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中國大陸在網際網路發展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從公共領域槪念觀之 作者 吳宗翰 貢獻者 李英明
吳宗翰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5-十月-2018 16:57:42 (UTC+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一、專書丁一凡,大潮流—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面臨的挑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丁一凡,智慧化世紀:知識經濟及對中國的挑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王小東,信息時代的世界地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王月瑞譯,賽博空間與法律,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王亦楠譯,知識經濟,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王佳煌,資訊社會學,臺北:學富出版社,2000年。王紹光,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王紹光,挑戰市場神話—國家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王逸舟主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王德全,Internet世紀之賭,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7年。王懷寧,經濟信息化的新時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8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9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左美雲,知識經濟的支柱—信息產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左美雲等編,信息時代與中國,哈爾濱:東北林業出版社,1998年。玉梅、陸群、敬革,網絡中國:網絡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7年。尹建中、李英明、羅曉南等著,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和影響,臺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1997年。朱丹軍譯,全球信息系統—信息技術基礎、網絡與通信,湖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從Internet上看大陸資訊之蒐集與利用,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6年。吳英明,市民社會與地球村,高雄:宏文出版社,1999年。吳德本、李惠敏著,信息高速公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7年。李英明,晚期馬克思主義,臺北,揚智,1993年。李英明,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1996年。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1996年。李英明,網路社會學,臺北:揚智2000年。李景治,科技革命與大國興衰,上海:華文出版社,2000年。李湘紅、龐景安著,信息化浪潮,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汪向東,信息化:中國21世紀的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余志和,信息時代縱橫,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林琳文,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臺北:生智,1997年。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臺北:桂冠,1992年。明安香編,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金吾倫,塑造未來—信息高速路邁向新社會,湖北,武漢出版社,1998年。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洪鐮德,新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臺北:森大,1988年。胡元梓、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姜新立,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理論,臺北,結構群文化,1991年。唐士其,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涂肇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徐崇溫,西方馬克思主義,臺北:結構群文化,1994年。高永光,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臺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高惠珠,科技革命與社會變遷,上海,學林出版祉,1999年。秦言,知識經濟時代,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張鋒,潮頭:全維信息化戰爭21世紀初葉全球戰爭與中國的前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郭洪紀,新國家主義,臺北:揚智,1996年。梅盛普編譯,二十一世紀的信息革命,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7年。陳世敏主持,NII對社會發展之衝擊與影響專題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97年。陳炎,Internet改變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陳豐偉,網路不斷革命論,臺北:商周出版社,2000年。陸俊,尋找網上中國,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閔大洪,傳播科技縱橫,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黃德發,後信息社會—你的未來不是夢,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年。曾華國、孫一曲,國家危機,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鄒讜,二十一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寧正宇,第二時空—信息時代的世界與中國,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9年。熊先樹、鄔焜,信息與社會發展,雲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豬口孝著,劉黎兒譯,國家與社會,臺北:時報文化,1992年。鄧正來編,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魯品越、葛寧、劉強,中國未來之路—信息化進程在中國,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蕭琛,全球網絡經濟,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戴天宇編著,網路社會:點與線的生存,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9年。David Held,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naihan Perraton著,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全球化大轉變,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Dick Morri著,張志偉譯,網路民主,台北:商周,2000年。Frank Webster著,馮建三譯,資訊社會理論,臺北:遠流,1999年。