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國大陸在網際網路發展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從公共領域槪念觀之
作者 吳宗翰
貢獻者 李英明
吳宗翰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5-Oct-2018 16:57:42 (UTC+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一凡,大潮流—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面臨的挑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
丁一凡,智慧化世紀:知識經濟及對中國的挑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
王小東,信息時代的世界地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月瑞譯,賽博空間與法律,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亦楠譯,知識經濟,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佳煌,資訊社會學,臺北:學富出版社,2000年。
王紹光,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紹光,挑戰市場神話—國家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逸舟主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德全,Internet世紀之賭,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7年。
王懷寧,經濟信息化的新時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8年。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9年。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
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左美雲,知識經濟的支柱—信息產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左美雲等編,信息時代與中國,哈爾濱:東北林業出版社,1998年。
玉梅、陸群、敬革,網絡中國:網絡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7年。
尹建中、李英明、羅曉南等著,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和影響,臺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1997年。
朱丹軍譯,全球信息系統—信息技術基礎、網絡與通信,湖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從Internet上看大陸資訊之蒐集與利用,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6年。
吳英明,市民社會與地球村,高雄:宏文出版社,1999年。
吳德本、李惠敏著,信息高速公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7年。
李英明,晚期馬克思主義,臺北,揚智,1993年。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1996年。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1996年。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臺北:揚智2000年。
李景治,科技革命與大國興衰,上海:華文出版社,2000年。
李湘紅、龐景安著,信息化浪潮,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
汪向東,信息化:中國21世紀的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余志和,信息時代縱橫,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
林琳文,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臺北:生智,1997年。
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臺北:桂冠,1992年。
明安香編,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金吾倫,塑造未來—信息高速路邁向新社會,湖北,武漢出版社,1998年。
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洪鐮德,新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臺北:森大,1988年。
胡元梓、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姜新立,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理論,臺北,結構群文化,1991年。
唐士其,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涂肇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徐崇溫,西方馬克思主義,臺北:結構群文化,1994年。
高永光,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臺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高惠珠,科技革命與社會變遷,上海,學林出版祉,1999年。
秦言,知識經濟時代,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鋒,潮頭:全維信息化戰爭21世紀初葉全球戰爭與中國的前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郭洪紀,新國家主義,臺北:揚智,1996年。
梅盛普編譯,二十一世紀的信息革命,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陳世敏主持,NII對社會發展之衝擊與影響專題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97年。
陳炎,Internet改變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豐偉,網路不斷革命論,臺北:商周出版社,2000年。
陸俊,尋找網上中國,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
閔大洪,傳播科技縱橫,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
黃德發,後信息社會—你的未來不是夢,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年。
曾華國、孫一曲,國家危機,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鄒讜,二十一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寧正宇,第二時空—信息時代的世界與中國,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9年。
熊先樹、鄔焜,信息與社會發展,雲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
豬口孝著,劉黎兒譯,國家與社會,臺北:時報文化,1992年。
鄧正來編,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魯品越、葛寧、劉強,中國未來之路—信息化進程在中國,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蕭琛,全球網絡經濟,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戴天宇編著,網路社會:點與線的生存,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9年。
David Held,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naihan Perraton著,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全球化大轉變,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
Dick Morri著,張志偉譯,網路民主,台北:商周,2000年。
