〉,收入於《中國回教》雙月刊第271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1,頁15-16。
哈正利,〈飲食禁忌與回漢關係―從禁食豬肉習俗解讀回漢關係〉,收入於《西北民族第二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銀川:西北民族第二學院,2002,頁46-50。
胡正光、馬欣,〈中壢龍岡清真寺社群的宗教虔誠初探〉,發表於2009年台灣社會學年會,2009,頁1-39。
胡正光、馬欣,〈跨界與認同:龍岡清真寺漢語穆斯林的跨國經驗和群體認同〉,發表於2011年台灣社會學年會,2011,頁1-31。
胡雲生,〈三重關係互動中的回族認同〉,收入於《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2005,頁47-56。
范景鵬,〈清末台灣回族知府洪毓琛與近代台灣建設〉,收入於《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銀川:北方民族大學,2011,頁23-27。
范景鵬,〈清朝台灣回族知府洪毓琛家世考述〉,收入於《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年第4期,哈爾濱:黑龍江省民族研究所,2009,頁91- 92
范景鵬、馬世英,〈1945年之前台灣回教研究〉, 收入於《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蘭州:西北師範大學,2012,頁67-73。
孫九霞,〈現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認同與民族關係―以海南三亞鳳凰鎮回族為例〉,收入於《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04,頁61-67。
孫嬙,〈多樣與統一:人類學視野中的回族宗教信仰—以寧夏西海固一個回族村為例〉,收入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4,頁83-87。
徐大衛,〈談談當代華人移民的適應性問題〉,收入於《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5期,金華:浙江師範大學,1993,頁46-47。
徐榮崇,〈跨國的移置與鑲嵌―談加拿大台灣僑民的移民動機與居住地選擇〉,收入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39卷第2期,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2008,頁39-78。
納國昌,〈回族的喪葬制度〉,收入於《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昆明:雲南民族學院,1995,頁50-56。
袁年興,〈民族多元共生的基本邏輯:一個理論分析框架〉,收入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2,頁58-65。
馬文奎,〈回族聖紀節儀式的象徵分析―基於臨夏SMC清真寺聖紀節的實地觀察〉,收入於《邊疆經濟與文化》2014年第9期,哈爾濱:黑龍江省邊疆經濟學會、黑龍江省高師師資培訓中心,2014,頁69-70。
馬良棣,〈關於中國回教協會外勞安置中心之重新設立〉,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23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0,頁14-15。
馬建春、劉英英,〈沙特阿拉伯回族僑校史輯〉,收入於《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銀川:北方民族大學,2014,頁27-32。
馬海雲,〈當代中國城市清真寺社會功能論〉,收入於《雲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昆明:雲南民族大學,2017,頁70-78。
馬強,〈中國的宗教皈依:對穆斯林與基督徒皈依原因的初步比較〉,收入於《西北民族論叢》第9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頁253-270。
馬強,〈多元族群社會中的宗教認同:對吉隆玻一個穆斯林社區的田野研究〉,收入於《東南亞研究》2010年第4期,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10,頁89-96。
馬超彥,〈台北六張犁回教公墓滄桑〉,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49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4,頁23-25。
馬超彥,〈台灣穆斯林面對被同化困境為延續伊斯蘭而奮鬥〉,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03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7,頁23-25。
馬超彥,〈台灣穆斯林移工服務之省思:從宗教與人權角度談起〉,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05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7,頁10-11。
高文遠,〈康仲老與麥加中國罕智館〉,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39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0,頁13。
高文遠,〈開齋節日的確定〉,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75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0,頁19-20。
張中復,〈「華夷兼蓄」下的邊緣游移:論當代中國回族民族屬性中的「少數民族化」問題〉,收入於《政大民族學報》第2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2005,頁115-147。
張中復,〈論研究中國伊斯蘭門宦制度的民族學內涵與意義〉,收入於《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1999,頁42-49。
張中復,〈論族國體制與少數民族族群意識形塑的互動意義―以海峽兩岸「回族」認定為例的探討〉,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冷戰時期海峽兩岸的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2008,頁1-17。
張中復,〈穆斯林“辱教案”的歷史回顧與當代反思〉,收入於《文化縱橫》2017年第3期,北京:文化縱橫雜誌社,2017,頁42-48。
張中復、趙秋蒂,〈臨夏的聾阿訇現象―當代穆斯林宗派屬性的變遷案例〉,收入於《民族學界》第3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2014,頁33-66。
張正,〈我在台北尋找伊斯蘭〉,收入於《台灣博物季刊》第121期,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2014,頁52-59。
張宇、杜軍,〈台灣伊斯蘭教的復興與多元交織〉,收入於《中國穆斯林》2014年第6期,北京:中國伊斯蘭教協會,2014,頁23-26。
張志誠,〈20世紀初上海伊斯蘭學術文化團體―中國回教學會〉,收入於《回族研究》1992年第3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1992,頁81-86,80。
張培新,〈台灣宗教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收入於《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2006年第1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6,頁125-163。
許憲隆,〈外聯內聚 順時勵精―世紀末台灣“中國回教協會”活動評析〉,收入於《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1999,頁56-58。
逢真,〈國內回教徒的特性及其問題〉,收入於《晨熹》第1卷第3期,1935,頁5-10。
郭志合,〈多元共生:多民族散雜居地區宗教存在模式探微―甘肅省合作市藏回漢多元宗教歷史與現狀研究〉,收入於《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咸陽:西藏民族學院,2014,頁67-76、156。
陳俊良、桂田愛、吳伶芳、吳浚碩,〈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研究〉,收入於《遠東學報》第25卷第3期,台南:遠東科技大學,2008,頁485-498。
陳華,〈全球化時代國家認同的三種邊界形態與功能〉,收入於《教學與研究》2017年第4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7,頁14-21。
陳漢光,〈台灣回教與大陸〉,收入於《台灣風物》第10卷第4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60,頁3-4。
菅志翔,〈從保安族的群體身份意識變化看族群演變機制〉,收入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8期,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07,頁19-24。
華濤,〈明末清初中國回回坊間教爭研究―兼論早期中國伊斯蘭知識發展的觀察視角與立論方式〉,收入於《民族學界》第3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2014,頁3-32。
萊蒂法・賴花秀,〈我的伊斯蘭之路 參加皈依穆斯林座談會感想〉,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9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5,頁36-37。
黃鎮磐,〈論回民〉,《醒回篇》第1號,收入於余振貴、楊懷中主編,《中國伊斯蘭歷史報刊萃編第1輯:醒回篇・伊斯蘭》,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1908] ,頁58-60。
楊德元,〈回教爭教不爭國的檢討〉,收入於《晨熹》創刊號,1935,頁18-22。
楊靜,〈現代社會的宗教組織及其特徵―宗教社會學關於宗教組織的研究〉,收入於《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上海:上海大學,2004,頁104-108。
滇南子,〈雲南人在沙烏地阿拉伯〉,收入於《雲南文獻》第16期,台北:台北市雲南省同鄉會,1986,頁148-151。
熊坤新、張少雲,〈試論回族喪葬習俗中的宗教因素〉,收入於《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咸陽:西藏民族學院,2010,頁79-83。
趙秋蒂,〈從開齋節觀察臨夏穆斯林社會的宗派多元化現象〉,收入於《輔仁宗教研究》第18期,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2009,頁117-148。
趙錫麟,〈和諧團結〉,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5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5,頁2。
劉中一、張莉,〈我國普遍信仰伊斯蘭教民族族際婚姻的變遷〉,收入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16,頁42-47。
劉亞妮、楊恕,〈全球化時代原生地認同對民族國家認同的挑戰及應對〉,收入於《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蘭州:蘭州大學,2017,頁9-19。
劉智豪,〈近年來台灣伊斯蘭教發展現狀及研究初探〉,收入於《回族研究》2013年第2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2013,頁128-134。
蔡志剛、于春洋,〈民族、宗教與國家:多元認同視野中的考察〉,收入於《新疆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院,2013,頁57-62。
鄭瑋蒨,〈台灣穆斯林的下一代〉,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6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9,頁39。
蕭永泰,〈回教民族現在的遭遇 過去的地位及今後的努力〉,收入於《回教文化》第48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3,頁2-11。
蕭永泰,〈自由中國回教概觀〉,收入於《台灣風物》第10卷第4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60,頁5-9。
靜,〈中國伊斯蘭積弱之原因〉,收入於《月華》第3卷第10期,北平:成達師範學校出版部,1931,頁1-4。
璧倆宜・白暐,〈高雄清真寺 聖忌日盛況〉,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6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8,頁48-49。
羅彥慧,〈回回人的“天房”意向:中國伊斯蘭教派門宦與遊學關係初探〉,收入於《寧夏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2014,頁72-77。
羅強強,〈認同・迷失・重構—台灣穆斯林文化認同的思考〉,收入於《回族研究》2015年第2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2015,頁43-47。

