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準戰時體制下的青年動員與社會想像(1952-1958)
Youth Mobilization and the Imagination of Society under a Military-Ready System (1952-1958)
作者 郭楠暘
Kuo, Nan-Yang
貢獻者 陳翠蓮
Chen, Tsui-Lien
郭楠暘
Kuo, Nan-Yang
關鍵詞 準戰時體制
青年動員
近代青年
社會想像
農村服務
社會服務
偏鄉服務
救國團
想像的共同體
戰後青年政策
戰後教育
精神動員
反共抗俄總動員運動
地方觀
地方想像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Oct-2018 12:09:33 (UTC+8)
摘要 本文從民族國家形塑近代青年的觀點出發,試圖解析1950 年代國民黨準戰時體制下賦予青年學生的社會角色與地方社會想像。近代青年是資本主義、民族主義兩股近代化力量推動之下,從傳統共同體的教養與經濟循環中脫離而創出的近代性群體。在臺灣,透過學校教育的吸納,日治時期以來,「青年」即以近代民族主義的世界觀來界定自我在想像共同體中的角色位置──作為國家社會承擔者的「青年」。「青年」必須以民族國家的共同體想像來理解地方社會,在日治時期,民族國家收編下的地方社會被以「鄉土」概念來理解,青年以「由愛鄉到愛國」的精神為「鄉土」服務奉獻。
     在1950 年代臺海對峙下,國民黨政權在臺灣建構起「準戰時體制」,尤其以教育政策和青年政策深受影響,「青年」被設定為總體戰主力與民眾運動核心,背負精神動員宣傳的任務。在校外訓導與青年動員的脈絡下,青年學生在地方社會中被形塑為可被視覺辨識的國族象徵存在。而在學校教育中,由於國民黨政權與臺灣社會的疏離,近代民族國家的「鄉土」地方觀遭到忽視。與此同時,青年動員政策下的學生社會服務,卻以精神動員宣傳之目的而得到強化。青年學生以政府協力者之姿進入農村服務,地方社會成為青年學生實踐精神動員服務宣傳的對象。在這種青年學生與地方的互動模式下,地方社會成為實踐「青年」國族使命的一個「社會」樣本,青年學生對政府形成類似「諫官」的關係,而對地方社會的想像卻忽略地方色彩,相較於「鄉土」地方觀顯得疏離。
參考文獻 一、 檔案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一〇五次會議紀錄〉(1951年3月29日),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孫中山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一二四次會議紀錄〉(1954年7月12日),《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拾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孫中山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工作會議第一一四次會議紀錄〉(1955年1月21日),《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工作會議第一一一次至第一二〇次會議紀錄》,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孫中山圖書館藏。
     〈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一日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蔣經國於臺北三軍球場對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北區團員入團宣誓典禮演講用血汗開闢救國大路〉(1952年12月),《蔣經國總統文物/文件/專著手札與講詞/講詞類》,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503-00008-017。
     〈李煥呈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自籌組青年反共先鋒隊問題提出後一般反對者所持理由〉(1951年11月),《蔣經國總統文物/文件/忠勤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4。
     〈青年問題座談會討論青年反共先鋒隊之紀錄〉(1951年10月),《蔣經國總統文物/文件/忠勤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7,頁185a。
     〈國家安全會議簽呈(四)〉(1978年),《蔣經國總統文物/文件/黨政軍文卷/國家安全與秩序》,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206-00010-003。
     〈對於青年反共先鋒隊的見解〉,《蔣經國總統文物/文件/忠勤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8。
     〈教育廳提臺灣省非常時期教育綱領實施辦法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501014713。
     〈國防計畫及國家總動員;我軍機空中安全;軍事財經等密電;五六軍協;五八暨五九軍協〉,《外交部檔案》,國家檔案館藏,檔號:0044/490/6。
     〈58年度戰時教育動員計劃案〉,《行政院檔案》,行政院藏,檔號:0057/1­3­4/24。
     〈茲檢送本年度暑期農村服務輔導工作座談會紀錄一份有關貴單位辦理事項敬希查照惠辦并見复為荷〉(1954),《教育部檔案》,教育部藏,檔號:043/022.15/1/1/26。
     〈電送農村服務綜合報告及附件請參考〉,《教育部檔案》,教育部藏,檔號:043/022.15/1/1/43。
     
     二、 官方印刷、出版品
     
     《一年來本黨改造工作之檢討總結》,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處,1952。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北:幼獅,年代不詳。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工作報告書》,1957。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工作報告書》,無出版項,1960。
     《反共抗俄時期民眾運動指導方案》,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1954。
     《青年寒假農村服務工作隊隊員手冊》,無出版項,1954。
     《怎樣實施生產訓練及勞動服務》,無出版項,1952。
     《訓育綱要》,臺北:教育部,1952。
     《漁民礦工鹽工生活的改善──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策動改善的經過及其成效》,臺北: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編印,1952。
     中國反共青年救國團總團部,《怎樣展開農村服務工作》,臺北:幼獅,1954。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我們的暑期活動 四十九年暑期青年戰鬥訓練紀實》,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60。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法規彙編》,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印,年代不詳。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本團重要文獻(上)》,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印,1982。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本團重要文獻(下)》,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印,1982。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團務十年》,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印,年代不詳。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團務工作實錄》,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印,1982。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戰鬥第四年(四十六年工作會議輯要)》,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57。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臺北: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處印,1952。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四十一四十二年度反共抗俄總動員運動會報紀錄彙編》,臺北:中央委員會秘書處印,195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編,《知識青年黨部工作手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印,年代不詳。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編,《知識青年黨部工作概況》,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印,1955。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編,《民運工作重要資料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印,1967。
     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大專學生對當前各項問題的看法》,臺北: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印,1972。
     中國國民黨知識青年黨部,《大學生對當前生活環境的看法》,臺北:中國國民黨知識青年黨部印,1970。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委員會,《怎樣做一個黨員》,臺北: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委員會印,1959。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第三屆委員會編,《臺灣省黨務報告》,臺北:中國國民黨臺灣省第三屆委員會印,1957。
     朱元懋編,《新生活運動章則》,上海:正中書局,1935。
     國防研究院編,《陽明山講習錄經濟類(總動員計劃)》,臺北:國防研究院印,1962。
     國防會議國防計劃局,《國家總動員計劃作為法》,臺北:國防會議國防計劃局印,年代不詳。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訓導手冊》,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60。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篡委員會,《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文海,1986。
     教育部教育資料研究室編,《教育方針與政策資料》,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
     教育部教育資料研究室編,《教育法令方針政策與工作參考資料續集》,臺北:教育部教育資料研究室,1952。
     教育與文化出版社編,《中國教育學術與文化》,臺北:教育與文化社,1956。交大社會服務隊編,《六十學年度國立交通大學冬令社會服務工作報告》,新竹:交大社會服務隊印,1972。
     陳如一編,《大專院校訓導手冊》,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71。59-60。
     新生活促進總會編,《民國二十四年全國新生活運動(上冊)》,永和:文海,1989。
     臺灣省教育廳,《臺灣省中等學校訓導手冊》,臺北:臺灣書店,1952。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省政府向省議會政報告教育部門報告彙編》,霧峰:臺灣省教育廳印,1976。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省教育發展的軌跡──歷任教育廳長向臺灣省議會教育工作報告詞》,霧峰:臺灣省教育廳印,1977。
     臺灣省新聞處編,《國家總動員與新生活運動》,臺北:臺灣省新聞處,1947。
     劉支藩,《我國總動員情況檢討》,臺北:國防研究院,1961。
     蔣介石,《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1。
     