Frank Webster著,馮建三譯,資訊社會理論,臺北:遠流,1999年。
James Slevin著,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譯,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弘智出版社,2002年。
John Tbmlinso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全球化與文化,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
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網路社會之崛起,臺北:唐山,1998年。
Margaret Wertheim著,薛絢譯,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臺北:臺灣商務,1999年。
Martin Carnoy著,杜麗燕、李少軍譯,國家與政治理論,臺北:桂冠,1995年。
Peter Clemente著,林以舜譯,誰在上網?網路使用者大調查,台北:麥格羅希爾,1999。
Tim Jordan著,江靜之譯,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文化與政治,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
Ulrich Beck著,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二、論文
王占璽,九○年代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王立德,中國大陸知識經濟概念之探討—以電信與網際網路的整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戚國雄,市民社會與國家關係之研究:論黑格爾與馬克思政治哲學之異同,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張大裕,網際網路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英凱,網際網路對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影響—以法輪功現象為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曾東亮,中國大陸網際網路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黃學碩,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黃秋龍,後社會主義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中的中共黨校角色及功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溫洽溢,中共經改與市民社會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蔡佩君,九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公共領域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三、期刊
丁為,「建構中國市民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五十六期,1999年12月,頁148150。
王信賢,「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國家角色分析」,東亞季刑(台北),第三十卷第四期,1999年10月,頁17-34。
王紹光,「關於『市民社會』的幾點思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八期,1991年12月,頁102-114。
王紹光、胡鞍剛,「中國政府汲取能力的下降及其後果」,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5-14。
王紹光,「再論中國政府的汲取能力」,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二期,1994年4月,頁129-136。
王遠嘉,「當代新馬克斯主義『國家理論』之分析—以『國家機關』與『資本階級』關係為例」,成功大學學報(台北),第三十二卷,1997年11月,頁191-213。
王孟平,「資訊科技、市民社會與人的處境」,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台北),第五卷第三期,1997年12月,頁47-59。
石之瑜,「政治科學與馬克斯主義的共謀?—關於全球市民社會與全球資產階級的論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二十六卷第二期,2000年2月,頁7-22。
朱英,「關於中國市民社會的幾點商榷意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七期,1994年5月,頁108-114。
汪丁丁,「也談中國『國家能力』」,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三期,1994年6月,頁142-146。
何明修,「後馬克思主義者的市民社會理論:比較與批評」,思與言(台北),第三十六卷第四期,1998年12月,頁193-229。
沈中元,「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空大行政學報(台北),第三期,1995年5月,頁299-314。
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公民訓育學報(台北),第八期,1999年6月,頁553-581。
邱毓斌,「馬克思對於市民社會與國家的看法」,社會研究(台北),第一期,1989年6月,頁45-48。
邱澤奇,「中國社會的數碼區隔」,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36-42。
宋國誠,「中共綜合國力的分析模式及其測算」,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九卷第九期,1996年9月,頁5-26。
吳齊殷,「數碼世界:人類新樂園」,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4-10。
施雪華,「現代化與中國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七期,1994年5月,頁115-121。
洪鐮德,「新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剖析」,中國論壇(台北),第二十五卷第七期,1988年1月10日,頁73-80。
洪鐮德、黃德怡,「葛藍西國家觀的述評」,中山社會科學學報(台北),第八卷第二期,1994年夏,頁1-40。
夏維中,「市民社會,中國近期難圓的夢」,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76-182。
夏鑄九,「全球化與社會認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11-160。
高永光,「從政治學新國家主義論台灣研究的新趨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台北),第六卷第二期,1998年12月,頁11-22。
孫立平,「中國大陸改革以來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現代化研究(台北),第十一卷,1997年7月,頁37-55。
崔之元,「『國家能力』辯證觀」,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9-21。
陳旭、鄧理峰,「BBS議題的形成與衰變—對人民網強國論壇的個案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北京),第九卷第一期,2002年1月,頁13-25。
陳其南,「中國大陸的經濟體制改革與市民社會的可能性」,當代(台北),第八十二期,1993年2月,頁82-93。
陳淳斌,「國家角色、勞動支配體制及勞工運動」,嘉義農專學報(台北),第三十八期,1994年8月,頁107-127。
陳運星,「國家理論中意識型態之合法性—馬克思主義政經的法制化研究」,鵝湖月刊(台北),第二十一卷第八期,1996年2月,頁28-35。
陳墇津,「國家理論—問題設定與理論」,東亞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三期,1992年1月,頁11-26。
張世杰,「國家、市場與社會:一個宏觀的行政革新理念之啟示」,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三卷第三期,1994年6月,頁161-212。
張佩珍,「中共嚴控網際網路政策之分析—兼論對『中』美關係之影響」,經濟前瞻(台北),2000年3月,頁76-82。
張嘉尹,「國家理論—系統理論的觀點」,法政學報(台北),第五期,1996年1月,頁87-108。
