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論海德格之「誰」的問題 ——兼以「誰」的問題為線索看其前後思想的轉變
On Heidegger`s Who-Question: Taking it as a Clue to view a Turning in Heidegger`s Path of Thinking
作者 劉育兆
Liu, Yu-Chao
貢獻者 汪文聖
Wang, Wen-Sheng
劉育兆
Liu, Yu-Chao
關鍵詞 
此有
存有
歷史性
我們
共在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Oct-2018 12:07:47 (UTC+8)
摘要 海德格曾多次提出「誰」的問題,依照《存有與時間》的說法,此有(或此–有)不是現成的東西,因此對此有要問的問題是「誰」,而不是「什麼」。「誰」的問題針對的是此有向來屬我的實存,「什麼」的問題則關乎有固定屬性的現成存有者。《存有與時間》中明確提出「日常此有是誰」的問題,但「誰」的意涵更指向牽掛的意義,即此有的「時間性」與「歷史性」。本文所說明的就是,海德格在這樣的思想基調之下,從1924年〈時間概念〉這篇演講到1930年代《哲學論稿》中所提出之「誰」意涵與問題脈絡。海德格在1930年代,越來越強調「我們」而提出「我們是誰?」的問題,這個「誰」的問題與「民族」、「決斷」、「歷史」等有更密切的關聯。而在《哲學論稿》中,「我們是誰?」的問題就被嵌入「存有如何本現?」的基本問題中,海德格不再藉由分析此有來通往存有問題,不再主張此有在理解存有上具有優先地位,而想徹底克服主體主義。由於更源初地思考存有問題,他從「此–有」與存有共屬的整體,從存有真理的發生來談此有的自身性:存有需要人才得以本現,而人歸屬於存有才能完成其作為此–有的極端使命。本文以海德格「誰」的問題為線索看出的即是,雖然《存有與時間》與《哲學論稿》追問的是同一個存有意義的問題,但兩者對「此有」與存有的關係之思維方式已有所轉變,而這個轉變乃是位於海德格所謂的「轉向」、亦即朝向另一開端的過渡。
參考文獻 一、海德格的著作
1.德文原典
―――. Der Begriff der Zeit: Vortrag vor der Marburger Theologenschaft, Juli 1924, (Gesamtausgabe Bd. 64), herausgegeben von Friedrich-Wilhelm von Herrmann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2004.
―――.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Gesamtausgabe Bd. 65)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9.
―――. Besinnung,(Gesamtausgabe Bd. 66)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97.
―――.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Gesamtausgabe Bd. 40)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3.
―――. Hölderlins Hymnen “Germanien” und “Der Rhein”, (Gesamtausgabe Bd. 39) 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9.
―――. Logik als die Frage nach dem Wesen der Sprache, (Gesamtausgabe Bd. 38)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98.
―――. Sein und Zeit, Tübingen: M. Niemeyer, 2006.
―――. Die Selbst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 Rede, gehalten bei der feierlichen Übernahme des Rektorats der Universität Freiburg i. Br. am 27.5.1933, 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3.
―――. Wegmarken, (Gesamtausgabe Bd. 9)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1976.
2.英譯部分
―――.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Oxford, U.K.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2008.
―――.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Of the Event), translated by Richard Rojcewicz and Daniela Vallega-Neu, Bloomington, Ind.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2.
―――.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revised and translated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2014.
―――. Logic as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ranslated by Wanda Torres Gregory and Yvonne Unna,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9.
―――. Pathmarks, edited by William McNeill,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The Concept of Time, translated by William McNeill,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USA : B. Blackwell, 1992.
―――. “The Concept of Time”, paraphrased by Theodore Kisiel, Becoming Heidegger: On the Trail of His Early Occasional Writings, 1910-1927, Evanston, Il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 200-213.
―――. “The Self-Assertion of the German University”, Martin Heidegger and National Socialism: Questions and Answers, edited by Günther Neske & Emil Kettering, translated by Lisa Harries, New York, NY: Paragon House, 1990, pp. 5-13.