     三、 政府公報與報紙雜誌
     
     《力行報》
     《大學生》
     《中央日報》
     《幼獅月刊》
     《民眾日報》
     《自由中國》
     《改造》
     《前鋒》
     《訓育研究》
     《教育通訊》
     《教育與文化》
     《畢聯會訊》
     《新新》
     《團務通訊》
     《臺東新報》
     《臺灣民報》
     《臺灣民聲日報》
     《臺灣青年》
     《臺灣省政府公報》
     《臺灣教育輔導月刊》
     《臺灣黨務》
     《總統府公報》
     《聯合報》
     
     四、 日記、回憶錄、文集、史料彙編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國父全集(1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3。
     中華民國青年自覺運動編輯委員會編著,《自覺覺人 自強強國:中華民國青年自覺運動實錄(1963-1970)》,臺北:禾年實業,2013。
     王育德著,邱振瑞等譯,《創作&評論集》,臺北:前衛,2002。
     司琦編,《劉真先生文集(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臺灣民報社論》,板橋:稻鄉,1992。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9冊)》,臺北:國史館、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15。
     林養志編,《中國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1。
     胡國臺訪問,劉瑋瑋紀錄,《劉真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13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14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3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4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5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8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2書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3書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8談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9談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專著)》,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革命文獻 第七十七輯 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下)》,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8。
     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主編,《教育獨立與學術自由》,臺北:唐山,1999。
     許瑞浩、周美華、廖文碩、陳世局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重要史料彙編:蔣經國手札(民國三十九年──五十二年)》,臺北:國史館,2015。
     滕傑口述,勞政武整理,《從抗日到反獨:滕傑口述歷史》,桃園:淨名文化中心,2014。
     鄭鴻生、王曉波主編,《尋找風雷:一九七〇年代臺大保釣學生運動史料彙編(第六冊/社會意識的覺醒)》,臺北:海峽學術,2011。
     總督府警務局著,王詩琅譯,張炎憲、翁佳音編,《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板橋:稻香,1988。
     謝南光著、郭平坦校訂,《謝南光著作選(下冊)》,臺北:海峽學術,1999。
     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訪問,吳美慧、謝仕淵、謝奇峰、蔡峙紀錄,《曹永和院士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
     
     五、 時人論著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綠旗飄揚三十年》,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82。
     周廷洛主編,《訓育理論與實施》,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幼獅書局,1972。
     洪同,《中國青年的康樂與服務生活》,臺北:幼獅,1956。
     國防建設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國防建設論文集》,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
     張正藩,《近卅年中國教育述評》,臺北:正中書局,1969。
     張正藩,《訓育問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張其昀,《總動員運動概說》,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1952。
     連溫卿,《臺灣政治運動史》,板橋:稻鄉,2003。
     陳雪屏,《心理與教育》,臺北:雲天,1970。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冊)》,臺中:晨星,2000。
     劉支藩,《我國總動員制度之研究》,臺北:國防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62。
     蔣緯國,《國防體制概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
     