景躍進,「『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學術討論會述要」,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97-202。
寇健文,「中共對網路資訊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台北),第四十卷第二期,2001年3月,頁33-54。
莊庭瑞,「網際網路的差異現象,問題與挑戰」,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43-49。
黃秋龍,「『國家理論』與『當代中國研究』之知識途徑」,問題與研究(台北),第三十九卷第九期,2000年7月,頁55-81。
童世駿,「『後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市民社會」,中國社會季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89-196。
童世駿,「走出經濟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兩難」,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期,1993年12月,頁74-79。
葛永光,「國家自主性與國家發展」,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台北),第八十七期,1998年2月,頁13-21。
詹靜芬,「國家機關自主性與政策制訂過程關係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二卷第三期,1993年6月,頁127-143。
楊大利,「對『瀕危論』的幾點反駁」,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5-18。
楊世雄,「馬克思國家理論的哲學反省」,政治大學哲學學報(台北),第二期,1995年11月,頁163-181。
楊念群,「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與限度」,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三十二期,1995年12月,頁29-38。
雷躍捷、金夢玉、吳鳳,「互聯網媒體的概念、傳播特性、現狀及其發展前景」,現代傳播雙月刊,2001年第1期,頁97-101。
廖俊松,「經濟發展、國家能力與政治民主:理論與實證經驗初探」,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七卷第二期,1998年3月,頁155-172。
廖俊松,「市場機能、國家能力與經濟成長:第三世界國家1973-1989年的經濟發展經驗」,空大行政學報(台北),第七期,1997年5月,頁67-86。
熊自健,「大陸學界關於『市民社會』的研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八卷第八期,1995年8月,頁40-52。
蔡英文,「公民德性、市民社會與主權國家:現代市民社會論述之探討」,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十期,1999年6月,頁83-112。
魯品越,「中國歷史進程與市民社會之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173-178。
鄧正來,「中國發展研究的檢視—兼論中國市民社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50-60。
劉宏,「網絡啟示:後傳播時代的到來」,現代傳播雙月刊(北京),2000第六期,頁8-11。
歐陽新宜,「中共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其管制的困境」,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一卷第八期,1998年8月,頁41-57+79。
歐陽新宜,「功能論者與馬克思國家論者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的對話」,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三卷第五期,2000年5月,頁49-69。
劉靜怡,「網路社會的資訊隱私權保護」,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17-27。
蕭功秦,「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的三重障礙」,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83-188。
饒餘慶、蕭耿,「中國真將分崩離析嗎」,二十一世紀(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5-18。
蘇鑰機、李月蓮,「新聞網站、公共空間與民主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28-35。
Charles Taylor,「市民社會與公共文化」,當代(台北),第一百期,1994年8月,頁10-29。
John Friedmann,黃肇新譯,「新的規劃政治經濟學:市民社會之崛起」,城市與設計(台北),第四期,1998年3月,頁1-20。
John Girling,金禾譯,「經濟、國家與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153-163。
Lan Shapiro,林立偉譯,「民主與市民社會」,二十一世紀月刊(香港),第三十二期,1995年12月,頁117-122。
Stephen D. Krasner,任德厚譯,「國家理論與政治學研究取向」,憲政思潮(台北),第六十八期,1984年12月,頁118-137。
英文部分
一、專書
Anthony G. Winheim,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Challenge to Political Life in Cyber- 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Barrie Axford, Richard Huggins, The new media and politic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2001.
Block Fred, Revising State Theor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ris Toulouse and Timothy W. Luke Ed., The politics of cyberspace : a new political science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Comor, Edward A. (ed.),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Martin’s Press, 1994.
David Ly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sues & Illusions, Polity Press, 1998.
David Holmes, Ed., Virtual Politics: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London:Sage, 1997.
Fang Nien-Hsuan, The Internet as a public sphere: a Habermasian approach, Ann James Lull,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Jennifer Dary! Slack & Fred Fejes, eds., The Ideology of The information Age,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1987.
Jurgen Habermas,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By Burger, Thomas, London: Polity Press,1989.
Milt Marc Smith,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on Muller and Zixiang Tan, China in the Informational Ag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dilemmas of reform, The Washiton papers, 1997.
Neil Barrett, The state of the cybernation: cultur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London: Kogan Page, 1996.