3.中譯部分
―――. 《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 《哲學論稿(從本有而來)》,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 〈時間概念〉,《海德格爾選集(上)》,陳小文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頁7-26。
―――. 《路標》,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2000年第一版)。
―――. 〈德國大學的自身持守〉,劉國英譯,《現象學與當代哲學:海德格哲學專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研究中心編,臺北市 : 漫遊者文化,2007年,頁9-19。

二、外文專書與期刊論文
Bambach, Charles. Heidegger`s Roots : Nietzsche, National Socialism and the Greeks,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Boedeker, Jr. Edgar C..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in Early Heidegger: Situating das Man, the Man-self, and Self-ownership in Dasein’s Ontological Structure”, Inquiry, Vol. 44, 2001, pp. 63-100.
Dahlstrom, Daniel O.. The Heidegger Dictionary, Bloomsbury Academic, 2013.
Davis, Bret W. edited. Martin Heidegger: Key Concepts, Durham: Acumen, 2010.
Dreyfus, Hubert L.. Being-in-the-World: 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Division I,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c1991.
―――. Background Practices: Essays on the Understand of Be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Kisiel, Theodore. The Genesis of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Kisiel, Theodore and Sheehan, Thomas edited. Becoming Heidegger: On the Trail of His Early Occasional Writings, 1910-1927, Evanston, Il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7.
Kovacs, George. Thinking and Be-ing in Heidegger’s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Zeta Books, 2015.
Polt, Richrad. “Heidegger in the 1930s: Who are We? ”, The Bloomsbury Companion to Heidegger, Londom : Bloomsbury, 2013, pp. 39-45.
―――.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Being to the Happening of Being”, Division III of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The Unanswered Question of Being, The MIT Press, 2015, pp. 219-238.
Raffoul, François. “Rethinking Selfhood: From Enowning”,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Vol. 37, 2007, pp. 75-94.
Richardson, William J.. Heidegger: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The Hague : Martinus Nijhoff, 1974.
Schalow, Frank and Denker, Alfred.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Heidegger’s Philosophy,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2010.
Sheehan, Thomas J.. “The ‘Original Form’ of Sein und Zeit: Heidegger’s Der Begriff der Zeit (1924)”,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Vol. 10 No. 2, Manchester : Haigh and Hochland, 1979, pp. 78-83. 
三、中文專書與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1. 專書部分
張汝倫:《《存在與時間》釋義》,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張鼎國:《詮釋與實踐》,臺北 : 政大出版社,2011年。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2. 論文部分
王慶節:〈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社會存在論──從「誰之在」分析中的「共在」概念談起〉,《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四輯「現象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頁25-52。
汪文聖:〈海德格對於科學最終基礎的探究〉,《臺灣哲學研究》,第一期:「思想•語言與真理」,1997年,頁109-148。
―――:〈亞里斯多德與海德格論存有的「剝奪」與「復原」――「疾病」與「療癒」的現象學意義溯源〉,《揭諦》,第6期,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2004年,頁1-30。
―――:〈從「原初理性」生成「原初語言」來談文化的再造——從海德格早期的討論出來看〉,《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7期,臺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年,頁5-25。
吳俊業:〈本己與他者——《存在與時間》中的他者概念的現象學定位〉,《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5期「海德格:詮釋現象學及其蛻變。《存在與時間》專輯」,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14年,頁193-215。
―――:〈循環與差異——前期海德格與現象學的隱蔽性問題〉,《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7期,臺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頁27-50。
林薰香:〈論《存有與時間》的良知現象〉,《揭諦》第28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2015年,頁39-94。
―――:〈源始性時間的產生及其基礎——《存有與時間》和《康德與形上學問題》之研究〉,《東吳哲學學報》,第35期,2017年,頁31-70。
孫雲平:〈海德格之自由觀的類型及其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8期,臺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2007年,頁29-74。
―――:〈理論活動與意義建構:海德格的「手前物」與「及手物」〉,《文本詮釋與社會實踐:蔣年豐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林維杰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年,頁105-154。
―――:〈偶然性與事實性──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此在」分析〉,《東吳哲學學報》,第21期,臺北市:東吳大學哲學系,2010,頁53-80。