James Slevin著,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譯,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弘智出版社,2002年。John Tbmlinso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全球化與文化,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網路社會之崛起,臺北:唐山,1998年。Margaret Wertheim著,薛絢譯,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臺北:臺灣商務,1999年。Martin Carnoy著,杜麗燕、李少軍譯,國家與政治理論,臺北:桂冠,1995年。Peter Clemente著,林以舜譯,誰在上網?網路使用者大調查,台北:麥格羅希爾,1999。Tim Jordan著,江靜之譯,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文化與政治,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Ulrich Beck著,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二、論文王占璽,九○年代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王立德,中國大陸知識經濟概念之探討—以電信與網際網路的整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戚國雄,市民社會與國家關係之研究:論黑格爾與馬克思政治哲學之異同,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張大裕,網際網路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陳英凱,網際網路對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影響—以法輪功現象為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曾東亮,中國大陸網際網路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黃學碩,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黃秋龍,後社會主義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中的中共黨校角色及功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溫洽溢,中共經改與市民社會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蔡佩君,九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公共領域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三、期刊丁為,「建構中國市民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五十六期,1999年12月,頁148150。王信賢,「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國家角色分析」,東亞季刑(台北),第三十卷第四期,1999年10月,頁17-34。王紹光,「關於『市民社會』的幾點思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八期,1991年12月,頁102-114。王紹光、胡鞍剛,「中國政府汲取能力的下降及其後果」,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5-14。王紹光,「再論中國政府的汲取能力」,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二期,1994年4月,頁129-136。王遠嘉,「當代新馬克斯主義『國家理論』之分析—以『國家機關』與『資本階級』關係為例」,成功大學學報(台北),第三十二卷,1997年11月,頁191-213。王孟平,「資訊科技、市民社會與人的處境」,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台北),第五卷第三期,1997年12月,頁47-59。石之瑜,「政治科學與馬克斯主義的共謀?—關於全球市民社會與全球資產階級的論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二十六卷第二期,2000年2月,頁7-22。朱英,「關於中國市民社會的幾點商榷意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七期,1994年5月,頁108-114。汪丁丁,「也談中國『國家能力』」,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三期,1994年6月,頁142-146。何明修,「後馬克思主義者的市民社會理論:比較與批評」,思與言(台北),第三十六卷第四期,1998年12月,頁193-229。沈中元,「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空大行政學報(台北),第三期,1995年5月,頁299-314。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公民訓育學報(台北),第八期,1999年6月,頁553-581。邱毓斌,「馬克思對於市民社會與國家的看法」,社會研究(台北),第一期,1989年6月,頁45-48。邱澤奇,「中國社會的數碼區隔」,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36-42。宋國誠,「中共綜合國力的分析模式及其測算」,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九卷第九期,1996年9月,頁5-26。吳齊殷,「數碼世界:人類新樂園」,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4-10。施雪華,「現代化與中國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七期,1994年5月,頁115-121。洪鐮德,「新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剖析」,中國論壇(台北),第二十五卷第七期,1988年1月10日,頁73-80。洪鐮德、黃德怡,「葛藍西國家觀的述評」,中山社會科學學報(台北),第八卷第二期,1994年夏,頁1-40。夏維中,「市民社會,中國近期難圓的夢」,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76-182。夏鑄九,「全球化與社會認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11-160。高永光,「從政治學新國家主義論台灣研究的新趨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台北),第六卷第二期,1998年12月,頁11-22。孫立平,「中國大陸改革以來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現代化研究(台北),第十一卷,1997年7月,頁37-55。崔之元,「『國家能力』辯證觀」,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9-21。陳旭、鄧理峰,「BBS議題的形成與衰變—對人民網強國論壇的個案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北京),第九卷第一期,2002年1月,頁13-25。陳其南,「中國大陸的經濟體制改革與市民社會的可能性」,當代(台北),第八十二期,1993年2月,頁82-93。陳淳斌,「國家角色、勞動支配體制及勞工運動」,嘉義農專學報(台北),第三十八期,1994年8月,頁107-127。陳運星,「國家理論中意識型態之合法性—馬克思主義政經的法制化研究」,鵝湖月刊(台北),第二十一卷第八期,1996年2月,頁28-35。陳墇津,「國家理論—問題設定與理論」,東亞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三期,1992年1月,頁11-26。張世杰,「國家、市場與社會:一個宏觀的行政革新理念之啟示」,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三卷第三期,1994年6月,頁161-212。張佩珍,「中共嚴控網際網路政策之分析—兼論對『中』美關係之影響」,經濟前瞻(台北),2000年3月,頁76-82。張嘉尹,「國家理論—系統理論的觀點」,法政學報(台北),第五期,1996年1月,頁87-108。景躍進,「『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學術討論會述要」,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97-202。