Peter Evans, and Peter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Robert C. Holub, Jurgen Habermas: Critic in Public Sphere, New York: Routledge,1991.
Rolf Dahrendorf, The new liberty: survival and justice in a changing world, Stanford,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Rob Shields Ed., Cultures of Internet, Sage Publications, 1996.
Steven G. Jones Ed., Cyber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5.
Thomas McCarthy,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gen Habermas,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81.
William H. Dutton,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二、期刊
Antje Gimmler, “Deliberate democracy,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internet”, Philosophy & Social Criticism, Vol.27, No.4, 2001, pp.21-39.
Hans verstraeren, “The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11, No.3, 1996, pp347-370.
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99-215.
Howard Tumber,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ole of the Fourth Estate in Cyberspa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Vol.4, No.1, 2001, pp.95-112.
Robert S. Forner, “Cyberspace and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 Internet Culture, 1997, pp.253-275.
Mary Backus Rankin, “Some Observation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64.
Frederic Wakeman Jr.,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 Western Reflection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08-138.
Wendy Melillo, “Digital Democracy”, Mediaweek, vol.10, no.8, p54-5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926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英明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吳宗翰
dc.creator (作者) 吳宗翰
dc.date (日期) 2002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18 16:57:42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18 16:57:4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18 16:57:42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38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
dc.description (描述) 91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限制11
第二章 中國式公共領域之建構與運用14
第一節 哈伯瑪斯論公共領域14
一、公共領域的基本概念與結構性變遷14
二、國家、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19
第二節 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公」、「私」觀念與公共領域22
第三節 中國式公共領域之建構24
一、公共領域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上的運用24
二、市民社會/公共領域在中國?27
第三章 網際網路呈現之公共領域31
第一節 網際網路作為傳播新媒介的影響31
一、網際網路作為媒體的界定31
二、網路媒體的傳播特徵32
三、網際網路對傳媒的影響34
第二節 網際網路上的公共領域37
一、整體性論點37
二、匿名與理性41
三、公共性43
第三節 網際網路與民主44
第四章 網路公共空間在中國大陸的實踐與意涵48
第一節 中國大陸的網路使用結構48
一、整體狀況分析48
二、網路使用的人口特徵55
第二節 網路空間的個案觀察69
一、中美撞機事件69
二、法輪功蓋台事件71
三、江西省小學爆炸案73
第三節 網路空間的實踐意涵76
一、自由討論空間的形成76
二、議題性質與官方處理方式76
三、國家力量的介入77
第五章 網路公共空間中的國家與社會80
第一節 網路公共空間對國家能力的影響80
一、國家對個人行為控制的弱化81
二、國家司法全面臨新的挑戰82
三、國家稅收管轄全面臨挑戰82
四、國家在國際關係中的主體地位受到了挑戰83
五、國家安全能力遭到削弱83
第二節 中共的網路管理政策85
一、中共對網路媒體的認知85
二、中共的網路管理相關法令87
第三節 國家與社會在網路空間中的拉鋸90
第六章 結論93
參考書目96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9262012
dc.title (題名) 中國大陸在網際網路發展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從公共領域槪念觀之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一凡,大潮流—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面臨的挑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
丁一凡,智慧化世紀:知識經濟及對中國的挑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
王小東,信息時代的世界地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月瑞譯,賽博空間與法律,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亦楠譯,知識經濟,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佳煌,資訊社會學,臺北:學富出版社,2000年。
王紹光,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紹光,挑戰市場神話—國家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逸舟主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德全,Internet世紀之賭,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7年。
王懷寧,經濟信息化的新時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8年。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9年。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
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左美雲,知識經濟的支柱—信息產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左美雲等編,信息時代與中國,哈爾濱:東北林業出版社,1998年。
玉梅、陸群、敬革,網絡中國:網絡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7年。
尹建中、李英明、羅曉南等著,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和影響,臺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1997年。
