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社會資本、信任與合作管理機制關聯性之硏究-以跨組織合作為例
作者 顧殷如
貢獻者 于卓民
顧殷如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27-Sep-2018 14:26:47 (UTC+8)
摘要 摘要
在現今的商業社會中,跨組織間的合作日漸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但是兩個不同文化、不同運作模式的組織,彼此間合作有許多的不確定性,雙方在進行合作必定會產生一些衝突與面臨到一些合作上的風險,也因此企業對於雙方合作的進行,必須建立一些相關的管理機制,以降低合作中不確定性所可能對企業造成的損失,譬如,因為合作夥伴在能力上的不確定性,企業會建立一連串的能力輔導與管理的政策,來加強合作夥伴的能力,以確保合作事項的順利進行以及合作成果的品質;另一方面,因為對於合作夥伴的行為無法掌握,企業必須建立一些正式化的管理機制,如簽訂契約、派員管理,以及參與對方的股權投資等管理行為,以降低合作夥伴在行為上的不確定性,以避免對企業本身的損失。然而,管理機制的建立需要花費管理成本,正式的管理也會影響合作夥伴在合作上的心態及雙方間原有的信任,並降低合作夥伴敞開心胸與另一方合作的意願,更影響雙方合作的品質。
本研究以『社會資本』、『信任』的角度,針對跨組織合作中『管理機制的建立』提出一完整的架構,認為在跨組織合作中,加入『信任』與『社會資本』的因素,且因為對合作夥伴信任的掌握,可以降低企業在管理機制的建立上所花費的成本,並提高合作的品質。
社會資本,是企業本身鑲嵌於企業網絡中所掌握的資產,也可以作為在合作中對於合作夥伴信任的基礎與來源。企業主或企業本身,因為過去所建立起商業色彩淡薄的情感關係(包括:朋友間的情誼、同學間的感情、師生之情以及親人、手足之情,甚至因為過去同一團體的社會記憶與凝聚力所產生的情感等),產生企業對於合作夥伴擁有了情感性社會資本,進一步產生對合作夥伴的態度信任與行為信任,讓企業不僅有把握相信合作夥伴是善良、誠實且對我方忠實的,也相信合作夥伴不會做出有損我方利益的行為;因為過去曾有的直接經驗、本身所處的網絡結構、中介者的介紹、中介者的聲譽以及合作夥伴的聲譽等因素,企業擁有對合作夥伴的知識性社會資本,並更了解合作夥伴的能力及可靠度等相關資訊,進一步也就產生對合作夥伴的能力信任與行為信任;最後,因為中介者的懲罰力、本身擁有的資源、網絡結構以及夥伴的聲譽等因素,企業擁有了對合作夥伴的嚇阻性社會資本,也因此進一步產生對於合作夥伴的行為信任。
在跨組織合作中,因為信任的存在,所以可以降低管理機制的必要性及合作管理的成本,而在跨組織的合作中,企業可以針對不同種類的信任,建立管理機制以彌補對於合作夥伴在某方面信任的不足。一些非正式活動等『後置鑲嵌行為』,可以增強態度信任的不足;建立『行為管理機制』,可以彌補對夥伴在行為信任上的不足;而『能力管理機制』,則可以彌補對夥伴在能力信任上的不足。
本研究以國內企業為對象,透過個案訪談的方式,訪問六家公司。而訪談的結果顯示,社會資本對於跨組織合作中信任的掌握有所影響:『知識性社會資本』可以產生對合作夥伴的『行為信任』與『能力信任』;『嚇阻性社會資本』可以產生對夥伴的『行為信任』;但是『情感性社會資本』只有在某些特定類型的合作案,或合作雙方有特定關係下,才會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在管理機制方面,企業也會因為對夥伴信任程度的不同,而建立不同的管理機制:針對行為信任的不足,建立『行為管理機制』;因為對夥伴的能力信任掌握不夠,建立『能力管理機制』;但是,『後置鑲嵌行為』並不一定直接的對此次的合作案,產生對態度信任不足的彌補作用,但卻對合作的進行與成果,甚至下一次合作的建立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司徒達賢,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網絡定位策略,台北市:智勝文化出版社,民90。
2.何榮樹,「網路維繫對網路承諾的影響,以汽車中衛體系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民82年6月。
3.陳啟松,「我國中心衛星工廠制度之改進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7年5月。
4.張笠雲,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北:遠流出版社,民88年。
5.張維安,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台北:聯經出版社,民90。
6.黃熙翔,「中衛體系型網路組織結構之剖析―交易成本理論之運用與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年6月。
7.雷鴻村,「長期中衛體系與短期中衛體系合作關係的比較」,清大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年6月。
8.葉匡時,總經理的新衣―打破管理的迷思,台北:遠流出版社,民85年。
9.熊欣華,「組織間合作的信心管理」,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民九十年七月。
二、英文部分:
1. Baker, W. (1990), “Market Networks and Corporat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6, pp.589-625.
2. Beccerra, Manuel, and Anil K. Gupta (1999), “Trust within the Organization:Integrating the Trust Literature with Agency Theory and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Vol. 23, pp.177-203.