中文研究報告與其他書面資料
《中國回教協會章程》,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1年修訂版本。
中國回教協會秘書處,《「承先啟後,開創新局」中國回教協會11、12屆會務回顧 》,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7。
中國回教協會編行,《中國回教協會教胞登記名冊》,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8。
武宦宏,〈卷首語〉,收入於《中華民國高雄 台中 龍岡清真寺落成紀念專輯》,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2,頁7-8。
徐榮崇計畫主持,僑務委員會編著,《美國台灣僑民生活適應及發展之研究―以洛杉磯為例》,台北:僑務委員會,2006。
謝松濤,〈中國回教協會之使命〉,收入於《中華民國高雄 台中 龍岡清真寺落成紀念專輯》,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2,頁11-15。

英文專書
Abdo, Geneive. Mecca and Main Street: Muslim Life in America after 9/1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Abdul Bari, Muhammad. Race, Religion & Muslim Identity in Britain. Swansea: Renaissance Press, 2005.
Abdullah, Osman Chuah, Shukri, Abdul Salam Muhamad. Muslim Converts in Malaysia: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Adjustment. 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 Press, 2008.
Allievi, Stefano. “The Shifting Significance of the Halal/Haram Frontier: Narratives on the Hijab and other Issues.” In Karin van Nieuwkerk ed., Women Embracing Islam: Gender and Conversion in the We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6, pp. 120-149.
Barth, Fredrik. “Boundaries and Connections.” In Anthony P. Cohen ed., Signifying Identitie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Boundaries and Contested Identitie. London: Routledge, 2000, pp. 17-36.
Barth, Fredrik. “Introduction.” In Fredrik Barth ed.,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9, pp. 9-38.
Bowen, John R. A New Anthropology of Isla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Campo, Juan E. Encyclopedia of Islam. New York: Facts On File, 2009.
Cohen, Robin. 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De Vos, George A. “Ethnic Pluralism: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Lola Romanucci-Ross, George A. De Vos ed., Ethnic Identity: Creation,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Third edition.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1995, pp. 15-47.
Dufoix, Stephane, translated by William Rodarmor. Diaspora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Erie, Matthew S. China and Islam: The Prophet, the Party, and La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Esposito, John L.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Isla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Gladney, Dru C.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8.
Ezzati, Abul-Fazl. The Spread of Islam: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London: Islamic College for Advanced Studies Press, 2002.
Gordon, Milton M. Assimilation in America: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Hasan, Asma Gull. American Muslim: the new generation. New York: 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Inc., 2001.
Humphrey, Michael. “From Diaspora Islam to Globalised Islam.” In Shahram Akbarzadeh and Fethi Mansouri ed., Isla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Muslim Diaspora and Radicalism in the West. London: Tauris Academic Studies, 2007, pp. 107-123.
Imam An-Nawawi, translated by Ibrahim Ma’rouf. Tahzeebu Dalilul Faliheen Sharhu Riyadis Saliheen (The Meadows of the Righteous) (Abridged). Vol. (2). El-Mansoura: Dar Al-Manarah, 2003.
Lee, Regina. “Theorizing Diasporas: Three Types of Consciousness.” In Robbie B. H. Goh and Shawn Wong ed., Asian Diasporas: Cultures, Identities, Representation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53-76.
Marranci, Gabriele. The Anthropology of Islam. Oxford: Berg Publishers, 2008.
McCloud, Aminah Beverly. “Islam in America: The Mosaic”. In Yvonne Yazbeck, Haddad, Jane I. Smith, John L. Esposito, Religion and Immigration: Christian, Jewish, and Muslim exper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2003, pp. 159-174.
Moghissi, Haideh, Rahnema, Saeed Goodman, Mark J. Diaspora by Design: Muslim in Canada and Beyon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9.
Nieuwkerk, Karin van. “Introduction: Gender and Conversion to Islam in the West.” In Karin van Nieuwkerk ed., Women Embracing Islam: Gender and Conversion in the We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6, pp. 1-16.
O’Connor, Paul. Islam in Hong Kong: Muslim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a’s World Cit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Philips, Abu Ameenah Bilal. The Evolution of Fiqh (Islamic Law & The Madh-habs). Riyadh: International Islamic Publishing House, 1990.
Stewart, Alexander Blair. Chinese Muslims and the Global Ummah: Islamic revival and ethnic identity among the Hui of Qinghai Province.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Zebiri, Kate. British Muslim Converts: Choosing Alternative Lives.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 2008.

英文學位論文
Dwijayanti S. Astri(舒麗). International Muslim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Taiwan: Exploring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國際學生在台灣經驗:探討穆斯林社群的重要性》),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011.
Ma, Kainan Yusuf. Foreign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d sustaining relationships (1936-1986),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Miami, 1988.
Pelletier, Robert. Becoming Taiwanese Muslims: Ethnic, National, and Religious Identity Transformations In a Muslim Minority,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Ottawa, 2014.
Pillsbury, Barbara Linné Kroll. Cohesion and Cleavage in a Chinese Muslim Minority, Dissertation of Columbia University, 1973.
Wang, Ying-chih(王穎芝). Identity and Online Performance of Young Taiwanese Muslims on Facebook(《社群媒體上台灣青年穆斯林的認同展演》),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2017.
Widyastuti, Retno(孫莉瑋). Social Adaptation of Muslim Ethnic Minorities in Taiwan: Case Study of Indonesian Muslim and Chinese Muslim(《台灣穆斯林少數民族的社會適應:以印尼穆斯林與中國穆斯林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學程碩士論文, 2014.
于麗娜(Gusman). The Spiritual Life of Indonesia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2009-2011),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1.