寇健文,「中共對網路資訊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台北),第四十卷第二期,2001年3月,頁33-54。莊庭瑞,「網際網路的差異現象,問題與挑戰」,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43-49。黃秋龍,「『國家理論』與『當代中國研究』之知識途徑」,問題與研究(台北),第三十九卷第九期,2000年7月,頁55-81。童世駿,「『後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市民社會」,中國社會季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89-196。童世駿,「走出經濟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兩難」,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期,1993年12月,頁74-79。葛永光,「國家自主性與國家發展」,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台北),第八十七期,1998年2月,頁13-21。詹靜芬,「國家機關自主性與政策制訂過程關係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二卷第三期,1993年6月,頁127-143。楊大利,「對『瀕危論』的幾點反駁」,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5-18。楊世雄,「馬克思國家理論的哲學反省」,政治大學哲學學報(台北),第二期,1995年11月,頁163-181。楊念群,「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與限度」,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三十二期,1995年12月,頁29-38。雷躍捷、金夢玉、吳鳳,「互聯網媒體的概念、傳播特性、現狀及其發展前景」,現代傳播雙月刊,2001年第1期,頁97-101。廖俊松,「經濟發展、國家能力與政治民主:理論與實證經驗初探」,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七卷第二期,1998年3月,頁155-172。廖俊松,「市場機能、國家能力與經濟成長:第三世界國家1973-1989年的經濟發展經驗」,空大行政學報(台北),第七期,1997年5月,頁67-86。熊自健,「大陸學界關於『市民社會』的研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八卷第八期,1995年8月,頁40-52。蔡英文,「公民德性、市民社會與主權國家:現代市民社會論述之探討」,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十期,1999年6月,頁83-112。魯品越,「中國歷史進程與市民社會之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173-178。鄧正來,「中國發展研究的檢視—兼論中國市民社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50-60。劉宏,「網絡啟示:後傳播時代的到來」,現代傳播雙月刊(北京),2000第六期,頁8-11。歐陽新宜,「中共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其管制的困境」,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一卷第八期,1998年8月,頁41-57+79。歐陽新宜,「功能論者與馬克思國家論者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的對話」,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三卷第五期,2000年5月,頁49-69。劉靜怡,「網路社會的資訊隱私權保護」,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17-27。蕭功秦,「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的三重障礙」,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83-188。饒餘慶、蕭耿,「中國真將分崩離析嗎」,二十一世紀(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5-18。蘇鑰機、李月蓮,「新聞網站、公共空間與民主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28-35。Charles Taylor,「市民社會與公共文化」,當代(台北),第一百期,1994年8月,頁10-29。John Friedmann,黃肇新譯,「新的規劃政治經濟學:市民社會之崛起」,城市與設計(台北),第四期,1998年3月,頁1-20。John Girling,金禾譯,「經濟、國家與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153-163。Lan Shapiro,林立偉譯,「民主與市民社會」,二十一世紀月刊(香港),第三十二期,1995年12月,頁117-122。Stephen D. Krasner,任德厚譯,「國家理論與政治學研究取向」,憲政思潮(台北),第六十八期,1984年12月,頁118-137。英文部分一、專書Anthony G. Winheim,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Challenge to Political Life in Cyber- 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2000.Barrie Axford, Richard Huggins, The new media and politic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2001.Block Fred, Revising State Theor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7.Chris Toulouse and Timothy W. Luke Ed., The politics of cyberspace : a new political science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1998.Comor, Edward A. (ed.),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Martin’s Press, 1994.David Ly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sues & Illusions, Polity Press, 1998.David Holmes, Ed., Virtual Politics: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London:Sage, 1997.Fang Nien-Hsuan, The Internet as a public sphere: a Habermasian approach, Ann James Lull,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Jennifer Dary! Slack & Fred Fejes, eds., The Ideology of The information Age,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1987.Jurgen Habermas,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By Burger, Thomas, London: Polity Press,1989.Milt Marc Smith,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9.on Muller and Zixiang Tan, China in the Informational Ag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dilemmas of reform, The Washiton papers, 1997.Neil Barrett, The state of the cybernation: cultur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London: Kogan Page, 1996.Peter Evans, and Peter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Robert C. Holub, Jurgen Habermas: Critic in Public Sphere, New York: Routledge,1991.Rolf Dahrendorf, The