朱丹軍譯,全球信息系統—信息技術基礎、網絡與通信,湖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從Internet上看大陸資訊之蒐集與利用,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6年。
吳英明,市民社會與地球村,高雄:宏文出版社,1999年。
吳德本、李惠敏著,信息高速公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7年。
李英明,晚期馬克思主義,臺北,揚智,1993年。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1996年。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1996年。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臺北:揚智2000年。
李景治,科技革命與大國興衰,上海:華文出版社,2000年。
李湘紅、龐景安著,信息化浪潮,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
汪向東,信息化:中國21世紀的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余志和,信息時代縱橫,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
林琳文,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臺北:生智,1997年。
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臺北:桂冠,1992年。
明安香編,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金吾倫,塑造未來—信息高速路邁向新社會,湖北,武漢出版社,1998年。
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洪鐮德,新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臺北:森大,1988年。
胡元梓、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姜新立,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理論,臺北,結構群文化,1991年。
唐士其,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涂肇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徐崇溫,西方馬克思主義,臺北:結構群文化,1994年。
高永光,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臺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高惠珠,科技革命與社會變遷,上海,學林出版祉,1999年。
秦言,知識經濟時代,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鋒,潮頭:全維信息化戰爭21世紀初葉全球戰爭與中國的前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郭洪紀,新國家主義,臺北:揚智,1996年。
梅盛普編譯,二十一世紀的信息革命,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陳世敏主持,NII對社會發展之衝擊與影響專題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97年。
陳炎,Internet改變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豐偉,網路不斷革命論,臺北:商周出版社,2000年。
陸俊,尋找網上中國,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
閔大洪,傳播科技縱橫,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
黃德發,後信息社會—你的未來不是夢,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年。
曾華國、孫一曲,國家危機,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鄒讜,二十一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寧正宇,第二時空—信息時代的世界與中國,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9年。
熊先樹、鄔焜,信息與社會發展,雲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
豬口孝著,劉黎兒譯,國家與社會,臺北:時報文化,1992年。
鄧正來編,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魯品越、葛寧、劉強,中國未來之路—信息化進程在中國,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蕭琛,全球網絡經濟,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戴天宇編著,網路社會:點與線的生存,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9年。
David Held,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naihan Perraton著,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全球化大轉變,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
Dick Morri著,張志偉譯,網路民主,台北:商周,2000年。
Frank Webster著,馮建三譯,資訊社會理論,臺北:遠流,1999年。
James Slevin著,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譯,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弘智出版社,2002年。
John Tbmlinso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全球化與文化,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
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網路社會之崛起,臺北:唐山,1998年。
Margaret Wertheim著,薛絢譯,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臺北:臺灣商務,1999年。
Martin Carnoy著,杜麗燕、李少軍譯,國家與政治理論,臺北:桂冠,1995年。
Peter Clemente著,林以舜譯,誰在上網?網路使用者大調查,台北:麥格羅希爾,1999。
Tim Jordan著,江靜之譯,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文化與政治,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
Ulrich Beck著,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二、論文
王占璽,九○年代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王立德,中國大陸知識經濟概念之探討—以電信與網際網路的整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戚國雄,市民社會與國家關係之研究:論黑格爾與馬克思政治哲學之異同,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張大裕,網際網路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英凱,網際網路對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影響—以法輪功現象為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曾東亮,中國大陸網際網路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黃學碩,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黃秋龍,後社會主義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中的中共黨校角色及功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溫洽溢,中共經改與市民社會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蔡佩君,九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公共領域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三、期刊