3.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 pp.241 -258.
4. Bourdieu, P. (1993), Sociology in Question, London: Sage.
5. Brass, Daniel J., Kenneth D. Butterfield, and Bruce C. Skaggs (1998), “Relationships and Unethical Behavior: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3, pp.14-31.
6. Brass, Daniel J., and Marlene E. Burkhardt (1992), “Centrality and Power in Organizations,” in Nitin Nohria and Robert G. Eccles (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p.191-200.
7. Burt, Ronald S. (1992),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in Nitin Nohria and Robert G. Eccies (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p.57-91.
8. Chung, Seungwha, Harbir Singh, Kyungmook Lee (2000), “Complementarity, Status Similarity and Social Capital as Drivers of Alliance Form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1, pp.1-22.
9. Das, T. K., and Bing-Sheng Teng (1998), “Between Trust and Control:Developing Confidence in Partner Cooperation in Allian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3, pp. 491-512.
10. Dyer, Jeffrey H, and Kentaro Nobeoka (2000),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1, pp.345-367.
11. Dyer, Jeffery H., and Kentaro Nobeoka (2000),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 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1, pp.345-367.
12. Dyer, Jeffrey H., and Wujin Chu (2000), “The Determinants of Trust in Supplier-automaker Relationships in the U.S., Japan, and Kore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 31, pp.259-285.
13. Granovetter, 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1, pp.481 -510
14. Gulati, Ranjay (1998), “Alliance and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9, pp.293-317.
15. Gulati, Ranjay, and Harbir Singh (1998), “The Architecture of Cooperation:Managing Coordination Costs and Appropriation Concerns in Strategic Allia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43, pp.781-814.
16. Kumar, Sanjiv, and Anju Seth (1998), “The Design of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for Managing Joint Venture-Partner Relationship”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9, pp.579-599.
17. Lee, Choonwoo, Kyungmook Lee and Johannes M. Pennings (2001), “Internal Capabilities, External Networks, and Performance: A Study on Technology-Based Ventur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2, pp.615-640.
18. McKnight, D. Harrison, Larry L. Cummings, and Norman L. Chervany (1998) “Initial Trust Formation in New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3, pp.473-490.
19. Nahapiet, Janine, and Sumantra Ghoshal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3, pp.242-266.
20. Parkhe, Arvind(1993), “Strategic Alliance Structure: A Game Theoretic and Transaction Cost Examination of Interfirm Coope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6(4), pp.794-829.
21. Sohn, Jung Hoon Derick(1 994), “Social Knowledge as a Control System: A Proposition and Evidence from the Japanese FDI Behavio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25, pp. 295-324.