     六、 近人專著
     
     AnthonyGiddens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新店:左岸文化,2005。
     Benedick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1999。
     BernardGallin著,蘇兆堂譯,《小龍村──蛻變中的臺灣農村》,香港:中文大學,1979。
     E.Patricia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127。
     GeorgeH.Kerr原著,詹麗茹、柯翠園譯,《重譯校註被出賣的臺灣》,臺北:臺灣教授協會,2014。
     John.R.Gillis著,北本正章譯,《〈若者〉の社会史:ヨーロッパにおける家族と年齢集団の変貌》,東京:新曜社,1985。
     一九四九: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四九: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新店:國史館,2000。
     丁康宇、馬康莊主編,《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臺北:巨流,1986。
     川島真、松永正義、陳翠蓮編,《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第四集》,新北:稻鄉,2011。
     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議,《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2012。
     王良卿,《改造的誕生》,臺北:政大歷史系,2010。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修訂增補本)》,北京:華文,2010。
     丘為君編《臺灣學生運動(一九四九──一九七九)(上冊)》,臺北:龍田,1979。
     田嶋一,《〈少年〉と〈青年〉の近代日本:人間形成と教育の社会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6。
     石田浩著,石田浩文集編譯小組譯,《臺灣經濟的結構與展開──臺灣適用「開發獨裁」理論嗎?》,板橋:稻鄉,2007。
     任育德,《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板橋:稻鄉,2008。
     安後暐,《美援與臺灣的職業教育:1950-1965》,臺北:國史館,2010。
     羊憶蓉,《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桂冠,1994。
     佐藤仁史,《近代中国の郷土意識――清末民初の在地指導層と地域社会――》,東京:研文,2013。
     何清欽,《光復初期之臺灣教育》,高雄:復文圖書,1980。
     吳科達,《臣民還是公民?──教科書審定制度和思想道德教科書(1902-194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3。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呂芳上等合著,《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臺北:時報文化,2011。
     李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臺北:桂冠,2004。
     李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臺北:桂冠,2004。
     李永熾,《日本近代史研究》,板橋:稻鄉,2008。
     李君山,《臺灣最後防線──政府治臺後的防空發展,1945-1988》,臺北:五南,2013。
     李承機、李育霖主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李泰翰,《一九五〇年代臺灣學生軍訓之研究》,新北:國史館,2011)。
     李園會,《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臺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1984。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書店,1959。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1978。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2。
     林孝庭,《臺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臺灣史1949-1988》,臺北:聯經,2015。
     林孝庭著,黃中憲譯,《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臺灣的形塑》,臺北:遠足文化,2017。
     林初梅,《「郷土」としての臺灣──郷土教育の展開にみる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変容》,東京:東信堂,2009。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板橋:稻鄉,2005。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2006。97-101。
     柳軼,《1919-1949年國民黨對學生運動的控制研究》,北京:人民日報,2013。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主編,《跨領域青年學者臺灣史論集》,板橋:稻鄉,2008。
     孫江、陳力衛編,《亞洲概念史研究(2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14。
     宮崎聖子,《植民地期臺湾における青年団と地域の変容》,東京:お茶の水書房,2008。
     徐南號編,《臺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2002。
     徐英發,《臺灣中等教育之回顧與展望》,臺北泰山:安道社會學社,1973。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編,《大學之道:知識分子與臺灣民主化》,臺北:政大圖書館,20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0。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
     張銀富,《大專學生社會服務活動調查研究》,高雄:復文圖書,1985。
     章英華等著,《中華民國發展史 社會發展(下)》,臺北:政大、聯經,2011。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一九三〇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新北:衛城,2015。
     許佩賢編,《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陳泳惠、林江臺,《臺灣乞丐之父:施乾的思與為》,臺北:玉山,2012。16-17。
     陳映芳,《"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7)。
     陳春梅,《煙硝下的教化記憶──寫戰地政務實驗時期馬祖地方教育》,南竿:連江縣政府,2005。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新北:衛城,2017。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遠流、曹永和文教基金會,2008。
     曾健民,《1949.國共內戰與臺灣──臺灣戰後體制的起源》,臺北:聯經,2009。
     菅野敦志,《臺湾の文化と国家》,東京:勁草書房,2011。
     菅野敦志,《臺湾の国家と文化》,東京:勁草書房,2011。
     隅谷三喜男、劉進慶、涂照彥著,雷彗英、吳偉健、耿景華譯,《臺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臺北:人間,2005。
     黃克武主編,《同舟共濟:蔣中正與1950年代的臺灣》,臺北:中正紀念堂,2014。
     黃克武主編,《重起爐灶:蔣中正與1950年代的臺灣》,臺北:中正紀念堂,2013。
     黃克武編,《遷臺初期的蔣中正》,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1。
     黃宗樂編,《臺灣法制一百年論文集》,臺北:臺灣法學會,1996。
     黃昆輝,《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臺北:五南,1983。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臺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臺北:聯經,2009。
     黃堅立,《難展的雙翼:中國國民黨面對學生運動的困境與決策:1927-1949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黃紹恆,《臺灣經濟史中的臺灣總督府:施政權限、經濟學與史料》,臺北:遠流、曹永和文教基金會,2010。
     黃翔瑜編,《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第九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8。
     黃道炫、陳鐵健,《蔣介石:一個力行者的精神世界》,香港:中和,2013。
     溫波,《重建合法性:南昌新生活運動研究:1934-1935》,北京:學苑,2006。
     劉惠璇,《抗戰時期西南地區大學訓育問題之研究(一九三七──一九四五)》,臺北:文史哲,1992。
     廣少奎,《重振與衰變──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研究》,濟南:山東教育。
     歐素瑛,《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臺北,臺灣書房,2012。。
     鄧丕雲,《八○年代臺灣學生運動史》,臺北:前衛,1993。
     蕭良章、葉忠鉅,《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臺北:國史館,1994。
     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
     薛化元、楊秀菁、蘇瑞鏘,《戰後臺灣人權發展史(1945-2000)》,新北:稻鄉,2015。
     薛化元主編,《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薛月順編,《50-60年代的歷史省思──第八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7。
     韓國臺灣比較文化研究會著,柳書琴主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臺北:聯經,2011。
     藍博洲,《天未亮:追尋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份)》,臺中:晨星,2000。
     藍博洲,《陳屍.流亡.二二八》,臺北:時報文化,1991。
     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臺大部份)》,臺中:晨星,2001。
     藍博洲,《臺灣學運報告.1945-1949》,新北:INK印刻文學,2015。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臺北:稻香,1998。
     
     七、 期刊及研討會論文
     
     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地區為例(1914-1937)〉,《思與言》29卷4期(1991年12月),頁5-63。
     王宏仁,〈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各階級的經濟活動〉,《臺灣風物》47:1(1997),頁23-38。
     何卓恩,〈黨化教育vs共教育:《自由中國》的教育論述〉,《思與言》49:1(2011年3月),頁47-52。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2006年6月),頁184-212。
     李君山,〈政府遷臺後民眾動員體系的建立──1952年反共抗俄總動員運動之研究〉,發表於「臺灣與抗戰學術研討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2015,頁1-22。
     李泰翰,〈從青聯會到救國團成立的過程──一九五○年代初期國民黨對於青年運動的籌劃與掌控〉,《臺灣文獻》56:31(2005年9月),頁129-139。
     李泰翰,〈戰後臺灣的「再戰鬥化」──以1953年「暑期青年戰鬥訓練」為例〉,《史匯》5(2001年8月),頁69-85。
     周婉窈,〈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州的「國史」教育〉,《臺灣史研究》10:1(2003年6月),頁51-68。
     林果顯,〈戰後臺灣的戰時體制(1947-1991)〉,《臺灣風物》58:3(2008年9月),頁135-146。
     金觀濤、劉青峰,〈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5(2001年6月),頁20-48。
     姜萌,〈鄉土意識與國家情懷:清末鄉土史志書寫的特點及其問題〉,《史學月刊》5(2014),頁93-104。
     施添福,〈日治時期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2001),頁1-39。
     宮崎聖子,〈臺湾における抗日運動の主体形成と〈青年〉概念──1920-24年を中心に〉,《現代臺湾研究》21(2001年3月),頁104-123。
     祝若穎,〈兒童中心學說的傳入與展開──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6:2(2010年6月),頁84。
     張淑雅,〈蔣介石一瞥:1950年代後期日記中的觀察〉《臺灣史研究》18:1(2011年3月),頁198-201。
     張榕庭,〈戰後臺灣民族精神教育研究〉《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29(2003年10月),頁14-25。
     曹忻,〈誰有青年,誰有將來──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爭取青年的努力與挫折〉,《兩岸發展史研究》6(2008年12月),頁88-102。
     陳文松,〈「庄政」大對決:以日治中期臺中州草屯庄炎峰青年會為中心〉《臺灣風物》62:4(2012年12月),頁27-78。
     陳信行,〈我的野百合──一個1990年三月學運參與者的自我批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4(2004),頁253-276。
     陳翠蓮,〈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臺人奴化」論戰為焦點〉,《臺灣史研究》9:2(2002年12月),頁173-179。
     程美宝,〈由愛鄉而愛國:清末廣東鄉土教材的國家話語〉,《歷史研究》4(2003),頁68-84。
     楊克仁,〈四健會發展歷程與功能之演變〉,《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50(2002年9月),頁33-45。
     葉惠芬,〈蔣中正與反攻大陸計畫之制定──以「武漢計畫」為例〉,《國史館館刊》50(2016年12月),頁147-193。
     雷祥麟,〈習慣成四維:新生活運動與肺結核防治中的倫理、家庭與身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4(2011年12月),頁133-177。
     劉維開,〈蔣中正對1949年失敗的檢討──以演講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9期(2008年5月),頁85-125。
     歐素瑛,〈戰後初期臺灣中等學校之學風與訓育(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2(2002年12月),電子全文編頁5-35。
     蔡錦堂,〈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及其影響〉,《師大臺灣史學報》2(2009年3月),頁16-17。
     鄭鴻生,〈陳映真與臺灣的「六十年代」:重試論臺灣戰後新生代的自我實現〉,《臺灣社會研究》78(2010年6月),頁15-17。
     蕭李居,〈遷臺初期蔣中正建構政軍體制的起點──設置國防會議訓令解析〉,《國史研究通訊》6(2014年6月),頁214-216。
     薛化元,〈國家權力與教育內部事項的歷史考察──以教育基本法規範國家權限之爭議為核心〉,《月旦法學》5(1995年9月),頁6-13。
     蘇聖雄,〈蔣中正建立「現代國家」之思想及實踐初探〉,《史原》復刊4期=25(2013年9月),頁115-161。
     蘇瑤崇,〈葛超智(GeorgeH.Kerr)、託管論與二二八事件之關係〉,《國史館學術集刊》4(2004年9月),頁167-168。
     蘇碩斌,〈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日治時期臺灣民族主義想像的社會機制〉,《新聞學研究》109期,頁4-5。
     蘇慶軒,〈國民黨政府的戰爭規劃與威權統治: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的戰時職能及其威權控制的作用(1958-1972)〉,《政治科學論叢》64(2015年6月),頁137-167。
     蘇慶軒,〈國民黨國家機器在臺灣的政治秩序起源:白色恐怖中對左翼勢力的鞏固(1948-1954)〉,《政治科學論叢》57(2013年9月),頁115-146。
     龔宜君,〈黨國體制下的臺灣校園:國民黨改造後知青黨部對校園的滲透〉,《現代學術研究》7(1995年12月),頁105-128。
     