new liberty: survival and justice in a changing world, Stanford,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Rob Shields Ed., Cultures of Internet, Sage Publications, 1996.Steven G. Jones Ed., Cyber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5.Thomas McCarthy,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gen Habermas,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81.William H. Dutton,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二、期刊Antje Gimmler, “Deliberate democracy,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internet”, Philosophy & Social Criticism, Vol.27, No.4, 2001, pp.21-39.Hans verstraeren, “The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11, No.3, 1996, pp347-370.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99-215.Howard Tumber,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ole of the Fourth Estate in Cyberspa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Vol.4, No.1, 2001, pp.95-112.Robert S. Forner, “Cyberspace and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 Internet Culture, 1997, pp.253-275.Mary Backus Rankin, “Some Observation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64.Frederic Wakeman Jr.,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 Western Reflection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08-138.Wendy Melillo, “Digital Democracy”, Mediaweek, vol.10, no.8, p54-5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1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926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英明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吳宗翰 dc.creator (作者) 吳宗翰 dc.date (日期) 2002 dc.date.accessioned 5-十月-2018 16:57:42 (UTC+8) - dc.date.available 5-十月-2018 16:57:42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十月-2018 16:57:42 (UTC+8) -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384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 dc.description (描述) 91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序論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第二節 研究途徑5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限制11第二章 中國式公共領域之建構與運用14第一節 哈伯瑪斯論公共領域14一、公共領域的基本概念與結構性變遷14二、國家、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19第二節 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公」、「私」觀念與公共領域22第三節 中國式公共領域之建構24一、公共領域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上的運用24二、市民社會/公共領域在中國?27第三章 網際網路呈現之公共領域31第一節 網際網路作為傳播新媒介的影響31一、網際網路作為媒體的界定31二、網路媒體的傳播特徵32三、網際網路對傳媒的影響34第二節 網際網路上的公共領域37一、整體性論點37二、匿名與理性41三、公共性43第三節 網際網路與民主44第四章 網路公共空間在中國大陸的實踐與意涵48第一節 中國大陸的網路使用結構48一、整體狀況分析48二、網路使用的人口特徵55第二節 網路空間的個案觀察69一、中美撞機事件69二、法輪功蓋台事件71三、江西省小學爆炸案73第三節 網路空間的實踐意涵76一、自由討論空間的形成76二、議題性質與官方處理方式76三、國家力量的介入77第五章 網路公共空間中的國家與社會80第一節 網路公共空間對國家能力的影響80一、國家對個人行為控制的弱化81二、國家司法全面臨新的挑戰82三、國家稅收管轄全面臨挑戰82四、國家在國際關係中的主體地位受到了挑戰83五、國家安全能力遭到削弱83第二節 中共的網路管理政策85一、中共對網路媒體的認知85二、中共的網路管理相關法令87第三節 國家與社會在網路空間中的拉鋸90第六章 結論93參考書目96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9262012 dc.title (題名) 中國大陸在網際網路發展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從公共領域槪念觀之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一、專書丁一凡,大潮流—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面臨的挑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丁一凡,智慧化世紀:知識經濟及對中國的挑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王小東,信息時代的世界地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王月瑞譯,賽博空間與法律,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王亦楠譯,知識經濟,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王佳煌,資訊社會學,臺北:學富出版社,2000年。王紹光,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王紹光,挑戰市場神話—國家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王逸舟主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王德全,Internet世紀之賭,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7年。王懷寧,經濟信息化的新時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8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9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左美雲,知識經濟的支柱—信息產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左美雲等編,信息時代與中國,哈爾濱:東北林業出版社,1998年。玉梅、陸群、敬革,網絡中國:網絡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7年。尹建中、李英明、羅曉南等著,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和影響,臺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1997年。