22. Yli-Renko, Helena, Erkko and Autio and Harry J. Sapienza (2001),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2, pp.587-61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463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于卓民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顧殷如
dc.creator (作者) 顧殷如
dc.date (日期) 2003
dc.date.accessioned 27-Sep-2018 14:26:47 (UTC+8)-
dc.date.available 27-Sep-2018 14:26: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7-Sep-2018 14:26:47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17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學系
dc.description (描述) 91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要
在現今的商業社會中,跨組織間的合作日漸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但是兩個不同文化、不同運作模式的組織,彼此間合作有許多的不確定性,雙方在進行合作必定會產生一些衝突與面臨到一些合作上的風險,也因此企業對於雙方合作的進行,必須建立一些相關的管理機制,以降低合作中不確定性所可能對企業造成的損失,譬如,因為合作夥伴在能力上的不確定性,企業會建立一連串的能力輔導與管理的政策,來加強合作夥伴的能力,以確保合作事項的順利進行以及合作成果的品質;另一方面,因為對於合作夥伴的行為無法掌握,企業必須建立一些正式化的管理機制,如簽訂契約、派員管理,以及參與對方的股權投資等管理行為,以降低合作夥伴在行為上的不確定性,以避免對企業本身的損失。然而,管理機制的建立需要花費管理成本,正式的管理也會影響合作夥伴在合作上的心態及雙方間原有的信任,並降低合作夥伴敞開心胸與另一方合作的意願,更影響雙方合作的品質。
本研究以『社會資本』、『信任』的角度,針對跨組織合作中『管理機制的建立』提出一完整的架構,認為在跨組織合作中,加入『信任』與『社會資本』的因素,且因為對合作夥伴信任的掌握,可以降低企業在管理機制的建立上所花費的成本,並提高合作的品質。
社會資本,是企業本身鑲嵌於企業網絡中所掌握的資產,也可以作為在合作中對於合作夥伴信任的基礎與來源。企業主或企業本身,因為過去所建立起商業色彩淡薄的情感關係(包括:朋友間的情誼、同學間的感情、師生之情以及親人、手足之情,甚至因為過去同一團體的社會記憶與凝聚力所產生的情感等),產生企業對於合作夥伴擁有了情感性社會資本,進一步產生對合作夥伴的態度信任與行為信任,讓企業不僅有把握相信合作夥伴是善良、誠實且對我方忠實的,也相信合作夥伴不會做出有損我方利益的行為;因為過去曾有的直接經驗、本身所處的網絡結構、中介者的介紹、中介者的聲譽以及合作夥伴的聲譽等因素,企業擁有對合作夥伴的知識性社會資本,並更了解合作夥伴的能力及可靠度等相關資訊,進一步也就產生對合作夥伴的能力信任與行為信任;最後,因為中介者的懲罰力、本身擁有的資源、網絡結構以及夥伴的聲譽等因素,企業擁有了對合作夥伴的嚇阻性社會資本,也因此進一步產生對於合作夥伴的行為信任。
在跨組織合作中,因為信任的存在,所以可以降低管理機制的必要性及合作管理的成本,而在跨組織的合作中,企業可以針對不同種類的信任,建立管理機制以彌補對於合作夥伴在某方面信任的不足。一些非正式活動等『後置鑲嵌行為』,可以增強態度信任的不足;建立『行為管理機制』,可以彌補對夥伴在行為信任上的不足;而『能力管理機制』,則可以彌補對夥伴在能力信任上的不足。
本研究以國內企業為對象,透過個案訪談的方式,訪問六家公司。而訪談的結果顯示,社會資本對於跨組織合作中信任的掌握有所影響:『知識性社會資本』可以產生對合作夥伴的『行為信任』與『能力信任』;『嚇阻性社會資本』可以產生對夥伴的『行為信任』;但是『情感性社會資本』只有在某些特定類型的合作案,或合作雙方有特定關係下,才會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在管理機制方面,企業也會因為對夥伴信任程度的不同,而建立不同的管理機制:針對行為信任的不足,建立『行為管理機制』;因為對夥伴的能力信任掌握不夠,建立『能力管理機制』;但是,『後置鑲嵌行為』並不一定直接的對此次的合作案,產生對態度信任不足的彌補作用,但卻對合作的進行與成果,甚至下一次合作的建立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流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社會資本的定義與分類9
第二節 信任的定義與分類24
第三節 社會資本與信任的關係27
第四節 合作的管理機制35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的建立47
第二節 研究方法60
第四章 個案公司描述64
第一節 個案公司―智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64
第二節 個案公司―A公司(一)72
第三節 個案公司―A公司(二)79
第四節 個案公司―台橡股份有限公司86
第五節 個案公司―國寶人壽95
第六節 個案公司―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103
第七節 個案資料摘要109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命題發展110
第一節 個案比較分析110
第二節 命題發展118
第三節 其他研究發現127
第四節 修正後的研究架構12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30
第一節 結論130
第二節 對實務的建議136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38
參考文獻140
一、中文部分140
二、英文部分141
附錄
訪談問卷(一)144
訪談問卷(二)145
圖目錄
圖1-4-1研究流程圖7
圖2-2-1社會資本與信任的關係25
圖2-3-1情感性社會資本與態度信任之關係28
圖2-3-2情感性社會資本與行為信任之關係29
圖2-3-3知識性社會資本與行為信任之關係31
圖2-3-4知識性社會資本與能力信任之關係32
圖2-3-5嚇阻性社會資本與行為信任之關係33
圖2-3-6態度信任與行為信任之關係34
圖2-3-7態度與行為間之關係34
圖2-4-1態度信任與後置鑲嵌行為38
圖2-2-2行為信任與行為管理機制40
圖2-4-3能力信任與能力管理機制44
圖3-1-1研究架構48
圖3-1-2情感性社會資本的來源50
圖3-1-3知識性社會資本之來源52
圖3-1-4嚇阻性社會資本的來源55
圖3-1-5行為管理機制58
圖3-1-6能力管理機制59
圖3-3-1 A公司與C公司間的網絡關係80
圖6-3-1修正後的研究架構129
表目錄
表4-2-1訪問個案公司資料簡介61
表4-7-1個案資料比較109
表5-1-1情感性社會資本的來源與功能111
表5-1-2知識性社會資本的來源與功能113
表5-1-3嚇阻性社會資本的來源與功能114
表5-1-4各個案在能力管理機制上之比較115
表5-1-5各個案在行為管理機制上之比較116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4632012
dc.title (題名) 社會資本、信任與合作管理機制關聯性之硏究-以跨組織合作為例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司徒達賢,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網絡定位策略,台北市:智勝文化出版社,民90。
2.何榮樹,「網路維繫對網路承諾的影響,以汽車中衛體系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民82年6月。
3.陳啟松,「我國中心衛星工廠制度之改進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7年5月。
4.張笠雲,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北:遠流出版社,民88年。