     八、 學位論文
     
     王恃萍,〈暴動與抗爭的迷思──論二二八事件中的校園與學生反抗運動〉,淡水:淡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朱宜琪,〈戰後初期臺灣知識青年文藝活動研究──以省立師院及臺大為範圍〉,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朱高影,〈三民主義青年團之研究(1938-1947)──國府爭取青年運動領導權之努力及其挫敗──〉,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何宜娟,〈國民黨反共抗俄教育之研究──以國(初)中歷史教材為例(1949-2000)〉,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吳正雄,〈有限戰爭概念下動員的轉變──我國動員制度檢討〉(桃園:國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吳宗器,〈中華民國現階段戰地政務之研究──金門地區三民主義模範縣的建設〉,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吳紹民,〈戰後初期臺灣文教政策之研究(1945-1951)──以「臺灣省參議會」問政與提案為中心的探討〉,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㛄靜,〈戰後臺灣道德教育的發展(1945-1991)──以德目的選擇與詮釋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李銘藤,〈中華民國戰爭動員體制之政經分析,1912-200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璟芳,〈戰後臺灣國民中小學教師教材選擇權發展之研究1945-201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周俊宇,〈塑造黨國之民──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臺灣文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林果顯,〈一九五〇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林澤震,〈新生活運動──理論與實踐之分析(1934-193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施淳孝,〈時代考驗青年?從中國青年自覺運動到統中會事件(1963-197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胡茹涵,〈臺灣戰後初期的中學教育﹙1945-1952年﹚〉,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柴漢熙,〈蔣中正總統反攻大陸政策:計畫與實踐〉,桃園: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
     張以牧,〈強人威權體制下的青年組訓──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為中心的探討(1952-195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碩士論文,2011。
     張光輝,〈戰後初期的國民學校教科書分析(1945-1963)──以「反共抗俄」教育實踐之探討為中心〉,淡水:淡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張鈞凱,〈世代與時代:1970年代臺大保釣與學生運動〉,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張榕庭,〈戰後臺灣民族精神教育之研究(1951-1996)〉,新北:私立淡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莊幸如,〈臺灣日據時代之教育敕語實行──以公學校修身科為中心〉,淡水: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許衍琛,〈近代中國大學社會服務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論文,2014。
     郭凱迪,〈學生運動與臺灣自由民主發展之研究(1981-1992)〉,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郭彭淇,〈戰後臺灣中等學校訓育制度之探討──以師範學校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惠敏,〈戰爭動員體制下的臺灣婦女(1950-1958)〉,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識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進金,〈抗戰前教育政策之研究(1928-1937)〉,木柵: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陳韻如,〈郭秋生文學歷程研究(1929-1937)〉,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彭威翔,〈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彭威翔,〈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彭琳淞,〈政府遷臺後臺灣學生運動變遷之探討──以四個重要因素之互動關係來說明〉,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曾靜悅,〈臺灣地區學校反共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黃春木,《臺灣升學主義的發展解決對策(1945-200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楊境任,〈日治時期臺灣青年團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楊蕙芬,〈臺灣戰後前期私立學校法制與管制政策之研究(1945-1974)──以延平中學與復興中小學校史為例〉,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葉宗鑫,〈戰後初期臺灣省工委會學委會之研究(1946-195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詹茜如,〈日據時期臺灣的鄉土教育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管美蓉,〈大學入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臺灣地區的歷史考察(1949-2001)〉,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劉明香,〈抗戰時期西南地區高等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劉晏齊,〈從救恤到「社會事業」──臺灣近代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樊中原,〈抗戰時期三民主義青年團在大專院校活動之研究〉,木柵: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蔡瑞揚,〈臺灣省青年服務團之研究(1950-1956)〉,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謝慶達,〈戰後臺灣社區發展運動之歷史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碩士論文,1995。
     蘇曉倩,〈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1945)〉,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九、 工具書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汐止:聯經,1990。
     劉正埮、高名凱、麥永乾、史有為編,《漢語外來詞詞典》,上海:上海辭書,1984),頁108。
     