英文期刊與論文
Bjoernaas, Therese Ignacio. “Saving Muslim Women: A Feminist-postcolonial Critique of Veiling Legislation in Norway.” In Hatem Bazian et al., ed., Islamophobia Studies Journal, Volume 3, Issue 1, 2015, pp. 78-89.
Bourdieu, Pierre, translated by Jenny B. Burnside, Craig Calhoun, and Leah Florence.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Religious Field.” In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 Volume 13, 1991, pp. 1-44.
Chang, Chung-fu. “Is China Islamophobic? A Surve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Haiyun Ma, Chai Shaojin and Ngeow Chow Bing ed., Zhenghe Forum: Connecting China and the Muslim World.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2016, pp. 97-110.
Gowing, Peter G. “Islam in Taiwan.” In Saudi Aramco World, Volume 21, Number 4, 1970, pp. 22-27.
Jeong, Hyeju. “A Song of the Red Sea: Communities and Networks of Chinese Muslims in the Hijaz.” In Dirasat, Number 12. Riyadh: King Fais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slamic Studies, 2016, pp. 1-30.
Kalny, Eva. “Anti-Muslim Racism in Comparison: Potentials for Countering Islamophobia in the Classroom.” In Hatem Bazian et al., ed., Islamophobia Studies Journal, Volume 3, Issue 2, 2016, pp. 71-84.
Ma, Qiang. “New Muslim Foreign Guest in Urban China: Migration, Sojourn, and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In Haiyun Ma, Chai Shaojin and Ngeow Chow Bing ed., Zhenghe Forum: Connecting China and the Muslim World.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2016, pp. 73-84.
Ma, Rosey Wang. “Shifting Identities: Chinese Muslims in Malaysia.” In Asian Ethnicity, Volume 6, Number 2, 2005, pp. 89-107.
Safran, Willam. “Diaspora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 of Homeland and Return.” In Diaspora, Volume1, Number 1, 1991, pp. 83-99.
Wang, Yuting. “Chinese or Muslim or Both? Modes of Adaptation among Chinese Muslim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In Haiyun Ma, Chai Shaojin and Ngeow Chow Bing ed., Zhenghe Forum: Connecting China and the Muslim World.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2016, pp. 55-72.

英文研究報告與其他書面資料
Kuo, Wen-ban. An Explorative Study on the Taiwanese Muslim for Institute for Asian Muslim Studies, Waseda University (2012~2013).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2013.
Senzai, Farid, Bazian, Hatem. The Bay Area Muslim Study: Establishing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stitute for Social Policy and Understanding. One Nation Bay Area, 2013.

網路資源
大紀元台灣新聞網報導: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9/22/n4254697.htm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人口資料庫: 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統計資料:https://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310827&ctNode=29699&mp=1
內政部統計處統計資料: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 http://iat.org.tw/index.htm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之介紹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_ggi8zU14&feature=youtu.be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之社會服務: http://iat.org.tw/index_files/announcementmuslimright.htm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之最新訊息: http://iat.org.tw/index_files/news2.htm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之最新訊息: http://www.iat.org.tw/index_files/news6.htm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之關於我們: http://iat.org.tw/index_files/aboutus.htm
台灣穆斯林輔導協會網站: http://taiwanmuslim.com/zh/%e9%97%9c%e6%96%bc%e6%88%91%e5%80%91/%e8%87%ba%e7%81%a3%e7%a9%86%e6%96%af%e6%9e%97%e8%bc%94%e5%b0%8e%e5%8d%94%e6%9c%83/
交通部觀光局網站接待穆斯林餐廳及旅館列表: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20118&keyString=%5e%5e01&page=1
安那托利亞福爾摩沙協會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natoliaFormosaAssociation/about?tab=page_info
志願服務運動(葛蘭運動)∕法土拉・葛蘭部落格: http://cn-hizmetmovement.blogspot.com/p/gulen-movement.html
玩股網新聞報導: http://www.wantgoo.com/News/Content/Index?ID=496818
教育部統計處網站106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概況: 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106%E5%B9%B4%E5%A4%A7%E5%B0%88%E6%A0%A1%E9%99%A2%E5%A2%83%E5%A4%96%E5%AD%B8%E7%94%9F%E6%A6%82%E6%B3%81.pdf
勞動部統計資料庫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統計: http://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220&ym=10107&ymt=10507&kind=21&type=1&funid=wq1411&cycle=92&outmode=0&outkind=2&fldspc=21,5,&codspc0=0,2,&rdm=Ji5Yxqpg
勞動部統計資料庫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統計: http://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220&ym=10407&ymt=10507&kind=21&type=1&funid=wq1402&cycle=41&outmode=0&outkind=11&fldspc=0,1,8,1,16,1,&rdm=itb0Ydpj
勞動部統計資料庫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統計: http://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220&ym=8907&ymt=10507&kind=21&type=1&funid=wq1402&cycle=92&outmode=0&outkind=11&fldspc=0,2,8,2,16,2,&rdm=ilmtIq5e
勞動部統計資料庫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統計: http://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220&ym=8000&ymt=10400&kind=21&type=1&funid=wq1402&cycle=4&outmode=0&outkind=11&fldspc=0,8,&rdm=mdeil3ll
福爾摩沙學會網站之關於我們: http://formosainstitute.org/index.php/guanyuwomen.html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網站: https://www.migrationpolicy.org/article/taiwanese-immigrants-united-states#1
Pew Research Center網站文章: http://www.pewforum.org/essay/muslims-in-america-immigrants-and-those-born-in-u-s-see-life-differently-in-many-ways/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22595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95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中復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ang, Chung-F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于嘉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u, Jia-M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于嘉明zh_TW
dc.creator (作者) Yu, Jia-M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Sep-2018 15:56:55 (UTC+8)-
dc.date.available 3-Sep-2018 15:56:5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Sep-2018 15:56:5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2595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940-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民族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2595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伊斯蘭教在台灣有規模地發展已達七十年,信仰者包括1949年前後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中國大陸各地回民穆斯林及其後代、自泰國或緬甸遷台的雲南籍穆斯林、因為不同原因歸信伊斯蘭的台灣本地人,以及近二十餘年來從中東、南亞、東南亞、非洲等地來台短期居留或長期定居的外籍穆斯林們。台灣穆斯林社群結構從以回民為主,逐漸轉變成上述背景各異的群體多元共生的態勢,相同的伊斯蘭信仰成為凝聚不同群體,使其建立共同的族群認同之力量。
儘管在台穆斯林的組成成員來源眾多,但從宗教信仰的特殊性與人群背景的域外性加以檢視,穆斯林無疑是台灣社會中的少數族群,因此無論在實踐宗教功修、服膺宗教規範、建立認同意識等,皆為各個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課題。於此同時,穆斯林因為族群邊界所產生的隔閡、宗教社團領導人之間的嫌隙、宗教信仰的流失與文化延續的斷層,以及台灣大環境普遍對於伊斯蘭的陌生,均是當前穆斯林社群在台灣發展所遭逢的挑戰與危機。綜觀之,多元共生現象不僅是對當代台灣穆斯林社群內部成員來源背景各異的靜態陳述;更體現出穆斯林之間的互動、信仰和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主體社會的交流,對於今後伊斯蘭在台灣發展的作用與影響。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相關界說 1
第二節 研究理論、設計與方法 9
第三節 相關研究與文獻回顧 18
第一章 穆斯林社群在台灣的發展與多元共生現象的形成 32
第一節 本地穆斯林的奠基與傳承 32
第二節 泰緬雲南籍穆斯林的遷徙與崛起 44
第三節 新歸信穆斯林的族群屬性 50
第四節 外籍穆斯林的移入與成長 53
第二章 穆斯林社群的挑戰與適應 66
第一節 身處他鄉的離散與人際關係變遷 66
第二節 宗教實踐的樣貌與挑戰 80
第三節 融入本地社會的適應 89
第三章 族群認同與歸屬感的建構 102
第一節 台灣穆斯林中的族群化現象 102
第二節 族群認同的內涵與表徵 113
第三節 在地歸屬感與雙重我群意識建構 126
第四章 多元與共生的交融或分歧 137
第一節 宗教實踐的改革與變遷 137
第二節 相同信仰中的族群邊界 157
第三節 民間社團組織事務對共生的影響 170
第四節 人口流動與穆斯林社群的國際化 182
第五章 族群延續與宗教傳承的危機 201
第一節 穆斯林社群內部的紛擾現象 201
第二節 宗教教育與文化傳承的危機 210
第三節 宗教與族群認同的游移與消散 222
第四節 大環境對伊斯蘭的陌生及其挑戰 234
結論 250
參考文獻與網路資源 255
附錄:深度訪談問卷 276
zh_TW
dc.format.extent 681579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95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多元共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伊斯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穆斯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族群認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族群邊界zh_TW
dc.title (題名) 多元共生下的當代台灣穆斯林社群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pluralism and symbiosis of contemporary muslim community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料
〈台(44)中秘室登字第199號張厲生呈〉,收入於《蔣中正總裁批簽檔案》,民國44年7月8日,館藏號:總裁批簽44/0133,台北: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
〈總統蔣中正七月約見立法委員武誓彭、駐巴拿馬大使馬星野、駐瓜地馬拉公使汪丰、台北市長黃啟瑞、警官學校校長趙龍文等〉,收入於《蔣中正總統文物》,民國48年7月28日,數位典藏號:002-110708-00029-007,台北:國史館。