5.張維安,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台北:聯經出版社,民90。
6.黃熙翔,「中衛體系型網路組織結構之剖析―交易成本理論之運用與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年6月。
7.雷鴻村,「長期中衛體系與短期中衛體系合作關係的比較」,清大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年6月。
8.葉匡時,總經理的新衣―打破管理的迷思,台北:遠流出版社,民85年。
9.熊欣華,「組織間合作的信心管理」,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民九十年七月。
二、英文部分:
1. Baker, W. (1990), “Market Networks and Corporat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6, pp.589-625.
2. Beccerra, Manuel, and Anil K. Gupta (1999), “Trust within the Organization:Integrating the Trust Literature with Agency Theory and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Vol. 23, pp.177-203.
3.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 pp.241 -258.
4. Bourdieu, P. (1993), Sociology in Question, London: Sage.
5. Brass, Daniel J., Kenneth D. Butterfield, and Bruce C. Skaggs (1998), “Relationships and Unethical Behavior: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3, pp.14-31.
6. Brass, Daniel J., and Marlene E. Burkhardt (1992), “Centrality and Power in Organizations,” in Nitin Nohria and Robert G. Eccles (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p.191-200.
7. Burt, Ronald S. (1992),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in Nitin Nohria and Robert G. Eccies (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p.57-91.
8. Chung, Seungwha, Harbir Singh, Kyungmook Lee (2000), “Complementarity, Status Similarity and Social Capital as Drivers of Alliance Form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1, pp.1-22.
9. Das, T. K., and Bing-Sheng Teng (1998), “Between Trust and Control:Developing Confidence in Partner Cooperation in Allian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3, pp. 491-512.
10. Dyer, Jeffrey H, and Kentaro Nobeoka (2000),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1, pp.345-367.
11. Dyer, Jeffery H., and Kentaro Nobeoka (2000),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 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1, pp.345-367.
12. Dyer, Jeffrey H., and Wujin Chu (2000), “The Determinants of Trust in Supplier-automaker Relationships in the U.S., Japan, and Kore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 31, pp.259-285.
13. Granovetter, 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1, pp.481 -510
14. Gulati, Ranjay (1998), “Alliance and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9, pp.293-317.
15. Gulati, Ranjay, and Harbir Singh (1998), “The Architecture of Cooperation:Managing Coordination Costs and Appropriation Concerns in Strategic Allia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43, pp.781-814.
16. Kumar, Sanjiv, and Anju Seth (1998), “The Design of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for Managing Joint Venture-Partner Relationship”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9, pp.579-599.
17. Lee, Choonwoo, Kyungmook Lee and Johannes M. Pennings (2001), “Internal Capabilities, External Networks, and Performance: A Study on Technology-Based Ventur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2, pp.615-640.
18. McKnight, D. Harrison, Larry L. Cummings, and Norman L. Chervany (1998) “Initial Trust Formation in New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3, pp.473-490.
19. Nahapiet, Janine, and Sumantra Ghoshal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3, pp.242-266.
20. Parkhe, Arvind(1993), “Strategic Alliance Structure: A Game Theoretic and Transaction Cost Examination of Interfirm Coope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6(4), pp.794-829.
21. Sohn, Jung Hoon Derick(1 994), “Social Knowledge as a Control System: A Proposition and Evidence from the Japanese FDI Behavio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25, pp. 295-324.
22. Yli-Renko, Helena, Erkko and Autio and Harry J. Sapienza (2001),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2, pp.58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