     一〇、 英文論文
     Wu, Nai-the(吳乃德).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Thesis, Dp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1158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8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翠蓮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Tsui-Li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郭楠暘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Kuo, Nan-Y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郭楠暘zh_TW
dc.creator (作者) Kuo, Nan-Ya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Oct-2018 12:09:33 (UTC+8)-
dc.date.available 1-Oct-2018 12:09: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Oct-2018 12:09:3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158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25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15801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從民族國家形塑近代青年的觀點出發,試圖解析1950 年代國民黨準戰時體制下賦予青年學生的社會角色與地方社會想像。近代青年是資本主義、民族主義兩股近代化力量推動之下,從傳統共同體的教養與經濟循環中脫離而創出的近代性群體。在臺灣,透過學校教育的吸納,日治時期以來,「青年」即以近代民族主義的世界觀來界定自我在想像共同體中的角色位置──作為國家社會承擔者的「青年」。「青年」必須以民族國家的共同體想像來理解地方社會,在日治時期,民族國家收編下的地方社會被以「鄉土」概念來理解,青年以「由愛鄉到愛國」的精神為「鄉土」服務奉獻。
     在1950 年代臺海對峙下,國民黨政權在臺灣建構起「準戰時體制」,尤其以教育政策和青年政策深受影響,「青年」被設定為總體戰主力與民眾運動核心,背負精神動員宣傳的任務。在校外訓導與青年動員的脈絡下,青年學生在地方社會中被形塑為可被視覺辨識的國族象徵存在。而在學校教育中,由於國民黨政權與臺灣社會的疏離,近代民族國家的「鄉土」地方觀遭到忽視。與此同時,青年動員政策下的學生社會服務,卻以精神動員宣傳之目的而得到強化。青年學生以政府協力者之姿進入農村服務,地方社會成為青年學生實踐精神動員服務宣傳的對象。在這種青年學生與地方的互動模式下,地方社會成為實踐「青年」國族使命的一個「社會」樣本,青年學生對政府形成類似「諫官」的關係,而對地方社會的想像卻忽略地方色彩,相較於「鄉土」地方觀顯得疏離。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取徑與概念界定 13
     第四節 論文架構與史料運用 19
     
     第二章 臺灣近代「青年」概念的成立(1895-1949) 22
     第一節 臺灣社會的近代化與「青年」的引進 22
     第二節 近代教育與「青年」視野下的共同體想像 25
     第三節 國家社會的承擔者:民族主義下的「青年」社會角色 34
     小 結  43
     
     第三章 青年學生群體的確立及其「青年」實踐(1945-1949)45
     第一節 青年學生群體的確立 45
     第二節 學生運動所見「青年」實踐 50
     第三節 「青年──地方」想像:臺灣青年與中國青年 57
     小 結  64
     
     第四章 準戰時體制下的青年動員政策(1949-1958) 66
     第一節 國共內戰與臺灣的準戰時體制 66
     第二節 青年動員政策的建構 85
     第三節 青年動員政策的退場 105
     小 結  110
     
     第五章 精神動員支配下的「青年──地方」想像 112
     第一節 從地方子弟到國族青年 112
     第二節 從「鄉土」到「反攻基地」:準戰時教育的地方社會定位 130
     第三節 學生社會服務政策的推行 133
     第四節 農村服務隊實踐下的「青年──地方」想像 153
     小 結  175
     
     第六章 結 論 178
     
     徵引資料 18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8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準戰時體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青年動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近代青年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想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農村服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服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偏鄉服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救國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想像的共同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戰後青年政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戰後教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精神動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反共抗俄總動員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地方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地方想像zh_TW
dc.title (題名) 準戰時體制下的青年動員與社會想像(1952-1958)zh_TW
dc.title (題名) Youth Mobilization and the Imagination of Society under a Military-Ready System (1952-1958)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檔案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一〇五次會議紀錄〉(1951年3月29日),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孫中山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一二四次會議紀錄〉(1954年7月12日),《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拾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孫中山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工作會議第一一四次會議紀錄〉(1955年1月21日),《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工作會議第一一一次至第一二〇次會議紀錄》,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孫中山圖書館藏。
     〈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一日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蔣經國於臺北三軍球場對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北區團員入團宣誓典禮演講用血汗開闢救國大路〉(1952年12月),《蔣經國總統文物/文件/專著手札與講詞/講詞類》,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503-00008-017。
     〈李煥呈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自籌組青年反共先鋒隊問題提出後一般反對者所持理由〉(1951年11月),《蔣經國總統文物/文件/忠勤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4。
     〈青年問題座談會討論青年反共先鋒隊之紀錄〉(1951年10月),《蔣經國總統文物/文件/忠勤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7,頁185a。
     〈國家安全會議簽呈(四)〉(1978年),《蔣經國總統文物/文件/黨政軍文卷/國家安全與秩序》,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206-00010-003。
     〈對於青年反共先鋒隊的見解〉,《蔣經國總統文物/文件/忠勤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8。
     〈教育廳提臺灣省非常時期教育綱領實施辦法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501014713。
     〈國防計畫及國家總動員;我軍機空中安全;軍事財經等密電;五六軍協;五八暨五九軍協〉,《外交部檔案》,國家檔案館藏,檔號:0044/490/6。
     〈58年度戰時教育動員計劃案〉,《行政院檔案》,行政院藏,檔號:0057/1­3­4/24。
     〈茲檢送本年度暑期農村服務輔導工作座談會紀錄一份有關貴單位辦理事項敬希查照惠辦并見复為荷〉(1954),《教育部檔案》,教育部藏,檔號:043/022.15/1/1/26。
     〈電送農村服務綜合報告及附件請參考〉,《教育部檔案》,教育部藏,檔號:043/022.15/1/1/43。
     
     二、 官方印刷、出版品
     
     《一年來本黨改造工作之檢討總結》,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處,1952。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北:幼獅,年代不詳。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工作報告書》,1957。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工作報告書》,無出版項,1960。
     《反共抗俄時期民眾運動指導方案》,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1954。
     《青年寒假農村服務工作隊隊員手冊》,無出版項,1954。
     《怎樣實施生產訓練及勞動服務》,無出版項,1952。
     《訓育綱要》,臺北:教育部,1952。
     《漁民礦工鹽工生活的改善──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策動改善的經過及其成效》,臺北: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編印,1952。
     中國反共青年救國團總團部,《怎樣展開農村服務工作》,臺北:幼獅,1954。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我們的暑期活動 四十九年暑期青年戰鬥訓練紀實》,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60。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法規彙編》,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印,年代不詳。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本團重要文獻(上)》,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印,1982。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本團重要文獻(下)》,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印,1982。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團務十年》,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印,年代不詳。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團務工作實錄》,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印,1982。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戰鬥第四年(四十六年工作會議輯要)》,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57。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臺北: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處印,1952。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四十一四十二年度反共抗俄總動員運動會報紀錄彙編》,臺北:中央委員會秘書處印,195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編,《知識青年黨部工作手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印,年代不詳。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編,《知識青年黨部工作概況》,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印,1955。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編,《民運工作重要資料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印,1967。
     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大專學生對當前各項問題的看法》,臺北: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印,1972。
     中國國民黨知識青年黨部,《大學生對當前生活環境的看法》,臺北:中國國民黨知識青年黨部印,1970。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委員會,《怎樣做一個黨員》,臺北: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委員會印,1959。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第三屆委員會編,《臺灣省黨務報告》,臺北:中國國民黨臺灣省第三屆委員會印,1957。
     朱元懋編,《新生活運動章則》,上海:正中書局,1935。
     國防研究院編,《陽明山講習錄經濟類(總動員計劃)》,臺北:國防研究院印,1962。
     國防會議國防計劃局,《國家總動員計劃作為法》,臺北:國防會議國防計劃局印,年代不詳。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訓導手冊》,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60。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篡委員會,《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文海,1986。
     教育部教育資料研究室編,《教育方針與政策資料》,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
     教育部教育資料研究室編,《教育法令方針政策與工作參考資料續集》,臺北:教育部教育資料研究室,1952。
     教育與文化出版社編,《中國教育學術與文化》,臺北:教育與文化社,1956。交大社會服務隊編,《六十學年度國立交通大學冬令社會服務工作報告》,新竹:交大社會服務隊印,1972。
     陳如一編,《大專院校訓導手冊》,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71。59-60。
     新生活促進總會編,《民國二十四年全國新生活運動(上冊)》,永和:文海,1989。
     臺灣省教育廳,《臺灣省中等學校訓導手冊》,臺北:臺灣書店,1952。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省政府向省議會政報告教育部門報告彙編》,霧峰:臺灣省教育廳印,1976。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省教育發展的軌跡──歷任教育廳長向臺灣省議會教育工作報告詞》,霧峰:臺灣省教育廳印,1977。
     臺灣省新聞處編,《國家總動員與新生活運動》,臺北:臺灣省新聞處,1947。
     劉支藩,《我國總動員情況檢討》,臺北:國防研究院,1961。
     蔣介石,《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1。
     