孫周興:〈大道與本有──對海德格爾Ereignis之思的再考察〉,《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2期「現象學與道家哲學」,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05年,頁195-210。
張祥龍:〈「Dasein」的含義與譯名(「緣在」)──理解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線索〉,《普門學報》第7期,2002年1月,頁93-117。
張燦輝:〈海德格與實存主義〉,《現象學與當代哲學:海德格哲學專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研究中心編,臺北市 : 漫遊者文化,2007年,頁77-90。
梁家榮:〈何謂『此在』的實是?〉,《存在哲學與中國當代思想──張志揚從教五十周年慶祝會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頁322-351。
黃文宏:〈海德格「轉向」(Kehre)的一個詮釋──以真理問題為線索〉,《歐美研究》,第31 卷第2 期,2001年,頁287-323。
―――〈海德格論情態性與理解的開顯性〉,《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2009年,頁241-286。
―――:〈從西田哲學來看前期海德格「實存論的獨我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1期,臺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2014年,頁31-46。
―――:〈論海德格《存在與時間》中的良知與罪責〉,《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7期,臺北市 : 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年,頁51-64。
劉國英:〈海德格是納粹主義哲學家嗎?〉,《現象學與當代哲學:海德格哲學專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研究中心編,臺北市 : 漫遊者文化,2007年,頁98-99。
關子尹:〈海德格論「別人的獨裁」與「存活的獨我」——從現象學觀點看世界〉,《鵝湖學誌》,第6期,臺北市:鵝湖月刊社,1991年,頁113-164。
―――:〈人文科學與歷史性——海德格與西方人文傳統的自我定位〉,《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創刊號,台北:邊城出版社,2004年,頁11-50。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971545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45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汪文聖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ang, Wen-She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育兆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Yu-Chao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育兆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Yu-Chao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Oct-2018 12:07:47 (UTC+8)-
dc.date.available 1-Oct-2018 12:07: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Oct-2018 12:07:4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1545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241-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450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海德格曾多次提出「誰」的問題,依照《存有與時間》的說法,此有(或此–有)不是現成的東西,因此對此有要問的問題是「誰」,而不是「什麼」。「誰」的問題針對的是此有向來屬我的實存,「什麼」的問題則關乎有固定屬性的現成存有者。《存有與時間》中明確提出「日常此有是誰」的問題,但「誰」的意涵更指向牽掛的意義,即此有的「時間性」與「歷史性」。本文所說明的就是,海德格在這樣的思想基調之下,從1924年〈時間概念〉這篇演講到1930年代《哲學論稿》中所提出之「誰」意涵與問題脈絡。海德格在1930年代,越來越強調「我們」而提出「我們是誰?」的問題,這個「誰」的問題與「民族」、「決斷」、「歷史」等有更密切的關聯。而在《哲學論稿》中,「我們是誰?」的問題就被嵌入「存有如何本現?」的基本問題中,海德格不再藉由分析此有來通往存有問題,不再主張此有在理解存有上具有優先地位,而想徹底克服主體主義。由於更源初地思考存有問題,他從「此–有」與存有共屬的整體,從存有真理的發生來談此有的自身性:存有需要人才得以本現,而人歸屬於存有才能完成其作為此–有的極端使命。本文以海德格「誰」的問題為線索看出的即是,雖然《存有與時間》與《哲學論稿》追問的是同一個存有意義的問題,但兩者對「此有」與存有的關係之思維方式已有所轉變,而這個轉變乃是位於海德格所謂的「轉向」、亦即朝向另一開端的過渡。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主題與目標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時間概念〉的相關文獻
2.《存有與時間》的「常人」的相關文獻
3. 1930年代海德格之「我們是誰?」的相關文獻
第三節 研究進路
第二章 早期海德格所提出的「誰」的問題
第一節 〈時間概念〉中「誰是時間?」的問題
第二節 《存有與時間》中分析此有的計畫及其「誰」的問題
1.此有的存有論分析論
2.「日常此有是誰?」問題的提出
3.處理「日常此有是誰?」之進路
第三節 《存有與時間》對「日常此有是誰?」問題的回答
1.此有本質上是共在
2.日常自己存有作為「常人」
3.關於「常人」的幾個問題
第三章 沈湎、牽掛與本真彼此共在
第一節 「在之中」與此有的沈湎
1.「此」的三個實存論結構
2.日常此有的三個現象
3.此有的沈湎
第二節 牽掛與時間性
1.憂懼與牽掛
2.時間性作為牽掛的存有論意義
3.本真性與非本真性的關係
第三節 歷史性與本真彼此共在
1.歷史與歷史性
2.命運與共命
3.本真的發生與完整的此有
第四章 1930年代海德格論「我們是誰?」的問題
第一節「我們自己是誰?」作為一種自省
第二節 「我們自己是誰?」作為追問歷史本質的中間環節
1.提出「我們自己是誰?」的過程
2.對「我們自己是誰?」的探討與回答
3.歷史的本質的問題
第三節 《哲學論稿》中的「我們是誰?」問題
1.「我們是誰?」作為「自己沈思」
2.提出「我們是誰?」的幾種偏離方式
3.海德格關於「自己–存有」與「自身性」的主張
第五章 結 論
第一節 從問題結構來看海德格之「誰」的問題
第二節 以「誰」的問題為線索看海德格思想的轉變
第三節 檢討與建議
參考資料
附錄:相關之海德格授課與演講與著作年表
zh_TW
dc.format.extent 2010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45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此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存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歷史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我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共在zh_TW
dc.title (題名) 論海德格之「誰」的問題 ——兼以「誰」的問題為線索看其前後思想的轉變zh_TW
dc.title (題名) On Heidegger`s Who-Question: Taking it as a Clue to view a Turning in Heidegger`s Path of Think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海德格的著作
1.德文原典
―――. Der Begriff der Zeit: Vortrag vor der Marburger Theologenschaft, Juli 1924, (Gesamtausgabe Bd. 64), herausgegeben von Friedrich-Wilhelm von Herrmann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2004.