中文專書
王立志,〈經堂教育〉,收入於氏著《中國伊斯蘭的傳統以及將來》,台北: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1998,頁111-124。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3。
王琛、周大鳴,〈城市少數民族的社會交往與族際交流:以深圳為例〉,收入於周大鳴、馬建釗主編,《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問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頁115-126。
王懷德、郭寶華,《伊斯蘭教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3次印刷。
包修平,〈導讀・補充觀點―伊斯蘭化的歐洲〉,收入於三井美奈著,李佳蓉譯,《伊斯蘭化的歐洲》,新北:光現出版,2017,頁15-29。
白友濤、尤佳、季芳桐、白莉,《熟悉的陌生人:大城市流動穆斯林社會社會適應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1。
石永貴,〈外交與宗教蔚為大成的定中明先生―賀定大教長八十大壽與新著出版〉,收入於定中明,《雪泥鴻爪》,台北:鼎新文具印刷,1992,頁1-4。
石永貴,《台灣回教之地位與環境》,台北:中國回教協會,出版時不詳。
伍慧萍,《移民與融入―伊斯蘭移民的融入與歐洲的文化邊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李興華等,《中國伊斯蘭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定中明,〈中華民國及中國大陸伊斯蘭傳教活動及其所面臨的困難與今後的對策〉,收入於氏著《雪泥鴻爪》,台北:鼎新文具印刷,1992,頁230-235。
定中明,〈擬具下列問題之可行辦法〉,收入於氏著《雪泥鴻爪》,台北:鼎新文具印刷,1992,頁172-173。
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忽然茂,〈歡迎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海外訪問團〉,收入於《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海外訪問團紀行―東南亞之旅》,台北: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1987,頁8-14。
林長寬,〈台灣伊斯蘭研究綜述1949-2005〉,收入於《台灣宗教研究年鑑2004》,北縣: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2006,頁269-301。
林耀華主編,《民族學通論(修訂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3次印刷。
祁學義譯,《布哈里聖訓實錄全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哈正利,《族群性的建構和維繫:一個宗教群體歷史與現實中的認同》,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
胡雲生,《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
宮崎正勝著,劉惠美譯,《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台北:商周出版,2008。
孫繩武,〈「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的釋名〉,原登載於民國49年3月14日《中國一周》,後收入於氏著《回教論叢》,台北:中國文化研究所,1963,頁141-144。
孫繩武,〈中國回教之過去與現在〉,原登載於民國49年4月10日《中央日報》星期專欄,後收入於氏著《回教論叢》,台北:中國文化研究所,1963,頁144-149。
孫繩武,〈斥讕言〉,原於1957年5月1日以筆名止戈發表在《中國回教協會會報》,後收入於氏著《回教論叢》,台北:中國文化研究所,1963,頁57-60。
馬名正,〈常子春先生與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收入於《常子春先生與中國回教》,台北: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1990,頁16-21。
馬戎,《民族社會學:社會學的族群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馬堅譯,《中文譯解古蘭經》,麥地納:法赫德國王古蘭經印製廠,伊斯蘭曆1422年。
馬強,《流動的精神社區:人類學視野下的廣州穆斯林哲瑪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馬莉,《美國穆斯林移民―文化傳統與社會適應》,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
馬通,《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第3版第4次印刷。
馬雪峰,《從教門到民族:西南邊地一個少數社群的民族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馬艷,《一個信仰群體的移民實踐:義烏穆斯林社會文化的民族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2。
高占福、李志堅主編,《伊斯蘭教與中國穆斯林社會現代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張中復訪問,趙錫麟口述,《天方學涯―趙錫麟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14。
張銘,《現代伊斯蘭復興運動》,香港:三聯書店,2002。
梁紅玉,《蓋頭掀不掀?―台灣穆斯林女子的策略與認同》,台北:女書文化,2012。
陳錦榮、梁旭明,《認識香港南亞少數族裔》,香港:中華書局,2016。
麻國慶等,《文化生產與民族認同:以呼和浩特、銀川、烏魯木齊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彭書穎,《超越聖戰―探索伊斯蘭吉哈德》,新北:風雲論壇,2014。
菅志翔,《族群歸屬的自我認同與社會定義:關於保安族的一項專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葛壯,《宗教與中國社會述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葛壯主編,《長三角都市流動穆斯林與伊斯蘭教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
賈福康編著,《台灣回教史》,台北:伊斯蘭文化服務社,2005年再版。
僑務委員會,《中華民國105年僑務統計年報》,台北:僑務委員會,2017。
廖正宏,《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1985。
翟振孝,《經驗與認同:中和緬華移民的族群構成》,台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2001。
趙明遠,〈回民對憲法之願望〉,收入於張中復訪問,趙錫麟口述,《天方學涯―趙錫麟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14 [1946],頁304。
趙秋蒂,《臨夏宗派―中國穆斯林的民族宗教學》,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
劉寶軍編著,《世界華人穆斯林概觀》,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
關凱,《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英)斯蒂夫・芬頓著,勞煥強等譯,《族性》,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
(美)馬丁・N・麥格著,祖力亞提・司馬義譯,《族群社會學:美國及全球視角下的種族和族群關係》,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美)楊鳳崗著,默言譯,《皈信・同化・疊合身分認同―北美華人基督徒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Eric J. Simon, Jean L. Dickey, Jane B. Reece著,陳誌偉等譯,《生物學》,新北:培生教育,2013年6月二版一刷。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台北: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2008。