     三、 政府公報與報紙雜誌
     
     《力行報》
     《大學生》
     《中央日報》
     《幼獅月刊》
     《民眾日報》
     《自由中國》
     《改造》
     《前鋒》
     《訓育研究》
     《教育通訊》
     《教育與文化》
     《畢聯會訊》
     《新新》
     《團務通訊》
     《臺東新報》
     《臺灣民報》
     《臺灣民聲日報》
     《臺灣青年》
     《臺灣省政府公報》
     《臺灣教育輔導月刊》
     《臺灣黨務》
     《總統府公報》
     《聯合報》
     
     四、 日記、回憶錄、文集、史料彙編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國父全集(1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3。
     中華民國青年自覺運動編輯委員會編著,《自覺覺人 自強強國:中華民國青年自覺運動實錄(1963-1970)》,臺北:禾年實業,2013。
     王育德著,邱振瑞等譯,《創作&評論集》,臺北:前衛,2002。
     司琦編,《劉真先生文集(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臺灣民報社論》,板橋:稻鄉,1992。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9冊)》,臺北:國史館、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15。
     林養志編,《中國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1。
     胡國臺訪問,劉瑋瑋紀錄,《劉真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13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14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3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4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5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8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2書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3書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8談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9談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專著)》,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秦孝儀主編,《革命文獻 第七十七輯 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下)》,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8。
     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主編,《教育獨立與學術自由》,臺北:唐山,1999。
     許瑞浩、周美華、廖文碩、陳世局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重要史料彙編:蔣經國手札(民國三十九年──五十二年)》,臺北:國史館,2015。
     滕傑口述,勞政武整理,《從抗日到反獨:滕傑口述歷史》,桃園:淨名文化中心,2014。
     鄭鴻生、王曉波主編,《尋找風雷:一九七〇年代臺大保釣學生運動史料彙編(第六冊/社會意識的覺醒)》,臺北:海峽學術,2011。
     總督府警務局著,王詩琅譯,張炎憲、翁佳音編,《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板橋:稻香,1988。
     謝南光著、郭平坦校訂,《謝南光著作選(下冊)》,臺北:海峽學術,1999。
     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訪問,吳美慧、謝仕淵、謝奇峰、蔡峙紀錄,《曹永和院士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
     
     五、 時人論著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綠旗飄揚三十年》,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82。
     周廷洛主編,《訓育理論與實施》,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幼獅書局,1972。
     洪同,《中國青年的康樂與服務生活》,臺北:幼獅,1956。
     國防建設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國防建設論文集》,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
     張正藩,《近卅年中國教育述評》,臺北:正中書局,1969。
     張正藩,《訓育問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張其昀,《總動員運動概說》,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1952。
     連溫卿,《臺灣政治運動史》,板橋:稻鄉,2003。
     陳雪屏,《心理與教育》,臺北:雲天,1970。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冊)》,臺中:晨星,2000。
     劉支藩,《我國總動員制度之研究》,臺北:國防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62。
     蔣緯國,《國防體制概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
     