―――.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Gesamtausgabe Bd. 65)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9.
―――. Besinnung,(Gesamtausgabe Bd. 66)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97.
―――.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Gesamtausgabe Bd. 40)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3.
―――. Hölderlins Hymnen “Germanien” und “Der Rhein”, (Gesamtausgabe Bd. 39) 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9.
―――. Logik als die Frage nach dem Wesen der Sprache, (Gesamtausgabe Bd. 38)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98.
―――. Sein und Zeit, Tübingen: M. Niemeyer, 2006.
―――. Die Selbst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 Rede, gehalten bei der feierlichen Übernahme des Rektorats der Universität Freiburg i. Br. am 27.5.1933, 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3.
―――. Wegmarken, (Gesamtausgabe Bd. 9)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1976.
2.英譯部分
―――.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Oxford, U.K.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2008.
―――.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Of the Event), translated by Richard Rojcewicz and Daniela Vallega-Neu, Bloomington, Ind.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2.
―――.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revised and translated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2014.
―――. Logic as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ranslated by Wanda Torres Gregory and Yvonne Unna,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9.
―――. Pathmarks, edited by William McNeill,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The Concept of Time, translated by William McNeill,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USA : B. Blackwell, 1992.
―――. “The Concept of Time”, paraphrased by Theodore Kisiel, Becoming Heidegger: On the Trail of His Early Occasional Writings, 1910-1927, Evanston, Il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 200-213.
―――. “The Self-Assertion of the German University”, Martin Heidegger and National Socialism: Questions and Answers, edited by Günther Neske & Emil Kettering, translated by Lisa Harries, New York, NY: Paragon House, 1990, pp. 5-13.
3.中譯部分
―――. 《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 《哲學論稿(從本有而來)》,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 〈時間概念〉,《海德格爾選集(上)》,陳小文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頁7-26。
―――. 《路標》,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2000年第一版)。
―――. 〈德國大學的自身持守〉,劉國英譯,《現象學與當代哲學:海德格哲學專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研究中心編,臺北市 : 漫遊者文化,2007年,頁9-19。

二、外文專書與期刊論文
Bambach, Charles. Heidegger`s Roots : Nietzsche, National Socialism and the Greeks,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Boedeker, Jr. Edgar C..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in Early Heidegger: Situating das Man, the Man-self, and Self-ownership in Dasein’s Ontological Structure”, Inquiry, Vol. 44, 2001, pp. 63-100.
Dahlstrom, Daniel O.. The Heidegger Dictionary, Bloomsbury Academic, 2013.
Davis, Bret W. edited. Martin Heidegger: Key Concepts, Durham: Acumen, 2010.
Dreyfus, Hubert L.. Being-in-the-World: 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Division I,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c1991.
―――. Background Practices: Essays on the Understand of Be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Kisiel, Theodore. The Genesis of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Kisiel, Theodore and Sheehan, Thomas edited. Becoming Heidegger: On the Trail of His Early Occasional Writings, 1910-1927, Evanston, Il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7.
Kovacs, George. Thinking and Be-ing in Heidegger’s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Zeta Books, 2015.
Polt, Richrad. “Heidegger in the 1930s: Who are We? ”, The Bloomsbury Companion to Heidegger, Londom : Bloomsbury, 2013, pp. 39-45.