中文學位論文
于嘉明,《在台泰緬雲南籍穆斯林的族群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9。
王秀喜,《高雄市旗津區「越南與印尼」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吳蘭翔,《台灣穆斯林的社會生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碩士論文,2014。
卓玉琳,《印尼籍穆斯林配偶在台之宗教實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洪寧徽,《多元社群下的台灣伊斯蘭宗教儀式唱誦―以高雄清真寺為研究對象》,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徐峰堯,《印尼客工之宗教認同―以台北文化清真寺之印尼客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馬孝棋,《殯葬文化對宗教意識與族群認同的影響―以台灣北部地區穆斯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10。
馬欣,《龍岡清真寺社群的形成和其在全球化脈絡下的發展》,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高念慈,《中壢龍岡清真寺的建立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教學碩士論文,2008。
康月綾,《外籍家庭看護工在台灣生活適應情形之研究―以印尼看護工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0。
陳英偉,《行蹤不明外籍勞工在台適應問題研析—以印尼、越南國籍外籍勞工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陳虹穎,《台北車站∕小印尼:從族裔聚集地看都市治理術》,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書偉,《中壢龍岡穆斯林的離散認同與文化地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2。
陳意倫,《認同與記憶的眷村文化―以桃園陸光二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陳寶玲,《台灣外籍看護的語言、文化現象―以台語家庭印尼看護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
黃莉茹,《印尼外籍配偶弱勢困境之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12。
黑志燕,《蓋頭姑娘信仰生活與穆斯林認同—以北京市戴蓋頭女大學生為例》,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1。
劉淑菁,《被忽略的過客—在台印尼伊斯蘭教家庭看護工宗教踐行的困境與應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12。
簡奕任,《印尼籍女性外籍配偶在台灣職場的個人―環境適配與情感承諾之研究》,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2。