丁為,「建構中國市民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五十六期,1999年12月,頁148150。
王信賢,「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國家角色分析」,東亞季刑(台北),第三十卷第四期,1999年10月,頁17-34。
王紹光,「關於『市民社會』的幾點思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八期,1991年12月,頁102-114。
王紹光、胡鞍剛,「中國政府汲取能力的下降及其後果」,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5-14。
王紹光,「再論中國政府的汲取能力」,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二期,1994年4月,頁129-136。
王遠嘉,「當代新馬克斯主義『國家理論』之分析—以『國家機關』與『資本階級』關係為例」,成功大學學報(台北),第三十二卷,1997年11月,頁191-213。
王孟平,「資訊科技、市民社會與人的處境」,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台北),第五卷第三期,1997年12月,頁47-59。
石之瑜,「政治科學與馬克斯主義的共謀?—關於全球市民社會與全球資產階級的論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二十六卷第二期,2000年2月,頁7-22。
朱英,「關於中國市民社會的幾點商榷意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七期,1994年5月,頁108-114。
汪丁丁,「也談中國『國家能力』」,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三期,1994年6月,頁142-146。
何明修,「後馬克思主義者的市民社會理論:比較與批評」,思與言(台北),第三十六卷第四期,1998年12月,頁193-229。
沈中元,「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空大行政學報(台北),第三期,1995年5月,頁299-314。
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公民訓育學報(台北),第八期,1999年6月,頁553-581。
邱毓斌,「馬克思對於市民社會與國家的看法」,社會研究(台北),第一期,1989年6月,頁45-48。
邱澤奇,「中國社會的數碼區隔」,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36-42。
宋國誠,「中共綜合國力的分析模式及其測算」,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九卷第九期,1996年9月,頁5-26。
吳齊殷,「數碼世界:人類新樂園」,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4-10。
施雪華,「現代化與中國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七期,1994年5月,頁115-121。
洪鐮德,「新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剖析」,中國論壇(台北),第二十五卷第七期,1988年1月10日,頁73-80。
洪鐮德、黃德怡,「葛藍西國家觀的述評」,中山社會科學學報(台北),第八卷第二期,1994年夏,頁1-40。
夏維中,「市民社會,中國近期難圓的夢」,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76-182。
夏鑄九,「全球化與社會認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11-160。
高永光,「從政治學新國家主義論台灣研究的新趨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台北),第六卷第二期,1998年12月,頁11-22。
孫立平,「中國大陸改革以來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現代化研究(台北),第十一卷,1997年7月,頁37-55。
崔之元,「『國家能力』辯證觀」,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9-21。
陳旭、鄧理峰,「BBS議題的形成與衰變—對人民網強國論壇的個案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北京),第九卷第一期,2002年1月,頁13-25。
陳其南,「中國大陸的經濟體制改革與市民社會的可能性」,當代(台北),第八十二期,1993年2月,頁82-93。
陳淳斌,「國家角色、勞動支配體制及勞工運動」,嘉義農專學報(台北),第三十八期,1994年8月,頁107-127。
陳運星,「國家理論中意識型態之合法性—馬克思主義政經的法制化研究」,鵝湖月刊(台北),第二十一卷第八期,1996年2月,頁28-35。
陳墇津,「國家理論—問題設定與理論」,東亞季刊(台北),第二十三卷第三期,1992年1月,頁11-26。
張世杰,「國家、市場與社會:一個宏觀的行政革新理念之啟示」,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三卷第三期,1994年6月,頁161-212。
張佩珍,「中共嚴控網際網路政策之分析—兼論對『中』美關係之影響」,經濟前瞻(台北),2000年3月,頁76-82。
張嘉尹,「國家理論—系統理論的觀點」,法政學報(台北),第五期,1996年1月,頁87-108。
景躍進,「『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學術討論會述要」,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97-202。
寇健文,「中共對網路資訊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台北),第四十卷第二期,2001年3月,頁33-54。
莊庭瑞,「網際網路的差異現象,問題與挑戰」,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43-49。
黃秋龍,「『國家理論』與『當代中國研究』之知識途徑」,問題與研究(台北),第三十九卷第九期,2000年7月,頁55-81。
童世駿,「『後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市民社會」,中國社會季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89-196。
童世駿,「走出經濟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兩難」,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期,1993年12月,頁74-79。
葛永光,「國家自主性與國家發展」,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台北),第八十七期,1998年2月,頁13-21。
詹靜芬,「國家機關自主性與政策制訂過程關係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二卷第三期,1993年6月,頁127-143。
楊大利,「對『瀕危論』的幾點反駁」,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5-18。
楊世雄,「馬克思國家理論的哲學反省」,政治大學哲學學報(台北),第二期,1995年11月,頁163-181。
楊念群,「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與限度」,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三十二期,1995年12月,頁29-38。
雷躍捷、金夢玉、吳鳳,「互聯網媒體的概念、傳播特性、現狀及其發展前景」,現代傳播雙月刊,2001年第1期,頁97-101。
廖俊松,「經濟發展、國家能力與政治民主:理論與實證經驗初探」,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七卷第二期,1998年3月,頁155-172。
廖俊松,「市場機能、國家能力與經濟成長:第三世界國家1973-1989年的經濟發展經驗」,空大行政學報(台北),第七期,1997年5月,頁67-86。
熊自健,「大陸學界關於『市民社會』的研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八卷第八期,1995年8月,頁40-52。
蔡英文,「公民德性、市民社會與主權國家:現代市民社會論述之探討」,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十期,1999年6月,頁83-112。