朱丹軍譯,全球信息系統—信息技術基礎、網絡與通信,湖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從Internet上看大陸資訊之蒐集與利用,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6年。吳英明,市民社會與地球村,高雄:宏文出版社,1999年。吳德本、李惠敏著,信息高速公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7年。李英明,晚期馬克思主義,臺北,揚智,1993年。李英明,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1996年。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1996年。李英明,網路社會學,臺北:揚智2000年。李景治,科技革命與大國興衰,上海:華文出版社,2000年。李湘紅、龐景安著,信息化浪潮,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汪向東,信息化:中國21世紀的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余志和,信息時代縱橫,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林琳文,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臺北:生智,1997年。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臺北:桂冠,1992年。明安香編,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金吾倫,塑造未來—信息高速路邁向新社會,湖北,武漢出版社,1998年。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洪鐮德,新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臺北:森大,1988年。胡元梓、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姜新立,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理論,臺北,結構群文化,1991年。唐士其,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涂肇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徐崇溫,西方馬克思主義,臺北:結構群文化,1994年。高永光,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臺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高惠珠,科技革命與社會變遷,上海,學林出版祉,1999年。秦言,知識經濟時代,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張鋒,潮頭:全維信息化戰爭21世紀初葉全球戰爭與中國的前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郭洪紀,新國家主義,臺北:揚智,1996年。梅盛普編譯,二十一世紀的信息革命,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7年。陳世敏主持,NII對社會發展之衝擊與影響專題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97年。陳炎,Internet改變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陳豐偉,網路不斷革命論,臺北:商周出版社,2000年。陸俊,尋找網上中國,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閔大洪,傳播科技縱橫,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黃德發,後信息社會—你的未來不是夢,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年。曾華國、孫一曲,國家危機,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鄒讜,二十一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寧正宇,第二時空—信息時代的世界與中國,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9年。熊先樹、鄔焜,信息與社會發展,雲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豬口孝著,劉黎兒譯,國家與社會,臺北:時報文化,1992年。鄧正來編,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魯品越、葛寧、劉強,中國未來之路—信息化進程在中國,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蕭琛,全球網絡經濟,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戴天宇編著,網路社會:點與線的生存,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9年。David Held,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naihan Perraton著,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全球化大轉變,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Dick Morri著,張志偉譯,網路民主,台北:商周,2000年。Frank Webster著,馮建三譯,資訊社會理論,臺北:遠流,1999年。James Slevin著,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譯,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弘智出版社,2002年。John Tbmlinso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全球化與文化,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網路社會之崛起,臺北:唐山,1998年。Margaret Wertheim著,薛絢譯,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臺北:臺灣商務,1999年。Martin Carnoy著,杜麗燕、李少軍譯,國家與政治理論,臺北:桂冠,1995年。Peter Clemente著,林以舜譯,誰在上網?網路使用者大調查,台北:麥格羅希爾,1999。Tim Jordan著,江靜之譯,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文化與政治,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Ulrich Beck著,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二、論文王占璽,九○年代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王立德,中國大陸知識經濟概念之探討—以電信與網際網路的整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戚國雄,市民社會與國家關係之研究:論黑格爾與馬克思政治哲學之異同,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張大裕,網際網路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陳英凱,網際網路對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影響—以法輪功現象為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曾東亮,中國大陸網際網路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黃學碩,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黃秋龍,後社會主義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中的中共黨校角色及功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溫洽溢,中共經改與市民社會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蔡佩君,九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公共領域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三、期刊丁為,「建構中國市民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五十六期,1999年12月,頁148150。