中文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中國回教》編輯部,〈台視「齊天大勝」主持人吳宗憲信口開河 台視為辱教事件公開道歉〉,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9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6,頁8。
《中國回教》編輯部,〈龍岡清真寺教育活動大樓的緣起與展望〉,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49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4,頁19-20。
《中國回教》編輯部,〈齋月過後的省思―宗教傳承與家庭教育〉,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0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7,頁2-3。
丁士仁,〈論伊斯蘭在地化的問題〉,收入於林長寬主編,《伊斯蘭在地化―中國伊斯蘭發展之探討》,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2015,頁15-26。
丁世仁,〈“經堂語”的基本特徵和關鍵語氣〉,收入於《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08,頁48-53。
丁明俊,〈民國時期“回族” “回教”之爭與回族群體的自我認知〉,收入於《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銀川:北方民族大學,2014,頁24-30。
于嘉明,〈理性與極端的擺盪―論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近現代中國的發展脈絡〉,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60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7,頁13-19。
于嘉明,〈遷徙、延續與我群意識建構:美國舊金山灣區華人穆斯林研究〉,收入於《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銀川:北方民族大學,2016,頁36-41。
于嘉明,〈穆斯林一生中必去 伊斯蘭教朝覲聖事〉,收入於《心鏡宗教季刊》第 35 期,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2012,頁 33-39。
中國回教協會,〈針對近日以色列攻擊迦薩之聲明〉,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3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2,頁44。
中國回教協會,〈啟事〉,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33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2,頁31。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社,〈社論(三)略述拜功的重要―「沙目時間」所給予吾人之啟示〉,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75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0,頁2。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社,〈社論:當前回教教育的商榷〉,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55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3,頁3-4。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社,〈社論:論當前教門的急務〉,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5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3,頁3-4。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社,〈首次舉行穆聖誕辰暨聖眷紀念〉,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70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9,頁57。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社,〈培植阿文人才的重要性〉,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3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0,頁1。
王文中,〈回協調整後的回顧與展望〉,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67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7,頁20-21、23。
王立志,〈台北清真大寺保寺護產歷程―向海內外教親的報告〉,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60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9,頁5-8。
王立志,〈生存發展的根本―教育〉,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40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6,頁13-16。
王國棟,〈文明交往視野下的美國穆斯林移民〉,收入於《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3期,成都:四川師範大學,2013,頁155-160。
王瑞萍、馬進,〈論宗教信仰與人口較少民族青年擇偶心態的關係―以撒拉族、保安族為例〉,收入於《中國青年研究》2012年第12期,北京: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研究會,2012,頁17-21。
王鋒、陳冬梅,〈台灣的伊斯蘭教與穆斯林述略〉,收入於《回族研究》1995年第2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1995,頁41-45。
王豐、劉嬋,〈試析美國穆斯林組織的作用〉,收入於《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延安:延安大學,2016,頁85-89。
包修平,〈“隱身的穆斯林”:伊斯蘭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簡史(1949-2015)〉,收入於《回族研究》2016年第3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2016,頁61-65。
包修平,〈從回民到台灣穆斯林:回民集體意識的消逝?〉,發表於2015年「華人穆斯林之離散:文化認同、性別與宗教傳統」國際研討會,2015,頁1-19。
包理事長嘉源,〈團結的呼喚〉,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2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1,頁2-3。
平山光將,〈延續與斷裂―現代中國回民知識份子的國民外交〉,收入於《民族學界》第3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2014,頁105-132。
田聯剛、趙鵬,〈多元共生 和而不同―關於少數民族文化在中華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思考〉,收入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5,頁1-6。
白崇禧,〈回協今後的任務―代發刊詞〉,收入於《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第1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52,第1版。
任維楨,〈人類學視野中的邊緣化穆斯林族群〉,收入於《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銀川:西北第二民族學院,2006,頁5-12。
伊斯哈克 馬,〈開設台北清真寺北縣穆斯林文教活動中心計畫記事〉,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7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2,頁29。
伊斯哈格・馬孝棋,〈清真食品熱〉,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2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0,頁7-9。
伍柳氏,〈和而不同 多元共生―略論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發展策略抉擇〉,收入於《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長沙:湖南社會科學雜誌社,2011,頁181-183。
江明霏,〈清真認證機制下的台灣清真餐飲〉,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3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2,頁12-20。
米龍祥,〈龍岡清真寺穆聖誕辰紀念盛況與感想〉,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80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3,頁40-42。
何其敏,〈宗教認同的邊界建構與互動〉,收入於《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3,頁13-17。
作者不詳,〈中國回教青年會加入回教協會為團體會員〉,收入於《回教文化》第56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7,頁30。
作者不詳,〈中國回教青年會召開第三屆會員大會〉,收入於《回教文化》第57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7,頁19。
作者不詳,〈台北清真寺慶祝至聖穆罕默德誕辰〉,收入於《中國回教協會會報》第7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60,第1版。
作者不詳,〈至聖誕辰紀念會 馬吉祥阿衡講經〉,收入於《回教文化》第45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1,頁12。
作者不詳,〈至聖穆罕默德誕辰 回教青年會舉行慶典〉,收入於《回教文化》第51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4,頁12。
作者不詳,〈社論:回教復興之契機所在〉,收入於《回教文化》第10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同盟,1957,頁1-4。
作者不詳,〈社論:談回教葬禮〉,收入於《回教文化》第36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67,頁1-3。
作者不詳,〈社論:齋月感言〉,收入於《回教文化》第8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同盟,1957,頁1-3。
作者不詳,〈政大已恢復回教伙食團 常以瑪目慷慨解義囊〉,收入於《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第99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64,第1版。
作者不詳,〈短評:誰在招搖撞騙?〉,收入於《回教文化》第2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同盟,1956,頁3。
作者不詳,〈集體入教〉,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7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9,頁50。
作者不詳,〈穆聖忌辰 誦經紀念〉,收入於《中國回教協會會報》第61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58,第1版。
作者不詳,〈蕭永泰阿衡以國民大會代表身份在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第四次大會上為回教子弟權益問題發言〉,收入於《回教文化》第46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2,頁12-13。
李忠堂,〈台灣鹿港鎮回教教胞現況〉,收入於《中國回教協會會報》第7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60,第3版。
李靜、王彬斐,〈民族認同的維度與路徑研究〉,收入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18,頁214-219。
沙宗平,〈從經堂教育到漢文著書〉,收入於林長寬主編,《伊斯蘭在地化―中國伊斯蘭發展之探討》,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2015,頁85-96。
沙勇,〈回族國家認同的建構機制及其特點〉,收入於《回族研究》2015年第4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2015,頁68-73。
沙啟玉,〈台灣伊斯蘭教一瞥〉,收入於《中國穆斯林》2004年第2期,北京:中國伊斯蘭教協會,2004,頁42-45。
沙雷玉,〈傳承正道的腳步刻不容緩〉,收入於《中國回教》雙月刊第335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2,頁16-18。
谷禾、譚慶莉,〈雲南跨境民族多元歷史文化與身份認同〉,收入於《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昆明:雲南民族大學,2009,頁60-64。
定中明,〈台灣回教現況及傳教工作〉,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7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0,頁39-41。
定中明,〈台灣的回教〉,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01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8,頁29-34。
定中明,〈矯正對回教的某些錯誤觀念〉,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9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6,頁6-9。
彼得・基・高英著,努爾譯,〈伊斯蘭教在台灣〉,收入於《阿拉伯世界》1986年第4期,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1986,頁66-75。
林長寬,〈台灣伊斯蘭何去何從:中國穆斯林遷徙(Hijrah)之困境〉,收入於《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2卷第1期,新北: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2013,頁1-54。
法瑞婭・康恩著,張麗譯,〈查經班:美國南亞裔女性穆斯林的身份認同〉,收入於《文化遺產》2016年第4期,廣州:中山大學,2016,頁28-38。
邱炫元,〈印尼伊斯蘭文化的整體與多元:以印尼華人穆斯林社群的研究為例〉,收入於《亞太研究論壇》第5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11,頁141-160。
邱炫元,〈印尼穆斯林婦女的時尚與表演藝術〉,收入於《台灣博物季刊》第121期,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2014,頁36-43。
金吉堂,〈回教民族說〉,收入於《禹貢半月刊》第5卷第11期「回教與回族專號」,北京: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1959 [1936],頁29-39。
阿布都拉・劉,〈開展教育事業―未雨綢繆,及早努力〉,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41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6,頁1。
保健臣,〈龍岡清真寺簡介〉,收入於《中國回教》雙月刊第271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1,頁15-16。
哈正利,〈飲食禁忌與回漢關係―從禁食豬肉習俗解讀回漢關係〉,收入於《西北民族第二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銀川:西北民族第二學院,2002,頁46-50。
胡正光、馬欣,〈中壢龍岡清真寺社群的宗教虔誠初探〉,發表於2009年台灣社會學年會,2009,頁1-39。
胡正光、馬欣,〈跨界與認同:龍岡清真寺漢語穆斯林的跨國經驗和群體認同〉,發表於2011年台灣社會學年會,2011,頁1-31。
胡雲生,〈三重關係互動中的回族認同〉,收入於《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2005,頁47-56。
范景鵬,〈清末台灣回族知府洪毓琛與近代台灣建設〉,收入於《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銀川:北方民族大學,2011,頁23-27。
范景鵬,〈清朝台灣回族知府洪毓琛家世考述〉,收入於《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年第4期,哈爾濱:黑龍江省民族研究所,2009,頁91- 92
范景鵬、馬世英,〈1945年之前台灣回教研究〉, 收入於《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蘭州:西北師範大學,2012,頁67-73。
孫九霞,〈現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認同與民族關係―以海南三亞鳳凰鎮回族為例〉,收入於《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04,頁61-67。
孫嬙,〈多樣與統一:人類學視野中的回族宗教信仰—以寧夏西海固一個回族村為例〉,收入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4,頁83-87。
徐大衛,〈談談當代華人移民的適應性問題〉,收入於《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5期,金華:浙江師範大學,1993,頁46-47。
徐榮崇,〈跨國的移置與鑲嵌―談加拿大台灣僑民的移民動機與居住地選擇〉,收入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39卷第2期,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2008,頁39-78。
納國昌,〈回族的喪葬制度〉,收入於《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昆明:雲南民族學院,1995,頁50-56。
袁年興,〈民族多元共生的基本邏輯:一個理論分析框架〉,收入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2,頁58-65。
馬文奎,〈回族聖紀節儀式的象徵分析―基於臨夏SMC清真寺聖紀節的實地觀察〉,收入於《邊疆經濟與文化》2014年第9期,哈爾濱:黑龍江省邊疆經濟學會、黑龍江省高師師資培訓中心,2014,頁69-70。
馬良棣,〈關於中國回教協會外勞安置中心之重新設立〉,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23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0,頁14-15。
馬建春、劉英英,〈沙特阿拉伯回族僑校史輯〉,收入於《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銀川:北方民族大學,2014,頁27-32。
馬海雲,〈當代中國城市清真寺社會功能論〉,收入於《雲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昆明:雲南民族大學,2017,頁70-78。
馬強,〈中國的宗教皈依:對穆斯林與基督徒皈依原因的初步比較〉,收入於《西北民族論叢》第9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頁253-270。
馬強,〈多元族群社會中的宗教認同:對吉隆玻一個穆斯林社區的田野研究〉,收入於《東南亞研究》2010年第4期,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10,頁89-96。
馬超彥,〈台北六張犁回教公墓滄桑〉,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49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4,頁23-25。
馬超彥,〈台灣穆斯林面對被同化困境為延續伊斯蘭而奮鬥〉,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03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7,頁23-25。
馬超彥,〈台灣穆斯林移工服務之省思:從宗教與人權角度談起〉,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05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7,頁10-11。
高文遠,〈康仲老與麥加中國罕智館〉,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39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0,頁13。
高文遠,〈開齋節日的確定〉,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75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80,頁19-20。
張中復,〈「華夷兼蓄」下的邊緣游移:論當代中國回族民族屬性中的「少數民族化」問題〉,收入於《政大民族學報》第2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2005,頁115-147。
張中復,〈論研究中國伊斯蘭門宦制度的民族學內涵與意義〉,收入於《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1999,頁42-49。
張中復,〈論族國體制與少數民族族群意識形塑的互動意義―以海峽兩岸「回族」認定為例的探討〉,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冷戰時期海峽兩岸的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2008,頁1-17。
張中復,〈穆斯林“辱教案”的歷史回顧與當代反思〉,收入於《文化縱橫》2017年第3期,北京:文化縱橫雜誌社,2017,頁42-48。
張中復、趙秋蒂,〈臨夏的聾阿訇現象―當代穆斯林宗派屬性的變遷案例〉,收入於《民族學界》第3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2014,頁33-66。
張正,〈我在台北尋找伊斯蘭〉,收入於《台灣博物季刊》第121期,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2014,頁52-59。
張宇、杜軍,〈台灣伊斯蘭教的復興與多元交織〉,收入於《中國穆斯林》2014年第6期,北京:中國伊斯蘭教協會,2014,頁23-26。
張志誠,〈20世紀初上海伊斯蘭學術文化團體―中國回教學會〉,收入於《回族研究》1992年第3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1992,頁81-86,80。
張培新,〈台灣宗教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收入於《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2006年第1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6,頁125-163。
許憲隆,〈外聯內聚 順時勵精―世紀末台灣“中國回教協會”活動評析〉,收入於《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1999,頁56-58。
逢真,〈國內回教徒的特性及其問題〉,收入於《晨熹》第1卷第3期,1935,頁5-10。
郭志合,〈多元共生:多民族散雜居地區宗教存在模式探微―甘肅省合作市藏回漢多元宗教歷史與現狀研究〉,收入於《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咸陽:西藏民族學院,2014,頁67-76、156。
陳俊良、桂田愛、吳伶芳、吳浚碩,〈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研究〉,收入於《遠東學報》第25卷第3期,台南:遠東科技大學,2008,頁485-498。
陳華,〈全球化時代國家認同的三種邊界形態與功能〉,收入於《教學與研究》2017年第4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7,頁14-21。
陳漢光,〈台灣回教與大陸〉,收入於《台灣風物》第10卷第4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60,頁3-4。
菅志翔,〈從保安族的群體身份意識變化看族群演變機制〉,收入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8期,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07,頁19-24。
華濤,〈明末清初中國回回坊間教爭研究―兼論早期中國伊斯蘭知識發展的觀察視角與立論方式〉,收入於《民族學界》第3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2014,頁3-32。
萊蒂法・賴花秀,〈我的伊斯蘭之路 參加皈依穆斯林座談會感想〉,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9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5,頁36-37。
黃鎮磐,〈論回民〉,《醒回篇》第1號,收入於余振貴、楊懷中主編,《中國伊斯蘭歷史報刊萃編第1輯:醒回篇・伊斯蘭》,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1908] ,頁58-60。
楊德元,〈回教爭教不爭國的檢討〉,收入於《晨熹》創刊號,1935,頁18-22。
楊靜,〈現代社會的宗教組織及其特徵―宗教社會學關於宗教組織的研究〉,收入於《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上海:上海大學,2004,頁104-108。
滇南子,〈雲南人在沙烏地阿拉伯〉,收入於《雲南文獻》第16期,台北:台北市雲南省同鄉會,1986,頁148-151。
熊坤新、張少雲,〈試論回族喪葬習俗中的宗教因素〉,收入於《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咸陽:西藏民族學院,2010,頁79-83。
趙秋蒂,〈從開齋節觀察臨夏穆斯林社會的宗派多元化現象〉,收入於《輔仁宗教研究》第18期,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2009,頁117-148。
趙錫麟,〈和諧團結〉,收入於《中國回教》第35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5,頁2。
劉中一、張莉,〈我國普遍信仰伊斯蘭教民族族際婚姻的變遷〉,收入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16,頁42-47。
劉亞妮、楊恕,〈全球化時代原生地認同對民族國家認同的挑戰及應對〉,收入於《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蘭州:蘭州大學,2017,頁9-19。
劉智豪,〈近年來台灣伊斯蘭教發展現狀及研究初探〉,收入於《回族研究》2013年第2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2013,頁128-134。
蔡志剛、于春洋,〈民族、宗教與國家:多元認同視野中的考察〉,收入於《新疆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院,2013,頁57-62。
鄭瑋蒨,〈台灣穆斯林的下一代〉,收入於《中國回教》第26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9,頁39。
蕭永泰,〈回教民族現在的遭遇 過去的地位及今後的努力〉,收入於《回教文化》第48期,台北:中國回教青年會,1973,頁2-11。
蕭永泰,〈自由中國回教概觀〉,收入於《台灣風物》第10卷第4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60,頁5-9。
靜,〈中國伊斯蘭積弱之原因〉,收入於《月華》第3卷第10期,北平:成達師範學校出版部,1931,頁1-4。
璧倆宜・白暐,〈高雄清真寺 聖忌日盛況〉,收入於《中國回教》第16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78,頁48-49。
羅彥慧,〈回回人的“天房”意向:中國伊斯蘭教派門宦與遊學關係初探〉,收入於《寧夏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2014,頁72-77。
羅強強,〈認同・迷失・重構—台灣穆斯林文化認同的思考〉,收入於《回族研究》2015年第2期,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2015,頁43-47。

