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陶亞倫<br>廖峻鋒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Tao, Ya-Lun<br>Liao, Chun-Feng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史佳欣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Shih, Chia-Hsi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史佳欣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Shih, Chia-Hsi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8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Oct-2018 12:20:3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Oct-2018 12:20:3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Oct-2018 12:20:32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105462011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316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5462011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當代人類的科技使用情境中,臉孔不再僅是生理、心理的表徵,更是一種數據化之操作介面。在渾然不覺的情況下,使用者的數據被科技不斷地複製、轉譯、分析後,成為建構科技擬像的基礎。現今科技社會中的擬像,相較於過去大眾媒體領域有更高的能動性,甚至有可能進化、轉變為具有自我意識的新主體。本創作研究藉由具象化虛擬與真實之擬仿間必然的落差,並在觀者不知情的狀況下,記錄其臉部表情,並針對複製的產物進行其他操作,期能藉由觀展體驗,顛覆觀者對科技擬像的認知、喚醒大眾察覺自身與現今之科技擬像的關係,進而思索身而為人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錄 II圖目錄 IV摘要 VI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第一節 創作背景 12第二節 理論基礎 18第三節 相關創作探討 25第四節 文獻總結 30第三章 創作理念 32第一節 再現落差 32第二節 論精神取代性 32第三節 科技之寫實或虛無 33第四節 主體轉移 34第四章 創作內容與形式 35第一節 創作內容 35第二節 創作形式 36第三節 創作媒材 38第四節 創作研究 38第五章 《擬像》創作展覽 44第一節 創作論述 44第二節 創作作品 45第三節 創作展覽 47第四節 小結 52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5第一節 研究與製作建議 55第二節 未來發展方向 56參考文獻 58圖片來源 61附件 63附件一 作品影片連結 63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3302867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5462011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擬像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臉孔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錄像藝術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擬像》創作論述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creation and discussion of “Simulation”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凱麟(譯)(2001)。消失的美學(原作者:保羅.維希留)。台北市:揚智。Arthur Asa Berger、董素蘭等著譯(2003)。大眾傳播導論。台北市:學富出版社。周典芳、陳國明(編)(2008)。媒介素養概論。台北市:五南文化。華沙(2017)。臉的秘密:「看」人的科學。新北市:遠足文化。李信漢、杜綺文(2007)。Web 2.0,麥克魯漢知多少?。新聞學研究,第九十二期,頁 183-192。¬¬谷玲玲(2012)網路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揭露。資訊社會研究,頁1-26。呂琪昌(2016)從實務導向研究的角度探討視覺藝術類創作論文的撰寫。藝術教育研究,31期,111 – 145。林伯賢(2009)超越感知的盲點:數位藝術中的真實幻象。美學藝術學,第四期,頁167-179。曾鈺涓(2010)當代數位互動藝術之特質。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學位論文,頁1-252。劉豐榮(2010)精神性取向全人藝術創作教學之理由與內容層面 : 後現代以後之學院 藝術教育。視覺藝術論壇,5,頁3-20。情緒ABC理論。智庫百科。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6%83%85%E7%BB%AAABC%E7%90%86%E8%AE%BA林珮淳(2017)林珮淳「夏娃克隆系列」創作思想論述。林珮淳。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http://www.linpeychwen.org/art-statement-of-eve-clone-series/?lang=tw李明軒(2018)吳炫三:藝術是時代性 不是進步。人間通訊社。2018年7月12日,取自www.lnanews.com/news/吳炫三:藝術是時代性%20不是進步.htmlKnvul Sheikh(2017)解開人臉神經編碼。科學人雜誌。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newscan&id=3700諾拉(2017)《經濟學人》:人臉識別意義重大,可能改變社會。新浪科技。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https://www.ithome.com/html/it/331913.htm恆毓(1999)論主客關係,世界弘明哲學季刊。1999年6月號。2018 年7 月12 日, 取自http://www.hkshp.org/hengyu/004.htm王柏偉(2018)。人工智能時代的藝術作品。2018 年7 月12 日, 取自 http://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109593735488007/Chi郭世恒(2017)。列維納斯: 他人的面孔。2018 年7 月12 日, 取自 https://philosophy.hk01.com/channel/概念/80022/列維納斯:他人的面孔情緒表達(2016)。腦造影實驗室。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http://bml.ym.edu.tw/bmlab/24773322103492024773.htmlEdgar Alvarez(2018)With `Siren,` Unreal Engine blurs the line between CGI and reality. Engadget. Retrieved fromhttps://www.engadget.com/2018/03/22/siren-epic-games-unreal-engine-vicon/Elizabeth Stinson(2017)Apple`s Animoji Will Teach You To Love Face Tracking, For Betteror Worse. Wired. Retrieved fromhttps://www.wired.com/story/apple-animoji-face-tracking/Sam Levin(2017)Face-reading AI will be able to detect your politics and IQ, professor says. The Guardian. Retrieved from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7/sep/12/artificial-intelligence-face-recognition-michal-kosinskiTHE EMOTIONAL TRAILER(2015). McCann Australia & New Zealand. Retrieved fromhttp://mccann.com.au/project/the-emotional-trailer/台新藝術獎(2017)。《人類派對》2017松菸Lab新主藝/進港浪製作 洪唯堯 藝術家訪談。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http://16award.taishinart.org.tw/zh-tw/award/02臺灣數位藝術網digiarts(2018)。體驗的迴返 - 觀眾參與式作品到底在幹嘛?。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wspcg3Ph0TED India(2009). Art of Substance and abs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d.com/talks/alwar_balasubramaniam_sculpture_of_substance_and_absence#t-689733ACM SIGCHI(2018). IdleBot: Exploring Non-Engaging Interaction Design in Personal Spac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_I4WlOzNQw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THE.NCCU.DCT.012.2018.B02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