王信賢,「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國家角色分析」,東亞季刑(台北),第三十卷第四期,1999年10月,頁17-34。王紹光,「關於『市民社會』的幾點思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八期,1991年12月,頁102-114。王紹光、胡鞍剛,「中國政府汲取能力的下降及其後果」,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5-14。王紹光,「再論中國政府的汲取能力」,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二期,1994年4月,頁129-136。王遠嘉,「當代新馬克斯主義『國家理論』之分析—以『國家機關』與『資本階級』關係為例」,成功大學學報(台北),第三十二卷,1997年11月,頁191-213。王孟平,「資訊科技、市民社會與人的處境」,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台北),第五卷第三期,1997年12月,頁47-59。石之瑜,「政治科學與馬克斯主義的共謀?—關於全球市民社會與全球資產階級的論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二十六卷第二期,2000年2月,頁7-22。朱英,「關於中國市民社會的幾點商榷意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七期,1994年5月,頁108-114。汪丁丁,「也談中國『國家能力』」,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三期,1994年6月,頁142-146。何明修,「後馬克思主義者的市民社會理論:比較與批評」,思與言(台北),第三十六卷第四期,1998年12月,頁193-229。沈中元,「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空大行政學報(台北),第三期,1995年5月,頁299-314。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公民訓育學報(台北),第八期,1999年6月,頁553-581。邱毓斌,「馬克思對於市民社會與國家的看法」,社會研究(台北),第一期,1989年6月,頁45-48。邱澤奇,「中國社會的數碼區隔」,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36-42。宋國誠,「中共綜合國力的分析模式及其測算」,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九卷第九期,1996年9月,頁5-26。吳齊殷,「數碼世界:人類新樂園」,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4-10。施雪華,「現代化與中國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七期,1994年5月,頁115-121。洪鐮德,「新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剖析」,中國論壇(台北),第二十五卷第七期,1988年1月10日,頁73-80。洪鐮德、黃德怡,「葛藍西國家觀的述評」,中山社會科學學報(台北),第八卷第二期,1994年夏,頁1-40。夏維中,「市民社會,中國近期難圓的夢」,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76-182。夏鑄九,「全球化與社會認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11-160。高永光,「從政治學新國家主義論台灣研究的新趨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台北),第六卷第二期,1998年12月,頁11-22。孫立平,「中國大陸改革以來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現代化研究(台北),第十一卷,1997年7月,頁37-55。崔之元,「『國家能力』辯證觀」,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9-21。陳旭、鄧理峰,「BBS議題的形成與衰變—對人民網強國論壇的個案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北京),第九卷第一期,2002年1月,頁13-25。陳其南,「中國大陸的經濟體制改革與市民社會的可能性」,當代(台北),第八十二期,1993年2月,頁82-93。陳淳斌,「國家角色、勞動支配體制及勞工運動」,嘉義農專學報(台北),第三十八期,1994年8月,頁107-127。陳運星,「國家理論中意識型態之合法性—馬克思主義政經的法制化研究」,鵝湖月刊(台北),第二十一卷第八期,1996年2月,頁28-35。陳墇津,「國家理論—問題設定與理論」,東亞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三期,1992年1月,頁11-26。張世杰,「國家、市場與社會:一個宏觀的行政革新理念之啟示」,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三卷第三期,1994年6月,頁161-212。張佩珍,「中共嚴控網際網路政策之分析—兼論對『中』美關係之影響」,經濟前瞻(台北),2000年3月,頁76-82。張嘉尹,「國家理論—系統理論的觀點」,法政學報(台北),第五期,1996年1月,頁87-108。景躍進,「『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學術討論會述要」,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97-202。寇健文,「中共對網路資訊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台北),第四十卷第二期,2001年3月,頁33-54。莊庭瑞,「網際網路的差異現象,問題與挑戰」,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43-49。黃秋龍,「『國家理論』與『當代中國研究』之知識途徑」,問題與研究(台北),第三十九卷第九期,2000年7月,頁55-81。童世駿,「『後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市民社會」,中國社會季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89-196。童世駿,「走出經濟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兩難」,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期,1993年12月,頁74-79。葛永光,「國家自主性與國家發展」,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台北),第八十七期,1998年2月,頁13-21。詹靜芬,「國家機關自主性與政策制訂過程關係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二卷第三期,1993年6月,頁127-143。楊大利,「對『瀕危論』的幾點反駁」,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5-18。楊世雄,「馬克思國家理論的哲學反省」,政治大學哲學學報(台北),第二期,1995年11月,頁163-181。楊念群,「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與限度」,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三十二期,1995年12月,頁29-38。雷躍捷、金夢玉、吳鳳,「互聯網媒體的概念、傳播特性、現狀及其發展前景」,現代傳播雙月刊,2001年第1期,頁97-101。廖俊松,「經濟發展、國家能力與政治民主:理論與實證經驗初探」,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七卷第二期,1998年3月,頁155-172。廖俊松,「市場機能、國家能力與經濟成長:第三世界國家1973-1989年的經濟發展經驗」,空大行政學報(台北),第七期,1997年5月,頁67-86。熊自健,「大陸學界關於『市民社會』的研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八卷第八期,1995年8月,頁40-52。蔡英文,「公民德性、市民社會與主權國家:現代市民社會論述之探討」,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十期,1999年6月,頁83-112。魯品越,「中國歷史進程與市民社會之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173-178。