     六、 近人專著
     
     AnthonyGiddens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新店:左岸文化,2005。
     Benedick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1999。
     BernardGallin著,蘇兆堂譯,《小龍村──蛻變中的臺灣農村》,香港:中文大學,1979。
     E.Patricia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127。
     GeorgeH.Kerr原著,詹麗茹、柯翠園譯,《重譯校註被出賣的臺灣》,臺北:臺灣教授協會,2014。
     John.R.Gillis著,北本正章譯,《〈若者〉の社会史:ヨーロッパにおける家族と年齢集団の変貌》,東京:新曜社,1985。
     一九四九: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四九: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新店:國史館,2000。
     丁康宇、馬康莊主編,《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臺北:巨流,1986。
     川島真、松永正義、陳翠蓮編,《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第四集》,新北:稻鄉,2011。
     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議,《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2012。
     王良卿,《改造的誕生》,臺北:政大歷史系,2010。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修訂增補本)》,北京:華文,2010。
     丘為君編《臺灣學生運動(一九四九──一九七九)(上冊)》,臺北:龍田,1979。
     田嶋一,《〈少年〉と〈青年〉の近代日本:人間形成と教育の社会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6。
     石田浩著,石田浩文集編譯小組譯,《臺灣經濟的結構與展開──臺灣適用「開發獨裁」理論嗎?》,板橋:稻鄉,2007。
     任育德,《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板橋:稻鄉,2008。
     安後暐,《美援與臺灣的職業教育:1950-1965》,臺北:國史館,2010。
     羊憶蓉,《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桂冠,1994。
     佐藤仁史,《近代中国の郷土意識――清末民初の在地指導層と地域社会――》,東京:研文,2013。
     何清欽,《光復初期之臺灣教育》,高雄:復文圖書,1980。
     吳科達,《臣民還是公民?──教科書審定制度和思想道德教科書(1902-194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3。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呂芳上等合著,《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臺北:時報文化,2011。
     李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臺北:桂冠,2004。
     李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臺北:桂冠,2004。
     李永熾,《日本近代史研究》,板橋:稻鄉,2008。
     李君山,《臺灣最後防線──政府治臺後的防空發展,1945-1988》,臺北:五南,2013。
     李承機、李育霖主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李泰翰,《一九五〇年代臺灣學生軍訓之研究》,新北:國史館,2011)。
     李園會,《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臺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1984。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書店,1959。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1978。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2。
     林孝庭,《臺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臺灣史1949-1988》,臺北:聯經,2015。
     林孝庭著,黃中憲譯,《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臺灣的形塑》,臺北:遠足文化,2017。
     林初梅,《「郷土」としての臺灣──郷土教育の展開にみる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変容》,東京:東信堂,2009。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板橋:稻鄉,2005。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2006。97-101。
     柳軼,《1919-1949年國民黨對學生運動的控制研究》,北京:人民日報,2013。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主編,《跨領域青年學者臺灣史論集》,板橋:稻鄉,2008。
     孫江、陳力衛編,《亞洲概念史研究(2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14。
     宮崎聖子,《植民地期臺湾における青年団と地域の変容》,東京:お茶の水書房,2008。
     徐南號編,《臺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2002。
     徐英發,《臺灣中等教育之回顧與展望》,臺北泰山:安道社會學社,1973。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編,《大學之道:知識分子與臺灣民主化》,臺北:政大圖書館,20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0。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
     張銀富,《大專學生社會服務活動調查研究》,高雄:復文圖書,1985。
     章英華等著,《中華民國發展史 社會發展(下)》,臺北:政大、聯經,2011。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一九三〇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新北:衛城,2015。
     許佩賢編,《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陳泳惠、林江臺,《臺灣乞丐之父:施乾的思與為》,臺北:玉山,2012。16-17。
     陳映芳,《"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7)。
     陳春梅,《煙硝下的教化記憶──寫戰地政務實驗時期馬祖地方教育》,南竿:連江縣政府,2005。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新北:衛城,2017。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遠流、曹永和文教基金會,2008。
     曾健民,《1949.國共內戰與臺灣──臺灣戰後體制的起源》,臺北:聯經,2009。
     菅野敦志,《臺湾の文化と国家》,東京:勁草書房,2011。
     菅野敦志,《臺湾の国家と文化》,東京:勁草書房,2011。
     隅谷三喜男、劉進慶、涂照彥著,雷彗英、吳偉健、耿景華譯,《臺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臺北:人間,2005。
     黃克武主編,《同舟共濟:蔣中正與1950年代的臺灣》,臺北:中正紀念堂,2014。
     黃克武主編,《重起爐灶:蔣中正與1950年代的臺灣》,臺北:中正紀念堂,2013。
     黃克武編,《遷臺初期的蔣中正》,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1。
     黃宗樂編,《臺灣法制一百年論文集》,臺北:臺灣法學會,1996。
     黃昆輝,《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臺北:五南,1983。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臺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臺北:聯經,2009。
     黃堅立,《難展的雙翼:中國國民黨面對學生運動的困境與決策:1927-1949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黃紹恆,《臺灣經濟史中的臺灣總督府:施政權限、經濟學與史料》,臺北:遠流、曹永和文教基金會,2010。
     黃翔瑜編,《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第九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8。
     黃道炫、陳鐵健,《蔣介石:一個力行者的精神世界》,香港:中和,2013。
     溫波,《重建合法性:南昌新生活運動研究:1934-1935》,北京:學苑,2006。
     劉惠璇,《抗戰時期西南地區大學訓育問題之研究(一九三七──一九四五)》,臺北:文史哲,1992。
     廣少奎,《重振與衰變──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研究》,濟南:山東教育。
     歐素瑛,《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臺北,臺灣書房,2012。。
     鄧丕雲,《八○年代臺灣學生運動史》,臺北:前衛,1993。
     蕭良章、葉忠鉅,《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臺北:國史館,1994。
     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
     薛化元、楊秀菁、蘇瑞鏘,《戰後臺灣人權發展史(1945-2000)》,新北:稻鄉,2015。
     薛化元主編,《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薛月順編,《50-60年代的歷史省思──第八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7。
     韓國臺灣比較文化研究會著,柳書琴主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臺北:聯經,2011。
     藍博洲,《天未亮:追尋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份)》,臺中:晨星,2000。
     藍博洲,《陳屍.流亡.二二八》,臺北:時報文化,1991。
     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臺大部份)》,臺中:晨星,2001。
     藍博洲,《臺灣學運報告.1945-1949》,新北:INK印刻文學,2015。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臺北:稻香,1998。
     