魯品越,「中國歷史進程與市民社會之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173-178。
鄧正來,「中國發展研究的檢視—兼論中國市民社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50-60。
劉宏,「網絡啟示:後傳播時代的到來」,現代傳播雙月刊(北京),2000第六期,頁8-11。
歐陽新宜,「中共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其管制的困境」,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一卷第八期,1998年8月,頁41-57+79。
歐陽新宜,「功能論者與馬克思國家論者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的對話」,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三卷第五期,2000年5月,頁49-69。
劉靜怡,「網路社會的資訊隱私權保護」,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17-27。
蕭功秦,「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的三重障礙」,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五期,1993年11月,頁183-188。
饒餘慶、蕭耿,「中國真將分崩離析嗎」,二十一世紀(香港),第二十一期,1994年2月,頁15-18。
蘇鑰機、李月蓮,「新聞網站、公共空間與民主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六十三期,2001年2月,頁28-35。
Charles Taylor,「市民社會與公共文化」,當代(台北),第一百期,1994年8月,頁10-29。
John Friedmann,黃肇新譯,「新的規劃政治經濟學:市民社會之崛起」,城市與設計(台北),第四期,1998年3月,頁1-20。
John Girling,金禾譯,「經濟、國家與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八期,1994年8月,頁153-163。
Lan Shapiro,林立偉譯,「民主與市民社會」,二十一世紀月刊(香港),第三十二期,1995年12月,頁117-122。
Stephen D. Krasner,任德厚譯,「國家理論與政治學研究取向」,憲政思潮(台北),第六十八期,1984年12月,頁118-137。
英文部分
一、專書
Anthony G. Winheim,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Challenge to Political Life in Cyber- 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Barrie Axford, Richard Huggins, The new media and politic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2001.
Block Fred, Revising State Theor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ris Toulouse and Timothy W. Luke Ed., The politics of cyberspace : a new political science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Comor, Edward A. (ed.),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Martin’s Press, 1994.
David Ly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sues & Illusions, Polity Press, 1998.
David Holmes, Ed., Virtual Politics: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London:Sage, 1997.
Fang Nien-Hsuan, The Internet as a public sphere: a Habermasian approach, Ann James Lull,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Jennifer Dary! Slack & Fred Fejes, eds., The Ideology of The information Age,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1987.
Jurgen Habermas,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By Burger, Thomas, London: Polity Press,1989.
Milt Marc Smith,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on Muller and Zixiang Tan, China in the Informational Ag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dilemmas of reform, The Washiton papers, 1997.
Neil Barrett, The state of the cybernation: cultur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London: Kogan Page, 1996.
Peter Evans, and Peter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Robert C. Holub, Jurgen Habermas: Critic in Public Sphere, New York: Routledge,1991.
Rolf Dahrendorf, The new liberty: survival and justice in a changing world, Stanford,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Rob Shields Ed., Cultures of Internet, Sage Publications, 1996.
Steven G. Jones Ed., Cyber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5.
Thomas McCarthy,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gen Habermas,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81.
William H. Dutton,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二、期刊
Antje Gimmler, “Deliberate democracy,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internet”, Philosophy & Social Criticism, Vol.27, No.4, 2001, pp.21-39.
Hans verstraeren, “The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11, No.3, 1996, pp347-370.
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99-215.
Howard Tumber,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ole of the Fourth Estate in Cyberspa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Vol.4, No.1, 2001, pp.95-112.
Robert S. Forner, “Cyberspace and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 Internet Culture, 1997, pp.253-275.
Mary Backus Rankin, “Some Observation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64.
Frederic Wakeman Jr.,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 Western Reflection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08-138.
Wendy Melillo, “Digital Democracy”, Mediaweek, vol.10, no.8, p54-58.