鄧正來,「中國發展研究的檢視—兼論中國市民社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50-60。劉宏,「網絡啟示:後傳播時代的到來」,現代傳播雙月刊(北京),2000第六期,頁8-11。歐陽新宜,「中共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其管制的困境」,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一卷第八期,1998年8月,頁41-57+79。歐陽新宜,「功能論者與馬克思國家論者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的對話」,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三卷第五期,2000年5月,頁49-69。劉靜怡,「網路社會的資訊隱私權保護」,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17-27。蕭功秦,「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的三重障礙」,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83-188。饒餘慶、蕭耿,「中國真將分崩離析嗎」,二十一世紀(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5-18。蘇鑰機、李月蓮,「新聞網站、公共空間與民主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28-35。Charles Taylor,「市民社會與公共文化」,當代(台北),第一百期,1994年8月,頁10-29。John Friedmann,黃肇新譯,「新的規劃政治經濟學:市民社會之崛起」,城市與設計(台北),第四期,1998年3月,頁1-20。John Girling,金禾譯,「經濟、國家與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153-163。Lan Shapiro,林立偉譯,「民主與市民社會」,二十一世紀月刊(香港),第三十二期,1995年12月,頁117-122。Stephen D. Krasner,任德厚譯,「國家理論與政治學研究取向」,憲政思潮(台北),第六十八期,1984年12月,頁118-137。英文部分一、專書Anthony G. Winheim,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Challenge to Political Life in Cyber- 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2000.Barrie Axford, Richard Huggins, The new media and politic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2001.Block Fred, Revising State Theor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7.Chris Toulouse and Timothy W. Luke Ed., The politics of cyberspace : a new political science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1998.Comor, Edward A. (ed.),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Martin’s Press, 1994.David Ly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sues & Illusions, Polity Press, 1998.David Holmes, Ed., Virtual Politics: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London:Sage, 1997.Fang Nien-Hsuan, The Internet as a public sphere: a Habermasian approach, Ann James Lull,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Jennifer Dary! Slack & Fred Fejes, eds., The Ideology of The information Age,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1987.Jurgen Habermas,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By Burger, Thomas, London: Polity Press,1989.Milt Marc Smith,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9.on Muller and Zixiang Tan, China in the Informational Ag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dilemmas of reform, The Washiton papers, 1997.Neil Barrett, The state of the cybernation: cultur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London: Kogan Page, 1996.Peter Evans, and Peter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Robert C. Holub, Jurgen Habermas: Critic in Public Sphere, New York: Routledge,1991.Rolf Dahrendorf, The new liberty: survival and justice in a changing world, Stanford,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Rob Shields Ed., Cultures of Internet, Sage Publications, 1996.Steven G. Jones Ed., Cyber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5.Thomas McCarthy,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gen Habermas,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81.William H. Dutton,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二、期刊Antje Gimmler, “Deliberate democracy,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internet”, Philosophy & Social Criticism, Vol.27, No.4, 2001, pp.21-39.Hans verstraeren, “The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11, No.3, 1996, pp347-370.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99-215.Howard Tumber,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ole of the Fourth Estate in Cyberspa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Vol.4, No.1, 2001, pp.95-112.Robert S. Forner, “Cyberspace and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 Internet Culture, 1997, pp.253-275.Mary Backus Rankin, “Some Observation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64.Frederic Wakeman Jr.,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 Western Reflection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08-138.Wendy Melillo, “Digital Democracy”, Mediaweek, vol.10, no.8, p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