―――.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Being to the Happening of Being”, Division III of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The Unanswered Question of Being, The MIT Press, 2015, pp. 219-238.
Raffoul, François. “Rethinking Selfhood: From Enowning”,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Vol. 37, 2007, pp. 75-94.
Richardson, William J.. Heidegger: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The Hague : Martinus Nijhoff, 1974.
Schalow, Frank and Denker, Alfred.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Heidegger’s Philosophy,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2010.
Sheehan, Thomas J.. “The ‘Original Form’ of Sein und Zeit: Heidegger’s Der Begriff der Zeit (1924)”,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Vol. 10 No. 2, Manchester : Haigh and Hochland, 1979, pp. 78-83. 
三、中文專書與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1. 專書部分
張汝倫:《《存在與時間》釋義》,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張鼎國:《詮釋與實踐》,臺北 : 政大出版社,2011年。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2. 論文部分
王慶節:〈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社會存在論──從「誰之在」分析中的「共在」概念談起〉,《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四輯「現象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頁25-52。
汪文聖:〈海德格對於科學最終基礎的探究〉,《臺灣哲學研究》,第一期:「思想•語言與真理」,1997年,頁109-148。
―――:〈亞里斯多德與海德格論存有的「剝奪」與「復原」――「疾病」與「療癒」的現象學意義溯源〉,《揭諦》,第6期,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2004年,頁1-30。
―――:〈從「原初理性」生成「原初語言」來談文化的再造——從海德格早期的討論出來看〉,《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7期,臺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年,頁5-25。
吳俊業:〈本己與他者——《存在與時間》中的他者概念的現象學定位〉,《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5期「海德格:詮釋現象學及其蛻變。《存在與時間》專輯」,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14年,頁193-215。
―――:〈循環與差異——前期海德格與現象學的隱蔽性問題〉,《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7期,臺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頁27-50。
林薰香:〈論《存有與時間》的良知現象〉,《揭諦》第28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2015年,頁39-94。
―――:〈源始性時間的產生及其基礎——《存有與時間》和《康德與形上學問題》之研究〉,《東吳哲學學報》,第35期,2017年,頁31-70。
孫雲平:〈海德格之自由觀的類型及其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8期,臺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2007年,頁29-74。
―――:〈理論活動與意義建構:海德格的「手前物」與「及手物」〉,《文本詮釋與社會實踐:蔣年豐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林維杰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年,頁105-154。
―――:〈偶然性與事實性──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此在」分析〉,《東吳哲學學報》,第21期,臺北市:東吳大學哲學系,2010,頁53-80。
孫周興:〈大道與本有──對海德格爾Ereignis之思的再考察〉,《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2期「現象學與道家哲學」,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05年,頁195-210。
張祥龍:〈「Dasein」的含義與譯名(「緣在」)──理解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線索〉,《普門學報》第7期,2002年1月,頁93-117。
張燦輝:〈海德格與實存主義〉,《現象學與當代哲學:海德格哲學專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研究中心編,臺北市 : 漫遊者文化,2007年,頁77-90。
梁家榮:〈何謂『此在』的實是?〉,《存在哲學與中國當代思想──張志揚從教五十周年慶祝會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頁322-351。
黃文宏:〈海德格「轉向」(Kehre)的一個詮釋──以真理問題為線索〉,《歐美研究》,第31 卷第2 期,2001年,頁287-323。
―――〈海德格論情態性與理解的開顯性〉,《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2009年,頁241-286。
―――:〈從西田哲學來看前期海德格「實存論的獨我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1期,臺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2014年,頁31-46。
―――:〈論海德格《存在與時間》中的良知與罪責〉,《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7期,臺北市 : 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年,頁51-64。
劉國英:〈海德格是納粹主義哲學家嗎?〉,《現象學與當代哲學:海德格哲學專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研究中心編,臺北市 : 漫遊者文化,2007年,頁98-99。
關子尹:〈海德格論「別人的獨裁」與「存活的獨我」——從現象學觀點看世界〉,《鵝湖學誌》,第6期,臺北市:鵝湖月刊社,1991年,頁113-164。
―――:〈人文科學與歷史性——海德格與西方人文傳統的自我定位〉,《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創刊號,台北:邊城出版社,2004年,頁11-50。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DIS.NCCU.Phi.005.2018.A02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