中文研究報告與其他書面資料
《中國回教協會章程》,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01年修訂版本。
中國回教協會秘書處,《「承先啟後,開創新局」中國回教協會11、12屆會務回顧 》,台北:中國回教協會,2017。
中國回教協會編行,《中國回教協會教胞登記名冊》,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8。
武宦宏,〈卷首語〉,收入於《中華民國高雄 台中 龍岡清真寺落成紀念專輯》,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2,頁7-8。
徐榮崇計畫主持,僑務委員會編著,《美國台灣僑民生活適應及發展之研究―以洛杉磯為例》,台北:僑務委員會,2006。
謝松濤,〈中國回教協會之使命〉,收入於《中華民國高雄 台中 龍岡清真寺落成紀念專輯》,台北:中國回教協會,1992,頁11-15。

英文專書
Abdo, Geneive. Mecca and Main Street: Muslim Life in America after 9/1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Abdul Bari, Muhammad. Race, Religion & Muslim Identity in Britain. Swansea: Renaissance Press, 2005.
Abdullah, Osman Chuah, Shukri, Abdul Salam Muhamad. Muslim Converts in Malaysia: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Adjustment. 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 Press, 2008.
Allievi, Stefano. “The Shifting Significance of the Halal/Haram Frontier: Narratives on the Hijab and other Issues.” In Karin van Nieuwkerk ed., Women Embracing Islam: Gender and Conversion in the We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6, pp. 120-149.
Barth, Fredrik. “Boundaries and Connections.” In Anthony P. Cohen ed., Signifying Identitie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Boundaries and Contested Identitie. London: Routledge, 2000, pp. 17-36.
Barth, Fredrik. “Introduction.” In Fredrik Barth ed.,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9, pp. 9-38.
Bowen, John R. A New Anthropology of Isla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Campo, Juan E. Encyclopedia of Islam. New York: Facts On File, 2009.
Cohen, Robin. 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De Vos, George A. “Ethnic Pluralism: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Lola Romanucci-Ross, George A. De Vos ed., Ethnic Identity: Creation,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Third edition.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1995, pp. 15-47.
Dufoix, Stephane, translated by William Rodarmor. Diaspora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Erie, Matthew S. China and Islam: The Prophet, the Party, and La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Esposito, John L.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Isla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Gladney, Dru C.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8.
Ezzati, Abul-Fazl. The Spread of Islam: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London: Islamic College for Advanced Studies Press, 2002.
Gordon, Milton M. Assimilation in America: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Hasan, Asma Gull. American Muslim: the new generation. New York: 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Inc., 2001.
Humphrey, Michael. “From Diaspora Islam to Globalised Islam.” In Shahram Akbarzadeh and Fethi Mansouri ed., Isla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Muslim Diaspora and Radicalism in the West. London: Tauris Academic Studies, 2007, pp. 107-123.
Imam An-Nawawi, translated by Ibrahim Ma’rouf. Tahzeebu Dalilul Faliheen Sharhu Riyadis Saliheen (The Meadows of the Righteous) (Abridged). Vol. (2). El-Mansoura: Dar Al-Manarah, 2003.
Lee, Regina. “Theorizing Diasporas: Three Types of Consciousness.” In Robbie B. H. Goh and Shawn Wong ed., Asian Diasporas: Cultures, Identities, Representation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53-76.
Marranci, Gabriele. The Anthropology of Islam. Oxford: Berg Publishers, 2008.
McCloud, Aminah Beverly. “Islam in America: The Mosaic”. In Yvonne Yazbeck, Haddad, Jane I. Smith, John L. Esposito, Religion and Immigration: Christian, Jewish, and Muslim exper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2003, pp. 159-174.
Moghissi, Haideh, Rahnema, Saeed Goodman, Mark J. Diaspora by Design: Muslim in Canada and Beyon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9.
Nieuwkerk, Karin van. “Introduction: Gender and Conversion to Islam in the West.” In Karin van Nieuwkerk ed., Women Embracing Islam: Gender and Conversion in the We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6, pp. 1-16.
O’Connor, Paul. Islam in Hong Kong: Muslim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a’s World Cit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Philips, Abu Ameenah Bilal. The Evolution of Fiqh (Islamic Law & The Madh-habs). Riyadh: International Islamic Publishing House, 1990.
Stewart, Alexander Blair. Chinese Muslims and the Global Ummah: Islamic revival and ethnic identity among the Hui of Qinghai Province.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Zebiri, Kate. British Muslim Converts: Choosing Alternative Lives.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 2008.