     七、 期刊及研討會論文
     
     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地區為例(1914-1937)〉,《思與言》29卷4期(1991年12月),頁5-63。
     王宏仁,〈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各階級的經濟活動〉,《臺灣風物》47:1(1997),頁23-38。
     何卓恩,〈黨化教育vs共教育:《自由中國》的教育論述〉,《思與言》49:1(2011年3月),頁47-52。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2006年6月),頁184-212。
     李君山,〈政府遷臺後民眾動員體系的建立──1952年反共抗俄總動員運動之研究〉,發表於「臺灣與抗戰學術研討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2015,頁1-22。
     李泰翰,〈從青聯會到救國團成立的過程──一九五○年代初期國民黨對於青年運動的籌劃與掌控〉,《臺灣文獻》56:31(2005年9月),頁129-139。
     李泰翰,〈戰後臺灣的「再戰鬥化」──以1953年「暑期青年戰鬥訓練」為例〉,《史匯》5(2001年8月),頁69-85。
     周婉窈,〈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州的「國史」教育〉,《臺灣史研究》10:1(2003年6月),頁51-68。
     林果顯,〈戰後臺灣的戰時體制(1947-1991)〉,《臺灣風物》58:3(2008年9月),頁135-146。
     金觀濤、劉青峰,〈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5(2001年6月),頁20-48。
     姜萌,〈鄉土意識與國家情懷:清末鄉土史志書寫的特點及其問題〉,《史學月刊》5(2014),頁93-104。
     施添福,〈日治時期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2001),頁1-39。
     宮崎聖子,〈臺湾における抗日運動の主体形成と〈青年〉概念──1920-24年を中心に〉,《現代臺湾研究》21(2001年3月),頁104-123。
     祝若穎,〈兒童中心學說的傳入與展開──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6:2(2010年6月),頁84。
     張淑雅,〈蔣介石一瞥:1950年代後期日記中的觀察〉《臺灣史研究》18:1(2011年3月),頁198-201。
     張榕庭,〈戰後臺灣民族精神教育研究〉《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29(2003年10月),頁14-25。
     曹忻,〈誰有青年,誰有將來──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爭取青年的努力與挫折〉,《兩岸發展史研究》6(2008年12月),頁88-102。
     陳文松,〈「庄政」大對決:以日治中期臺中州草屯庄炎峰青年會為中心〉《臺灣風物》62:4(2012年12月),頁27-78。
     陳信行,〈我的野百合──一個1990年三月學運參與者的自我批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4(2004),頁253-276。
     陳翠蓮,〈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臺人奴化」論戰為焦點〉,《臺灣史研究》9:2(2002年12月),頁173-179。
     程美宝,〈由愛鄉而愛國:清末廣東鄉土教材的國家話語〉,《歷史研究》4(2003),頁68-84。
     楊克仁,〈四健會發展歷程與功能之演變〉,《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50(2002年9月),頁33-45。
     葉惠芬,〈蔣中正與反攻大陸計畫之制定──以「武漢計畫」為例〉,《國史館館刊》50(2016年12月),頁147-193。
     雷祥麟,〈習慣成四維:新生活運動與肺結核防治中的倫理、家庭與身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4(2011年12月),頁133-177。
     劉維開,〈蔣中正對1949年失敗的檢討──以演講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9期(2008年5月),頁85-125。
     歐素瑛,〈戰後初期臺灣中等學校之學風與訓育(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2(2002年12月),電子全文編頁5-35。
     蔡錦堂,〈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及其影響〉,《師大臺灣史學報》2(2009年3月),頁16-17。
     鄭鴻生,〈陳映真與臺灣的「六十年代」:重試論臺灣戰後新生代的自我實現〉,《臺灣社會研究》78(2010年6月),頁15-17。
     蕭李居,〈遷臺初期蔣中正建構政軍體制的起點──設置國防會議訓令解析〉,《國史研究通訊》6(2014年6月),頁214-216。
     薛化元,〈國家權力與教育內部事項的歷史考察──以教育基本法規範國家權限之爭議為核心〉,《月旦法學》5(1995年9月),頁6-13。
     蘇聖雄,〈蔣中正建立「現代國家」之思想及實踐初探〉,《史原》復刊4期=25(2013年9月),頁115-161。
     蘇瑤崇,〈葛超智(GeorgeH.Kerr)、託管論與二二八事件之關係〉,《國史館學術集刊》4(2004年9月),頁167-168。
     蘇碩斌,〈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日治時期臺灣民族主義想像的社會機制〉,《新聞學研究》109期,頁4-5。
     蘇慶軒,〈國民黨政府的戰爭規劃與威權統治: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的戰時職能及其威權控制的作用(1958-1972)〉,《政治科學論叢》64(2015年6月),頁137-167。
     蘇慶軒,〈國民黨國家機器在臺灣的政治秩序起源:白色恐怖中對左翼勢力的鞏固(1948-1954)〉,《政治科學論叢》57(2013年9月),頁115-146。
     龔宜君,〈黨國體制下的臺灣校園:國民黨改造後知青黨部對校園的滲透〉,《現代學術研究》7(1995年12月),頁105-128。
     
     八、 學位論文
     
     王恃萍,〈暴動與抗爭的迷思──論二二八事件中的校園與學生反抗運動〉,淡水:淡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朱宜琪,〈戰後初期臺灣知識青年文藝活動研究──以省立師院及臺大為範圍〉,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朱高影,〈三民主義青年團之研究(1938-1947)──國府爭取青年運動領導權之努力及其挫敗──〉,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何宜娟,〈國民黨反共抗俄教育之研究──以國(初)中歷史教材為例(1949-2000)〉,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吳正雄,〈有限戰爭概念下動員的轉變──我國動員制度檢討〉(桃園:國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吳宗器,〈中華民國現階段戰地政務之研究──金門地區三民主義模範縣的建設〉,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吳紹民,〈戰後初期臺灣文教政策之研究(1945-1951)──以「臺灣省參議會」問政與提案為中心的探討〉,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㛄靜,〈戰後臺灣道德教育的發展(1945-1991)──以德目的選擇與詮釋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李銘藤,〈中華民國戰爭動員體制之政經分析,1912-200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璟芳,〈戰後臺灣國民中小學教師教材選擇權發展之研究1945-201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周俊宇,〈塑造黨國之民──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臺灣文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林果顯,〈一九五〇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林澤震,〈新生活運動──理論與實踐之分析(1934-193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施淳孝,〈時代考驗青年?從中國青年自覺運動到統中會事件(1963-197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胡茹涵,〈臺灣戰後初期的中學教育﹙1945-1952年﹚〉,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柴漢熙,〈蔣中正總統反攻大陸政策:計畫與實踐〉,桃園: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
     張以牧,〈強人威權體制下的青年組訓──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為中心的探討(1952-195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碩士論文,2011。
     張光輝,〈戰後初期的國民學校教科書分析(1945-1963)──以「反共抗俄」教育實踐之探討為中心〉,淡水:淡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張鈞凱,〈世代與時代:1970年代臺大保釣與學生運動〉,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張榕庭,〈戰後臺灣民族精神教育之研究(1951-1996)〉,新北:私立淡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莊幸如,〈臺灣日據時代之教育敕語實行──以公學校修身科為中心〉,淡水: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許衍琛,〈近代中國大學社會服務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論文,2014。
     郭凱迪,〈學生運動與臺灣自由民主發展之研究(1981-1992)〉,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郭彭淇,〈戰後臺灣中等學校訓育制度之探討──以師範學校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惠敏,〈戰爭動員體制下的臺灣婦女(1950-1958)〉,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識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進金,〈抗戰前教育政策之研究(1928-1937)〉,木柵: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陳韻如,〈郭秋生文學歷程研究(1929-1937)〉,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彭威翔,〈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彭威翔,〈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彭琳淞,〈政府遷臺後臺灣學生運動變遷之探討──以四個重要因素之互動關係來說明〉,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曾靜悅,〈臺灣地區學校反共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黃春木,《臺灣升學主義的發展解決對策(1945-200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楊境任,〈日治時期臺灣青年團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楊蕙芬,〈臺灣戰後前期私立學校法制與管制政策之研究(1945-1974)──以延平中學與復興中小學校史為例〉,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葉宗鑫,〈戰後初期臺灣省工委會學委會之研究(1946-195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詹茜如,〈日據時期臺灣的鄉土教育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管美蓉,〈大學入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臺灣地區的歷史考察(1949-2001)〉,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劉明香,〈抗戰時期西南地區高等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劉晏齊,〈從救恤到「社會事業」──臺灣近代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樊中原,〈抗戰時期三民主義青年團在大專院校活動之研究〉,木柵: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蔡瑞揚,〈臺灣省青年服務團之研究(1950-1956)〉,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謝慶達,〈戰後臺灣社區發展運動之歷史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碩士論文,1995。
     蘇曉倩,〈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1945)〉,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九、 工具書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汐止:聯經,1990。
     劉正埮、高名凱、麥永乾、史有為編,《漢語外來詞詞典》,上海:上海辭書,1984),頁108。
     
     一〇、 英文論文
     Wu, Nai-the(吳乃德).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Thesis, Dp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7.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Taiwan.008.2018.A04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