英文學位論文
Dwijayanti S. Astri(舒麗). International Muslim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Taiwan: Exploring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國際學生在台灣經驗:探討穆斯林社群的重要性》),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011.
Ma, Kainan Yusuf. Foreign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d sustaining relationships (1936-1986),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Miami, 1988.
Pelletier, Robert. Becoming Taiwanese Muslims: Ethnic, National, and Religious Identity Transformations In a Muslim Minority,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Ottawa, 2014.
Pillsbury, Barbara Linné Kroll. Cohesion and Cleavage in a Chinese Muslim Minority, Dissertation of Columbia University, 1973.
Wang, Ying-chih(王穎芝). Identity and Online Performance of Young Taiwanese Muslims on Facebook(《社群媒體上台灣青年穆斯林的認同展演》),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2017.
Widyastuti, Retno(孫莉瑋). Social Adaptation of Muslim Ethnic Minorities in Taiwan: Case Study of Indonesian Muslim and Chinese Muslim(《台灣穆斯林少數民族的社會適應:以印尼穆斯林與中國穆斯林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學程碩士論文, 2014.
于麗娜(Gusman). The Spiritual Life of Indonesia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2009-2011),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1.

英文期刊與論文
Bjoernaas, Therese Ignacio. “Saving Muslim Women: A Feminist-postcolonial Critique of Veiling Legislation in Norway.” In Hatem Bazian et al., ed., Islamophobia Studies Journal, Volume 3, Issue 1, 2015, pp. 78-89.
Bourdieu, Pierre, translated by Jenny B. Burnside, Craig Calhoun, and Leah Florence.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Religious Field.” In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 Volume 13, 1991, pp. 1-44.
Chang, Chung-fu. “Is China Islamophobic? A Surve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Haiyun Ma, Chai Shaojin and Ngeow Chow Bing ed., Zhenghe Forum: Connecting China and the Muslim World.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2016, pp. 97-110.
Gowing, Peter G. “Islam in Taiwan.” In Saudi Aramco World, Volume 21, Number 4, 1970, pp. 22-27.
Jeong, Hyeju. “A Song of the Red Sea: Communities and Networks of Chinese Muslims in the Hijaz.” In Dirasat, Number 12. Riyadh: King Fais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slamic Studies, 2016, pp. 1-30.
Kalny, Eva. “Anti-Muslim Racism in Comparison: Potentials for Countering Islamophobia in the Classroom.” In Hatem Bazian et al., ed., Islamophobia Studies Journal, Volume 3, Issue 2, 2016, pp. 71-84.
Ma, Qiang. “New Muslim Foreign Guest in Urban China: Migration, Sojourn, and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In Haiyun Ma, Chai Shaojin and Ngeow Chow Bing ed., Zhenghe Forum: Connecting China and the Muslim World.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2016, pp. 73-84.
Ma, Rosey Wang. “Shifting Identities: Chinese Muslims in Malaysia.” In Asian Ethnicity, Volume 6, Number 2, 2005, pp. 89-107.
Safran, Willam. “Diaspora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 of Homeland and Return.” In Diaspora, Volume1, Number 1, 1991, pp. 83-99.
Wang, Yuting. “Chinese or Muslim or Both? Modes of Adaptation among Chinese Muslim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In Haiyun Ma, Chai Shaojin and Ngeow Chow Bing ed., Zhenghe Forum: Connecting China and the Muslim World.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2016, pp. 55-72.

英文研究報告與其他書面資料
Kuo, Wen-ban. An Explorative Study on the Taiwanese Muslim for Institute for Asian Muslim Studies, Waseda University (2012~2013).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2013.
Senzai, Farid, Bazian, Hatem. The Bay Area Muslim Study: Establishing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stitute for Social Policy and Understanding. One Nation Bay Area, 2013.

網路資源
大紀元台灣新聞網報導: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9/22/n4254697.htm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人口資料庫: 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統計資料:https://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310827&ctNode=29699&mp=1
內政部統計處統計資料: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 http://iat.org.tw/index.htm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之介紹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_ggi8zU14&feature=youtu.be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之社會服務: http://iat.org.tw/index_files/announcementmuslimright.htm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之最新訊息: http://iat.org.tw/index_files/news2.htm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之最新訊息: http://www.iat.org.tw/index_files/news6.htm
台灣伊斯蘭協會網站之關於我們: http://iat.org.tw/index_files/aboutus.htm
台灣穆斯林輔導協會網站: http://taiwanmuslim.com/zh/%e9%97%9c%e6%96%bc%e6%88%91%e5%80%91/%e8%87%ba%e7%81%a3%e7%a9%86%e6%96%af%e6%9e%97%e8%bc%94%e5%b0%8e%e5%8d%94%e6%9c%83/
交通部觀光局網站接待穆斯林餐廳及旅館列表: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20118&keyString=%5e%5e01&page=1
安那托利亞福爾摩沙協會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natoliaFormosaAssociation/about?tab=page_info
志願服務運動(葛蘭運動)∕法土拉・葛蘭部落格: http://cn-hizmetmovement.blogspot.com/p/gulen-movement.html
玩股網新聞報導: http://www.wantgoo.com/News/Content/Index?ID=496818
教育部統計處網站106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概況: 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106%E5%B9%B4%E5%A4%A7%E5%B0%88%E6%A0%A1%E9%99%A2%E5%A2%83%E5%A4%96%E5%AD%B8%E7%94%9F%E6%A6%82%E6%B3%81.pdf
勞動部統計資料庫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統計: http://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220&ym=10107&ymt=10507&kind=21&type=1&funid=wq1411&cycle=92&outmode=0&outkind=2&fldspc=21,5,&codspc0=0,2,&rdm=Ji5Yxqpg
勞動部統計資料庫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統計: http://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220&ym=10407&ymt=10507&kind=21&type=1&funid=wq1402&cycle=41&outmode=0&outkind=11&fldspc=0,1,8,1,16,1,&rdm=itb0Ydpj
勞動部統計資料庫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統計: http://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220&ym=8907&ymt=10507&kind=21&type=1&funid=wq1402&cycle=92&outmode=0&outkind=11&fldspc=0,2,8,2,16,2,&rdm=ilmtIq5e
勞動部統計資料庫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統計: http://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220&ym=8000&ymt=10400&kind=21&type=1&funid=wq1402&cycle=4&outmode=0&outkind=11&fldspc=0,8,&rdm=mdeil3ll
福爾摩沙學會網站之關於我們: http://formosainstitute.org/index.php/guanyuwomen.html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網站: https://www.migrationpolicy.org/article/taiwanese-immigrants-united-states#1
Pew Research Center網站文章: http://www.pewforum.org/essay/muslims-in-america-immigrants-and-those-born-in-u-s-see-life-differently-in-many-ways/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DIS.NCCU.ETHNOS.002.2018.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